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遊記相關作文20篇

中山陵遊記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560字

暑假,爸媽帶我去了金陵古都—南京。

南京是一座充滿歷史感的古老城市,歷經六朝古都、百年曆史的滄桑變化。中山陵就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的鐘山風景區內。

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積共8萬餘平方米,中山陵的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走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博愛”二字在牌坊上方,也叫博愛坊。體現了孫先生胸懷天下的情懷。沿著墓道往前走,遠遠地可看見藍青色的建築屋頂,氣勢磅礴。墓道兩旁種滿了枝葉茂密的松柏,好像一排排站崗的哨兵,昂首挺胸,陪伴著孫中山先生。風驚動松針,松針在枝幹上舞蹈,沙沙作響的聲音彷彿在祭奠孫中山先生。再往裡走,看到了一座巨集偉的牌坊,上面寫著“天下為公”,意思是:天下是屬於公眾的,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哪一個人的。

拾級而上,經過了三百多級石階,我們到達了中山陵的最高點—祭堂。祭堂前的門廊上刻著孫中山先生所倡導的“三民主義”,即:民主、民權、民生。走進孫中山的陵墓,一座由漢白玉雕刻的孫中山先生的雕像栩栩如生,他莊嚴而又親切的微笑著。看著他的雕像,我的心裡充滿了敬仰,他的形像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裡,我的腦海中……

這就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中山陵遊記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9字

中山陵,位於江蘇南京東郊的紫金山。放眼望去,紫金山像一條臥龍盤踞在這裡。推翻了封建社會,創立中華民國的孫中山先生就“睡”在這裡。

走進中山陵,首先看見的是一個大牌坊,只見上面刻著兩個大字“博愛”,這就是“博愛坊”。四根柱子之間有三個門洞,一大兩小,柱子是象牙白,瓦片則是藍色。柱子頂端還雕刻著圖案,好似九天之上的雲煙,看起來頗具古典風格,給人一種莊嚴神聖的感覺。

繼續往前走,是一條長長的道路,兩邊盡是高聳的松柏,一直向前延伸,將整個陵園都包了起來。穿過林蔭大道,就到了中山陵的正門了。

大門上有四個大字:“天下為公”。走進這裡算是真正進入中山陵了。從大門進去,會路過一個碑亭,裡面有一個巨大的墓碑,顯然那是孫中山先生的。當我們繞過它,來到了臺階下,在那麼一瞬間,忽然感到自己剛才所看到的都是冰山一角。現在出現在面前的,乃是落差高几十米的臺階,足有三百九十二級。我們一邊感慨,一邊沿著臺階往上爬,爬到祭堂前,回頭俯視,感覺自己好像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凌駕眾生。再看中山陵祭堂,是那麼的神聖,那麼巨集偉,上面還寫著“天地正氣”,那字型蒼勁有力,是孫中山先生親筆書寫的。祭堂裡的雕像如真的一般,把孫中山先生的五官、動作刻畫的栩栩如生,好像他就站在我們面前。那神態自若的樣子,像是天下大事他都瞭如指掌,同時也讓人心生敬畏。

中山陵,是中華民國創立者,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它莊嚴而又神聖,他是我們敬仰的地方,它對我們意義非凡。

中山陵遊記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1761字

今年暑假,我們一家三口去南京旅遊了一次。到南京後,爸爸提議去中山陵參觀。我一聽,彷彿一下子甩掉了旅途的疲倦,大叫一聲:“好啊!”自從知道了這個決定,我就一直處於興奮的狀態,以至於晚上都睡不著覺。

終於熬到了第二天下午,我們坐上了去中山陵的地鐵。一路上,我一直在想象著中山陵的樣子:是高大威武的?是古老樸素的?是金碧輝煌的?……中山陵的形態像一個個泡泡一樣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到了苜蓿園站,我們下了地鐵,又坐上了觀光車。我們的車行駛在林陰大道上,路的兩旁有許多高大粗壯的梧桐樹和銀杏樹,看樣子樹齡已經很高。我當時產生一個想法:這裡有沒有孫中山先生自己種的樹呢?回家查資料,才知道孫中山先生是在逝世四年之後,國民政府根據他的遺願將他的靈柩遷回南京安葬,種樹之前就開始了。倒是我國植樹節確定為3月12日,剛好是他去世的日子,似乎與他有關。

坐在觀光車上,陽光透過樹葉中的縫隙照在我身上,使我激動、興奮的心情逐漸平靜下來。觀光車一共經過四站。第一站是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第二站是美齡宮,是當年宋美齡和蔣介石曾經住過的地方,號稱“遠東第一別墅”;第三站是海底世界,裡面有可愛的海豚和氣球,是孩子們心中的天堂。但這些都不是我的目標,我的理想目標是最後一站——中山陵。

到了中山陵售票處,我知道了一條訊息:去中山陵參觀需要預約,而今天預約的名額已經滿了。這條訊息像一盆冷水一樣,澆滅了我心頭的火花。我沮喪地站在那裡,彷彿周圍發生的一切都與我無關。這時,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說:“讓我們再去碰碰運氣吧!”經過一番軟磨硬泡,工作人員終於讓我們進去了。

到了中山陵的檢票處,我發現,這是一座古樸典雅的大門,看起來年代很久遠了,上面刻著四個金色的字——“天下為公”。聽爸爸解釋,“為”字在這裡讀第二聲,“天下為公”的意思是“天下是大家的,是公眾的,是全體國民的”。我不由進一步敬佩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主張,也對孫中山先生多了幾分崇敬。再走一段路,歷史悠久、高大雄偉的大門映入眼簾。上面也刻了兩個金色的字——“博愛”。爸爸又解釋說:“博愛”可以理解為“博大的愛”,就是用寬廣的胸懷去愛國家,愛人民,愛一切;“博愛”兩個字還是孫中山先生的手跡,是當年寫給好朋友于佑任的。聽了爸爸的介紹,我覺得到中山陵參觀真是能學到不少知識。

進了大門,我一抬頭,就看見了孫中山先生的寢宮——微微向上翹的屋簷,深藍色的瓦片,雪白的牆壁,而且還是由許多大磚壘砌起來的。可見中國人民真是聰明,因為當年建造的時候把這麼多大磚壘砌起來是需要很高技巧的。我們慢慢地經過樓梯,每到一個平臺時,就站在陽光下歇息一會,觀賞眼前風景。就這樣,一級一級地走上去,終於到了頂端。我們進了孫中山先生的寢宮,看到孫中山先生那嚴肅的樣子,我不禁想起是孫中山先生領導大家推翻了封建社會,創造了新時代,他真的偉大!我們又走進了裡面的一個房間,那裡面是一個環形的臺子,人們都朝裡面的一個洞裡去看。原來那裡面是孫中山先生的陵寢,上面躺著孫中山先生的雕像。我突然發現這時候房間裡很安靜,沒人說話,沒人吃東西,沒人玩手機!孫中山先生真是受人尊重!據說日本人侵略南京時,進行了南京大屠殺,就只有這中山陵沒人來破壞呢!

出來後,我站在最高一級的臺階上,徐徐涼風吹向了我的面孔,彷彿吹來了整個南京,整個中國!當然,吹來的,還有我的思考。我想起了梁啟超先生的《中國少年說》,裡面說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我們就是青少年,我們也要像孫中山先生一樣,要有自己的遠大目標和理想!孫中山先生,革命先輩,特別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為我們帶來了錦繡江山以及幸福生活,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知恩回報!

至今,南京之行仍然歷歷在目……

中山陵遊記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684字

中山陵坐落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麓,是一處雄偉而又美麗的旅遊勝地。它是偉大革命主義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遠遠望去像一條銀白色的巨龍匍匐於紫金山上。

我和爸爸走進中山陵,清爽的氣息撲面而來,眼前一片翠綠,讓人感覺氣魄而又莊重。從石牌坊到祭堂,其中要走過392級臺階。我們信心滿滿地來到臺階前,認為一定能輕鬆登頂。結果爬到一半,早已累得氣喘吁吁。我在想:為什麼要把孫中山先生的陵墓放在高處呢?爸爸彷彿看穿了我的心思,摸著我的頭說:“392級臺階是3億9千200萬革命人士的象徵,這是一條艱難困苦的路。”我頓時恍然大悟,對孫中山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廢了九牛二虎之力的我們終於爬了上去。走進孫先生的墓室,看見墓室由八根擎天柱立成,每根柱子高4。8米,柱子上面是屋頂,上面繪著五顏六色的雲彩,我不由得被這莊嚴之景所震撼。再走近,你會發現有一座無字的石碑,上面畫著高山和大海,這象徵著孫先生為人民謀幸福的心比天高,比海深。為什麼上面沒有碑文呢?因為孫先生的功勞是無法用文字來說明的,就待後人來評說吧。

當我們走出墓室,回頭往下看的時候,你會發現剛才所走的臺階不見了,下面出現了八個大大的平臺。爸爸說這種設計蘊含深刻的道理是:當你走上一條路時,你會覺得它很艱難,但當你走到這條路的盡頭時,回首相望,你會發現後面全是平坦的大道。我看著那壯麗的景色,心想:如果孫先生看到現在的模樣,一定會開心的笑起來吧!是他用辛勤的汗水澆灌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

這次旅行不僅讓我開闊了眼界,也讓我領略到祖國建築的巨集偉,還被那革命先烈的滿腔愛國之情所感染,真是不虛此行啊!

中山陵遊玩記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61字

今年,我度過了一個興奮的寒假。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我和爸爸帶著激動的心情一起去南京中山陵遊玩。在路上我感覺到風不再是那麼寒冷了,而是暖暖的,這時我已經知道春天的到來。

我和爸爸迎著暖風來到中山陵進門口。首先,我看到的是棵棵粗壯的大樹,爸爸向我介紹道:“這是法國梧桐樹。”右側是通往中山陵的博愛門,一進門看到的是松樹,有的松樹是筆直的,像巨人一樣站在那裡為我們放哨,有的松樹是歪歪扭扭的,一陣風吹來,樹發出“沙沙”的聲音,彷彿在唱歌、跳舞,歡迎人們的到來。我們一邊欣賞著這千姿百態的松樹,一邊爬山,這使我忘記了我一直在嚷著的疲憊,我和爸爸終於爬到了山頂,站在高處,看到更遠、更美的風景,這使我想到了詩人杜甫的《望嶽》“會當靈絕頂,一覽眾山小。”

接著,我們又去了南京大學參觀,西大樓、南大樓等是讓我印象深刻的建築。回程的路上,爸爸語重心長地說:“這就是你學習奮鬥的目標。”

這是一個收穫滿滿的一天,我收穫了知識、快樂。

遊中山陵 篇6

高二作文 ,836字

南京以其豐厚的歷史底蘊吸引著萬千遊客前往。這座城市宛如烈酒,醇香濃郁,令人回味無窮。

莊嚴肅穆的中山陵位於南京市東郊鐘山風景區,依山而築、岡巒前列、屏障後峙、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當漫步在蒼翠開闊的中山陵大道時,法國梧桐掩抑著絲絲日光,滑落腳尖,觸控著你渾身上下每一處肌膚。深吸一口氣,鮮草的芬芳與泥土的清新沁人心脾。試想,這迎風搖擺的法國梧桐是否是孫中山獻給宋美齡最長情的告白呢?

整個中山陵建築群以牌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墓室為中軸線。放眼望去,大氣而又自然!

中山陵前蒼茫平川,後距巍峨碧障,氣象萬千。拾級而上,共392級臺階。眼界一級級抬高,一級級接近青天白日。

孫中山曾在遺囑中說過:“吾死之後,可葬於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現在細細想來,這確是我們偉大的中山先生最好的安葬處。

登上石階,漫山風光盡收眼底。無論是密集的人群,又或是成群的樹木,都讓人心曠神怡。這八萬平方米的建築群彷彿被收入囊中,我似乎可坐看風雲變幻。

我站在陵前高臺上,看出整座陵墓在青山綠樹的環抱之中,樹木婆娑,豔陽高照,寧靜而肅穆,涼風習習。我想,孫中山先生生前創下的破除帝制,建立共和,乃千古不滅之功,與天地共存,日月同光,後人建造如此規模巨集大的陵墓紀念他,不為過分。

整個墓區平面如鐸形,取“木鐸警示”之意。陵墓採用青色琉璃瓦,晴天象徵著藍天,也符合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青天也象徵著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青色的琉璃瓦則顯示孫中山為國為民的博大情懷。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就是這樣的理論方針,為中國人民走出霧霾,擁抱陽光,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我們需永遠銘記在心,我們要明白今日之生活來之不易,我們得學習孫中山先生的浩然正氣,我們需闊步前行,為建設富強中國而努力拼搏!

巍巍中山陵,浩蕩有正氣!這景色無法盡入筆下,但我們以憧憬的心情進入中山陵,並時刻銘記:報效祖國,努力前行!

中山陵、明孝陵一日遊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561字

中國有著數不清的名勝古蹟,它們都是許多古人和現代人的結晶、心血,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就是南京的中山陵和明孝陵。

我們一家子一大早就打著公交車來到了明孝陵的東門,我們買好了門票後進入園內,剛一進門,就看見了大片大片的土地,上面栽著許許多多的梅花,那些梅花都是一些含苞待放的花朵,有的已是綻放的花朵,像小朋友的笑臉一樣,是多麼純潔、多麼燦爛,還散發出一種迷人的氣味,接著,我們繼續往前走,看見一個指路牌,上面寫著“神道由此去”,於是,我們便順著它所指的方向前進,一路上,路的兩邊有許多用青銅鑄成的武士,它們個個高大威猛,像是守護這裡的武。接著,我們繼續往前走,我們來到了守護皇陵的巨大城池,我們從城池的正門進入,這裡有兩百多級臺階,我們費盡了九牛二虎這裡終於登上了城池,這裡,就是終點,因為皇家陵園不讓進入。於是我們就進了大堂,裡面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但地面離屋頂怎麼也得有個二十米,我開始佩服這些古人了,他們究竟是用什麼辦法把城池建得這麼高呢?這在我心裡仍是一個謎。

先不說這個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山陵吧!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遺址,由此可以表現出我們中華民族對偉人的敬仰。一眼望去,樹的兩旁有一處斜坡,直通紀念館,來到時,卻關門了,但我驚呆了,他們怎麼把這麼大的國名黨徽牢牢地建在上面,在我心裡,也是一個謎。

這次參觀真快樂!

遊中山陵有感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8字

我們在這次研學中,去了許多的地方,其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中山陵。

美麗的中山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鐘山,他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導師孫中山先生的陵寢。鐘山風景區?齲?猩攪昝婊?紗?萬餘平方米。他是在1926年春動工的,一直到1929年夏建設完成,1961年成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列為首批年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它是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主要建築有:博愛訪,墓道,陵門,石?,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從空中看中山陵像一個“自由鍾”。主要景點有:音樂臺,光華高,永豐社,永慕店,中山書院等建築,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第一陵”。

我們到了中山陵的大門口以為他不大,可是我們到了裡面之後我發現這裡好大。我剛走到一個往中山陵的墓道旁天空中就下起了小雨,好像老天和我們一起悼念孫中山先生一樣,讓我們心中充滿了莊重與肅穆,墓道兩旁栽滿了松柏,這些松柏在這冬季的雨中越發顯得鬱鬱蔥蔥,它們不正像孫中山先生不屈的鬥爭精神嗎?我看到每一棵松柏都有3~4層樓那麼高,它們枝丫向四周張開著,這也像孫中山先生的高風亮節正在我們華夏民族發揚光大。之後老師讓我們注意數臺階,我覺得臺階沒什麼好數的。但我看到了一幕令人吃驚的畫面,就是中山陵從低處看不見平臺都是臺階,從最高的地方往下看不見臺階都是平臺,聽導遊老師說這是設計者的高明之處,設計者想告訴“我們中國的革命之路是坎坷不平的,所以從下向上都是臺階,而作為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的眼界是開闊的,同時他也堅信中國的未來是陽光大道,所以從上看是平臺”。我們爬了很久才爬上孫中山的謁陵,我數了一下有390多個的臺階,我們登上頂瞻仰了孫中山的雕像,然後拍了幾張照片才下山。

我覺得中山陵的設計真是匠心獨運!

遊中山陵 篇9

國二作文 ,747字

遊了大半個南京,都在尋找著屬於歷史的痕跡。今天,我來到了中山陵。

下著小雨的紫金山有如仙境。陵區遊人不多,顯得空曠、安靜。

踏上中山陵的第一平臺,便算是進入陵區了。雨過天晴,抬頭望去,一縷暖陽照射在博愛坊上。“博愛”二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對映在臺階上,如沐浴在孫先生慈祥卻又堅定目光下一般。

走在陵門與博愛坊間的林蔭大道上。1929年6月1日,孫先生的靈車就是沿著這條大道緩緩駛來。送殯隊伍長達五六裡,沿途靜靜地瞻仰群眾達五十餘萬人。墓道盡頭的陵門旁,一對石獅子分列兩邊,張著嘴坐著,守衛著他們的國父,守衛著陵門上的“天下為公”。路旁的參天大樹就是這樣靜靜地站著,石獅子也就是這樣靜靜地坐著,從遷葬遺體的1929年到備受欺凌的1937年,從抗戰勝利的1945年到建立新生的1949年,再到現在。

走過731級石階,宛如走過那段追尋著四萬萬人振興夢的歷史。走上碑亭,墓碑上只有三行簡單卻剛勁有力的字——“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

太簡單了!沒有長篇累牘的生平介紹,沒有歌功頌德的豐功偉績,沒有激動人心的豪言壯語,卻讓人銘記在心!

臺階的盡頭便是祭堂,裡邊的孫先生塑像,拿著書端坐著,凝視著遠方,目光好似能看透一切不公,看透一切未來,又似乎在看著中華民族遠大的復興之路,眼神中滿是對國家的愛。“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錚錚之言猶在耳邊。

伴著微風,我走下石階。回頭往上看,本在鐘山南麓的中山陵卻宛如坐落在鐘山之巔。我心中默唸:這座山下,埋葬著一個偉大的靈魂,影響著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遊中山陵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1字

當你乘坐著飛機,從紫金山上呼嘯而過時,你會發現,山的南麓懸掛著一座巨大的“警示鐘”。這座大鐘又像是一條巨大的中華龍,蜿蜒盤旋在這高大的青山之上。這,就是孫中山先生的長眠之地,一座以雄偉壯觀而聞名於世的中山陵。

步入中山陵,只見青山,藍天映襯著孫先生的墓室,令人眼前一亮。墓室位於山頂,從門口到濟堂共有392級臺階,這些臺階象徵著當時中國的39200萬同胞。從下往上看,是隻見臺階而不見平臺的,這他代表著革命道路的艱難坎坷。從上往下看,是隻見平臺而不見臺階的,所以這又代表著偉人那開闊的視野。從祭堂向下方俯視,只覺得神清氣爽,為中山陵的雄偉氣勢所折服。

孫先生的祭堂更是壯觀。只見祭堂大門上方,懸掛著孫先生親手題寫的小匾。上題“天下為公”。這代表著他濃厚的憂國憂民之情,對國家、對人民深深的牽掛。步入堂內,首先映入眼框的是孫中山先生的乳白色雕像。雕像上的孫中山,身著白色長袍,端坐於雪白的石座之上。他昂首挺胸,目光深邃,就像一個哲學家,思索著一個尚未解決的難題。

中山陵的雄偉壯觀,享譽天下,至今還讓人讚歎不已!

遊中山陵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871字

每到節假日,我都會出去玩一玩,看一看,歷歷數來,去過的地方也不少了,南京的景點更是去了又去,好些地方都玩得很痛快,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座陵寢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一想起就熱血沸騰,滿心欽佩……

聽爸爸說,中山陵他帶我去過,但那時還在上幼兒園,自然記不起來,但在好多書籍中都看過中山陵的文章,所以充滿了嚮往。爸爸看我這麼惦記就約定週六出發,到中山路走一遭,一聽這個好訊息,我開心極了,一蹦三尺高,恨不得插上翅膀飛過去。

於是說走就走,先是坐地鐵,而後轉公交,一路輾轉,總算到了景區,裡面熙熙攘攘,遊人如織,好不熱鬧,跟廟會趕集似的。

穿過大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巍然屹立的牌坊,上面寫了“博愛”兩字,爸爸告訴我,博愛不僅是孫中山先生的偉大人格,也是南京市的城市精神。孫中山先生高瞻遠矚,天下為公,深受兩岸人民的愛戴和崇敬。

過了博愛坊,繼續向前,是許多臺階,每隔一段臺階就是一處大平臺,一共走了三段平臺,分別代表著孫中山先生。臺階盡頭就是景區的精華景點——孫中山紀念館。裡頭陳列著孫中山的雕像,先生,正襟危坐,目光如炬,端莊肅穆,一副憂國憂民的神情都寫在了臉上,雕像栩栩如生,好像還活在我們身邊一樣。只是這樣一個偉人卻沒有看到革命成功的那一天就帶著遺憾早早離世了。他逝世後,全國上下都很傷心。為了紀念這麼偉大的領袖,光大先生的思想,國民黨政府就專門設計建築了中山陵。

這裡,飽含著人民的敬仰與愛戴;這裡,飽含著人民的緬懷和悲痛;這裡,同樣飽含著對革命信仰的傳承與堅守。孫中山雖然去世了,但他的仁愛精神永垂不朽,他的革命理想永垂不朽,就像我們每年都要學習和發揚的雷鋒精神一樣,光芒四射,四季常青,深入人心。

孫中山先生的光輝人格值得我們學習,他的豐功偉績值得我們歌頌。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來課本中都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們也要努力以先生為榜樣,向先生看齊,做新時代的好學生,好公民。

我帶著崇敬之心戀戀不捨地離開了中山陵。

遊覽南京中山陵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406字

中山陵是我國著名的四大旅遊景點之一,去那裡遊覽的人不計其數,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員。

中山陵位於南京這座文化名城,是紀念國民黨創始人——孫中山先生的陵園,這裡的景色優美,陳列著不可計數的歷史文物,堪稱旅遊聖地。孫中山先生的雕像非常高大雄偉、栩栩如生,表現出了孫中山先生的英雄氣概。在雕像旁邊的一塊大石碑上記載著孫中山先生生前的豐功偉績。

在孫中山先生雕像的前面,有一條筆直的路,通向中山陵,直達第一座寺廟。因為我們去的時候,第一座寺廟正在修繕,所以我們沒有進去。站在第一座寺廟前俯瞰,整個南京城盡收眼底。近處層巒疊翠、遊人如織,遠處的街道上行人和車輛川流不息,座座高樓林立。

孫中山先生是我們中國的驕傲,他作為偉大的愛國先驅和民主先驅,推翻了封建制度,為實現中國的獨立、民主和富強,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這就是中山陵,如果你有條件的話,也可以來到這裡遊覽、瞭解歷史以及感受歷史名城的魅力。

遊中山陵 篇13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3字

南京的中山陵是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

金秋十月,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了南京中山陵參觀。

穿過彎彎曲曲的林蔭大道,就看到了花崗石砌成的牌坊,四根石柱擎天而立,上有中山先生手書“博愛”兩個鎏金大字。白的石柱,青的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高大雄偉。

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三孔石拱門,中間的匾額上刻著“天下為公”四個大字,這就是中山陵的陵門。中間的一孔門又高又大,矗立著中山先生的紀念碑。繞過紀念碑,抬頭往上看,只能看到緩緩上升的臺階,升到最高處,便是祭堂了。

祭堂倚靠著蔥鬱的大山,巍峨醒目。在通往祭堂的正中間的石階上,有著以紅花為底,黃花做成“中國夢”的花壇,把祭堂襯托得更加雄偉壯觀了。

登上祭堂的平臺向下望,看到的又都是平臺,剛才的石階一個都沒有了,這設計得真是太巧妙了!再看祭堂的正面,中門上鑲嵌著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天地正氣”四個大字,門額上還刻有“民族、民權、民生”三個詞,這就是中山先生作為革命家的偉大思想。

進入祭堂,站在中山先生的雕塑面前,我感慨萬千:他是那麼的高大,那麼的威武,那麼的令人敬佩。

中山陵 篇14

國二作文 ,750字

已是深秋,南京的天氣卻依舊有些燥熱,樹葉換上金裝,開始變得調皮,脫離大樹媽媽的懷抱,隨風而舞,舞出應該有的活力。

就是這個日子,我們有幸瞻仰了孫中山老先生的陵墓。但這個陵墓,說大吧,卻又不及皇親貴族的陵墓大,說小吧,卻也足足兩千多平方米。他的氣勢,恢弘,壯觀,氣派,不僅令人心曠神怡,還令人在心中對陵墓產生一種敬佩,莊嚴的情感,讓人的情緒由心而發,無法阻擋。

開始,我們隨著導遊的腳步而出發,聽著導遊的介紹,我們開始逐步瞭解到孫中山偉人的事蹟,逐爬上了樓梯,導遊告訴我們,這裡一共有三百九十二級階梯,代表著當時三億兩千九百多萬人民。所以可以說,設計者的心思,是別出心裁的。

這臺階還不是最主要的,畢竟靈堂,才是這其中最核心的部分。首先,我們繞過了一段曲折的路,上面有許多字牌,例如“請衣著整齊”,“請不要隨地亂人垃圾”,“請保持安靜”等,意味很明顯,我們要敬佩孫中山先生這位偉人,做為一民中國人名應該有的樣子。很快,我們便進入了。從門口望去,“天下為公”四個燙金大字正擺放在中央,讓人看了就不經肅人起敬,這時導遊又說,孫中山先生的遺體放在靈堂正中下五米,與之前所擺的碑高九米正好呼應,被紅帶子所圍成的中間,放著孫中山先生的雕塑,只見他兩眼莊重有神,銅像高2。9米,重1噸多,以孫中山向民眾發表演講的姿勢為造型,氣勢磅礴,栩栩如生。靈堂的三個門上面刻著“民生”、“民權”、“民主”,媽媽告訴我這是孫中山倡導的“三民主義”。靈堂裡面立著12根大理石的柱子,銅像由日本著名的“筱原金作工場”計劃,雕塑家牧田祥哉製作,一共鑄造了四尊。除了南京的這一尊外,其餘三尊分別安置在廣州黃埔軍校、廣州中山大學和澳門國父紀念館。接著,便出來了,兩旁的千花鬆依舊引人注目,我們很快就出發了。

只是那雕像與中山陵,依舊難忘。

山谷遊記 篇15

國三作文 ,1055字

拋開城市的喧囂與忙碌,我重又帶著無盡的遐想踏上了這片故土。清新的空氣使我忘掉了學習上的困擾,林間小鳥傳來的歌聲似乎要把我簇擁著,圍繞著飛上天堂。

離家不遠處有一條山谷,其寂寥無比,眉眼所及之處,都是一片深綠。那條山谷雖然漂亮,但是很少有人進去,畢竟現在草木深了,難免會遇到蛇之類的動物。可我偏偏喜歡往那裡跑,為什麼喜歡?我也不得而知,只是覺得自己不需要城市的繁華,我依戀的,是農村的寧靜與安詳啊!

要進山谷,必須從一條石階經過。這條石階是前人所修,階面因為剛下過雨而凝結著泥漬。如此斑駁的痕跡,不由得將我引入了深思。這條石階究竟載了幾代人,才有著雨都洗不掉的痕跡。踩完最後一級階梯,我抬頭仰望著那些參天大樹。它們爭先恐後地向上生長,彷彿要刺破這蒼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大概描繪的就是這番景象。

沿著小路一直向前走,就會看到一條正在汩汩而流的小溪。我伸手輕捧了一捧水,刺骨的寒冷襲來。我看著它們從指間流走落入水中,泛起的漣漪打亂了自己的倒影,不免生出一絲惆悵。這溪水,是少了點生氣。要是有幾條魚在水中嬉戲,又將是別的一番風景。接下來到達的是一個山洞,我撥開洞口的雜草,向裡張望,但只能看到黑漆漆的一片。我又拾了一塊石子丟入洞中,學著古人投石問路的方法,聆聽裡面的動靜。不出所料,石子落入水中的聲音傳來,接著又是細微的滴水聲。想必這就是“沁幽洞”了吧。沁幽洞裡四季潮溼,就算是乾旱,也會有水從石縫中滴落。在以前,沁幽洞可是我們村的避暑聖地以及爸爸兒時的探險寶地。

告別了神祕的沁幽洞,我開始尋向山谷的出路。一陣輾轉,我終於出了山谷看見了人煙。

農民伯伯在田地裡埋頭哭幹,播撒著春天的種子。一個坐在田壟上休息的農民看見我的到來,衝我笑了笑:“剛從山谷上來吧。”我笑著點了點頭。“那裡,可是一塊好地啊。”他一邊說著一邊拿起鋤頭起身,頭也不回地走向田野繼續勞作。我愣愣地看著他們,從這幅和諧的圖畫中似乎明白了些什麼。每一片土地每一棵樹甚至每一棵花草,都是大自然的得意之作。它是上天賜給人們的禮物,久而久之也會讓人對它們產生依戀。如此真摯的情感珍藏在人們的心底,竟也化為了一種鄉情。牽引著無數遊子的心。

回想起城市的花草樹木,就顯得有些不自然了。它顯得太有規律,有規律的近乎死板,這扼殺的不正是它們肆意生長的權利嗎?那條山谷所帶給我的愜意與陶醉,讓我想永遠生活在這個地方,不去理會身邊的不快,靜下心來品味悠閒與恬靜。自古以來,為了這田園生活而傾盡一切的人比比皆是,而我,又將效仿前人。

酌飲一杯醇酒,縱情歡歌遊山水。

中國館遊記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1396字

“這週四春遊”。老師像喜鵲一樣把好訊息帶給了大家。“耶!老師萬歲,學校萬歲!”大家對這一突如其來的特大喜訊感到特別興奮。

盼望著,盼望著,終於盼到了週四,這期間猶如熬過幾個世紀。大家都興致勃勃地帶來了父母為我們精心準備的零食,把我們幾個小饞貓樂得直點頭。

過了一會兒,導遊姐姐把我們帶到了屬於自己的車子,我們也選好了稱心如意的座位,大概一個小時的路程,我們來到了第一個目的地—禁毒館。

禁毒館在一幢高樓的第四層,我們先是徒步前行,再乘電梯上去,到了第四層,我們就看見了簡短而醒目的“禁毒館”三個大字,一進去,毒品館的解說員就給我們介紹講解了關於毒品的小知識,並且為我們精心設計了一些小遊戲,看完以後我們議論紛紛,“好恐怖,好恐怖。”對於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邪惡之花”—嬰粟。而在它們美麗的外表的後面,卻隱藏了無數人的痛苦與掙扎,這就是毒品對我們的危害,禁毒館讓我們深刻的認識到毒品的危害,雖然讓你得到一瞬間的舒服,但卻是永久性的折磨與痛苦。

沒過一會兒,我又到了第二目的地—世紀公園。

聽名字就感覺不錯,當車子走過一綠化時,我驚奇地發現,人們用小樹拼成了綠色的“世紀公園”四個字,顯得特別環保,很適合我們這座城市。駛到大門,就看見牆上鑲嵌著金光閃爍的“世紀公園”別提有多氣派,多豪華。走進去一看,到處都是綠色,綠色覆蓋了整個世紀公園,好想自己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王安石寫過《登飛來峰》得最後一句是“自緣身在最高層”我把它改寫為“自緣身在大自然”。

導遊姐姐發給我們每人四張遊樂園票,可以玩四個不同的遊戲,可把我們每個人樂得大聲歡呼起來。我們組就像火箭一般飛馳到遊樂場。在遊樂場裡只有笑容,沒有煩惱,忘卻所有不高興的事,讓我們忘記了學習的煩惱和壓力,好好的玩一玩,樂一樂,放鬆放鬆。

到了十一點半的時候,我們離開了遊樂場,來到了富有音樂的噴水池,其實就是隨著音樂的節奏,時高時低,富有節奏。我們的同學不怕被水淋溼,從噴水池另一端,飛奔到那一端,是多麼有趣,快樂的事啊!

玩累了,就坐在一邊休息,邊休息邊吃午飯,被提有多愜意了。在吃飯的旁邊剛好有一個大湖,當我們吹著湖風,吃著美味的大餐,不得不讓人羨慕啊!

吃完飯,我正準備回到導遊讓我們集合的地方,在在途中看見學長,同學,學弟,學姐都在喂那五彩繽紛的小鯉魚,也過去,玩一玩,當我看見河中不僅有五顏六色,五彩斑斕的魚,還有小蝦米時,就不由自主的抓了起來。在我家附近有河,我可是“河中神捕”,“河中女霸王”,河中的小魚,小蝦都知道我的綽號(唉,名聲這麼響,這可不怪我)。小蝦一會兒被我抓的東竄西蹦的。

然後,我們走過比我們學校操場大兩倍的草地,又轉回了公園大門,並且而有了意外收穫,發現了兩對新人在拍婚紗照呢,在此祝願他們百年好合。

下午,我們來到了第三個目的地—中國館。她具有“東方之冠”的美稱,果然不同凡響,別具一格。大紅色的顏色在陽光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耀眼。由於人流很多,我們大約排了一個小時的隊,才進入中國館內。我們首先排著隊看不同的陳列品,然後進入了電梯,把我們帶了上去,又進入了一間大房子裡看電影,電影主要講的是中國從古到今的滄桑蛻變。在參觀了長達幾十米的清明上河圖,又看了荷花外的噴泉,噴泉可以映出各種圖案,讓人措手不及,應接不暇。

最後,我們離開了中國館回到了學校。學校讓我們倍感親切。

山村遊記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400字

踏上青石板路,我們探訪八嶺頭。眼前是鬱鬱蔥蔥的竹林,耳畔是潺潺流水聲,鼻尖繚繞著青草泥土的氣息。我們在大山的懷抱中,尋找其中的樂趣。

茂密的樹林掩映著一座座古老的石頭房,寫滿了滄桑。房前屋後,雜草叢生,一切都是那麼荒涼,唯有遍地的牛糞,在告訴我們這裡並非荒無人煙。

穿過林間幽徑,在山雀歡快的叫聲中,一座老橋浮現眼前,它在這兒站了數百年了吧,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把多少人馬渡過對岸。

古橋下,是常年緩緩流動的溪水。溪邊,陡壁上,有著一叢叢小巧的多肉植物,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尋找的東西。可爬上去,卻不是簡單的事。

小心地鑽出魔爪般的刺藤,繼續往上爬,稍有不慎就會摔入小溪,在艱難地“跋涉”下,一叢多肉植物終於近在眼前。我輕輕捧起,它是那麼飽滿,一個個向我張開笑臉的葉片上,餘留著清晨的甘露。

晚霞染紅了天地,我站在山頭,俯視著如畫般的田野。風,掠過臉頰,此時,一切勞累都隨之而去。

留下的,只有鄉村氣息。

天竺山秋遊記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394字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們進行了一場秋遊,地點在天竺山香草園。坐上大巴車,我們出發了。

一進門,我們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香草味,解說員說香草園裡不種了香草,還種了薄荷等等植物。我們還發現一種植物有奇怪的香味,一個同學說那像辣椒肉鬆味。

我們還做了手工DIY,老師給了我們兩個麵糰,裡面包著香草和一種不知道的東西,老師讓我們自由發揮創意做出你喜歡的形狀,我做了一個一個的餅乾,還有一個同學做的月亮形的餅乾,另一個同學做了星星型的餅乾。手工DIY做完了之後,老師讓我們自由玩耍。

我們在草地上發現了大球,那個大球和人一樣差不多高。我們就開始踢起球來,我高興地爬到那大球上。但是一個同學踢了一腳,於是我摔了個狗啃泥。但是我們還是玩的很高興。踢完球后,老師就讓我們開始野餐,我帶的是一包蝦片,高一帆帶的是薯片。於是我們就開心的吃了起來。

野餐完之後,我們要回學校了。我念念不舍的離開了這美麗的香草園。

黃山旅遊記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525字

俗話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是一個美麗又富有神話色彩的地方。

凌晨四點,天還沒亮我就被清脆的鬧鐘聲吵醒了,我們一家人爬上了一輛公交車,公交車行駛在山路上,山路彎彎曲曲像一條龍盤旋在黃山上。忽然,眼前寬闊起來,原來我們已經到了黃山的門戶—雲谷索道。我們坐在觀光球裡,一往下看就會感到恐怖,因為我們已經處於幾百米的高度了,隨著觀光球的上升,我們的視野變得開闊了,我看到有些山一峰獨秀,顯得格外高雅;有些山,手牽手;還有幾座山,看似一隻要展翅的鳳凰。日出之前,山谷之中就霧起雲騰,時而像浩浩蕩蕩的軍隊;時而像溫柔可愛的少女,給人留下莫名的吃驚與喜悅。

古人說“黃山之美始於鬆”,聞名天下的迎客鬆、陪客鬆、送客鬆個個千姿百態,神韻飛揚,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孔雀鬆。孔雀鬆形似孔雀,有一根松枝單個伸出,可不知道為什麼,被磨平了,更神奇的是,幾年後,被磨平的地方居然直接長出了“翎毛”,真像孔雀的頭;其它松枝上的松針細細長長,猶如開屏的孔雀向大家展示它的美麗。那“迎客鬆”伴隨著遊客遊覽完黃山;而“送客鬆”和“迎客鬆”剛好相反,而是送走依依不捨的遊客……這麼多的松樹,它們把黃山裝扮得妙不可言。

黃山,它奇,它美,它是一種精神的象徵!

大禹陵遊記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799字

“我思古人,伊彼大禹;洪水滔天,神州無淨土;左準繩,右規矩……”國慶節這天,伴隨著《大禹紀念歌》耳熟能詳的旋律,媽媽帶著我和小赫,坐著烏篷船追尋著大禹的足跡,懷著無限敬意前往心中的聖地—大禹陵。

坐著獨特的烏篷船,吃著新鮮的菱角,觀賞著一路的美景,我們很快就來到了大禹陵的正門。走進大門,“大禹陵”三個字聳立在我們眼前,顯得如此的神聖而威武,大氣而莊嚴,使人不禁向前膜拜。我們一路向前征服了不可計數的臺階,來到了禹祠。媽媽買了一把“全家平安香”,我們向大禹獻上了最崇敬的一拜,祝願我們全家平安健康。在祠的左邊就是會稽山的入口處,據說從山底到山頂的大禹塑像共有九百五十七級臺階,站在山底遠遠望去高山巍峨聳立,綠意盎然,我和小赫不畏艱險,毅然決定登上山頂親自體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說時遲,那時快,小赫如離弦的箭一樣衝了出去,我也不甘示弱,拖著我那尚未痊癒的腿直奔山頂。我們一路狂奔,到了一個拐彎口,本以為可以稍微休息會兒,可小赫還在“奮發圖強”,一會兒就沒了人影,我在人群中尋尋覓覓,居然把一個穿著棕色衣服的老婆婆看成了小赫,親暱的招呼,唐突的見面,雖有點尷尬,卻笑意濃濃。為了能早點趕上,我我小憩片刻後,繼續衝擊,努力奔跑著“五百、五百零一、五百零二……”等我滿頭大汗終於登上山頂時,發現小赫已經在山頂的大禹像前等我了。“哇!太雄偉了”我們不約而同地發出了由衷地讚歎。站在大禹像腳下抬頭觀瞻,只見我們的治水英雄—大禹,張開雙臂,手握寶劍,舉目遠眺,好似一位領軍打戰的將軍,他身後的崇山峻嶺就是他帶領的千軍萬馬,那氣勢真是讓人望而生畏。

“我思古人,伊彼大禹,洪水滔天,神州無淨土……”站在莊嚴肅穆的大禹雕像旁,《大禹紀念歌》再次在耳畔迴響,令人感懷不已。大禹,您是民族精神的象徵,您是我們永遠的榜樣!您無私無畏的治水精神將伴隨著悠揚的樂章在我心中永久迴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