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瑰寶相關作文20篇

中華民族的瑰寶 篇1

高二作文 ,1163字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曆史傳統文化的國家,一個具有十三億人口的國家。中國歷史傳統文化,經過五千年的時間長河的積累沉澱,已經是非常之多了。如:傳統民間藝術,傳統節日等等。

節日,這個詞語對我們華夏兒女來說非常熟悉,因為一年四季都有許多的節日,如:春節,元宵節,重陽節,中秋節等。其中春節是我最喜歡的,因為它是可以讓所有的親人團聚,也是擁有重要意義的節日。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節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每年除夕,每家每戶都會吃上香噴噴的年夜飯,大街上人山人海,每個店鋪旁邊都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揚,所有的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的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這時,很多人在廣場上都會拿出煙花,鞭炮來放,慶祝新年。到了晚上,各種顏色的煙花衝上深黑的天空,迸發出五顏六色的光彩,猶如彩虹般美麗。

鼎湖區最有特色的就是去祈福了。從大年初一到十五鼎湖山上都有不同的精彩的節目,吸引了成千上萬遊客前來遊玩。而我最喜歡的就是上鼎湖山的寶鼎園,遊客們可以盡情地欣賞精彩的舞臺表演,觀賞各種大小不一的青龍寶鼎,向大鼎投進許願球,祈求來年的好運。還可以走上風水臺,把上一年的晦氣全部轉走,迎來新年的好運氣。

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每年的正月十五,這一天人們會吃元宵,猜燈謎。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國是由來已久的習俗,雖然有些地方上的差異,但是不管是元宵還是湯圓,代表的意義還是相同的,代表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所以在元宵節,一家人在一起一定會吃上幾個元宵。猜燈謎: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增添節日氣氛。“猜燈謎”又叫“打燈謎”,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深受社會各階層歡迎。

無論是春節、元宵、中秋還是重陽。每個節日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它闡述了中華民族古人的智慧結晶。但是,現代又有多少人能夠完整的記住這些節日呢?

每個人都差不多都覺得中國的節日低俗,無趣。只知道盲目的追求外國的節日。例如:聖誕節,愚人節,情人節等。或許在他們心中已經沒有心裡的那份堅持,對於中國五千年文化歷史的堅持,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自己所用,能夠讓我們借鑑他人的長處,來彌補自身的不足,讓我們的傳統文化變得更加完美。

時刻要求自己做到心中的最好。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它代表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國民精神,代表了中國人的自豪!

讓我們行動起來,來繼續傳承中華的傳統美德!

漢字——中華民族的驕傲 篇2

國一作文 ,70字

漢字它散發出迷人的芳香,令人陶醉在它在石榴裙下。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的驕傲。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演講稿 篇3

演講稿 ,877字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x(x)班的xxx,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孔融讓梨》。

古時候,有個名叫孔融的小朋友,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裡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覺得很奇怪,他問孔融:“這麼多的梨,你為什麼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們吃。”

爸爸接著問:“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孔融才四歲,就知道讓梨,上面讓哥哥,下面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所以這個故事呀,雖然很老很老了,可是一直講到了現在。

聽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不禁想起了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小故事。那是一天早上,媽媽帶我去吃早餐。早餐店人很多,坐我們旁邊的是一位奶奶和一位六七歲的孫子女。服務員端來兩碗牛肉粉,放到這位奶奶和孫女面前,只見小女孩端著自己的那碗,又一把奪過奶奶的那碗,還理直氣壯的說:“奶奶,牛肉是妞妞最愛吃的,必須全給我!”奶奶說:“好,好!只要咱乖孫女愛吃,夾去吧。”只見小女孩抄起筷子,狼吞虎嚥地吃起粉上面的牛肉來。牛肉吃完了,下面的粉絲,她卻像沒胃口似的只吃了兩口,然後把自己沒吃完的粉絲推向奶奶:“奶奶,我吃飽了,這些全給你。”奶奶還是笑呵呵地說:“好,好,奶奶來吃,奶奶來吃。”而這樣的情景,似乎每家每戶都在發生,我們家也一樣。

但是,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後,我感到十分的慚愧,老師常常教我們說:“要學會感恩,懂得感恩。”可我們常常不會注意這些。

尊敬長輩,孝順長輩,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的小孔融為我們做出了這麼好的榜樣,我們當代的小學生更應如此。

在這裡,我要呼籲所有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傳承中華美德,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

謝謝大家!

詩詞中華文化的瑰寶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6字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確,詩詞用於陶冶情操,由內而外的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同時,詩詞也是古人留給我們無價的文化遺產。

“人生若只如初見”老師剛說出第一題,全場一片“寂靜”,我撓了撓腦袋,還是沒個結果,環顧四周,全場人都在發呆。

“剛剛才說過的。”老師一提醒,還是沒人能回答。幾個問題下來,一些詩看似熟悉,卻又陌生,我好似神遊於彷徨中。

“瀚海闌干百丈冰”,這句話一下子打破了我的彷徨。“愁雲慘淡萬里凝”我立馬脫口而出。終於蹦出一首我耳熟能詳的詩,這首詩一下打破了沒人回答的慘狀。“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老師的另一句詩詞,也被我迎刃而解。

氣氛馬上就活躍了,隨著我的連答兩題,敵隊準備著反戈一擊。

“決眥入歸鳥的上一句”全場人慌了陣腳。對我這種不適合反向思維的人是種考驗。敵隊的人不知怎的,都不說話。全場人又回到了開場時的尷尬。

“這不是《望嶽》嗎?”旁邊的小潘支支吾吾了起來,“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呃你,下一句是啥?”他一時語塞。

“哦!是蕩胸生層雲。”他思索了一會兒詩便從他的嘴裡蹦了出來。我們隊剛想慶幸一番,老師便直接澆了盆冷水。

“回答正確,可你們沒舉手啊?”全隊那想慶幸的念頭馬上被澆了個徹底。

幾輪下來,我們收穫的不只是那勝利的樂趣,同時還有那沐浴在詩詞中的快樂和藏在每一句詩詞中的獨特韻味。

中華民族的精神 篇5

國一作文 ,1044字

中華民族的精神是一種堅貞不屈、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偉大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使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使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戰勝困難。使我們一次又一次得到磨練,正是因為這偉大的民族精神,才使我們新中國成立。才使我們中國有今天的成就,才使我們有今天得好生活,但我們不能因為有了好的生活就把民族的精神忘得一乾二淨,我們要傳承下去,我們要把中華精神發揚光大。

中華民族的精神像小草一樣,雖然在大風大雨中搖擺不定,但仍然不肯屈服,而是在風雨中屹立著,像一位不肯屈服的戰士。在惡劣的環境下依然茁壯生長。即使再多的磨難,它也不臣服。它用它頑強的生命力勇往直前,克服重重困難,百折不撓,最終取得了勝利,迎來了光明,迎來了自己的春天,正是這種精神激勵著我們前進的腳步。

中華名族的精神像一顆在懸崖峭壁上茁壯生長的樹苗,從堅硬的石頭的縫隙中鑽出來,向著太陽生長,越長越高,越長越綠,樹枝由一分為二,又由二分為三,向四面八方伸展,開枝散葉。在風雨中左傾右斜,但仍舊生長著,並且長得十分茂盛,尤其在大雨的沐浴後,太陽的照耀下,綠得生輝,綠得耀眼,成為整個崖的焦點,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為有這樣的精神,才會使它衝破重重障礙,用頑強的生命力與之抗爭。生長起來,呼吸新鮮的空氣,享受陽光和雨水。

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你是多麼的偉大,因為你的精神,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現在的中國已不是當年的中國,現在呈現在眼前的景象多麼美好,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輛輛名牌汽車在世界各地,一件件高科技產品隨處可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如今,社會在進步,祖國在發展,人民的文化素質在提高,成就這一切的功勞都歸功於你—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

革命時的戰士們,把中華民族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英勇無敵的戰士們保衛了我們的家園。用沸騰的鮮血染紅了我們的國旗,用無敵的嘶吼唱響了我們的國歌,戰士們就是用這種堅貞不屈、百折不饒、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邁過了一道道坎,越過一座座山成就了我們的新中國。

中華民族的精神是不可擋的,無論什麼困難都不堪一擊。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啊—我為你驕傲,我為你自豪。

中華民族的精神像黃河母親一樣,川流不息,在我們的心中,日夜奔騰,曾有幾次你那偉岸的身軀出現在我的夢中,用你的精神保護了我們的祖國,使我們中國在世界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中華民族的興旺在於你,中華民族的衰敗也在於你,為了以後的發展,我們就要把這精神傳承下去,發揚光大,使中國更上一層樓。

民族精神發揮的力量是巨大的,是無法阻止的。

中華民族的信仰 篇6

國三作文 ,817字

中華民族,一個不需要任何修飾便能讓國人振奮的字眼。放眼歷史長河,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在黃沙中孤獨聳立,古巴比倫的通天巨塔已成過往雲煙,阿拉伯的歷史痕跡早在次次征戰中化為廢墟,此時,只有一條東方世襲雄踞在亞洲東部,金光閃閃,不時發出一聲巨吼。

遙想古代,暴君統治下多少農民揭竿而起,不敢想象是什麼樣的絕望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與裝備精良的官兵、權勢濤天的皇帝相抗衡,讓沾滿黃泥的鋤頭與寒光閃閃的刀劍相碰撞。又是多麼渺茫的希望,支撐著他們堅持下來,閉上眼彷彿聽到一個老人用衰微的語言呼喊:活下去。

中國人信天不靠天,用自己的雙手爭取出一絲希望。所以,反抗不僅對人,也對天。古人生存靠土地,土地靠天養,勞動人民便與天爭,與地鬥。土地太硬,人民用犁來翻;天氣太早,人民用井來澆;瘟疫四傳,人民用草藥來醫;外族入侵,人民用長城來防。難以想象,是怎樣的智慧創造了犁、井,是怎樣的嘗試寫出了《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又是怎樣的艱苦築就了萬里長城。幻影在眼前飄蕩,凝實為一個簡單的信念:活下去。

回想近代,一幕幕屈辱便在腦海中迴盪。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失望地發現無法完全殖民中國,只能變成半殖民地半土建社會。他們想保持現狀,但我們不肯。有識之士早已從大清的輝煌中覺醒—他們認識到—中國缺少的不再是輝煌,而是鋒利。於是革命的號角吹響,久睡的巨龍仰天長嘯,露出的森然利齒上寒光閃閃。

回到當下,新中國剛成立時的稚氣已經褪去。抗美援朝報國仇,兩彈一星顯身手,改革開放創一流,一國兩制促一統;神舟上天蛟龍入海,中國威名再次打響,嫦娥奔月遼寧艦出中國科技再創新高。展望過去,中國發展勢如破竹;暢想未來,全民小康指日可待。

中華民族的信仰沒有歐洲的冒險,沒有美洲的激昂,沒有非洲的方茂,中國有的只是一顆拼搏的心。因此中國人敢於天爭命,與海爭贏。與強敵爭生存,與自己爭明天。

不靠天、不靠地,敢用雙手競生存。這就是中華民族的信仰。

中華民族的紮根精神 篇7

國三作文 ,678字

回望歷史,中華民族走過數千載風風雨雨;駐足現在,祖國在民族奮鬥的崢嶸歲月中鑄就輝煌。而這光輝燦爛的成就背後,離不開幕後、地底默默紮根的人們。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優良品質之一,就是紮根精神。

中華民族的紮根精神體現在堅守信念,擔當責任。建國初期,我們的祖國尚不富強。在海外留學的鄧稼先、錢學森等科學家天賦異稟,學成後回國做貢獻。但美國政府威逼利誘,軟磨硬泡,怎麼也想留住這批英才。他們克服了眾多困難,意志堅定地回到了積貧衰弱的祖國,毅然挑起了建設祖國的擔子。不久後,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些建設者們卻因工作身體抱恙。他們許多人的名字至今不為人所知,但人們知道他們紮根地底,用信念與責任默默鑄就了祖國的輝煌。

中華民族的紮根精神體現在腳踏實地,紮實奮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說:“航天報國就是我的初心。”他作為東方紅1號——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總設計師,他用自己踏實勤勉的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他的同事們說,孫家棟不管身體多不舒服或工作多麼細小簡單,他負責專案的每一個工程他都會親臨。他總是對飛行器的每一個細節反覆檢查,按照規定步驟踏踏實實的進行工作。孫家棟現在雖年事已高,但他依然奮鬥在科研崗位,有時還工作至深夜。祖國現在富強了,而這些紮根厚土的人們卻依然不驕不躁,用紮實的奮鬥穩定好頭頂枝繁葉茂的祖國。也是因為他們的存在,參天大樹才能這般健壯,也才會不斷抽出新枝。

中華民族的紮根精神就是危難時堅守信念,擔當責任,強盛時腳踏實地,紮實奮鬥。有了這樣的精神,祖國必將走向進一步的輝煌。

中華民族的故事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601字

這個星期,我讀了一本能讓我學到很多歷史知識的書,這本書的名字叫《中華民族的故事》。

這本書講述了漢族、回族、納西族、蒙古族等多個我國的民族歷史。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關於蒙古族的那些歷史故事。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滅了金朝(女真族)並帶領蒙古人打到了歐洲和非洲。成吉思汗死後,在忽必烈的帶領下蒙古族統一了全中國,建立了強大的元朝。

我覺得蒙古族之所以曾經那麼強大除了英勇善戰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們擁有像成吉思汗這樣傑出的領袖。如果沒有這些傑出的領袖,蒙古族就不一定會那麼強大,會走得那麼遠。可見一個傑出首領對一個團體有多重要啊!後來的元朝之所以漸漸衰弱是因為元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沒有那麼傑出的領袖了。

這讓我想起了我當組長的那一年裡,語文老師曾給我們佈置過一項週末作業——背誦第七課的最後一小節,也可以在週五放學之前背給老師聽,但前提是要整個小組都通關才可以。結果在星期五放學之前,有些組員想要到星期一在背給老師聽,而我和我們小組的另外一些組員卻想在星期五放學之前就背給老師聽,我們因此爭論不休。於是我作為組長,進行了鼓勵和說服的工作,最終我們組員達成了一致:答應在星期五就背給老師聽。由於我們是第一個完成背誦的小組,還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我想這就是作為組長的帶頭作用吧。

雖然元朝已經遠去,但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還在繼續前進,我希望我們擁有多民族的偉大祖國能成為世界上最強的國家!

誠信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520字

大家瞭解誠信嗎?誠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是做人的根本。接下來,我就和大家談談誠信。

誠信,顧名思義是誠實守信;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基礎;是朋友之間對彼此的信賴。如果你不誠信,那你將沒有朋友,沒有人與你溝通交流。以此說明,誠信真的很重要,失去誠信的人將讓人無法接受。

有人說做人要講究誠信,是為了讓人認為你好;我卻不是這樣認為,講究誠信,不但讓別人信任你,還會給自己人品多增加了一份尊重。

記得有一次,那是上四年級的早上,媽媽送我去上學,到了校門口,才想起老師說今天上課要帶尺,我跟媽媽拿了4塊錢,便去學校附近的文具店。媽媽上班時間到了,就先走了。我手裡捏著錢,飛奔到那個文具店,告訴店裡的老闆,我要的東西,結果結賬時才發現,我的錢不夠,我十分著急,時間一分鐘一分鐘地過去了,眼看著就快要上課了,急忙告訴老闆,我先付這麼多錢,中午一定來帶給你,老闆猶豫了,我的眼淚也不禁掉了下來,店裡的老闆看我著急的樣子,也是出於無奈,答應了我。

中午上學,我特意提前10分鐘出門,拿著錢來到了那個文具店,把錢整理好給了那個老闆,店裡的老闆看到我來還錢,十分高興,還誇獎我是個好孩子!

通過這件事情,我覺得做人一定要守信用,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讚許!

中華民族的傳承與發展 篇10

高二作文 ,937字

在這個科技文明時代,生活節奏湊得密麻,讓人透不過氣來。當我們以鍵盤輕敲文字,淡去的是漢字的揮灑激昂;當我們以時尚包裝自己,忘卻的是漢服的莊重;當我們以快餐滿足食慾,抹掉的是漢食的甘美。

時代更替,人們不斷遷徙,而漢文化在傳承了五千年後歸於寧靜,點滴中傳承。

漢字巍巍,疾書恢弘,是文化的烙印。漢字自炎黃二帝時開始傳承,從倉頡造字到甲骨文、篆、隸、楷、行、草等等,這些優美的線組成了中華最引以為傲的文化,像是烙印一般的印在身上,直達骨髓。它們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是“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秀美,也是“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悲傷,更是“小橋流水人家”的細水長流。在這年復一年,時光荏苒、彈指千年的更迭中傳遞。

漢服嫋嫋,輕逸悠然,是文化的靈魂。自古漢服便是漢文化的命脈之一。社會的繁榮昌盛、思想的萬流匯宗、藝術的進步發展以及科技的發明創造都蘊於其中。漢代曲裾、唐制齊胸襦裙、對襟襦裙、襖子、褙子、晚清旗袍等等,它們是美的表現,更是工匠的技巧展示:紡織、繡工、染色道道工藝,層層辛勞,織就霓裳羽衣。這不是現代的休閒裝可以替代的。漢服的莊重、典雅不僅在於衣,更有飾、帽、履等。在年復一年、時光荏苒、彈指千年的更迭中傳承。

漢食醇醇,飽溢清香,是文化的皈依。在中華文化中,吃是尤為重要的一項。而現在的菜系更是多樣:粵菜、川菜、湘菜、揚州菜系等等。更有以中藥材入膳,用時間熬製湯水。不僅口味極佳,連營養價值也極高,非快餐所能企及。而我所能見最為龐大的一種飲食習慣,莫過於廣東人吃早茶。沒錯,就是吃早茶,幹蒸燒賣,蝦餃皇,冬瓜蠱這些極為常見,最為值得一說的還有各種老店,他們古雅淳樸,亦在年復一年,時光荏苒,彈指千年的更迭中傳承。

漢字、漢服、漢食,這些不過是漢文化的冰山一角,經過五千年沉澱洗刷的漢文化,在更替十分頻繁的今日,淡去了她的濃妝豔彩,僅為晨露中的處子,悄然靜謐,亦幻亦真,映於葉畔,亦如寶石灼灼然。

科技是一種生產力的進步,帶給我們物質的享受,也給我們機遇,不可否認的是,科技的作用日新月異。但中華上下五千年,有些東西不可磨滅。那是根,是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