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戰象——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相關作文20篇

讀《最後一片葉子》有感 篇1

讀後感 ,1014字

《最後一片葉子》早在小學時就已經讀過,但卻一直不知是誰所寫。直到買了《麥琪的禮物—歐亨利短篇小說選》,才知道它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歐。亨利寫的,讓我感受到了大師筆下的傳奇和經典。

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構思精巧,風格獨特,語言幽默,以表現美國中下層人民的生活,結局出人意料而聞名於世。他的文章以含淚的微笑打動世人的心,我最喜歡的是他的小說《最後一片葉子》。

《最後一片葉子》主要講了:華盛頓廣場西邊有一個小區,那裡十分混亂,卻有逃賬的優越性,不少畫家就來到這個老格林尼治村來,最後這裡成為了藝術區。蘇和瓊西合租在那裡,但11月,肺炎襲擊了藝術區,瓊西也不幸染上。藥物是很難治好了,有1/10的希望,但要靠自己的信念,許多人因此死去。瓊西也覺得自己不行了,沒有活下去的信心,數著樹上越來越少的葉子,當葉子落光時,生命也就完結了。蘇為了讓瓊西活下去,她請老貝爾兒門畫了一片葉子,晚上掛在樹上。接下來的幾天,瓊西因為那最後一片葉子活了下來,但貝爾門卻在掛葉子時淋雨,被肺炎奪去生命。

這篇小說讓我感受到了很多,我體會到了肺炎的絕情,它讓許多窮畫家失去生命,雖然醫生說還有有1/10治癒的希望,而且只要心態好、樂觀,痊癒的希望便大大增加,可病人們卻十分消極,想著死亡。蘇十分重友誼,當醫生和她講了情況後,她哭溼了餐巾,每天都照顧著瓊西,多麼希望她好啊!他只是不久才認識的朋友,而蘇卻冒著被傳染的危險,盡力保住瓊西。當蘇看見瓊西正荒唐的數著落葉,表示自己將走時,蘇驚慌失措,乞求老貝爾兒門畫一片葉子,老貝爾門與這兩位年輕人更沒有關聯的,而他卻可以用他的畫筆,他最完美的傑作以及他高貴的生命去拯救瓊西。“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老貝爾門是那常春藤上最後的一片葉子,他在那個風雨之夜無聲無息地落下了,沒有人覺察,但他無私奉獻的精神卻會永遠激勵著我們。

一片小小的假樹葉卻能拯救一個人的生命?聽上去十分不可思議,但其實也有道理。瓊西之所以能戰勝肺炎,正是因為她看見了樹上最後一片葉子沒有落下,所以有了活下去的信念,最後堅定的信念戰勝了肺炎,創造了生命的奇蹟。這個奇蹟也是老貝爾門先生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為了兩個無關緊要的陌生姑娘而獻出了自己的珍貴的生命,體現了人間的溫情,人間的溫暖。

一片葉子在風雨中飄浮著,她掠過重洋,拂過百年。你可知這葉子承載著多少生命的重量?當它飄進我心中,聆聽到它撞擊我心靈的聲音時,我便收益良多。

勇敢的戰象——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 篇2

讀後感 ,666字

勇敢,是在困難之前勇敢的前進;是在碧波盪漾的海面之上乘風破浪;是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獲得最終的勝利。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最後一頭戰象》讓我明白了勇敢的奧祕。

戰象,它們在敵人的攻擊之下毫不退縮,它們前赴後繼,為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它們如同一位位敢死隊隊員,向著敵人的防禦塔發起勇敢的衝擊。它們揮舞著長鼻子,如同一根根鞭子,把敵人卷落於馬下。

我讀到這裡,心裡思潮起伏,我們在學習之中不也正是需要這份勇敢。在一道道聰明題之中,我們也應該如同一位身經百戰的將軍,勇敢地把自己的答案寫上去,並仔細地驗證。

最後一頭戰象活了下來,它的大象戰友在敵人猛烈的回擊之中倒了,雖然戰象最後取得了勝利,但如同長途跋涉後的鳥兒一般,元氣大傷。最後一頭戰象永不放棄,又努力地建設起家園,勇敢地挑起了扛木頭……的任務!戰象的這種勇敢精神深深地感動著我。

在我的心中,對戰象又多了一份尊敬,在它們的勇敢之下,我如同一個無力的嬰兒,羞愧之至。想到在家幹家務,我也推三阻四,不肯接受,而戰象卻毫不猶豫地挑起了建設家園的重任,真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過了幾年以後,戰象老了,它背起那副已鏽跡斑斑的戰甲,毅然來到被象血染紅的土地上,用象牙掘了一個坑,與戰友死在了一起。

讀到這裡,我不禁潸然淚下,這不是一種普通的勇敢,戰象到最後也與戰友們同生共死,共患難,真讓我佩服。

看完整本書,向窗外望去,和煦的春風撫摸著我的臉頰。在這個早晨,我瞭解到了勇敢之中不同的奧祕,連窗外那隻色彩斑斕的鳥兒也唱著優美的歌,彷彿在慶祝我懂得了勇敢真正的奧祕!啊!這真是一個美好的早晨!

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 篇3

讀後感 ,734字

午後的陽光散散地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合上手中的書,靠在椅背上,微微眯起雙眼,回憶每一字每一句。

印象最深的不是那隻垂暮的老英雄大象—嘎羧,而是那頭竭盡全力保護孩子的棕熊。

我暫且還原這一部分的內容,讓我們共同分享:一隻小棕熊崽被一位動物學家救了以後,和動物學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並且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小麗麗”。當母棕熊歷經千辛萬苦找到小麗麗時,小麗麗卻忘了媽媽,不願和它回去。母棕熊強行將小麗麗帶走,可是小麗麗又想方設法逃回了動物學家的身邊,因此母棕熊把動物學家當成了破壞它們母子感情的敵人,總會找機會攻擊他。最後的最後,母棕熊為了保護小麗麗而身受重傷,它不顧個人安危,拖著自己裂開的腹部找到動物學家,並把小麗麗託付給動物學家後,才放心地閉上眼睛。

作為母親的母熊是那麼的呵護自己的孩子,它寧肯遍體鱗傷也不願小熊崽受到傷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想方設法地保護自己的孩子。母愛何其偉大,母愛,催人淚下!

我想,我們的母親也不就是那頭母熊嗎?是她在我們背後默默地支援;是她忍受著我們對她的抱怨;是她事無鉅細的料理著我們的生活;這世間唯有她—無怨無悔。

猶記得風雨交加的夜晚,我的媽媽深一腳淺一腳的趟過雨水揹我上醫院;猶記得每晚的作業時間,陪在我身邊耐心輔導的總是她;猶記得那年鞭炮炸開之際,將我擋在身後的瞬間……漸漸地,淚眼氤氳中,我竟然感覺書中的母棕熊和媽媽疊加在一起了。

“叮”,是碗勺相碰的聲響,驚醒了發愣中的我,該是母親在廚房忙碌,又是在為我不厭其煩地熬製祛咳的川貝檸檬膏吧!

房門被靜靜推開,碗裡的汁液像是流動的琥珀,暖暖地直入人心。“寶寶,看書累了吧,喝杯水吧,入口不苦!”看著笑意盈盈推門進來的媽媽,我輕輕的說:“媽媽,謝謝你!”

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 篇4

讀後感 ,898字


最後,它躺下了,躺在了埋葬著戰友的百象冢裡,躺在了與它並肩作戰的同伴之中。我似乎聽到了它激越悲壯的吼聲,我似乎看到了它炯炯有神的眼睛……

它叫嘎羧,身份特殊,是最後一頭戰象,年輕時由於戰爭而受傷,落下了殘疾,被好心腸的村民所收養。由於它是功臣,生活的十分悠閒,成天東家討一串香蕉,西家喝一筒竹水,日子優哉遊哉。隨著歲月的流逝,嘎羧日漸衰老,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終於,他預感到了自己的死期,這頭即將步入墳墓的戰象,奮力披掛上當年的象鞍,在送行人們的一片哭泣聲中,跋山涉水趕往百象冢,要和自己曾經浴血奮戰的夥伴們埋葬在一起。蒼茫暮色中,老戰象用盡生命中最後的力量與同伴們匯合,與這片曾經撒滿熱血的土地會合。

為戰而生,為戰而埋。它記住了自己的身份——戰象。帶著心中執著的信仰,老戰象毅然決然的選擇,感動你我。

動物有情,人又何嘗不是呢?那些人啊,事啊,在我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

《烈火英雄》中,那些逆行者——消防戰士,不顧熊熊烈火,衝進爆炸的油庫之中。我的眼淚,“刷”的流了下來。“為你平安,我們勇往直前!”擁有堅定信仰的他們,彷彿是擁有翅膀的雄鷹,展翅高飛;擁有堅定信仰的他們,又彷彿擁有了一本樂譜,彈奏著自身的價值。在這一次救災中,英雄們不顧自己的安危,勇於犧牲,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在危急時刻,如果沒有那生死之交、患難與共的戰友情,如果沒有為他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救援工作還會開展的如此順利嗎?那句“為你平安”,永遠迴盪。

我能成為雲層之上,那隻追求信仰的鳥兒嗎?我不斷追問自己。成長時期的我,總認為離這詞太遠太遠。媽媽告訴我,其實信仰就在身邊。信仰“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的蜜蜂,我便會付出;信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石竹,我便會堅韌……

我似乎懂了。有一天,我也會成為這一頭戰象,或是悲壯,或是激昂,帶著我的信仰,奔向我的戰場。
 

讀《最後一頭戰象》有感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5字

我們人的約定也許是吃飯、聚會等,而有時也會因為突發狀況失約,或者是因為氣候惡劣而破滅。象的約定則是死前要去象冢,這個約定是永不破滅的。

《最後一頭戰象》主要講述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唯一一頭大象—嘎羧。這是一頭“懷舊”的戰象,出發前,它並沒有忘記曾經與它一起並肩作戰的象鞍,它去了二十六年前的戰場,但是它並沒有去祖祖輩輩留下來的象冢,而是選擇了和戰友埋在一起。

這隻嘎羧過人的記憶以及與象兵的深情厚誼令我十分震撼。一隻象能記得二十六年前打仗的象鞍;一隻象能記得二十六年前奔赴的戰場;一隻象能記得二十六年前的戰友。它與戰友的感情是連海之深,天之大都還高一等吶。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能做到這隻戰象的深情誼厚嗎?少之又少,但是幾乎所有的象都與這隻嘎羧一模一樣,原來動物們的情感也是特別豐富的。也許那戰場上的嘶吼就是約定;也許嘎羧也聽到了,才會選擇和戰友們埋在一起。

而我自己的所做所為真是讓人愧疚不已。記得有一次和朋友約好打籃球,可是看見外面火辣辣的太陽,我又猶豫不決起來。去,太熱;不去,違約。我左思右想,冥思苦想,最後決定不去。後來,我跟原本合穿一條褲子都嫌肥的好朋友形同陌路,他也不再信任我。就因為這件事,我們的感情日漸疏遠。

約定,是比鋼鐵還要堅硬;約定,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約定,是永不破滅的。

拂去內心的浮塵——讀《心美,一切皆美》有感 篇6

讀後感 ,545字

彈一曲古箏琵琶,短短几弦奏不盡世間繁華;賦一筆水墨丹青,寥寥幾筆畫不透滿城煙花。無論是“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還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此刻,心美,一切皆美。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現實和慾念幻化成一縷縷塵埃,飄落在心上,朦朧了雙眼。雜念太多,慾望太深,走不出歲月的迷霧,解不開煩惱的羈絆。忘記回過頭翻看曾經的喜怒哀樂,也忘記追逐即將遠去的風箏。錯過了青春年華,錯過了滿樹桃花,任由似水年華從指尖劃過。年少輕狂的我們,困惑的心靈需要時間的沉澱,浮躁的靈魂需要淨水的洗滌。心無片瓦,則是一生透亮。

“人生有味是清歡”,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曾經那簡單的願望或許早已隨風飄零。青山綠水,花開花落,盡在嚴重,“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是花,在白居易眼中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在杜甫眼中卻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同時雨,在蘇軾眼中是“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而在杜牧眼中則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當你心美時,一縷陽光也照亮了你的心靈,一滴雨水也洗淨了蒙著灰塵的靈魂。境明,千里皆明。

品一杯茶,縷縷清香,直沁心底。萬千思緒皆化作過往雲煙;賞一幅畫,筆筆神韻,映入眼簾。浮想聯翩皆化為默默無言。

心美,一切皆美。

牽動人心的動物情——讀沈石溪《最後一頭戰象》有感 篇7

讀後感 ,965字 f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達對救活並收留它的寨子的戀戀不捨,這是一頭多麼有情有義,懂得感恩的大象啊。“它來到了曾經與戰友並肩戰鬥過的地方—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讀到這裡,我對嘎羧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了:它在就要結束生命的時候,依然牢記那片曾經灑過熱血的土地和並肩作戰犧牲了的同伴。它雖然是一頭象,被人類稱之為獸類,卻具有很多我們生活中一些人所沒有的高尚情懷。更讓我感動的是“嘎羧沒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埋葬戰友的“百象冢”,它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時,它靜靜地躺在坑中,迎接死亡,它要永遠的陪著它的戰友們!”淚水模糊了我視線,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震驚於象竟有如此的靈性;震驚於它那種跟同伴永恆的友誼;震驚於它懂得忠誠和責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那頭象的一幕幕真情至今仍在我腦海中不停地迴盪著……

其實在生活中也有許多動物跟這頭戰象一樣有情有義。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家裡收養了一條小狗,全身毛茸茸,黝黑黝黑的,很可愛,姐姐給它取名叫“小黑”。從那以後“小黑”不僅像影子一樣跟著我,還充當我的保護神。那是一天晚上,我和媽媽從外婆家回來的路上,由於路燈壞了,到處黑乎乎,有點嚇人,這時不知從什麼地方竄出一條狗,衝著我們“汪汪汪”大叫,冷不丁的叫聲,把我嚇哭了,一頭撲進媽媽的懷裡。這時跟在身後的“小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向那叫聲,接著就聽到了它們的撕殺和吼叫聲,聲音劃破了夜空,我跟媽媽都有點擔心“小黑”。第二天,“小黑”回來了,身上的毛亂糟糟的,頭上還有點點血跡,我看了很心疼,吵著要奶奶為它抹茶油。後來我上學了,每當寒暑假回老家,“小黑”總是大老遠地就跑來迎接我,迎接我的方式很特別,先蹭蹭我的腳,然後搖著尾巴圍著我繞圈,我摸摸它的背,它低著頭溫順得像只小綿羊,好像在說:小主人你終於回來了,我好想你。再後來的一個假期裡,再也見不到我的“小黑”了,它失蹤了,有人說它被車撞了,有人說它被抓了,整個假期,我失魂落魄,常常入神地望著它的小窩,祈盼著它安然無恙地在另一個角落裡守護著另一個小主人……

象也好,狗也罷,許許多多的動物和人一樣,是有靈性的,它們有自己的愛憎,有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懷,它們的情甚至比人的情更真切,更長久。因此我要呼籲大家愛護身邊的動物,像愛護我們的親人一樣,讓它們快樂地生活在地球這個大家園裡吧!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752字

暑期,我讀了沈石溪寫的動物小說《最後一頭戰象》。文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為深深地打動了我,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原以為,大象只是普通的動物,性格溫順,是人們的朋友。不過,在讀了這本書後卻讓我深深感受到,動物身上也有著人類的感情—濃烈而深厚的感情。

這本書說的是:在1943年,一場征戰後,故事的主人公—嘎羧,成為了象群中唯一存活的大象。好心的村民治好了它的傷,並收養了它。幾十年後的一個早晨,嘎羧好像自知生命大限將至,便四處尋找它在戰爭中披過的象鞍,奮力披上,並跋山涉水,來到了昔日埋葬自己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挖了一個坑洞,把自己埋在了昔日戰友的身邊。在蒼茫的暮色中,老戰象用盡生命中最後一點力量,與同伴們會合,與這片曾經灑滿熱血的土地會合,還與這裡的一切事物會合……

讀到這裡,我合上書,頓時對嘎羧肅然起敬。它雖然只是一頭象,一頭戰象。但它在生命快要終結時,沒有選擇迴歸祖宗留下的那古老而神祕的象冢,而是選擇了和從前並肩戰鬥過的戰友們待在一起。此刻,我們所能體會到的就是它和戰友們真摯的感情。嘎羧是一頭重情重義、有靈性的大象,它深深地打動了我。

讀了這本書後,我知道了動物也是有感情的,有尊嚴的。動物都能如此,何況我們人類呢?忠誠的小狗、可愛的貓咪、忙碌的小鳥、敦厚的老牛、辛勤的貓頭鷹……一個個多麼可愛的生靈。可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們,一直都不愛護它們呢?經常在新聞上看到動物們的不幸遭遇。它們被任意捕殺、殘害,在利益面前,人類迷失了自己。

我要大聲呼籲: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請別傷害它們。動物的瀕臨滅絕會造成生態的不平衡,從而使人類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關愛動物,保護動物朋友,這樣,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308字

最近,我閱讀了沈石溪爺爺寫的一本書—《最後一頭戰象》。沈爺爺用細膩的筆觸,將我帶入了象的王國。我覺得這本書很有趣,不知不覺中,一口氣就把它讀完了。

從這本書中,我瞭解到大象體高三米,皮厚毛少,腿粗如柱。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以野果、野草等植物為食。它還是森林中的大力士,在自然界中少有天敵。

當老象預感到死亡來臨時,它會前往遙遠而又神祕的象冢,坦然地等待死神的到來。當老象逝去時,象群會完全沉浸在悲痛之中,集體哀嚎的聲音會傳得很遠。它們還會垂著頭,流著淚,不吃也不喝,以寄託對逝者的哀思。

大象真是既重感情,又神祕的動物。

我以後要多向沈爺爺學習,多多觀察動物、保護動物,長大後成為一名動物保護者。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9字

暑期間,我看了好多書,特別是近期看的沈石溪的《最後一頭戰象》,使我印像深刻,腦海中經常浮現出書中的情景,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書中主要講的是二戰時期,人們和大象一起上陣,英勇的抗戰殺敵,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在戰爭中,其它戰象都戰死殺場,最後只剩下一頭叫嘎唆的戰象。在時隔許多年後,它並沒有忘記自己曾經一起並肩作戰的同伴。由於濃濃戰友情意的牽掛,一天,它用粗大的鼻子捲起自己的舊戰鞍,邁著沉重的腳步,緩緩的出了村。人們以為它快要死了,要去神祕的象冢;但它卻走向埋葬自己“戰友們”的地方,想和永遠的它們在一起。

這個故事讓我很驚訝,象是多麼有靈氣的一種生物啊!它並不像我們人類高階,卻有著比我們人類還要高尚的情感,臨死前不去老祖宗的象冢,反而去埋葬“戰友”的地方安葬自己。

我們人類之間的親情卻比不上象之間的兄弟、朋友的情誼,有些人類平時和別人稱兄道弟的,在朋友遇到困難時,跑的比兔子還快。像這種在朋友落難時,避而不見、撒手不管,只會在平時一起吃喝玩樂的關係能算得上朋友?真正的朋友就算天塌下來,也不會拋棄對方,會在朋友落難時拉朋友一把,一起面對及解決困難。

我們人類真應該向嘎唆好好學學重感情、忠誠、永不拋棄同伴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