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的故事的啟示相關作文20篇

六尺巷的故事的啟示 篇1

讀後感 ,585字

平時,受媽媽的影響,我很喜歡看《增廣賢文》這本書。書中的每個故事都讓我深受啟發。

《六尺巷》就是其中的一個小故事。清朝康熙年間,張英在朝中擔任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時,收到了一封家信,信上說家中要擴建府宅,想讓鄰居讓出三尺地,鄰居不讓,張英的母親非常生氣,讓張英回家解決此事。張英看完信後,回了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委婉地批評了母親的做法。張母收到信以後,十分羞愧,主動拆牆院,後退了三尺。鄰居很感動,也把自家牆院後退三尺,於是兩家之間有了一個六尺寬的小巷。“六尺巷”的故事廣為流傳,從此成為美談。

以前媽媽買了兩盒彩色的橡皮筋,讓我和妹妹一人一盒。我和妹妹都喜歡粉色的,可我卻把兩盒中的粉色橡皮筋全都拿走了,媽媽說我太自私,不懂得謙讓,我很生氣,認為媽媽偏心。為了這事,我還好久不理媽媽和妹妹。看過“六尺巷”這篇故事以後,我懂得了做人要豁達開朗,禮讓為先。就像兒歌中“紅燈停,綠燈行,大車讓小車,小車讓行人”一樣,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和諧美好,真的是“用心計較般般錯,退步思考事事寬”。讓我們記住“六尺巷”這個故事,發揚“六尺巷”這一美好品質吧!

六尺巷的故事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322字

今天我給大家要分享的是“寬容”二字。這個故事是今天去合肥的路上,無意間聽到廣播,覺得十分有道理。

說的是從前有兩戶人家,互不相讓,兩棟房子中間沒有辦法行走,給居民帶來了不便。可是有一家的家人兒子寄了一封信,勸說家人禮讓,於是這一家主動的往後退了三尺。處於禮貌,更是出於做人的道德,另一家也往後退了三尺。於是這個地方就叫做六尺巷。從那以後,居民們也都方便多了。

這條巷子雖然只有六尺寬,但是行走不緊張,還裝下了大功無私的大愛,和海闊天空的寬容。我雖然沒去過這條巷子,可是就離千里都能聞到那股濃濃的寬容。

我想不僅僅是這條巷子,在生活中這樣退一步海闊天空,大家都各退一步,生活就會變得十分舒適,今後就都做一個寬容的人吧。

尺子的啟示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2字

一把最平凡的直尺,全身透明,身上的一面是直線,一面有著波浪線,每天從文具盒出出進進。它也與眾多直尺同胞們一樣,標著普普通通的精準尺度。

使用它時,每每畫直線,總感覺過於順溜了,要剎車時都停不下來,往往超過了目標,而用另一面時,卻感到乾脆利落,雖有前進路上有著阻礙,但還會一如既往地向前,並不超過目標,讓人的心情也感覺舒暢了起來,而前者嗎,就略顯煩躁,因為畫過要擦,還要再畫……如此幾次下去,人的心情早不如先前那樣了。

我忽然想到了人生,人生不也如此,要是沒有摩擦力,人沒了阻擋,不就像沿著直線畫線,沒有一點阻礙,自由放縱,長大後更是散漫不知多少倍。人在這樣的環境下,變得沒有一點剛勁,缺乏堅韌的精神,做事是無法成功的,會變得像雞蛋殼一樣脆弱,步入社會是不能立足的,更別談創業了。而如果人生像在波浪線上畫線,有著適度的摩擦力,在困境中去努力地尋求那一絲光明,意志被磨練得堅韌了,長大創業,失敗了,再嘗試,又失敗……但凡是從小受到磨練的人,並不會放棄的。他們會一次又一次地嘗試,努力地取得成功,在社會上穩定地成長,堅定地一步步攀升,下滑了,咬起牙關再奮力攀爬,最終還是會勝利的。

一把平凡的直尺,帶給人一生的啟示,我感謝它,它給我帶來了人生的啟迪。

一個故事給我的啟示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68字

“從前有一顆小水滴,滴在大石頭上,於是大石頭嘲笑它,說小水滴是不可能把自己滴穿的。”聽完這則故事,有許多人一定會和大石頭一樣嘲笑小水滴,但你們有沒有想過有一天小水滴真的會把大石頭滴穿呢。

愛迪生是電燈的發明家。但他發明電燈時,卻遇到了很多困難。他失敗了100次,有一位富人嘲笑他,勸他別做了,他說:“你已經失敗了一百次了,不可能成功的,放棄吧。”但愛迪生卻笑著對他說:“你弄錯了,我是成功了一百次,因為我知道了這一樣東西是不能用的,我相信我很快就能把電燈發明出來。”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在101次試驗中愛迪生終於發明出了電燈。魯迅也是從一種植物中獲得啟示,發明了鋸子。

而我卻連一顆小水滴都不如,更不用和發明家相提並論。就比如踢毽子,我不管怎麼踢,總是和50下擦肩而過,我一氣之下把毽子隨便一扔,轉身走進房間,心想:不到就不到唄,反正還有人踢一兩下的呢。我坐在書桌前,開啟語文書,一句格言映入了眼簾: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是呀別人都能踢100多下呢,都還沒放棄,而我連50下都不到,就先放棄了,這算什麼班幹部連帶頭作用都起起不了。於是又跑到客廳,拿起毽子,開始練起來,奇蹟般地踢了50下。

經過這次,我又重新豎立起來信心,我不但相信在踢毽子比賽中能取得好成績,而且在以後學習中不斷用這句話鞭策自己,個自己信心,取得更好的成績。

一個故事給我的啟示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5字

我聽過這樣一則故事:有兩位釣魚高手,一位熱情慷概,一位冷漠自私。一天,這兩位釣魚高手一同在湖邊釣魚。

只見一條條魚上了鉤,他們釣魚的高超技術吸引了一群遊客,看見他們釣那麼多魚,很是羨慕,也想試試看。可是他們釣了半天,一條也沒釣到。於是,他們就向兩位釣魚高手請教。那位冷漠自私的釣魚高手連眼皮都沒抬一下,顯然是不願意傳授釣魚技術,而那位熱情慷慨的釣魚高手說:“我可以教你們釣魚,但我有個條件。只要你們每人釣到十條魚,就要分給我一條。如果沒釣到十條,就不必分給我了。”遊客們都答應了這個條件。

在遊客們釣魚的過程中,那個熱情慷慨的釣魚高手被左一聲“老師”,右一聲“老師”地叫著,他備受尊崇。另一位冷漠自私的釣魚高手呢?一個人坐在一旁,寂寞地釣著魚。

時間過得飛快,遠處的大山吞掉了一半的太陽,夕陽的光輝灑滿了整個湖面,波光粼粼,是那麼美麗。遊客們滿載而歸,兩位釣魚高手也該回家了。當他們檢查魚簍時,那位熱情慷慨的釣魚高手的魚簍裡,魚裝得滿滿的,而那位冷漠自私的釣魚高手呢,遠遠沒有同伴的魚多。

通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當別人需要你伸出援助之手時,你熱情地把手伸過去,再當你需要別人幫助時,別人也會幫助你。其實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為他人開一朵花,又何嘗不是為自己增添一縷馨香呢?

故事中的啟示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687字

在生活中,爬山能告訴我做事要堅持不懈,石縫中頑強求生的雜草能給我心靈的觸動,而今天的這則故事也給了我受益匪淺的啟示。

這則故事講的是古代的曾子殺豬。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他們家的兒子知道了,要和母親一起前去,母親不帶他去就“哇哇”大哭。曾子的妻子就說:“孩子乖,你在家呆著,媽媽回來給你殺豬吃!”孩子就破涕為笑,乖乖地留在了家裡。曾子的妻子回到了家裡,看見自己的丈夫正在磨刀準備殺豬。曾子的妻子驚訝地說:“你這是幹嘛,這不是哄孩子的嗎?”曾子意味深長地說:“小孩子不懂事,凡是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導自己的孩子騙人啊!”

現在我才明白了語文書本上的這一句話:道德只是簡單的是與非,但實踐中多少人失去了誠信美德。

我也曾失去過誠信,此時想想也為自己臉紅。我的妹妹上學時,我都會送她到教室門口,看著她進去。可是,今天因為堵車我們都晚了,所以我跟妹妹說:“今天我們都遲了,我不把你送到門口了好嗎?放學了姐姐給你買好吃的。”妹妹一開始還哭著鬧著,可畢竟是小孩兒,仍擋不住美食的誘惑,就抹著眼淚答應了。到了下午,我去接妹妹,她問道:“姐姐,你不是說給我帶好吃的嗎?”我支支吾吾地這才想起來,說道:“姐姐下次給你帶,好嗎?”可是這件事再也沒有了下文。這個曾子殺豬的故事讓我突然醒悟,我得給妹妹做個好榜樣。

誠信是人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美麗的鮮花,將誠信存入你的生命,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一個故事的啟示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412字

牛頓通過蘋果落地發現了地球吸引力,瓦特從水壺蒸汽得到啟發製作出蒸汽機。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給我們以啟示,最近,一個短片也給了我啟迪。

一群人在前行,他們每個人都扛著一個沉重的十字架。有個人想;照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這樣下去不是個頭,要走到何年何月呀!他想了個辦法,用身上的一把刀將十字架砍了一截。果然他覺得自己身上輕了許多。又走了一段時間,他開始抱怨自己背上的十字架太重了,為了減輕十字架的重量,他又開始砍了,這次又砍去了一大截,他毫不費力走在了隊伍的最前面,嘴裡還哼著歌呢!別人個個都累得汗流浹背,就他一個人這麼的輕鬆自在。

突然,前方出現了一個又大又深的溝壑,他在那裡毫無辦法,後面的人趕上來了,他們用自己背上的十字架搭在溝壑上,從容不迫地過去了。他也準備如法炮製,可是,他的十字架已經被他砍了一大截,他只好在哪裡垂頭喪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有些困難,只能自己穿越;

有些困難,只能自己體驗;

有些困難,只能自己品嚐。

成語故事的啟示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351字

小時候,媽媽給我講了一個成語故事,這個故事是——《買櫝還珠》。

故事是這樣說的,楚國的一個珠寶商人有一顆十分漂亮的珍珠,他就想賣一個好價錢,於是就用有香味的木料雕了一個精美的盒子,又想方設法把盒子裝飾得十分漂亮,比珍珠還美,最後把珍珠放在盒子裡,拿到鄭國賣。一個鄭國人出了高價,把盒子買了下來,開啟盒子,把那顆珍珠還給了珠寶商人。

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沒有眼力,只注重外表而不顧實質的人。告訴了我們,人不應該只注重外表美麗,要看事物的本質。

我在生活中也犯過同樣的錯誤。我每次買襪子都要挑選好看又貴的,結果沒穿幾個星期就破了。媽媽買的雖然很樸素,但是實用又便宜,可以穿很久很久。

自從買襪子這件事經過以後,我吸取了教訓,買東西都買實用的,很少買精美的。不注重外表,要注重實質。

一則成語故事的啟示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9字

我看過很多成語故事,有《拔苗助長》,有《畫蛇添足》,還有《鐵杵磨成針》,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亡羊補牢》。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人養了一群羊。一天,羊圈破了,羊丟了幾隻。鄰居好心勸他修好羊圈,以免再次丟羊,可他卻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第二天,他再去看時,又少了兩隻羊。這時他才後悔沒聽鄰居的勸告,趕忙修好了羊圈。從此這個人再也沒有丟過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及時糾正錯誤,聽取勸告,就不算晚。

看完了這則成語故事,我不由得想起了二年級的事情。那時我的口算成績非常差,可我漠不關心,總認為只要認真就可以了。但我的口算不但沒有提升反而下降的更猛了。爸爸勸我:“趕緊練習口算吧!別再讓口算成績下滑了。”但我仍然置之不理,最後口算亮了紅燈,我才抓緊練習口算,終於又取得了好成績。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要及時糾正錯誤,還要聽取別人的勸告,希望大家也可以知錯就改。

一個故事的啟示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660字

今天我聽別人講了一個故事,受到了很大的啟示。那個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

很久以前有一個人,他是一個砍柴的。有一天他去砍柴,不小心掉進一個溝裡去了,他爬也爬不上去,跳也跳不上去,很快他就放棄了,坐在裡面等別人來救他。

這時來了只老虎,它一個不小心也掉進溝裡去了,老虎看了看山溝,有兩米多它大概跳得過去。

它剛要起跳,卻突然被一雙手拉住了。它猛的一回頭,看見了一個人類。它對人類說:“怎麼啦?你想幹嘛呢?”那個人對它說:“尊敬的森林之王,我們都掉到溝裡來了,就應該互相,幫助以便出去。”老虎聽了,覺得這人有點意思,就說:“好吧,就相信你,你有什麼辦法?”那個人眼珠子一轉,對老虎說:“您站在那裡,我爬到您的背上去。我先跳出去,再把您救出來,您看這可以嗎?”老虎想了想:“那行吧。”

那個人爬上了老虎的背,一下子便跳上去了。老虎看見他轉頭要走,就急忙對他說,別走啊。那個人轉過身,露出了邪惡的笑容,說:“我為什麼不走呢?你等著吧,我很快就會叫一個獵人來把你殺掉,然後把你的皮毛賣給那個獵人。那樣我就有錢啦,哈哈哈哈!“老虎輕蔑地一笑說:“人類果然還是不可信呢。”只見它縱身一跳,跳到了那個人的旁邊,一下子便把他吃掉了,可能那個人死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是:如果你想佔便宜,那你就一定會吃虧。所以說我們在生活中一定不要像這個人一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