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年畫相關作文20篇

做年畫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9字

今天上午,我們一群小記者來到了濮陽日報社,期待經歷一場關於年畫兒的旅程。

老師給我們講解關於年畫的知識:年畫不是畫出來的,是用一種特殊的方法制作出來的,是中國獨有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有著上千年的歷史,2006年被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還講了關於了年畫兒的故事,讓我知道了門神中有:文門神、武門神……種種門神。我們知道了門神的故事和他們的責任,也知道了門神為什麼會叫做“門神”?

接下來就是做年畫兒了。老師先給我們做了一個給我們當示範,然後再教給我們做年畫兒的步驟,接下來就到我們開始製作了。同學們都躍躍欲試,我想有個年畫兒的模型啦,就是把墨水往這個模型上抹上一圈兒,再輕輕的把紙放上去這麼簡單,用不著那麼認真聽。可是等我一做就立刻傻了眼,因為我沒有看準角度,沾的地方都不一樣,左邊有點兒太寬了,右邊有點太窄了。根本不像個年畫兒就像一個小孩子在躲貓貓一樣。還有的地方沒有按上,一個地方像缺胳膊,一個地方像缺腿,這個做的太不好了。哎,這個年年有餘,被我做成了年年躲貓貓啊。於是我下定決心,下一個一定要比這個做的好。

經過上一次的經驗,我這次認真操作、有板有眼,動作不輕也不重,力度拿捏地剛剛好,做的這個“天下第一福”做的非常漂亮。算算離過年還有七天,到了過年的時候,我要把我的“年年有餘”和“天下第一福”貼到門上,想想都特別美!讓大家都看看我的勞動成果,一起歡歡喜喜過大年為節日增添喜慶的氣氛。

買年畫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703字

過年買年畫時的那幅場景總是浮現在我的眼前。

臘月二十八這天,我一再央求爺爺帶我去團堡街上趕場,因為我有個重大使命,要買張年畫貼在中堂上過新年。

一路上,我匆匆行走,沒有顧及路邊的風景,直接來到鎮上的年畫市場。那裡買年畫的人好多,簡直是人山人海,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像陣陣山風直穿耳鼓。

我好不容易才擠進畫店,只聽見“我要這張!”“這張我要!”的喊叫聲,店主忙個不停地拿取著年畫。

我細心挑選著,店裡的四面牆上掛滿多彩的年畫,有“滿園春色關不住”的爛漫春花;有“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映日荷花;有“黃花芬芳絕世奇”的傲霜秋菊;有“暗香浮動月昏黃”的獨特梅花;有“濃塗淡抹總相宜”的西湖美景;有“白雲千載空悠悠”的黃鶴樓;有“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有“風吹草低現牛羊”的遼闊草原……看得我眼花繚亂,不知選哪幅好。“我要這張‘四季發財’!”一個年輕人大聲叫喊著,他說:“感謝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我一年打工收入5萬多元,過年要娶媳婦,要買張發財的年畫。”

“不,我要這張‘松鶴延年’!”一個白髮老年人也高聲起來,他說:“我過了六十花甲,今天才住上高樓,用上彩電、冰箱,我要多活幾年,享受好日子,要買張長壽的年畫!”

人們都被他倆的話語感動了,便順開道讓他倆先買。我在畫店裡反覆挑選著,最後才選定那張“胡總書記和少年兒童”的巨幅年畫,我想:如果沒有黨中央的英明領導決策,就沒有人民幸福的今天,也就沒有我幸福成長的今天,我要感謝黨,要在黨的溫暖懷抱裡茁壯成長。這張畫代表我的心願。於是,我叫店主取下這張,用我積攢半學期的零花錢買下來。

我細心地卷著年畫,匆匆走出畫店。我要用最快的步伐趕回家去,把我心愛的年畫高高掛起來!

童年畫冊 篇3

國一作文 ,770字

童年是人生最精彩的著作。這部著作薄薄的,卻是用童心、純真和歡笑描繪的。它展現出天真無邪,可愛活潑的面貌,是一本非常值得珍藏的畫冊。

這本畫冊首頁是泥巴仗和枕頭杖。你瞧!白白的臉蛋沾了幾點髒兮兮的泥巴,加上滿臉的鼻涕,看了不禁令人“嘻嘻”笑。而羽毛滿天飛的枕頭仗,更是小孩的“傑作”,你丟過來,我打過去,常拼個你死我活才罷休;即使是兩敗俱傷,也能雨過天晴,馬上和好如初。愛好打仗的小鬼,在童年畫冊裡,可成了這兩種戰鬥的“英雄”喔!

所謂“吃軟不吃硬”,下頁中的女孩就是一個好例子。只見她抱著一個漂亮動人的娃娃,真不愧為愛好和平的善良使者。天天撫摸、裝扮洋娃娃,洋娃娃成了她的第二生命。大半時間,她拿破布做它的衣服,拿圖釘做它的耳環,拿口紅幫它化妝,還拿剪刀把洋娃娃的頭髮剪成“尼姑頭”,然後逢人便說它是“絕世佳人。”另外,蒐集貼紙的功夫也是一等一,令人佩服至極。一張張貼上,一張張觀賞,這些都是“心肝寶貝”。洋娃娃和貼紙可以安撫童心,是童年的最佳的玩伴。

卡通影片伴隨著童年一起成長,也是佔畫冊頁數最多一項。童年的想像力特別豐富,也愛做白日夢,一會兒隨著愛麗絲去夢遊仙境,一會兒變成小象飛向天際,一會兒變作小精靈去冒險歷難……因為它精彩有趣,畫面生動,所以深深地吸引了童心。這一切又甜蜜,又奇妙,是多麼令人著迷、留戀的黃金歲月啊!

有閒情、有勇氣去嘗試新事物,是童年畫冊的一大特色。如帶著泳圈,狗爬式泳姿,仍自得其樂;溜起冰來衝鋒陷陣般,不怕摔,不怕痛;吃起飯來,請土地公公和桌子吃的比自己吃的還多。玩具一籮筐,但大多四分五裂、肢體不全……童年的生活多姿多彩,無憂無慮,是人生最快樂的美好時光。

童年畫冊裡的容顏,都是不做作、不虛偽的表情,充滿著喜悅的眼神,令人疼惜不已。

你、我都擁有這本畫冊,願大家好好兒欣賞、珍惜。童年是多麼令人難忘啊!

第一次做年糕 篇4

國小二年級作文 ,436字

“吃年糕,步步高。”我們家鄉的人在過年的時候,總要去加工廠做年糕。

今天,我和哥哥妹妹一起回到鄉下奶奶家做年糕。長這麼大,我還是第一次去做年糕的地方。

做年糕的地方在一個用磚頭搭的房子裡,我一進年糕廠,一眼就看到了在水裡浸了好幾天的大米。一筐一筐的大米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幾個工人齊心合力,一起把一筐筐大米倒入機器裡。“嗚嗚嗚—”沒幾下子,一粒粒白白胖胖的大米就粉身碎骨,變成了潔白的米粉。工人們再把磨好的米粉放到蒸籠裡面去蒸,蒸熟以後又倒在石板上。機器一開,“突突突……”轉呀轉,這些蒸熟的米粉就從機器的一個小洞裡慢慢出來,變成了一條長長的年糕,好神奇哦!工人叔叔手起刀落,“咔—咔—”熟練地把它們切成一節一節。我們幾個手忙腳亂地用塑料袋把年糕一節節套起來。哇,剛做出來的年糕真的好熱,我們的手都被燙紅了。我快速地拿了一點剛出爐的年糕塞進嘴裡,又香又糯,味道真不錯!

做年糕太有意思了!今天,我大開眼界,終於知道年糕是怎樣做出來的了!

童年畫頁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4字

小時候,我非常淘氣,像只小猴子,很不聽話,也因此鬧出了許許多多的笑話。將這些零零碎碎的記憶拼湊在一起,勾勒出童年那多彩的、有趣的畫頁。

小時候的我,做了不少糗事。那天我在地上爬,爬著爬著,忽然想上廁所。我一屁股坐在哥哥的書上……當哥哥發現遭殃的書時,恨不得打我一頓。可哥哥看到我涕淚縱橫的樣子,一下子就心軟了,他嘆了口氣,抱起我說:“好了,不哭呀!哥哥不怪你。”我一下子就破涕為笑了。

小時候的我,還做過一些趣事。那天,媽媽在打電話,我聽到聲音,急忙奪過手機,四處翻尋:呀!這聲音是從哪裡出來的?我還湊過去仔細聽了聽,東按按西按按。小時候的我,還常常會做一些傻事。那年我已經5歲半了,一直很好奇樹為什麼可以長得那麼高。媽媽笑著回答:“因為它經常被澆灌啊!”“我不信,那我洗澡怎麼長不高呢?”媽媽又開玩笑般說:“那是因為你洗澡用的是自來水,而小樹用的是雨水啊!”幾天後,下起了大雨,我急忙跑到外面,淋了半個小時的雨。晚上,我發燒了,但還是纏著爸爸給我量身高,可是身高一點也沒有變,我哭了,說:“媽媽,你騙我,我淋了一下午的雨,可還是沒有長高!”媽媽笑著說:“小傻瓜,你還真信啦,那是我和你開玩笑呢!”全家人都開始捧腹大笑,只有我嘟著小嘴,還在生氣呢!

合上多彩的畫頁,再回味一番,童年的味道!甜甜的,美美的,回味在嘴裡,在心裡……

我用五穀做貼畫 篇6

國小一年級作文 ,355字

我喜歡的美術課又到了,這節課美術老師要求我們用五穀做貼畫。昨天一回來,我就早早地做好了準備了,從姥姥家找到了紅豆、綠豆、黃豆、粟米,大米、芝麻、瓜子等一些五穀,用塑料袋裝在書包裡,第二天早上來到學校,同學們個個興高采烈,都在分享別人帶了一些什麼東西。

第四節是美術課,課前我們每個同學都把自己帶的一些五穀展示到課桌上來。老師先讓我們確定一個主題。我決定用五穀貼一隻老虎。

首先,我用鉛筆在硬板紙上畫了一隻老虎的圖案。接著,我用膠水均勻地塗在老虎的圖案上。緊接著我把黃豆貼在老虎的身體上,再用瓜子在臉上貼一個王字。然後用黑豆把老虎的眼睛貼上,最後我用紅豆貼老虎的尾巴。一隻栩栩如生的老虎就這樣貼成了。

老師還把我的畫當作範畫,給其它同學欣賞,我不僅得到了老師的表揚,還得到了同學的誇獎,我的心裡像吃了蜂蜜一樣甜。

做糖畫 篇7

國小二年級作文 ,367字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剪紙、陶瓷、京戲、皮影戲等等。在這些中我最歡的還是糖人畫。糖人畫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它是在古代“糖丞相”製作技藝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

星期六,爸爸媽媽帶我去南塘老街逛街。我突然看見有面旗子,上寫著糖畫兩個字,我就迫不及待的朝那一家店飛奔而去。果然有一位老爺爺坐在那邊,我說:“我想要一個大刀樣的糖畫。”說完老爺爺從鐵桶裡舀了一勺糖漿,在一塊白色的石板上,快速地畫了一把大刀的形狀,不到兩分鐘一指把威武的大刀就成形了。這時老爺爺在圖案中間放上一根細長的竹籤。等糖畫冷卻後,那位老爺爺用一把小刀從石板上剷下來,遞到我手中,這樣一個糖畫就做好了。老爺爺做糖畫的手藝真棒,我拿著這把漂亮、威武、金黃透明的大刀小心翼翼地走出人群。回到家,我一直不捨得吃。於是,我把它插在客廳裡。

糖畫不愧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年畫、馬、神駒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1130字

新春除夕夜,我和哥哥、姐姐們在外婆家門口的空地上放鞭炮,而媽媽和外婆則去畫店裡買年畫、春聯去了。

鞭炮一點燃,就煥發出五顏六色的顏色,一會兒變藍,一會兒變紅、從鞭炮的頂上也不時噴出五彩斑斕的煙光——-我們玩得不亦樂乎。

就在這時,門鈴響了,我戀戀不捨地想告別美麗的煙花一會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跑到屋子裡,再在另一邊把門飛快地開啟,想繼續去看變化多樣的煙光,可剛把門開啟,我正要撒腿狂奔之時,媽媽叫住了我。“什麼事”我嚷道,我還要看煙花呢!我不滿地抱怨道。媽媽只是笑而不答,她熟練地從三幅畫中篩選出一幅畫小心翼翼地開啟它,頓時,我不禁發出“啊”的一聲。

我仔細地端詳著這一幅畫,這幅畫做工精緻,只見在畫的中央有幾座青山,青山之上長著青翠欲滴的樹木,雲霧繚繞在那山腰和山頂周圍,顯得十分富有神祕感,又好似雲霧之中有神仙洞府才顯得如此令人陶醉,在青山的腳下屹立著一座座怪石嶙峋的山崖峭壁,峭壁之中孤單地立著一顆松柏,松柏蔥蔥蘢蘢,細看又可以發現樹上那茂盛的松枝細葉,它屹立在崇山峻嶺、懸崖峭壁之中,好像高高在上,頗負毅力,傲視著山下的無限風光。細細看畫,你會不覺發現,松柏、懸崖之下,流淌著一條清可見底、綠可映日的溪流,它從神仙洞府之中涓涓流出,瀝瀝地落在山下岩石從中,開闢出一條“新路”,好似一條極具風範的小瀑布。從岩石上滾落下的泉水拍打在岩石上,有的掉在泥土中,滋養著一旁的小花小草;有的彈在岩石上跳來蹦去,好不快樂;有的流進了真正的小溪,小溪中的小魚們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在水中游來游去。

突然,我發現在松柏之旁,峻嶺之上,潺潺溪水的上空,青山的前方,呀!我看到了,看到了一個小白點正慢慢地移動著,飛快而靈敏,它長著一身雪白的皮毛,潔白如月光的鬃毛在太陽的輝映之下閃閃發光,奪人眼眸之彩,與蔚藍色上悠悠地白雲相比擬。哦!對,它就是一朵白雲,它在天空中馳騁,四蹄凌空奔跑而不著地,它的雙眸炯炯有神,彷彿能夠看清世間的善與惡,它好像是一匹遠古的戰馬。哦!不對,它是一匹神駒,一匹與月光同色和蘊含神奇力量的神駒。它正在賓士,它彷彿在追趕著太陽,鬃毛在疾風中閃閃發光,猶如星宿下凡,終有那麼一天,太陽將成為它的俘虜。我越看越迷醉,越發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才有了那麼多的幻想。

“馬……”我在大腦中思考搜尋著我和馬的關係,“有了,我的生肖屬馬,那麼這幅畫寓意就是……”我看見媽媽笑得很親切,再讓我想一想……,我急切地說道,又有了,這幅畫中的馬就是我,這幅畫寄託了您對我的無限期望和望子成龍的心情,希望我和這幅畫中的馬一樣鍥而不捨,認定一個目標去努力實現。不拋棄,不放棄,那麼才有成為像年畫中的神駒一樣,英姿颯發,傲視一切事物,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做年糕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374字

你知道年糕是怎麼做的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寒假裡的一天,我來到外婆家,看見她家門前有一個大水缸,缸裡浸著許多白花花的大米。

我很奇怪,就問外婆:“這麼多米有什麼用?”外婆說這米是用來做年糕的。我還是很好奇,米怎麼做年糕呢?

外婆見我迫不及待想知道的樣兒,就趕緊告訴我:“把米洗乾淨後放在水缸裡浸一星期,然後把米磨成粉,瀝乾,蒸熟,接著把蒸熟的米粉放入做年糕的機器中。機器一刻不停地運轉著,年糕就出來了。”

“哦,”我總算有點兒明白了,又問,“可是出來的年糕長長的,一條連在一起,怎麼跟我平時見的年糕不一樣呢?”

“喲!你這孩子還真上心了,好,外婆告訴你。”外婆笑呵呵地說,“在機器中間幾片刀片的切割下,年糕成了一段段的,旁邊的工人就把它一條條放整齊,最後就是我們在超市看見的樣子了。”

“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

現在你也知道年糕是怎麼做的了吧!

畫年畫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0字

寒假裡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畫年畫了。臘月二十五那天,我叫了幾個小夥伴一起來我家畫年畫。

我們先找出幾張紅包的卡紙,裁剪成一個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然後各自在正方形的卡紙上畫了起來。二十多分鐘後,我們都打好了草稿,我畫了一條卡通魚,我的好朋友蔣中華說:“年年有魚。”我看了看他的,他畫了許多元寶,我心想“財源滾滾”。我又看了我另一位朋友康欣楊,她則剪了一個“福”字。接下來就是勾線,塗色,裝飾了。我和蔣中華拿出勾線筆,把畫過的地方都給描了一次。康欣楊則在“福”的旁邊畫了許多花。我們互相稱讚。

我還畫了很多,有元寶的、有卡通龍、團圓飯等等。我們把這些畫送給小區的人們,我們來到一戶人家,都可以看到精美的年畫,有的掛在牆上,有的掛在櫃子上,有的掛在門上……我們看了看自己的年畫,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可是他們還是收下了,把我們的畫和那些精美的年畫掛在一起,我們感到很驚訝。有一個人對我們說不管畫得怎麼樣,只要表達了心意就可以了。我們很開心,小區裡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我好期盼下一個寒假快點到來呀!再和小夥伴們一起畫年畫,再送給小區的人們呀,那多開心呀!

做年糕 篇11

國小二年級作文 ,482字

今天,我們和弟弟一家去年糕廠做年糕。

我們來到年糕廠時,叔叔昨天晚上送來的米已經在水裡泡了一晚上,現在這些米可以直接和著水磨成麵粉了。做年糕的師傅把磨好的麵粉帶水都裝在麵粉袋裡。

叔叔們把磨好的麵粉弄乾,這個過程我們等了一上午,終於輪到我們軋細麵粉了。我們把十多袋硬硬的麵粉袋,送到窗戶前,那位爺爺把它們拿了進去,把硬硬的麵粉袋放進了機器裡。不一會兒,那些硬硬的麵粉袋從機器的另一端掉了出來,立刻變成了軟軟的麵粉袋了。我仔細一看,那個機器就像橡皮泥裡的壓平器,在上面有五十多根又細又長的水泥釘。

等了一會兒,輪到我們煮麵粉了。我著急地等待著,過了好久,麵粉煮熟了,叔叔們把他們放進了做年糕的機器裡。年糕從年糕機裡伴著自來水流出來,像是一條又粗又長的“白色腸子”。一位老爺爺不斷地用刀把它切成一截一截的,它們紛紛掉進一個籮筐裡。熱氣騰騰地的年糕就這樣做好了。媽媽和嬸嬸急忙把年糕晾在外間的竹蓆上,等它們稍微幹一點,放到了自己的車子上。而我,只顧著吃那些熱乎乎的裹有榨菜的年糕團,味道真好啊!

今天的收穫真大,不但知道了年糕是怎麼做出來的,還吃到了平時吃不到的年糕團。

我學會了做糖畫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317字

說起糖畫,大家都一定很熟悉吧。因為常常看見賣糖畫的人惟妙惟肖地做著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時,我都很好奇,所以想試一下。

這天中午,做好準備工作後,我便熬起糖來,糖經過加熱後,先是化開,再變紅。到了這時,就必須關掉火,不然,裡邊的糖就會變黑,味道也會變得苦起來。

開始畫糖了,剛出鍋的糖得趕緊畫,否則,軟軟的糖就會變成咬不動的糖塊。我勺起糖,照著畫本在盤子裡畫來畫去,成了一朵鬱金香。雖然畫得不是很好,但我還是把它叫做“幸福的鬱金香。”

過了一會兒,糖變硬了。我用鍋鏟把這幅“鬱金香”鏟了起來,舔了一口,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糖畫的味道永遠在我心中消失不掉。

這就是中國人所說的:“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只要付出幸勤的汗水,就會有甜蜜的回報。”

做年菜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376字

春節裡,親戚朋友來相聚,一起吃飯聊天。因為學校裡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我能做幾個菜,所以我在家裡也動起手來做菜招待客人。從到自家小院裡割菜、洗菜、做菜,有模有樣,大家誇我是個勤勞的姑娘,我心裡美美的。

做一份“白白嫩嫩”。這麼個好聽的名字,你一定猜不出來是什麼菜,看看左邊的圖片,在提示下,你該知道了吧。這菜就是簡單的光炒大白菜。我先到外婆家小菜園裡割來白菜,然後裝在籃子拎回家。在洗乾淨後切好,點起土灶,在一個大大的鐵鍋裡炒。不一會,就好了裝在盤子裡,白白嫩嫩的。現在你知道這菜名的由來了吧。

做一份“年年有魚”。這道菜做起來簡單,嚐起來味道鮮美。先把一條魚洗乾淨,放在一隻大盤子裡,魚身兩邊摸上鹽,但後加老酒、醬油、白糖和生薑,然後放在鍋裡蒸上10分鐘,“年年有魚”就出爐了。

聽我講了這麼多,一定想嚐嚐我的那手好菜了吧。想嘗的話,歡迎到我家來做客!

做年菜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4字

今天下午,快到四點時,我和奶奶穿上了雨鞋,就到菜園裡去了。

到了菜園,我首先拔了蘿蔔,然後又割了青菜。可是,需要的菜並沒有齊全,所以我們又到村裡的小超市,去買了一些需要的食材:香菇、青椒、番茄、豆腐等。採購好食材,我和奶奶回家了。

回到家後,我就到小屋(就是我們家、哥哥家還有爺爺奶奶共同用的屋子,大家都可以在那吃飯或燒菜的地方,也有一部分可以當作機動車、自行車車庫。)開始洗菜、切菜,我先把番茄浸在放滿水的盆裡,再去打蛋,把蛋攪均勻。然後再把浸水中的番茄搓一下,再重新浸泡,再拿起來,切好,接著把鍋燒熱,再倒油。然後把攪勻的雞蛋倒下去,一直翻炒,再把雞蛋盛起來,把番茄倒下去翻炒一會後放點鹽,再把雞蛋放下去炒,並放點兒水,放點醬油,炒一下。最後放點蔥,就可以盛出來了。當我盛出來時,爺爺奶奶就對我說:“真棒!”

接著我又燒了第二碗香菇青菜,第三碗青椒肉片,第四碗芹菜三絲和第五碗蒜泥刀豆。叔叔嬸嬸都對我說:“這麼厲害呀,你阿哥都不會,不錯嘛!”爸爸一回來就聽到嬸嬸在說我在燒菜,樂呵呵地快速跑過來說:“呀!今天囡囡挺主動嘛,要表揚,表揚!”媽媽也表揚了我,整桌人都樂呵呵地。

我吃了自己的燒的菜,就連平時超級討厭的芹菜三絲都吃得津津有味,還邊吃還邊說:“真好吃。”奶奶還和我開玩笑地說:“以後你乾脆不用去上學了,就在家裡燒菜、洗衣、打掃衛生好了。”

我覺得做任何事情一定要自己動手。自己動手燒出的菜最好吃;自己動手打掃的衛生最乾淨;自己動手澆的花最美麗……總之,自己動手做的才是最好的!

為童年畫上句號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937字

還記得小時候,天空永遠是晴朗的,太陽總是金紅色的,沒有任何的刺激能讓我傷心太久,畢竟童年是快樂的。

姥姥每天都騎著一輛嶄新的三輪送我們去幼兒園。在路上,我經常會望著三輪車那黑紅的擋板發呆,那油亮的擋板就像一塊烙鐵,帶著一種莊嚴。

於是,我問道:“姥姥,這個棚兒是用什麼做的呀?”姥姥回過頭來看了一眼,順口答道:“鐵的呀!”那時我僅知道鐵很硬,不會舊也不會破,用天真的目光看著這塊擋板。

每天下午,也是姥姥接我們回去。夕陽打在三輪車上,使那塊擋板更亮了。姥姥看了看前方,說道:“快到飯點兒了吧?”她腳下更賣力地蹬著,那花白的頭髮在夕陽下一跳一跳的,閃爍著銀光。我並不管吃飯,只是拿著車上的甘蔗啃啊啃。

後來,我離開了故鄉,隨父母到了重慶,生活雖然貧清,但總比故鄉那個小縣城好很多。我一天一天的長大,從日升到日落不知倦意地玩耍。

直到一天,我們兄弟倆在鞦韆上盪到六點多時,母親忽然走進了校了小區,在小區燈光的映襯下,她的臉若隱若現。母親帶著哭腔喊道:“兒子,你姥死了!”也許是她太過於傷心,對於“死”字竟然沒有一點忌諱。

我和弟弟吃了一驚,趕忙從鞦韆上躍下,奔向母親。

第二天,我們就請了假,坐飛機回了故鄉。不過兩年而已,姥姥蹬三輪車的景象又浮現在我的面前。故鄉的天還是怎麼藍,但似乎摻了點灰;故鄉的樹還是怎麼綠,但摻了點假;故鄉的太陽還是這麼亮,但摻了點悲涼。恍惚中,姥姥的銀髮一跳一跳的,但再也見不到。

晚上,在用鐵架搭起來的簡易靈堂中,我跪在地上,對著長生燭默然不語。忽然,我問道:“姥爺,姥姥的靈魂真的就順著這縷煙飛到天堂上了嗎?”姥爺蹲在一邊,只是別過頭默默地抹了下眼睛。我也出了神,看著那燭火,越看越覺孤寂。

棺材下葬,我一個人在林子中漫步,毫無目的。二姥姥還在哭,我雖也傷心,但終是一滴淚也掉不出來。

去年又回了趟家,老屋裡有許多破東西堆在一個棚子裡,小時覺得寬大的門,現在看上去確是這樣矮小。在那棚子裡,我找到了當年嶄新的三輪車,它已暗淡無光,漆裂了,落了一層厚厚的灰。

姥姥的三輪車舊了,可我連她的影子都找不到了。

金色的童年褪去,前方充滿了未知。我的童年已畫上了句號,無法回返,只有且行且珍惜。

姥姥的遺像,默默地注視著這座院子。掛鐘的旁邊,有她淡然的微笑。

北京的年畫 篇16

國二作文 ,990字

年畫是春節的標誌,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冀,記錄著時代的變遷,總是以喜慶的色彩掀開新年大幕。

記憶中最受歡迎的是傳統的木版年畫,價格低廉,色澤豔麗,畫面多以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為主。臘八剛過,總要跟著爺爺奶奶從年集上請回土地爺、灶王爺、龍王爺、倉神爺等掌管全家安居樂業、衣食無憂的家宅六神,家家如此。秦瓊、敬德永遠手執利器在忠心耿耿地做著門神,從不跳槽,也不會擔心被炒魷魚,敬業如初。土地爺、灶王爺、龍王爺、倉神爺永遠那麼安詳地坐在自己的官位上,各司其職,不爭吵,不串崗,不會嫌貧愛富,更不會向玉皇大帝跑官要官,接受著來自民間的膜拜,安撫著每一顆嚮往富足、平安和幸福的心。

年畫曾經是家的新裝。臘月將近,父母便帶著我們姐妹開始掃舍,用白紙裱糊牆面,然後貼上年畫,房子即刻亮堂起來,溫馨起來。小時候吸引我的年畫有兩種:風景畫和各種劇照。風景畫多是北京的故宮、長城、圓明園,上海的外灘夜景,桂林山水,蘇州園林等風景名勝。

入夜,畫中美景時常入夢來,置身這些美景中,生活變得甜蜜美好,總會勾起農家孩子對城市的嚮往,吸引農家孩子走出去。劇照多是歷史劇,《趙氏孤兒》《白蛇傳》《柳毅傳書》等歷史故事多是我從年畫中獲取的,開始是父母對著畫面給尚不識字的我講故事,留給我無窮的想象空間,識字以後自己講給小朋友。

每到臨近新年,便開始期盼著外地工作的父親帶回新的年畫,帶回新的風景、新的歷史人物,然後讓我用一年的時光去細讀畫面故事,讓我在缺少小人書的年代有一個充實豐富的童年。

再後來,流行各種電影劇照,每年都有群眾喜歡的電影和電影明星被製作成年畫,當年的電影百花獎、金雞獎得主,通過年畫走入尋常百姓家,他們的髮型、服飾會成為當年的主流。引領時尚的明星們被貼在炕頭和牆面,目睹老百姓辭舊迎新的喜悅之情。一次下鄉到山區,推開一戶漆黑的屋門走進昏暗的房間,只有窗戶透過的一絲亮光照在牆壁上劉曉慶年輕俊俏的臉龐,那是電影《小花》的劇照,劉曉慶燦爛的笑容給破舊的房間帶來一片喜氣的光亮。

那時候,家裡有了紅白喜事都要放電影,老百姓在家門口隨時可以看到電影,電影《小花》就是我在露天看到演出場次最多的電影。到了第二戶人家,牆壁上的年畫是鄧麗君的演出劇照,耀眼的彩燈,華麗的服飾,整個場景對這個農家破敗的小屋是如此遙不可及,鄧麗君的臉龐被油煙薰成了褐色,但她的笑臉依然是那麼迷人,成為這戶人家唯一的時尚元素。

除夕做年糕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718字

除夕到了,按照我們這裡的習俗,除夕晚上是要做年糕的。

我們先到超市買了兩袋糯米粉、一代粘米粉,順便買了一袋紅糖,就急忙回家了。回到家以後,奶奶說:“桐子葉用完了。”我和爸爸就到田邊割了一些美人蕉葉子回來。爸爸把葉子放在一個大盆子裡,倒入熱水,仔細清洗了幾遍以後,葉子變得又幹淨又柔軟了。

爸爸找來一個乾淨的大盆,把買來的糯米粉和粘米粉倒入盆裡。我和爸爸都洗了手,把上午已經燉好的南瓜也倒進盆裡,我和爸爸就開始揉捏,讓兩種米粉和南瓜充分攪拌均勻。剛開始麵粉有點幹,盆裡到處都是,媽媽就加了點水,我和爸爸一起使勁揉,終於揉成一個淡黃色的大面團。我用手在上面按了按,軟軟的,一點也不粘手了。

爸爸往大鐵鍋裡面放了些水,把蒸籠放上面,然後在上面鋪一層乾淨的布,一切準備就緒,就可以開始了。我從盆裡抓出些麵粉,揉成一個個小麵糰,用拇指按出一個洞,把紅糖放進去,然後包起來,再包上葉子,放進蒸籠,一個個排起來,在我和爸爸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做完了,帶上蒸籠的蓋子。奶奶就在鍋灶下燒起了熊熊大火。我和爸爸洗乾淨了手,媽媽端來一盤水果,我們邊烤火邊吃水果,一起等年糕熟透。

大約過了40分鐘,蒸籠周圍開始冒出熱氣飄出淡淡的南瓜香氣,再過了一會兒蒸氣越來越大,香氣越來越濃,爸爸說:“再過五分鐘就熟透了。”

我迫不及待地準備開啟蒸籠,爸爸說:“不能去,燙手!”爸爸拿起毛巾包住蒸籠蓋,小心翼翼地揭開蓋子,熱氣迎面撲來,一股香氣沁人心脾,我拿幾個碗給每人裝了一個年糕。我撕開葉子,輕輕地咬一口,甜甜的糖漿噴湧而出,南瓜的清香、麵粉的酥軟、紅糖的甘甜,那種口味那種感覺,真是吃在嘴裡,甜在心裡,讓人回味無窮啊!

我看著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心裡特別高興、特別美!

第一次製作木版年畫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675字

今天我們20多位小記者,穿著校服一起去濮陽日報院內的校園小記者綜合活動中心畫木版年畫。畫畫倒是我的強項,但是在木板上畫畫,我也是第一次畫。我們走進房間,聽老師講解,在聽講解時我非常認真,生怕漏掉一個小環節、一個小步驟。老師還給我們講解了門神畫的來歷,就是貼在門上面的神,這樣就可以把壞運氣推出去,讓好運氣進來。而上面畫的一般都是中國古代的大將軍,現在城市也沒有多少人貼門神了,但在農村老家還常見些。老師講解完以後拿起一塊刻著福字的木板,老師又在墨盒裡面到了一些墨,用刷子刷在上面塗了一層墨,又用一張紅紙,反過來印在了紙上面。現在我才明白,原來不是用筆在木板上畫畫,而是在木板上刻上畫,再刷上墨印到紙上面,所以叫“木版年畫”。老師演示完,我們一一來試一試。一共有兩幅,一幅是連年有魚,第二幅是用毛筆寫的一個福字。我坐在左面,所以我要先畫連年有魚,右面的就畫福字。

終於到我了,我旁邊的老師說,“連年有魚”的墨一定要少,輕輕地刷一層就行,頭髮那裡多一點。我像老師說的那樣,輕輕的刷一層,但是我的頭髮卻“沒有了”。我靜等它幹掉,等到差不多幹的時候,我要去做了一個福字。這次我吸取上一次的教訓,把中間的福字墨刷的很多,外面的圈就刷的很輕。老師給我拿了一張紙,我把紙放上去,輕輕地按壓它,我非常忐忑地拿起來,我看了一下,很漂亮,老師說我做的也很好。這時我才大出了一口氣,終於成功了。正在我們都在為自己的作品高興時,老師也拿著親自印製的畫出來了,還和我們一起合了一個影。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一定要發揚好的傳統,好好學習,吸取精華,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做年糕 篇1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45字

寒假一到,爸爸媽媽就帶我去外公家,媽媽說今年外公家要做年糕,我順帶可以去看看,這可是一年一次的,而且家家戶戶都要做呢!

早上,外公已經把糯米泡在了水裡,外公說,今年他泡了50斤米。到了下午,我們把米再衝洗一遍,再把桶裡的水瀝乾,只剩下米。接著把米倒進打粉機裡,開動機器,然後白色的粉就從機器的出口流到了我們事先準備好的一個很大很大的盆裡,再加點水,用手攪拌幾下,要使水和粉能均勻地混在一起。我和外公再把粉倒進蒸桶裡蒸。大概過了10分鐘,蒸桶開始冒煙了,煙越冒越大,這就表示蒸熟了。

外公把蒸好的粉倒進年糕機裡。立刻,一根白色的長條從年糕機的一個小口子裡鑽了出來。我見到小口子上有水噴在年糕上,就問:“外公,為什麼這裡有水噴在年糕上呀!”外公說:“因為剛蒸好的年糕容易粘在機條上,噴一點就不粘了。”白色長條就像傳輸帶一樣被送到切糕機下面,被切成一段一段的,坐在旁邊的阿姨是專門負責把切好的年糕放到小竹板上,等著主人把它搬走。我也試著搬,但是因為太重了,年糕差點被我掉在地上,幸虧媽媽趕快來接住。

我們把年糕搬到一塊像草蓆一樣大的竹板上,一根一根放好。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根咬了一口,味道淡淡的,可我還是覺得很香!

我覺得做年糕真是一件有趣又好玩的事!媽媽說,做年糕為過年又增添了一道濃濃的年味!

學做年糕 篇20

敘事作文 ,820字

放寒假的第2天,我就回了鄉下奶奶家。到了那裡,我看到院子裡放了一個圓圓的袋子,被壓的扁扁的。我問奶奶這是幹嘛用的?奶奶笑呵呵的說:“這是用米做成的粉。裝在袋子裡用重的東西壓一天一夜就能用來做年糕了。”我聽了很好奇:“做年糕?”年糕是怎麼做的?我請求奶奶教我學做年糕,奶奶同意了。我帶著好奇心開始了我做年糕之旅。

在廚房的小桌子上放著一個大桶,然後在桶中間放一個臉盆,在臉盆底上放蒸糕的模具在桌子的左手邊把它打磨好的米粉放入桶裡涼上。也叮囑我這個米粉如果很乾就偶爾的灑一點水,奶奶在土灶的鍋裡已經放上了水開始燒了。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環節了。做年糕了,爺爺把模具擺放好,然後拿了一個篩子,準備把米麵塞到模具的方格子裡面爺爺說這個篩子是第一重要的環節,如果不把裡面米粉篩到勻稱,那在模具的格子裡就會成塊狀,影響它的口感。只見爺爺拿著篩子一抖一閃左右搖晃起來。米麵像跳動的小精靈一樣,輕輕地飄落到模具的格子裡,一會兒的工夫模具的格子裡就滿滿的。這時爺爺拿把木直尺,把上面的米麵颳得平平整整,接著爺爺說:“下面一步是脫模具,如果做得不好,就會影響年糕的外觀形象。所以要很仔細很小心的,慢慢地脫模具。”聽爺爺這麼說,我很激動,就想試一試。爺爺看著我呢,渴望的小心的眼神說:“行,我讓你來試試,我在邊上指導。”我小心翼翼地拿起模具,輕輕地,慢慢地緩緩地動著我的胳膊。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模具,爺爺在一旁鼓舞我說:“嗯,不錯,可以的。”也許是爺爺的鼓舞讓我驕傲了,到最後一點點的時候,我的手一不小心抖了一下,邊上的幾塊有點破壞了,雖然說有點瑕疵,但是我很開心。我急忙把它們放到蒸籠上去蒸。奶奶笑著說:“半個小時就可以吃上香噴噴的年糕了。”一會兒鍋裡就飄出了一陣糯米的香味。

奶奶說年糕已經熟了,大家快來吃年糕啊。我拿起一塊有點破損的年糕,輕輕地咬上一口,呀,真香!自己動手做的年糕就是好吃,我心裡美滋滋的,一邊吃一邊祝願著大家,來年我們大家步步高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