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裡的教練們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冰箱裡的教練們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686字

今年暑假,爸爸送給我一本科幻書——《冰箱裡的教練們》,書裡的每個故事都是那麼神奇那麼精彩,彷彿讓人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這本書的作者是周銳,裡面的故事個個都很有趣,有無論是小時候還是長大了都拖著鼻涕的“鼻涕龍”,還有從歌星變成啞劇演員再變成作者的幸運女人,然而我最喜歡的那個故事和書名一樣——《冰箱裡的教練們》。它講述的是世界上最出色的體育教練,自願鑽進大冰箱裡,等到漫長的一百年後,看看人類的體育事業會是一代更比一代強,還是一代更比一代弱。教練們在冰箱裡做了個漫長的夢,有一天,冰箱門打開了,他們來到100年後的體育館,發現了許多讓他們驚呆的事。在籃球館裡,人們正在進行國際比賽,但是這些球員身高只有一米六七,有的還不到一米五呢,真是一些“矮冬瓜”。可這裡的裁判說,“矮子的投籃分數會得更高”,真是不可思議。在拳擊館,裁判竟然說:“每個運動員在拳擊時,可以撓癢癢,這不算犯規。”這真是太可笑了。更吸引人眼球的要數游泳館了,這裡每個人身上都安裝了推進器,游泳的速度快極了!在象棋館內,老“將”竟然能走出圈外,真是不可思議。老教練們笑笑相信了這敢做敢笑的新一代人,又討論了一下,決定再次鑽進冰箱裡,等待下一個一百年又會是怎麼樣呢?

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決不能固守觀念,擁有的成績只是暫時的,要不斷學習不斷努力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更上一層樓!我們要勇往直前,腳踏實地,才能創造出更加精彩的世界。

菜園裡的大棗樹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1005字

感恩於心,助人於行

在近一個月的寒假中,過新年、放鞭炮、走親戚、做作業,充實的寒假中,我閱讀了《我的多彩童年》一書,其中《菜園裡的大棗樹》感觸頗深,文章中作者回憶了童年時期自家門口的一棵大棗樹帶來的童年趣事和快樂。

作者在本文中講述了童年時,自家門口菜園裡媽媽默默種植和悉心照看,不僅為鄉鄰們提供了不少時令蔬菜瓜果,還給大家帶來了便利和樂趣,尤其菜園裡的那棵大棗樹,儘管棗子還未成熟就被大家幾乎摘完,作者和弟弟自家未能嚐到很多新鮮成熟的大棗,甚至當別人作為幫助之舉爬上棗樹打棗時也只能嚐到點點鮮棗,每到秋收季節棗子成熟時,這棵大棗樹就為全村鄉親尤其孩子們帶來收穫的喜悅和樂趣,作者和弟弟更是樂於到大棗樹下草叢中尋找又大又白的棗子,作者在最後還重點描述了在深秋的一夜狂風暴雨後,媽媽帶著他們一起快樂檢棗,村裡的孩子們樂與其中,最後媽媽給大家分果實的熱鬧溫馨場景。

讀完全文,不禁讓我走到我家後門外看著我家的大柿子樹,也想起每到金秋時節,村裡的鄉親們路過摘個嚐嚐,可能還帶點澀味,彷彿看到爸爸舉著一根上面綁著一把鐮刀的杆子去撈樹高處火紅的大柿子時,鄉鄰孩子們來樹下幫忙一起撿柿子的熱鬧畫面,和文中一樣的不管是打棗、撿棗還是分棗,到處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體貼和幫助,一個棗子、一個柿子不僅僅給大家提供成熟的甜味,更給鄰里鄉親尤其孩子們帶來秋收的喜悅和過程的樂趣,鄰里鄉親的互幫互助、大人孩子間的親情互動,果實採摘的無限樂趣,這些在孩子們看來是一生珍貴的記憶。

整篇文章中童年的回憶沉浸在甜蜜中,沒有爭吵,沒有糾紛,只有愛的陽光的溫暖,只有助人的樂趣的蔓延,還有親情的雨露的滋潤。童年,是美好的,最值得回憶的時光;助人,是無私的,最受尊重的舉動;感恩之心,是內心永恆的,最需要珍藏的美德。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資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電話、網路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的重要手段,最簡單最質樸的交流成了現在的稀有之物,放下我們手中的手機、ipad、電腦等高科技產品,讓我們走入大自然,走入最基本生活中的溝通、交流和互助,人與人之間需要直言傾訴、需要情感交流,需要親情互動,需要無私的愛的幫助。當然,面對瞬息萬變的現實社會,我們即便在用新技術交流、沒有近距離的互動,我們每個人需要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無處不在,每個人都獲得過愛、接受過幫助,每個人就應該提供愛和幫助,感恩於心,助人於行,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越來越溫暖。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1382字

不管怎樣,我老是在想象,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我的職務就是在那裡守望,我只想當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題記

《麥田裡的守望者》中,一個少年形象浮現在我的腦海裡,他就是大人眼裡所謂的壞孩子,他的一切都是那麼的不像話,他也就是本書中的主人公霍爾頓。

霍爾頓討厭周圍骯髒的世界,他討厭那些虛偽的事物,卻又不得不去跟他們交往;他討厭電影,又不得不在無所事事時去那裡消磨時光。霍爾頓沒有真正的朋友,只有髒透了的“阿克萊”、表裡不一的斯拉德萊塔等室友。他討厭卻又無奈,他不想與他們同流合汙,他看不慣周圍的世界,成績自然很差,所以他苦悶、躊躇、彷徨。他的不用功,種種表現就是對資產階級現行教育制度的反抗。

霍爾頓一直希望變得勇敢、強大,被人欺負了不敢還手,被學校開除不敢回家,靜靜地躲避著父母親,他沒有膽量去做真正有意義的叛逆。霍爾頓是青春期少年的代表,他的理想只是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站在懸崖邊上,捉住不斷奔跑的孩子。大人們總認為他是一個敗家子、是一個不良少年。但是霍爾頓漸漸成熟的心中還存留著點點的夢想,即使它在那汙濁的世道里變得那樣細微渺小,他心甘情願地幫助每一個孩子避開風雨,陽光就會在此刻撫摸你的臉龐。

霍爾頓是聰明的,他看透了社會的本質。他很普通卻非常善良,雖然他的思想還很稚嫩,他有著很多的不足之處,但他勇敢地反抗現實,嚮往著美好的世界,一直在追尋著。

霍爾頓無論是在風雨中還是在麥田裡,他都會繼續守望著。守望著那沒有被虛偽溺死的真摯、沒有被虛榮殺死的樸實、沒有被金錢名利包裹著的夢想、守望著所有孩子純潔的生活。

我喜歡霍爾頓的理由很簡單:他擁有一顆純潔、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他對那些熱衷於談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對校長的虛偽勢利非常厭惡,看到牆上的下流字眼便憤憤擦去,遇到修女為受難者募捐就慷慨解囊。他對妹妹菲芯真誠愛護、百般照顧。這些舉動都讓人感到十分欣慰,更難得的是為了保護孩子,不讓他們掉下懸崖,他甘願渴望終生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

一切的一切似乎成了定式。也許我們本可以去做自己喜歡,但在別人看來是不切實際的虛度光陰的事。但自己真的不想被本和自己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人拋在後頭。沒辦法,只有堅持下去,進而漸漸地竟然也希望過這樣的生活。很難想象自己拋開一切競爭、一切虛假的事物,像故事主人公一樣做個麥田裡的守望者。這根本不現實。因此,霍爾頓最終還是屈服於現實。“他不願做英雄,只希望自己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要知道一個平平常常的人想要擺脫別人給自己套上的枷鎖是一件多麼不易的事。

我們是一群生活在新時代的人,自然已經習慣了困惑和煩惱,但是我們應該集中精神看準我們的前方、我們的路,我們應該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假如霍爾頓沒有純潔的理想,那他就會墮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讓他活下來。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燈,它帶著人走向未來、走向光明,人都在逐漸長大,所以會經歷很多事,遇到挫折,我們不要氣餒,也不要自暴自棄,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相信自己,只要你的心中還有理想,所有的苦難都會過去的,一切都會好的。

站在麥田裡守望屬於我們的未來。我們青少年的生活才剛剛開始,在人生的道路上,縱然生活中有許多令我們迷惘和彷徨的,但是隻要我們牢記心中的夢想,做自己心靈的主人,守望著自己的未來,那希望就是美好的明天。

《感恩節的先生們》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1046字

《感恩節的先生們》由歐?亨利所著。歐?亨利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他的小說結局常常出人意料、令人吃驚。這本《感恩節的先生們》也不例外。

這本書講述了一位流浪漢皮特與一位老先生在感恩節發生的故事。這兩個人有一個奇怪的約定:每年感恩節,皮特都會坐在長椅上等待老先生的到來。而老先生每次都會赴約,並請他吃一頓豐盛的飯菜。這個約定持續了九年之久,只是到了第十個年頭,皮特在半路上被請進一座大宅子並飽餐一頓。原來宅子的主人有人有一個奇怪的規矩,在感恩節正午請一位飢餓的路人大快朵頤一番。而飽食過後的皮特想起了與老先生的約定,但他還是赴了約。為了不讓老先生失望,皮特艱難地吃完了所有食物。最終,皮特由於吃的太撐而被送進了醫院。令人詫異的是,老先生也同樣被送進了醫院,只不過結果恰恰與皮特相反,他是餓暈的。

我認為這位老先生是一個很有誠信、很善良且有一顆慈善的心的人。他能在每年感恩節都請皮特吃飯且從不爽約,而且在第十個感恩節,他寧願自己餓得皮包骨頭,還用自己身上僅剩的一點錢去請皮特吃飯。老先生這種令人欽佩的慈善不僅是每年的一頓飯,更是為了慈善能夠犧牲自己的某些物質資源的心。慈善重得不是你去用何行為來表達“慈善”二字,而是你有一顆慈善的心。老先生一生煢煢孑立,但是他一直都想把這顆慈善的心傳承下去,可見他對擁有一顆慈善的心是有多麼重視。這位老先生把“慈善”發揮得淋漓盡致,也為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老先生不僅有一顆慈善的心,更有誠信。他完全可以把請皮特吃飯的錢留著自己用,但在金錢與誠信這道二選一的選擇題上,他選擇了誠信。他寧可自己捱餓也不願違背自己的諾言。多少人拜倒在金錢的“石榴裙”下,卻忘記了做人要“言而有信”這個最基本的道理。金錢能帶給你物質的享受,但誠信卻能帶給你一種心安理得。一個人即使再有錢,但失了誠信這些錢又如何?在我看來,誠信比金錢更重要,因為誠信是一種最基本的道德品質。

比起老先生的慈善與誠信,皮特則體現了一位紳士的風度。儘管他從宅子裡出來已經吃得很撐,可他還是勉強吃完了老先生為他點的食物,為的只是不讓老先生失望。其實他完全可以拒絕老先生的邀請,但當他看到老先生因為助人而感到快樂的那雙明亮的眼睛時,便強忍著,假裝狼吞虎嚥般地吃完了。皮特雖為流浪漢,可他這種為了“成全”別人而嚥下自己的苦楚的風度,實在可以被稱為一名“紳士”。

其實紳士的稱呼不應只是對那些彬彬有禮,舉止優雅的達官貴人,更應對那些同樣具備這些風度但或許只是普通百姓的人,哪怕他是一位流浪漢。

《瓶子裡的兩條魚》讀後感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2字

緣於書名的吸引,一拿到這本書,我就迫不及待地拆開,坐下來聚精會神地看起來,深深地被書中的故事情節所打動。短短几天,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有不同的收穫,令我受益匪淺。

瓶雙從小被外婆和舅媽帶大,沒有父母的陪伴。因為一場誤會,她不再依賴媽媽,反而很厭惡她,有什麼事都跟舅媽說。之後,爸媽離了婚,媽媽把她接到吉隆坡生活。一起生活後,瓶雙經常跟媽媽吵架,生氣憤怒促使她逃課、喝酒等,甚至還被人欺騙,經歷了一場瘋狂又懵懂的青春期。

“青春期會是迷茫的”。瓶雙在吉隆坡時認識了新同學,交了新朋友,其中有宣麗、還有個叫Jordan的男同學。這個男同學先是一次次熱情地幫助瓶雙,卻趁她昏迷不清的時候,成了一頭“披著羊皮的狼”,對瓶雙打壞主意,把她稱為“到嘴邊的魚”。我認為這個情節是在警示我們交友要謹慎,得學會辨別什麼樣的才是真朋友。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瓶雙媽媽始終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深深地愛著她,但一開始瓶雙並不能理解,經歷過好些事情,才漸漸地體會到這份深沉的愛。開始意識到母親有她的難處,很多時候也需要你的體諒與包容,需要在她孤獨的時候有你的陪伴。

在書的封面上寫著:愛,是給魚破瓶而出的自由。瓶雙媽媽把自己比做瓶子,一直守護著瓶子裡的瓶雙和她爸爸,隨著婚姻的破碎,裡面的兩條魚變成了一條魚。在本書的最後篇幅,瓶雙隨著對母親的越來越理解,勸母親不要再養魚了,應該解開束縛,讓魚兒像風箏一樣放飛去藍天翱翔。因為母親就是放飛風箏手上牽著的這根線,無論風箏飛去哪,牽著的線始終在這一頭。

《瓶子裡的兩條魚》這本書,像一個指南針,為我在“青春期”這座大山中指明方向。它又像一盞燈,照亮我在“青春期”的漫漫長路中繼續前行……

裝在信封裡的小太陽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77字

最近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叫《裝在信封裡的小太陽》讀後感觸頗深。

文中講的是,聖誕節後的第一天上課,丹尼斯帶來了十美元向同學們炫耀,在下午的遊戲時間,庫伯發現了這張十美元靜靜地躺在了書課桌上,經不住誘惑的庫伯把課桌下的十美元撿了起來,當庫伯想要還鈔票時,丹尼斯發現自己的錢丟了並報告老師,由於沒有人承認校長請丹尼斯的爸爸來到學校協商,當做為警察的丹尼斯的爸爸走進教室時,我都替庫伯擔心,擔心丹尼斯的爸爸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庫伯揪出來。這樣同學們就都會認為庫伯是小偷,大家都會指責他,斥笑他。也許他的一生就會因為這件事被毀掉。然而,事情發生了變化,丹尼斯的爸爸拿出了許多信封說:這些信封裡都有一個小太陽你們每個人從我這拿走一個信封,如果你拿了十美元就把十美元放在信封裡,留下小太陽,如果你沒有拿,那就把信封裡的東西一動不動的交給丹尼斯,第二天父子倆滿意地看到了信封裡的十美元。

多年後,庫伯也當了一名警察,由於他勇敢、正直,獲得了總部的嘉獎,巧合的是總部派來頒獎的是丹尼斯的爸爸,讀完了這篇文章,我敬佩丹尼斯的爸爸這種巧妙的做法,這樣既找回了十美元,又保護了庫伯的自尊心,而且也能讓庫伯改正錯誤。我認為丹尼斯的爸爸是一個善於引導學生改正錯誤的好警察,庫伯是一個知錯就改,做事認真勤奮地好孩子,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讓我們向庫伯學習做一個知錯就改、誠實的小學生吧!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578字

讀一本好書,就像一位老師,把你帶入浩瀚的天地;讀一本好書,就像一雙眼睛,帶你瀏覽廣闊的世界。

我十分喜愛讀書,其中很欣賞的就有這部《麥田裡的守望者》。

這本書主要講了主人公霍爾頓看不慣周圍的一切,無心讀書,只能被開除,又想離家出走,遠離塵囂,過田園般的純樸生活,可是在當時的環境下,他的理想一一破滅,後來在他天真可愛的妹妹的話中,他最後還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起初,我在讀的時候對它的印象並不深,直到後來我瞭解到了50年代美國情況後再讀這本書時感覺就不一樣了,這也讓我知道了越讀越懂的道理。

我喜愛這本書不僅在於它生動的情節與細緻的描寫,更在於它所包括的豐富內涵。

就比如說乘火車這一章中,我見到的人和事就告訴了我們,母愛是一種本能,那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是全然的、不求回報的付出、陪伴與支援。以及兄妹情中,我為妹妹買唱片中的一處,可以深刻感觸到這樣一點是:那些為我們默默付出與支援的人,時刻溫暖著我們的心,使我們走得更遠更精彩。

而這本小說卻正是剖析了從主人公的憎惡虛偽到最終屈從社會現實的心路歷程。雖然霍爾頓的結局並不佳,可是他有理想,只是無法實現。而有些人呢?只是碌碌無為,漫無目的生活,這樣的人生有意義嗎?

理想是一盞明燈,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理想,生活和學習才會有動力,讓我們大家都來做一個真正有理想有目標的人吧!

書包裡的孫悟空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452字

今年暑假,我讀了很多書,有《蝙蝠香》《好心眼巨人》,但我最喜歡的還是何光佔筆下的《書包裡的孫悟空》。

這本書講的是:西孫悟空誤打誤撞的來到了人間,無處可依,被熱心男孩魯格格收留。魯格格幫孫悟空治好了感冒,孫悟空和魯格格也玩得很開心。孫悟把自己的生日定到了魯格格和魯媽媽一天裡,還認了魯格格的媽媽為自己的媽媽。

魯格格帶孫悟空來到自己的兩個好朋友家,他的兩個好朋友是——鐵頭、羅毛毛。鐵頭和羅毛毛很喜歡孫悟空,他們仨給孫悟空起了一個很親切的名字——猴哥,這讓孫悟空非常感動。

魯格格他們給孫悟空變了一些戲法,比如:可樂噴泉,紙杯電話,桃味五行山。孫悟空把鐵頭變成了黑貓,把羅毛毛變成了龍之女,他們打敗了大恐龍,獲得了勝利。

我覺得以《書包裡的孫悟空》作為小說的文字基礎,使得情節新鮮別緻,文字逗趣活潑,想象力別具一格,並將現實與幻想結和在了一起。

最後,孫悟空從“它”,一點點演變成了他"……

一個豆莢裡的五粒豆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737字

這一週,我們學過的課文很多,有《蝙蝠和雷達》,有《呼風喚雨的世紀》,有《蝴蝶的家》……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豆莢裡的五粒豆》。

這篇課文來自安徒生爺爺的筆下,主要寫了一個豆莢裡有五粒豌豆成熟了,它們都想要做點兒事情。一個頑皮的男孩把它們當子彈,射了出去。第一粒豌豆渴望飛到廣闊的世界裡去,卻落到水筧裡,被鴿子吃掉了;第二粒豌豆渴望直接飛到太陽裡去,卻落到臭水溝裡,脹得大大的;第三粒豌豆和第四粒豌豆希望飛到最遠的地方,卻也被鴿子吃掉了。只有第五粒豌豆落到了一戶人家的窗臺裂縫裡,頑強地生根發芽,給生病的小女孩帶來生機和希望。

讀了這篇課文,我不禁感慨萬千,幾粒豌豆各有自己的心願和夢想,命運卻截然不同:它們有的不切實際,好高騖遠,下場可悲;有的隨遇而安,努力生長,給別人帶來了希望。

學完這篇課文,我不禁想到暑假裡的一件事,這件事至今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那天,我正在專心致志地做奧數題。突然,一道難題擋住了我的思路。這道題可真難呀!無論我怎麼絞盡腦汁地想,就是想不出來。就在我要放棄的時候,我抬頭一看,一株碧綠的小草竟然從陽臺下面的磚頭裡探出小腦袋。在陽光的照耀下,那株小草格外顯眼。我驚奇地想:小草在沒有水和土地裡生長是多麼艱難啊!我面對的這道難題,跟小草的生存環境相比是多麼微不足道!怎麼能輕易放棄呢?於是,我又重新振作起來,換個思路,繼續思考這道難題。在我幾個鐘頭的努力下,這道難題終於向我低下了頭。我望向那株小草,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微笑。

我想,世界上沒有什麼可怕的事情,被困難擊倒的往往是自己那顆膽怯的心。面對人生無數的困難和坎坷,不要自己嚇自己,要有逾越和戰勝它的勇氣和信心。豌豆、小草尚且如此,我們,不也應該是這樣的嗎?

《鐵路邊的孩子們》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543字

讀完《鐵路邊的孩子們》這本書,我似乎從主人公羅伯塔,彼得·菲利斯和他們的媽媽所有舉動中,感到了率真的童心與溫情。

在故事的開頭,我瞭解到了這三個孩子是幸福的,需要什麼就有什麼,有爸爸媽媽的愛和僕人的照顧,我認為他們會一直非常幸福,當讀到後面時,我知道我錯了。在一天深夜,無憂無慮的生活就結束了。有兩個人帶走了他們的爸爸,在媽媽瞭解到情況後,不再像以前那樣樂觀。只好在隱忍和傷心中帶著三個孩子搬到了鐵路邊,可是面對生活的鉅變和對爸爸的思念並沒有讓堅強、乖巧、年幼的他們氣餒,而是帶著善良和勇敢踏上了新的路程。

讀了這些故事,我非常佩服他們勇敢和助人為樂的精神。他們面對各種危險,沒有退縮,沒有害怕,而是用心去化解。在老先生的幫助下,清白的爸爸最終被放了出來,而被生活壓倒的媽媽似乎也重見到了光明,變得像以前沉著冷靜。

心靈手巧、溫文爾雅的爸爸,多才多藝、沉著冷靜的媽媽,乖巧懂事的羅伯塔,堅強調皮的彼得,可愛天真的利斯,和藹可親的懂事長老先生,認真嚴謹的車站站長……每一個人物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包括他們做的每一件善良的事。

故事最後的結局讓我知道了——好人終有好報!是啊,我們要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1218字

秋日裡的陽光照射了整整一片麥田,那諾大而溫飽的珠粒裡隱藏孩子們的歡笑,而你——站在麥田裡守望,如稻草人一般。如若得此生活,此生,你已足矣。

從星期六到星期三,你一個人在那虛情假意的城市裡,竭心盡力地尋找生命的出口,可是卻無功而返。為什麼你不尋求他人的幫助,不,我應該說,他不知道向誰尋求幫助。

期待尚存的柔和

你以為,你以為內心足夠堅強,心靈就能夠敞亮;你以為下壓獵人帽的前簷,就可以眼不見為淨;你以為逃避別人的言語,就可以過自己的世界。不,你錯了,即使這樣,你依然在彷徨與苦悶中度過每一天。然而,你期待有一天這渾渾噩噩的生活會從你的世界中剔除掉,可是這根本無法實現。

於是,你拉起了旅行箱,毫不猶豫,毅然轉頭,半夜三更,悄無聲息……

此夜的霍爾頓在等待陽光的來臨,可惜連月亮也吝嗇得不願探頭。一個人,一條路,隨著“咕咕”的聲音,他的內心卻有著無比的孤寂,不知該走向何方?

用青春的刺包裹起自己

你的青春——就是懷疑、偏執、荒唐、頹廢、麻痺的總和,這樣的生活毫無意義可言。所以,你決定封鎖自己,做一個又聾又啞的人,逃離父母的束縛,去外面流浪——即使窮愁潦倒,他自己依然甘願如此。

這樣的霍爾頓也許是叛逆的,但是他對修女的慷慨捐款,對妹妹菲比的愛護卻是最樸實和最真誠的。只是面對外界的虛偽和欺騙,用青春的一種叛逆的、任性的方式埋藏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他不願受到傷害,更不願傷害別人,故一直被別人傷害。他用一種膽小怕事和不屑一視的刺包裹起自己,用嘶啞的喉嚨向青春宣誓。

耳濡目染,漸行漸遠

“我雖然生活在這個世界,但卻不屬於這個世界。”我想這就是霍爾頓想表達的,那幾天的敏感生活與他的思想行為方式是那麼格格不入,致使思考之後的他想去遠行。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因為妹妹的出現,他打消了這個念頭。他的決定讓我明白,因為家人的不捨,束縛了他的自由,我更明白是因為兩個字——在乎。

如果說霍爾頓想守護麥田裡的孩子,我想他最想守護的應該是他的妹妹。

品讀至此,我的心裡不知為何有種莫名的傷感,卻無法用堅定的筆桿寫下,或許是因為他的反抗,讓我想到了蕭紅的繪影,或許是因為他的不被理解讓我想到了梵·高的內心世界,或許是因為他的逃避讓我想到了海倫·凱勒的直擊風雨。

一切的一切,都沿著思緒奔流而來。我記得書裡有那麼一句話:某一類人,他們在人生中這一時期或那一時期,想要尋找某種他們自己的環境無法提供的東西。

我想,霍爾頓就是這樣的,他在尋找——尋找屬於自己的一寸方田,守望方田裡純潔的天真。

那天,我在街上看到一個頭戴鴨舌帽,穿著風衣的高大的人,我以為那是霍爾頓。不,他不是——他應該要比霍爾頓幸福。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648字

誰的青春不叛逆?我想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正如《麥田裡的守望者》主人公霍爾頓一樣,他,也是青春的迷芒者之一。

霍爾頓厭惡一切成人世界裡的虛偽,他的夢想是當一名麥田裡的守望者,守望孩子心中那最純潔的童真。這不僅不是一個荒誕的幻想,事實上,它卻是一個美好的願望。雖然霍爾頓離它很遠,可就算是星空與天際的距離,也終會到達。

書中,經過了三天的無目標遊蕩之後,我相信,不僅是霍爾頓,就連讀者都會有深深的感觸。我作為一名反覆讀過無數次本書的讀者,自然有很多的感悟。

霍爾頓沒有真正的快樂,他消極,他頗廢。雖然心中的信念不滅,但黑暗還是在一點點的蠶食著他。

他甚至想過,離開這個喧囂的都市,遠離他的家人。搭車到西部過另外一種生活,就此一生。

不知是命運的安排,還是作者的巧妙編排。在離別前夕,霍爾頓想再見妹妹非芘一面,於是他給非芘梢了一個紙條。

兄妹倆見面了,妹妹非芘卻執意與霍爾頓一起走。霍爾頓無奈,為了安撫妹妹,霍爾頓只好帶著她去到了動物園。

在動物園旋轉木馬處,雨漸漸大了起來,看著非芘坐在旋轉木馬上快樂的眼神,霍爾頓笑了起來。她是那麼的快樂,他也是那麼的快樂。這時,霍爾頓不再寂寞。因為,他領悟到了真正的快樂,這份快樂是這麼的純粹。

以上所述,我認為這是此書寫得最好的地方,作者神乎其神的筆力,讓氣氛達到了頂端。

雖然《麥天裡的守望者》是一部虛構的小說,但是它充分表現了我們這群處在叛逆期的青年內心的需求,描寫了人物的真實情感。就是這樣,此書成為了一代經典之作,同時,它,也是我最喜愛的一本名著。

瓶子裡的兩條魚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496字

今天,我的心情格外好,也許是因為過不久之前發生的事。這個好的心情,就是因為我讀完了一本叫《瓶子裡的兩條魚》的書。

它講述的是鄭瓶雙他發生的種種事情。她的媽媽是一個大才女,但在感情方面卻沒有辦法,比如說媽媽,她不知道怎樣照顧女兒、教育女兒,忽略了女兒的感受,但她絕對不會讓別人傷害她的女兒和她的爸爸。她和她的爸爸都是雙魚座,而媽媽則是水瓶座,一個裝有水的瓶子裡面有兩條魚,這就說的是鄭瓶雙和她的爸爸媽媽,而媽媽則想保護好自己的女兒和她的爸爸,哪怕拼盡全力。

其實,有時候我也會像鄭瓶雙一樣,覺得媽媽不關心我,你覺得自己很委屈,也會有一點小情緒,想要用一種方式發洩自己的不滿,到了後來,我也像鄭瓶雙一樣,認識到了自己的不對,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每個人都會犯錯,但可貴的是,我們犯完錯之後,會從犯錯中吸取教訓,在犯錯中一點點的意識到這個錯,不能犯。我們正是在犯錯中一點一點的長大。有時候我覺得鄭瓶雙就像另一個我,無論是思想、感受、和性格,都和我很像。

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始終學不會怎樣戰勝這種可怕,鄭瓶雙可以,我們也可以。

這就是我從一本好書中學會的道理。

書包裡的孫悟空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445字

友誼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它能讓我們擁有許多好朋友,他能讓我們生活中增添更多的色彩。

假期裡我讀了《書包裡的孫悟空》這本書,其中許多的故事情節令我印象深刻。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因為環境的汙染,從筋斗雲上掉到了人間,巧遇了小學生魯格格。從此以後孫悟空就待在了魯格格的書包裡,一起生活和學習,鬧出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也經歷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有一次魯格格和他的同學到博物館參觀,孫悟空告訴他有一個驚喜在等著他,沒想到這個驚喜竟然是看到了復活的恐龍,可把他給驚呆了……還有一次孫悟空變出了另一個魯格格,魯格格非常的高興!假魯格格可以每天陪他玩兒,還幫助他上課,寫作業等。這時真的魯格格可以盡情的玩耍玩遊戲,簡直嗨死了!可是後來真假魯格格都沒法分辨了,因此鬧出了許多的笑話,最後孫悟空不得不召回了假的魯格格。

每當我回憶起書中的故事情節時,我都會不由自主的再次翻開這本書,感受著故事帶給我的快樂,同時,我也懂得了朋友之間深厚的友情。人生貴相知,友誼是人生最美好的無價之寶。

霧裡的青花泥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679字

買了《霧裡的青花泥》這本書後,我便愛不釋手地捧著讀,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如飢似渴吮吸著精神食糧,常為小說的故事情節牽腸掛肚。

《霧裡青花泥》是王勇英老師創作的長篇小說,在童話一般美麗的村莊,有一個童話般美麗的傳說:雪狼生活在神山上,青花泥是雪狼的後代,為了遠古代祖先的承諾,一直守護著霧裡村人。從青花泥的視角看霧裡村從古到今的歷史,說青巾老媽的人生,說青麥子的成長,說人世間的悲傷,看人間最溫暖的真情。青巾老媽對青麥子還有青花泥的愛,青麥子對青巾老媽還有青花泥的愛,青花泥對青巾老媽還有青麥子的愛,人們對青麥子的愛等,每一份愛都那麼有力,那麼動人,那麼美好。以一個古老的傳說來傳說一個關於守護與承諾的故事,讓每一個有愛的靈魂有了起飛的翅膀。小說以傳說與現實的結合,讓故事具有童話的特質,從而獲得更寬廣的空間舒展想象的翅膀。

從茶馬古道中看霧裡村,於陽光最輝煌處,有綠色的麥田,紫色的豌豆花,褐色的木樓,一個老婆婆揹著一隻竹筒,狗跟著她從山上下來,穿過綠油油的麥田,走向一棟木樓。一條炊煙在風中起舞。一個女孩在炊煙下抱著一把青菜,追一群蝴蝶。老牛躺在草地上,悠閒地嚼著草,吹著來自雪山的風,被陽光晒過的風都有了笑容。

一個童話般的小說就如春風花開般綻放開來,也把我的思緒帶到了人世間最真摯的愛中。

愛是在別人生病時的時候,給予一個親切的問候;愛是在別人哭泣的時候,遞給的一張紙巾;愛是在別人煩躁時,講的一個笑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要是所有的人都會關心別人,那麼這個世界將永遠是童話般的春天。

《鐵路邊的孩子們》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565字

對常人來說,鐵路也許不足為奇,而在伊迪斯·內斯位元筆下的《鐵路邊的孩子們》中,有一群生活在鐵路邊的勇敢、善良、聰明的孩子,在他們的眼裡,鐵路邊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神奇與有趣。

《鐵路邊的孩子們》主要講述了一群因爸爸含冤入獄的孩子與母親到“三煙囪”玩做“盆人”的遊戲,在“三煙囪”過上貧窮卻有趣的日子,直到等到爸爸的歸來。

在這滿是陌生人的“三煙囪”,羅伯塔、菲莉絲、彼得是怎麼交到老先生、比爾等這麼多的好朋友的呢?我認為,是他們那顆互相包容的心。

當彼得“偷煤”被站長抓住時,站長非常生氣,而當彼得為此向站長道歉後,站長沒有斤斤計較,而是包容彼得;開船的比爾因彼得釣魚扭了他的耳朵,但在比爾的船起火時,彼得沒有見死不救,而是冒著生命危險與同伴一起救出嬰兒和小狗;當彼得、菲莉絲、羅伯塔一次又一次地向老先生髮出求救時,老先生沒有拒絕,而是欣然接受他們的求助……

在生活中,你的好朋友會因為一件小事和你鬧絕交嗎?你的父母會因為你的一點小錯誤而怪罪於你嗎?我想不會。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懷有一顆包容的心,世間將會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懷有一顆包容之心,共同行動起來吧!

裝在信封裡的小太陽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659字

“世界上最寬廣的事海洋,比海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事人的胸懷。”這是我讀完《裝在信封裡的小太陽》最大的感受。

《裝在信封裡的小太陽》一文主要講了丹尼斯在聖誕節時得到的十美元,可庫柏經受不住十美元的誘惑,撿走了丹尼斯在聖誕節得到的十美元。可是他心中總是忐忑不安,想要神不知鬼不覺的把錢還給丹尼斯,然而丹尼斯發現錢丟後報告了老師,校長叫丹尼斯的爸爸來協商這件事。而丹尼斯的爸爸卻用一封封裝著一個火紅小太陽的信封來幫助庫伯改正錯誤,使庫柏成了一名真正的警察。如果,丹尼斯的爸爸當時一把揪出庫伯,那是多尷尬的事啊!這不但會使庫伯在五十多雙嘲諷鄙視的目光中低下頭,而且那羞愧的神情,那仇恨的眼神,不僅會讓庫伯生活在一片黑暗中,也許所有的家人、朋友都會離他而去,說不定庫伯因為做錯一件小事走上更加錯誤的道路。

信封中微不足道的小太陽,它像北斗七星和指南針一樣,為庫伯指明瞭人生的道路。那小太陽的光輝,驅散了庫伯人生中的陰暗,並促使庫伯成長為一名勇敢正直的好警察!

寬容是世界的一縷陽光,這不僅會給犯了錯誤的人帶來溫暖,還會給他們帶來信心和勇氣。

記得有一次,我考試沒考好,想到平時對我嚴格要求的媽媽,我的心充滿羞愧,又充滿了害怕。到家後,我膽怯的把卷子拿給媽媽看,可意想不到的是媽媽不僅沒有罵我,反而一道題一道題為我講解,給我分析錯誤原因,告訴我,下次要注意。看著媽媽那慈祥的眼神,我下定決心,以後要好好學,爭取下一次我看一個好成績。

學會寬容,世界會變得更加寬廣;忘記計較,人生才會永遠快樂!

大森林裡的小木屋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438字

溫暖與幸福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大森林裡的小木屋》,作者是美國作家:羅蘭·英格斯·懷德。

《大森林裡的小木屋》一書主要寫了:羅蘭和爸、媽、姐姐瑪麗一起度過了美好而又快樂的金色童年。

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書中的羅蘭。這本書雖然幾乎沒有什麼精彩的華麗詞語、句子,讀起來卻十分的美麗、親近、柔和——媽慈祥、爸嚴格,瑪麗的認真、羅蘭的想象力——讓人感到了溫暖與幸福,這就是這本書的神奇之處呢!

《大森林裡的小木屋》這本書中的羅蘭一家十分溫馨,爸出去賣獸皮,媽在家中幹家務,照顧羅蘭和瑪麗。羅蘭一家讓我想到了我的家庭,我的家庭也和她家一樣——

每天,我去上學後,弟弟去上學後,爸爸媽媽去上班。奶奶就在家裡看家。最幸福的、那就是晚上了!吃晚飯時,開開心心地坐在一起,聊一聊學校裡的趣事,說一說工作時的趣事,再開開心心地用餐,真幸福啊!

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冰箱裡的爭吵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2字

一天晚上,我作業寫的很晚。我筋疲力盡地趴在桌子上,耳邊傳來”嗡嗡“的聲音,我仔細一聽,聲音是從冰箱裡傳出來的。

走近一聽,西紅柿趾高氣揚地說:“我是家喻戶曉的蔬菜。西紅柿的祖先在南美,我是真正的洋人。我體內的維生素含量極高,據科學家檢測,西紅柿炒雞蛋是所有蔬菜當中最有營養的,我稱得上是真正的蔬菜大王。”

苦瓜聽了,不服氣地說:”我苦瓜人人都愛吃,最近幾年我們是最吃香的蔬菜,別看我們有點苦,但是人們吃了卻能敗火,正所謂‘良藥苦口’。現在,各大飯店都少不了我苦瓜這道名菜。“

茄子聽了怒火瞬間上來了,憤憤不平地說:“苦瓜兄弟你可別吹了,還是我的優點多。我身穿紫色的大袍,頭上還帶著一個綠色的高頂帽多帥呀!再看看你,身上那麼多的皺紋,多難看呀!”

白蘿蔔阿姨聽了,臉上烏雲密佈地說:“你們算什麼呀!我白蘿蔔最好了,身上穿著白色的長裙,頭上還帶著一個皇冠多美呀。而且我的維生素還多,還可以給人們提高抵抗力。多好呀!“

蔬菜們嗓子都快吵冒煙了,最後竟打出手,冰箱裡一片混亂。

冰箱大叔忍不住了,他語重心長地說:“你們都不要打了,大家想想看,主人缺了誰營養都會不全,你們各有各的長處和短處。”蔬菜們聽了,都慚愧地低下了頭。

從此以後,冰箱裡恢復了平靜。

冰箱裡的吵鬧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1字

“你這個入侵者,害人精……”咦,一大清早的,哪兒來的爭吵聲?仔細一聽,原來聲音是從冰箱那兒傳出來的!

只聽見蔬菜生氣地說:“你們,就是食物界的敗類,害人不淺。”

烤串哈哈大笑:“哈哈哈,你是羨慕嫉妒恨了吧?誰叫我比你們好吃哩,我們就是食品屆的巨無霸!”說著,還擺出一個無比自戀的造型。

蔬菜聽了,氣得渾身發抖,怒斥烤串:“我哪羨慕嫉妒恨了?你別胡說八道。我只是看不慣你們披著華麗的衣裳,裡面淨是垃圾!”

烤串嗤之以鼻:“你就是羨慕嫉妒我嘛,自己沒本事還怪別人搶走你們的風頭,哼!”

蔬菜們聽了,都憤怒起來,恨不得衝上去把烤串胖揍一頓:“你們看上去好吃,但是一點也不健康,你們是用死豬肉……”

話還未說完,就被烤串們打斷了:“閉嘴,你見過活的豬肉嗎?好吃就夠了,營養和健康不是你們說了算,自以為是的傢伙!”

就在這時,冰箱門打開了。小主人拿出兩根烤串,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烤串們得意地挑釁道:“怎麼樣,小主人就是對我們情有獨鍾,對你們不屑一顧,你們才是垃圾食品!”

話音未落,小主人就捂著肚子叫疼,跑去廁所蹲了好久,出來就把所有烤串都扔到了垃圾桶。

蔬菜們大獲全勝,小主人也得到了教訓,再也不敢吃這些垃圾食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