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離開計算機後還會思考嗎?相關作文20篇

人類離開計算機後還會思考嗎? 篇1

國一作文 ,923字

當今社會,要說人類最離不開什麼,那便是計算機了,有了計算機,生活變得更加方便,更加具有趣味性,而且隨著人工智慧越來越發達,人類的工作甚至生活,都變成了一連串輸入計算機的文字,符號,指令。不可否認,計算機為人類社會作出了許多偉大的貢獻,但也正因為如此,人類開始愈加依賴於計算機,這就不由地讓我們想發問:人類離開了計算機還會思考嗎?

前些日子,我在新聞上看到這樣一則報道:一位七十多歲的老漢摔倒於馬路中間,過路行人無一上前攙扶,老人最終昏迷被交警送往醫院。一位記者採訪了當時正在過馬路碰到此事的年輕男子,該男子說:“現在老人摔倒訛錢的那麼多,哪裡敢扶?”其實這便是他的計算機式思考了。網上有關老人假摔訛人的新聞層出不窮,遇到老人摔倒,第一反應便是網上的各種訛人新聞,不去攙扶。計算機上成文的字眼太過“深入人心”,彷彿成了鐵定的事實,以致於人們都忘了自己去思考一下事情的真偽,而保持計算機式的思考,變得麻木,冷漠。

現如今,買東西買什麼牌子用哪種產品更好?不用多說,計算機上一搜便是一大片,各類品牌各色產品,五花八門,全都一一為你羅列出來,可你有過自己獨立思考這些嗎?恐怕大多數人都習慣性地藉助於計算機來挑選了吧,計算機中說哪個好,便好;說哪個差,便是差,人類已習慣於用“看”來分辨好壞,卻忘了用行動和實踐去辨別,這類的計算機式思考數不勝數。

當網上評論一個人長得美時,下面往往跟著一大片讚歎聲,可這些美是由計算機來定義的啊!美醜難道不應該是人類自己感官的思考嗎?千篇一律的美,豈不過於大眾化嗎?由此可見人類的計算機式思考已是根深蒂固,盲目跟風,單調大眾化。計算機中定義的東西實在太多,以致於人類忘了獨立思考分辨美醜,善惡,好壞,用一條條資料輸入自己的大腦,統一的價值觀,失去了自身的特點。

蘋果公司的總裁庫克說:“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話說的真的沒錯,畢竟人工智慧型計算機也是由人類發明的,可人類的計算機式思考卻是由人類自己養成的,人類應該早早就重視這個問題,而不是聽之仍之,且不顧之啊!要說人類離開了計算機究竟還會不會思考,恐怕沒有一個人可以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吧!

人類不是計算機 篇2

國二作文 ,1305字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發展得十分迅猛,成為了一個國家發展的滲透性因素。很多高科技的產品,如機器人AlphaGo,可以像人類一樣思考。但是,它們畢竟是機器,是由引擎和其他各小元件構成的無生命物體。它們沒有血肉,沒有感情,只有被編入的一條又一條的程式。

倘若我們人類如同計算機機器人般毫無同情與憐憫地思考、行事—正如蘋果總裁庫克所擔心的,那的確是十分可怕的。機器人般的思考,就猶如古代保守派貪官的思想,墨守成規且毫不通情達理。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身邊的親人、鄰居、朋友、師長都成為了這樣沒有溫暖、沒有同情心的人,那這世界與被機器人主宰有什麼區別?倘若沒有人性最基本的同情心,世界上又是否會爆發更多的戰爭,危及全人類的和平生活呢?倘若沒有人性最基本的同情心,社會上的孤兒、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殘疾人,又會有誰去關心,去給予他們溫暖呢?倘若沒有人性最基本的同情心,每個人都自私為己至極,豈不是每個人都會罔顧後果地行事,使社會陷入混亂嗎?可見,適當的同情心在生活中是十分必要的。

有一條大家都熟悉的訊息,也溫暖感動了不少人。一位拾荒的老爺爺在大雨來臨時動彈不得,坐在馬路中間;而一個姑娘就跑到他身邊,在老爺爺頭上撐開了一把及時的溫暖傘。而後她又將老爺爺扶起,扶他到街邊小店屋簷下躲雨。這一幕感動了多少人,溫暖了多少人,更是有不少人為這位姑娘的價值觀與同情心點贊。

正確的價值觀是需要很久來培養、塑造的。而計算機則根本無需價值觀,它們聽從程式的命令,機械性地做著事情,或許在計算機的腦海中,根本就無“價值觀”三個字。價值觀是一個有自我感情的生命體對世界上美與醜、善與惡、黑與白的區分。價值觀使一個人作出各種各樣的選擇,做出各式各樣的事情,或被人唾棄,或被人稱讚,也是因各人的價值觀不同而導致的。而人類若真如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世界上的“美”、“善”、“白”的事是否會不斷減少。而“醜”、“惡”、“黑”的事會日益加增呢?失去價值觀的人混在人群裡,就像小人混在君子裡,“比而不周”。正確的價值觀是我們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缺少了它,我們就失去了自己正確的判斷。如同同情心一樣,價值觀是我們塑造的,卻也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人生。

古有云:“人貴在自知之明。”而我想說:“人貴在自知之明,正確價值觀與適當同情心。”是人類發明了計算機,讓它們像人類一樣思考,但人畢竟是人,永遠也不可以像計算機那樣程式化地思考,失去正確的價值觀與適當的同情心。這兩者不論失去哪一個,都會使如今溫暖充滿人性的社會,稱為冰冷的社會。冷漠、自私、傷害會愈來愈多,直至世界陷入大亂。

我們應當發展科技,讓科技結晶走入我們的生活,發展我們的社會;但我們更應當發揚自己的同情心,培養自己的價值觀,讓人類像計算機般西靠的日子永遠不到來。蘋果公司總裁庫克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但我們卻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消他對人類社會的未來的顧慮,共創一個和諧溫暖的世界。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懂得同情心與價值觀的重要性,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銘記:我們人類,不是計算機,是有血有肉,有溫度,有心跳的人類。作為人類,我們決不能像計算機一樣,失去價值觀與同情心,罔顧人常,罔顧後果。

人不能像計算機一樣思考 篇3

國三作文 ,952字

機器當然不能像人一樣思考,這才得以使人和計算機有所區別。—艾倫图靈

艾倫麦席森图靈,人工智慧之父,提出了“圖靈機”作為現代計算機的運算模型。二戰期間,他率領的破譯小組成功破譯了世上最“牢不可破”的密碼“恩尼格瑪”,拯救了至少一千四百萬生命。他還提出了數學生物學領域的“反應扩散模型”,在化學方面也有諸多貢獻。

然而,因他的同性戀傾向,“文明”的大英帝國對其處以“嚴重猥褻”的罪名,實行化學閹割。1954年,不堪痛苦的他在家中服毒自殺,年僅42歲。

多麼諷刺!圖靈提出了“計算機”的思想,為國家做出傑出貢獻,最終卻被“計算機”一般的制度和人折磨而死。這場人性的悲劇不由得發人深思。

是的,我們要討論的絕非圖靈一個受害者,也非英國一個“計算機”社會,而是人性和計算機之間該有或不該有的聯絡。

圖靈在他的著作中寫到:機器當然不能像人一樣思考……機器和人是不同的。我們允許人的思想有千差萬別,自然也不能否認這些由銅、電線和鐵構成的大腦。因此,從客觀事實上來講,機器和人是必然不同的。

但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必然也為其社會地位和條件而生存。正如西方人融合神性和獸性而為人一樣,人也會暴露其“獸性”的非道德但合乎理性的一面,我們稱其為“計算機”式的思維方式。在這一面,人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為自我條件不擇手段,正如當年的英國為維護其統治而將圖靈折磨致死。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極恐怖的人性災難。由於加速回報定律,技術、人口等的發展是指數級的,而時間、道德等的發展卻是線性的。這就必然導致人類價值觀落後於社會發展情況的問題,並且日益嚴重。我們僅能哀之嘆之。

然而,人類社會只能束手於此嗎?不是。我們完全可以進化出一套合乎道德的思想體系,以保證人和計算機間還有一絲區別,人的內心還有一絲同情和憐憫。關鍵在於,我們是否真正瞭解並尊重人在社會中發揮的地位,並留予其關懷和空間,為他人著想,愛人以仁。

圖靈的才能本應可以為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但受“計算機”般的社會慘痛地壓抑而離去。我更希望,世界上能多一些“圖靈”,少一些“圖靈式”的悲劇和“計算機式”的體制和人心。價值觀和同情心,將人類和計算機區別開來,它們才應該是人性當中深藏著的最美好的品質。

人性不是計算機 篇4

國一作文 ,822字

一位計算機公司的老闆自主研發了一款人工智慧機器人,並試圖使其與一名員工產生感情,卻不曾想到人工智慧機器人利用人類的同情心逃脫了老闆的控制,又將那名對自己產生愛慕之情的員工鎖在老闆家中,從此逃向人類社會之中……

這是電影《機械姬》的劇情,電影中的人工智慧機器人,雖然言行舉止如真人一般,但卻永遠無法理解人類離理解人類所擁有的情感。正如許多科幻電影所闡釋的那樣:人類與計算機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人類擁有價值觀和同情心,而計算機卻無法體會或理解世間的人情冷暖,也同樣無法擁有人性!

但是,回望那城市的夜空下的燈火通明,這一幢幢林立的高樓似一層層難以打破的隔膜,隔絕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疏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淡漠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老人倚老賣老,公交車上強行要求年輕人讓座;乞丐成為職業,沿街乞討,利用他人的同情心賺錢。地鐵站裡一位中年人突然發病,人們紛紛拍照發微信,只有一個外國小夥為其及時做了心臟復甦,挽救了一條生命。這些社會上的千奇百態,實則是現代人價值觀的扭曲與同情心的缺乏所造成的,人類如今已像計算機一般冰冷,只會麻木地思考,而不會用心的去感受這世界。

因此,現在我們所要做的便是讓自己感性起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對他人、對一切的同情心!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位勇於伸出援助之手的外國小夥,其實他可能當時腦子裡什麼也沒有想,只是有一種人類體內原始的衝動,促使他去幫助那位倒在一旁的中年人,而那種原始的衝動叫做人性。人性不是計算機,不像計算機那樣冰冷,它是一種願意去同情、去信任、去幫助別人的本能。人性是有一種光的,這種光輝超越時間、空間的存在,是人類身上所特有的光芒。

此刻閉上眼睛,靜靜思考。但不是用大腦思考,而是用心思考,用人性思考,去思考生活中是否有你力所能及,能夠幫助別人的事,是否有對他人的冷淡或蔑視。如果有,請去幫助他人,請去尊重他人,請讓自己的人性不要成為如計算機般只會麻木思考的機器!

人性不是計算機,人性是你獨有的光。

人類能像機器一樣思考嗎? 篇5

國一作文 ,889字

在阿爾法狗戰勝柯潔之後,大量媒體與百姓發出了驚恐的聲音,彷彿人工智慧已經攻下了人類自尊的最後堡壘。但是蘋果公司的總裁庫克發出了不同的聲音:“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而非擔心計算機成為人類。

這是對於時代問題的清醒認識:機器若為人也無非是人,但人若非人則世上將再無人類。

現在的心靈雞湯裡少不了理性,報紙媒體導向少不了理性,理性已然成為當前時代的朝向,不加上一點“理性”似乎就是大逆不道。這是在人類基本擺脫愚昧,初抵文明時是必要的—以防文明倒退。但是太過強調理性思考的後果是對感性的迷惑乃至喪失感性。而感性才是人類社會的基石,理性只是社會機器的潤滑油。

轉回人工智慧的話題,為什麼我們發明出了人工智慧?恰恰是因為機器可以比人更加理性—該說是百分百的理性思考。當然我們不能將一切都推到機器的任務表裡,但這至少肯定了我們沒有必要做到與機器一樣無情的絕對理性,機器已經在人類所不能及的理性高度上理性的思考問題了。

那麼人類所需的就很簡單明瞭了:保持人心。孔子曾經推崇的君臣階級制度以“禮”相約束,而“禮”的本質就是感情與愛。這種制度的不完善也恰恰是因為虛偽的感情與愛使“禮”變成了一紙空談。在當今的現代社會,也是如此,我們推崇古中國的文化,外國的社會學家們也為之吸引的原因就是我們重新定義了“禮”,將其從形式主義的代表變成了人性的外在表現。我們永遠不能也不可以像機器一樣用規則完全約束自己,能約束我們的只有人心中的準則,人類感性的準則。失去了人性的內涵,我們也不過是連機器也不如的行屍走肉罷了。

當然,即使我們應注重維持與完善我們自身的人性,使我們自己的人性達到更高的境界:我們也不可就此完全放棄理性思考的能力。不然無法解決未來所面臨的形形色色機器不能解決的新問題,無法在紛雜的資訊中找到人類未來的出路。在人類將走上的路上,我們要用感性團結社會的力量,用理性面對發生的問題。這樣下去,人類才能走得更遠。

機器永遠只能是人類的輔助與補充,而人類則必須。永遠都是人類,而不是被機器同化,被所謂“效率”與“理性”所迷惑。人類永遠不能,也不可以,像機器一樣思考。

人類與計算機———人性與理性 篇6

國三作文 ,1177字

“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這是蘋果公司總裁庫克對於人工智慧未來前景所說的話。很難想象,作為一個IT行業內最為成功企業之一的總裁,最為關心的並不是他的行業前景,而是手下與他相同的人。而為何人類的思考模式會向計算機發展,而這一發展走向又為何會引發蘋果總裁庫克的擔憂?以下幾點便可作出解釋。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越來越需要一批又一批專攻理論知識與高精尖技術的人才。故而在我們的日常教育中,大量理論知識的灌輸則顯得愈發頻繁。久而久之,我們對於世界與問題的思考方式也就變得愈發理論化,計算機式了。

除此之外,當我們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後,我們中的一部分人會發現,社會上許多職業,諸如程式設計師,報關員,流水線工人等,皆需要工作者十分精準,有序與近乎計算機的工作方式來完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此等工作環境下,人會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便不足為奇了。

既然這樣計算機式的思維方式能使人類在工作中做到準確,一絲不苟,那為何庫克先生會如此憂慮呢?因為它會使人“失去了價值觀與同情心,罔顧後果。”

“紙上談兵”的故事幾乎無人不知,倘若只在乎紙面資料與理論,缺乏從實際出發與切合真實的價值觀,到頭來終將一敗塗地。自古以來,古今中外的諸多皇帝與領袖都希望自己在處事上能做到公平公正,而最後他們近乎計算機式的公正卻被臣民視作冷酷無情,報來殺生之禍,像計算機一樣思考的弊端便在於此。

就當東方大地的人民還在高呼“吾皇萬歲”,信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時,在歐洲,宗教改革激起人們對於理性思想崇拜。而其中,加爾文教曾一度在日內瓦向外輻射,影響了幾乎大半個歐洲。在加爾文教的核心,日內瓦自治城,其鼎盛之時的場景令人感到毛骨悚然。城內聽不見孩子玩耍的歡笑聲,街道上,所有人都身披黑袍,低著頭,面無表情地走著。加爾文將他的教條主義宗教約束在每個人的腦中,所有人都不得有其餘的想法,只能擁有加爾文教。就這樣,日內瓦成為了一座巨大的宗教計算機,日復一日,重複著相同的指令。也因如此,即使在加爾文死後的兩百年內,日內瓦及其輻射地區在文化,思想與藝術方面都沒有出現過一個傑出的人物。因為每一個人都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更失去了創造力。

當我們回顧歷史,不難發現,人類社會的每一次或大或小的飛躍,絕不是因為一群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死板,不懂變通的人,而是一個又一個充滿想象,極富人情與創造力的人物。理論知識與理性思維固然重要,但我們絕不能因此而失去了人與計算機之間最大的區別——人性與創造力。

有一天,一個孩子犯下了滔天大錯,人工智慧立即選擇了消滅,而法官經過再三思考選擇了寬恕。數十年後,那個孩子成為“萬人之上”的偉人,曾經要消滅他的那臺人工智慧程式被全部刪除,而那位寬恕他的法官被視為再生父母,受之尊敬。

計算機式的人類 篇7

國一作文 ,833字

在經濟和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人工智慧的出現似乎已經是未來的必然。然而在多數人的設想中,這不僅僅有它積極的一面,他們對於人工智慧的恐懼和擔憂反映在《終結者》中,“天網”的設想—當機器人像人類一樣思考,人類又將如何?蘋果公司總裁庫克卻認為:相比會思考的機器人,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像計算機一樣思考的人類更值得擔心。

支援計算機運作的是一串由“0”和“1”不斷變化組成的程式碼,優秀的程式碼幫助計算更快,更好,更科學地得到最優結論。對於人類而言,處理資訊的人腦總結工作及生活上的經驗,即使掌握了技巧也會偶爾為其他因素而影響發揮。如果說計算機是一條永遠平直,不會出錯的直線,人類的思考就如同千迴百轉,彎彎繞繞的曲線,優柔寡斷的為人做事。因為價值觀和教養,對某一些利益說不。

彈性是人類最溫柔的特質,然而卻被一些人選擇放棄。瘦肉精,假酒,死豬等等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這一些人選擇像計算機一樣思考,生硬而冷漠,唯利是圖,沒有道德觀,價值觀,為追求自身利益傷害他人。像計算機一樣思考的人非常可怕,值得憂心,那麼唯利是圖,毫無底線的人呢?計算機尚且會被提前錄入種種條約,協定做約束。人類遺忘一件事情,一個東西是多麼容易啊!

同情心和道德教養,價值觀取向同樣重要。從一些碰瓷,老人摔倒的新聞到對於民警抱摔,孕婦跳樓事件的熱議中,我們是能夠驚喜的發現,不談事件的本身,群眾的思考和評論都出現和表達了不同程度的關心,關懷和同情心。對“碰瓷”行為的反對之餘,不少年輕人仍然表示會選擇在身旁有人或錄影裝置時扶起老人或叫來救護車,而民警抱摔等事件的看法上,多數人持以保留的態度,提出更多的問題和疑點而非一致向的“譴責”和敵對看似不佔理的一方,幫助還原了真相。

多數人擔心的人工智慧問題的確重要,但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更讓人擔心。我相信這個社會,這個國家的群眾會越來越好,因為我們在價值觀,道德素養和同情心等等方面都確實在成長著。我們確實擁有著一顆溫暖的心,微笑的面孔和會流淚的眼睛。

人類與計算機的思考 篇8

國一作文 ,1011字

人類與計算機的不同之處,恰恰也是人類能夠創造並控制計算機的原因:人有主動且自由的思考,從而帶來了智慧的創造力與思考的獨立性。因此,計算機為人所發明,並且長久地為人所支配與利用,而人為宇宙所產生,卻能擁有意識與精神,逐漸主宰自己的生命,並凌駕於其他生物之上。

因此,我想說,我們人類的思考是自己最寶貴的財富與價值的核心,因為它如庫克所說,使人擁有“價值觀與同情心”。

當一個人隨著自己心智的成熟,思考是隨之產生並深入的。少年兒童時期,一個人眼中的世界完全陌生而新奇,逐漸成長,他的經歷賦予了許多疑問的答案,再與他自己的思考,構築了他的價值觀。雖然這會是渙散而朦朧的存在,也足以構成他的行為、認知、性格與靈魂。從此,他便成為了茫茫人海與歷史長河中一個獨特的存在了。

至於我,第一本真正意義上啟蒙我思考的書本是米切爾的《飄》。我曾經極度感動並尊奉於其中博愛而無私的媚蘭,並開始思考她的一切優秀的美好品質。儘管數年後我將這個完美無瑕的形象放置於虛構與難以企及的印象中。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真正將思考的種子埋在我的心中了。這是一個平凡人基礎的思考,也是廣泛的思考。至於那些思想家們更為深入、理論系統化的思考,則是更為彌足珍貴、流傳百世的指引與啟示了。

然而,當一所科技頂尖公司的總裁說起他的擔憂,擔憂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我們亦不得不反省在這個高速運轉的時代,思考的流失。

正是由於高科技所帶來的便捷、觸手可及,這屬於計算機的機械化的特點,在浸染我們的生活方式時,也悄然固定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不僅是公式化的行為舉止,亦是對思想的被動吸收,盲目服從從而被束縛,從而導致思想的貧瘠。

一個是“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一個是“像人類一樣思考”,前者由思維上的懶惰給予人快速獲得的輕鬆愉快,後者由思考中的迷茫、沉重、豁然開朗賦予人痛苦並愉悅;前者默然地給予平庸,後者靜靜地賜予人自由之思考、獨立之人格,賜予人在浩瀚宇宙中產生的意義與價值。因此,當人工智慧開始思考,我們並不足為懼,但當我們開始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那麼我們智慧與文明的支撐將轟然坍塌。就像一個行屍走肉的世界,最終只會麻木而可悲地在歷史長河中緘默著泯滅。

因此,思想是一個人的核心。如果失卻了思想,我將再不是我,生命再沒有驅動力與價值。而思想是在人類的思考中誕生。計算機的思考,永遠無法達到思考以上的思想。

而這就是,我對於庫克的話,以我的當前認知,所產生的思考。

人類與計算機的不同——價值觀和同情心 篇9

國一作文 ,910字

在我看來人腦與電腦的不同,除了本身的思維方式,還有其對待人和事物的價值觀和同情心。

前段時間,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一陣浪潮的阿爾法狗與柯浩的人機大戰,柯浩以三場皆輸的比分遺憾離開賽場。鏡頭前,他的淚止不住的落下,觸動了我心。他輸掉了這次比賽,但又在某種意義上贏得了比賽。在比賽的動機上;他作為圍棋界的第一人,不畏人工智慧的強勢能力,負擔起人們的期望,接受阿爾法人工智慧的挑戰,而反觀阿爾法的目的,就為了向人類證明自己超強的計算能力,而這目的也是創造它的科技人員賦予它的,從此看來,比賽動機上柯潔勝於阿爾法。

在賽後,他們對於這次比賽的收穫也是不同。雖然柯潔輸了,但他的精神與勇氣換來了越來越多人的讚歎與安慰,如那些在微博,微信,QQ等大型社交網路社交平臺、論壇上,密密麻麻的評論“柯潔,不灰心;柯潔,你是最棒的"等言語中夾雜著情感的溫度傳達到柯潔身上。雖說阿爾法也得到了大多數人對它的讚歎,但這些讚歎的語言進入到它腦中,就只能轉為一連串長長的冷冰冰的2進位制數字。還有其對對待這場比賽的價值觀,阿爾法狗看中的是與高手較量後帶給它的大量資料。在柯潔眼中的價值不僅於此,還有對人智慧發展與人類之間的看法,由此,在價值觀上柯潔又勝於它。

這些"勝利”來源於柯潔以及人民群眾與機器不同的思維感情模式與價值觀。但倘若人們像計算機一般思考,那麼這些“勝利”將蕩然無存,他們之間比賽也將只是一場普通的較量,再無其他附含義,想想也是挺讓人心寒。

一次次發生自然,人為災害的時候,計算機是個有效的工具,迅速準確地計算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將之清晰地公佈於民眾眼前。在我們富有同情心的人類面前,那些數字是鮮紅的,是尤如生命般能透過我們的眼睛,撞入我們的內心的,我們為之心顫,所以作為。便有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件件帶著情感溫度的物資飄入災區;便有了如戰狼2中,在你身處異地,不要忘記在你的身後,祖國人民一直心繫著你的暖人情節。

但倘若我們如計算機一般思考,失去了同情心,那些數字便是灰暗的,無生機的,無心動,我們便無作為,那些暖人心田的情節終將是夢幻泡影般不存於世,那些救人於水火之中的物資或許能夠送達,但也不再留存於一點溫度。嗚呼,人生大悲也!

終有一天,人類會成為“計算機”? 篇10

國二作文 ,950字

終有一天,人類會成為“計算機”?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曾說過:“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會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

在這一段話中,我們可以發現庫克先生提到了人工智慧、計算機和人。人工智慧是最近的熱門話題,許多商業的大人物都在說人們即將進入人工智慧的時代,而計算機,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之一,最後的人,指的就是我們自己。這三者間有著一些必然的聯絡:人創造出了計算機,而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的進化。

接著我們再重新回顧開頭的這句話。對於庫克先生所說的前半段話,我想大部分人都會擔憂這個問題。在諸多的影視作品中,人工智慧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已經是一種大前提,接下來的劇情也是因此衍生的一系列問題,而在這其中,人權問題是最為尖銳的。我曾在一本小說中讀到過兩個國家為了爭奪一個具有自主意識的人工智慧,導致了這兩個國家間發生了矛盾並爆發了戰爭,而他們爭奪這個人工智慧的原因竟是讓他去參加戰爭。聽來十分荒謬,但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了人工智慧的人權是不被人類所認同的。

而人類不認同人工智慧的人權這個現象是不是同時也表明了人類正變得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了呢?

我們繼續看庫克先生所說的後半段話,恐怕也同樣令人感到荒謬,是我們人類創造了計算機,我們怎麼會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呢。的確,是人類創造出了計算機。但請深思一下,現在我們人類又成為了一種怎樣的生物了呢?

為了金錢利益而不擇手段,就如同《人民的名義》中男主人公的師兄以及老師一般,這難道不是人類對價值觀的罔顧嗎?而在電視上,好人好事都會被一一報道,來呼籲人們多做善事,這不是也從側面體現出了人類對人心以及同情心的罔顧嗎?甚至在前幾年”環境汙染“這個詞一直圍繞在我們身邊,在這其中,北京的霧霾更是驚世駭俗,這難道不更是人類對環境及其自然的罔顧嗎?說到這裡,我們明白人類其實已經在這混沌不堪的社會中逐漸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只顧著眼前,變成了一種唯利是圖的”高等“生物。而這只是在人類的思想還未成為”計算機“的時候,那麼在成為”計算機“之後呢?人類到底會變成何般姿態呢?

在這樣的思考後,我們需要警醒自己不能成為“計算機”,我們要保持初心,不因誘惑而屈服,時時刻刻告訴自己要去思考,為明天創造出一條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