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相關作文20篇

八月十五 篇1

節日作文 ,1374字

如果多年以後,有人問起最想回到過的哪一天,忘不了的永遠是那年的八月十五。

雨,又下了一整夜,淅淅瀝瀝,似乎是來自江對岸斷斷續續的哭泣,砸在水窪中砸在窗柩上砸在每個人的心頭。難得一天週日,同時又難得一年八月十五中秋節,但此時此刻與家人歡聚團圓遠不及學業的重要,留校自習的人異常之多,教室裡卻只有筆尖與紙張摩擦的“沙沙”響聲。口袋裡手機突兀的震動打破了這少有的氛圍,周圍的幾名同學抬起頭向我投來略有責備不滿的眼神。下意識地紅著臉捂緊口袋落荒而逃,直到一路狂奔到走廊盡頭才鬆了口氣。夾雜著雨絲的冷風迎面而來,南方的溼冷讓人感到整個骨頭都被置於極寒的冰水之中,微微縮了縮脖頸,將外套拉鍊拉至最上,這才掏出稍有溫度的手機。只是一條資訊,怪不得鬧騰兩下就消停了,“中午我來學校和你一起吃飯,到了就給你電話。”心跳有些加速,全身流動的血液也在升溫,似乎是聽到了來自根源的思念與呼喚。

漫不經心實則略顯焦急地瞅了一眼時間,一分一秒彷彿被延長了好幾倍。時間就是如此的無情,在你分秒必爭之時,轉眼就消逝連它的影子也夠不著半片;但當你心心念念只想按下快進鍵時,它卻悠閒地像個散步的老太太。飯點已經到了,大家都陸陸續續推門離開,經過旁邊的每一個身影都在無限擴大我內心的烏雲,偌大的教室終於只剩下了兩人,痴痴地盯著桌上攤開的課本,文字元號此刻在我眼中已不再有任何意義,無論怎樣排列組合,得到的結果始終是媽媽一個多月未見的面孔。如來自天堂般美妙的震動重要響聲,“快下來吧,我在校史館門前等你。”來不及認真收拾,拎起書包就往外衝,臨走時還不忘向最後剩下的同學露出勝利的笑容:“中秋節快樂!”

鋪著瓷磚的樓梯在雨天格外地滑,但根本顧不上什麼安全第一,一個勁地往樓下趕,真慶幸什麼也沒發生仍然生龍活虎。即將走出一樓大廳,些許緊張地扯了扯衣角,扒拉了有些凌亂的劉海。雨還是不小,撐開傘,想透過眼前的雨霧尋找到她的身影。在那兒!她就站在校史館門口的玉蘭樹下。漸漸走近,不知為何卻不敢抬頭直視前方,難道這就是古人口中所描述的近鄉情更怯嗎?盯著自己的鞋尖,驚訝地發現原來地上的落葉已是如此之多了,落葉歸根,自然的選擇往往也是帶有人情味的。

手中提著媽媽遞過來的袋子,天知道這麼冷的天這麼遠的路保鮮盒裡的菜還散發著餘熱。原本並排前行的兩人,不知何時成了一前一後,或許只是我下意識地想要躲在她身後罷了。沒有過多的言語交流,但如此放鬆舒適的狀態真想讓時光永遠停滯在這一刻。她的褲腳後溼了一大片,眼裡有些酸澀,心底湧起陣陣溼濡。她的電話突然響起,“喂,你好。”“是的,請問有什麼事嗎?”“沒事,那我過十分鐘就出來。”我心中隱隱不安,她結束通話電話,失落而又歉意地看著我,因為臨時變動,她原本三點的車還有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就會來接她。眼前的一切都被一塊毛玻璃所覆蓋,決堤的委屈在心底肆意氾濫。屈從於現實的無奈,臨走前:“來,讓媽媽擁抱一下,中秋節咱們就短暫團聚了。”她張開雙臂,雙眸中透出點點光亮。啊!那無數次出現在夢中的溫暖港灣。然而回應她的,只是一個沉默的背影和淚流滿面的一頓一人的午餐。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從小就爛熟於心的詩句,直至那一刻才真正明白語文老師講解它時,眼底蓄滿的淚水和化不開的鄉愁。三百六十五個日子裡,從此八月十五我最想家。願長風送去我的牽掛,出現在夢中擁抱你。

八月十五 篇2

節日作文 ,224字

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名中秋節。大家在這天晚上都會賞月,吃月餅。

說說吃月餅吧!大家的口味各不同,有五仁的、有蛋黃的、還有豆沙的,形狀各不相同。大家的吃法也不同:有一大塊直接吃的,有的手抓著來吃,還有的切成一小塊,用叉子吃。

中秋節不但要吃月餅,還要賞月。人們都說: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大最圓。這話說得一點沒錯,不信你瞧,月亮圓的像個皮球似的,比皮球還大,可是賞月要找準時間,不然的話,就被天空上的雲擋住了,那多可惜呀!

我真喜歡八月十五中秋節!

八月十五的月亮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9字

八月十五的月亮,就那樣輕盈地升起,朝你粲然一笑,徐徐步入天心,來到星星們嬉鬧的碧藍的夜空。

我從未見過那樣柔美,那樣溫和的月亮,她笑臉盈盈,如姑娘那注滿清泉的雙眼般純潔,如碩人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般國色天香。

夜深了,父母熟睡,我悄悄起床,尋找那輪皓月。原來,她把星星攬入懷中,安詳的睡了,這時她竟更加迷人,那份難以描摹的豐盈和難以形容的優雅,簡直就是美麗的極致。在這月下,世間萬物彷彿都相互枕籍著,依偎著,相擁著,在這朦朧的月色裡恬靜的睡著了。

望著這皎潔的萬古明月,我思緒萬千:我愛明月,因為我生在明月高懸之時,而明月不僅是自古以來文人墨客欲罷不能的靈感源泉,更是老幼婦孺津津樂道的神話來源。從“上承齊樑,下開盛唐”的《春江花月夜》,到“對影成三人”的《月下獨酌》;從“千里共嬋娟”的《明月幾時有》,到“月光如流水”的《荷塘月色》;從光怪陸離的“嫦娥奔月”,到永無休止的“吳剛伐桂”;從不切實際的“猴子撈月”到不明所以的“天狗吃月”……現今"嫦娥"已經成功登月,歷史又翻開新的一頁,而這些千古名篇和神話寓言依然在流傳。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這輪明月依然掛在空中,懷抱著星星,恬靜地睡著……

八月十五月圓夜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399字

月亮升起來了。她溫和的笑著,喚來星星,帶著他們一起做遊戲。今夜的月亮擁有她獨特的美:她有一份難以描摹的豐盈,而又純潔如玉——-今夜是八月十五月圓之夜。

夜深了,父母熟睡,我悄悄起床,尋找醉人的月亮。啊,她如玉的光澤像仙女的衣裙飄落人間,給萬物罩上一層輕紗。沒想到白天早已看厭的景色,經月光的再創造,竟宛如仙境。

看著這輪皎潔的萬古明月,我思緒萬千:這輪明月,有多少文人墨客讚美過她,她卻從不因此傲慢待人,驕橫無禮;她有純潔的品質,總是在夜晚默默照亮人間,讓人很容易忽略她的默默付出。她卻從不要別人知道自己的默默無聞和無慾無求,甘願守著漫長寂寞的長夜。老幼婦孺把她放進神話和童話,她的角色永遠都是純潔無瑕的,那淡淡的月光撫平了白日的焦躁,給心靈一絲沉靜,也給我一絲安慰。明月永遠是美麗的,純潔的,溫柔的……

那一輪皎潔的明月,哄睡了星星,溫柔的俯瞰著大地,她是在祝福人間吧……

八月十五的月亮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28字

又是一箇中秋的夜晚,如玉盤一般皎潔的圓月,發出柔和的月光,淡淡的,卻又濃濃的。

一輪明月高高的掛在夜空中,點亮了星星,也點燃了遊子的思鄉情。

月亮,宛如一位溫柔的思鄉使者,每當這時候,就會帶來故鄉的訊息。它的出現,使黑漆漆的夜空增添了一絲絲光亮,為夜行中的歸者照亮了道路。

月亮的光是甜甜的,照射在臉上,彷彿是母親溫暖的撫摸,帶來了親人的問候。遠在他鄉的遊子剛剛接完電話,便用感恩的目光望著這夜空中的信使那傳遞著思鄉情的月亮。

啊,在夜空中那璀璨的月亮,你是一位天使,傳遞愛的天使,是通往故鄉的一座彩虹橋。有多少人看到你,彷彿看到了日日夜夜思念的親人,因此而受到感觸。月亮裡包含著千千萬萬說不清的情感,有著太多太多訴不完的思念……

那些出門在外的遊子,我真想對他們說:“出門在外一定很累吧?但無論你有多成功,或是無論有多落魄,故鄉永遠在這裡,親人永遠都會微笑著在盼你歸來!”

今天,月亮又升在夜空中,如白玉一樣皎白,一樣明亮,八月十五的圓月。

八月十五月兒圓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5字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開車回老家了。我們一進家門,香味撲鼻的菜香就在我的鼻子裡迴盪。我上樓來到客廳,發現沙發上坐著博學的哥哥,還有一位經常和我吵嘴打鬧的姐姐。哈!我最親愛的兩位姑姑也到了!

時間真快,不知不覺到了晚上六點了,奶奶叫我們入席吃酒咯。來到廚房,只見飯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有比我手掌還要大的越南老虎蝦,還有全是紅膏的麵包蟹,饞得我口水直流。對了,還有一個飯後甜點,一個好大好大的月餅。這個月餅是五仁餡的。我剝了一隻老虎蝦,那味道真是鮮啊,肉質肥嫩。咦?爸爸去哪裡了?原來爸爸怕我們小孩子口渴跑去買飲料了。大家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開心極了!

大家吃完飯了,一起下樓看圓月了,一陣風把門吹的“嘣”一聲關了起來,這下好笑了,我們大家誰都沒有帶鑰匙,幸好,爺爺在家呢,我趕緊打電話叫爺爺下來開門。

看完美麗動人的圓月,爺爺給我們切月餅吃,我們每人一塊,味道好極了!吃完月餅,大家都坐在客廳裡,我們三個小孩子開始猜謎語的遊戲。大人們當裁判,我們當挑戰者,一共十道題,五分鐘過去了,遊戲結束了,成績也出來了,我拿到了第二名,聰明的哥哥得了第一名,姐姐得了第三名。這個遊戲真好玩,讓我們腦洞大開!

轉眼到了八點多了,大家都要回去了,我戀戀不捨地和哥哥姐姐告別。中秋節,真是讓人難忘啊!

八月十五月兒圓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484字

八月十五這一天,我和家人來到了博物館,參觀關於中秋節的展覽。

一進展廳,一副賞月圖立刻吸引住了我,畫面上母親牽著孩子去賞月,聽了講解員的介紹我才得知,賞月時必須由母親帶領去賞月,原來中秋節也有如此之多的習俗啊!旁邊,一個兔爺讓我頗感興趣,這件展品惟妙惟肖、活靈活現,一般母親領孩子賞月時會給孩子作為玩具,讓孩子不哭鬧。兔爺的座騎是一頭老虎,當然也可以有多種動物成為坐騎,如羊、牛等,兔爺真是神通廣大。參觀完展廳,我臨摹了一副嫦娥奔月圖,嫦娥貌美如花,腳踏祥雲,朝天奔去。

中午,我和家人聚在公園裡,享受著溫暖的陽光和美味的月餅、水果。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在一起比賽“月”的飛花令。輪到我說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媽媽也不甘示弱,到了爸爸那裡就卡住了,半晌還沒有給出詩句來,我急的臉都憋紅了,乾脆幫爸爸說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最後我如願以償的當上了勝利者。

傍晚,好似玉盤的月亮掛在夜空上,旁邊的星星點綴著天空,好一副秋夜圖。

八月十五的月亮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5字

八月十五中秋節,月亮白又圓。我到西湖邊漫步,欣賞中秋的月。

月亮像是長了腳似的,我走到哪兒,它跟到哪兒。這“小跟屁蟲”還有點調皮:有時候跟著跟著跟丟了。不知是去買個蘿蔔喂玉兔了?還是嫦娥看上了哪個小玩意兒?過了一會兒,它又急匆匆地三步並作兩步追上來,生怕走丟了似的。咦,原來它沒跑,只是在玩捉迷藏。大概是覺得散步沒什麼意思,想玩些好玩的,又不想躲太久,怕我找不到它,會生氣,不理睬它。我一回頭,它躲在樹梢後,偷偷地笑。

月光灑在地上,就像在大地上鋪上一層銀地毯。地面上一片潔白,月光如水,月色如水。月光是銀白的,但月亮不是純白,在“白玉盤”上有些部分色調暗一些,這些地方正好組成了一個問號,難道這是嫦娥姐姐的愁怨嗎?誰能上去陪陪她呢?誰能嚐嚐玉兔親手做的仙藥呢?無數個問號伴隨著她們,伴隨著這個淘氣可愛的月亮。

我走上斷橋,從橋上往下望,月亮倒映在水中,顯得格外嫵媚,一陣清風吹過,水面上立刻泛起波紋,水中的月亮頓時似乎老了些,圓圓的臉上有了皺紋。遊船經過時,月亮就碎了,殘留的碎片不停震動,給人一種憐憫的感覺。

月色流淌在地上,我在賞月,親戚在賞月,大家都在賞月。月亮注視著人世間發生的一切。人,一代代的變;事,一件又一件。而月亮還是那個月亮,那個圓圓的皎潔的月亮……

八月十五的月亮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851字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也有“月節”之稱。

說起中秋的故事、習俗,那可是一籮筐都裝不下,有飛天的嫦娥仙子,搗藥的兔兒爺,伐桂的吳剛……雖然這都只是傳說,但依舊深深地烙印在每個中國人的心裡。

傍晚時分,吃過飯之後,我急急忙忙地拿著一把小凳子,端著一個裝月餅的盤子,擺放在陽臺上,準備開始賞月。這時候爸爸走了過來,他笑著說:“傻孩子,這還早著呢,哪來的月亮?你得耐心地等一會兒。”於是,我只好拿出一本書,邊看邊等。

過了大約一個鐘頭,爸爸在陽臺上叫我:“快來看,月亮出來啦!”我急忙走到陽臺,只見東方的天空上,掛著一個圓盤,因為總是有云層遮擋,此時的月亮若隱若現,顏色比較淡。它好像載負著重荷,極其緩慢的爬升著,衝破一個又一個雲團。等到四周的天色完全黑下來了,月亮也逐漸顯示出自己的光澤,照亮了周圍的雲朵,但是,它的光芒仍然不是特別的耀眼。終於,月亮衝破了最後一層厚厚的雲團,高掛在正當空,它身上濃濃的光暈,彷彿一件華麗的外套,頃刻間光芒四射,連四周的星星也都被它掩蓋,失去了蹤影。圓月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一會兒和星星互相追逐,一會兒躲在縹緲的雲層後面,玩起了捉迷藏。

我看了看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肚子都有點餓了,於是開啟一袋月餅,大快朵頤起來。看著天上美麗的圓月,吃著手中香甜的月餅,我的心中感到非常愜意。

這時候,媽媽走了過來,她凝望著美麗的明月,深有感觸的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們很久都沒有回去看望你外婆了,不知她老人家現在怎麼樣。”是啊,每逢佳節倍思親,天上的月兒圓,地上的人們也盼望團圓,但由於種種原因,人們不得不天涯海角分居各地,不得不承受這種離別和相思之苦。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雖然我和遠方的親人不能團聚,但是我一直牽掛著他們,希望託付這圓圓的明月,捎去我深深地的祝福,祝願外婆永遠開心,永遠健康。

八月十五吃月餅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381字

今天是中秋節,爺爺打電話叫我們中午去吃團圓飯。

中午了,我們一家三口和大爺、大娘、二大爺、二大娘一起在爺爺家吃飯。準備的菜有:扣肉、紅燒肉、清蒸魚頭、燉土雞等,菜做的挺豐盛,我們一大家子人開始吃起來。

回家以後,我問媽媽:“為什麼不吃月餅呢?”

媽媽笑著看著我,“等到晚上再吃吧。”到了晚上,我拿起一塊月餅,正要吃時,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月餅為什麼叫“月餅”呢?經過查詢資料,原來是這樣的: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我吃著手裡的月餅,味道香甜可口,就像外面的明月一般可愛。

八月十五望明月 篇11

高二作文 ,720字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八月十五望明月,又是一年月圓時!

月似玉盤,鑲嵌在黑緞般的夜幕中,很圓很亮,真是應了那句——“月到中秋分外明”。

近幾日,全家都沉浸在歡快的中秋節日氣氛當中。特別是今天,剛剛收到小姨寄給我們家的一盒月餅。雖說月餅已經不是一個稀罕物,但千里送鵝毛,禮輕意重,更何況是定居在江蘇的小姨親自郵寄的色、香、形、味俱美的月餅呢?

於是想起了小姨在家的時候。每逢中秋的晚上,萬籟俱寂,月色美好,月光溫柔,“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外婆這時總會把各種口味的月餅整齊地擺放在盤子裡,等我們圍過來,她老人家這才把圓圓的月餅切成均勻大小的細塊,像花瓣一樣地擺放著,煞是好看。大人們卻並不急著拿著吃,她們聊著天,笑著看著我們爭先恐後搶食,欣賞我們那生怕吃虧、狼吞虎嚥、津津有味的饞相。

此時耳邊似乎迴響著我和小姨吃著、鬧著,小院灑滿了家人的快樂笑聲,呵呵!

小姨已離開湖北老家多年,本來說這次能回家過節的她,還是因為工作原因沒法如願,外婆的欣喜也由此變的失落,小姨的心情也是如此,她很想家卻不能回鄉,只能遙寄月餅表達思念。

此時,我又想起了小姨,只是我無需像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裡描述地那般傷感——“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哈哈,我才不要那麼悲傷呢!在這滿月的銀輝裡,在這滿格WIFI的小院裡,我拿起媽媽的手機,開啟聊天軟體,撥通小姨的視訊電話,喊道:“喂,小姨,中秋快樂啊!”“和你說件事情啊,你的月餅買的太小了,都不夠我們吃的啦!”

八月十五月圓夜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9字

兩千年前,我被漢武帝送去匈奴遠嫁,當了王的妻子。雖然奴僕上千,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我還是十分想念家鄉的親人。

八月十五的晚上,望著皎潔的月光我不禁陷入了沉思。當時,王宮裡正在舉行盛大的宴會。鎧甲的士兵們舉著火把在熊熊燃燒的火焰旁,站在無邊無際的大草原圍成了一個直徑約有千米的壯觀的大圈。圈裡十分熱鬧,幾乎所有的人都在這裡歡笑著、舞蹈著,但我卻坐在淒涼的王宮裡默默的思念著家鄉的親人,不禁流下了幾行清淚。

過了許久,我站了起來,抬頭一望,看見庭院裡有一棵十分佳美的樹,便走過去欣賞。這樹十分蒼翠挺拔,樹幹高而粗壯。上面還有一圈圈土黃色的花紋。它的枝葉繁茂,兩三片碧葉之間還冒出了一朵朵五顏六色、香氣迷人的五瓣花。它們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純白色的小蓮蓬。

我竭盡全力地爬上樹,摘了一枝最好看的、擁有五種顏色的花兒,把它藏在衣袖裡,想把它送給日夜思念的家人。霎時,衣袖濃香撲鼻,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雖然這花沒什麼珍貴,但和親人離別太久,我覺得花兒特別香。

八月十五中秋節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785字

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它就是我們的傳統佳節中秋節。中秋之夜是一個美好,團圓的夜晚,每家每戶都歡聚一堂,吃月餅,賞月,欣賞良辰美景,享受天倫之樂,而且中秋的月亮分外圓。

中秋節的夜景格外迷人,抬頭仰望夜空,只見一輪明月,又大又圓,彷彿是一個大玉盤高高地掛在天空。皎潔的月光照射在大地上,湖面像是穿上了一件銀色的裙子,微風吹來,它還時不時擺動著裙尾,美麗極了。溫柔的月光透過枝繁葉茂的大樹,在小路上投下星星點點的白色斑點,在朦朧的月色下,各種蟲子的鳴唱若有若無地傳來,它們似乎也在歡唱慶賀這美好的中秋之夜。這時突然幾朵白雲調皮地跑到了月亮的面前,月亮彷彿是一位羞答答的小姑娘害羞地遮起了臉龐。月色柔和而清明,淡雅而有味,真是“十五的月亮分外圓”啊!而且每當月光照射在我的身上,總有一種濃濃的幸福感在心底蔓延開來……

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也是必不可少的。月餅的種類可多了,有五仁、水果、豆沙、抹茶等口味。我最喜歡吃的就是蛋黃豆沙月餅了,只見它的表皮金燦燦的,還沒吃就已經聞到了濃濃的蛋黃味,它的表面還有一個大大的“福”字,我感覺吃了它我一定會變得很有福氣。咬一口爽滑舒嫩,口感飽滿,吃起來很甜,充滿了幸福的味道,我想這就是家的味道。

在這個美好的夜晚,我們全家人又來到了廣場。廣場上到處都是張燈結綵的,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彩燈,周圍到處洋溢著過節的喜慶感。道路上,人們都帶著自己心愛的家人一起走。天空中閃耀著五顏六色的光,還有煙花不停地從地面上升起,然後快速地飛到天空,五彩煙花在空中綻開,美麗極了。

八月十五中秋節真是一個美好的節日,它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濃濃幸福感。我愛中秋節,愛它的良辰美景,還愛它的花好月圓。在這個日子裡,我只願“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正月十五逛東關 篇14

國小二年級作文 ,364字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晚上我和爺爺奶奶去逛東關街。

我們一進東關街入口,就看到一整條街張燈結綵,燈火通明。每家店前都掛著一對紅燈籠,一眼望去,就像一條條紅色的長龍。街兩邊鋪滿了小攤子,有的賣糖葫蘆,有的賣燈籠,有的賣各種各樣的小玩具……還看見許多一大家子一大家子出來逛的,有老人,有小孩,小朋友們手上還拿著燈籠或是玩具呢!人們臉上的笑容像朵花似的,多開心哪!

走著走著,突然看見路邊有一家店,是上過電視的四喜湯圓店。裡面坐滿了人,大家都在吃湯圓。天哪,裡面太忙了!突然我一抬頭,發現天空中有不少紅色的會飄動的紅點點。我想了想,突然大喊:“哇,是孔明燈!是孔明燈!”跟著人群,最後我們來到了古城牆邊,這裡有許多玩燈籠和放煙火的人。紅紅的燈籠和五顏六色的焰火照亮了整個星空,真美呀!

這就是今夜的東關街!你們喜歡嗎?要不有空也來逛逛吧!

正月十五鬧元宵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322字

“寶寶,起床啦!”“好睏……才六點”“今天是元宵節,媽媽做了你最愛吃的元宵哦!”

好吧,看在元宵的份上,我離開了誘人的床,出去吃早飯。“今天的早飯為什麼是元宵啊?”我一頭霧水。“今天是元宵節,吃元宵代表團團圓圓。元宵是甜的,表示甜甜蜜蜜,所以,吃元宵是在祝福我們大家哦!知道了嗎?”“嗯!”

下午我和媽媽去看燈展,我好高興啊!瞧,這個燈籠圓圓的,好似一個熟透的蘋果,那個燈籠彎彎的,好像彎彎的月亮;這個燈籠像花兒,那個燈籠像雲彩……五彩繽紛。

燈籠亮亮的,照亮了陰沉、黑暗的天空,使整個天空跟白天沒什麼兩樣,除此之外,我還猜了燈謎,回家以後,我和媽媽掛了燈籠,把燈籠開啟以後,我就睡,它就那麼亮著。

正月十五元宵節,鬧元宵。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寧波八月十六過中秋 篇16

國小三年級作文 ,458字

中秋起源於中國,八月是秋天的第二個月,於是人們把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規定為中秋節。十五的月亮特別圓滿,人們在這一天裡,與親人團聚,賞月,吃月餅,象徵著萬事圓滿。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但是你知道為什麼寧波人的中秋節在八月十六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相傳,南宋時期,有一戶大戶人家,那可是一家豪門。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門三宰相,四世二封王。”說的就是他們史家。可見當時他們史家有多麼顯赫,這個史家就坐落在寧波。其中有一個人叫史浩,他是一位剛正不阿的宰相,他為人清廉,還是個十足的孝子。所以每年的中秋節,他都會從杭州趕回寧波,與老母親團聚。有一年,他像往常一樣提早上路,在路紹興時,他的馬因長途跋涉,累倒了。史宰相又好不容易借來一匹老馬,連夜趕回寧波。可是當他氣喘吁吁地趕回寧波時,已經是八月十六了。但是,他看見家人為了他一夜未閤眼,桌上的月餅紋絲未動。而鄰居們也守在門口,沒有動月餅。史宰相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鄰居的關切。所以史宰相規定寧波的中秋節為農曆八月十六。

又到了今年中秋,望著那一輪明月,感覺寧波的月亮特別圓。

正月十五元宵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734字

孩子們所盼望的,過節過年以外,大概要數元宵慶典的時候了。每到正月十五元宵之時,蒲城張燈結綵,好一派喜氣洋洋。

思緒遷移著……

憶……憶……

依稀記得,630歲的蒲城裡一向靜謐而相素,只能望見寥寥人影,好比晨光裡的星星;只能聽見悉悉索索的青石板的歡唱;只能聞到小巷裡鹹光餅那甜甜而微鹹的香氣。

而到了新春後的元宵佳節,一向安靜得連一根針落在地上都聽得清的蒲城,則來了一個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

記得是一年的冬天,時值元宵。寒風雖似一把刃,但仍割不斷元宵的喜氣情結。我在院子裡蹦噠著,一會兒裝作指揮著大人搬東西,一會兒去廚房奶奶那蹭些吃的,一會兒又遙遙望著蒲城的方向,放眼欲穿。

起初大夥兒也是樂呵呵地看著我東蹦西跳,四處搗亂。但忽然,大夥兒的臉色很謹肅了,我仍然東躥西跳。看著大夥兒那難看的臉色,我忽然明白另看玄機,切下張望,父親正一臉黑線望著我。

“去!拿你的古文來!”父親的話總是透出一股不許抗拒的威嚴。

我迅速去取了古文書,頭上冷汗涔涔,忐忑不安地把書交給了父親,他讓我坐在書房中夾的書桌旁,用手指給我看:

“這兒……第七課《匆貪多》……背到這兒第17課……背十課!”他說著,還用另一隻手翻了數十頁的書頁,轉身便入屋。“哦!對了!給我讀熟,且流利背誦。否則,休想去看元宵會!”他臨走前補充道。

霎刻,我似乎從頭上澆了一盆冷頭。但是,有什麼法子?我只好似自我安慰般喃喃自語:“大人有時就是那麼霸道,不講理。但俗話說得好:‘小孩不計大人過’……”

太陽落下了,明月升上來了……

晚上九點半,當我滿懷信心地走進父親寢室,流利地背誦出古文時。父親點點頭,拍拍我的肩,說:“孩子,不錯。洗洗睡吧,明日繼續努力!”說完將我送出了寢室,關上了門。

留下我那雙淚光瑩瑩的兩隻眼睛……

正月十五鬧元宵 篇18

節日作文 ,1342字

正月十五,又稱之為上元節、燈節、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農曆新年裡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節這天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熱熱鬧鬧地歡慶、共度這個美好的節日。

古代,到了這一日,就連皇帝也要出來進行“御樓觀燈”,與民同樂。元宵節最主要的活動是猜燈謎和吃湯糰。“猜燈謎”也叫“打燈謎”,據傳始於宋朝。文人墨客將謎語貼掛在五顏六色的彩燈上,讓賞燈的人去猜,純是一種助興之舉。因為謎語能引起人們的好奇之心,激發人們的雅興,所以很快就流行了起來。到了南宋,猜燈謎已不侷限於讀書人,而是全社會各個層次的人都來參與了。

至於元宵吃湯糰,據說是為了討個好的口彩,因為湯糰又叫湯圓,湯糰湯圓,湯諧音“團”,就變成了團圓。吃圓宵,意思裡是圓滿,無非圖個吉祥。人們用各種方式慶祝元宵節,其中都充滿了親情友情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期盼。

在我的記憶中,早些年城裡的中心廣場、四街八巷都要掛燈,那些燈是越做越大,越做越有創意。每逢元宵節,在鄉村生活的人們想方設法搭乘各種交通工具到城裡賞燈,每到這時,城市就會變得人山人海、絡繹不絕、摩肩接踵的,城市的空間突然狹小了,人與人之間沒間隔了。那些年份城區各大街道都有燈展,往往有燈有謎,活動也較寬鬆、熱鬧。而現在政府設點集中搞燈展,往往多是一些商業燈展,主要宣傳商家的業績和政府等部門的祝福,逛元宵節變得有些人看人的意味,為了防範安全事故,弄得警察只能封閉主要街口,彼於應付,但熱鬧處,燃放煙花的程度卻是有增無減。

近年來,元宵節的燈展除了往年擺燈的中心廣場、甘泉公園,主要集中在剛落成的濱湖廣場,想是政府有意宣傳新城區的用意吧。其規模空前,熱鬧非凡。天剛放黑,圓月如一盞碩大的銀盤升起在東方的天空,照亮寰宇。接著,劈里啪啦鋪天蓋地的煙花爆竹響起來了。那煙花升空絢麗奪目,精彩紛呈,在空中盪漾開去,一波未息,一波又開,濱湖廣場、甘泉公園、湖光山色。湖岸燈光如一條條游龍蜿蜒騰飛,柳樹、楊樹在燈光的映照下泛著生命的綠暈,連廣場在內的一簇簇樹木,紅的似火,粉的如霞。樹花銀火不夜天,天空中飛翔著數不清的許願燈,滿滿地載著人們的願望飛去。如今,慶賀元宵節的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如燃放煙花爆竹、看元宵晚會、觀舞獅耍龍扭秧歌等。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民俗,凝聚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景和希望。

隨著時代的發展,近年來,一進臘月,整個城區大街小巷都裝扮的奼紫嫣紅。真正給人一種過了臘八就是年的感覺。特別是一到晚上,五光十色,錯落有致。加上街面行進的車燈,確有種“天上的街市”的韻致。單看那閃爍其間的紅綠燈也真如眨眼的星星。

正月十五雪打燈,這雪是人們期盼的雪、是祥瑞的雪。盞盞花燈迎春開放,張張笑臉喜氣洋洋。時下雖然是零下十幾度的寒冷,但夜幕下的人們久久不願散去。爭先恐後地在一處處風景處拍照,留著他們自己的念想,進一進平安門、富貴門,只圖來年吉祥如意、平平安安,做更多的發財夢、富貴夢,以實現民族的中國夢。

夜深了,鮮甜糯滑的湯圓端上了桌,家家團聚後,又要奔赴自己的前程。元宵夜的喜慶仍氤氳在人們的記憶裡,多年以後隨著滄桑的歲月,元宵節仍記憶猶新,耐人尋味,不時還敲打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久久難以泯滅。

過了正月十五,年也就過完了。各行各業又開始新一年的營生。

正月十五的花燈展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3字

元宵節看花燈的習俗在全國各地都有,翻開福州的地方史,看花燈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所以每年福州的花燈展都很盛大。

福州的各個公園廣場上都擺上各式各樣的花燈,許多樹上都掛滿了燈串。我家住在江濱公園旁,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呀!沙灘邊擺滿了形態各異的花燈,我可以一睹為快啦!

一吃完飯,我就拉著爸爸和妹妹直奔江濱公園。之前,江濱公園除了散步的老人外就沒什麼遊人。可今天不一樣,在路上,我看見許許多多頭上戴著裝飾的遊人,有的戴著牛角,有的戴著孫悟空的金冠,熙熙攘攘地向花燈展走去。

燈展上有許多大型燈組,有人物故事燈,有神話故事燈,有歷史傳說燈。每個大型燈組前都聚著許多人,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了進去。我還看見了許多動物造型的燈,有龍的,有狗的,因為今年是狗年,所以有一個金狗旺財的燈,而且狗造型的燈也特別多。

我自己也買了一盞燈,是大刀,揮舞起來呼呼作響,就像古代的將軍一樣。妹妹買了一盞小豬佩奇的燈,它閃閃發亮還會跳舞呢。

看完一圈後,我們隨著人流走出了花燈展,這真是一個難忘的花燈展啊!

正月十五圓而香 篇20

國三作文 ,613字

聽奶奶說,年其實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結束。所以從小我便對元宵節這一天格外重視。

小時候喜歡牽著爸爸媽媽的手,走在燈火繽紛的大街小巷裡。抬頭看見的不是滿天繁星,而是比那繁星更為熱鬧的花燈。每個花燈底下掛著一串燈謎,看上燈的人就買去,連同那底下的謎底,還有人們的祝福。眼前是漂亮的花燈,頭頂是燃燒飄蕩的孔明燈,彷彿一切都是美好的,就連耳旁轟鳴的煙花聲,都被它的絢爛遮掩得無比可愛。而最幸福的事也莫過於捧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了。

奶奶有她自己獨特的手藝。她總說外面的東西不衛生,所以從臘月開始,奶奶就開始忙活著晒麵粉,和麵團,再一揉一釀,那釀醬裡有奶奶的獨家祕訣。每每一開鍋,那味道實在受不了,可吃在嘴裡卻是天壤之別,無比香醇,也許是奶奶給它施了個魔法吧!小時候一想到這,就無比佩服奶奶,還想著讓奶奶載著我,一起去尋找那飄在天上閃爍的孔明燈呢!

從外面看累了就回來,奶奶彷彿真得有魔力,一進門就端出幾碗熱騰騰的湯圓。幾顆飽滿光滑的湯圓像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嬰兒臉蛋,湯上浮著小蝦皮和翠綠的蔥花。只看見那碗上飄的熱氣,心裡就有一種滿足。倦倦地咬上一隻,皮和餡彷彿融合在了一起,又彷彿是兩種不同的刺激感,麵皮裡有股淡淡的花香,卻又說不出來是什麼花,餡裡芝麻經過高溫出了油,油又融入麵皮裡,入口更加醇滑,再加上自家糯米加上半昏不暗的燈光,心裡越發變得暖洋洋的,靠在奶奶的懷裡,聽著大人們的交談,漸漸地,進入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