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的端午節相關作文20篇

傷心的端午節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361字

上上個星期天,老師說要帶我們包粽子,我們非常激動。上個星期我準備出發的時候,媽媽說要帶我去姥姥家,我不同意,和媽媽大吵了一架。最後我還是去我姥姥家,因為如果不去就會被我爸我媽打。

在路上我一直想著這件事,一直到我在姥姥家我還想著。小弟過來要和我玩,我沒有理他。小弟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媽媽聽著哭聲急忙趕來,問了問怎麼回事,小弟哭著說哥哥不和我玩。媽媽的臉立刻變了,大聲說去:“和小弟玩去!”我嚇得連忙跑去。和小弟玩的時候,我很害怕。怕又把小弟弄哭了,這個端午節我非常傷心!

這次上課,我聽同學們說這個說那個,說的我非常羨慕。唉!如果我來就好了,也能和同學們一起包粽子。

如果要是“打敗”爸爸媽媽就好了,可是我怎麼能“打敗”爸爸媽媽呢?這叫我很猶豫。

開心的端午節 篇2

節日作文 ,808字

【開心的端午節】

楊茗遠

今天,風和日麗,端午節已經來到,我們班舉行了“鬧端午”活動。

首先,我們聽了同學奶奶講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以及包粽子的方法。

我們坐在下面躍躍欲試,都想馬上就親手去包,但包粽子實在太難了,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有趣。一路上麻煩重重,終於在同學媽媽的幫助下,我包了一個奇形怪狀的粽子。

包完粽子,我們緊接著開始了撞蛋遊戲。雖然我的蛋在小組賽裡就被淘汰了,但卻依然沒有影響我對這場比賽的興趣。李老師在臺上主持著比賽,同學們個個圍觀在比賽者的旁邊齊聲吶喊。一開始顧芳語連連得勝,擊敗了很多對手。後來袁若菱出乎意外地打敗了顧芳語。此時同學們手中基本都是碎蛋了。我原以為這場比賽就這樣結束了,卻突然冒出個何其永,他手拿好蛋,以飛快的速度打敗了袁若菱,成為了這次撞蛋的冠軍。同學們個個歡呼雀躍。

這次“鬧端午”活動真是收穫不小呀!它讓我們收穫了端午的美食,端午的來歷……它還讓我們感到了快樂!

【開心過端午】

葉吳優

今天是週六,盼望好久的端午節活動終於到了。我一大早就醒過來了,下了床,以風的速度刷完牙,吃完早飯,早早地到了學校。

終於到了中午,爸爸、媽媽、奶奶們都過來幫忙了。桌子上像變魔術一樣一下子就擺滿了各種包粽子的食材,有櫻桃,有大米,還有蜜棗、雞蛋和肉。教室裡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下午的第一個活動就是“撞蛋”。我們這一桌一共有八個人,要把自己的蛋和對方的蛋相撞,沒有裂就算贏了。我們這個小組第一個贏的就是我,我以很快的速度把其他幾位同學都打敗了。可是,我太想吃蛋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蛋給砸碎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兒,李老師喊道:“開始撞蛋比賽!”我一下子呆住了,蛋都快被我吃完了,已經沒辦法比賽了。這時,爸爸對我說:“輸贏其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在參與的過程中是不是有收穫了。”對呀!撞蛋的過程我很開心,還知道了撞蛋的方法,這個也是很重要的收穫。

今天過了一個既開心又特別的端午節。

開心的端午節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924字

端午節、春節、元宵節、清明節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遠在他鄉的遊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一個團圓節。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爸爸也放假回來過端午節了。

說到端午節,還有一段悲涼悽美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生於兩千多年前的楚國,他為了國家能夠富強,想出了一個富國強民的好主意,於是獻給了楚王。可是當時的昏君國王聽信小人讒言,沒有采納,反而將他驅逐流放。在流放中,他得知家鄉被敵人佔領,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氣憤難平,在五月初五那天,抱著一塊石頭,跳進了淚羅江。當地百姓得知後划著小船把竹筒裡的米撒向屈原,為的是不讓江裡的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糯米和大棗做成。媽媽提前把糯米和包粽子的槲葉在盆裡泡了七、八個小時。中午我們吃過飯,奶奶和媽媽就準備開始包粽子了。我看見媽媽拿兩個葉子疊放在一起,然後再放上米和大棗,把葉子捲起來,直到把糯米和大棗完全包起來,再用繩子捆住,就完成了。包好的粽子放在盆裡,浸在水中。我看了一會兒,覺得挺簡單的,準備嘗試一下。在得到媽媽的允許後,我也開始包粽子了,誰知道那米就是不聽話,怎麼卷都卷不住,不是從左邊出來,就是從右邊出來。嘗試了幾下後,我就氣餒了,不想再繼續包下去了。媽媽說:“沒事的,我相信你一定能包好!”在媽媽的鼓勵和幫助下,我終於包好一個粽子,累得我滿頭大汗。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學習和包粽子一個道理,都要有耐心,持之以恆,沒有什麼困難能夠難倒你!今天你包的這個粽子煮好了,留給你自己吃。”我滿心歡喜答應了,一邊在心裡面細細體會媽媽剛才給我講的道理,另一邊期待著能儘快品嚐到自己包的粽子。

端午節的早上起來,媽媽給我和弟弟戴上了香囊和五色線,說可以驅邪保平安,希望我們姐弟倆健康成長。吃早飯時,媽媽把我包的粽子放在我面前,我嚐了一口,哇,好好吃啊!我一口氣把自己包的粽子吃完。心裡面暗想,看來只有自己動手,付出了勞動換來的果實才更美味。我一定要聽媽媽的話,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像包粽子一樣有耐心和恆心,刻苦認真,取得好成績,不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

這個端午節好開心呀!

開心的端午節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6字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喲。一提到粽子,我就流口水,粽子的種類特別多,有蜜棗味的、豆沙味的、蛋黃味的等,這些都特別好吃。端午節不僅有美味的粽子吃,各家各戶還會在大門口插菖蒲、掛艾草、別石榴花等,這些習俗我覺得特別有趣。

端午節,擁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戰國時期,楚國遭遇秦國的算計,屈原看出了秦國的計謀,告訴了楚王。楚王不但不相信他,反而把屈原趕出了皇宮。不久後,楚國就被秦國佔領了,屈原知道了,悲痛欲絕,投江自盡。這件事被老百姓得知後,大家為了不讓魚兒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裡投粽子,給魚兒吃。

端午節,還能看見刺激的賽龍舟。每到農曆五月初五,江邊響起了歡呼聲、打鼓聲、吶喊聲,響聲一片,熱鬧非凡。一隻只龍舟像一條條巨龍劈波斬浪,在江面飛馳;人們在岸邊不停地呼喊著,為健兒們加油助威。去年中央電視臺播放了在我們當塗縣舉辦的龍舟賽,那時候江邊人山人海,水面鼓聲鏗鏘,場面更是壯觀。

這樣的端午節,我非常喜歡,你們喜歡嗎?

開心的端午節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8字

“過端午,賽龍舟,粽子艾香滿堂飄!”盼著盼著終於盼來了端午節。

今天,媽媽一大早就起床了。去菜市場買來粽葉,糯米,紅棗等製作粽子的材料。開始製作了!只見她熟練的包起粽子來:先用開水過一下粽葉,然後把糯米放一把到粽葉裡,接著把紅棗塞進去,之後把塞進去的洞填上。隨後淋上醬油,最後用繩子包起來。一個香噴噴的粽子包好啦!開啟一聞,香味撲面而來,咬一口,又粘又甜真好吃!

吃完了午飯,我們去看龍舟賽,剛來到比賽場地,已經人山人海了。我找到位置坐下來,比賽已經快開始了。“滴!”隨著裁判的一聲哨響,四條龍舟一起衝出了起點。三號龍舟的速度驚人,目前遙遙領先!一號龍舟也不甘示弱,每位選手都在用力的劃,拼命地劃……哦,天哪!三號龍舟速度慢了,一號龍舟漸漸反超了三號龍舟。離終點只有兩米多了,一號龍舟的選手用盡全身力氣,率先到達終點!下面的掌聲如雷鳴一般響起!祝賀一號龍舟選手贏得了比賽!

天黑了,我們回家了,我腦子裡浮現出今天一天的樣子。今年的端午節我十分開心,我盼望明年的端午節快點到來。

開心的端午節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538字

我喜歡喜樂盈盈的春節,也喜歡其樂融融的中秋節,還喜歡火熱朝天的元宵節,但是你知道我最喜歡的是哪個節日嗎?哈哈!那就是開開心心的端午節。

每到端午節的時候,大家都非常開心,因為可以看到精彩的賽龍舟比賽。

人們來到比賽現場,隨著主持人一聲“賽龍舟比賽正式開始!”一條條龍舟行駛過來,大家站在河堤上,高聲為自己看好的龍舟加油助威。一條條龍舟緊緊的咬住前面那一條,一會兒這條在前面,一會兒那條在後面,不分上下,就連龍舟過去了,那助威聲還久久不能停息。

當然,端午節吃粽子是少不了的。粽子的餡料有很多,有紅棗餡的,有鮮肉餡的,還有豆沙餡的呢……可是粽子要怎麼做呢?首先,媽媽拿出一片粽葉,折成自己喜歡的形狀,然後,放入一半米,之後再加上自己喜歡的餡,再把米放滿,用另一片粽葉把粽子封口,再用繩子捆緊。我們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用文火煮幾個小時,吃一口,哇!可真軟,我再咬一口肉餡,真香!簡直人間美味。

過端午節,香袋也非常重要,做香袋其實也很簡單,把一個形狀先用線縫成半個,再放上艾草,然後縫剩下的半個,香袋就做好了。香袋掛在胸前,還可以驅趕蚊子哩。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它展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我們要將這份文化傳承下去。

我心目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3408字

【篇一:我心目中的端午節作文】

期盼已久的“端午節”終於到來了,我迷戀那陣陣的棕香,我迷戀那淡淡的艾葉的味道,我迷戀那伏魔降妖的雄黃酒的味道,我也好奇那賽龍舟的壯觀景象,還有我最喜愛的五彩繩系在胳膊上的感覺。

日上三竿,所有人家裡喜氣洋洋充滿了歡笑。有些人給門口放上了艾葉、菖蒲,家家戶戶激情四溢,都來為端午節點綴一絲色彩,馬上院子裡、樓道里,都飄滿了陳陳棕香,如同人在竹林中品嚐著入口清香的香茶一樣磬人心脾,望著林旁的小溪,聞著林中的花香,輕盈而又涼爽。一陣喧譁,打斷我眼前的美景,一下子把我拉回到現實中來,哇,好美的棕香,我這時迫不及待的讓媽媽幫我煮粽子,望著那綠葉包裹的粽子,我不禁垂涎欲滴,恨不得馬上吃到嘴裡,我在爐子周圍焦急的等待著,媽媽笑著說:“好孩子,別急一會就好了。”過了很久粽子才出鍋,我迫不及待的剝開粽子,狼吞虎嚥的把它吃下,好香甜啊。說起這端午節還有一個動人而又美麗的傳說。

秦國士兵將楚國攻破,詩人屈原萬分悲痛,寫下絕筆後,抱石跳入汨羅江自殺,楚人聽說屈原自殺後,紛紛自發到汨羅江內打撈屈原的屍體,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他們將包裹糯米的粽子投入到江中,又給江裡倒雄黃酒,迷昏蛟龍,就這樣,每到五月初五,人們就在這一天去江裡投粽子,倒酒。慢慢的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當天,媽媽要在這天給我搓五彩繩,五顏六色的絲線穿插在一起,顯得格外美麗,搓好以後,媽媽給我的手腳,各帶了一個,寓意吉祥如意,以後的生活五彩斑斕。

啊!“端午節”五彩繽紛的端午節,吉祥如意的端午節,在我們心中永遠香氣十足,熠熠生輝,帶著我們美好的祝願永久流傳下去!

【篇二:我心目中的端午節作文】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農曆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們家每年端午節時也都吃粽子。媽媽包粽子的手藝是跟奶奶學的,鹹粽子、甜粽子、紅棗粽子、花生粽子…媽媽都會包,但是我認為媽媽包的肉粽子是最好吃的。

今天,我也想體會端午節包粽子的樂趣,所以打算也和媽媽學習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糯米提前兩天就浸泡在清水中,每天換水兩次,其次是把粽葉清洗乾淨,用水略煮,讓其變得柔然而有韌性,然後就浸在水中。把自己喜歡吃的紅棗、蜜棗、花生、葡萄乾等洗乾淨準備好,如果包的是肉粽子,就要把事先醃製好的臘肉洗淨切塊備好。準備工作完成後,就開始開工了,先把兩個或者三個粽葉圍攏起來圈成一個漏斗狀,然後把少量粳米放入“漏斗”中,填入自己想吃的紅棗、花生、蜜棗之類的東西,用粳米蓋滿整個“漏斗”,然後用其餘的粽葉順著“漏斗”的方向纏繞,最後用繩子繫上就完成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喜歡吃肉粽子,也趕緊學著包,剛用粽葉把“漏斗”圈好,才放入粳米,還沒來得及放肉呢,漏斗就散開了,米都撒了出來,我又試了幾遍,不是粳米放多了,就是粳米放少了,一會包個“餓老漢”,一會包個“大胖子”,我不但沒包好,還弄的滿身都是水。

後來,媽媽告訴我,在南方端午節還有賽龍舟的習俗呢,你在網上看看賽龍舟的視訊吧!我迫不及待的在百度視訊中敲入“賽龍舟”三個字,啊!……。廣闊的江面上數支龍舟拼的你死我活,每支龍舟上有十幾人划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龍尾敲鼓。這樣壯觀的場面真是熱鬧。

龍舟響噹噹、端午粽飄香,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其實是地道的故鄉情。

【篇三:我心目中的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是戰國末期楚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我又盼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但因屈原而神祕,而又因為吃粽子,賽龍舟讓我們小孩所喜愛。天剛剛亮,我看見奶奶在掛艾草、艾草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我奶奶為什麼要掛艾草,奶奶說可以避邪。所以每當看到掛在門口的艾草,我又隱隱有點害怕。

不大一會兒,家在農村的表哥表妹都來了,我最期盼節假日和大家在一塊歡樂的玩耍,現在甭提有多高興了,我發現她們的腳腕和手腕都繫著五顏六色的花繩子,原來農村蛇多,繫上五顏六色的花繩子可以嚇跑蛇,避免蛇咬,原來如此有趣!

一會兒,奶奶端上來了熱騰騰的粽子,我奶奶可是包粽子的高手,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清香撲鼻。青青的葉兒包裹著香甜,我們每人拿著一個粽子:輕輕的剝開第一層,充滿著對香甜的可口。

吃完粽子,我們又要去看賽龍舟,我們一路上你追我趕,歡歌笑語灑滿路間:“一碗烈酒解得了憂愁,淡淡的苦艾插在大門口。糯米粽子香飄巷外,三湘的歌兒情調悠悠”。

我又期盼著明年的端午節!

【篇四:我心目中的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本是人們紀念愛國人屈原的一種方式,但後來,人們不再把棕子扔在水中,而是當作一種點心品嚐;人們不再划船打撈屈原的屍體,而是舉行龍舟比賽……

過端午節,我最喜歡從電視上看現場直播的龍舟賽。一條條造型是龍,火紅色的船從起點一下衝出去隨著船尾有節奏的鼓聲,隊員們喊起了"一二,一二"的號子,隊員們手持船槳,合著號子有力的划動著船槳,每個人的船槳都是同時落,同時起,水花四?R,船行的筆直。

看龍舟賽,那真是太激動了!一會兒自己中意的船領先,一會兒自己的船被別人超過,看著自己的船遙遙領先,我就很自豪;"我眼力真不錯,這條船一定能贏!"看見船被別人超過,心裡就很不是滋味,想著;"加油呀,衝上去!像剛才那樣超過它!

終於,比賽結果見分曉,如果自己中意的船取得了好成績,我便炫耀似的對大家說;"看見了嗎?這就叫眼力,我就知道它會取得好成績,如果自己中意的船沒取得好成績,奸險便裝作什麼事也沒發生。

比起看激動人心的龍舟賽,我更喜歡品嚐端午佳節的獨特美食棕子!

棕子的外貌是碧綠色的外衣,裡面白、糯而香甜的糯米飯,米飯裡還有棗、豆子、葡萄乾等果料。

一般我吃棕子要先聞。不剝皮,先深深的聞一口棕葉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然後迫不及待的開啟棕葉,你以為我要吃嗎?不,還是聞,聞一聞那香甜的味道。

下一步才是吃哪!看那結白的糯米里嵌著一塊紅寶石般的棗,那一定是要一口先吃掉棗。然後再一口口的把棕子整個吃掉;糯米又香又軟,果料散發著無法言表的香味,兩者結合在一起,再配上棕葉的清香,那真是賽過王母娘娘的蟠桃啊!遇上美食,人們就顧不得自己的儀態了。每當我品嚐完這人間美味後,便會手兒粘粘,嘴邊還粘著幾粒米,滿意的回味一下。去衛生間洗臉洗手了!

啊!端午節,你不僅帶給我視覺上的盛宴,更帶給我味覺的的盛宴。

【篇五:我心目中的端午節作文】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起床便讚歎道。我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我夢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便投入滾滾的激流中。

做了這種夢,我不禁全身發抖。對屈原忠貞報國的熱忱,我自愧不如。我對端午節的理解是吃粽子,划龍舟,喝雄黃酒這都是大家在端午節經常乾的事。懷著對端午節的不解,我去尋味了媽媽,媽媽對我說:“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如果你想更深入的瞭解,不如上網查查吧。”

我開啟電腦到百度搜索欄裡一搜—呀,真讓我大吃一驚,一下子就搜到了3,950,000多個結果,看來端午節比現在的歐洲盃還熱門呢。

我打開了幾個網頁看看,個個五花八門,形形色色讓人眼花繚亂呢。有關於吃粽子的,有關於賽龍舟的,有關於喝雄黃酒的……而端午節的習俗更是數不勝數。

於是,我把在網上搜到的關於端午節的東西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媽媽。

通過網上的搜尋,端午節激發了我濃厚的興趣,我想到了人們為什麼要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有著無法訴說的懷想和敬仰。屈原將自己獨立於岸後的跳河,他的忠貞為國,他的憂國憂民都深深地打動著我們。

屈原執著的愛國之情已經生生不息,願他做為一面旗幟,永遠飄揚在我們心靈的制高點。將激勵我們世世代代學會逆流而上,學會默默承受風風雨雨的洗禮,擺脫一種傷痕一種疼痛的陰影,珍藏一種人格的力量一種至高無上的尊嚴。

這就是我心中的屈原,我心中的端午節。

我心中的端午節 篇8

高三作文 ,811字

韓國人的一句驚世駭俗的“端午節屬於我們”使全體善良,純粹的中國公民用力嗤笑。

這種近乎無限的縱容開始於工業革命後的人類所帶來的影響。人類越來越重視用物質生產物質的過程。工廠裡尖器刺耳的機器響聲讓我意識到從此開始到物質的出現並且成為其他物質的拼湊組合而非精神的凝聚。

不禁用黑色墨跡打出一個大大的問號,心中的端午節,到底蜷縮在哪一處晦暗的角落?散發著內斂的憂傷。

我心中的端午節,是純粹的。

它不屬於除華夏民族之外的任何一個民族,是純粹的中國文化。依稀還記得小時候,媽媽用手包粽子的手勢,不帶有任何一絲的矯飾,針、米、葉三者完美融合。她包粽子與眾不同,根本不用白色棉線,用針引著葉,穿過白色稻米,輕繞成結。成品被擱放在具有一定年輪的竹匾中,熠熠生輝。

我心中的端午節,是博愛的。

即使生活在鋼筋水泥人為充塞自然的痕跡,廢棄的淤泥沙土開始侵佔流水區域的年代,你依舊留有堅硬的翅膀。在人類總想從物質上最大限度地攫取利益的同時,你卻最大限度用僅僅三天的時間開始拯救,這是對人類墮落已久的自然精神的一種聖潔的救贖。你並沒有冷眼旁觀著所有陰蠣精神的被精神家所鄙棄和放逐的人。

我心中的端午節,是堅忍的。

即使被現代社會遺棄,因乘載了太多的歷史與現代社會的物慾流的冗雜,人們看你的眼神變得麻木而渙散,你卻絲毫沒有介意,依舊承擔起監守精神家園和傳統文化的雙重革命任務,嘴角不帶有一絲不愉悅的弧度。你堅忍地生存於物慾流充斥的世界中。

我心中的端午節,是有生命力的。

生存在這個有機生命界中,被賦予生命是很自然的。“存在的即是合理的”。端午節凝聚著古人多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才被創造瞭如此鮮活的詞彙。你在幾千年歷史的摩擦與沖刷下,卻依然屹立於每一寸溫差巨大的土地上。以此證明了你繁雜如野草的生命力。

一種靜水流傳的精神力量。

不能忘卻。

我心中的端午節,是歷史遺留下來的一聲盛大的轟鳴。在中華大地泛黃的泥土上,以及工業廢氣充斥的空氣中,徹響。

我心中的端午節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21字

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的由來和傳說有很多,都是源於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傳說屈原眼看國家被侵略,不忍捨棄。於是寫下絕筆,投江自盡。百姓為他的死感到十分哀痛,於是有人拿著飯糰等食物投入江中,有人拿雄黃酒藥暈蛟龍水獸,後來,就發展成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說到端午節,怎麼能少了賽龍舟呢?那一條條龍舟在水面上穿行,猶如龍神下凡,激起一道道白色浪花。那龍舟上人們的口號震天響,整齊一致,猶如龍在怒吼,點燃了整個賽場。

最後一段賽道,觀眾們沸騰了!究竟鹿死誰手呢?一條條“蛟龍”你追我趕,爭先恐後,誰也不讓誰。答案揭曉了。一條條龍舟衝過終點。頓時,歡呼聲,喝彩聲佈滿整個賽場,電視前的我也不禁跟著喝彩!

端午節還有一個重要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通常是自己包,自己蒸,自己吃。

我先把米放進綠色的粽葉裡,中間再放一塊五花肉,然後再放上一層米蓋住肉,最後用粽葉裹住米,用棉線紮緊,粽子就包好了。我家的粽子是隔水蒸的,跟煮出來的不同,色澤半透明,晶瑩剔透,口感更韌。咬一口,油流出來,香氣四溢,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個。

一眨眼,端午節結束了。但是,賽龍舟、吃粽子和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卻永遠留在了我的心中。

我們的端午節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4字

照我們鷗湧的老規矩,端午節差不多在五月初一就開始了。“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端午節便成了人們的一大盛事。在端午節的來臨之前,人們早已準備充足了。男人們都準備著龍舟這項事項。女人們在家召集了親戚們來包棕子。記得兒時,我常蹲在媽媽身旁,全神貫注地注視著媽媽的一舉一動:只見媽媽首先把蕉葉放進大鍋裡煮熟;然後把蕉弄成圓錐形;接著放進各種餡料;最後用繩子包起來,煮熟再裝起來。為過端午節時準備的。

孩子們過端午節,第一件事就是買各種水果,有荔枝、龍眼、榴蓮……孩子們特別喜歡吃這些端午節特有的水果。第二件大事就是買新衣。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菸花爆竹等。

到了端午節那天,就顯示出永珍更新的景象。家家趕做龍船菜,空氣裡都瀰漫著酒肉的香味。孩子們紛紛跑出街買各種玩意兒。街上滿是一派熱鬧的景象:只見街頭巷尾滿是人,滿是鞭炮。人們穿著新衣服,臉上帶著幸福的笑容。到中午時分,必趕回家,因為在我們鷗湧得請親戚朋友來吃飯。

吃過午飯後,大家就更忙了。

無論是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河邊旁。人們的眼睛都期待著前方的龍船的來臨。“啪、啪、啪”這意味著龍船的來臨,把人們逗得更加興致勃勃。不一會兒,只見一隊身穿紅色短衫和紅帽,手持龍船棒,整齊劃一,秩序井然,毫不混亂。河邊的人們高呼著,點起了鞭炮,好一派熱鬧景象!整條龍船繞著村子來回幾趟,高呼萬歲,喜慶的氣氛洋溢在空氣裡。

家鄉傳統的端午節,在政府政策的春風沐浴下,顯示出喜氣洋洋。

快樂的端午節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4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我和媽媽參加了由梅州日報社與梅州錦繡國際聯合舉辦的“親子包粽子”活動和製作父親節卡片的活動,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上午九點,熱辣辣的太陽晒得人汗流浹背,我和媽媽來到了梅州錦繡國際營銷中心。嗬,好多人啊,很多小朋友已經開始了。我趕緊拉著媽媽衝上去。

我首先跑到包粽子的桌子旁,拿起兩片粽葉,準備包粽子。突然腦子裡靈光一閃:啊,我還不會包粽子呢。媽媽慚愧地表示她也不會。這時,旁邊有一位大姐姐看見我們的窘態,就叫我跟她學。大姐姐告訴我:“小弟弟,你要先把兩片粽葉折一下,然後弄出一個小漏斗,把糯米舀進去,壓實,關鍵是糯米不會掉出來。好,先做好這幾步,再學後面幾步吧!”我按照姐姐教的方法,拿著粽葉,折了起來。咦?怎麼弄不到?我滿頭大汗地試了好幾次,都還是弄不到。哼,該是使出我的大招了叫大姐姐來。可是大姐姐教了我好幾遍,我還是不會,大姐姐看我手忙腳亂的樣子,不由自主大笑了起來。好在媽媽學會了,手把手地教我,“雙劍合併,天下無敵”,我終於學會了。後來大姐姐還教我如何把粽子紮好,雖然我的粽子形象實在不佳,不過是自己的勞動成果,所以我還是得意洋洋地向媽媽炫耀了好久。

粽子包好了,接下來,我就去參加親子卡片製作活動。正當我準備製作的時候,發現桌子上的材料不夠。主要是人太多了,大部分材料已經用完了。我和媽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幾份材料。哼,我就用這點材料也能做好。經過我的努力,卡片終於做好了,看上去還挺不錯的嘛。不過,很遺憾,最後的評獎中我只得了三等獎。

回到家,奶奶誇我粽子做得好,爸爸說我卡片做得好,我心裡美滋滋的。

今天,我既包了粽子過好了端午節,又做了賀卡過好了父親節,真是一舉兩得。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快樂的端午節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561字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看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香”我輕輕唱起奶奶教的歌謠。

端午節在每年農曆裡五月初五,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一樣的。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有一次端午節,媽媽包起了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的豬肉,然後用糯米蓋嚴實。我開始沾沾自喜,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我。可是當我想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使喚,接二連三的跳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媽媽替我解了圍—把糯米弄掉了一點。我才鬆了一口氣,經歷了這小挫折後,總算到了最後一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了媽媽。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看起來簡單,行動起來卻很難。

在端午佳節,人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來紀念屈原。一代代傳承下來,才逐漸形成了蘊含人們深情感、承載民族文化的傳統風俗。因此,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節日。

家鄉的端午節 篇13

國一作文 ,611字

我的家鄉在江西省,每到端午節,家家都會傳出淡淡的清香,令人陶醉。你可知這陣清香來自什麼東西?它就是—粽子。

在端午節的前幾天,家家戶戶就會上山去摘大而且嫩的竹葉。摘回來後,把竹葉浸在水裡大約半天,然後拿出來,晾乾,再儲存好,放在乾燥的地方。等到端午節的前一天,把竹葉拿出來,再浸在水裡,洗乾淨,用來包粽子。

每當到包粽子時,我和表妹總是爭著搶著要包,但姑姑總是不給。其實粽子可以包成多種形,有牛角粽、五角粽等。我表妹總是要姑姑包牛角粽,但姑姑總是故意氣她,不包。包好的粽子要煮上很長時間,剛上鍋時,粽子要很小心,因為怕粽子的米漏出來。粽子煮了大約半個小時後,就會傳來陣陣清香。可以說廚房裡整整兩三天都有清香餘繞。我很喜歡這種味道。

在家鄉,端午節除了包粽子,還會包粽餅。粽餅的主料也是米。只不過米要磨成粉,再包。粽餅是甜的,很軟,很有黏性。煮熟了的棕餅呈棕色。吃入口中很容易粘住牙齒。所以吃的時候,要很小心。我也很喜歡吃粽餅。

其實一開始,我並不知道為什麼每到端午節,就要吃粽子。後來,奶奶告訴我屈原投江的故事以及老百姓把粽子、雞蛋等食物投入江的原因。奶奶還告訴我,屈原的愛國事蹟。這我才知,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吃粽子時,我想起了幾句話“那條江本是一種自流的水,水流汩汩,吟著楚辭揮舞衣袖分辨清濁醉醒,臨於岸邊風騷”。

端午節,一個紀念人的節日。

家鄉的端午節很熱鬧。不信可以來我家鄉看一看。

多姿多彩的端午節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848字

我過的端午節,沒有賽龍舟,沒有包粽子,更沒有扔粽子。我只有坐在家裡乾巴巴地啃著買回來的粽子……唉,我多希望在這端午節過得有節日氣氛一些!

如今,端午節的習俗已經被人們漸漸淡忘,人們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賺錢、上網、旅遊等方面。現在,你還會在湘江河面上看到那千舟競發的壯觀景象嗎?還會體驗到包粽子和扔粽子的樂趣嗎?

“端午節要給小孩子系五色線呢!”“等等,端午節還有這風俗?!”我驚訝地看著侃侃而談的媽媽。將信將疑的我趕緊請教了“度娘”—這在以前確實是真的!可是,親愛的朋友們,請您看看,現在端午節的大街上,有哪個小孩子會繫著五色線呢?唉,我們許多的文化遺產為什麼會銷聲匿跡呢?

端午節是傳統節日,它有特定的節日習俗。人們淡忘了千古流傳的習俗,便是對愛國詩人屈原的侮辱,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漠視!那麼,我心目中的端午節是什麼樣子的呢?就讓我為你們來描繪一番吧!

我心中的端午節是激烈的:一艘艘龍舟像魚兒一般地貼在濤濤的江水上急速地行駛,龍舟上,每個人都在賣力地划槳。他們身上溼漉漉的,不知是被汗水浸溼的,還是被那激起的水花打溼的,而在湘江兩岸觀看龍舟賽的人們則大聲喊著“加油!”

我心中的端午節是溫馨美妙的:大家歡歡喜喜,圍著桌子包粽子,老人們就是最好的老師,三兩下就將粽葉、糯米、紅豆、蜜棗、五花肉裹成了一個稜角分明而又胖嘟嘟的粽子。小孩子們在一旁拍著手嚷嚷著也要來試試。結果,糯米、配料灑了一地,那一串粽子的身影裡也多了幾個“四不像”。笑聲伴著粽子出鍋了。解開包著粽子的麻繩,剝開粽葉,甜粽子裡藏著紅紅的甜棗,鹹粽子裡白白的肥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特有的蒸粽香。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看著棒,吃著更棒,真是人間美味啊!

我心中的端午節是有趣的:眾多的人站在江邊扔粽子,劃成一條條美麗的弧線,這條條弧線中寄託著人們對屈原的懷念和追憶……我也拿起一個又肥又大的粽子,胳膊一揚,用力地向江中心扔去,然後看著它在江面上劃出道道漣漪,迅速地沉入江中。

期盼著我的願望成真,期盼著我心中的端午節早早到來。

我身邊的端午節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7字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我情不自禁地朗誦起張耒的《和端午》,因為今天是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每家每戶都一大早起來忙和,而我也早早地被媽媽叫醒了,媽媽把蒿葉紮成一個不規則的四邊形,裡面放進糯米、綠豆、葡萄乾,然後右扎一下,左扎一下,一個有著風度的綠戰士就出現在眼前。我學著媽媽的樣子,也包了起來,可包出來的粽子,總有一個“將軍肚“。經過媽媽的巧手改扮,小粽子們總算減了肥。

該賽龍舟了,村子裡的大爺們都鼓起幹勁,等龍舟到了,他們便爭先恐後地把龍舟抬下河。要選賽手了,入選的賽手個個身強體壯,欣喜若狂;被淘汰的選手起初垂頭喪氣,但看看瘦弱的自己也頓時釋然了,一刻不閒著地為賽手們加油、助威……

當然,端午節是絕對少不了喝雄黃酒的。我們村子每一個老少爺們都放開了喝,平時討厭他們喝酒的那些姑娘們,今日也都拿起酒罐子呼呼大喝,就連小孩看著也都嘴饞。

到了晚上,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大人們都給自己的孩子講端午節的來歷。故事豐富多彩,有屈原投江、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在我們村裡,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屈原投江了,家喻戶曉,老少皆知。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我不禁又朗誦起這首詩,深感端午節這個傳統文化所帶來的魅力。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4字

馬上就要過端午節了,大家都開始忙活起來了。媽媽和奶奶先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然後開始清洗乾淨粽子葉,便準備開始做粽子了。

“媽,我還不會包粽子呢,您能不能教我包粽子啊?”我懇求道。“行,反正包粽子還是蠻簡單的,我就教你吧!”媽媽爽快的答應了我的請求。“不過,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必須耐心點兒。諾,首先把粽子葉捆成一個圓錐形;記住,一定要捆的很緊,這樣才不會漏出米來。再把糯米放下去,如果你喜歡吃紅棗粽子,也可以在裡面放幾顆小紅棗進去一起煮。然後再用一片粽子葉把裝糯米的口蓋住;接著用一條細繩或割葉青把粽子綁緊來,就完成了!”媽媽仔細地對我說。

不知道為什麼,在媽媽面前的“乖乖女”粽子,在我面前又變成“調皮蛋”了,不管怎麼弄,它都不聽我的話,氣得我真想大罵它一頓。最後,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在媽媽的幫助下,“不成功則成仁”地包了一個粽子,雖然看起來並不雅觀,不過,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到了端午節這一天,媽媽給我帶上了五線繩,並囑咐我一定不要折掉或壞掉,只有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場雨下了,才可以摘下來。據說五彩繩代表五色龍,可以降伏妖魔,驅走疾病。早上忙完之後,今天的主角登場了—白嫩嫩的粽子蘸上白糖,又甜又黏,又白又香,好吃極了!

五月五,端午節,吃粽子,龍舟戲水喜氣洋洋……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 篇17

節日作文 ,703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大家應該都唱過這首歌吧。沒錯,這就是端午節,賽龍舟的一首兒歌。

到端午節,也就是我們的農曆五月初五,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也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啦。但同時呢,我們也會舉行一場龍舟競渡比賽。分好了隊,比賽就正式開始了。紅、藍隊就像發了狂似的一個勁的擺動雙槳。在岸上觀看比賽的我也沒閒著,使出渾身的勁,大喊:“紅隊,加油!紅隊,加油!”

紅隊似乎聽到了我的叫喊聲,突然加快速度,使出渾身解數,衝向終點。藍隊一看苗頭不對,也立馬使出全身的勁兒,奮起直追。這場面怎一個精彩了得啊!

遠遠望去,清澈見底的江面上水花四濺,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水珠幻化成了一顆顆漂浮在半空中的彩鑽,煞是耀眼。選手們的臉上溼漉漉的,已分不清是江水還是汗水……。

比賽進行到中途,兩隊的選手都已累得滿頭大汗,但他們似乎一點也不累。在汗水和江水的飛舞中,在觀眾們的歡呼喝彩聲中,他們顯得更亢奮了,勁頭更足了,速度也更快了。

終於,距離終點只有十米遠了,隊員們都使出了吃奶的勁兒,恨不得龍舟能變成一條真正的龍,帶著他們飛向終點,上天入海。五米、四米、三米、二米……。眼看就要到達終點了,兩隊龍舟飛速衝向終點。哇!紅隊勝利了。我在為他們高興的同時,不禁產生了一些疑惑:為什麼端午節會有龍舟比賽呢?這個習俗有多久歷史了?

旁邊一位觀看比賽的阿姨對我說:“賽龍舟是為了我國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之後,他跟我講述了屈原跳江的故事,聽後,我深受震撼。

當又一個端午節即將來臨時,我不禁在想,要是屈原在天之靈能看到這樣熱鬧、和諧的生活場景,他該多麼欣慰,多麼興奮啊!

中國的端午節 篇18

國二作文 ,589字

端午節自古是中國的節日,可聯合國卻將它定為韓國的節日,這毫無道理!荒謬!

中國古代用十二天干、二十四地支來計年,而端午正是從中取出二字拼湊而成。這個節日的名稱正是中國特有的計年法,這端午節怎麼不是中國的呢?

再來說說屈原。屈原是兩千年前戰國時期楚國的宰相,因為被奸臣所害,被貶到了汨羅江當縣令。後來楚國滅亡,愛國的他投江自殺了。當地老百姓很想念屈原,划著獨木舟將粽子投進河中,由此來紀念屈原。屈原是中國人,戰國也是中國的歷史時期,這麼明顯的事例指向一個答案—端午節是中國的!

每逢端午節,我們都會包粽子,各式各樣的粽子很是惹人喜愛。有肉餡的、蛋黃餡的、豆沙餡的……幾千年來,吃粽子早已成為端午節的標誌性活動。而韓國在當時還只是遊牧民族,並沒有這習俗。中國人開始過節時,韓國還未成型,這端午節當然是中國的啊!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重頭戲。每逢端午,全國各地的人都會賽龍舟。在江上奮力拼搏的青年,岸邊觀賽叫好的觀眾,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賽龍舟是體現中國人團結的運動,因此,賽龍舟是個很好的證明,端午節就是中國的。

這麼多證據都可以證明,端午節本來就屬於中國。聯合國怎能將它定為韓國的呢?

歷史告訴我們:韓國的年輪只有七八百年而端午節的起源是戰國時期;

雖然幾十年中國的確沒有放假,可端午節肯定是屬於中國的啊!無論從前,現在,還是以後,端午節都是中國的!歷史是不會改變的!

我家的端午節 篇19

國二作文 ,472字

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們村按照習俗:包粽子,趟露水。

一大早,母親就叫我起來,說是要去山上趟露水、採粽葉。到山上路上時,旁邊草綠鬱郁的,上面的水珠一串串的,好像珍珠一樣。母親對我說:“誰的身上露珠沾得多,誰就越幸運。”於是我便趕趟兒似的往草堆裡擠,露水掛在腿上,冰冰涼的,很舒服。

走著走著,樹越來越高了,眼前的綠色多起來。空氣中的水溼潤地撲在臉上,眼前便是目的地了。

一棵又一棵的棕葉樹高高地聳立在那裡,樹上的粽葉分散開來,像一把扇子。搞完粽葉,我們便回到家裡開始包粽子。粽餡是用米飯、糯米粉和肉碎和一起的。母親剛開始教我要把粽子包緊,要不然容易散。我認為包粽子是很簡單的,可剛開始時,弄得我不知所措,包的幾個粽子都散了,媽媽看到之後便手把手地教我,我才漸入佳境。不不知不覺中,粽子包完了,看著一個又一個的粽子整齊地排列著,心中便盪漾起一陣春風。

吃粽子時,那甜甜的香味便在我的心裡長久地佇留。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人士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投汩羅河致死的事件。他的愛國情懷將會隨著端午節一直傳遞下去。

我愛端午節,我愛吃粽子。

難忘的端午節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25字

盼星星,盼月亮,我期盼已久的端午節終於來到了。

端午節那天,我滿懷期待地和爸爸媽媽來到了外婆家。一下車,外婆就高興地跑過來擁抱著我,對我說:"昶昶,今天過端午節,外婆來教你包粽子吧!"“好哇,我早就想學包粽子了!”我愉快地回答。

於是,我們便忙碌起來。首先,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粽葉,學著外婆的樣子折出一個三角形漏斗,在摺好的角筒裡放入適量的糯米,再塞上切好的小片豬肉,又加入一些糯米,把豬肉蓋得嚴嚴實實的,最後把粽葉包上。我開心極了,心想:原來包粽子這麼簡單,我這不一下子就學會了嘛!正當我得意時,糯米漏了出來,掉了很多到地上,我急忙向外婆求教。還好外婆及時幫忙,並告訴我糯米不能加得太多,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粽子包好了。最後一步就是纏繩子了。我拿過外婆準備好的小紅繩,繞過來繞過去,把粽子纏得緊緊的,生怕它再有閃失,最後還用力打了個漂亮的結,嗯,這下該“安全”了。我自認為包得還不錯,給自己點了個贊。

接著,我們開始蒸粽子了。先開大火,再慢慢轉為小火。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蒸煮後,熱騰騰的粽子終於出爐了,廚房裡粽香四溢。全家人品嚐著我包的粽子,一個個都讚不絕口,我心裡美滋滋的。

端午節學包粽子可真讓我難忘!這些有趣的傳統習俗,我決定要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