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德,尊老愛幼相關作文20篇

中華美德,尊老愛幼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988字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要弘揚這種品德。如今,社會上已有許多熱心人士在幫助那些貧困的老人和兒童。有的幫助那些貧困的家庭渡過難關,有的幫助治不起病的家庭捐款治病,有的……,作為小學生,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一定要繼承好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在我上學的路上幾乎每天都會看見那位老奶奶,她一手提著一個袋子,一手拄著一根小棍,吃力地在垃圾堆旁撿拾可以燒火甚至可以回收的紙殼和瓶子。要不就拿著一個小板凳,呆坐在鄰居的牆角下,她滿頭銀髮總是胡亂的盤在頭上,黑黃的臉上,佈滿了皺紋,穿著一件破爛的灰色大褂,聽媽媽說:那是姥姥那個年代的老人穿的衣服。可見,老奶奶家裡該有多貧困。我每次看見她,心裡都有一陣心酸。有一次,我禁不住好奇走上前去,問那位老奶奶:“奶奶,您這麼大年紀,怎麼還自己出來撿柴燒?”奶奶擦了擦汗水,嘆了口氣:“唉,為了生活啊。”“那您的家人呢?”“啊,我的兒子十年前被勞改了,還有一個孫子,如今也該娶媳婦了,可是家裡太窮,沒有人喜歡嫁他,他經常不回家。唉!我都90多歲的人了誰都嫌棄。“唉!”奶奶又嘆了口氣,“他們都大了,都不願養我這把老骨頭了。”

我氣憤極了,說:“兒女不贍養老人是犯法的,您可以去告他們呀!”奶奶苦笑著搖了搖頭什麼也沒說。我便插嘴道:“奶奶,他們都不顧親情了,您還這麼為他們著想……”我忽然想到,如果奶奶去告他們,關係不就更加僵化,更加糟了嗎?老奶奶也是不得已呀,唉!還是算了吧,我帶著氣憤又有幾分惋惜走了。

回家後,我將這件事告訴了媽媽,並跟媽媽說我要將我的那200多塊零花錢送給那位老奶奶,媽媽也高興地答應了,還將我的零錢換上了整錢,共231。5元錢,我高興地攥著錢,拿著媽媽給老奶奶準備的奶粉、麵包一口氣跑到了老奶奶身邊,把我的零花錢全都給了她,老奶奶很激動,硬要把錢還給我。我把錢塞到奶奶的手裡,說:“奶奶,這是我微不足道的一點幫助,請您收下吧。”那一天,我的心也得到了昇華。

從老奶奶的身上我又一次深深體會到了:世界上那種最無私的愛,無疑是父母對兒女的愛,父母為了我們的幸福,他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作為中華兒女,尊老愛幼是我們的美德。孟子說的好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為中華兒女就應該這樣,不管在哪裡,只要有需要幫助的人,我們都應該盡所能去幫助。

尊老愛幼,做美德少年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6字

小時候,媽媽經常教育我懂事聽話,尊老愛幼,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我都謹記媽媽的教導。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菜市場買菜。過馬路的時候,有一位老婆婆右手扶著柺杖,左手拎著許多菜在往回家的路上走。從我身邊路過時,我才發現,他是一個盲人。

看著婆婆頭上的汗珠,我心裡很不是滋味,就對媽媽說:“我可以去幫幫他嗎?”媽媽同意。

我走到婆婆身旁,輕聲地說:“婆婆,讓我幫你拎一個袋子好嗎?”“謝謝你啦,小朋友,不過我一會就到家了,自己拎就行了。”“沒關係的,你自己一個人拎那麼多袋子,很辛苦的,還是我來幫你吧!”

我從婆婆手上拿了一個最重的袋子,跟著婆婆走,一邊走一邊問:“婆婆你沒有兒女嗎?”“我的大兒子在車禍中去世了,小女兒已經嫁人了,在很遠的地方,沒空來看我。”婆婆說。“那你平時一個人生活嗎?”我又問,“是啊,不過經常有鄰居給我送吃的用的,所以我的日子過得也不是很艱辛……”我們說著走著,不一會就到了婆婆的家,“婆婆我先走了。”婆婆高興地喊道“好。”

走出了婆婆的家門,感覺身邊的一切都那麼美—天是那麼藍,藍的沒有一絲汙漬;雲是那麼柔,柔的一片猶如經紗,草是那麼綠,綠的如同鋪上了綠色的地毯;花是那麼豔,豔的好像被顏料染過似的,而這一切,都是因美德而改變的。讓我們擁有美德,做一名美德少年,讓美德托起明天。

尊老愛幼頌美德 篇3

國二作文 ,782字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為有這樣的傳統而感到自豪和驕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尊老愛幼這一美德的極致境界,人皆樂見之,人皆勉為之。

共和國的開國元勳—陳毅元帥,即使自己做了元帥,可還是親自為體弱多病的母親洗衣洗褲,從來不要下屬去代勞。這是“老吾老”的典範,可見“尊老敬老”原不分貴賤。

子路,春秋末期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親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這也是一個“老吾老”的典範,可見尊老敬老原不分貧富。

楊德祥,一個普通的農民,照顧鄰居家的一位殘疾大爺,十幾年不離不棄。自己有病舍不得花錢看醫生,卻為殘疾大爺支付了上萬元的醫藥費;自己夏天睡在敞鋪上“喂蚊子”,卻將家裡僅有的一床蚊帳給大爺掛上。這是許許多多“以及人之老”的典範,它說明尊老愛幼還可以不分親疏。

“幼吾幼”的典範,那就太多了。“以及人之幼”的典範,歷史上,現實中也有很多。

大家還記得當年那個最美的媽媽吳菊萍嗎?那一天,杭州白金海岸小區,兩歲女童妞妞從10層高樓墜落。這一瞬間,鄰居吳菊萍踢掉高跟鞋,伸出雙臂接住了孩子。這個發自本能的動作,挽救了妞妞的生命,卻令吳菊萍當場昏迷,左手臂多處骨折。這驚險的一幕,感動了億萬人,網友們讚譽吳菊萍為“最美媽媽”,更有人稱她是感動中國的“英雄”,可她自己卻說,只是路過那裡,做了一件應該做的事。

在我們這樣一個具有無數傳統美德的國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既是一種美德的標高,更是一種萬民的懿行。

尊老愛幼是美德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946字

家風就是家規,是家裡的風氣,或是做事的風格,家風家訓有一種傳承,長輩做事的風格和態度,以及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因此家風關係著家庭的和睦或是家族的興衰。

說起尊老愛幼,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孔孟時代就推崇尊老愛幼了。尊老愛幼、敬老愛老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說起尊老愛幼,還有很多佳話。古有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替父暖床的人間佳話,現代也有揹著母親上學的感人事蹟。這些人和事情我覺得好偉大、好感人,我是一個小學生,我願從平凡做起……

有時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在電腦上看新聞,總看到有些人評論中說:“現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冷漠”,後來聽媽媽說了幾年前的“大學生公交車站撞倒老太太事件”,現在時不時有“公車上老年人怒罵年輕人不讓座”,這些事情把老年人和年輕人對立了起來,有的人看到老爺爺老奶奶摔倒也不敢上去攙扶了,公交車上讓座也變得很不情願了。我經常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看到上了年紀的人行走不便,爸爸媽媽總要去攙扶一下,我也會去幫忙,這些爺爺奶奶都會感謝我們,還誇我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在公交車上也是,我坐在位置上看到有爺爺奶奶上車也是把座位讓給他們,他們有時會說:“孩子你坐,爺爺腿腳好著呢”。我最後還是把座位讓給他們,爺爺們很高興,我也很開心。

現在的人們都很忙碌,好多人都是離開家鄉在外工作,我們一家也是這樣,所以我們不能跟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象他們這樣的老人有很多,現在流行的叫法就是“空巢老人”或“留守老人”。因為在不同的城市,我們對他們的關心只能是打個電話問候一下,每次當他們接到我們的電話時,崩提多高興了,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可能這一個電話也能排解他們好多的孤獨。

媽媽加入了一個敬老助老團體,我也跟媽媽一起去看望過獨居老人,給他們送去些生產用品,幫他們打掃衛生,這些爺爺奶奶也很開心,也很感謝志願者的幫忙。以後我也要多跟著媽媽一起,盡我的一點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老人,讓他們能有幸福的晚年,也要讓尊老愛幼的家風傳揚下去。

尊老愛幼是美德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946字

家風就是家規,是家裡的風氣,或是做事的風格,家風家訓有一種傳承,長輩做事的風格和態度,以及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因此家風關係著家庭的和睦或是家族的興衰。

說起尊老愛幼,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孔孟時代就推崇尊老愛幼了。尊老愛幼、敬老愛老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說起尊老愛幼,還有很多佳話。古有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替父暖床的人間佳話,現代也有揹著母親上學的感人事蹟。這些人和事情我覺得好偉大、好感人,我是一個小學生,我願從平凡做起……

有時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在電腦上看新聞,總看到有些人評論中說:“現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冷漠”,後來聽媽媽說了幾年前的“大學生公交車站撞倒老太太事件”,現在時不時有“公車上老年人怒罵年輕人不讓座”,這些事情把老年人和年輕人對立了起來,有的人看到老爺爺老奶奶摔倒也不敢上去攙扶了,公交車上讓座也變得很不情願了。我經常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看到上了年紀的人行走不便,爸爸媽媽總要去攙扶一下,我也會去幫忙,這些爺爺奶奶都會感謝我們,還誇我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在公交車上也是,我坐在位置上看到有爺爺奶奶上車也是把座位讓給他們,他們有時會說:“孩子你坐,爺爺腿腳好著呢”。我最後還是把座位讓給他們,爺爺們很高興,我也很開心。

現在的人們都很忙碌,好多人都是離開家鄉在外工作,我們一家也是這樣,所以我們不能跟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象他們這樣的老人有很多,現在流行的叫法就是“空巢老人”或“留守老人”。因為在不同的城市,我們對他們的關心只能是打個電話問候一下,每次當他們接到我們的電話時,崩提多高興了,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可能這一個電話也能排解他們好多的孤獨。

媽媽加入了一個敬老助老團體,我也跟媽媽一起去看望過獨居老人,給他們送去些生產用品,幫他們打掃衛生,這些爺爺奶奶也很開心,也很感謝志願者的幫忙。以後我也要多跟著媽媽一起,盡我的一點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老人,讓他們能有幸福的晚年,也要讓尊老愛幼的家風傳揚下去。

誦讀傳世經典,傳承中華美德 篇6

國三作文 ,1032字

經典,是一泓清泉,盪滌了我塵封的心靈;經典,是一條路,容我堅定的走下去;經典,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每當唱起她,心中就湧起說不完的溫暖。

—題記

經典篇目,曠古詩詞,典雅美文是怎麼來的呢?

她是精神的昇華,意志的濃縮,是一種百折不屈、艱苦奮鬥的美德。她從口口相傳中獲得生命,從高尚的中華品行中得到靈魂,最終落在紙上,為後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思、啟迪。在歷史裡,在書籍裡。

她是《論語》中掉落的珍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是孔夫子的諄諄教誨,是眾弟子知行合一的凝聚,更是華夏五千年一脈相承的知識信仰。多少學子因有她而奮起,多少學子憑藉著她的激勵走過了寒窗苦讀的歲月……如今,《論語》學習納入了中小學生課程,每當我聽到那熟悉的讀書聲從視窗傳出,我就知道,這種文明,又得以傳承了。

她是從《史記》的竹簡間落下的繁花—在濃墨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偉大王朝的背影。現在的我們,面對如此曠世之作,又會有誰理解司馬遷在牢獄中創作的辛酸!那是一種常人無法想象的堅韌與鬥志,在血與淚的沖刷下驚世而出。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著作,只有時間會懂,歷史會懂,意願傳承經典的人,才會懂……

她是經歷史長河中的浪潮淘洗過的金沙—是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偉志;是諸葛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儉樸;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錚錚骨氣;是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決心;是陸游“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愛國之志;也是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巾幗之志,更是辛棄疾的“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報國之心。

茫茫歷史長河,賜予了我們無盡的美德與精神,為子子孫孫留下寶貴的文學財富!且欲仰天高嘆—噫,吾之大國經典,萬古長生!

在經濟大潮波浪翻滾的今天,她融入童聲中的《三字經》《弟子規》。言語精短卻意味無窮—教我們文化,教我們生活起居,教我們做人……總之,作為啟蒙經典,她有獨樹一幟的魅力,為純潔的心靈上種下了可貴的美德。

這是一份信仰、一種精神、一種毅力。

我們更應該繼承,並將其發揚光大,讓中華民族的美德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走下去。

經典,是一泓清泉,盪滌了我塵封的心靈;經典,是一條路,引領我堅定的走下去;經典,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我願身體力行,將那經典美德發揚、光大!

中華美德頌 篇7

高二作文 ,1397字

中國乃禮儀之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她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文化博大精深,經久不衰,世代相傳,至今仍屹立於世界的東方。而其他三大文明古國呢?轉眼就乾涸在了歷史的河床上。唯有中國,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散發著迷人的獨特魅力。那究竟是什麼讓中國這條歷史長河源源不斷、奔流不息呢?我想,應該找尋到她的源頭美德!

美德,在我國古代就開始萌芽了。從商代的知、任、聖、義、忠和“六德”到春秋時期,再到宋元時期,經過長期的磨合和完善,現代人把“仁、義、禮、智、信”作為中華民族美德的核心所值理念和基本要素。這五大要素,這五大理念帶動了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個中華民族美德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生活在五彩繽紛的世界中的我,給我感受最深的,還數美德中的善良、團結和孝順了。

我要讚美中華美德中的善良。今年是“向雷鋒同志學習”的50週年紀念日,我們依舊能感受到雷鋒同志留給我們的正能量。郭明義就深受其影響,他被稱為當代的“活雷鋒”。15年裡,他每天提前兩小時上班,工作過程中認真負責;16年間,為失學兒童、受災群眾捐款12萬,自己家中卻一貧如洗;20年來,他捐血達6萬毫升,相當於自身總血量的六倍,挽救了數十人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雷鋒精神”,用自己的善心,書寫著“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大字。滿腔熱血鑄就了人間大愛,繼承併發揚了中華美德,讓每個中華兒女,都感受到了這份正能量的存在。只要心中有美德—善良,中華民族就是高尚的!

我要讚頌中華美德中的團結。“人心齊,泰山移”。滔滔洪水淹沒了我們的家園,卻把我們的心衝到了一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團結的心,終於將“淚水”止住了;山崩地裂,牆倒屋塌,數萬條生命被吞噬,但吞噬不了團結的中華兒女。抗震救災,眾志成城。再大的“躁動”,也被撫平了;雄鷹展翅般的遼闊領土,怎能肆意的任他人分割?是我們的土地,我們要堅定不移的捍衛,不是我們的,我們絕不會懷揣小人之心,去奪取不屬於自己的領土。團結的力量是日本人難以撼動的。可見,中華兒女是團結的,我們有“98抗洪精神”、“5。12抗震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以後不管面對什麼,只要心中有美德—團結,中華民族就是偉大的!

我要讚譽中華美德中的孝順。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小小年紀的她孟佩傑,就將“孝”融入到自己堅韌的骨子裡,刻印在自己幼小的心靈上。為了照顧癱瘓的養母,八歲的她一聲不吭挑起了家中的重擔。個子還沒有灶臺高,每天就踩在小凳子上生火做飯,還要照顧養母的生活起居,12年來從沒間斷過。就像她養母說的:“我照顧了她三年,她卻要照顧我一輩子。我下輩子還給當她母親,我一定報答她”。是啊,孝心感天動地,鐵石心腸的人,也會感動的默默流淚。平凡而又弱小的女孩子,卻做出了不平凡而又偉大的事。讓中華兒女都為之驕傲,為之感動,為之致敬,向她學習是我們人生課本必修的內容。是她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氣節,彰顯著中華兒女的品質。只要心中有美德—孝順,中華民族就是崇高的!

歷史的河水,還在不斷的流淌;中華的美德,還在不斷的影響我們。善良、團結和孝順只是美德中的一部分。我想,中國之所以能夠不斷的發展前進,應該說中華傳統美德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所以,新一代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的繼承和發揚傳統美德,讓我們偉大的中國,成為令全世界都引以為傲的國家!

中華美德頌 篇8

高一作文 ,582字

如果我問你們,中華的傳統美德是什麼?大多數人都回答得出來,那麼我又想問,既然知道了中華美德是什麼,你們做到了嗎?許多人大概都不知如何回答吧!是不敢回答吧!但,既然我們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就應發揚中華傳統美德。

在現如今,這個物質橫流的社會,許多人都將中華美德遺忘了吧!大家所追求的是金錢,權利,地位,難道在追求金錢,權利,地位的同時,不需要有傳統美德嗎?

假想一下,如果一個人沒有愛心,沒有道德,沒有責任心,這樣的一個人如何能獲得權利與地位,這樣的一個人是不會被社會所欣賞的人,也註定不能被重用,而相反的,一個有中華傳統美德的人,才能被重用,才能得到金錢、地位、權利,所以在追求一些東西的同時,也需要具有中華美德。

做為一個公民,我們應該有中華美德,那麼做為一名子女呢?

中國有一句俗語說:“尊老愛幼是中華傳統美德”,做為一個公民,我們要尊老愛幼,但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又如何能尊重老人呢?但現在這個人情冷漠的社會,子女視年邁的父母為負擔,不願照顧;子女爭奪父母財產,使父母黯然泣下;子女因與父母不和歐打父母,這類事件層出不窮。

在這個社會,人們的美德已經在慢慢消失,而我們做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沒有美德的人,是一個不高尚的人,不要讓這個社會沾染了青春!讓我們發揚傳統美德,讓校園綻放美麗,我們的社會發出文明的火花。

美德孝為先——中華美德頌 篇9

國三作文 ,1236字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在泱泱的歷史長河中積澱了許多優秀的美德。一直傳承到現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德應該是—孝”。

“百善孝為先”是中國的一句古話。意思是孝敬父母應居一切美德之首。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他就會樂於助人。相反,如果他不知道該如何孝敬父母,那又如何去尊重他人,熱愛祖國呢?

“孝“是一種美德,是人真善美的結晶。自古以來就有許多人用例項來告訴我們應當如何行孝。

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子路吧,。他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十分孝順。但子路小時候家裡十分貧窮,常年吃粗糧,甚至有時靠挖野菜度日。有一次,他年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顆米也沒有,怎麼辦呢?於是,年幼的子路走到幾十裡外的親戚家借回了一小袋米。此後,子路便四處幫工賺錢,之後就到百里之外的集市裡買米回家孝敬父母,直到父母相繼離世。

“香九齡,能溫席。”三字經裡的這句婦孺皆知的話講的就是古代‘黃香溫席的故事。一天,天氣特別冷,黃香就想:這麼冷,父親一定睡不好。於是,他便悄悄的溜進父親的房間,給他鋪好被子。然後鑽進父親的被子裡,用自己的體溫把冰冷的被子捂暖和以後,再招呼父親睡下。

王祥,生母在自己很小的時候便去世了,繼母也是一個心腸歹毒的人。繼母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是他失去了父愛,但他絲毫不計較,依然恭恭敬敬的侍奉雙親。一個冬天,繼母想吃鯉魚,恰值天寒地凍,河面都結了厚厚的冰。於是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用體溫捂化冰塊,帶冰塊融化以後,便抓起兩條大魚,回家後燉好送到繼母手中。

子路、黃香、王祥,他們都是大孝子,這些行為都是可貴的,是無人能比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的行為深深感動了我,但一想到如今的我們,我卻只感到了深深的慚愧。

如今的青少年彷彿已經遺忘了“孝”這個字,凡事只為自己著想,從來不為他人考慮,甚至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放在心上,這樣子的我們怎麼弘揚中華名族傳統美德?因此,作為青少年成員之一的我希望大家都能夠用實際行動來繼承孝、實踐孝、發揚孝。不求有多驚天動地,只求能溫暖父母心。我想父母最希望看到我們的便是我們學習優異,那麼我們就可以在學習方面來向父母行行孝。實際上有很多方面是我們能做到的。第一是我們可以抓緊時間努力學習,不讓父母失望;第二是在家多幫父母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比如說洗碗、洗衣、來客人了泡杯茶、為勞累一天的父母親揉揉肩、捶捶腿等等;至於這最重要的一點也是當今青少年的一個通病,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跟父母大吵大鬧,朝他們瞎嚷嚷。更加不要看到別人家裡多有錢,而嫌棄自己的父母這也不會,那也不會……百善孝為先,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孝的基礎上。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因此我們要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不要等父母都離我們而去了,再去慚愧忻悔,我們要像古人一樣把孝演繹得至情至深。體現我們中華名族獨有的風采,將孝這種美德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讓孝裝進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去吧,因為我們孝了,父母便笑了。

讀《中華美德頌》有感 篇10

讀後感 ,800字

是夜,北風呼嘯,時間的推移將萬家燈火變成了那零星的幾扇窗,幾盞燈,幾個人。我手捧書卷,沉寂在自己的世界,無法自拔,那書的封面,印著一行豎排楷體“中華美德頌”。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中華美德更是一直伴隨中華的發展,從堯的“儉樸”,舜的“寬厚”到孔子的“禮”“仁”再到現在的“尊”“讓”都是中華美德的彰顯和發揚。

書中的感人故事讓人落淚,偉大人物使人敬佩。無數故事路然紙上,然而,最令我久久不能忘懷是他—“最美司機”吳斌。

當我讀到這裡時,我的靈魂彷彿飛到了公交車上,我彷彿親眼見證整個過程。11時39分,公交車安然行駛,40分左右“飛來橫禍”的鐵片擊中吳斌。然而後來發生的一幕震撼了所有人的心靈,在接下來的24秋內,吳斌進行了一系列的動作,車並沒有失控,而是安穩地停了下來,而當時,吳斌已是重傷。

時間彷彿定格,我的思維都在飛速旋轉。吳斌用自己的生命給中國人上了一堂課,詮釋了“責任”二字的含義。吳斌是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人,顧全大局,他用自己一人的生命換來了全車人的安全。我想,即使車子失控也無人能責任他吧。那時他身受重傷,但正因為他心中有那份責任,那份擔當,便使他在第一時間把車停下,這,便是中華美德,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中華魂。

所謂責任,便是摸著自己的良心,認認真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公交車司機吳斌這樣做了,但盡責之人並不只有他,還有千千萬萬的人民,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份,卻有著相同的一點。他們的盡職盡責為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生活,但,我們有盡責了嗎?我們有盡最大的能力去住址學習嗎?其實責任不只體現在大人身上,也體現在全中國人身上。

忽然想著前幾時打掃樓梯時我還怨聲連連,抱怨為什麼要來掃地,我們明明是來學習的啊。現在想起不禁失笑,或許,再敢不會有這樣的話從我口中傳出了吧。

思緒漸漸回到現實,卻有著周莊夢蝶般的真實,遠處幾家燈火也已熄,空曠的黑夜只剩下我那扇窗,那盞燈,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