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人的心靈對話相關作文20篇

兩代人的心靈對話 篇1

國一作文 ,1025字

前不久,老師發放了一套普魯斯特問卷,請我們和我們的父母共同完成。在父子兩代均完成了這份問卷後,仔細品味,我發現兩代人的心靈既有相似之處,也有截然不同的地方。同時也讓我明白了這份問卷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觀察成長給人帶來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的變化,從而分析回答者思想價值觀念成長的程度和階段。

經過我的對比研究,我發現兩代人心靈的差異,最大程度的體現在第一,第二,第十二和第十三個問題上面。

對於第一個問題—“你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怎樣的?”—我們父輩那一代人的想法多是能夠達到自己的目標,讓自己滿意。而對於我們這一代人,可能就會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在完成自己的目標,讓自己開心的基礎上,也讓周圍的人為自己感到開心,讓周圍的人都感到滿意,得到快樂。

而對於第二個問題,“你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長輩們答的就要比我們好了。因為長輩們希望擁有的才華是可以不僅給自己,也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才華,比如說音樂、創造美、治病等。而我們這一代人大多就只顧著一些較淺顯的方面,如金錢、學習成就、以及現在與未來的生活質量上面了,並沒有考慮過這時別人的感受。

第十二個問題是“你認為程度最淺的痛苦是什麼?”,父輩的答案就又比我們略勝一籌了。我們這一代人剛好處在國力強盛之時,物質需求應有盡有,而在我父親年少時,各種物資都十分匱乏—娛樂設施、學習用品、出行工具和現在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語,連食物也是極度簡單匱乏的,你說那時的一個人是要有多麼強的意志力才能忍過“飢餓”呀,而我的父親卻只是視其為最表面最淺顯的痛,這是有多麼的可貴啊!而我們能想到的,只是挨個批評、拍幾巴掌的皮肉之痛,我們有時居然還嘲笑當時的父母,可真是幼稚可悲。不過無知者無罪,這也是一種無奈了……

緊接著也是最能體現出差異的一個問題,“你認為哪種美德是被過高的評估的?”—肯定就是自己對公認美德的自己的一些理解了。從我們的父母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們會懷疑“真誠”,“謙虛”等一些在我們來看還是可以讚賞的美德,而他們卻忽略了最根本的錯誤,是因為完全服從而導致的。這會讓一個人高估世界萬物,並且在最後恍然大悟時同時悟出世界醜惡的那一面。

所以綜合來講,父母那一代更多的是為他人考慮的多,願意吃苦,有奉獻精神;而我們是更多的關注自己的感受,更注重享受,注重個人空間和自由。我想,兩代人各有其長,與其選其一,不如結合兩者優點—顧己不失彼。(公眾號:我們555666)

我與書的心靈對話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1404字

不知什麼時候,我的世界似乎已經離不開書了。當我一整天都沒有聞到那淡淡的書香與看到那久違而熟悉的文字時,我彷彿就像缺少了什麼,變得無所適從了。

我讀的書其實並不是很多,大多數是學校發的課本,還有就是圍繞課本買的一些讀物。讀也往往是憑著個人的興趣,粗略的讀讀,很少就一個問題或一種觀點細細的品讀。所以,有很多書,讀完了就忘卻了,沒有真正的入心入腦,獲得啟迪。

這天,當我無意中整理書時,看到了一本名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書,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書不厚,皮子皺巴巴的,有明顯被水浸過的痕跡,封面上的圖案早已褪了色,瞅了半天才大略看出是個穿著藍色長袍的學者向一位白髮老人求學的圖樣。書雖然陳舊了些許,但卻似乎有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魔力,不由自主地翻了翻,一下子被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就像鋼鐵被吸鐵吸引一般。其中有一段,讓我久久回味:真正的“自強不息”是每天增加自己的德行,因而我們每天都要想想:今天自己有沒有比昨天更進步,比昨天更改善?跟父母、別人來往的時候,有沒有更孝順一點,更友愛一點,更誠實一點,更謙虛一點?每天這樣做的話,你就會發現生命的意義,人活在世上,在許多的地方都一再強調,最怕五個字“重複而乏味”。

這段話,深深地震撼了我。長久以來,我似乎已經習慣了自己的生活節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都是新的,每天又好像不是新的,一切都是在一個既定的軌道上重複,當重複已經無意間成為了一種習慣,我的生活卻早已變得麻木而無知、重複而乏味。

我是幸運的,讓我無意中與這本書重逢,也讓我能夠靜下心來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怎麼樣才能做到不“重複而乏味”呢?雖然我對生活的理解是那樣的膚淺,但我覺得至少離不開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吧。

我們都看過乾封的《大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啊,我們既然來人世間走這一遭,就應該像執行的天體剛健不已,不斷地奮發向上,有所作為,有所貢獻。

《論語·為政》寫道:“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可以行之哉?”主要是說人要有誠信,人無信不立,不講誠信就不能稱為人,就像馬車牛車一樣,沒有?與?,還是車嗎?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行為之要,是我們修心立身的基本前提。對於社會而言,構建社會主義誠信體系,是維護社會和諧、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誠信於人、於社會、於國家的極端重要性。

與誠信同樣重要的,莫過於尊重了。“朱熹家訓”寫到,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見老者,敬之;見幼者,愛之。有德者,年雖下於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高於我,我必遠之。是啊,只要我們學會了尊敬別人,愛戴別人,自然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別人的愛戴,自然就學會了尊敬自己,愛戴自己。“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也許就是這個道理吧。

想到這裡,我突然變得開朗了起來,像是微微的春風輕輕拂過我的臉頰,心情是那樣的豁達。這一天一天的斗轉星移,一年一年的百世輪迴,永恆變化的是我們的成長和進步,永遠不變的是我們追求成長和進步的初心。

不忘初心,是我們繼續前進的動力。感謝我與這本書的重逢,因為在她並不華麗的外表裡,包裹著的是一個又一個健全我靈魂的補品。

或許,我的靈魂就是這樣被震撼的……

我與書的心靈對話 篇3

高一作文 ,1404字

不知什麼時候,我的世界似乎已經離不開書了。當我一整天都沒有聞到那淡淡的書香與看到那久違而熟悉的文字時,我彷彿就像缺少了什麼,變得無所適從了。

我讀的書其實並不是很多,大多數是學校發的課本,還有就是圍繞課本買的一些讀物。讀也往往是憑著個人的興趣,粗略的讀讀,很少就一個問題或一種觀點細細的品讀。所以,有很多書,讀完了就忘卻了,沒有真正的入心入腦,獲得啟迪。

這天,當我無意中整理書時,看到了一本名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書,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書不厚,皮子皺巴巴的,有明顯被水浸過的痕跡,封面上的圖案早已褪了色,瞅了半天才大略看出是個穿著藍色長袍的學者向一位白髮老人求學的圖樣。書雖然陳舊了些許,但卻似乎有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魔力,不由自主地翻了翻,一下子被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就像鋼鐵被吸鐵吸引一般。其中有一段,讓我久久回味:真正的“自強不息”是每天增加自己的德行,因而我們每天都要想想:今天自己有沒有比昨天更進步,比昨天更改善?跟父母、別人來往的時候,有沒有更孝順一點,更友愛一點,更誠實一點,更謙虛一點?每天這樣做的話,你就會發現生命的意義,人活在世上,在許多的地方都一再強調,最怕五個字“重複而乏味”。

這段話,深深地震撼了我。長久以來,我似乎已經習慣了自己的生活節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都是新的,每天又好像不是新的,一切都是在一個既定的軌道上重複,當重複已經無意間成為了一種習慣,我的生活卻早已變得麻木而無知、重複而乏味。

我是幸運的,讓我無意中與這本書重逢,也讓我能夠靜下心來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怎麼樣才能做到不“重複而乏味”呢?雖然我對生活的理解是那樣的膚淺,但我覺得至少離不開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吧。

我們都看過乾封的《大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啊,我們既然來人世間走這一遭,就應該像執行的天體剛健不已,不斷地奮發向上,有所作為,有所貢獻。

《論語·為政》寫道:“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可以行之哉?”主要是說人要有誠信,人無信不立,不講誠信就不能稱為人,就像馬車牛車一樣,沒有?與?,還是車嗎?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行為之要,是我們修心立身的基本前提。對於社會而言,構建社會主義誠信體系,是維護社會和諧、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誠信於人、於社會、於國家的極端重要性。

與誠信同樣重要的,莫過於尊重了。“朱熹家訓”寫到,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見老者,敬之;見幼者,愛之。有德者,年雖下於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高於我,我必遠之。是啊,只要我們學會了尊敬別人,愛戴別人,自然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別人的愛戴,自然就學會了尊敬自己,愛戴自己。“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也許就是這個道理吧。

想到這裡,我突然變得開朗了起來,像是微微的春風輕輕拂過我的臉頰,心情是那樣的豁達。這一天一天的斗轉星移,一年一年的百世輪迴,永恆變化的是我們的成長和進步,永遠不變的是我們追求成長和進步的初心。

不忘初心,是我們繼續前進的動力。感謝我與這本書的重逢,因為在她並不華麗的外表裡,包裹著的是一個又一個健全我靈魂的補品。

或許,我的靈魂就是這樣被震撼的……

自我心靈對話——寄往未來的信 篇4

高二作文 ,655字

我在給未來寫信。

“我想知道未來的我,是健康快樂地在大學裡學習,還是頂著烈日在大街上等待工作的機會?”

未來給我回了一封信,上面只有一句短短的話,“那麼你現在在幹什麼?”

我回答了未來的問題。“我在幹什麼?我用心地,努力地在過我的每一天。每天都認真地鍛鍊,認真地做筆記,認真地做作業。雖然偶爾偷下小懶,但是從來不會過分,即使有時忍不住打個盹兒,也不會睡過頭。我正在以這種每天循規蹈矩的方式來過我每天的生活,為著考上理想大學的目標,認真,用心地努力著。”

未來又給我回了一封信,依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話:“恩,我不能猜測你的未來,因為我也不知道。”

我很是疑惑,為什麼未來不知道未來?

“到底是什麼意思?我不懂。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一直這樣努力下去,未來就會給我滿意的回報。未來不用猜測,未來應該由我創造。”

這一次的回信終於多了幾個標點符號了。

“你懂了?未來是取決於現在的。只要你為了目標用心的奮鬥,未來不會偏離你理想的軌道的。”

“那麼,如果我做錯了事情呢,未來會幫我補救嗎?”我將疑惑寫在信上寄給未來。

未來比上次有耐心多了,“當然不會,錯誤是自己造成的,當然是由自己去補救,未來不會幫你的。而且未來會記錄你犯的每一個錯誤,用於提醒你不要再做錯。不過事在人為,結果怎麼樣,就要看你怎麼利用了。”

“也就是說,我要坦誠地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然後反省自己的行為,減少未來的錯誤嗎?”

未來這次的信連字也沒有了,只剩一個大大的笑臉。

我拿著粉色的信封,地址上寫的是未來,貼上努力的郵票,手勁一鬆,它便滑進了時光的郵筒。

與心靈對話 篇5

國二作文 ,672字

一個乞丐揹著行囊匆匆趕路。忽然,一顆露珠滴到他的手上。他把那顆露珠舉起來,放到自己嘴邊,說:“你知道我要幹什麼嗎?”“把我吞下去。”“啊哈,多麼羸弱的聲音啊。看來,你比我更可憐,生命掌握在別人手中。現在我只要一張嘴,你的生命就要結束了,而我還可以健康地走。”“我不這麼想。在這之前,我曾經滋潤過一個很大的丁香花苞,她已經開放了。而我現在又要去滋潤另一個生命,我的一生都有意義了。”乞丐一下子停住了腳步。

我相信聽完這番話後那乞丐一定神色張皇,他舉高那顆露珠想看看有什麼內涵。可是,一定未果。那顆露珠只對映著世界的美麗。她從出生就只為滋潤世界而活。贈予他人美麗與健康讓她的心包容了整個世界。這才使她擁有那別具一格的晶瑩與純淨,讓善於發現的眼睛從她背後感知了世界的可愛。

曾幾何時,我被一個滑過草尖的露珠而感動。她緩緩滑過葉尖的同時也滑入了我的心,我不只為她的美麗而震驚,更為她臨近死亡時,那份從容和稍縱即逝,卻又光芒四射的燦爛生命折服。是什麼讓露珠那麼可愛?我明白了,她的軀體只是一顆心,一顆純潔的心,不曾沾染一絲汙漬,讓我明明白白瞭解如何與心交談。

朋友,開啟心扉吧,與心靈對話。當你迷茫時給你希望,痛苦時給你撫慰,失落時給你信心。能做到這些的恐怕只有自己的心。從心底流出來的善意是最純潔的,有時心靈給你的撫慰只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聲音,她融在你的血液裡,隨著血液沸騰,閉上眼睛靜靜聆聽這些聲音時,她便昇華為一種品格印進你的思維裡。於是,你又找回了自己,在失敗中奮起。

與心靈面對面,讓善意與真愛包裹你,做一顆晶瑩剔透的露珠謹慎莊嚴地托起整個世界。

與心靈對話 篇6

高一作文 ,907字

我,躺坐在軟軟的沙發椅上,仰望著白白的天花板,輕輕地閉上眼睛,太疲憊了,甚至連思考的力氣也失去了。

輕輕地,一聲聲似斷還續的啜泣聲,從某一角落傳來。我尋找著,卻徒勞無功。那啜泣聲漸漸大了,靜靜地聆聽著,竟發現,那聲音來自我的心靈深處。我正驚訝於自己的脆弱,一個柔細的聲音響在耳畔:“我好寂寞哦!”我怔住了,這是我心靈的吶喊?!回想著……

年少的我始終執著,一直追求、渴望著—得到更多的鮮花掌聲,每天奔走於“三點一線”間,埋頭於書山題海中……多少個夜,我只與昏黃的燈光為伴,努力著,努力著,面對朋友的邀請,我婉拒了,分分秒秒,我都緊緊把握,絕不放鬆。“時間就是分秒必爭”是我唯一緊遵的格言,身邊的一切,我都沒在乎過,不管是一草一木,甚至於親人、朋友。“努力學習”彷彿成了我的代名詞。

望著車水馬龍的街道:行人、車輛,機械地、快速地經過,時光在流逝著,匆匆忙忙地一去不回頭地。竟發覺自己原來是一個發條娃娃,不知所以地學習著,發條停了,繼續上好,又開始學習了。

迷濛中,我孤身一人,乘坐著和我一樣孤獨的一葉小舟,漂流著,慢慢地,漫無目的地漂流著。海呀,大海呀!如此地茫茫,不著天際。雪白的浪兒輕輕地起伏著。抬起頭,望著這水天一色的深藍的世界,只能悲哀著,孤寂著,迷茫著。

這時,那些柔細的抽泣聲再次從心靈深處傳來,我輕輕叩響了這緊鎖著的心靈之門。打開了,一個短髮女孩抬起那雙淚水盈溢的眸子:“我們去玩吧!”

她拉起我的手,來到了山頂,飽覽著山下的田園村莊,微風吹起了我倆的裙襬。山下的美景仿如一幅圖畫,綠色、金黃、純白、拼湊在一塊,五彩斑斕,相交相映。接著,來到了蒙古草原。天,一碧如洗,到處是綠的世界,碧綠、嫩綠、翠綠,一群群牛羊,美津津地吃著鮮美的草,我們快快樂樂地奔走著,穿梭在牛羊之間,嬉戲著,天真的笑在草原上響徹……

“謝謝!”女孩感激地說著。如此樸素的話語,卻讓我感動不已。女孩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很甜,很真,我甚至以為她就是安琪兒。

恍惚間,我睜開眼,自己還坐在沙發上。原來,只是一場夢。但卻發現,身心都輕鬆了。深呼吸,空氣中多了幾分生機。“出去走走,讓心透透氣!”我給自己建議著,便付諸行動了。

兩代人的童年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9字

童年,想必是每個人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可是,時光荏苒,美好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兩代人的童年”。

我父母跟我講過他們的童年:父親一家有五個孩子,因為那時經濟不發達,沒有電子產品,又沒有錢,他們都和鄰居和同學們一起玩跳房子、踢鍵子、跳皮筋……閒暇時,他們還會與別人聊聊天。說起來,他們最缺乏玩具,但不缺乏友情與鍛鍊。

我們這代童年,可以說是進入了“小康生活”。我們有手機、有平板、有玩具。樣樣不缺,可唯獨缺乏交流和磨練。有一次聚會,我驚訝地發現除了老人,幾乎所有人都在玩手機。老人們只能尷尬地坐在桌旁,望著桌旁的人們,心裡真是百感交集。我想對年輕人說:“是的,我們現在生活越來越好,虛榮心怎麼會越來越強?上一代的純真去哪兒了?”大家有可能不知道,現在的人經不起挫折,稍微一點絆腳石都有可能使我們自盡。時代在變,人也在變嗎?

我來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樹其實分兩種,我們先把他們叫做樹1和樹2。樹1是一棵人工養的樹,每天都澆一次水,可謂是“豐衣足食”,樹2是一棵路邊不起眼的樹,它經歷過電閃雷鳴、風吹雨打,卻一次次地堅強活了下來。十年後,樹2長成了參天大樹,樹1卻早就死了。我們就像這樹1,天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個小小的挫折便會讓我們知難而退。而上一代人,雖說缺乏物質,但是,他們擁有的是友情和磨練,我們這代人,真的很缺交流!

兩代人的童年,是如此的不同。父母們,你們要知道,孩子的教育,不僅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兩代人的童年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8字

童年,應該像剛升起的太陽一樣璀璨奪目;童年,應該像春天裡的春風一樣溫暖和煦;童年,應該像夜空中的月亮一樣皎潔明亮;童年,應該像光芒下的露珠一樣晶瑩剔透;童年,應該像烈日下的泉水一樣清澈見底。

大人的童年,當然與我們的童年截然不同。爸爸小時候是在環境優美的山裡度過的,而我則在大城市裡度過的;爸爸在山裡快快樂樂的和朋友們玩遊戲,而我只能寂寞得一個人在家;爸爸小時候自由自在無憂無慮,而我卻每天都在為作業發愁。

有一次爸爸對我說,“兒子,我們小時候的日子可沒你這麼好啊。”爸爸又說,“我們以前非常窮,全村上下就只有一臺電視,而且當時也沒有衛星,只能放DVD,只要他家一放電視,我們好多小孩就會把他家圍得水洩不通。只有看完以後我們大傢伙才肯依依不捨地回家了。”我說:“是真的嗎?”爸爸又說:“當然是真的,我們當時可窮了,從前上學回家都只能吃烤紅薯。”爸爸還說,“我們當時的遊戲很多,比如捉迷藏,丟沙包,雖然沒現在好玩,但也不失童趣。”我說:“哦,我明白了。”爸爸又說,“我們當時還經常成群結隊地玩呢,經常一家子圍著一個桌子吃飯。上學的時候都沒有人管,家裡都不管你的成績是好還是壞。”

爸爸的童年雖不比我的童年條件好,但是很開心。我們從現在開始,不要浪費童年的時光,正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兩代人的童年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409字

童年應該像快活的小鳥,自由翱翔,我們卻像囚犯似的。童年應該像夜空中的月亮,純潔又明亮,而我們天天在房子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童年應該像天空上的太陽給我們帶來溫暖,而我們,唉,越說越傷心。不過當聽到爸爸那番話語,我覺得我們又幸福又不幸福。

爸爸說:“我們以前的遊戲可多了,春天可以捉蝴蝶,夏天可以捉知了,捉迷藏。秋天上樹摘果子,為豐收而喜悅。冬天,我們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在一起玩,好不熱鬧。夏天還可以在小溪中打水仗?那時的小溪水可清澈了,常常有一些小魚小蝦,可現在的小溪……”說到這,他嘆了口深深的氣。

爸爸又說:“那時的我們玩樂確實不少,可那時我很窮,天天吃紅薯,很少能吃到一次米飯。童年的時候見到紅薯就吐,可是沒辦法,不吃紅薯,就只能餓肚子。我們那時沒有電燈,只有蠟燭,我們學習的時候都只能用微弱的蠟燭光學習。”

聽了他的話,我又覺得兩代人的童年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陷。我們雖然羨慕爸爸的童年,但是爸爸也羨慕我們的童年。

兩代人的童年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359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是無數的憧憬,是大膽的嘗試,是皎潔的月光。

在爸爸媽媽的童年裡,家裡只有一張床,一家人擠著睡。吃飯時是吃紅薯,白菜,過年都只能吃油炸,一點肉都沒有,所以經常餓得骨瘦如柴。

爸爸說:“以前我們家前有溪,後有林,稍遠的地方有河。雨說下就下,黃昏擔著柴禾在蜿蜒的山道上,瀟瀟暮雨要麼從後面趕上來,要麼在前面攔截你,想避都避不開。但我們以前玩的遊戲可多了,有扔沙包,有捉迷藏……雖然我們缺衣少食,但是夥伴可不少呢。我們放學後不是在草堆裡,就是在泥巴地裡。我們很自由,儘管沒有玩具,卻有著無數樂趣,從不被作業束縛。”

我聽了好生羨慕。在星期天時不是補課就是做作業,儘管衣食無憂,卻沒有人來陪伴我們,沒有真正的知音。放學後還要去補習,每天被作業壓得喘不過氣。

我們的童年都很快樂,只是被歲月沖洗了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