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持家久詩書繼世長相關作文20篇

勤儉持家久詩書繼世長 篇1

國三作文 ,1058字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庭良好的風氣和風尚,我們家也有自己的家風家訓,那就是:勤儉持家久,詩書繼世長。

勤儉節約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良好的美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表達了農民伯伯種植糧食的辛苦,同樣也教育我們節約糧食,避免浪費。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要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吃不完的飯菜不要扔掉,熱一熱下一頓可以再吃,用小了的鉛筆頭,可以再接上一支筆桿接著用,用完的廢紙張或廢紙盒,可以攢起來賣廢品換錢……我的爸爸是一名機關幹部,媽媽是一名教師,按說我們的家庭並不困難,可是爸爸媽媽卻總是告訴我,勤儉節約並不是因為我們家貧窮,它是一種好風尚好美德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遵守。慢慢地我也在耳濡目染中變成了爸爸媽媽愛好節約的小幫手,我會把每年的壓歲錢攢起來,去買喜歡的書籍;穿舊了的鞋子、襪子,我會親手自己洗乾淨存放好,大小合適的再接著穿;用過的筆記本,也不會一下扔掉,我會有它的反面當演算紙……。慢慢地我也漸漸明白了這個道理:勤儉節約往往並不是因為貧窮,浪費才是真正的貧窮。

愛讀書、愛學習更是我們家的良好傳統。爸爸媽媽喜歡讀書,也從小培養我讀書的興趣,小的時候,他們最喜歡帶我去書店看書買書,從沒有文字的圖畫書到圖文並茂的童話書,從的風趣幽默的漫畫書到趣味叢生的科普書,書籍,漸漸把我帶到一個無比廣闊的世界,我也慢慢變成了一個小書蟲。從晚上睡覺前央求爸爸媽媽講一個又一個故事才能入睡,到偷偷在被窩裡自己捧著喜歡的書籍看個沒完讓媽媽催了又催,我在書的海洋裡自由翱翔,也收穫了豐富的知識寶庫。在學校裡,我是老師和同學們眼中的小博士,在家裡,我是爸爸媽媽眼中的小小演說家,讀書讓我快樂,知識伴我成長。我的家,可以稱作是個小小的圖書館,有爸爸媽媽的大書櫃,也有我自己的小書櫃,從我聽爸爸媽媽給我講故事,到我和他們描述我的童話書裡的小精靈,再到我們一起探討《昆蟲記》、《十萬個為什麼》、《名人傳》、“四大名著”等,而現在,每到週末,在家裡我們可以一起開一個小型辯論會,在辯論中鍛鍊了我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增強了我積極參與競爭的自信心。就在去年,爸爸的文章上了中央級網站,媽媽的作品在省裡獲獎,我也在心裡默默下定決心,我也要好好讀書,努力學習,總有一天取得更好的成績,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才。

勤儉持家久,詩書繼世長。這既是我們的家風家訓,也是我們家的傳家寶,我要永遠牢記它,讓它走進我的生活,變成我的行動,豐富我的人生。

勤儉持家從小事做起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325字

勤儉持家從小事做起。在我們家,爺爺奶奶是最最節約的。他們經常會把一些廢棄的物品弄一弄變成繼續可以用的物品。

拿去澆花或沖廁所。我問過奶奶為什麼要這麼節約?奶奶就對我說:“有些地方的小朋友可能一年都會洗不上一次澡,就連喝的水都很緊張。如果我們能節約一點,他們可能會有更多的水。而且水也是要錢的,節約一點,要付的錢也會少一點。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我為什麼不做呢?”這就是我奶奶和我爺爺,他們做什麼都會從節約的角度去考慮。

還有我的外婆,她會收集一些大家不要的廣告紙,把他們折成垃圾盒,用來裝吃飯時的食物垃圾。現在就連我和弟弟看到有人發廣告紙或者別人不要的廣告紙拿回家給外婆折成紙盒,像這樣的行為在我門家已經變成了習慣了。

這些就是我們家的勤儉持家的小家風。

勤儉是家風 篇3

國一作文 ,1005字

“勤儉節約是傳家寶,祖祖輩輩傳到今天,不管什麼時候都要記心間。勤儉節約,國更富,民更安,咱生活幸福美滿。”這首歌不但是我們家族的家風,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詞在上幼兒園時老師就教會了我。記得,有一次我和爸媽一起去飯店吃排骨米飯,由於肚子餓的“咕咕”哭,我頭也不抬,低著頭狼吞虎嚥地吃了一碗又一碗,媽媽笑咪咪地看著我說:“這孩子,真能吃。”而爸爸則留心於碗中的米粒兒,瞧!我剩的米粒一個個晶瑩剔透,遍佈於碗中。爸爸有點不耐煩地說:“先別吃了,先別吃了,自己看看你的碗。”我低頭一看,哇哦!我慚愧的臉都紅了,爸爸有點生氣:“今兒早上才看的新聞,要進行‘光碟行動’,怎麼?一會兒就忘了?快,馬上吃乾淨!一粒米也不許剩。”我應了一聲,便行動了起來。是啊,每一粒米都包含著農民辛勤勞動的汗水,每一元錢都是父母辛勤勞動的成果。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本也。”回憶2010年的暑假,我收穫無窮。我與媽媽去北京遊玩,那些我們家鄉沒有的食品、玩具,牢牢的把我那充滿好奇的心勾住,使我流連忘返,見什麼都想據為己有,媽媽自然不同意,開導我說:“孩子,戒奢從簡,是自古以來傳下來的警句,大人們賺錢不容易,我們應該節約才是啊。”10歲的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滋潤著枯涸的土地。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陽光,給予我們溫暖與溫馨。勤儉節約的美德似花朵,點綴著青青的草原。勤儉節約的美德似小鳥,唱響了寂靜的森林。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古往今來,多少名人志士,是以樸素、節儉來約束自己。“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是三國名相諸葛亮的修身之道;毛澤東則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大到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小到一個家庭,每個人。要想生存,要求上進,絕對離不開勤儉節約。翻閱我們剛剛學習的歷史書,哪一位勵精圖治的開國皇帝不懂得節儉?翻閱世界歷史,哪一個國家不知道節約?“節約便士,英鎊自來。”這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諺語。聞名世界的日本現代豐田汽車公司的“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他們公司的手套破了要一隻一隻的換,紙張用完了正面要接著用反面等等事例讓我們震驚。

總而言之,勤儉節約是我們炎黃子孫的一種美德,讓我們一起傳承下去,讓勤儉節約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習慣。把鋪張浪費的現象徹底消滅掉。讓我們90後、00後的後代人代代傳承、發揚光大。

勤儉的家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707字

我有一個家,一個十分勤儉節約的家。

比如媽媽,把她上大學時候的床單被套都還儲存得好好的,我有時候用的床單被套都是她大學時候的呢!

再說爸爸,他的衣服襪子,只有穿破了的時候才曉得買新的。

我的爺爺奶奶也十分節約,家裡的飲料瓶子、包裝紙箱子、舊的雜誌報紙之類的,他們都統統當作“寶物”,不捨得丟掉,而是收集整理起來定期賣給廢品回收的人。一開始,我有一些嫌棄,覺得這些東西很髒亂,實在有失我白馬湖學子高雅的氣質。後來我慢慢想明白了,知道這是一種低碳環保、廢物利用的好習慣。我就開始幫助他們一起收集整理這些廢舊物品。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媽媽很寵愛我,常常我想要的那些新奇的玩具、漂亮的衣服,只要我撒撒嬌,她都願意買給我。但是自從我上了小學一年級開始,在我請求媽媽給我買東西的時候,她就會問我:“這個東西有用嗎?”或者“咱們家裡有類似的嗎?”讓我思考究竟值不值得買、有沒有浪費錢。

有一次,我在商場看到一個會唱歌、會跳舞的玩具娃娃,好漂亮啊!我真的喜歡極了,於是又開始使用小時候撒嬌的“功夫”,“媽咪"、"好媽媽”叫個不停,想讓媽媽買給我。媽媽順著我手指的方向一看,似乎也覺得這個玩具很好玩。媽媽想了想,突然跟我說:“樂樂,咱們家裡不是有一個很相似的娃娃嗎?”然後提醒我什麼時候買過的那個娃娃,我仔細一想,還真的有一些相似的功能呢,想到這裡,我只好依依不捨地望著娃娃對媽媽說:“我們走吧!”

媽媽常常對我說:“很多東西,不是因為我們買不起,而是因為我們不需要。所以要分清楚真正對我們有用的,不要盲目去攀比,也不要害怕別人的嘲諷,因為我們知道自己的選擇。節儉是一種美德,到哪一天都不能丟。”

詩書滋味長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68字

書,可以用來品、聽、看、悟。用這四種方法,就能真正的明白詩書的滋味。

品,又可以分為細品和慢品。細品,就象喝一杯龍井茶,細細的品,就能品出一絲甜。慢品,就像吃一塊巧克力,慢慢地吃,才能知道巧克力的苦澀和香甜。品書,也是一樣的。只有細品,慢品,才能品出《紅樓夢》中人間的悲苦和歡喜,才能品出《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取經的艱難啊!也許,只有品,才能明白生活的真諦。

聽,可以慢慢地聽或者帶著心情聽。慢慢聽,就能聽出故事裡每個人的心聲,就可以聽出凡卡的渴望,就可以聽出雷鋒的希望。帶著心情聽,你可以聆聽故事中主人翁開心或悲傷的心情。如果你悲傷時,聆聽一個快樂的故事,就會使你破涕為笑;如果你快樂時,聆聽一個悲傷的故事,那麼你就可以嘗試著把快樂分享給悲傷的主人公。

看,就是讀,讀可以是默讀或者朗讀。默讀,就像品一樣,自己去體會這本書。朗讀,你可以大聲地讀,讀出這個主人公的豪邁,讀出這個主人公的堅定,還能讀出這個主人公的柔弱。

悟,就是通過閱讀,用心體會,悟出其中的道理。讀了《生命的壯歌》我從中悟出了螞蟻、羚羊的團結合作、勇於獻身的精神;讀了《我不是最弱小的》,我悟出了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讀了《第一次抱母親》我悟出了要孝敬父母,懂得感恩……

其實真正懂書的人就會明白,只有用心讀書,讀了之後認真地品,你就會明白“詩書滋味長”的道理。

守紀·孝順·勤儉——優良的家風 篇6

國一作文 ,668字

家風猶如一壺茶,醇厚芬芳;家風猶如一朵花,馨香撲鼻;家風猶如一首歌,美妙動聽。家風傳承著祖祖輩輩對我們的希望,而在我家,始終將“守紀,孝順,勤儉”永記心頭。

守紀之風

聽爸爸講,爺爺是一名共產黨,他一直用行動詮釋著“守紀”的真諦。在部隊裡,爺爺就一直遵守紀律,退伍後,他仍然在踐行著黨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與人交談,態度良好;愛護莊稼,珍惜勞動成果;找人借東西,有借有還……在爺爺的帶領下,我們家便掀起了一股守紀之風。在生活中我遵守各項規則,爭當好公民;在學習中,我奮進拼搏,用紀律束縛自己,爭當好榜樣。

孝順之風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們一家人始終堅持“孝”為先。爸爸媽媽孝順爺爺奶奶,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始終用陪伴驅散他們內心的孤獨寂寞,讓笑顏常駐,歡笑長存。爸爸媽媽的行動讓我明白了“愛”的真諦,讓我知道了“孝”的意義。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我也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每天都在疲憊之後感受到女兒的關心。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我會製作一張充滿愛的卡片,並對母親真誠地道一聲“我愛您”。雖然這微不足道,但是背後卻是濃濃的親情和無盡的溫暖。

勤儉之風

“該花的絕對不少花一分,不該花的一分都不能多花”,這便是我家的勤儉節約的宗旨。在我的學習方面,可以說是有“求”必應,父母絕對不含糊。但是如果把錢用來攀比,那麼爸爸媽媽毫無疑問會嚴厲斥責我。除此之外,父母還教我要節約糧食,珍惜勞動成果,因為這些都是用汗水換來的。在這樣的教育下,我從小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優良的家風隨春風一般潛入我的心靈,讓我茁壯成長。

勤儉與堅持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46字

我有一個幸福而美好的家庭,由我、爸爸、媽媽、爺爺和奶奶組成。在這樣幸福的家庭裡怎能少得了好家風的傳承—四個簡單而明瞭的大字“勤儉堅持”。

雖然這四個字很尋常、很平淡。但它卻凝聚了我家兩代人的生活經驗,給予我鼓勵和幫助。為什麼這麼說呢?你慢慢往下看就明白了,相信對你也會有幫助哦!

“勤儉”,很多人天天把這個詞掛在嘴邊,“唧哩呱啦”地說個不停,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我的爺爺和奶奶就做到了。在爺爺、奶奶年輕時的那個年代,生活比較困難,生活用品都很緊缺。而且,當時的他們還要贍養我的曾祖母和撫養三個年幼的孩子。要上班、要下田、還要照顧老人和小孩,生活過得十分艱辛。但是,爺爺、奶奶靠他們的勤勞、節儉還是堅持下來了!直到現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但他們依然保留著勤儉持家的作風。平時爸爸媽媽買新衣服給奶奶,她總會說:“太貴了,我的衣服已經很多了,不用買這麼多衣服給我。”有時我買了好吃的食品分給爺爺品嚐,爺爺總會告訴我:“乖孫子,你買的小食品很美味,但是這些食物太貴、太浪費錢了!”有一次,恰逢國慶節日,爺爺奶奶張羅了一桌好菜,滿桌都是我最愛的吃的“山珍海味”,我盛了一大碗米飯,迫不及待地狂吃一頓,結果菜吃飽了,米飯卻顆粒未動,於是,我就想把米飯拿去垃圾桶倒掉。這時爺爺奶奶急忙制止我說:“慶煜啊,聽說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嗎?米飯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你不能這樣浪費,拿來我們吃了它!”說完,爺爺拿過我的碗,和奶奶一起將米飯分著吃完。這件事讓我感到十分慚愧。

再來說說“堅持”,爸爸、媽媽是我心目中的典範。他們兩人都是大學畢業的社會精英,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他們靠的可不是“等、靠、要”,而是自己不斷堅持和努力!媽媽常常對我說:堅持就是要不放棄、不退縮,盯緊目標,持之以恆。用刨根問底的精神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用鍥而不捨的精神實現一個又一個目標。記得有一次,有一道數學題我怎麼解都解不出來,弄得我著急上火,失去耐心,索性把習題集一扔,拿起機器人玩具玩了起來。媽媽看到了走過來問我:“慶煜,作業寫完了嗎?”我氣惱地回答:“不會寫!不寫了!”媽媽笑著摸摸我的頭說:“這麼容易就放棄了嗎?還記得媽媽跟你說過‘愚公移山’的故事嗎?”我慚愧地低下頭,心裡暗自說:“山那麼大,愚公都有信心把山移走。我怎能這樣就放棄呢?”經過一番查詢資料、分析計算,我終於解出了這道難題,我成功了!

這便是我家兩代人的四字名言—勤儉和堅持!這四個字的內涵,你理解了嗎?

勤儉是我們的傳家寶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713字

說勤儉

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社會擔當;勤儉是經歷磨難後的成才法寶;勤儉是為共圓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勤儉,在我們的美好生活中必不可少,然而,卻沒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

這個假期,我讀了《勤儉是我們的傳家寶》這本書。它分成“勞動最光榮”、“節儉從我做起”、“勤儉是傳統美德”和“為了中國夢”四大篇內容,講了許許多多的名人、富翁、甚至是普通人的節儉故事,讓我受益匪淺。

在這些故事中,最讓我敬佩的是“中國百校之父”田家炳。他雖然沒有獲封首善的桂冠,也不是捐款數額最多的慈善家,但若談到對教育事業純粹於無私的捐助,以及自身修為和品德的高尚,如果他稱自己是第二,恐怕無人敢稱自己是第一。他為了教育事業,甚至把自己居住了38年的房子賣掉。至今,田家炳在全國範圍內累計捐助大學93所、中學166所、小學41所、專業學校及幼兒園19所、鄉村學校圖書室1700餘間。全國34個省市區,都有田家炳學院或田家炳中學。雖然他在教育事業不惜重金,但自己卻省吃儉用,住著連傢俱都不全的小房子。他這種高尚的品德怎麼不讓人油然而生敬意呢?

相比書中的人物,我感到很慚愧。一次,我做作業時打開了電風扇,可做完後,我卻直接從電風扇旁邊繞了過去,忘記關掉電源。電風扇就這樣對著空氣吹了幾小時……當時我還不以為然地覺得只是浪費了一些電,沒什麼大不了的,可現在想想,我當時浪費了多少資源啊!

隨著現代社會物質資源的不斷豐富、消費理念的不斷改變,勤儉一度成了寒酸貧窮的代名詞。實際上,勤儉對個人,是一種美德;對社會,是一種文明。把這種美德和文明傳承下去,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勤儉應當成為每個人義不容辭的社會擔當,更應該成為我們小學生隱形的翅膀。

勤儉節約好家風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72字

我們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雖然沒有成文的家訓,但每個人都恪守勤儉節約的家風,爺爺奶奶就是我們家的“節儉標兵”。平時,吃完飯總會剩下一些飯菜,爺爺奶奶就會把那些飯菜留下來,下次再吃。而且,每次我吃完飯,他們會叫我把碗裡星星點點的米粒吃下去。一次,我問奶奶:“奶奶,你為什麼要把那些飯菜留到下次吃呢?涼了也不好吃了。”奶奶笑著說:“涼了,熱一下就行了,這些飯菜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來的,我們不能浪費。”

爸爸也傳承了爺爺奶奶的好習慣。一次,爸爸工作回來時我們發現他的褲子被刮破了,變髒了。媽媽說:“重新買一件吧!”爸爸說:“不用了,只要把那些剪掉就可以了,而且還涼快。”說完,我和媽媽都笑了,覺得這個辦法還挺不錯的呢!

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薰陶感染著我,讓我也漸漸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每次看完電視,我都會把電源關掉。一看見水龍頭沒關,我就會上前擰緊它,並勸告小夥伴們:“如果不節約用水,我們的眼淚將是最後一滴水。”在學校裡,我變成了同學們眼中的“勤儉小標兵”,我也很喜歡這個稱號!

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從身邊的點滴做起,慢慢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並把它發揚光大。

勤儉節約好家風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9字

每個人的家裡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風,我們家的家風就是一勤儉節約,我可要好好說給大家聽聽。

外公可是家裡的頭號榜樣。每當有剩菜、剩飯時,總會看見外公的身影。

有一次,我們一家三口在外婆家吃飯,一大桌子的好菜擺在外公面前,外公卻偏偏選了一旁的冷菜,我們都勸外公別吃了,因為這盤菜已經放了兩天了,可外公卻毫不相讓地說:“不吃也浪費,這盤菜又沒壞,酸溜溜的,可好吃哩!”哎!外公不虧是家裡的頭號榜樣啊!

這不,媽媽也受到了外公的影響,成為了一名勤儉節約的人。

一個令人期待的傍晚,要開學了,我正在整理新學期所需要的書。當我拿起嶄新的鉛筆盒時,媽媽在我背後嚷嚷說:“又要用新的東西呀!老的不還能用嗎?為什麼要用新的東西?”“這不新學期嘛!剛過完年,辭舊迎新嘛!用點新的東西,也是正常的嘛!”我以開玩笑的語氣對媽媽說。“舊的能用就用嘛!咱家的節儉之風要秉承呀!新東西還不是要用錢買的嗎?貧困山區的孩子連舊的都沒有呢!”我覺得媽媽講的每一句都很有道理。

我們家風一-勤儉節約,我願意把它傳承下去。

勤儉崇文樹家風 篇11

國三作文 ,1392字

流芳百世的黃氏家訓“勤儉崇文”,從外祖家的始祖起便代代相傳,深深印在每個黃氏子女心中。外始祖黃作賓建立了“崇文學堂”,後代們秉承家訓,二百多年來陸陸續續創辦了七所學堂,後來這些學堂都變身為地方上的中小學校。

母親把這條家訓也帶進了夫家,帶進了我的生活中。母親的嘴上喜歡掛著一句話,“勤儉持家”。在家裡,父母總是諄諄教誨我要勤儉節約,每日三餐都要光碟,不能浪費食物;他們又總叫我不要亂花錢買不需要的東西,現在的人都追新求異,而他們呢,身上的衣服永遠是那幾件,年年如是。“勤儉”之外,在“崇文”這一點上,我體會得更為深刻。

在祖屋“巨集琳厝”的三進大堂裡掛滿了國畫、書法作品,每次回到外祖家,我常常溜到祖厝裡四處閒逛,欣賞母親父輩們留下的各種作品,流連忘返,樂不思蜀!外祖父的大書櫃是我最喜歡的地方,那裡記錄了我無數個如痴如醉讀書的歲月。

父母都愛讀書,可謂是“志同道合”。家裡落地的大書櫃放著經典文學、建築、美術等各種不同領域的作品。父親最愛的是古籍,經常捧著書津津有味地看,有時我問他一些典故,他都能應答如流。我們常常一起研究題目,給對方講解……,最有趣的則是一起背古文。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到崩,今天下三分……”喲,父親又在“炫”他那“一口流利的古文”了。瞧他那一副聲情並茂的樣子,聽那忽高忽低、自信滿滿的聲調,我總會忍俊不禁,故意一字一句地對照原文,“不懷好意”地想挑出他的錯處,一旦發現了,就一定錙銖必較。父親對古文可謂“倒背如流”,而我則經常背到一段就有些卡殼。這時,父親常鼓勵我:“再想想!”我絞盡腦汁搜尋每一個詞,但又想不起來。“不宜…。”父親提示到。“啊,懂了!”我一下子想起來了,高興地喊著,又接著背了下去。每當這時媽媽總是在旁邊微笑地看著我們父女。

母親最喜歡的地方是圖書館,常常借一大堆書回家閱讀。母親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就像是我的一本流動的字典。相比之下母親更加耐心教育、引導我。不論我遇到什麼難題,她總是耐心一一解答。母親在教的同時也在學習,常重看一些她孩提時代看過而我正在接觸的兒童文學,與我討論和分析。母親偏愛遊記,對旅遊有獨特見解。我們會一起閱讀,遊記彷彿帶著我們領略那優美而令人嚮往的朝暉與晚霞,神聖美麗的宮殿,動人的傳說,迷人的自然風光,每次閱讀有身臨其境之感。對於我們這對愛閱讀又愛旅行的母女,這使我們更加親近,它給了我們交流的機會。可以說,是母親讓我愛上了文學。

人們常說“父母是你最好的老師”,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好的學校,家訓是永遠伴隨你的誡言,在無形中規範你的言行,涵養你的氣質,塑造你的靈魂,更讓你的家庭更為和睦溫馨,通過它,我與父母之間更加親密融洽,有了更多交談和互相理解的機會。以後,“勤儉崇文”這條家訓也將從我這裡傳到下一代,延續不斷,傳承不絕。

勤儉節約之家風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5字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雖然我們家並不是名人家庭,但我們也有家風家訓:勤儉節約。

從小父母就告訴我做人要勤儉節約,有些東西沒壞就再用用,壞了可以修就修,不可以浪費,要知道浪費是可恥的。

我之前一直沒放把勤儉節約放在心上,直到發生了那一件事:有一次我們在吃飯,我不小心把碗掉了下去,幸好我眼疾手快沒讓碗摔著,可是米飯撒了一地,但是他們並沒有罵我,只是和我說:“你這飯撒在地上,不僅髒了地板,還浪費了米,如果人人都像你這樣浪費,這將是一筆多麼巨大的財產啊!你知道嗎?如果中國十三億人這樣浪費,可以讓我們吃幾年啊!”聽到這些,我的心彷彿被刀割,落下了慚愧的淚水,小聲的說:“我再也不會浪費糧食了。”經過了這次教訓,我把“勤儉節約”牢記在心,從此不浪費一滴水,一粒米,不把錢亂花在不必要的地方。

有一次我走在大街上,發現街上有許多殘疾人在乞討,可憐極了,可是當他們乞討幾位穿著時尚的年輕人時,年輕人十分嫌棄的看了他們一眼,把手中的饅頭,包子……砸向他們,然後在食物上踩了幾腳,吐了幾口唾沫後哈哈哈地笑著走了。當我看到這一幕時,憤怒極了,他們憑什麼笑他們,他們也是有自尊的啊!

勤儉節約本乃是我們中華傳統美德,本就是每個中國人該做到的,如果人人都勤儉節約,世上便不會有這麼多的貧困人民了,所以我希望人人都可以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好家風 篇13

國小三年級作文 ,968字

一說起我們家,街坊鄰居們都滿口誇讚我們一家老老小小非常勤儉節約,是大家學習的榜樣。聽著他們嘖嘖的讚歎聲,我心中滿是激動和自豪,心想:這多虧了奶奶,奶奶可是我們家勤儉節約的“模範”,是她把我家的這一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呢!

有一次,奶奶在垃圾桶裡發現了一件上衣,這下可把她氣壞了,她一邊撿起這件上衣,一邊嘴裡犯起了嘀咕:“這幾個孩子太不懂得珍惜了,好好的一件衣服就這麼扔掉了,一點也不心疼!換做以前,這樣的衣服我們都不捨得穿的,只有等去做客了才拿出來穿一下,哪像現在的孩子,不喜歡就扔了,真是太浪費了!”說著就把這件衣服捧在懷裡,小心地撣去衣服上的灰塵。媽媽見了,小聲地迴應到:“這件衣服已經穿了好幾年了,現在穿不著了,只能扔了!”奶奶一聽,還是喋喋不休地說:“那也不能就這樣扔了呀,自己賺錢買來的衣服扔掉太浪費了,穿不著的衣服我們可以送人,可以用來擦地板、擦桌子、擦鞋子,用處多著呢!”媽媽見拗不過奶奶,也就隨他去了。

有時真拿我奶奶的“勤儉節約”沒辦法。記得有一次,我發現奶奶蹲在廚房的一個角落裡,正在小心地整理著一個大麻袋,一邊整理一邊還在輕聲數著:“1、2、3……”我走進一看,大吃一驚,麻袋裡面的東西頓時讓我眼花繚亂:有易拉罐、可樂瓶、奶粉罐,還有洗衣液瓶子和油瓶……反正你能想到的瓶瓶罐罐這裡都有,簡直就像一個瓶子俱樂部!我驚訝地問到:“奶奶,你收集這些瓶子幹什麼呢?”奶奶朝我一笑說:“這些瓶子可以用來換錢,一個大瓶子大約5角,一個小瓶子大約2角,如果扔掉了多可惜!”我又問:“那麼弟弟的奶粉罐呢?難道也可以換錢?”奶奶回答說:“這你就不知道啦,奶粉罐可以用來儲存東西,還可以用來種花,用處可大了!”聽奶奶這麼一說,我終於明白我家的“勤儉節約好家風”果然名不虛傳!

這就是我的好奶奶,不僅勤儉節約,還很環保!我要向奶奶學習,也希望大家都向我的奶奶學習,讓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束束鮮花,盛開在每個家庭。

勤儉節約才是傳家寶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1字

每個家庭都要勤儉節約,我的家庭也不例外,看看我們是怎樣勤儉節約的吧。

有一次,我們要出去玩,走之前,媽媽把電關上了,我有一點不明白,對媽媽說:“我們就出去一會兒,馬上就回來了為什麼還要把電關上呢。”“我關電的原因是有兩點,媽媽說:“第一,我們可以節約電,第二,我把電關上是要防止著火,安全用電。”

還有一次,我過生日,我們全家去飯店吃飯,爸爸和媽媽點了好多我喜歡吃的東西。吃完以後還剩了非常多的菜,但是我們都已經吃的很飽,實在吃不下去了,爸爸就叫服務員打包。打完包以後,爸爸對我說:“你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打包嗎?”我疑惑的看著爸爸。爸爸接著說:“因為打包回家加熱一下還能吃,這麼多的東西在貧困地區可以救活非常多的人,你沒有看到桌子上的宣傳語嗎?健康七分飽,點餐宜點少,若想子孫富,光碟傳家寶。”這件事對我影響很大。

我的家庭就是這樣勤儉節約,受家庭的影響,我也是個勤儉節約的學生。在學校吃飯時,我總不讓師傅打太多,還總是把碗裡的飯吃得一乾二淨,用我的實際行動傳承者父母留給我的“傳家寶”。

勤儉節約好家風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861字

我的家是一個很傳統的家庭,雖然沒有成文的家訓流傳下來,但是勤儉節約一直是我們家恪守的家風。

爺爺常常把“家有千頭牛,不點雙燈頭。”這句話掛在嘴邊,教育我和爸爸“可吃不可糟”,爺爺自己也是這樣做的。

每次,前一天的剩飯剩菜,爺爺都捨不得扔。總是留著第二天早上做成雜燴當早飯吃。

我好奇地問:“好吃嗎?”

爺爺笑呵呵地說:“當然不好吃。”

“那你為什麼要吃呢?”

爺爺拍拍我的頭:“不能浪費糧食,你沒有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不知道糧食的珍貴。”

還有一次,爸爸在飯店請爺爺奶奶吃飯,結束時,爺爺發現米飯還剩很多,就要求一起打包帶走。爸爸覺得已經打包剩菜了,那一點剩米飯就算了吧,爺爺固執地說:“帶回去我們還可以繼續吃的,如果不帶走的話就會被倒掉,太浪費了。”最終爸爸被爺爺說得啞口無言,心服口服,打包帶回了米飯。

爸爸也繼承了爺爺勤儉節約的習慣,平時總是教育我,吃自助餐時,要少拿多取,不要一次裝太多食物,免得吃不掉浪費;使用草稿紙的時候,邊邊角角都要利用上,寫滿了才可以扔掉;多用手絹、毛巾,少用面巾紙等一次性的衛生用品……

爺爺和爸爸的言傳身教,也讓我傳承下來。記得小時候一次吃完飯,我一推碗就準備離開,誰知道爺爺嚴厲地叫住了我,並把奶奶、爸爸、媽媽和他的碗拿給我看。我的臉刷的一下紅了起來,只見我的碗裡還殘留著不少米粒和菜,而他們的碗裡吃得乾乾淨淨的,沒有一點殘留。爺爺語重心長地教育我要珍惜糧食,想一想《憫農》,剩飯不僅是對奶奶做飯的不尊重,更是對農民勞動的不尊重,從此以後我每次吃飯都不會在碗裡留下食物了。平時我也會注意節約用電用水,外出吃飯剩餘時也主動要求打包帶走……

勤儉節約不是吝嗇,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良好的品質。作為新時代的主人翁,我正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勤儉節約的家風家訓!

我家的“小書迷”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798字

“別再看了,我的小祖宗,快睡吧……”!耳邊又傳來了媽媽的催促聲。

“媽,好媽媽,讓我再看一會吧,就一小會兒,啊!”我哀求著。媽媽並不領我的情:“不行,現在必須睡覺。”“好好,我這就去睡。”我一邊答應著,一邊夾著書悄悄向臥室走去。“拿來”,我的小把戲被媽媽看穿了,一把奪過我的書,放在書架上。沒辦法,我只好不情願地向臥室走去。哎,媽媽也真是的,才9點多,就不讓我看了。老師經常說多看書才能寫好作文呢。哼,愛嘮叨的媽媽。

我躺在床上,兩眼盯著天花板,心裡還在想著《我的生活—海倫凱勒自傳》的最後一集,海倫的堅強不屈深深感動了我。不行,我一定要把結尾看完,不然,我今晚就睡不著了。我苦苦等待著媽媽快點進入夢鄉。時間艱澀地流動著,月亮早已爬上了樹梢。我估摸著媽媽已經睡熟了,便從床上爬起來,躡手躡腳地從書架上拿過我的書,又貓著腰回到臥室,關上房門,輕輕扭亮電燈,還不忘把我的外套蒙在燈罩上。嘻嘻,萬事俱備,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我和海倫的命運緊緊地聯絡在一起,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直到媽媽站在我的面前。原來,媽媽半夜醒了,看到從我的房間透出的微弱燈光,就知道我又在偷著看書。媽媽一把奪過書,我嚇了一跳,本能地大喊了一聲:“強盜啊!”一抬頭,媽媽正注視著我,目光中有生氣,也有疼愛。我張開嘴正要辯解,沒想到媽媽嘆了口氣,溫柔地說:“小姑奶奶,別累壞了眼睛,以後想看,就白天看,現在都幾點了,趕緊睡覺吧。”我轉頭看看了鍾,你們知道嗎?現在是凌晨一點多了。

這只是我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有時候我還偷偷地打著手電躲在被窩裡看書呢。可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鼻樑上早早地架上了一副眼睛。即使這樣,我也心甘情願。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的作文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班級的宣傳欄裡,每一期都有我的習作,這都是讀書的功勞。我會一如既往地讀下去,成為名副其實的“小書迷。”

腹有詩書氣自華 篇17

國二作文 ,1108字

午後的陽光緩緩流動,拂過臉頰,手中一捧清茗,任目光輕盈地撫過書頁,心靈在溫暖的空氣中感悟,昇華。

—題記

你喜歡讀書麼?坐在陽光下,手捧一盞清茶,看著書一頁一頁翻動?

兒時,美麗的童話點綴了我絢麗的晴空。一個個神奇的童話,就像一顆顆甜滋滋的糖果,回味起來仍是那麼令人心動。當時,我最喜歡的作家就是安徒生。小時候我喜歡星空,而每次仰望浩瀚無垠的星空是,天上的星星好像都幻化成了可愛的童話角色,向我綻開迷人的微笑。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腦海中立馬就浮現出一個孤苦伶仃的小女孩,她穿著破爛不堪的衣服,雙手和鼻子都凍得紅通通的,身體也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不住地顫抖。讀著讀著,淚水就模糊了我的雙眼,原來在遙遠的另一個國度,竟然有如此可憐的兒童!小女孩死前那個甜蜜的笑使我更加懂得珍惜現在,感恩身邊的每一件事。美麗的童話就像我無聲的啟蒙老師,用充滿童真的筆調讓我認識了人間的真善美,為我的思維插上了一對想象的翅膀,使我金色的童年更加多姿多彩。

漸漸的,我長大了,童話對於我來說漸漸顯得可愛而稚氣,於是,唐詩宋詞便成了那時伴我成長的摯友。在皎潔明澈的月光下,在清幽素雅的竹林裡,耳畔縈繞著悠長的蕭聲,手捧一本滿是唐詩宋詞的書本是我最大的期望。品讀唐詩宋詞,是與其他書不一樣的韻味。“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中滿滿的是春之韻味;“稻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彈奏的是一首夏之樂曲;“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描繪的是一副秋之畫卷;“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下掩藏的是銀裝素裹的冬之景。這些靈動優美的詩句,帶我領略了祖國大好河山的四季景色,就像一陣清涼溼潤的春風,吹綠了我的心瓣,使我更真摯地愛上了書本。

到了後來,我就開始閱讀名著了。閱讀一本名著,就多了一份好奇與專注。因為在閱讀這一個個曲折迷離的故事時,自己就好象書中的主角,身臨其境,經過一個個挫折與磨難,獲得一個個歡欣與微笑。大大小小的起伏跌宕後,才是完結的序章,就好象在體驗一段精彩別樣的人生,帶給你莫大影響。雨果的《悲慘世界》下,隱藏的是冉阿讓一顆善良,不甘放棄的心,和作者對底層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揭露和控訴。夏洛蒂勃朗特的《簡爱》講述了一位從小變成孤兒的英國女子在各種磨難中不斷追求自由與尊嚴,堅持自我,最終獲得幸福的故事。一本好的名著,總能給人無限的啟迪、無限的遐想,無限的智慧。

午後陽光下,手捧一本書,嗅著書頁散發出的陣陣清香,連心靈與頭腦也在不斷昇華著。書,伴隨著我成長,腹有詩書氣自華。生命中,許多味道會隨著歲月的風沖淡,但一縷溫柔的書香會久久在袖中縈繞。

外公外婆教會我勤儉節約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6字

從小我的爸爸媽媽就出去打工掙錢了,把我放在老家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我與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有好幾年了,他們教會了我許多人生的道理,讓我銘記於心。最讓我難以忘卻的是外公外婆教我勤儉節約的道理。

我的外公外婆是非常節約的人。他們每次吃飯都會把飯吃得乾乾淨淨,碗裡一粒飯粒也不剩,剩飯剩菜也要留著第二天吃,桌子上掉的飯菜,只要桌面乾淨,他們就絕不浪費。而我卻有一個壞習慣,每次吃飯總要剩一點飯菜。外婆每次都會讓我把飯吃完,還不時地念叨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通過外婆苦口婆心念叨的這兩句話讓我懂得了,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的,所以我們應該節約糧食,不浪費糧食。

因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們每次回家,都會給我買回來許多的文具。我總認為文具很多用不完,用完了還能再買,我就懷著這個念頭,一直很浪費。作業本一頁還沒有寫完就翻到了另一頁寫,一本只用了幾張就不再用了,換另一個新作業本。筆也是,一支一支地浪費,當外公外婆看見了,他們就把那些文具都藏了起來,讓我用完了再拿,可是因為我不理解他們的用意,為此還跟外婆吵了一架。後來,外婆跟我講道理,心平氣和地對我說:“孩子,你這樣做太浪費了,你看你的爸爸媽媽多不容易啊!為了多掙些錢天天都累的要命,你要是節約點,他們存夠了錢才能早點回來陪你啊!”我聽了外婆語重心長的一番話,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向外婆道了歉,並保證以後再也不浪費了。

在外公外婆的照顧與教誨下,我學到了許多道理,使我受益終生。現在他們越來越老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他們爭光,長大後報答他們!

腹有詩書氣自華——誦讀經典古詩文有感 篇19

讀後感 ,929字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中國古詩文,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我很敬佩那些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人,他們腹有詩書,品德高尚:“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他們腹有詩書,謙恭有禮:“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們腹有詩書,胸懷大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從兩三歲還在牙牙學語時,我就開始背古詩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口齒不清的我被客人誇得原地打轉,一屁股摔在地上,還不停地咯咯笑著。每當吃飯時,桌上掉了飯粒,只要媽媽一開口:“誰知盤中餐”,我就會馬上接上“粒粒皆辛苦”,然後就趕緊把飯粒拾起來吃掉。

上學以後,隨著古詩越背越多,我逐漸領略到了古詩文的魅力。李白把我帶進激情的山川;王維使我融入如畫的意境;孟郊的拳拳報恩之心、陸游的殷殷愛國之情都深深地感染著我,讓我在古詩文的天地裡如痴如醉地翱翔。

秋風習習,月朗星稀的夜晚,坐在小區的涼亭裡乘涼,不禁吟誦起“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眼前彷彿看到了在皓月當空、人跡罕至的幽靜竹林中,王維獨自一人,彈著琴,和著歌,有明月相伴的怡然自得的樣子,我如同身臨其境一般,心情平靜而放鬆下來。

我常常驚歎那麼區區幾行詩,寥寥幾十個字,竟能蘊涵那麼豐富的感情。就拿送別詩來說吧,能讓我感受到朋友之間的友誼是那麼真摯,也感受到了詩的多姿多彩。“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如此的灑脫、豪邁;“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又是如此的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充滿了深深的依戀和牽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卻把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李白和汪倫展現在我們眼前。古詩的奇妙真是讓我讚不絕口。

現在,我已經七年級了,誦讀古詩文已成為了我生命成長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每每來到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景色,我經常會不由自主地吟出一句詩來。跟媽媽比賽背詩是我的一大樂趣,並挑戰著背更難的詩。《行路難》、《將進酒》、《短歌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每背出一首長詩都會令我欣喜若狂。《弟子規》、《三字經》早已不在話下,現在正向《百家姓》、《千字文》挑戰。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背誦並內化更多的詩歌吧!那我們也能“腹有詩書氣自華”了!

我愛家中的書櫃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3字

在我可愛的家中,有許多有趣的傢俱:有稚嫩可愛的雙人床,有“魔術師”桌子,有紳士般的酒櫃……但在那麼多“個性鮮明”的傢俱中,我最愛的是“博覽群書”的書櫃。

書櫃就像一位彬彬有禮的文雅詩人:由木頭做成,穿上一件棕色西服,看起來典雅大方。書櫃有四個大格,三個小格。大格里裝的都是類似《名人傳》、《簡爱》的書,大多是父母和姐姐看的,我也偶爾看看。而小格則是放一些兒童文學,類似《笑貓日記》、《淘氣包馬小跳》等書,所以小格是我和妹妹的“世外桃源”。

我們一家人酷愛讀書,常常來書櫃“參觀”,書櫃簡直是我們的“天堂”。來到書櫃,拿起一本心愛的書,坐在椅子上,靜靜地看著書中的美妙故事。家中最安靜的時候就是這時了:大家安靜地坐著,安靜地看著,甚至連翻書也是安靜的。默默地看著,時而笑笑,時而抹抹眼角的淚水。看書,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啊!如果看書就像陽光一般美好,那麼書櫃就是散發陽光的太陽。

書櫃是我們溫暖的港灣,是我們親密的家人,是安慰我們的朋友。書櫃在精神上支援著我們。有一次,奶奶生了一場大病。我們一家人都傷心極了,彷彿心中有一團烏雲。那時,我們一家人不約而同地來到書櫃旁,拿起一本心愛的書,坐在地上,安靜地看書。過後,大家心中的烏雲好像都散了,又重新振作起來了!

我愛我家的書櫃,我愛我的家人,我愛我的家!是他們給我愛,給我溫暖,給我力量。家是我溫暖的港灣,家人是我活下去的希望,書櫃是我快樂的“加油站”,是他們,創造了一個更好、更棒、更完美的我,我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