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有仰望點什麼相關作文20篇

人,總有仰望點什麼 篇1

國三作文 ,809字

漫漫黑夜,茫茫星宇。一個人漫步原野,下意識地停下步伐,抬頭仰望數萬星辰。星星點點地映入我的眼眸,不禁有些痴迷。北邊的天空,北極星永遠那樣奪目,指引著那亙古不變的北方。

嘴角微微上揚,就這麼仰望著北極星,人影緩緩遠去……

仍然清晰地記得,二零一六的初秋,我步入了初中。開始了這場終於二零一九年盛夏的漫長旅程。剛升初一的那段時光,年少氣盛,口中總掛著上了初中要有一番大作為。升學考的分數宛如內心的恥辱,一遍遍地刺激著我的神經。漫不經心間,將班裡的第一作為心中追逐的目標,就此仰望著她,默然前行。

順風順水的半個學期,因為仰望著她的高度。猶如黑夜迷路的人望著北極星,茫茫大海上的船隻望著燈塔。心中有著目標,目光仰望著希冀的高度,灑了半個學期的汗水。在期中考中,她意外失誤,我超越了她,一躍到了班級的榜眼。

勝利的喜悅與年少輕狂的驕傲,如同毒品一般麻痺了我的神經。我低下了原本一直仰望著的頭顱,滿臉不屑地俯視著下面。如同瞧著一群弱小的螻蟻。

內心中反覆迴盪著一個聲音:你已經超過她了,你的目標已達成了。於是不再虔誠的仰望,心中的目標也一下子的迷失了。像指引方向的北極星莫名隕落,回航的燈塔忽然熄滅。

不再前進的我如同一顆流星迅速隕落。總是照耀過最絢麗的光芒,結局卻還是成了一顆微不足道的小石子。

不可避免的,期末考試名落孫山,與那些不斷向仰望著的目標不斷前行的人相比,我顯得那樣弱小,也那樣可笑。

腦海裡轟鳴聲震醒了原本沉溺於美夢中的靈魂。倉皇失措地看著周圍滿目瘡痍。終於意識到,自己錯的有多麼的離譜。而原本自以為徹底超越的她,又一次成了當之無愧的狀元。

猛然間的清醒,緩緩抬起了頭顱,渾濁的目光在剎那間變得澄清。又一次仰望著目標,仰望著希望。心底不禁有些慶幸,若不是先前的一朝功成,就不會理解,仰望目標後成功的感覺。

若非此次期末考試的名落孫山,也無法理解,許久不仰望希望,倒退也會變得理所當然。

是啊,人總是要仰望點什麼。

人總要仰望點什麼 篇2

高三作文 ,577字

不,還沒有,我們要勇敢地尋回失落的精神世界。中華民族一路走來的精神世界,是屬於中國的,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丟失,所以我們不僅要尋回,我們還要弘揚,請不要覺得我們的力量,微不足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無論做什麼事,和什麼樣的人交往,都要懷著一顆最真誠的心。就比如交朋友,你只有拿真心待他,他才會用真心對待你。朋友之間,不需要任何的偽裝,更不需要心機,在朋友面前你儘可以訴說你的憂愁、衷傷和快樂,而他也會像一個“神父”一樣傾聽你的禱告,他不會感到煩悶,更不會嫌你多事,而是會陪你面對一切,在你哭泣的時候,借你得肩膀,在你開心的時候,與你一起微笑。為什麼?因為彼此間都真心相待。所以你得到的也是真情,當所有人關注你飛得高不高時,只有“真”朋友會關心你飛得累不累。那些膾炙人口的歌曲,淺唱低吟的都是那麼美的“真”友情啊!

人們常說生命不息,而道德的奮進猶如攀登階梯,帶你攀爬上事業的巔峰一覽眾山小;人們常說流水不腐,道德的奮進猶如一葉扁舟,讓你在時代的風浪中,勇立潮頭,奮力拼搏,破浪前進,遨遊在無邊無際大海中。

人,總要仰望點什麼,向著高遠,支撐起生命和靈魂。高舉美德的大旗,尋回遺失的美好。

讓我們一起追求“真”的東西;讓我們一起建立“真”的世界;讓我們一起憧憬“真善美”的境界。讓我們這個大國的血液裡流淌了五千年的精髓,就此尋回,再發揚傳承下去。

人總要仰望點什麼 篇3

國三作文 ,615字

總是被家人教育要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不可好高騖遠。

自小便要養成低頭做事的習慣,專注於眼下之事。無意間時間流逝,卻又成了虛度光陰。365天如一天逝去,蹉跎許多年華!

青春的放蕩,我拋棄了老實。我要尋找自己所想要的,所需仰望的。我追求著理想中的事物,在此揮霍光陰。時間,卻比之前流去的更快。無奈,我又陷入了迷惘。

夏夜清涼,我獨自走在樹蔭之下,仰望星空,尋找著屬於自己的一顆“星星”。無奈,我沒法找到,卻又一直碰上路邊的燈杆。我思尋著所缺失之物。小樓之中傳來小孩的朗朗書聲,我彷彿找到了答案……

拾起沉重的書本,翻開沉重的書頁。時間在此似乎停止,文字之間,我找到了屬於自己追求的答案。

書又一次地走入我的生活,成為主要的一個部分。我放下了一切,尋找自己的追求。仰望著,追求著,與那書中人物的灑脫沉穩。我幻想著自己也能如此一般學富五車。我追求著,也許是那麼遙不可及,可人總是要追求些什麼的,非也?明朝的王守仁,勵志做聖賢,於荒山野嶺之間耕種勞作。命運的挫折並未使他放棄,不忘初心的他終於在山水之間領悟真理,完成夢想。也許仰望著,並要不斷積累著,但這又如何?一邊仰望,一邊走好自己的路又非不可。仰望與追求,終是無可避免。

又一清涼之夜,我走在樹蔭之下,大步流星,卻又無何碰撞。我知道,追求,是建立在積累之上。但是現在,我找到了我所追求的,並在此不偏不倚地走下去。

我仰望星空,默默一笑,我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星。人總是要仰望點什麼的。

人總要仰望點什麼 篇4

國二作文 ,800字

幽寂的夜晚,仰望夜空,繁星點點;雨後悶熱的下午,抬頭望天,一道彩虹橫跨天際。若那時不仰望點什麼,夜晚只剩一片昏暗,下午不過充斥悶熱浮躁。人亦是如此,總要仰望點什麼。否則人生漫漫長路,沒有一點美好的嚮往,又談何腳踏實地、勇往直前?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公,一位慈祥和善的老人。外公曾是一位大學教授,在學校教書育人。他的課受到許多學生的喜愛,因而外公的生活也充實而美好。每天都與學生們的歡聲笑語為伴,對於老師而言,這是人世間最美妙的樂事了。然而,文化大革命的到來令身為文化人的外公舒適愜意的生活一去不復返了。原先那些天真活潑、與他有說有笑的學生們,突然全如著了魔般,對他們尊敬的老師進行了暗無天日的批鬥。當然,學校中的另外幾位教授也無法倖免於難。

這些教授本都無罪,無緣無故、無休無止的批鬥早已使他們的心靈防線徹底崩潰。哪怕他們都有著崇高的求知精神,但在靈魂與肉體的雙重摺磨下,他們也只得妥協,完全服從了這些狂熱學生們的要求。大批珍貴的教科書籍被無情燒燬。熊熊烈火中,那些學生們原本求知好學的眼神在猩紅的火光中卻跳動著殘酷而興奮的光芒,而早已蓬頭垢面的教授們,只能望著這邪惡的火焰,長嘆、長嘆。

只剩下外公。已不只是第幾次,他站上了批鬥的高臺,菜葉與水果粘稠的汁液,又不知第幾次遮住了他堅毅的面龐,但卻怎麼也遮不住外公犀利而堅定的眼神。學生領袖用高高在上的語氣質問他:“你知罪嗎?”外公“呸”地吐去嘴中的菜葉,厲聲怒斥道:“人總要仰望點什麼,若連追求真理的信仰都丟了,做人又有何意義?!”

午後,柔和的陽光輕輕撒入書房,外公講到這兒,不禁“嚯”地從椅子上站起,蒼老的身軀彷彿又重新充滿活力,佝僂的脊背竟是筆挺如鬆。我望著眼眸中光芒四射的外公,心中不禁觸動。

外公一生追求真理,其堅定的信念,執著的心,可能正是他雖至晚年卻備受尊敬的原因所在。是的,人總要仰望點什麼,否則做人又有何意義!我也希望自己同外公一樣。

人總要仰望點什麼 篇5

國三作文 ,1120字

深夜,萬籟俱寂。獨立溪橋,翹首仰望無際的星空。“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道德律。”哲學大師康德曾這樣說過。驀然,耳畔有人長嘆一聲:人啊,總要仰望點什麼,敬畏點什麼,才能遵循著這“什麼”,大踏步向前。

常言道:人各有志。每個人仰望的物件,也囿於種種原因而不盡相同。最淺薄卻又是最真實的,便是金錢與名利。哥倫布航海,巴爾博亞發現太平洋成為不朽的逃亡者,追溯其根源,便是因為那時西歐的皇室與資本主義上層發自內心的對黃金的渴求與仰望。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老葛朗臺,終其一生,機關算盡,可以說是用自己的生命在賺錢。自己費盡心思得來的錢財不讓外人觸碰猶可理解,然而在家中對自己的妻子、女兒也近乎一毛不拔,便被後人理所應當地冠以“吝嗇鬼”的雅號。他說:“人生就是一場交易。”可又有人說,他並未做錯—一個人對自己苦苦仰望的東西傾注太多的汗水與辛勞,他的內心便下意識地將其死死護住,這就是仰望的力量。

仰望金錢,是那些如老葛朗臺一般的資產階級所追求的。而更高尚,更具人道主義的便是仰望那一份珍貴的道義與情懷。《俗世奇人》中對此就有《小楊月樓義結李金鏊》的佳話。在江湖上行走的人,那叫一個義氣與豪爽。李金鏊—這個滿嘴胡碴的大漢,縱然生活貧寒,但在小楊月樓最困難的時候,雪中送炭。他心底仰望的是道義,堅守的是正義,金錢等身外之物自然就不那麼重要了。《水滸》中的梁山好漢更是如此,白虎山一山有難,二龍山、桃花山的好漢們為了義氣,拍馬便來相助;浪裡白條張順在湧金門外水池中喪命身死,宋江比喪了父母還要傷悼,不由得“連心透骨般苦痛”,隻身冒險弔孝湧金門;……這是何等的重情重義,令讀者讀來拍案叫絕。

比道義更高一籌的,便也只有信仰了。《偽裝者》中的主人公明樓與明臺在烽火與硝煙之中的手足情深令人動容;而為他們共同仰望的,則是崇高的共產主義事業。即使身在危機重重的偽政府,揹負著多重偽裝身份,不斷遊走在黑白之間;即使身陷囹圄,他們的內心也從未沾染汙穢,不曾忘卻過所仰望的信仰,一顆愛國救國之心也從不曾動搖。同為偽裝者、明樓的私人助理阿誠與明臺之間一簡短的對話,讓螢幕前的我潸然淚下。“任何工作都是謀生之道,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可有一項工作除外。”“哪一項?”“報國!”阿誠頓了一下,緩緩道:“那不是工作,那是信仰!”—這也許就是仰望的最高境界吧。

人總要仰望點什麼,而仰望就是追求。不論它是淺薄還是崇高,不論是為了一己私利還是民族共同的利益,只要尋得其價值所在,就找尋到了圓夢的祕訣。

當蝴蝶看著自己晶瑩的身體時,她笑了。

因為仰望讓她實現了夢想。

人,總要仰望什麼 篇6

國一作文 ,614字

生活總是可喜可悲,苦中作樂!這才能真正的體會到什麼是幸福,什麼是快樂!也許,我們不應該虛度光陰,也許我們不曾後悔今天的選擇。也許的也許。只是自己的空想罷了!想要將夢想實現那就要做好自己,做最優秀的自己!我們的生活太乏味的也不好,只希望,仰望天空!願藍天下的我們能夠幸福快樂的成長!

夢想

人生在即,就要有夢想。如果沒有了夢想,那將會是什麼樣子呢?夢想將會是我們走向成功的基石。如果在人生中沒有了夢想,那我們的生活將會是一團麻。那將會是虛度光陰,那樣的我,你們會喜歡嗎?那樣的我,你將會討厭嗎?夢想的風帆何時起航?讓我們走向世界各地,我們遠走高飛!

仰望

仰望夜空的想孔總會令我們陶醉!黑夜的星星是那麼的耀眼。而再看看我們呢?我們是如此的差勁,我們會是如此的幼稚。何時的我們能夠變的成熟穩重。何時的我們能夠變得更加優秀!也曾想過變成萬人迷,可結果卻總是失敗!或許時常仰望,或許人生將會更好!或許當我們仰望了,我們才會變得更好。才會有更好的追求!仰望,相信,總會有成功的。相信,微笑之花等待著我們!

人生,很短暫!尚且珍惜。年少年華,青春大好時光也許就在此時!請不要隨便的浪費掉!仰望,會讓我們變得更好!

人,總要仰望什麼!或許只有我們堅持了,努力了。成功就會在身後!但無論以什麼結果出現,請不要灰心喪氣!都要坦然面對。多多仰望,相信,彩虹正等待著我們!多多仰望,相信會有一定的收穫的!

大膽仰望,為夢而追!勇敢地去超越自己,加油!

人,總要執著於什麼 篇7

國三作文 ,774字

人生在世,不能總用狡黠的目光看待挫折,時刻揪著機會用投機取巧來自保利益,這樣往往落得庸庸碌碌無所作為的結局。人,總要執著於什麼,即使遍體鱗傷也決不動搖,那麼汗與淚都將飽滿充實,剔透著晶瑩的光。

自古以來就有亞聖孟子宣揚其浩然正氣:“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他執著於巨集揚道義,甚至置生命於不顧。正是這金石般堅定不屈的信念,使他的文章與思想突破歷史坎坷的風雨,不懼朝代興替的磨礪,將他的正氣流傳至今,被千年傳頌。

昔有胖瘦倆和尚,皆仰慕海外普陀佛教聖地。瘦者只憑一隻缽盂想徒步至於南海,遭到胖且富裕的和尚嘲諷。豈知瘦和尚巳從南海歸來之日,胖和尚的船隊卻還未整裝完備。因為執著,原來崎嶇蜿蜒的山路就像大道那樣豁達無阻,原來昏暗無垠的天際就如白晝洞明世物。像那精研佛道的書生為免殺生而任由蚊蟲叮咬,因為執著佛意而無所悔意,依舊微笑。他心中,一定佛意油然生起,築起了直達雲霄的浮屠。

然而,執著帶來的成功遠遠不如投機來得及時,讓人心生厭倦忘記了初心。多少政府官員年輕時立志為人民服務。懷著滿腔熱血想通過不懈的付出日積月累。使芳名流傳、光宗耀祖。在浮躁的時代面前,利益的驅使,他們的山盟海誓像垂暮的朽葉一般彈指即摧。他們眼裡純粹透明又堅定不移的神氣變得汙濁,閃著銅綠的光茫;他們為民請命的字跡變得虛偽浮誇,充赤著加冠進爵的慾望;他們原本支撐起百姓安康生活的厚實的雙掌,沾滿了金錢骯髒的油汙。但他們看似偉岸又風風火火的人生寶塔,不過紙片一般無力根基,有風吹草動就會塌陷。

人,總要執著於什麼。哪怕渺小到成為一枚螺絲釘,也能夠決定一臺龐大機器的正常運動。堅定的信念,像隧洞遙遠盡頭的光亮,不僅引領我們走向光明,同時使我們的腳步踏實,心中像是搭起了堅不可摧的城牆。你堅持什麼,執著於什麼,你就是什麼。

擁有計算機思維的同時,人類又將失去什麼 篇8

國三作文 ,1077字

“人工智慧阿法狗擊敗韓國棋手李世石”隨著這一標題在諸多報紙與自媒體上出現,“人工智慧”這一詞瞬間在朋友圈內炸開,一股“人工智慧熱”在人群中瀰漫開。有些人開始擔心,人工智慧會不會在未來佔領地球;又有些人為著科技的進步而激動;甚至還有些人成為了“人工智慧”的死忠粉。

比人工智慧更早為大家熟知的應該是“機器人”,它出現在各類科幻小說與電影中。電影《終結者》更是引起“機器人”的大熱,試問誰不想成為施瓦辛格那樣強大的“人”呢。但我想說的並不是這些,除了正面角色,《終結者》還有反派角色—可變成各種形態,冷酷無情的機械人。他們變成人的模樣,卻用著機器人—即計算機—的方式思考,不禁讓人不寒而慄。但如果,在未來,在人工智慧熱潮的驅動下,人類真的成了電影中的那樣,又會怎樣呢?

如果人類像計算機那樣思考,那麼世間便失去了一種樂趣。人們不再會因為內心使然去做在計算機看來毫無意義的事;不會體會到潑水節中的熱情奔放;不會體會到同學聚會的懷念悵惘;更不會體會到閤家團聚的溫情幸福。人工智慧會扼殺掉這些情感與樂趣,因為也許在它的價值中,工作及其他刻板的事才更重要。

如果人類像計算機那樣地思考,那世間便失去了一份美麗。這美麗指的便是詩詞文章之美。所謂“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我彩”。由古至今,人們總愛將自己的情感融入生活,融入文字。如果人類像計算機一樣地思考,那麼也就不會有王勃的“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震憾;不會有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瑰麗想象;更不會有毛澤東“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候”的慷慨激昂。有的可能只是一串串嚴謹的程式碼,在計算機的世界裡,沒有“隨性”這一個詞。

如果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那世間便少了一份真性情。著名的《水滸傳》被譽為四大名著,其中對於不同人物的對“好漢”形象描寫,魯達仗義,武松的膽大智力性,李奎的耿直急躁。一眾好漢皆是血性男兒,“路見不平一聲吼”面對不義之事,毫不猶豫便出手相救。在計算機思維下又會怎樣呢,也許會選擇視而不見,明哲保身,那也就不會有那一百零八位好漢了,也讓世界缺少了一份真性情之美。

當然,我們也不能全盤否定“計算機思考”,如果有它,我們當然能夠更精準快速地完成工作,避免許多麻煩。而現在社會蓬勃的發展也離不開計算機的精確計算。但,也只限於此了。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他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人工智慧的確改變了世界許多,但人們需要認識並把握好的便是人類對人工智慧的理解和兩者間的最適關係。

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篇9

國二作文 ,1018字

早,有徐徐的微風,午,有和煦的陽光,晚,有皎潔的月光,靜下來深思時,心頭總被觸動,總感覺空蕩蕩的。

一年,一日,一個早晨,一直以為新的陽光灑向大地時,一切就都是新的了,都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卻不想精確同一段時間依舊做著所差無幾的動作,重複著。

清晨我開啟窗簾,陽光不經人同意就悄悄地寫下一方角落,折皺的邊角被陽光一窺探,那灰塵似乎也在底紙上跳躍著了,啊,這兒還有一些書存放著蹲下看時卻遲疑了,是四大名著啊,也只看過一半吧,後來因為學習緊才將他們遺忘在角落,偶有想起去一個同學家裡玩耍的時候,放在書櫃上的大部分都是有趣的小說故事,有時也聽他談過幾本,說他讀一本書也哭溼過臉頰,也笑得肚子直疼,也眉頭緊縮的時候。整整齊齊的排列,說他上學時也總想享享翻書時的自豪感,又回過神,看看這層時間的灰,想用紙擦拭,又停下了,看著灰塵,陽光並不比浮動的灰活躍,總感覺少了些什麼,心裡空蕩蕩的。

中午想著即將面臨的月考,腦子裡就全縈繞著緊張和不安了,又忍不住嘲笑自己,太大驚小怪了,不都經歷了很多次了嗎?也許是習慣了吧,眼睛不舒服時也去後面的房裡看窗外的森林,愜意的風又吹動我的思緒。彷彿又回到上次考試時,我全神貫注的緊盯試卷,手中的筆在紙上不停的運作,彷彿我覺得如果我停下了筆,那麼我的成績也將停下。雙眼時不時的看向草稿紙上“奮鬥“兩個字了。是啊,多少個夜晚都熬過來了,這段時間總會過去的。懸著的心落下之際,望向窗外也是這樣的綠色。伴著清風,回過神又飛舞手中的筆,直到所有測試完結,心裡的繩子終於鬆了些,繼而又擔心成績的事,得知分數的那一刻,我在老家,但心情也激動得出彩。轉而又是一片竹林,唉,比那些讓人神經緊繃的樹木製成的“紙”青翠多了,從思緒中回過神後又望向遠方黑綠的森林,總感覺少了點什麼,心裡空蕩蕩的。

考試前一兩週總要看一本勵志的書,給自己潑一盆水,告訴自己該學習了,考試後得知成績,有時愉悅的拿起手機告訴自己,釋放下心情。難免不會讓別的事物影響人的心情,可一張紙卻認定了你的一生,聽來我也實感無奈。

有時間,我一定捧讀一本小說大笑;有一天,我一定釋解心鎖,撕掉那張“紙”;那時候就不會總感覺少了些什麼了,心裡也會更加充實吧,肯定會的!

即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光陰不可再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活出自己最期待的人生,心裡才少了落寞,奮鬥起來的人定會在後來充實人生!

有勇氣沒什麼不可能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776字

蝸牛因為有著爬上金字塔的勇氣,才能最終到達人生的巔峰;螞蟻因為有著滾進火堆的勇氣,卑微的種族才得以延續;毛毛蟲因為有著破繭而出的勇氣,才蛻變成“舞動的精靈”。作為人類社會中一個個普通的個體,你是否有勇氣挑戰生活中的“不可能”?

三輪車上讀出的博士—郭榮慶

他只上了3年小學,過早進入社會的他幹過一切卑微的工作,搬磚頭、和水泥、蹬三輪。可不管幹什麼,人們總能看見閒暇時捧著書的他。為了騰出時間看書,他毅然放棄車間優越的工作;為了弄懂書上的內容,他常常不吃不睡反覆鑽研;為了省出錢買更多的書,他住在簡陋漏雨的茅屋、吃野果充飢……就這樣,這個“半文盲”小夥楞是憑藉自己的努力,懷揣著堅持夢想的勇氣,成功考取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學位。他,就是郭榮慶,一個卑微的小人物,卻完成了近乎不可能的事,正是那份勇氣成就了他。

藍天碧海間創造奇蹟—郭川

或許你還在為《少年派》中少年的勇氣拍手稱道,可你是否知道,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模範,他叫郭川。沒受過任何專業訓練的他,成功挑戰40英尺帆船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海嘯、風暴等不可預知的災難時刻都在威脅著他,水,食物等物品的缺乏暗示著死神一步步臨近;更可怕的是無盡的孤獨,像蠱蟲一般吞噬著他僅剩的意志。終於,他成功了,他靠的正是那面對“不可能”的勇氣,這勇氣,使他的航程圓滿落幕。

一根指頭敲出的世界—霍金。

自小患小兒麻痺症,四肢不能動,一生只能在輪椅上度日。可他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熱愛,沒有停止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他用他僅能活動的一根手指,頑強地敲出一條條理論,一部部著作。倘若沒有那份面對不幸的勇氣,他又怎能做出如此成就?他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不可能”,只要勇氣不滅,成功自會降臨。

面對生活的未知,我們需要的僅是一份坦然面對的勇氣。直面生活中的“不可能”吧,讓勇氣駕著你人生的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