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大自然的啟示相關作文20篇

來自大自然的啟示 篇1

高二作文 ,915字

在古老的深山中,有一個湖,碧波盪漾。湖邊有棵小樹,長在一堆灌木叢中,毫不起眼。

在小樹的眼裡,湖是那麼深厚廣博,深綠色的湖面像厚重的的翡翠,讓樹看不到底;然而,湖又是坦蕩自然地,任其萬般變化,湖依舊安詳寧靜。

隔著溼潤的霧氣,小樹依稀地看到湖裡不時濺起快樂的水花,原來那是調皮的魚兒在水裡嬉戲跳躍。忽然,湖面泛起了漣漪,衍生出許多密密麻麻的小圈圈,小樹知道那是雨點們在舞蹈。樹想:“如果自己是魚兒或者雨絲該多好,那樣就可以觸控湖的臉,與湖親近了。”看到藍天、白雲在湖中美麗的倒影,樹很困惑:“為什麼在湖的心中沒有自己的影子呢?是不是湖看不到我?”於是,小樹便想與湖說話,證明自己的存在。它將身上最綠的葉子摘下,丟進湖裡作為禮物,可是葉子太小太輕,半空中被風吹落,掉在灌木叢裡。樹不知道,湖邊的雜草灌木遮住了矮小的自己。

樹很委屈,想離開湖,卻無法挪動腳步。樹在湖邊,根也紮在了湖邊,湖給了樹生命,給了樹源源不斷的豐厚的養分。樹一天天長大了,根也越扎越深,甚至扎到了湖裡,扎進了湖的心中。漸漸地,樹越長越高,越長越粗壯,越長越挺拔,枝幹縱橫,鬱鬱蔥蔥的綠色引得鳥兒成群地飛來,在樹蔭中穿梭、嬉戲,夢寐以求的熱鬧迅速在樹的生命中鋪展開來。漸漸地,湖被忽略了,但湖並未抱怨樹,反而依舊安詳地看著樹一天天長大,依舊默默地供給樹養分。

天氣越來越熱,陽光猛烈地炙烤著大地,樹不以為然,湖的血液足以讓它抵受酷暑,它的豔麗依舊吸引著身邊的動物。可是湖卻日益衰弱,看著乾裂的湖床上魚兒們的屍體,湖哭了,哭得那樣慘烈,淚打溼了樹的根。這時,在僅存的湖水中樹看見了自己的影子,看著粗壯挺拔的自己,樹此時才明白,湖的心裡一直都有樹的存在,只要自己站到一定的高度才看得清楚。樹也哭了,哭得一樣慘烈,似乎在為自己的自私道歉,又似乎在感激湖對自己的眷顧。

湖繼續默默地滋潤著身邊的植物,也包括樹。樹更加努力地生長,身體儘可能地彎曲,逐漸傾向湖裡。年復一年,濃密的綠蔭如大傘般為湖遮擋烈日風雨,撐起一片清涼寧靜的天空。樹想:“即使倒下,也要倒進湖的懷裡,與湖水永遠相伴。”

誰說大自然沒有愛?默默地付出,不求任何回報,這不就是純淨的湖與感恩的樹給我們的啟示嗎?

來自大自然的啟示 篇2

高二作文 ,1114字

世界上美好的事物都應該得到稱讚,比如說那些天性自然,隨性溫和的人和事。我們生活在生命勃發的氣息中,存在著宇宙的無窮變幻中,享受著一切生而為人的精彩。

先不必說夜空中藍光的閃電劃破自然的寧靜,在大地上閃耀出那一剎那的光輝。沉在泥土裡的竹芽便應聲而起,長成遍地鮮綠攜珠的竹筍;也不必說花草林木間那一隻八腳的蜘蛛,遊刃著最華麗的手法去編織那一張張不滿藝術空氣的網,夾在冰凍裡的餘地都忍不住以身彈奏,發出跳動的旋律;更不必說魚遊湖海,潮升潮落,浪打礁石,風捲殘雲,用美來表演萬物的呼吸,來張揚天地間的精彩。

大自然中行色各異的生物,時刻痴迷地展現生命的尺度,啟示生命的珍貴,精彩的難得。我們沒有變色龍的面板,沒有孔雀的鮮豔,沒有日出的壯美,但我們可以有著一顆純淨而活潑的心,去創造生活點滴裡流淌的精彩,去樹立人生成就的高峰,在我們滿頭白髮的時候不必後悔年少。

去看天地間存在狂暴滔天的海嘯,雄渾熾熱的火山,地動山搖的雪崩,它們叫喚著翻騰蔽日的沙塵暴,映襯著搖天撼地的大地震,牽引著魂驚魄動的泥石流。沒有什麼盛大的演出能勝過大自然足以毀滅人類的末日災難。唯有那龍捲風挑逗奪目輝煌的流星雨,紅月食舞動絢麗華彩的北極光,紫色霞光踏著朦朧細美的彩虹橋,

是人類生在人世永遠不可觸及的幻想和追求。是的,就是這樣,大自然就應該這樣子。為人能夠氣吞山河,力排山倒,勢均汪洋,已是很高的境界,然而卻仍不足以稱道。要活得精彩,是敢於化身鯤鵬,銜浪高飛,披雷蒼穹;是要敢於熬煞盤古,指點川嶽,頂天立地,同日月爭輝;是定要敢於屹立天際,淺談人世,留名千古,遺臭萬年!

我們還太平凡,無懼這的生活還太單調,未來還在迷惘,革命還需努力。但是,我們的胸膛一定要裝載一顆炸彈,一顆隨時可以炸飛歷史定居的心臟,永遠滿懷激情,去撼動社會所有的不公!大自然給了我們什麼啟示?自然之大,虛懷若谷,大智若愚,無奇不有,無極不造,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當夜色再拉開永恆的深邃,當浮囂濁世再沉澱成一片膠著,當長天烈日再回歸到無言的沉默,精彩還在繼續,自然並未停歇。舞臺的主人變成了一位低調的角色,絲絲低吟婉轉如輕笙曼舞。樹頂的枝芽或許在悄悄地抽展,等待下一個黎明的勃發;曇花或許還在淺唱,凝望皎潔月色淡然;小蟲也許在奔忙,為明天準備一場歡唱。溪水碎步找尋大江的方向,落葉敲打大地的心房,蝴蝶拍打林間的高光……我們的心也沉澱下來,細細回味昔日的夢,有時因哪一天的不幸而痛苦,有時因那一瞬的決定而後悔,有時還要因為那些難忘的深刻而歡樂。

人本來就質性自然,七情六慾與大自然牽扯與共,節律合一。它活血從未開口說過什麼,但我們仍可以從那來自宇宙深處最震撼的吶喊中得知,生命,本就應該精彩。

來自大自然的啟示 篇3

高二作文 ,725字

植物的生長,不僅是綠的生命的運動,還是一道哲學的命題在驗證:歡樂到來,歡樂又歸去,這正是天地間歡樂的內容;世間萬物,正是尋求著這個內容,而各自完成著它的存在。

—題記

可不要認為世上的樹色都是綠的。即使在夏天,冷眼看去,樹的顏色其實是各異的。這些顏色在美術大師的神筆下,也難以調勻、描齊、寫全。我喜歡綠,喜歡綠的自然、和諧,綠的紛呈、秀麗。因為我認為,世上真正美的東西,是綠。我喜歡“霜打草木多變色,我自巋然翠如許”的紅松的綠。因為它為我詮釋了生命的顏色,更是我成長的色彩。

除了綠,樹葉還會變黃。我想樹葉的黃色可以是金燦燦的,我們生命的黃色也像它那樣嗎?我知道,我知道樹葉的黃是成熟的,是它經歷了春夏之後體現出來對生命的感悟,雖然知道自己最終會變成落葉,卻還是無畏地成長著。我想,真正懂得生之本質的人會是一個懂得生活的人,並將生命讀懂。

我聽說,小興安嶺的桅樹的葉子會變色。它既保不住綠的本色,又不甘心跟著變黃,它就想變別的色。結果呢,由粉紅,到硃紅,再紫紅,最後變成了黑不溜秋的紅。這四種紅,除了黑紅不那麼討人喜歡外,前三種紅還真討人愛。也許是它在前三種紅的時候,騙取的讚揚太多了,它便誤以為自己的紅會招人戀。最後紅到極處時變黑了,就真令人望而生厭。其實,我想說,這種刻意的表現只裝飾在虛榮的外表,而缺乏的則是內涵。可是看得出,樹的真善美,大自然的真善美以及人的真善美都有是一個內容。不需刻意雕塑,更不要故意掩飾。

生命原就是這樣,有些在成長,有些在凋萎。事實上,成長固然是種喜悅,成熟的凋萎卻也未嘗不是壯烈。我們往往太過於重視表面的榮華而忽視了實質的意義,以至於有分享繁華絢爛的高雅,卻未必能為它們的成熟凋萎賦予一份較為踏實的感情。

來自大自然的啟示 篇4

高二作文 ,547字

燦爛的陽光下,無際的原野裡,她高高的昂起頭,對著太陽綻放最美麗的笑容,她的名字就叫“向日葵”。

向日葵的英文名字,叫做“sunflower”,可以直接譯成“太陽花”,因為她總是朝著太陽的方向,跟著太陽的起落而不斷的變化著,它高高的莖總是那麼筆直的站立著,彷彿它活著的意義就是追隨太陽,守候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她臉上。

向日葵是需要陽光的,人也是需要陽光的,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雖然我們不像向日葵那樣需要光合作用,但是像她那樣永遠樂觀的昂起頭,是十分重要的。無論是大自然還是人生除了充滿陽光的白晝,還會有寂靜冷清的黑夜。我們也應該滿懷希望的期待黑暗過後的黎明。

只要我們相信希望,堅定的守候陽光,生活就會充滿溫暖。

在我們的周圍,像向日葵一樣的人比比皆是。就拿偉大的科學家霍金來說,他身體癱瘓,但只要生命沒有終結,他就會一直努力堅持他的科學研究,正因為他的積極樂觀,才會為科學的領域做出巨大的貢獻。還有劉偉,他從小失去了雙臂,但他從來沒有放棄他的夢想,憑著對鋼琴的天賦,用雙腳奏出完美的樂章,他以樂觀為曲,以積極為調,用音樂感動了所有人。他們都完成了他們的夢想,綻放出了自己的光芒,翻開了人生新的一頁。

他們正如向日葵,永遠向著陽光,滿懷希望,積極樂觀,堅信風雨過後,陽光會重新灑滿大地。

來自大自然的啟示 篇5

國二作文 ,875字

然的廣闊與神祕總是令無數人心馳神往。而在自然之中,變化無端的水乃是文人墨客常書之物,它的特性賦予了它無盡的哲理。

靜止的水面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事物的倒影。然而這並不穩定,外界稍微的異動都能掀起漣漪,擾亂水中的世界,但是現實卻依舊不變。換一個角度來看,水中的世界不過也就是模擬著並放大現實的異動。那麼那邊才是真實?從自然映照到人類的社會,水中的不安定世界似乎成了真實。現在的社會,為自己戴上假面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成變得“鎮定”或變得“感性”。

面對真實而成殘酷的事,他們“鎮定自若”。面對虛偽而獲利的事,他們“盡其所能”。4歲孩童被遺棄公路旁,凜冬的寒風像刀子一般刮在這個年幼的生命身上,最終倒在“冬天”裡。這是多麼令人心寒的事,著就是“鎮定自若”,曾經只是漠視,如今卻成無視,究竟是怎樣的風波擴大了這等可嘆之事。被捨棄的孩童向社會祈求幫助,“好心人”頻視,“盡其所能”為孩童爭到。社會不乏真正的好心人,但新聞上的一例例欺詐事件令人不由得懷疑,如今的社會怎麼了?在這個水中的混亂社會裡,又會有怎樣的風吹來?等到幾時才能上岸?

流動的水是多樣的。有的流水迅猛;有的流水緩和;有的流水混濁;有的流水清澈。如此鮮明的對比也體現在了人類的社會程序之中。迅猛發展的時代多是混濁,這種時代凸顯著人類的陰暗面,卻又有著歌頌人之精神的正能量,因為身為主主體的水是不可能徹底渾濁的。歐洲的大航海時代是血腥和罪惡的精成,然而殖民地反抗者們英勇無畏的精神,即便是鮮血鑄成就依然耀眼的文明成果。這些“水”是不能被惡意的“雜質”所吞噬的。

平穩發展的時代是緩和而清澈的流水,這種時代並非是精神的正能量的整合,它更多的事正能量所帶來的時代。衝勁過頭的善意與惡意沉澱在水底,成為一種歷史的證明。偶爾被帶起,也不知是好是壞。前些日子日本首相安倍普三修憲成功,儘管日本民眾反對情緒眾多,但終究無法與之反抗。這是流動的水中被帶起的一大塊“石頭”,它會引起什麼,還是被水所拋棄,誰也無法知道。

綜合以上兩種水的狀態,猛得發現水是一種與人類社會有著特殊關係的事物。水乃主自然的啟示還有很多。

來自大自然的啟示 篇6

高二作文 ,698字

中華民族流傳著“滴水穿石”、“出淤泥而不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雨過見彩虹”的說法,而我也深信來自大自然的現象會給我們帶來啟示。

水是一種啟示

水可以滋潤萬物,奉獻自己給世間萬物帶來勃勃生機,做人如水,我們的老師把水的奉獻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們也應該像老師一樣去發揚水的奉獻精神。

“滴水穿石”我想每個人都應該聽過吧,水的堅韌以至其能穿透堅硬的石頭,做人如水,只有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的人在生命中的成功率才會很高,才會知難而進。

蓮是一種啟示

“出淤泥而不染”這句話寫出了蓮從淤泥裡生長出來,但它的花上卻不沾染一丁點的淤泥,做人如蓮的“出淤泥而不染”,人應該擁有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品質,做人要有自己對事物獨特的觀點,不盲目跟從,做好自己的本分,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不與世俗同流合汙。

草是一種啟示

《野草》這篇課文我想大家都應該學習過吧!它就是說草頑強的生命力,在惡劣的條件下,它仍然可以經過百般努力推開頭頂的石塊破土而出,它的頑強震撼所有的人。做人如野草的破土而出,儘管頂著無比巨大的的困難也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對抗它。

彩虹是一種啟示

每年的夏天,當傾盆大雨過後,總會出現七彩之光,由遠及近,剎那間五彩繽紛分外迷人,可是美好的事物卻很短暫,來不及享受卻就不見蹤影了。人生就如四季的天氣,如意的時間並不是很多,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讓眼前的失意阻礙了未來的美好,也不要讓現在的美好遮掩了未來的不如意。……

水、蓮、草、彩虹……都是來自大自然的啟示。大自然的浩瀚無邊,變化無窮,雖然我得到的啟示只是一葉扁舟。但我相信,我一定會憑藉它給我的這些啟示走向彼岸,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來自大自然的啟示 篇7

高二作文 ,856字

大自然是公平的,它給每一種生物足夠的空間去生長,同時又贈予你足夠的養料,只要你願意生長,你就可以無限發展。但無限發展真的對生物有利嗎?花園裡的花朵,誰開得越豔麗,誰就越容易被摘取;叢林中的樹木,誰長得越粗壯,誰就越容易被採伐;果園裡的果樹,誰結的果實越多,誰就越容易被採摘;秧苗旁的雜草越多,就越容易被剷除。它們生長在自然中,因太過張揚而招致禍患,因太過耀眼而引來是非。

自然如此,那麼人呢?人如果太過張揚,可能同樣會受到多種問題的困擾;如果太過耀眼,可能同樣會引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唐代詩人李白,這個被尊為詩仙的偉大人物,也曾被張揚所誤。他不顧君臣禮節,不給君王面子,還出皇帝愛妃的醜,捉弄朝中重臣。高力士脫靴,楊玉環研磨,對李白來說何等愜意。然而如此張揚卻終究惹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感慨和遺憾。是張揚誤了他的仕途,改寫了他的人生。類似的人物還有曹操身邊的楊修,一個很智慧的人物。曹操在審查新修建的園門時,由於不滿意這扇門得設計,曹操便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眾將都不懂何意,楊修在曹操走後告訴工匠,曹操是想拓寬這門。這件事被曹操知道後,他便引起了曹操的不滿。後來又有人給曹操送來一盒酥,楊修看了之後,又自作聰明地分給將士們吃了。曹操問故,他竟以“一人一口酥”作解矇混過關,因而惹怒了“寧讓天下人負我,不讓我負天下人”的曹操。後來,曹操果真找個藉口把他殺了。楊修之死告訴我們:由於太過張揚自己的才華,招致了死亡的命運。張揚招災的教訓真令人不寒而慄!

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太過耀眼,他也會受到諸多困擾。比如那些明星,就是很好的典型,由於他們身上的光環,他們得承受比普通人更大的壓力。他們的行蹤時刻被人追趕,他們的行為時刻被人監督,他們甚至失去了常人正常的隱私。所以,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務必慎重自律,太過的耀眼為他們的生活製造了太多的麻煩和諸多的不便。

自然的啟示是最真誠可靠的。太過的張揚和耀眼會給生活帶來麻煩和災難,因而,我們還是要收起張揚,學會內斂。這才是保護自我的最好方式。

來自大自然的啟示 篇8

國二作文 ,736字

巍巍青山—大自然龐大的骨架,一種莊嚴的氣概;漫漫沙漠—大自然軟綿的肉體,一片廣袤的豪情;滔滔江水—大自然奔流的血液,一股不息的精神。

身處學校,巨大的壓力,繁重的作業,學習中種種苦悶已侵入皮肉,透徹骨髓。把自己放飛到大自然中,站在巍峨的高山下仰望一派山與天相結合的景象。雄偉的高山經歷了無數次的風吹雨打,仍就紋絲不動地矗立在那裡,那種頑強的性格極大的震撼了我。與其相比,我感覺自己就是那麼脆弱,於是我不再為一時的失敗而傷心氣餒,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

我從大自然莊嚴的氣概中學會了堅強。

在生活中,總有一些不盡人意的事,朋友的冷漠,閒人的流言,惡人的誹謗,讓我在承受創傷的同時,心中萌發了怨恨。把自己放飛到大自然中,站在遼闊的大沙漠中,親眼目睹著沙漠用自己寬廣的胸懷接納著沙丘,任它在身上無情的翻滾,沙漠是那麼的寬容!與其相比,我自己是多麼的狹隘,多麼的斤斤計較!於是我不再為無聊的譏諷而心生怒火,我明白了人生就像一團麻。總有那些解不開的小結,而寬容是其最大的剋星。

我從大自然廣袤的豪情中學會了寬容。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生活中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持之以恆,而我卻恰恰相反,倒有些像“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漁夫,沒有耐性,這不僅讓我倍感苦惱,而且心煩意亂。把自己放飛到自然中,站在洶湧的江邊極目遠望,看到流水源源不斷地奔向它的目的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奔流不息,是那樣執著,與其相比,我是那麼慚愧。於是我不再浮躁地對待任何一件事,不再沒有恆心地對待自己的“信念”,我明白了:要成功,不僅要付出努力,還要持之以恆的毅力。

我從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精神中學會了永恆。

我愛大自然,我更愛大自然給予我的堅強、寬容和永恆!

來自大自然的啟示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3字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即使周圍沒有食物,哪怕餓得不能動彈,老虎也不會將血盆大口伸向自己的孩子。所以說,我們人類更應該學會平等地對待生物。

生命的車輪緩慢地向前推進,人類也已從年幼懵懂的種群成長為了擁有高度文明與智慧的生物。知識與責任讓我們漸漸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狹隘,我們越來越多地考慮善待生物。而我想說,善待生物,就從舉手投足間做起。《西遊記》裡有一幕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唐僧正在打坐唸經,忽然一隻螞蟻掉落在他手上,唐僧並沒有粗魯地將螞蟻甩掉或是在地上碾死。他只是輕輕的手放在地上,讓頸環是錯的螞蟻安全地離開。記得小時候我每年看到這一段,都會嘲笑唐僧的虛偽和迂腐,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漸漸明白,正式舉手投足間的善,才成就了一個慈悲為懷的聖僧,才顯現出佛的博愛和睿智。

很久以前,山裡有很多狼,其他的小動物無法生存和繁衍,於是人們,將這狼絕大多數都搬進了動物園只留一小部分在山裡,就這樣過了幾年,狼少了而兔子等動物一下子便多了起來,植物不再茂盛了,山也漫漫變得貧瘠了,動物們紛紛瀕臨死亡。

這些資訊告訴我們要學會平等地對待生物,將人類看做地球上的一員,在舉手投足間折射出靈魂的光芒,呈現出一個愛與美好的真心。

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學會愛護和保護這些生物,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來自大自然的啟示 篇10

國三作文 ,827字

“世界上沒有2片相同的樹葉。”每一片葉子,每一朵繁花,都是世界上最獨特的存在。面對如此獨特紛繁的大自然,我們總是感概萬千。自然於你,又有怎樣的啟示呢?

心觀自然,品味聯想。佛曰:“一花一世界”;西方詩人從一粒沙中看世界,從一朵花中看大氣;中國詩人從落葉中品味季節,“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詩人的聯想賦予了大自然最偉岸的魅力。這個世界太寬廣,我的腳步無法遍及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所以,我從最渺小的事物去感受這個大千世界。仰望明月,我會聯想到這柔美的月光照亮了神州的每個角落,在與我腳下泥土不同的地方,生活著和我一樣的炎黃子孫。吟聽清風,我會聯想到微風起於青萍之末。它飛過了廣闊的草原,湍急的河流,積雪的山頂,最後來到我的身邊,在我的耳邊吟唱它的旅程……白駒過隙,已然一生。學會聯想,你就擁有了整個世界與最永恆的生命。

心有自然,滿城風景。江南三月,鶯飛草長,姚黃魏紫,濃墨重彩,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流月將波去,潮水帶星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以及暮江河畔的春江花月夜。是詩人獨具匠心的慧眼,還是大自然的繁花盛景一次次撩撥詩人的心絃?“人生就像一場旅程,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請你停下忙碌的腳步,去看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們無法讓世界為我們改變什麼,但我們可以改變看風景的心情。擁有如花的心情,你就擁有了滿城風景與最美妙的旅程。

心懷自然,寵辱不驚。大到一條河的乾涸,小到一片葉子的凋零,自然界中的生物大多是悄悄的來,不留痕跡的走。萬物或繁榮滋長,或衰敗凋零,或盛極而衰,無論怎樣,它們都沒有拼命追求什麼,寵辱不驚,樂天安命。人世間的事總是錯綜複雜,一不留神,便被困其中,畫地為牢。等你走出囚籠,卻發現早已事過境遷,物是人非。與其作繭自縛,不如寄情山水,忘卻失意,還自己一個自由,笑看人生百態。

寫到這裡,我早已是思緒繁飛,心有慼慼了。自然於我,就像水與魚,而我“初識大海願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