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像計算機一樣思考相關作文20篇

人不能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篇1

國三作文 ,952字

機器當然不能像人一樣思考,這才得以使人和計算機有所區別。—艾倫图靈

艾倫麦席森图靈,人工智慧之父,提出了“圖靈機”作為現代計算機的運算模型。二戰期間,他率領的破譯小組成功破譯了世上最“牢不可破”的密碼“恩尼格瑪”,拯救了至少一千四百萬生命。他還提出了數學生物學領域的“反應扩散模型”,在化學方面也有諸多貢獻。

然而,因他的同性戀傾向,“文明”的大英帝國對其處以“嚴重猥褻”的罪名,實行化學閹割。1954年,不堪痛苦的他在家中服毒自殺,年僅42歲。

多麼諷刺!圖靈提出了“計算機”的思想,為國家做出傑出貢獻,最終卻被“計算機”一般的制度和人折磨而死。這場人性的悲劇不由得發人深思。

是的,我們要討論的絕非圖靈一個受害者,也非英國一個“計算機”社會,而是人性和計算機之間該有或不該有的聯絡。

圖靈在他的著作中寫到:機器當然不能像人一樣思考……機器和人是不同的。我們允許人的思想有千差萬別,自然也不能否認這些由銅、電線和鐵構成的大腦。因此,從客觀事實上來講,機器和人是必然不同的。

但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必然也為其社會地位和條件而生存。正如西方人融合神性和獸性而為人一樣,人也會暴露其“獸性”的非道德但合乎理性的一面,我們稱其為“計算機”式的思維方式。在這一面,人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為自我條件不擇手段,正如當年的英國為維護其統治而將圖靈折磨致死。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極恐怖的人性災難。由於加速回報定律,技術、人口等的發展是指數級的,而時間、道德等的發展卻是線性的。這就必然導致人類價值觀落後於社會發展情況的問題,並且日益嚴重。我們僅能哀之嘆之。

然而,人類社會只能束手於此嗎?不是。我們完全可以進化出一套合乎道德的思想體系,以保證人和計算機間還有一絲區別,人的內心還有一絲同情和憐憫。關鍵在於,我們是否真正瞭解並尊重人在社會中發揮的地位,並留予其關懷和空間,為他人著想,愛人以仁。

圖靈的才能本應可以為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但受“計算機”般的社會慘痛地壓抑而離去。我更希望,世界上能多一些“圖靈”,少一些“圖靈式”的悲劇和“計算機式”的體制和人心。價值觀和同情心,將人類和計算機區別開來,它們才應該是人性當中深藏著的最美好的品質。

不能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篇2

國一作文 ,811字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我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在現今這個紛繁的時代中,凡事都講求速度,而快生活的到來也使我們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心中充斥著麻木不仁。所以,我們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來面對這個麻木不仁的時代。

我們不能像計算機一樣思考。眾所周知,計算機的“思維”是有一堆程式組成的,它做什麼事都遵循著程式的規則,而這無比準確的特點,也是我們使用計算機的原因,所以庫克會認為,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因為它有著既定的規則,無法逾越。可是,若把計算機的特點轉換到人類身上,會怎樣呢?做什麼事都按照既定的思維,雖然沒有差錯,但也沒有絲毫的新意。長此以往,他對生活也不再會有任何期待,因為他有了規律,不會有任何的偏差。最終,他會變成一個只有軀體是人類的機器人,心中不再會有同情弱小、區分善惡等美好、使我們強大的能力,唯獨剩下那近乎於可怕的冷靜,或是冷酷,甚至可以說是殘酷。所以,不能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我們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這個人云亦云的的社會中,有太多的東西束縛住了我們的思維,讓我們的邏輯近似於計算機。面對一個摔倒的老人,我們善意的想法和舉動不應被輿論所抹除,我們要秉持自己一貫的態度,即使結果不盡如人意甚至遭到誤會也在所不惜,不要讓別人如此輕易地就改變了我們,將我們變成那冷冰冰的計算機。所以,獨到的見解在這個麻木不仁的時代是必需的。

若我們有了獨到的見解,便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有太多的東西能令我們駐足迷惘,若我們在短暫的迷茫過後,仍能繼續前進,這便是成長的證明。而獨到的見解在成長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使我們的心堅定、堅強,讓我們在人生道路上不會迷惘,照亮我們前方的道路。

人工智慧並不可怕,它也只是人類創造的產物,可當我們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時,我們甚至會變成人工智慧的奴隸。所以,我們要永存心中那些獨到的見解,美好的品質,不能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不能讓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篇3

國一作文 ,987字

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人工智慧會使機器人擁有人類一樣的大腦。而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他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他更擔心的是人類會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這樣的擔心是有必要的。

的確,比起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的可能性,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的可能性更大。計算機的創造者是人類,被創造的事物,絕不會超越創造者。計算機是死物,它所擁有的僅僅是一段程式,沒有這段程式,計算機就只能是一塊廢鐵,毫無用處。而人類不一樣,人類的大腦是飛速運算著的,是活。故相比起死物,肯定是作為活物的人類更加先進和靈活。因此計算機只會按照自己被設定的程式去運作,而並不會被外界影響,但人類受到外界的影響是很深刻的。

人工智慧的發展使社會中許多過剩勞動力不復存在,緩解了社會壓力。但也更容易使社會變得機械化。比如,投放在餐廳裡的機器人根據程式只能做一些固定的勞動,不能像人類服務員那樣,對顧客噓寒問暖。再比如在售票處工作的機器人,只能做一件售票的工作,不能像人類服務員那樣一一解答顧客的問題。久而久之,社會就會變得機械化。社會風氣會被計算機影響,人類更會受其影響,從而變得機械化。

當今社會倡導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並不是人際關係的疏離化,若人類發展到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那麼必定會導致人際關係無法正常發展。人類是有靈魂的,有思想的,如果有朝一日變成了人類式計算機,那人類就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因此,在如此快速的發展之下,人類向計算機發展的態勢必須被消滅。其實就當下社會來說,已經有一批人向著機械化前進了。比方說有許多年輕人在各種場合都是做低頭族,對身邊的事物漠不關心,反而被計算機操控著生活。這樣的人已經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不顧後果,以自我的形態活著,不發展人際關係,把自己囚禁在牢籠裡,背離了正常人類的生活。

人工智慧的發展有利有弊,但我認為這樣技術的發展本身是沒有存在問題的,有問題的是人類自己。無法控制好操縱計算機的度的話,就會反過來被計算機操控。所以人類必須融入社會,而不是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我希望有相關的政策出臺來預防這樣的情況發生。萬一有一天人類的思考模式變成了計算機的思考模式,那社會就不再叫社會,人類也不再是人類了。所以在人工智慧發展的同時,人類也要發展,去創造更和諧美好的生活。

像計算機一樣思考的人類 篇4

國一作文 ,664字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思考的方式變得格式化,漸漸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就像計算機一樣。

自從21世紀有了網際網路,各種APP隨之而現。出門不用再站在塵土飛揚的公交車站等車了,一個APP叫車就可以搞定;以前想聽歌,還得要跑去書店或者光碟店買磁帶或者光碟,拿回家後放在錄音機或者CD裡聽,如今同樣只需下載個聽歌軟體就可以足不出戶的聽到各種版本的歌;又說吃飯,以前總要排著長龍等座位,現在,一個電話,一個預訂軟體就可直接去吃飯……以此為例,多不勝數,人們越來越依靠網路,變成“低頭族”的一員,走在街上,只看著手上的手機,對周圍漠不關心。

猶憶起,窗外陰雨綿綿,正焦急的出門上學,在一個路口,車堵在了那兒,我不停地往窗外看著紅綠燈什麼時候跳,卻無意間看見一個輪椅上一個女人正抱著孩子吃力地轉動著車輪往路口走,而那個孩子正努力的撐著傘為母親擋雨,她們娘倆的身後,正有個男子呼嘯的騎車而過,耳朵裡還插著耳機正在聽歌,一見前面有個輪椅擋住了他,他破口大罵,女子的臉上滿含歉意,孩子愣愣的看著男子,驀地,她們哭了。周圍的人卻似沒看見,玩手機的玩手機,騎車走的走,兩個在輪椅山的就在那兒哭泣,男子見跳了綠燈,連忙從她們身旁穿過。看到此情此景,心裡感慨萬千。這就是現在的人們,將思維變成不關我的事,沒必要管的計算機模式。

再看看路邊的乞討者,嚴寒酷暑,他們無人問津,身旁行人匆匆而過,缺未伸出援手。他們或躺或坐在冰涼的水泥地上,怕是心裡也這般涼吧!

這就是現在計算機模式的人們,人們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原本該有的同情心,這,何其可悲,又何其可嘆!

何必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篇5

國一作文 ,896字

我並不贊同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便會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而罔顧後果。人類適當地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反而於人類社會有益。

眾所周知,計算機的思考方式,是根據其被輸入的二進位制數碼指令作單調判斷,只有“是”與“否”,絕對理智。縱觀整個人類歷史,都是在走向絕對理智的道路上前進。舉“同態復仇”為例,古巴比倫文明將其鐫入法典明文許可,儒家亦曾高呼“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鼓勵手刃仇人,現代文明卻不約而同地逐漸反對這種原始的做法,用司法機關統一的量刑取而代之。這樣的改變從某個角度看來,豈不是變得像計算機一樣,無論加害者先前如何對待受害者,受害者都只能堅決執行“報警處理”,擯棄委屈、憤怒與仇恨?但它實際上增添了對可能只是一時失手犯錯之人的同情與包容,樹立了不以個人一時感受為計較而以公平客觀來評判對錯的更理智的價值觀。

除絕對理智外,邏輯周密也是計算機的思考方式所展現出的特點。當我們由“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推匯出“木之性日以離”時、當我們由“欹其直枝”“刪其繁枝”推匯出“梅皆病”時,我們焉能放任自己摧殘樹木梅花?若所有人遇事都先像計算機一樣循著程式執行步驟,將每種輸出結果推導一遍,哪怕許多人因此唯結果、利益驅動,社會便能減少許多衝動、短時帶來的禍患。

換句話說,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更有助於培養價值觀和同情心,更明確自己每個行為的後果。

事實上,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同時讓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正是目前社會主流所推崇的兩個方向。前者自不必贅言;後者,美國一位著名教授更提出了“計算思維”這一概念。我國目前鼓勵中小學生從課內至課外逐步培養應用“計算思維”的意識,既有研究問題時思路清晰、結論完備的意義,更旨在進一步推動人們在生活中像絕對理智與邏輯完備靠近。

當然,只有0與1、非是即非的決策可能會讓一部分最終做出好結果的人仍顯得冷血可怕,然而,很顯然,人類永遠無法拋卻與生俱來的情感而成為徹頭徹尾的機器。更何況,完全不具備“計算思維”,偏聽偏信便憑一腔熱血“替天行道”的“江湖任俠”,恐怕更是令人頭痛、害怕的現象吧?

總而言之,“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並沒有那麼可怕,何妨任其自然,又何必擔憂呢?

人類會變得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篇6

國二作文 ,800字

在這個人工智慧高度發達的時代裡,我們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到人工智慧,人工智慧讓計算機解決了人類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工作。這雖然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同時也引發了一個問題—人類是否會變得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或許有人還會擔心計算機會像人類一樣思考,取代人類。但我認為這個問題不用擔心,計算機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人類的智慧遠高於它。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哪裡都離不開計算機的影子,計算機帶給了我們便捷,也帶給了我們影響。由於計算機的廣泛運用,人類十分有可能受其影響,變得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自己原先的思想。人類與計算機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人類是有生命有靈魂的,而計算機只是人工智慧創造出來的一個沒有生命的冰冷機器。如果人類變得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沒有了感情,試想一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人與人之間不再有溫情,世界上也沒有了溫暖,大家的交流僅限於資料的計算,這樣的地球是沒有顏色的,是無法生存的。

但人類身上的情感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自然也不會輕易地失去。雖然如今人工智慧非常普遍,但生活中仍舊有許多工作需要人類親自來完成,計算機無法替代。而計算機能做的工作人類也都可以完成,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人類並不是完全依靠計算機,也不是完全需要計算機。因此,人類所受到的計算機的影響並非每時每刻。並且人類每天都會思考,溝通,運用到自己的情感和價值觀,如此頻率的使用,也一定不會輕易失去,例如在日常的工作或交友中,人類一定會有開心或不開心的情緒,所以人類無時無刻不存在著情緒。

雖然人工智慧讓計算機很大限度地代替了人類的部分工作,但它並沒有完全代替人類,人類本身的情感也是不會輕易失去的,所以目前人類並不會變得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但存在很多年後,人類會真的像計算機一樣思考的可能性,那樣的話,人類就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這將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所以,希望人類不要受到計算機的影響,堅持自己的想法,讓這個世界永遠充滿溫情。

如果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篇7

國一作文 ,1008字

如果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也許他們會獲得嚴密的邏輯和智慧,但是他們失去的,將是兩件無尚的珍寶——價值觀和同情心。

現今,21世紀,計算機科技發展空前迅速,人類的生活在逐漸智慧化。想買東西卻沒有帶錢——移動支付都可以解決;想看新聞卻找不到書報亭——開啟手機刷刷微博;出門旅遊不小心迷了路——開啟手機導航就能輕鬆找到路。許多人看到了智慧的便捷之處,卻不免顧慮人工智慧會不會有那麼一天像人那樣思考,甚至淘汰人類,而我卻擔心人類會不會有那麼一天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如果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那麼他永遠都不可能再領悟到價值觀深意。價值觀其實是一種很難描述的東西,其實應該說是一種精神更加貼切。那是一種只有人類思維才能理解的精神。習近平主席是這樣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平、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學習了價值觀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價值觀不是物質上的而是精神上的,而計算機不能。計算機只能記住這二十四個字,或者單純的解釋詞意,而不能真正的去體會它,因為計算機根本就沒有靈魂,它就只是一個只會計算程式設計的一個傀儡。

如果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那麼他們就不會擁有同情心。失去了同情心,不知人類世界會變得怎樣的冷漠無情。設想一下,如果法官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那他的眼裡就只有對錯之分,木槌重重敲下,是多少人妻離子散的痛苦時刻。如果醫生也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那生離死別的到來他都不會痛苦,那一顆麻木的心就知道活著就是活著,死去就是死去,看到傷心落淚的家屬非但不安慰他們,還要用直白的話去刺激他們。如果人們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不知有多少可憐的小生命流落街頭,忍飢挨餓,多少人終日鬱鬱寡歡,好似只有軀殼而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張口閉口都是機械化的語言,沒有詩情畫意,沒有委婉曲折。

我不要再往下想,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冰冷的世界,空洞的眼神,沒有靈魂的軀殼,失去了人類引以為傲的複雜思維,與世界末日沒有什麼兩樣。

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說過:“人類啊,請認清你自己!”我只想呼籲:“人類啊認清你自己,你是一個有複雜思維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臺冷冰冰只會計算程式設計的計算機。千萬不要像計算機一樣去思考,那樣你就失去了靈魂,獲得毫無用途的一些東西,得不償失。”

莫要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篇8

國三作文 ,724字

隨著科技日益發達,人工智慧發展越來越快,逐步滲入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前景廣泛;但這同時也引發無數擔心当我們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人工智慧是否有一天會代替人類?但真正可怕的或許不是如此,而是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計算機陪伴,在與其“相處”中受其影響,計算機,顧名思義是一種處理工具,我們給予它程式,它便按照這種程式執行。可我們無論給它多麼複雜的程式,多少種複雜問題的處理方案,都不能將所有情況概括,實際情況往往更加棘手,當我們生活中受其侷限,不懂變通,終究會帶來無法想象的後果,就像《悲慘世界》中的不停追捕冉阿讓的那位警察,終其一身禁錮在法律的條條框框中不加變通,最終崩潰投河自盡。

計算機的思考是按程式處理問題,這種思考是理性又冰冷的。而人類是一種有溫度的生靈,我們的思考更應充斥著情感。試想,如果計算機代替法官,只看表面的犯罪情形處理而不去思考被害人精神上的傷害,罪犯內心的無奈,又會帶來多少誤判?人類若也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同情和價值觀,又會帶來多少危害?

或許有一天,計算機真如人類設想的一樣不再受人類支配,而是跌入一種無法想象的黑暗,這個時侯更需要人類自己的智慧帶領它們走向正確的軌道。就像電影《復仇者》中所述,只有人類有溫度的智慧才能與計算機死板的思考相抗衡。

人類自身的思考是獨特的,我們一種中不斷地在思考中反思進步,也正是因為如此,人類從遠古時代走到文明社會。也是因為這種獨特的思考,我們永遠清晰的意識到自己的目標和方向。這是計算機永遠無法擁有和替代的。

被計算機替代並非是最可怕的,當一個人的精神與價值被計算機同化,奴役,而失去千年來所形成的,沉澱下來的思索,才真正意味著一個文明的滅亡。

拒絕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篇9

國二作文 ,935字

社會上的一個廣泛討論的話題就是人工智慧與人類的關係,人們經常會覺得隨著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機器有朝一日會與人類平起平坐,甚至會超過人類進而支配與主宰人類,於是就會感到萬分恐慌。

事實上,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人類亦在改變。不同的是,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是前進的和上升的,而人類的改變方向難以捉摸。這就是為什麼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是不必擔心的,而人類的機械化才是真正值得為之擔憂的。

人工智慧永遠以“人工”為基礎的,是不會脫離人類控制的,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也會是人工智慧的終極目標。而歸根結底它就是一串冗長的程式碼造就的精準的助手,故而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是不值得擔心的。

真正值得擔心的是人類的愈漸麻木。

不難發現,現在,人們的生活就像齒輪轉動,周而復始、迴圈往復、單調乏味而又難以擺脫。匆忙無味的生活讓我們像機器一樣每天運作著,對著像程式一樣早就制定好的計劃表完成任務,和機械又能有多大的區別呢?每天面無表情地對著冰冷的電腦,這樣的生活怎麼讓我們不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呢?

而其後果就是,我們變得愈發冰冷,逐漸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做著罔顧後果的事。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在群體生活中,共同的價值觀與對他人的同情心是我們相互聯結的紐帶若價值觀和同情心一旦消失,後果無疑是可怕的。

就像英國的工業革命,出發點固然是好的,它所帶來的工業發展無疑是積極的,但更加明顯的結果就是環境的嚴重汙染,雖然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重度汙染得到了治理,但“霧都”的名號卻是徹底名垂青史了。這其實就可以認為是英國為求發展,罔顧自然,不顧後果而導致的結果。而這樣的例子還有許許多多。

真正可怕的不是人工智慧,比起計算機,我們自己才是真正的敵人,怎樣不讓自己成為冰冷的機械才是我們要真正討論的話題。

價值觀和同情心為立人之根本,這是人類與機械最根本的差別,或許計算機會像人類一樣思考,但也僅僅是“像”而已。對於我們自身而言,拒絕過度依賴計算機從而減少對各類問題的思考,才能夠阻止我們退化從而受機械支配,然後漸漸的失去了價值觀與同情心的結果。

唯有堅守“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減少對計算機的依賴,多多質疑,頻繁思考,方能使我們“共三光而永光”,而非落得個自我毀滅的下場。

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篇10

國二作文 ,1011字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這樣說過:“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話題。要知道,近年來,以“機器人超越人類智慧侵佔地球”為題材的科幻電影層出不窮。然而電影終究是電影,在現階段甚至更長遠的未來,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幾乎是不可能的。儘管計算機給人類帶來很大的便利,它便利快捷,計算迅速,儲存量大,但它的本質,也無非就是一個人類開發出來,便利生活的,一個只知道“0”與“1”的“笨蛋”罷了。而人類的大腦思維,可比這小小的計算機,要複雜多了。

可擔心就擔心在,若是一些人類的思維逐漸“計算機化”,那後果,將會是不堪設想的。

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會使人失去同情心。計算機是沒有七情六慾的,自然他們也不會有同情心。一個沒有同情心的社會將有多可怕。從小事來說,你不會再餵食小區裡的流浪貓,從大事來說,哪兒地震海嘯了,大家不關心,不捐款,任由災民自生自滅。所有人關上家門過各家的生活,這樣冰冷的社會,又怎麼能長久呢?

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會使人失去價值觀。身為計算計,它不會有自己的價值觀,簡單來說,沒有任何理想追求,也不明白自己的價值。一個社會體,是由形形色色的人來共同組成的。一個社會體的形成,需要不同的人,來承擔不同的社會責任。也正是因為人們有不同的追求,從事不同的工作,才會有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若是失去了價值觀,沒有了追求,那一個人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呢?正是有了目標,有了前進的動力,我們才會如此努力的學習,希望夢想成真。故價值觀是十分重要的存在。而一個人若是沒有了價值觀,那他無疑是可悲的。

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會使人失去創新的能力。都說計算機是“聰明的笨蛋”—它的用處雖然很大,但它沒有思維,不會自己去創新。僅僅是人一個指令,它一個動作罷了。但若是人如計算機一般沒有了創新,那後果將是可怕的。遠古時代,人類還是猿人的時候,正是因為創新,製作石器,鑽木取火,才會不斷成長,成為萬物之靈。也正是因為創新,才帶來了包括計算機在內的無數優秀的發明。可以說,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人類不再創新,社會發展也將隨之停滯不前。也只有人類不斷的創新,才會給我們帶來更舒適的生活。

可見,“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是萬萬不可取的。要時刻銘記,人類的大腦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最好的禮物。我們要用它來踴躍的思考,創造更和諧的社會,帶來更精彩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