中國傳統節日相關作文20篇

中國傳統節日 篇1

節日作文 ,575字

春節,不但是一個吉祥如意的喜慶日子,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是,我還是最喜歡那熱熱鬧鬧的除夕。

除夕夜是最歡快的的時候。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笑語不絕。當新年的鐘聲準時敲響時,瞬間,五顏六色的禮花綻放在空中,那一顆顆導彈似的“沖天炮”也衝上雲霄,那聲音真是震耳欲聾、響徹天穹!禮花千姿百態,有的像銀蛇狂舞,有的似點綴著美麗流蘇的綠絨大傘,有的如孔雀那五彩斑斕的羽毛,有的像綻放的花朵兒……火樹銀花不夜天,它們把城市裝點的絢麗多彩。我那淘氣的弟弟點響爆竹,在噼裡啪啦聲中載歌載舞!每個人的臉上都盪漾著幸福甜蜜的笑容。這真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啊!那時,心中就盼望著自己以後的日子也像這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一樣紅紅火火,亮亮堂堂!

年夜飯端上桌,哇,真是一頓豐盛的美味佳餚啊!空氣中不僅混合著食物的香氣,還飽含著其樂融融的家的味道。肚子已經吃個半飽,可團圓飯的壓軸菜—水餃端上來了。有韭菜豆腐的,有雞蛋蝦仁的,有芹菜肉的,有白菜粉條的……這麼多美味的餃子,看得就讓人垂涎三尺!弟弟更是迫不及待地想吞到“大布袋”裡去了,急得抓耳撓腮,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讓人笑得前仰後合。

當然了,春節,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我們國家的一種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安寧。

中國傳統節日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923字

【中國傳統節日】

班李若瑜

新春到,新年好,家家戶戶好熱鬧。

春節前,每家每戶都要準備很多東西。過去過年的時候要準備很多東西,要閹一些食品,要給小朋友買玩具,要買鞭炮,還要買很多蔬菜瓜果……那時候人們生活水平很低,物資很匱乏,所以人們要買很多東西儲藏。人們還要打掃衛生,洗衣服,洗被單……因為新年要有新氣象。現在生活水平提高,物資也多了,人們提倡吃新鮮的東西,超市裡的東西應有盡有,人們的生活非常方便。

年初一開始,過去過年一大早,人們就提著東西去走親訪友拜年了,孩子也要去給長輩磕頭拿紅包。不僅是這些,大家還要逛廟會,咱們去那兒可以買東西、看戲劇,真是熱鬧非凡!有的人還去寺廟燒香,祈禱家人新的一年健康平安。現在過年,除了拜年還有新活動,大家可以去旅遊,大家在遊山玩水的過程當中可以開闊眼界。我去年過年的時候和爸爸媽媽還有孟桐瑤去蘇州遊玩,我去那裡看到了四處美麗的園林,還吃了那裡的特產。雖然現在的年味有點淡了,但我覺得過年還是很新鮮的。

正月十五後,春節就算過完了,新的一年開始了。

【中國傳統節日】

曹智宸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有許多特別的傳統節日,它們都有著不同的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明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到了清明氣溫會增高,這是人們耕種莊稼的季節。俗話說:“清明前後,種瓜點豆。”農民伯伯們根據這句諺語來耕種莊稼。清明節和寒食節很接近,寒食節這一天禁火掃墓,但漸漸地,人們就把兩個節日合二為一了。寒食節也是清明節的別稱,那天的習俗是不動火,吃涼食。

清明節的活動挺多。"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前後,爸爸會帶我去掃墓。聽說,人們會以祭祀的方式緬懷去世的親人。祭祀時還要準備蠟燭、冥紙、小元寶……這些東西擺好了之後還要燒掉。接著爸爸讓我跪下磕頭,我會對長輩說一些祝福的話:“希望我的學習成績能越來越好,也希望爸爸媽媽能身體健康。”不僅如此,爸爸在旁邊還會說一些最近家裡發生的瑣事呢!有些地方人們還會鏟一些新土蓋在墳墓上面。人們通過這樣的方式紀念過世的親人,表示對親人的懷念,同時也在教育孩子學會文化傳承。

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驕傲的。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35字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有許多特別的傳統節日,它們都有著不同的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大約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重要的節氣,到了清明節,氣溫慢慢升高,這是春耕春種的好時節。俗話說:“清明前後,種瓜種豆。”依據這句俗語人們開始種田。清明節和寒食節的時間非常接近,但它們並不一樣,寒食節的習俗是禁火掃墓。由於它們的時間太相近了,漸漸地,清明節和寒食節就合二為一了。從此,清明節又稱寒食節,習俗是不動火、吃涼食。

清明節的活動挺多。“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前後,長輩們會帶著子孫來到墓地祭祀已故的親人。祭祀時要準備一些祭祀品:小元寶、冥幣、冥紙擺在那裡,結束後會把冥幣燒掉。接著子孫會跪在地上唸唸有詞,希望親人保佑自己和家人,家人會在旁邊講一些以前和現在的家庭瑣事,有的人還會挖一些新土蓋在墳墓上面。人們通過紀念已故的親人表示對他們的懷念,也可以教育子孫要學會文化的傳承。

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驕傲的。

中國傳統節日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503字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許許多多,有絢麗多彩的元宵節,有陰晴圓缺的中秋節,有草長鶯飛的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熱鬧非凡的春節。

中國過春節有很多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就開始準備過春節。在這幾天裡,人們開始買年貨、大掃除、貼春聯、貼年畫……做這些事情有辭舊迎新的寓意。

大年三十,我早早地起床,迫不及待地開啟衣櫃,換上了新衣服,站在鏡子前照照漂亮的自己。我又蹦又跳地跑進客廳,給爸爸媽媽展示漂亮的我,可我看見爸爸媽媽正在廚房緊張地做著團圓飯。

到了中午,爸爸媽媽就像神奇的魔術師,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做好了一桌香甜可口的飯菜,聞著香噴噴的飯菜,我不禁嚥了咽口水。媽媽告訴我,桌子上的魚代表年年有餘,年糕代表步步升高……最後,我們一起舉杯共祝幸福團圓年。

晚上,我們吃完年夜飯,看著天空放著五顏六色的煙花,有小星星形狀的,有雪花形狀的,還有花朵形狀的……

看完煙花,我們坐在沙發上,繼續看“春節聯歡晚會”。節目豐富多彩,有幽默風趣的相聲小品表演,還有技術精湛的雜技……隨著節目的進行,十二點的鐘聲敲響了,姥姥端出熱乎乎的餃子,我一邊吃,一邊向長輩拜年,長輩們給我和弟弟發壓歲錢,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刻了。

我最喜歡春節了,你們呢?

中國傳統節日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1092字

【端午節】

張琳涵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因古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受奸人挑撥,被皇上驅逐。但他仍然愛自己的國家,最後在國家滅亡的時候投江自盡。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節。

端午節有許多民俗,比如賽龍舟。賽龍舟相傳與屈原投江死去後許多人趕去拯救。但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卻也不見蹤跡,只能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身體。後演化為賽龍舟,我大哥就是賽龍舟高手,曾經代表學校比賽還拿過獎牌呢!

懸艾葉,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都被掛在門前屋後,艾草寓意驅蚊除蟲,驅災避邪。

吃粽子,端午節我最愛的風俗就是吃粽子啦!我姥姥包的粽子堪稱一絕,姥姥每次都會將粽葉卷一圈兒紙圓錐狀,放入糯米,紅棗,封上蓋子,用粽繩綁好,這樣就完成了萬水千山粽是情啊!

端午節總是那麼別具特色,那麼令人難以忘懷!

【清明節的來歷】

李林橙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臣子在他流亡時期非常急餓,介子推割自己的肉來給他充飢。後來在文公成為春秋五霸的時候封賞群臣,介子推卻隱居山林,不要封賞。有人想了一個辦法,放火燒山。結果介子推寧死也不願意出來受封,和老母親一起被燒死了。文王為了紀念介子推,命令所有人家都不能生火,並把這一天命名為寒食節。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這就是清明節的由來。

現在在清明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都要在這個節日祭拜先人。掃墓時首先要整修墳墓,主要是清除雜草,培添新土,以表達祭祀者對亡人的孝敬和懷念。

這就是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

【有趣的元宵節】

馬嘉鈺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等等,最喜歡的是元宵節,元宵節是正月十五日。

一大早我和爸爸一起去買元宵,爸爸再買元宵時,給我講了一個小知識,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元宵正月十五元“宵”,所以稱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前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我一回家,就看了一下百度,我看見了一個小知識點,每年的正月十五,舂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表示祝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夜晚到了,我們一起吃元宵,去猜燈謎,我一眼就看出了一個燈謎,二零一九學學游泳,我說元宵,結果真的猜對了,還得了獎品。今一大真開心呀!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 篇6

日記 ,438字

今天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傳說今天有嫦娥的故事,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我們在國內不管是上班的,還是學生都放假了,為慶祝著傳統的節日。不知在世界另一端的你此時在幹什麼,你們沒有放假吧,今天週五,你應該還在上學吧。

我想是不是沒有朋友會給你送月餅,就算有,他們應該也不知道你最喜歡五仁月餅吧(因為你說那些果仁就像家人一樣緊緊的擁抱在一起)。是不是沒有人會明白你思念家鄉的感情,是不是一個人在望著月亮給家人打電話。

不知道你在看那輪望月的時候有沒有想念我們,但我們是很想你。中秋明明是團聚的日子,可你卻在國外,一個人遠去美國,只為追逐自己的理想。中秋我們只能在電腦網路的連線上看看你的臉龐,只能在電話裡聽聽你的聲音。

今天你在國外,即使沒有家人陪伴也應該好好的過一次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你還可以拉上你的美國朋友,好好的讓他們感受一下中國文化的魅力。

我們在中國的國土上想你。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6字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據說,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誕生的。如此意義重大的節日。活動怎能不隆重呢?

《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初五,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便將時日稱為端午節。

每當端午節之日,我們一家人可高興了,為什麼?因為在那天可以看賽龍舟啊!《史記》記載,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屈原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初五寫下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汩羅江而死。老百姓們悲痛欲絕,為了不讓魚吃掉他的軀體,於是借划龍舟時的水波來驅逐魚群,賽龍舟便被漸漸流傳下來。我們全家在這一天一大早就起身,往西枝江邊趕,到了那兒早已是人山人海。賽龍舟也快開始了。我們趕快找了個位置站好,等待比賽開始。一陣尖銳的口哨聲響起,江面上蓄勢待發的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衝了出去,那雄渾的鼓聲。整齊的水波,統一的動作,一切都是那麼協調,不一會兒,龍舟陸續到達了終點,江邊爆發出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

在我們這兒,不少人家還會在這天燒艾條。中午時分將艾條放在家門口陽臺廚房點燃。以辟邪驅蟲。

端午節當然也有自己專屬的食物,那就是粽子。為什麼要在端午節食粽呢?傳說屈原死後百姓們去撈屈大夫的屍體卻沒撈著。一位漁夫急中生智,往江裡投入雞蛋米團肉等食物,說龍魚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屍體了。老百姓紛紛效仿,於是慢慢發展成了用葉子包的粽子。我們家在端午節這天餐桌前必擺上一盆粽子。邊吃邊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端午節,這是個偉大的紀念日,活動還遠遠不止這些,重要的是在這一天,能瞭解這麼多中國傳統的習俗文化,真可謂是既清閒又熱鬧啊!

中國傳統節日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2992字

【春節】

三一班 郭子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尤眨?馨研綠一瘓煞?P碌囊荒昃鴕??肌?/p>

過了臘月二十,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路上車水馬龍,超市人山人海。人們都往超市擠,要買的年貨太多了:糖果、酒水、蔬菜……還要買對聯和福字,最後又買了一大堆煙花爆竹,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回家後,我和媽媽一起把春聯貼在了門上,“福”字一定要倒著貼,寓意是福到了。貼完還要在門前放一根棍子,這樣就能讓福到跑不掉,把好運氣給留住。

傍晚,我幫媽媽包餃子,餃子煮好了,把電視開啟,我們一邊吃香噴噴的餃子,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特別好看,我最喜歡看的就是魔術表演,簡直太神奇了!

不知不覺,到了夜裡十二點,外面鞭炮齊鳴,煙花照亮了天空,我也拿出小鞭炮來玩,真熱鬧啊,新的一年又來臨了!

【春節】

三一班李筱?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尤眨?馨研綠一瘓煞?R荒暌歡鵲拇航謨擲戳恕?/p>

傳說,古代有個怪獸叫年。它每年農曆十二月三十日便會下山來吃牛、羊,有時還會吃人,弄得生靈塗炭。這時候,一位老人從山上走了下來,對大家說:“年來之前,你們每個人都穿紅色的衣服,在門上貼著紅紙,再放鞭炮,這樣年就不會來了!”大家雖然半信半疑但是還是照做了。果然,年一看這樣的場面嚇壞了,逃到山上,再也不敢下來了。

在春節裡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看春晚了:有讓人捧腹大笑的小品,有讓人心驚膽戰的雜技,還有天籟般的演唱。去年春節最讓我難忘的就是雜技表演了,一位女演員站在一位男演員的頭上蹲著,並且慢慢站起來,當時現場的空氣都凝固了,我也忘了呼吸,當她完全站起來的時候,全場爆發了熱烈的掌聲,實在是太震撼了!

我愛春節,它總是能給我帶來許多歡樂!

【難忘的端午節】

三一班江妍妍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讀起這首兒歌,我又想吃粽子了。

端午節吃粽子可是重頭戲,我最喜歡媽媽包的粽子,軟糯清香的粽子,撒上白糖,真是人間美味,想想就流口水了。

有一次端午節,我看媽媽嫻熟包粽子的樣子,我的手也癢癢了,想跟媽媽一起學包粽子,但是糯米就像跟我過不去似的,不是從這頭跑出來,就是從那頭跑出來,我總是在“搶救”中,為了不讓米露出來,我一片不夠再來一片,再來一片,最後被我包成了一個“大肚子將軍”,還是被俘虜的那種,渾身五花大綁,逗得媽媽哈哈大笑。

煮好粽子,一開啟蓋子,香味瀰漫了整個屋子,一口咬下去,口齒留香,真好吃。我的大粽子躺著鍋裡沒人要,我只好把它幹掉了,雖然賣相不佳,但也挺好吃的,哈哈!

端午節,因為有了又香又甜的粽子,變成了我的最愛。

【喜歡的傳統節日——春節】

你知道我最喜歡中國什麼傳統節日嗎?對啦,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了。瞧,大街小巷,張燈結綵; 聽,鞭炮聲,此起彼伏。大家歡呼著、嬉笑著,興高采烈地互相祝賀著:“過年了!新年好!”

大年三十,我早早地起床了,吃完早點後,和家人來到姜堰步行街。步行街兩邊的商場裡不間歇地播放著 “恭喜發財,恭喜發財……”的音樂,擺放著琳琅滿目的商品,等著客人來挑選。步行街上人山人海,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賣糖葫蘆的,有賣棉花糖的,有賣捏泥人的,還有的再賣各種各樣的掛鏈飾物……還有各種各樣的遊戲,有套圈,有跳?床,有釣小魚……。我和爸爸很快發現了炫酷的射擊遊戲,我們迅速就加入了“射擊大軍”的行列,我先將腿扎穩,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再將槍桿架在我的肩上,瞄準前方目標——氣球,果斷開槍,“中了!中了!”然後我們又玩了蹦床,品嚐了美食小吃,在步行街逛了兩個多小時後我們滿載而歸,拎著大包小包的“戰利品”回家了。

下午,全家人圍在一起包起了春捲。我們包的春捲各有特點。奶奶包的春捲是圓柱形的,野菜餡包得很緊;媽媽包的春捲有點鬆,一看就是個生手;爸爸包的春捲五花八門,有方形的,有長方形的,還有三角形的,看來爸爸無時無刻不在創新;我包的春捲集眾家之長,奶奶連誇我包得好。

吃年夜飯時,我收到了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給我的紅包——壓歲錢,很是開心。飯後,爸爸帶我在院子裡去放鞭炮,爸爸先點燃一根香,將香頭點燃鞭炮的引線,“吱吱”引線被點燃了,鞭炮“吱溜”一聲竄上了天空,聲音震耳欲聾。天空中立刻出現藍的,綠的,紅的,黃的,紫的……五彩繽紛,萬紫千紅的。

放完鞭炮後,時針差不多指向晚上8點了。我們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著觀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品嚐著春捲。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中,我最喜歡相聲、小品、魔術表演了,很開心。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我不知不覺睡著了。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歡歌笑語中送走了過去的一年,迎來了充滿希望的豬年。在夢裡我還對自己說:我又長大了一歲,我會更加努力學習,不讓爸媽為我操心。

【元宵節】

童昱菡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在這天,人們會出去賞燈、賞月、猜燈謎等。在寧波,家家戶戶還會吃湯圓,以示在這年裡生活會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這是古人描寫元宵夜的詩句。雖然,今晚是個陰天,看不到“星橋開鎖”的景象,但天公還算作美,連續半個月的雨天,居然在今天停止了下雨,彷彿也知曉人間有個佳節似的。趁著天晴,爸爸趕緊帶上我出去到外面感受我們寧波元宵夜的美麗和氣氛。

我們首先來到了三江口。本來就非常美麗的三江口,因為燈光的渲染變得格外的迷人。紅的,藍的,綠的,紫的……各種各樣顏色的燈光投射到水面上,變成一道道五彩斑斕的彩虹,隨著波浪晃動著。岸邊,披滿了霓虹燈的高樓大廈,正像魔術師一般變化著炫目的色彩和影象,一會兒變成一隻蝴蝶飛舞在夜空中,一會兒變成一條鯉魚跳躍在高樓上……。在岸邊的人們,紛紛拿著手機拍攝著這美麗的夜景。

接著,我們去了東鼓道。東鼓道里遊玩的人們明顯比往日多了許多,各家商鋪的門口都張燈結綵的,一片喜慶。吃的,玩的,買衣服的人群都擠滿了各自的店門,我也乘機敲了下爸爸的“竹槓”,讓他給我賣了我已饞了好久的冰激凌。

順著東鼓道,我們到了鼓樓。哇!鼓樓更是更加的熱鬧和擁擠!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的。沿街都掛滿了一串串的大紅燈籠和中國結,人們手上也提滿了各式各樣的小燈籠,隨著擁擠的人潮一閃一閃的,像極了晴天的星空。到處都是音樂聲,歡笑聲,叫賣聲……熱鬧無比。而我,又懶在糖畫鋪門口不走了……

不知不覺中,時間過得好快,一下到了九點多,我只好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跟爸爸回家了。在回家車上,窗外的街道依舊燈火燦爛,不時還有漂亮的煙花升起。

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 篇9

節日作文 ,655字

今天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在古代被稱為上元節、燈節,是春節以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今年在家裡冰櫃的湯圓有很多,我精挑細選了一大包全家人都舉手贊同的水果湯圓。這些水果湯圓很小,但顏色鮮豔,有紫、黃、綠、粉……等顏色,在別的湯圓裡格外顯眼,一看就好吃。

湯圓放進鍋裡煮,不一會兒就熟了,我們一家人邊吃邊看那代表團圓的月亮。

團圓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因為今年全民號召保衛藍天,所以放不了煙花,不過這樣也好,我們可以好好看看月亮純潔的一面。

沒有任何“新增劑”的月亮真是漂亮,我彷彿看見了:吳剛伐桂、嫦娥奔月……這些景象在我腦海裡一一浮現。

在各個詩人眼中元宵節都是美好的,如蘇味道的”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歐陽修的“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李清照的“元宵佳節,融合天氣,次第豈無風雨”。元宵佳節,自古以來都被詩人所看好,吟誦元宵佳節的詩句數不勝數。在古代的唐朝每次上元節都要擺一個大大的“燈輪”共同鬧花燈。

元宵節還有一個風俗:猜燈謎,從宋朝開始流行把謎語貼在燈籠上,供遊人競猜的遊戲一直延續至今,而今年元宵節,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廣場沒有猜燈謎的活動,但我們在家一樣是團圓,照樣猜燈謎。

讓我們:闔家團圓慶佳節,萬眾一心戰疫情,加油中國!

中國傳統節日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7字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先輩的一種活動。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的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上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前,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寫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它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今年的清明節,我們一家人來到了位於那章的後山掃墓,順著山路往前直走,抬著燒豬的大人們走在前面,我們小孩跟著大人走,終於爬到了半山,來到了目的地,我和表妹站在墓地的前面,看到前方一望無際的田野,還有一個很大很大的水庫,真是太壯觀、太美麗了!

大人們擺開了祭祀的物品,奉上燒酒,點燃蠟燭,大家齊齊叩拜祖先,點燃鞭炮,整個山頭頓時響成一片。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曆史了,這個節日是對祖先們的一種尊敬與懷念,同時讓後人明白生命的珍貴,現在也成為親人團聚的節日,希望能世代相傳。

記憶中的中國傳統節日 篇11

國二作文 ,753字

說起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家已然不再陌生。每逢節日時,家家戶戶都會掛燈張彩,空氣中總會洋溢著歡快的氣氛。但是,在這11年中,最令我記憶猶新的,還是當屬那一年一度的春節。

每當春節來臨,中國人回家的腳步就會變得越來越快,我的心也會變得越來越激動。無論當年的火車票有多稀少,還是擠在火車上有多麼不舒服,我們總會在除夕前一天趕回江西的故鄉。

除夕的夜晚,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望著夜色瀰漫的天空,品嚐著豐盛的菜餚,享受著家的溫暖,聽著遠處漸強漸弱的鞭炮聲,看著獨有新年氣息的春晚,我的心中總會泛起說不清的複雜心情。

隨後的幾天裡,我們總會陪著常年住在江西的爺爺奶奶串門、走親戚,那是一年中最輕鬆的日子,也是最快活的時刻,除了溫暖,便是年後即將分別的不捨。

自從進入小高,我的學習生活日漸緊張,給爺爺奶奶打電話的次數少了,陪他們的時間短了,每次離開,老兩口總會送我們到站臺,重複著說:“常回家看看”。因此,生活在北方的我,時常思念家鄉的親人,南方的萬物與溫暖,始終記憶。總是在一瞬間,盼著年末的到來。

那年春節,天氣格外好,太陽露臉的次數最多,杜鵑花提早開了,一天一個樣,煞是好看。抬頭望天,白雲孤飛,不禁傷感,感慨之餘,提筆作詩一首,《故鄉的雲》曾令家人、老師和同學們感動。我時而望著南方,眼著似乎又浮現出爺爺奶奶以及故鄉親人的殷殷笑語,因為,那是家的方向——溫暖的南方。

如今,我們吃年夜飯的調子似乎變了味兒,走親訪友的心情也沒以前那麼迫切了。可是,每當我望著年近八旬駝著背的奶奶,望著耄耋之年仍舊勤儉的爺爺,心裡除了歡喜,更多的是心疼、自責和憂傷。畢竟,我還能陪他們過幾次春節呢?

人吶,不管走多遠,都不能忘了根,故鄉,永遠都是家;年,永遠象徵著團聚。

中國傳統節日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0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大街小巷裡常常傳來孩子們的歡笑聲,一年一度的春節到來了。

傳說,在一個夜晚,家家戶戶都掛上了燈籠,這時,一隻紅色的“怪獸”來了,那隻“怪獸”怕亮亮的東西,於是,它看見燈籠撒腿就跑……

春節裡,媽媽帶著我去奶奶家玩,一進門讓我看到的是爺爺在寫對聯,我心想:這個好玩嗎?於是我鼓起勇氣去問爺爺,這個對聯怎麼寫,我也想寫,爺爺聽到笑眯眯地說:“好啊!”我看了幾次爺爺的示範,我覺得很簡單,我也拿起了毛筆,試了試,結果寫的字非常難看,我氣得火冒三丈:“這可太難寫了,不寫了。”站在旁邊的奶奶說:”不要放棄,堅持就是勝利。”於是,我又拿起了毛筆,在爺爺的耐心指導下,又試了好幾次。終於寫出了一幅讓我滿意的對聯,我興高采烈地拿著對聯來到門口,把自己親手寫的對聯貼在門上,看著自己親手寫的對聯,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最令人難忘的要數屬煙花,煙花把夜幕打扮得格外耀眼。五顏六色的大球重疊在一起,五彩斑斕,閃閃發光,天空也變成了光的海洋。過了一會兒,又變成了一顆顆寶石鑲嵌在夜幕中。最後,漸漸變成一道星光瀑布慢慢地墜落下來,漂亮極了。

一眨眼,春節悄悄地過去了,大人和孩子們在這喜慶和熱鬧的節日裡又迎來了新的一年,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你們喜歡嗎?

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 篇13

國小三年級作文 ,359字

正月十五元宵到了,這天有很多風俗,比如說“去百病,看燈,張燈等”。

相傳漢文帝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把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做元宵。

包湯圓時間到咯,我準備了麵糰和芝麻餡,我看著媽媽怎麼做,也學著媽媽把麵糰慢慢地揉圓,再用大拇指輕輕一摁,摁出一個小洞洞,然後把睡夢中的餡偷偷地放入張開大口的麵糰裡,小心翼翼地把它的嘴合攏,再慢慢地揉圓,大功告成了,它挺著大大的將軍肚子站在我面前,我興奮地拿給媽媽看,媽媽看了哈哈大笑,它也不知道害羞呢!我第一個可愛的小湯圓誕生了,我給它取了個特別有趣的名字叫“鬧小元”。

我一口吃了好幾個,白白肥肥的湯圓就是甜,元宵真是一個好玩又好吃的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 篇14

國小三年級作文 ,436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對清明節的寫照。清明時節掃掃墓,祭拜已故的親人,表達了對他們的思念。

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5日,星期五,這一天陽光明媚,百鳥爭鳴,花紅柳綠,想你們在天空中嘰嘰喳喳的唱歌挺好聽,小草從泥土裡鑽出來,伸伸腰,彷彿在說春天來了,花兒們也爭先恐後地展開美麗的笑臉。左搖搖,右擺擺彷彿在給春姑娘跳舞。春姑娘走來了,溫和的撫摸著他們,我們一行十幾人準備去掃墓。我們準備了兩盆花籃。來到墓前,阿公和爸爸叔叔們一起清理墓周圍的雜草。大家靜靜地站在那兒,小聲地對太爺爺說著家裡開心的事情,久久不願離去。回想起太爺爺在世時的情景。一幅幅畫面出現在我的眼前,每當我一經過太爺爺家門口,太爺爺總是微笑著向我招手,把藏在懷裡的東西拿給我和哥哥吃。有時還會塞給我零花錢,我就蹦蹦跳跳地跑去買零食,媽媽發現了總會批評我。又到了清明節,我又想我的太爺爺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記憶中的中國傳統節日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755字

“穿新衣,戴新帽,貼對聯,放鞭炮,大家喜迎新年到!”農曆的1月1日是新年,它是一個喜慶祥和的日子,又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可是在傳說中‘年’卻是一隻讓人恐懼使人害怕的怪獸。

相傳有一隻怪獸叫年,他十分凶猛,經常為患人間,最後一位神奇的老人穿著紅衣,貼著紅色的對聯,放著鞭炮,點著火堆,最終戰勝了‘年’。原來‘年’很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就這樣過‘年’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在我的記憶中,過年是一件極快樂的事,也是除舊迎新的日子。每逢除夕,我們全家上下都忙得不亦樂乎,爸爸正在清洗窗簾,打掃房間,媽媽正在準備壓歲錢和購買新衣服,姥爺正在廚房裡包餃子做大餐,而姥姥則正忙著和親朋好友們約著一頓又一頓美味的飯局。

弟弟和我是家中最小的,也是最活潑好動的,負責執行‘爬高上低’的工作,我們倆配合的非常默契,一起掛窗簾,晾衣服,擦門框,整理房間,時不時的打打鬧鬧。說實話,我們都快成梯子的搬運工了,隨便拽條毛巾擦擦汗,擰出的水都夠擦桌子的了!

忙碌了一天,終於可以享受一會兒了,看著整潔的房間,坐在飯桌前,讓我眼花繚亂,有紅燒肉,酸黃瓜,牛肉片,熱氣騰騰的餃子……還有一瓶不可缺少的好酒,還真讓我垂涎三尺啊。不過最吸引人的還是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了,這已經成為全中國人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小品、歌舞、相聲都是我的最愛,一家人都沉浸在歡聲笑語之中,他們要把祝福和歡笑,都傳遞給了大家。

總之,在童年的記憶裡,我總是期盼著過年,因為過年親人們就可以團聚,而且過年也是一個開心、隆重的節日,也是一個幸福的節日!當然也少不了一大堆壓歲錢和紅包哦!

我愛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5字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唐詩宋詞、三字經、剪紙等。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有很多,有端午節、清明節、元宵節、中秋節等。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

元宵節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它的來歷有三個:1。東方2。玉皇大帝3。漢武帝。今天我們就說玉皇大帝的那種來歷,在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有一隻神鳥,有一天神箭手把玉皇大帝的神鳥給射死了,玉皇大帝很生氣,說在正月十五那天,拿天火燒死凡人,玉皇大帝的女兒元宵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她聽到就去凡間把這件事告訴了凡人,說在正月十五那天玉皇大帝要放天火燒死你們,你們一定要準備好鞭炮和燈籠、篝火,那天我會帶著天兵天將來這裡,玉皇大帝看了就會以為凡人都被燒死了,你們就會得救了,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天兵天將來了,凡人們家家放鞭炮,掛燈籠、篝火把,玉皇大帝以為凡人都被燒死了,人們得救了,從此以後到了正月十五人們都放鞭炮,還做了一些點心,點心的名字叫湯圓也叫元宵。這就是元宵節的由來。

以前每過元宵節,我跟我的家人們,也放鞭炮、放孔明燈、猜燈謎、吃元宵,那時我還不知道元宵節的來歷,但過得也很快樂。

我愛中國的傳統節日,最喜歡的節日就是元宵節了。

記憶中的中國傳統節日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8字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承了中華民族深厚的傳統文化。它展現了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文化精髓和源遠流長的民族特色,是值得我們繼承和堅守的傳統文化之本。而近些年,由於西方文化的侵入,致使一些傳統文化被忽略、被遺忘。現今,發揚和守護傳統文化本真從新被重視起來,的確值得整個中華民族感動高興。

說到傳統文化就不得不說說傳統節日,傳統節日的形成,無一不是從中國古代發展而來的,每一個節日都有著不同的歷史傳統和文化意義。從每一個節日風俗裡,都能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從寓言故事、古代詩詞到各種節日食品,無不展示著傳統節日的特色。我們都記得“春節吃餃子、元宵吃湯圓、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等等,每一種食品都帶著不同的寓意,也代表了中國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祝福。還有代表節日物品“春聯、艾草、剪紙”等。更有各個節日那膾炙人口的諺語和詩句,如“故鄉今夜思千里,雙鬢明朝又一年”、“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等等。每一個節日都顯得那麼隆重、莊重,彷彿帶領著我們重回到古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當中。

每一個佳節都寄託著中華兒女的希望和祝福,都是經歷了世世代代不斷的傳承、延續和發展而來的,是民族文化的深厚積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它引領著我們56個民族凝聚在一起,跨越5000年的艱辛磨難,迎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牢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守護屬於中華民族的文化之魂,我們肩負著歷史的責任和使命。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5字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有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過春節了。

每年過春節,我們家可熱鬧了!我的媽媽可是一位大廚,她在廚房裡忙的不可開交。我和哥哥一起畫畫、做遊戲,沒一會兒,我就聽見媽媽說開飯了。於是,我和哥哥加快步伐到廚房裡一看,哇!這……這分明是美食餐廳。看到都是自己喜歡吃的菜,我饞的直流口水。有麻辣雞翅、大盤雞、西紅柿炒雞蛋……我心想:“我可不能白白浪費這天賜良機啊!”餐桌上的飯菜被我們吃的一乾二淨了,真是太好吃了!

吃完飯後我和哥哥一起去放鞭炮,爸爸這次給我們買的是小型鞭炮,你可別看它小,悄悄告訴你,它可是一個“變色龍”。我放了一個,它的顏色原本是綠色的,可沒一會兒就變成藍色、黃色、紅色……很快鞭炮就被我們放完了,正當我們玩的高興時,我看了一下手錶,呀!春節晚會快開始了。我們飛一般地跑進了房間,觀看春節晚會,這時,我的身邊伸出來一雙粗糙的手,原來是爺爺。爺爺對我說:“孩子給你的壓歲錢,拿著吧!”我連忙接過紅包說:“謝謝爺爺,我祝您萬事如意,身體健康。”

就這樣,快樂的春節過去了,每當細細回想時,總會不禁笑出聲來……

我最喜歡的中國傳統節日 篇1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92字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怡。”蘇軾這首詩道出了月餅的香與甜,我也喜歡吃香香甜甜的月餅,所以我最喜歡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也稱團圓節。在這一天,人們不管多忙,都要回家和親人一起吃團圓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圓,慶祝中秋節。

八月桂花飄香。中秋節這天早晨,媽媽特意為我們準備了香甜的桂花茶,讓我們甜甜美美的度過這一天。晚飯時,爸爸做了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也給每個人都倒好了紅酒,媽媽說:“過節了,我也可以少喝一點。”哈哈!我真是太開心了!大家圍坐在餐桌旁,邊吃邊說,舉杯互相祝福,屋裡充滿了歡聲笑語,感覺格外溫暖。

吃完晚飯,媽媽在陽臺上擺好了小圓桌,圓桌上放著香甜的水果和一盤精美的月餅。那些月餅不僅顏色美麗,而且上面還印著各種花的圖案:有桂花的,有荷花的,有菊花的,還有牡丹花的……哇!簡直太美太精緻了,讓人不忍下口,這時皓月當空,皎潔的月光撒向地面,不禁讓我想蘇軾的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是一個美好的節日,是一個團圓的節日,是一個寄託情感的節日。我喜歡中秋節,因為有了它大家才更喜悅。

——他不是壞人。可是不一定是壞人才能讓人心煩——你可以是個好人,卻同時讓人心煩。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2460字

【篇一:春節】

春節是中國最重大的傳統節日。在春節,一家人在一起十分開心,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今年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奶奶家。

奶奶住在鄉下。鄉下和城市是截然不同的。城市的道路上到處都是車,鄉下處處都是牛,雞,鴨。白天是雞犬相聞,而不是汽車的鳴笛聲。鄉下的生活樸實簡單。春節中的鄉下伴隨著的都是鞭炮聲和孩子們歡聲笑語的聲音。

這天是到奶奶家的第二天。大家吃完了午飯都在尋思著下午和晚上幹什麼。爸爸出了個好主意撿柴燒火,趁著下午天亮的時候,我和爸爸爬上對面的小山丘去撿柴,雖說是小山,但還是有點陡峭的。爸爸在前面大跨步的走著。而我卻在後面小心翼翼,一步一步的走著,終於爬上了山頂,撿了些大柴小柴,還有野草,我和爸爸把這些勝利品放在地上。站在山頂望著對面清澈的湖泊,更高的山峰,風吹在臉上十分舒服,“走吧,爸爸說。”我回過神來,拿起柴下了山,接下來我和爸爸又爬到山頂撿了兩次柴。看著應該夠了就等著天黑了。

吃過晚飯眼看著太陽下山了,天也黑了,我們迫不及待地開始燒火把白天撿的柴擺成一個金字塔狀。燃燒一把草,把草丟在柴上,火就順利地燃燒起來了,火勢漸漸大了起來,火星升上夜空,我們一家人拿著椅子圍坐在一起,火光照印在每個人充滿笑容的臉上。十分幸福。我和妹妹趁這些火放了煙花,過了許久柴都燒完了,火也熄滅了,我們拿了幾個紅薯悶在金字塔的空心的地方,等十五分鐘左右,將紅薯拿出來捧在手中吃了起來,雖然只是普通紅薯。但我卻覺得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紅薯。

我們一家無人在鄉下過的年可謂是年味十足,直到現在回想起來都會覺得十分的與眾不同。

【篇二:元宵節】

我夢寐以求的元宵節到了,元宵節是我們孩子最喜歡的節日了。

我過元宵節,第一件大事就是拿著錢,跑到大街上買花燈。兔子燈地上跑,龍燈天上飛,魚燈水裡遊,各種各樣,數也數不過來。第二件大事就是買糖畫—它是用冰糖做成的模型糖,有大公雞,龍,羊……既好吃又好玩。

孩子們歡,大人們也忙。媽媽急急忙忙的炒菜,爸爸拿著錢到市場買來新鮮又美味的菜,給掌勺媽媽當下手。老人坐在椅子上吃著花生,看電視。

到了晚上,家家張燈結綵,這時,除了萬不得已,每人都要回家吃飯。吃好了飯,就要上街了,街上燈火通明,車水馬龍,可好玩了,我拉著鳥燈在天上飛來飛去。近處的煙花不斷地騰空而起,有的像一朵朵盛開的菊花,有的像一顆顆滑落的流星,五光十色,非常好看,家家戶戶的人都樂開了懷。

元宵節真熱鬧!

【篇三:清明節】

古人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一年的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都會回老家探望逝世多年的太奶奶和爺爺。

每年的清明節都會下起紛飛小雨,小鳥也不再吵吵鬧鬧,似乎也在思念去世的親人,我覺的有一股清淡,使此刻變得更加空寂無言,孤獨寂寞。雨停了,露出了少有的陽光,陽光雖然暗淡,卻也不缺少原來的美,天空也沒有往日那麼藍,好像還有一絲悲哀。

我們準備好物品,便向太奶奶和爺爺的墳墓走去,此時,我心想:以前都是我和爺爺去看太奶奶,現在呢?變成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太奶奶和爺爺了。踏過山間小路,穿過雜草叢生,順著山勢向上爬。便到了太奶奶和爺爺的墓地,大家都開始整理自己的手中的物品,只見爸爸把燒紙的盆子搬來,點燃火,我忙跑去要燒錢,我邊燒邊回憶往事:那時,爺爺對我很好,連自己的錢都要留下來給我當壓歲錢。每次,我做錯事情,他都是嚴厲的批評我,其實,我心裡清楚,他是愛我的,直到那一天,在病魔地摧殘下,使他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爺爺和太奶奶對我的照顧。

接下來就是上香了,媽媽幫我點好香,我望著爺爺和太奶奶的墳墓,想:爺爺、太奶奶,在天上要好好保護好自己。我閉上雙眼,說完心裡話,便起身離去,可天空不作美,又下起小雨來,彷彿在低聲哭泣。

這一次的清明節就在作文中結束吧!

【篇四:端午節】

我國傳統節日比較多,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裡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我們家也不例外,全家人一起包粽子。媽媽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提議:每個人包三個特別的粽子,在其中一個粽子裡面放上與眾不同的餡料,比如:硬幣,大紅棗……等。吃到這些獨特配料的人就要給大家派發紅包。

你們猜,我放了什麼?告訴你們吧,我放了芥末。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裡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談談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粽子燒好了,解開扎藤,剝開粽葉,粽子們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粽香,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棒極了!

爸爸忍不住吃了一口,只見爸爸馬上皺起眉毛,伸出舌頭說:“辣死我了,辣死我了!”我跑過去,看了看粽子裡面,原來是我包的芥末餡兒,我哈哈大笑地說:“爸爸你破產了,要給我們每人一塊錢的紅包!”爸爸哭喪著臉說:“唉,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全家人一聽都哈哈大笑。

我想:家人們圍坐在桌子旁時,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樂呵呵地聊著天,那才是端午節該有的氣氛哪!全家人都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團聚的溫馨而陶醉。

【篇五:中秋節】

在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節、元宵節……但是其中,我最喜歡中秋節了。中秋節的晚上,我們在自家的天井裡擺了一張小圓桌,上面有各種美食:有鴨子、毛豆、石榴、芋頭……當然還少不了中秋節的“主角”月餅了!我們全家圍在桌子旁,一邊品嚐著美味佳餚,一邊觀賞著又大又圓的月亮,我們談論著中秋節的故事。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天井。我宣佈大家來一場說關於月亮的詩句的比賽。

“我來,我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爸爸也不甘示弱。呃……媽媽突然愣住了,“忘記了,”媽媽不好意思地說。“幫幫我吧,兒子!”媽媽小聲地說。“海上邀明月,天涯共此時。”我說道。

外公說:“月餅是源於唐朝,在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商人向皇帝獻餅祝捷,這就是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一家人團團圓圓,快快樂樂。我喜歡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