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心靈的聲音——讀《十八歲出門遠行》有感相關作文20篇

傾聽心靈的聲音——讀《十八歲出門遠行》有感 篇1

讀後感 ,1417字

在歲月的河流中時間就像看不見的門檻,當你邁過它,一切就成為過去,—晨光變成夜幕和星星,花草轉化為種子和土壤,而你的夢想,也將融化在微風中飛向遠方……

沒有一種青春,叫重來。櫻桃紅了,芭蕉綠了,經歷著山長水遠的流年,悄然間,我們,正步入花季,走向未來。閒暇時光,有幸有了這本書作伴--《十八歲出門遠行》,一篇《哦,香雪》,在我的心上,留下了那不濃不淡卻讓人回味的一筆。

“一輪滿月升起來了,照亮了寂靜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敗草,粗糙的樹木,還有一叢叢荊棘、怪石,還有漫山遍野那樹的隊伍,還有香雪手中那隻閃閃發光的小盒子。”每每讀此,總有一種莫名心動的感覺。在臺兒溝,這個掩藏在大山皺褶裡的小山村,因為有人發明了火車,有人將鐵軌鋪進了深山,世界,才發現了臺兒溝的存在。火車僅停的一分鐘,帶給臺兒溝的姑娘們無窮的歡樂。而香雪,這個唯一考上初中的十七歲少女,為擁有一個自動開關的鉛筆盒,意外登上了遠行的列車,在三十里外的站點下車,在月光盈盈的夜晚獨自踏上回家的路,這一段孤獨的旅程,使香雪完成了只屬於她自己的蛻變與成長。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他自己的不朽與傳奇,在生命的過程中,總有那麼一些人,一些事,造就了自己精彩的開始。“大山原來是這樣的!月亮原來是這樣的!桃樹原來是這樣的!香雪走著,就像第一次認出養育她成人的山谷。”那晚的月亮,點亮了香雪的心,哦,香雪!香雪!故事並沒有終止,我相信會有一天,香雪會成為一名新時代的知識分子,重建臺兒溝,讓更多的人關注臺兒溝,瞭解這大山深處的一支奇葩,未來的這裡,充滿美好的憧憬與期翼,相信香雪一定會感謝她自己的這一次勇敢,第一次出門遠行,讓她成長,讓她聆聽自己心靈的聲音,讓她從此開始,擁有精彩,擁有屬於她自己的,不朽與傳奇的生命!

傾聽自己心靈深處,那段最美的聲音,並將它播放。你想要那個隔著車窗的鉛筆盒麼?勇敢地跨籃子雞蛋踏上火車吧;你想要在最近的車站走回家麼?勇敢地理好衣襟衝向夜晚;你想要讓外面的世界認識你的家鄉麼?趕緊下定決心找好努力的方向吧。你自己,你的親人朋友,你的家鄉故土,會因為你循著自己的心願去創造未來而變得流光溢彩,充滿美好與希望。

轉過翩飛的思緒回首自己,傾聽心靈的聲音,並勇敢的按下那個“播放”的按鈕。如果想要起早鍛鍊身體,就不要以各種理由為藉口用懶覺打發一個又一個早晨;如果想要擁有一個精彩的明天,就不要因為各種麻煩用平庸過完一個又一個今天。以前的我,缺少那一份敢於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並馬上付諸實踐的那一份勇氣。我曾害怕長大,想永遠做父母懷中的乖乖女,甚至於已經老大不小還不會騎車,做飯只會泡方便麵。既然過去就是過去,那麼,從現在開始,把握今天,面向未來!

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逝去的青春只能靠我們自己買單,現在開始,還不晚。永遠不要相信過去的時光才是最好的,畢竟它們已經消滅,過去的歲月看起來安然無害,被輕易跨越,而未來藏在迷霧之中,隔著距離,讓人膽怯,但,童話是講給孩子們聽的,沐浴在青春韶華中,我們的童話,早已褪色,要努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神話!循著你的心去努力,過後,你的心會告訴你,努力是奇蹟的另一個名字,踏足於未來,努力於心之所向,一切都會雲開霧散,並且,霧後的陽光會變得更美。

所謂成長,不只是擁有夢想,還要擁有為夢想埋單的勇氣。我希望能像獨闖北歐的大學生陳宇欣所期待的那樣:我這輩子,最自豪的就是我的勇敢,敢於聽取內心的聲音,並敢於去實現!

滴答滴答——讀《十八歲出門遠行》有感 篇2

讀後感 ,1185字

滴答滴答,古老的時鐘端著衰老的容顏搖出渾厚的滴答滴答,在田野裡,它催促著柳絮趕緊飛走,勇敢地邁上自己的十八歲;在大雪繽紛的高原中,時鐘在漫天飛舞的皎潔白雪中冷冽的搖晃著,滴答滴答,它讓高原男生格拉在那一個雪夜成長為“十八歲”。

是啊,該成人了,無論自己多麼不捨得這段猶疑不決、彷徨動搖的稚嫩歲月,我們終究要跨上揹包,體會鄉村少年河生的無奈,醉倒在黃土少年天灶的幸福,感受青藏格桑花格拉的任重道遠,無知在阿舍的莫名倔強中。不知不覺,後知後覺,自己也沉在了書中人物的十八歲,陪著他們一起踏上了那段十八歲的心靈歷程。我陪著他們走,走過無知走過叛逆走過痛楚,最後走向成熟,走到了幸福的身邊……

剛上初中的時候,還痴痴地感受著郭敬明說的那道明媚的憂傷,一副稚氣未脫的樣子。牆上的時鐘不顧我的天真無邪,敲起了滴答滴答的聲音:他告訴我,你不能再做那一個可以隨心所欲、肆意妄為的你了,人總是要學會著長大,你要開始成熟去承受所有的不堪,而不是永遠活在童話的美好幻境裡。

從那時起,我便學著去收斂,不和夥伴們嘻嘻鬧鬧渾然不覺,天亮卻把責任拋在九霄雲外處,不可以說話不知輕重將文明禮儀棄之一旁,試著在被冷眼傷了之後也不橫衝直撞的逃避,信仰烏雲總會散去。?而這時父母再也不把我緊緊地拽在手裡了,我真正的獲得了自由,我嘗試著自己去飛翔,即使摔的遍體鱗傷,傷的體無完膚,也在竭力自己忍受著。

滴答滴答,堅不可摧的時間,不止鍛造了書中的人物,它還侵蝕了我的懦弱,叫我成熟,於是我就學著去成長了……

成長真的是一件很微妙的東西,?自己永遠都猜不到是怎樣成長的,是因為什麼而開始成長的。是因為看了一篇扣人心絃的小說故事驟然成長、還是由於首次的青春萌動以失敗告終而黯然成長,關於這些,現在的我無從知曉。我只是聽到了時鐘的滴答滴答聲,它一直提示著我,該成長了。不管是在殘酷的現實中一夜長大,還是在溫存的世界裡長大。

自己總歸是要成長的,就像香雪一樣,大膽而又畏縮地走上那條火車雙軌,悄然綻放在自己的花季中。

即使日益趨向成熟,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還沒有遇到生命中第一波痛苦的刺激,我還沒有條件沒有資本去成長。我沒有見識到《十八歲出門遠行》中主人公所見到的不堪的冷酷的無情的社會,也不曾直接的接觸過這個冷暖自知的社會。但也正是那次殘酷的旅行,讓他看清了很多的東西,驟然成長。?痴痴的呆望這個世界,恨它,恨它的麻木不仁、陰險無情;愛它,愛它的直截了當、滄海桑田。

滴答滴答,時間又把世界推前一步,這讓我既興奮又擔憂。與朋友十六歲出門遠行的計劃不溫不火地躺在那兒,我真想它快點到來,看看這個社會到底是怎麼樣的。同時也想嚐嚐成長的滋味,我又想他慢點到來,讓我在童話的夢境裡多睡會兒。?

倔強痴迷,成長的過渡,當時萬般艱難,驀然回首,卻早已飛度千山。滴答滴答,時鐘始終響著,別再遲疑了,不再沉寂了。我,要學著去成長了……

閱讀傾聽心靈的聲音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793字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卷始通神”。後半句雖說的不可思議了一些,但卻充分說明了讀書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與積極性。世上有哪個天才,是生而知之的呢?又有哪個人才,生下來就文質彬彬,風度翩翩的呢?這是絕對沒有的,也不可能發生。

所以讀書便成了學習知識的最有效的方式。

我就是個愛讀書的人。

記得自己小時候,母親為了培養我閱讀的興趣,會適時將一些漫畫、寓言、童話之類的書籍,看似雜亂卻頗有用心地放在書櫥上、茶几裡、沙發處。我在屋裡到處亂逛的時候,只要沒什麼有意思的玩具值得我去玩,便會隨手拿起無處不在的書籍,毫無次序地胡亂翻看,

只是圖個新鮮有趣。也許就是那時,播下了我閱讀的種子。

再過幾年,將近十歲的時候,我覺得,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也是我閱讀最如飢似渴的時候。那時,一本有價值的好書,會讓我愛不釋手,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讀書,成了家常便飯的事情。往往累得腰痠背痛,頭昏眼花,但我卻樂此不疲。不僅如此,寫作業的時候,也是常常想起某一本書上的好詞好句,忍不住的揹著父母,悄悄把書攤開,架在腹部與書桌的鍵盤閣上,明面上是寫作業,暗地裡卻在偷摸似的讀書。對這種把戲,我早已輕車熟路了。

到了現在,雖沒有從前那麼瘋狂了,但卻讀得愈加深刻,愈加有價值。讀書的時候,往往心裡會隱隱浮現出一種境界,只要拿起書,心就會變得安靜,變得和諧。所有的喧囂,所有的雜念,包括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會在淡淡書香中漸漸洗滌,直至消失。書中的人物,書中的歷史背景,還有書中所蘊含的無盡滄海桑田,一切的一切,我都會去認真思考,認真感悟。往日童年中囫圇吞棗似的讀來的粗糙的知識,我也會仔細的提煉和昇華。漸漸的,它們,成為了我靈魂的一部分,並滋潤著我的身心。書成了我永遠不可割捨的一部分,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也是如此。

書似海,我作舟。

傾聽心靈的聲音 篇4

國二作文 ,647字

曾幾何時,在他人的眾說紛紜中迷茫,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曾幾何時,在世人的蜚短流長中彷徨,缺少一雙飛離困境的翅膀;曾幾何時,在命運的十字路口徘徊,心中缺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陽光……朋友,別把心灰,別把氣喪,傾聽心靈的聲音,讓心靈為你指導最正確的方向,讓心靈之燈為你導航。

是的。傾聽心靈的聲音。既別迷茫在莫衷一是的他鄉,也別淪陷在剛愎自用的泥潭。翻開歷史的冊頁,你會看到,商紂王不納良言只落得家破人亡,劉阿斗沒有主見只得在可悲可笑的人生舞臺將蜀國埋葬。而朱元璋一介窮苦,卻聽得心靈對天下平定的聲音,揭竿而起,讓大明王朝在史書中栩栩生輝;錢學森不貪圖富貴,傾聽心靈對國家的呼喚,終得名留青史,萬古流芳。不要猶豫,不要迷惘,傾聽心靈的聲音,前方終究一片光明。

是的,傾聽心靈的聲音。既別計較那些把無數庸者埋葬的流言蜚語,也別在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積魂消骨的力量。你微笑,是心在歌唱,你悲傷,是心在低吟。他人的語言,又能怎能左右你的步伐。人生在世。活得就是瀟瀟灑灑。只要問心無愧,人生的路便走得穩穩當當。他人的嘲諷與打擊,只會更好映襯你人格的堅定與高尚。大權在握時,是選擇它人善意的勸解,還是無休止的褒獎?慾壑難填時,是選擇無休止的自我膨脹,還是一句箴語”無欲則剛”?榮譽加身時,是選擇冷靜的對待,還是旁人諂媚的頌揚?這些心靈都會為你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傾聽心靈的聲音,將沒有什麼可以將你阻擋!

傾聽心靈的聲音,讓你的人生在心靈之聲的指導下走地穩穩當當,平平坦坦。讓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都因你心中充滿陽光!

傾聽心靈的聲音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691字

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寬闊的是人的心靈。足見一個人的心靈,是多麼寬廣而豐富的。

一個字謎就可以產生許多令人豐富多彩的想法。

今天,在精英寫作上課的時候,老師出了兩個字謎,讓我們猜。一開始,老師先出了一個簡單的字謎:十八個口(打一字)。幾十秒後,有一個同學說:“杏!”答對了,字迷的謎底就是杏。原來是這樣的十八:一個十下面一個八,就是木字。木字下面再加一個口字,就是杏子的杏。

過了一會兒,老師又出了一個很難的字謎:九十九。九十九能是什麼呢?兩個九字加在一起,一個上面,一個下面,那樣不是一個字呀!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也不是字呀!我絞盡腦汁,到底是什麼呢?突然,有一位同學說:“末!未!”我想了想,是九乘九等於八十一,一個八字,上面一個十字,在一個一字,就是“末”或“未”字。我們看看老師,老師並沒有說“對”。我們只好繼續想,大家悄悄地討論了好久,但還是想不出來。老師的看著我們笑了笑說:“剛剛有人答對了!”我們都認為是“末”字,老師卻說不是。最後,老師只好公佈答案是“白”字。我們一時驚呆了:九十九等於一百減一,百減-就是白。我們明白後,都說老師太坑了。

其實,畫一個圓圈,也可以產生豐富的聯想。

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圈,問我們可以聯想到什麼物件?我想:這太多了,比如:太陽、氣球、雞……老師又問我們能聯想到什麼事?這也簡單,我寫的是:妹妹打碎了一個雞蛋,雞蛋液都到的地上了,我把一個球扔了出來,球正好掉在雞蛋液上……

人的內心的確是豐富多彩!我們在生活中只要多去關注內心,寫作文的時候我們多描述人的內心活動,寫出來的作文就會更加生動精彩了!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54字

這個暑假我了一本叫做《十八歲出門遠行》,讀了這本書讓我感受到臉上的眼淚夾雜著歡笑始終在內心流淌。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講講吧!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我”在起伏不止的柏油馬路上尋找旅店時的一個迷茫的過程。小說通過“我”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和人性遭摧殘,人們愚味,對現實狀況以及未來迷茫的青年人,在小說中多次提到“旅店”。其實,那僅僅指的是“我”的精神的寄存處,物質的寄存處,面對司機老鄉的不理不睬,面對那些野蠻的農民們和本應該善良可愛的孩子們,我更加的沮喪了,我再次深深的進入了一個迷茫的過程。

知道那個司機把“我”的揹包搶走了,還朝“我”哈哈大笑時,我絕望了,又飢又冷的我什麼都沒有了。現在遍體鱗傷的“我”已經沒有任何力氣了,就像遍體鱗傷的汽車一樣。還好,汽車的座椅沒有被搶走,這讓“我”心裡有了稍稍的安慰,躺在座椅上的“我”漸漸的開始暖和一點了,汽車雖然遍體鱗傷,可它的心窩還是健全的,溫暖的,原來這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旅店,這個旅店竟然在這裡!我不禁為這個遠行者感嘆!

沒有經歷過十八歲的人,希望你們好好為自己的十八歲做準備。有經歷過十八歲的人,不知有沒有好好利用這個十八歲呢?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些挫折,讓我們的心變得更堅強,讓我們在挫折中學會更多

這個青少年的心,深深打動了我,我一定要好好珍惜我未來的十八歲。

閉上眼睛傾聽心底的聲音 篇7

高三作文 ,796字

滿世界的喧囂堆滿了耳朵,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那塞滿俗句,重金屬與世俗的耳朵變得不再敏銳?我們不知道,也無從知曉。

當公路上的喇叭聲,汽笛聲,叫罵聲身旁人的獻媚之言一齊衝向耳朵時,我們還能聽見山泉聲,琴瑟聲,身旁人的關愛聲麼?

傾聽。當這個世界還在繼續喧躁時,理一理心境,將這世界按下靜音,傾聽這世界一切美好的聲音。

閉上眼睛,記憶深處傳來的音樂,最深處是孩子稚嫩的哭鬧聲,那時總有一雙又大又溫暖的手靜靜撫摩著圓圓的臉蛋,孩子安靜下來,繼續沉睡,好安靜,孩子安靜下來,繼續沉睡,好安靜,孩子幸福熟睡的呼吸聲,母親充滿愛意的呼吸聲。

即使很微弱,我也能感覺到,這由呼吸聲交匯而來的樂章中,散發出幸福的味道。走進一些,一個扎著羊角辮穿著藍白棉布格子裙的小丫頭在奔跑她笑著叫著,旁邊的母親卻眉頭緊鎖著:“小心點,別摔著了……”“媽媽快來追我!”小女孩眨了眨眼睛,向母親揮揮手。兩個笑聲交織成一片。喧鬧,但不嘈雜。這樣清脆而洋溢著幸福的聲音,如歡快飛躍在琴鍵上的手指下溜出的樂章,俏皮而美好。

再近一些,學校走廊上兩個女孩在爭吵。“你太自負了,這樣下去總會跌倒的!”一個女孩氣憤地說,另一個女孩臉張得通紅,一句話也不說出來。朋友善意的呵斥似交響曲中最突出的休止符,將我們亂麻似的樂章終止,傾聽良言,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整理思緒的機會。

我們走得太急太快,我們認為自己太好以致於過於驕傲,我們嫌世界太吵太簡單;我們抱怨這世界上沒有悅耳的聲音。我們總不願停下來聽聽回憶裡一切幸福的聲音,以致於那喧囂得太久的耳朵已記不起那些美好的聲音。

我總喜歡在電影散場後多待幾分鐘,旁邊滿場的空坐椅。電影的餘聲也在耳邊迴盪,我們的心聲也在洶湧澎湃。那時候靜靜傾聽回憶深處的聲音,溫暖而美好。

當喧囂漲滿耳朵時,閉上眼睛傾聽心底的聲音,你會領略到生活中最真實的美好一片。

在這之後,你會充滿活力,整理好行李,再上路,繼續奮鬥。

傾聽心靈的鐘聲 篇8

高一作文 ,863字

回憶畢竟是遠了、暗了的暮靄。未來才是亮了、近了的晨光。

—題記

秋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窗戶上到處迸濺了雨點,密密麻麻地歸攏到一起,匯成很多條河流,順著地心引力的方向緩緩流去,留下顯眼的痕跡。抬頭看著天空,慘淡的天色就宛如墨汁潑灑到巨大的畫布上,染黑了半邊天空。

我像一隻迷失的鳥兒,在尋找方向。青澀的年齡,卻擁有彩色的夢。但到了後來,美夢就如淡黃色的桂花凋零在這個季節。秋日未央時的藤蔓,纏繞在身體左邊時刻跳動的罅隙間,倘若行雲流水能告訴你,我來日的誓言,那麼請不要相信那沒有責任的“不離不棄”的諾言。

我們之間,就像青鳥與天空白首不離的相勸,不會有湛藍的明天。

17歲是少年的尾巴,短暫而失敗,像鋼琴曲的最後一個音符那樣,無論用上多麼高亢的旋律,結局都是消失與離開。總在偌大的記憶裡尋找錯誤,以便給自己警示。雖然它常讓痛苦不能自已,但這種與世無爭、與人無害的錯誤卻能讓我們的心靈得到慰藉。過往的百舸未曾停泊在記憶的長河,思念的雙眼卻望穿秋水。在不合適的季節去做不合適的夢,最後的我們只會用眼淚來填補心中的後悔。

梧桐葉沙沙作響,婆娑搖曳,擋住了視線,曲曲歪歪地伸向好不容易才湛藍開的天空。還有些電線橫亙在其中。

我不能再沉淪,沉淪於毫無理由的彷徨。我要在荒涼的生命廢墟上完成輝煌的自我復興。我不想再讓自己這麼頹廢。樹的綠葉總會落盡,有些夢想總要深埋,可是我想告訴全世界,我的生命一定要精彩!

過早的開啟情感的閘門,這只是我行程的障礙。我要風雨兼程,飢食艱辛,渴飲困苦,這樣,最初的夢想在行程中才會漸漸變得清晰。我要挑戰自我,超越自我,並在挑戰與超越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我要在激情中沉著,在狂熱中冷靜,並在沉著與冷靜中揮灑青春。我要化用一個詩人的宣言:把自己削尖,蘸上青春與血淚,在人生的紙上寫下兩個字—輝煌。

生命的輝煌,拒絕的不是平凡,而是平庸;拒絕的不是挫折,而是懦弱;拒絕的不是執著,而是一成不變。所以,秋風得意時,多些夢想,只要別背叛美麗的初衷;窘迫失意時多些憧憬,只要別虛構不醒的苦夢!

傾聽歷史的聲音 篇9

國三作文 ,844字

無垠的大漠,孤獨的駝隊,昭君是否會感到一絲不安與畏懼呢?高原屋脊之上,千年的積雪,文成是否會感到一絲冷悽與落寂呢?

—題記

浩瀚的大漠,一對駱駝孤獨行向遠方,一位花季少女,纖細的玉手撫著顫抖的胸口,落寞的輕嘆著,遙望無際的荒漠,狂風捲起漫天黃沙,身邊的侍從輕嘆著命運的無情安排。這少女眼睛半眯著,目視前方,心中那個又嚮往又畏懼的陌生國度是否就在前方?那昨日的夢土,那銀鈴般的笑容是否已越來越遠?思念夾雜著畏懼,少女柳眉一皺,雙脣緊閉,兩滴晶瑩的淚水在眼眸裡打轉,淚水卻忍不住順著緋紅的臉頰而下,滑入嘴裡,好苦!

那少女便是昭君,我不曾想過,她是否喜歡這種生活;我也不曾想過,她後來生活是否安好;我更不曾想過,她是怎樣帶著思念遙望著孤漠。

漫天大雪,掩埋了一抹枯綠,車上大大小小的袋子,裝滿了種子,更載滿了父王的心願。她受父王之託前來聯姻。父王對她說:“他是個值得託付終身的人,他年輕有為,必能成就大事業,他不會讓她吃苦的。”可她卻又何嘗不知,父親的真正用意!讓她獨自一人,承載著整個國家的安定,獨自走向那片陌生的藍天。她卻又何嘗不想,生活在小家的溫馨裡,她不能自私!她只能選擇走向那一望無際的白雪!

傾聽歷史的聲音,我悶心自問:將國家的安定與富足的重任壓在弱女子身上,這樣會不會太過分?當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是以她人的幸福為犧牲時,這樣會不會太荒唐?舍她人之幸福,換自己之心安,這樣會不會太自私?我曾懷疑:古代女子是否註定沒地位?!

以史為鑑,還看今朝!“自古紅顏多薄命,”我們部曾經歷過;為國“聯姻”我們不曾見過。今天,我們可以同男同學一起坐在教室,假期我們可以徜徉於山水間,不再是足不出戶的“大家閨秀”!

傾聽歷史的聲音,方知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父母可以傾聽我們的呢喃,不必為生活而苦惱。面對如此優越的物質生活,我們應該努力為自己的學習創造條件,為祖國的發展盡一份微薄之力。

傾聽歷史的聲音,給我留下許多思考,也讓我明白了許多,更讓我懂得了凡事貴在珍惜!

牽動心靈的聲音 篇10

國二作文 ,768字

在模糊的記憶中,我屏息靜立,側耳傾聽並不是十分清楚的細微聲響,竟是那一步步在地上遲緩的走路聲。那聲音牽動著我的心。

天依舊那麼黑。那陣腳步聲漸近漸響,有點緩慢,有點拖沓,聽在耳中,傳來一種鮮明的滄桑感。

我知道,是奶奶。我即刻起身去開門,迎上奶奶未來得及隱去的驚訝在佈滿皺紋的臉上慢慢變成關切的笑容。

“哦,我是想來問問,你晚上做作業會不會餓,要不要我幫你拿些零食來?”奶奶輕聲問道。“沒事兒,我不餓,你早些睡覺吧。我只做一會兒馬上就去睡覺。”奶奶帶著些許擔心,些許欣慰,轉身走了。坐下來,拿起筆,繼續我未完成的作業。

寫完最後一個字,收起文具,想再讀一會兒政治書,才感覺上下眼皮有點互相吸引的趨勢。

於是,輕輕嘆了一聲,還是明天早上起來讀吧。

熄了燈,走進臥室。

開燈的瞬間,看到櫃子上齊整地擺著一堆麵包、餅乾之類的零食。似乎還真有點餓,端起旁邊的牛奶,又吃了個麵包,終於打發了食慾,打算好好睡覺了。

我躺到床上,正醞釀一份平靜的心情來進入夢鄉,忽然聽到一陣腳步聲,很輕很輕,但還是被我捕捉到了。

腳步聲漸近,卻沒有變響,聽得出來,走得很小心,很謹慎,像是生怕稍重的腳步聲會打破這片澄清的安靜。

停下了,轉身了,腳步聲又漸漸遠去,最終不再被我捕捉得到。

那杯奶是溫熱的,想必是奶奶剛放在那兒不久的。誰知道,在我進臥室之前,她把那杯奶熱過幾回!

我突然領悟到,原來,我的思想太狹隘了,滿心以為只要我認真學習,親人便一定都得到滿足。他們是愛我的,他們希望我上進,但並不是只愛我的認真學習,他們要我一切都好。

奶奶的腳步聲,我盡力從記憶的聲浪中回想。想象奶奶在多少次來來回回時走得小心翼翼……

心,被牽動,只為那陣陣腳步聲。

枕著深深的親情入眠。因為愛,我在人生的路上從容行走,跌倒、站起,失敗、成功……莞爾一笑,連睡夢中的呼吸都是甜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