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中國風尚相關作文20篇

勤儉節約中國風尚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9字

中國自古視節約為美德。陸游有一句話說得好:天下之事,常成於節約而敗於奢靡。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一美德往往被忽視了,很多人視節約為吝嗇小氣,人們與之漸行漸遠。而最近,這一傳統美德又重現我家,其中的大功臣便是我的奶奶。

奶奶的衣服上幾個大小不一的補丁,隨處可見。媽媽常常勸奶奶:“媽,您看這衣服都破成什麼樣了,又不是沒衣服穿,您就扔了吧!”而奶奶每次都微笑著說:“又沒到不能穿的地步,你看這料子多好啊,扔了怪可惜的呢!”就算有新衣服,奶奶也捨不得穿,除非把舊衣服穿破了,奶奶才會穿上新衣服。奶奶還將破舊衣服“變廢為寶”呢!如:抹布、靠墊、包……

奶奶不僅穿衣節儉,在飲食方面也非常節約。尤其是奶奶對待每一粒米,每一盤菜的珍惜深深地打動了我。奶奶常常把吃不完的飯菜,熱一熱繼續吃,有時甚至會熱兩三次。我對奶奶的這份節儉感到了不解。那次,我便問奶奶,而奶奶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奶奶意味深長地告訴我:“在六七十年代的時候,人們都吃不上飯,吃了上頓,愁下頓的。為了填飽肚子,人們就啃樹皮、吃野菜,有時還會吃蟲子,總之,為了生存什麼都吃……”聽著聽著,我彷彿已經明白奶奶的這份節儉了。

我想正是奶奶的這種經歷,才讓她對所有的事物都格外珍惜,才會對那一件衣、一粒米產生這樣濃郁的情感吧!(指導老師:陳棋雲)

勤儉節約好家風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72字

我們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雖然沒有成文的家訓,但每個人都恪守勤儉節約的家風,爺爺奶奶就是我們家的“節儉標兵”。平時,吃完飯總會剩下一些飯菜,爺爺奶奶就會把那些飯菜留下來,下次再吃。而且,每次我吃完飯,他們會叫我把碗裡星星點點的米粒吃下去。一次,我問奶奶:“奶奶,你為什麼要把那些飯菜留到下次吃呢?涼了也不好吃了。”奶奶笑著說:“涼了,熱一下就行了,這些飯菜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來的,我們不能浪費。”

爸爸也傳承了爺爺奶奶的好習慣。一次,爸爸工作回來時我們發現他的褲子被刮破了,變髒了。媽媽說:“重新買一件吧!”爸爸說:“不用了,只要把那些剪掉就可以了,而且還涼快。”說完,我和媽媽都笑了,覺得這個辦法還挺不錯的呢!

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薰陶感染著我,讓我也漸漸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每次看完電視,我都會把電源關掉。一看見水龍頭沒關,我就會上前擰緊它,並勸告小夥伴們:“如果不節約用水,我們的眼淚將是最後一滴水。”在學校裡,我變成了同學們眼中的“勤儉小標兵”,我也很喜歡這個稱號!

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從身邊的點滴做起,慢慢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並把它發揚光大。

勤儉節約好家風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9字

每個人的家裡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風,我們家的家風就是一勤儉節約,我可要好好說給大家聽聽。

外公可是家裡的頭號榜樣。每當有剩菜、剩飯時,總會看見外公的身影。

有一次,我們一家三口在外婆家吃飯,一大桌子的好菜擺在外公面前,外公卻偏偏選了一旁的冷菜,我們都勸外公別吃了,因為這盤菜已經放了兩天了,可外公卻毫不相讓地說:“不吃也浪費,這盤菜又沒壞,酸溜溜的,可好吃哩!”哎!外公不虧是家裡的頭號榜樣啊!

這不,媽媽也受到了外公的影響,成為了一名勤儉節約的人。

一個令人期待的傍晚,要開學了,我正在整理新學期所需要的書。當我拿起嶄新的鉛筆盒時,媽媽在我背後嚷嚷說:“又要用新的東西呀!老的不還能用嗎?為什麼要用新的東西?”“這不新學期嘛!剛過完年,辭舊迎新嘛!用點新的東西,也是正常的嘛!”我以開玩笑的語氣對媽媽說。“舊的能用就用嘛!咱家的節儉之風要秉承呀!新東西還不是要用錢買的嗎?貧困山區的孩子連舊的都沒有呢!”我覺得媽媽講的每一句都很有道理。

我們家風一-勤儉節約,我願意把它傳承下去。

勤儉節約之家風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5字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雖然我們家並不是名人家庭,但我們也有家風家訓:勤儉節約。

從小父母就告訴我做人要勤儉節約,有些東西沒壞就再用用,壞了可以修就修,不可以浪費,要知道浪費是可恥的。

我之前一直沒放把勤儉節約放在心上,直到發生了那一件事:有一次我們在吃飯,我不小心把碗掉了下去,幸好我眼疾手快沒讓碗摔著,可是米飯撒了一地,但是他們並沒有罵我,只是和我說:“你這飯撒在地上,不僅髒了地板,還浪費了米,如果人人都像你這樣浪費,這將是一筆多麼巨大的財產啊!你知道嗎?如果中國十三億人這樣浪費,可以讓我們吃幾年啊!”聽到這些,我的心彷彿被刀割,落下了慚愧的淚水,小聲的說:“我再也不會浪費糧食了。”經過了這次教訓,我把“勤儉節約”牢記在心,從此不浪費一滴水,一粒米,不把錢亂花在不必要的地方。

有一次我走在大街上,發現街上有許多殘疾人在乞討,可憐極了,可是當他們乞討幾位穿著時尚的年輕人時,年輕人十分嫌棄的看了他們一眼,把手中的饅頭,包子……砸向他們,然後在食物上踩了幾腳,吐了幾口唾沫後哈哈哈地笑著走了。當我看到這一幕時,憤怒極了,他們憑什麼笑他們,他們也是有自尊的啊!

勤儉節約本乃是我們中華傳統美德,本就是每個中國人該做到的,如果人人都勤儉節約,世上便不會有這麼多的貧困人民了,所以我希望人人都可以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好家風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968字

一說起我們家,街坊鄰居們都滿口誇讚我們一家老老小小非常勤儉節約,是大家學習的榜樣。聽著他們嘖嘖的讚歎聲,我心中滿是激動和自豪,心想:這多虧了奶奶,奶奶可是我們家勤儉節約的“模範”,是她把我家的這一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呢!

有一次,奶奶在垃圾桶裡發現了一件上衣,這下可把她氣壞了,她一邊撿起這件上衣,一邊嘴裡犯起了嘀咕:“這幾個孩子太不懂得珍惜了,好好的一件衣服就這麼扔掉了,一點也不心疼!換做以前,這樣的衣服我們都不捨得穿的,只有等去做客了才拿出來穿一下,哪像現在的孩子,不喜歡就扔了,真是太浪費了!”說著就把這件衣服捧在懷裡,小心地撣去衣服上的灰塵。媽媽見了,小聲地迴應到:“這件衣服已經穿了好幾年了,現在穿不著了,只能扔了!”奶奶一聽,還是喋喋不休地說:“那也不能就這樣扔了呀,自己賺錢買來的衣服扔掉太浪費了,穿不著的衣服我們可以送人,可以用來擦地板、擦桌子、擦鞋子,用處多著呢!”媽媽見拗不過奶奶,也就隨他去了。

有時真拿我奶奶的“勤儉節約”沒辦法。記得有一次,我發現奶奶蹲在廚房的一個角落裡,正在小心地整理著一個大麻袋,一邊整理一邊還在輕聲數著:“1、2、3……”我走進一看,大吃一驚,麻袋裡面的東西頓時讓我眼花繚亂:有易拉罐、可樂瓶、奶粉罐,還有洗衣液瓶子和油瓶……反正你能想到的瓶瓶罐罐這裡都有,簡直就像一個瓶子俱樂部!我驚訝地問到:“奶奶,你收集這些瓶子幹什麼呢?”奶奶朝我一笑說:“這些瓶子可以用來換錢,一個大瓶子大約5角,一個小瓶子大約2角,如果扔掉了多可惜!”我又問:“那麼弟弟的奶粉罐呢?難道也可以換錢?”奶奶回答說:“這你就不知道啦,奶粉罐可以用來儲存東西,還可以用來種花,用處可大了!”聽奶奶這麼一說,我終於明白我家的“勤儉節約好家風”果然名不虛傳!

這就是我的好奶奶,不僅勤儉節約,還很環保!我要向奶奶學習,也希望大家都向我的奶奶學習,讓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束束鮮花,盛開在每個家庭。

勤儉節約好家風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861字

我的家是一個很傳統的家庭,雖然沒有成文的家訓流傳下來,但是勤儉節約一直是我們家恪守的家風。

爺爺常常把“家有千頭牛,不點雙燈頭。”這句話掛在嘴邊,教育我和爸爸“可吃不可糟”,爺爺自己也是這樣做的。

每次,前一天的剩飯剩菜,爺爺都捨不得扔。總是留著第二天早上做成雜燴當早飯吃。

我好奇地問:“好吃嗎?”

爺爺笑呵呵地說:“當然不好吃。”

“那你為什麼要吃呢?”

爺爺拍拍我的頭:“不能浪費糧食,你沒有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不知道糧食的珍貴。”

還有一次,爸爸在飯店請爺爺奶奶吃飯,結束時,爺爺發現米飯還剩很多,就要求一起打包帶走。爸爸覺得已經打包剩菜了,那一點剩米飯就算了吧,爺爺固執地說:“帶回去我們還可以繼續吃的,如果不帶走的話就會被倒掉,太浪費了。”最終爸爸被爺爺說得啞口無言,心服口服,打包帶回了米飯。

爸爸也繼承了爺爺勤儉節約的習慣,平時總是教育我,吃自助餐時,要少拿多取,不要一次裝太多食物,免得吃不掉浪費;使用草稿紙的時候,邊邊角角都要利用上,寫滿了才可以扔掉;多用手絹、毛巾,少用面巾紙等一次性的衛生用品……

爺爺和爸爸的言傳身教,也讓我傳承下來。記得小時候一次吃完飯,我一推碗就準備離開,誰知道爺爺嚴厲地叫住了我,並把奶奶、爸爸、媽媽和他的碗拿給我看。我的臉刷的一下紅了起來,只見我的碗裡還殘留著不少米粒和菜,而他們的碗裡吃得乾乾淨淨的,沒有一點殘留。爺爺語重心長地教育我要珍惜糧食,想一想《憫農》,剩飯不僅是對奶奶做飯的不尊重,更是對農民勞動的不尊重,從此以後我每次吃飯都不會在碗裡留下食物了。平時我也會注意節約用電用水,外出吃飯剩餘時也主動要求打包帶走……

勤儉節約不是吝嗇,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良好的品質。作為新時代的主人翁,我正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勤儉節約的家風家訓!

勤儉節約,中華美德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1399字

家,這個字大家都不陌生吧!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又溫馨的家。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最近“家風”一詞火了起來,我不禁在思索:我們家的家風是什麼?對了,是勤儉節約!

外婆從小就教育我要勤儉節約,每天說,“緣緣,節約用水!”“節約糧食!”“節約用電!”……這些話聽厭了,那時候可愛天真的我偶爾會對外婆說:“外婆,現在是現在,條件可比以前好多了呢!有電視,有空調,還有……還有好多好多玩具!”“唉,你還小,不懂……”

當時,我還是半懂半不懂,直到那次……

“緣緣吃午飯啦!”“外婆,我還不想吃飯,讓我再看一會兒電視。”“五分鐘!”“好!”我又轉過頭,目不轉睛地繼續看電視,電視裡的熊大熊二和光頭強把我逗的哈哈大笑。這時,外婆走過來了,“緣緣,五分鐘到了,快來吃飯!”我心裡暗暗地想:怎麼五分鐘這麼快就到了啊?可是我剛剛看到最精彩的地方呀。怎麼辦?我好想再看一會兒啊!要不,再看一會兒?不行了,外婆已經同意我再看五分鐘了,她肯定不會再讓我看了,而且菜也要涼了。“緣緣,電視機關了沒有呀?”我沒有再多想,連忙關掉電視,手洗好後,我上了餐桌。

“外婆盛飯飯!”我大聲叫道,“好好好!你坐好!”別以為我吃飯十分容易,要一邊吃飯,還要一邊玩,吃飯的時間特別長,我吃一頓飯的時間別人可以吃二頓飯了。還有一個壞習慣,這個不吃,那個也不吃。外公外婆總是在吃飯的時候說我是個高傲的小公主。“飯來咯!”我一看,心裡想:怎麼這麼多飯啊?我可吃不了這麼多的飯!我接過飯碗,放在自己面前,心想:好多的飯啊!吃?不不不,外婆一定要我吃完的!不吃?也不行呀!我的肚子好餓啊!“快吃呀!你看,這米飯多香啊!”外婆說道,“多麼香的米飯呀!再不吃,外公可要把米飯統統吃光咯!”外公準備將我的飯碗拿走,“我要的!”連忙奪回我的米飯,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別看我樣子很好,其實就吃了一點點的飯,心裡面還想著剛才電視裡的動畫片,吃好了可以再去看電視,碗裡還剩一半米飯的時候我就不吃了。“我吃飽了!”“不行,就吃了這麼一點點飯,怎麼夠呢?再吃一點!”“不要了!”外婆生氣了。“你知道嗎?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吃飯不要挑食,而且也不要剩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規其實就是人們口中所說的家風。家風就是一個家庭做事的風格,也就是一個家庭的傳統風尚。家風家規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這些正能量能給我帶來很多的快樂與感動,願良好的家風伴我們健康成長。

外公外婆教會我勤儉節約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6字

從小我的爸爸媽媽就出去打工掙錢了,把我放在老家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我與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有好幾年了,他們教會了我許多人生的道理,讓我銘記於心。最讓我難以忘卻的是外公外婆教我勤儉節約的道理。

我的外公外婆是非常節約的人。他們每次吃飯都會把飯吃得乾乾淨淨,碗裡一粒飯粒也不剩,剩飯剩菜也要留著第二天吃,桌子上掉的飯菜,只要桌面乾淨,他們就絕不浪費。而我卻有一個壞習慣,每次吃飯總要剩一點飯菜。外婆每次都會讓我把飯吃完,還不時地念叨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通過外婆苦口婆心念叨的這兩句話讓我懂得了,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的,所以我們應該節約糧食,不浪費糧食。

因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們每次回家,都會給我買回來許多的文具。我總認為文具很多用不完,用完了還能再買,我就懷著這個念頭,一直很浪費。作業本一頁還沒有寫完就翻到了另一頁寫,一本只用了幾張就不再用了,換另一個新作業本。筆也是,一支一支地浪費,當外公外婆看見了,他們就把那些文具都藏了起來,讓我用完了再拿,可是因為我不理解他們的用意,為此還跟外婆吵了一架。後來,外婆跟我講道理,心平氣和地對我說:“孩子,你這樣做太浪費了,你看你的爸爸媽媽多不容易啊!為了多掙些錢天天都累的要命,你要是節約點,他們存夠了錢才能早點回來陪你啊!”我聽了外婆語重心長的一番話,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向外婆道了歉,並保證以後再也不浪費了。

在外公外婆的照顧與教誨下,我學到了許多道理,使我受益終生。現在他們越來越老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他們爭光,長大後報答他們!

爸爸教育我勤儉節約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48字

爸爸一直教育我,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勤儉節約。我當時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但經過幾次爸爸對我的教育後,我才知道勤儉節約。

記得有一次,爸爸在家看電視,我在外面玩,玩得手上很髒,很黑。我回到家後,開啟水龍頭洗手,可我手上的髒東西怎麼也洗不掉,我就進屋去拿香皂,水龍頭裡的水被我白白浪費了很多。爸爸聽到聲音後,就過來問我:“水龍頭是不是你開的?你有沒有關。”我衝他點了點頭,就接著去洗手了。等我洗手回來後,爸爸就把我叫了過去,跟我說了一些地方鬧水荒的情況:有些人這一輩子只洗三次澡,有些人要喝水還要從幾百裡外的泉眼裡去挑水喝,還有的人只能喝一些不乾淨的水……他教育我以後不要再浪費水了,聽了爸爸的教育後,我以後洗手都是在一個盆子裡洗的,洗完後的水用來澆花。我淘米後的水用來洗碗或澆花,洗臉的水用來洗腳……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也要勤儉節約,許多地方人們缺少的東西就是我們浪費的東西,我們應該不再浪費任何東西了,要學會勤儉節約。人們都說南方人很浪費水,但南方人也有許多人都很會節約用水,也有很多人家想出了許多節約水的辦法,這一點就可以充分的看出南方人並不是全都在浪費水。

爸爸對我的教育,我到現在都是銘記在心的,不管做任何事,我都是很勤儉節約的。我還經常去讓周圍的人也不要在浪費水了。同學們,你們也要勤儉節約哦!

勤儉節約刻不容緩 篇10

國二作文 ,1141字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它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已漸漸遠去,身為中華兒女的我們難道不應該永遠記住並傳承它嗎?

勤是勤勞,儉是少用,勤儉,勤儉,不分家。有這麼一個民間故事:

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著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

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飢捱餓,就一定要照這兩個宇去做。”後來,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穀豐登。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大手大腳,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裡就沒有一點餘糧。

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後,也把“儉”字當作“神諭”供放中堂,卻把“勤”字忘到九霄雲外。他疏於農事,又不肯精耕細作,每年所收穫的糧食就不多。儘管一家幾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畢竟也是難以持久。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倆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將“勤”“儉”二字踩碎在地。這時候,突然有紙條從窗外飛進屋內,兄弟倆連忙拾起看,上面寫道:“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捱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原來不能分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訓以後,他倆將“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提醒自己,告誡妻室兒女,身體力行,此後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有句話說的好,“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於飢寒。”看來,除了要做到勤儉之外,還得做到節約。

我曾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公益廣告,這個廣告是說:一群人在餐館裡吃飯,一對年輕情侶走了進去,他們原本點了一點菜,但男生說,“點多點。”男生心裡想:“點多了,顯得自己有錢。”之後所有人都走了,卻剩下一桌子又一桌子的菜沒有吃完,而那些才最後都被倒進餐館的垃圾桶裡去了。而之後的畫面卻是一個貧困山區的小男孩坐在牆角根上,他抱著一個碗,把碗裡的飯菜默默地吃光。當時看到是我並沒有什麼感觸,也沒相信這是真的,可就在前幾天,我信了。那天我準備去一家早餐店做半天的的服務生,以此完成老師佈置的社會實踐活動作業。但我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盤子裡的麵條都只吃了一半而已。如果一斤麵條2。5元,一個人一次吃一斤,浪費半斤,那麼就浪費了1。25元,那一年365天,這可以夠一個貧困山區的小孩一年中的每天早上吃的更好。這一幕幕讓我覺得他們並不像在吃早飯,而是在扔錢。

勤儉節約,刻不容緩。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讓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從我們身上繼續傳承發揚下去吧!

勤儉節約是美德 篇11

國小三年級作文 ,652字

最近經常聽到一句網路詞彙“炫富”,作為一名小學生,我的理解大概就是有錢,顯擺的意思吧。可是為什麼呢?從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告訴我,勤儉節約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呀!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揮霍浪費現象越來越嚴重了,在我們身邊經常會看到洗手後不關水龍頭,吃不完的飯菜直接倒進垃圾桶,剛買的新衣服只穿一兩次就扔了,開著燈睡覺,使用一次性餐具等浪費之舉,真是讓人太痛心了。

記得有一次,爸爸宴請貴客,點了滿滿一桌子好菜,酒足飯飽之後,桌上的菜剩下一大半,有的甚至都沒動過筷子,媽媽便拿來塑料袋準備打包,爸爸見了覺得有點丟面子,便對媽媽說:“算了吧,剩菜要它幹嘛,想吃咱下次再來。”媽媽聽了後,笑著說:“這麼多的菜浪費多可惜呀,節約可是咱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連三歲小孩都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話音剛落,身邊的貴客們一個個都豎起了大拇指,誇爸爸找了一個勤儉持家的好老婆。

其實不光是我們,從古至今,有多少歷史名人不也是勤儉一生,生活樸素,粗茶淡飯,絕不奢華。

還有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他要求別人的事,自己會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很少吃魚肉,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甚至連一件睡衣都穿20多年,補滿補丁,聽著這些,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偉人的所作所為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勤儉不是小氣,而是一種文明,更是一種責任。在新的時期,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具有新的內涵,作為與時俱進的小學生們,我們應該從我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節約資源,聚沙成塔,把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勤儉節約是美德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834字

古人云:“勤以修身,儉以養德。”勤儉節約自古以來就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

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數不勝數。眾所周知,比爾?蓋茨是世界首富,但他生活非常節儉,從不鋪張浪費。一次,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來到美國訪問,比爾?蓋茨只准備了三道特別簡單的菜招待主席。其實,作為世界頭號富翁,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為了表示對胡錦濤主席的盛情,為了感謝中國對他的支援,比爾?蓋茨完全可以用最豐盛的夜宴來為胡錦濤主席接風洗塵,可比爾?蓋茨並沒有這樣做。這個擁有無盡財富的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為新時代的勤儉做了很好的註解。

再來說說我們熟悉的雷鋒叔叔。雷鋒叔叔生活簡樸:一雙襪子是補了又補,都不知道補多少次了,他還是不肯扔掉;他的臉盆和漱口杯用了很多年,上面的瓷都掉了許多,也捨不得買新的;他買了一塊香皂,也只是逢年過節才拿出來用一用。雷鋒叔叔雖然節儉,可用錢幫助他人卻毫不吝惜,他一次次用積攢的錢幫助那些認識和不認識的人。

跟他們相比,我倍感慚愧,想想我平時是多麼浪費啊!我經常用零花錢買一些玩具和零食,卻從沒想過讓它積少成多,再捐給那些需要的人;經常在陽光充足的白天開著檯燈做作業,或是洗完手後沒有關緊水龍頭,讓自來水白白流走,卻從沒想過一度電、一滴水對於那些未通電的偏遠山村和水資源缺乏的地方是多麼寶貴;吃不完的飯菜隨手就倒進垃圾桶,卻從沒想過每一粒糧食飽含的是農民伯伯辛勤的汗水;寫錯一個字就要撕掉整張作業紙,卻從沒想過隨意丟棄的紙張是爸爸媽媽辛苦工作掙錢買來的……

一個人如果勤儉節約,他就擁有了一筆寶貴的財富;一個家庭如果能勤儉節約,那麼它就能和睦幸福;一個國家如果勤儉節約,它就可以更加繁榮富強。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國家,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瘠的土壤盛開財富的花朵;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肥沃的田野收穫智慧的果實。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讓“勤儉節約”成為行動而不是口號,讓勤儉節約的美德在我們身上如鮮花般綻放!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篇13

國一作文 ,767字

從小我們就學過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就告訴我們:要勤儉,要節約。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我們深知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在我國物質資源相對不多的前提下,發揚節儉精神顯得更是尤為重要。目前我國人民生活的溫飽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於是許多人在現有基礎之上似乎已經滿足,甘心在原地作踏步運動,他們認為中國地大物博,面對著“博大”的資源可以大肆地浪費。

然而,人人都說“貧不學儉,富不學奢”。當人們貧窮的時候,不用學儉省,自己就會儉省。但有“富不學奢”的嗎?我倒是覺得並不多。俗語應是“富不學儉”吧!一般人都似乎是窮時節儉,富時奢侈。但也有人窮也儉,富也儉。據我所知,李光劍就是其中一個。只求吃得飽,穿得暖。他一生儉省的那些錢,救濟了多少苦難人民!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他就是有著這樣的意念,才有這樣的成就。直到他去世前,還讓子孫繼續為貧困人民捐獻。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呀!

一個國家不知道節儉,是繁榮不起來的;一個不知道節儉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儉,德之共也;侈,惡大之也。”的確,節儉就是一種品德,而奢侈便是一種罪惡。讓我們看看歷史就知道了,夏桀、商紂、周幽王等這些暴君,他們的奢侈腐化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滅亡。

行動吧,那些曾經浪費的人們!貧窮方悔節儉遲。當你回望時,你會發現這個選擇是正確的。積小利,成鉅富。一角錢,積少成多,你年老時,那將成一座大山;一角錢,慢慢流失,長年累月後,你會發現,那以成了一條小溪了。

同學們都是有理想的人,因此,我們要學會從小磨練自己的意志,學會勤儉節約,學會在艱難困苦中提升生活的能力。勤儉節約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我們青少年更需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只有這樣,將來才能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才能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之才。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篇14

國一作文 ,735字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現在這個富裕的生活條件下,我們更應該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記得小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小,老師和父母就教育我們要節約,我們吃的每一口糧食都是用雨水和農民伯伯的汗水澆灌的。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裡,更顯得意義深長。

但是,勤儉節約這種美德卻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意識中逐漸淡薄了,在生活上互相攀比、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正在同學間悄然形成。許多同學的筆用到一半就扔掉了,是因為在和其他同學比時尚、比潮流。我們來到學校,不是比條件,而是比學習。“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訓大家都能脫口而出,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當某些同學大手大腳地隨便花錢時,他們是否想過,他們所花的是父母辛苦工作賺來的血汗錢呢?當我們在水龍頭前高興的玩著潑水時,我們是否想過,那些乾旱地區因為缺水而渴死的孩子們呢?當我們大量使用電時,我們又是否想過,貧困地區因家裡還接不上電仍使用著蠟燭勤奮學習的孩子呢?雖然現在我們的國家富強了,我們的家庭富裕了,但我們不能忘記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樹立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入手,做到勤儉節約。

節約一張紙:少用一次性紙巾、紙杯,提倡使用手帕、少用抽紙。節約一滴水:避免大開水龍頭,用後及時擰緊水龍頭,避免長流水,見滴水龍頭,隨手關閉;提倡使用臉盆洗臉、洗手。節約一度電:照明儘量使用節能燈;光線不足時,需要開燈時能用一盞,不開多盞;杜絕白晝長明燈,做到人走燈熄。節約一粒糧:儘量少去餐館就餐,在外就餐要文明用餐,減少糧食浪費。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篇15

國一作文 ,696字

人類的活動,離不開我們生存的環境,我們生存的環境又離不開地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已經逐漸枯竭,我們要行動起來,杜絕浪費。

先說節約水資源吧。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行為,都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例如,我們洗米的水,白白浪費了很可惜,這些水可以用來澆花;我們洗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洗拖把,或者用來沖廁所。這些都可以讓資源再利用。當你去衛生間或廚房時,看見未擰緊的水龍頭要把它擰緊,水白白地流走不也很可惜嗎?

再來談談節約用電吧。我們在家時,如果不看電視,就要把電視機的插頭也拔掉,不然還是在“浪費”我們的資源;不僅是電視機,所有的電器在“空閒”時,都要把它們與外界“分開”,這些都是我們隨手可即的事,不僅對我們沒有傷害,還增加了電器的壽命。電對於人類來說可是很重要的哦!

我們在學校的時候,用水、電的地方很多,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來節約,不如來聽聽我的建議吧。我們不在教室的期間,要隨手把電燈關掉;教室裡的多媒體在不使用的情況下,要把多媒體關掉。我們洗手的時候,儘量把水龍頭關得小一點;我們洗拖把的時候,也要學會儲水。

我們經常說要節約,節約,再節約,可真正能做到節約的有幾個人呢?你們是否想過,我們現在生活的地球得了“重病”,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汙染。我們可以從簡簡單單的小事做起,一個人節約,是人類的榜樣;幾十個人節約,正在慢慢的感染著我們;成千上萬的人節約,說明我們已經讀懂了“節約”。

節約,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簡簡單單的幾個小動作,就能為我們的地球母親帶來無微不至的關愛。我們愛地球母親,她給了我們生存的空間。現在我們可以為地球母親做到的,也正是地球母親為我們帶來的。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篇16

國一作文 ,718字

我們常說“勤能補拙,省能補貧”。勤儉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那麼,作為現代的中學生,我們更應該做到勤儉、節約。

歷史上有關於勤儉的故事不勝列舉。就拿我們小學學過的《一夜的工作》來說吧,文中我們的周總理生活非常地節儉,每天飲食清淡,每餐一葷一素。吃剩的飯菜,要留到下餐再吃,從不浪費一粒米,從不丟棄一片菜葉。周總理逝世後,大家發現總理生平沒有任何積蓄,他所有的錢全部都用來幫助那些貧困山區的孩子,因為周總理的勤儉,許多孩子的生命有了保障。周總理的勤儉感動了天下所有人。逝世後,聯合國為我們可敬的周總理降了半旗。

歷史上勤儉節約的故事還有很多。可是卻未能喚醒浪費的知覺。走進我們學校裡的食堂可以發現,餐桌上殘留著許多同學們不愛吃的食物:胡蘿蔔,洋蔥…,不僅如此剩飯桶裡也被裝得滿滿的。同學們,這些浪費的現象我們今後一定要杜絕,因為每一種食物裡都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缺少任何一種,我們都可能導致營養不良。不僅如此,“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些蔬菜和糧食都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呀。“粒米雖小猶不易,莫把辛苦當兒戲”。我們平時要從小事做起,珍惜糧食,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用自己一言一行去感化身邊的其他同學。

還有同學們當我們在擰開水龍頭無情的浪費水資源時,是否會想到貧困山區裡的孩子們,他們因為缺水要跑到方圓幾十裡外去挑水。而我們卻毫無顧慮,瀟灑自如地玩水、戲水,甚至任它付之東流,毫無反應。“一滴清水,一片綠地,一個地球”,同學們,你的舉手之勞會使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

諸葛亮曾說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同學們行動起來,勤儉節約,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這樣不僅讓我們能擁有美好燦爛的生活,同時提高自己的一小步,道德之花就會前進一大步!

我是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1272字

記得小的時候,我吃飯的時候,總是掉得身上、地上都是飯渣,還總愛剩碗底。媽媽便教我吟頌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媽媽說:“每一粒米、一根菜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可不能就這樣白白地拋灑掉。”我了媽媽的教導,就漸漸地養成了節儉的習慣。總是把碗裡的飯扒得乾乾淨淨的,一粒米也不剩。

我的鉛筆都是用到握不住了才肯扔,我的本子也是滿滿得寫到最後一頁,我從小到大幾乎沒穿過新衣服。都是姐姐穿掉的舊衣服,現在我甚至可以穿媽媽、姑姑穿掉的舊衣服了。有個阿姨跟我媽媽開玩笑說:“你倒好,光穿新的,你穿膩了再給孩子穿,一件衣服,你娘倆都能穿。”我乾媽也時常跟我媽提意見說:“你看你給孩子穿得多不講究,你就一個孩子,又不是買不起,幹嘛不給孩子天天穿得好呢?”媽媽總是微笑著說:“得教孩子養成節儉的習慣,不能從小就跟別人比吃比穿比花錢,不管是新衣服舊衣服,孩子穿上合體就好。每天穿得乾乾淨淨、大大方方不就行了嗎?”我也覺得大人們送我的衣服挺好的,我穿上很漂亮。再說我衣櫃裡的衣服多著呢!幹嘛要買新的呢?

提起買新衣服這件事,我還真有點不好意思。今年過年的時候,我乾媽非要給我買衣服,我掙扎著不願意去,我說:“我的衣服多得穿不了,別花錢買了。”結果一不小心和乾媽一起拌倒在地上。我內疚極了!就順從地跟乾媽一起來到童裝店裡。我一看,哇,那麼多漂亮的衣服呀!我試試這件,又試試那一件。哪一件都捨不得脫。我覺得自己穿上它們真像小公主,神奇極了!哎,我胖歸胖,節儉歸節儉,但還是挺愛美的喲!

我吃得胖,怕運動,動不動總覺得累。小時候跟媽媽一起去上街,不是想打的就是想坐公交,反正是一步也不想走。媽媽說:“出來就是玩的,不能動不動就打的。”我改口說:“那給我買瓶飲料總行了吧?”媽媽又說:“一瓶飲料要好幾塊錢呢!等會喝點茶,再說飲料瓶是塑料的,還會汙染環境。”我只好聽媽媽的話。漸漸地又養成了不亂要東西,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我還時常撿起地上的飲料瓶拿回家攢起來。我把家裡的廢紙舊瓶、破銅爛鐵都當成了寶,積攢起來賣給收破爛的。平時我還在家裡刷鞋、洗碗、擦桌子……掙小費。我會幹好多家務活呢!說來你可能不信,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會打雞蛋、下方便麵,還會用微波爐蒸雞蛋膏,跟家人分享。所以我一年能攢百十來塊錢呢!我把它們放進我的存錢罐裡,買本子、鉛筆和橡皮等學習用品,從不亂花。學校獻愛心活動時,我把它們拿出來,捐給需要的人。上次我為一小患白血病的小女孩一下子捐了66元錢,我說:“六六大順,小女孩的病一順就好了。”為此我還獲得愛心小天使獎呢!我用平時勤儉節約攢下來的錢去幫助別人,而不是給家長要,別提我心裡多高興了。

所以我要自豪地說:“我是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即使在物質富裕的今天,我們也要樹立勤儉節約光榮,懶惰奢侈可恥的觀念。不貪圖享受,積極行動起來,讓勤儉節約成為我們的習慣,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公民!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55字

我學過一首詩《鋤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是一種美德,自古就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警句。

因此在生活中我們都可以節約,如:洗手後要關緊水龍頭,睡覺時要關掉燈,在家裡吃飯時,我們也一定要儘量把飯菜吃完。

從前,我經常吃飯吃一半就不吃了,那時候媽媽就會和我說:“媽媽小時候,如果每天都可以吃到熱騰騰的白米飯就很知足了,那時候的我們都穿有補丁的衣服,破了,外婆就會再給我們補一下,然後再穿,哪像現在的你們,要什麼有什麼,吃好的,穿好的,還那麼不珍惜,真不懂事。”每次聽完媽媽的話,我都會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想想媽媽那時候的生活,在對比現在的生活,我們真是幸福呀,然後我就會把碗裡的飯吃得一粒不剩。我要做到不挑食,珍惜每一粒糧食。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把節約養成習慣,把節約養成生活方式。從每天做起,從一度電做起,從一滴水做起,從一粒米做起,從一分錢做起,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點點滴滴都節約,時時處處從我做起。同學們,讓我們行動以來吧!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8字

從進校園的第一天,老師就教我們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此,我便知道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們要節約糧食。因為我們從小就知道,農民伯伯一年到頭在田裡幹活,流了很多汗水,才澆灌出我們離不開的糧食。他們多麼辛苦,我們怎能不珍惜糧食呢?

每天吃飯時,如果你仔細去觀察,注意的話,就會發現每個大桶裡裝滿了剩菜,剩飯,那都是我們同學浪費糧食的現象。我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每家每戶都種有糧食,不需要花錢去買,這是不是就是我們不珍惜的理由呢?這是不是就是我們浪費的藉口呢?我們可曾想過,這也是長輩們頭頂烈日,腳踩熱土,花費心血種出來的,如果這一切讓長輩們看到,他們又會怎麼想?除了痛惜之外,還有什麼呢?唉,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小題大做,不就是點糧食嘛!”是的,雖然扔掉的糧食不多,但是你扔一點,我扔一點,積少成多啊,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下來,我們浪費的糧食是無法估量的,我們扔掉的卻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愛惜糧食的人,也不會愛惜其它的一切,到頭來只能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人,最終會被社會拋棄,就像我們的剩飯,剩菜被倒進桶裡一樣。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日省一把米,月節一斤糧。”

節約糧食,不僅僅是一種口號,不僅僅是因為所有人的號召和呼籲,它更是一種傳承,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下去。讓我們從自覺節約一粒糧食做起,做一位節約糧食的高尚人!

“勤儉節約”是美德 篇20

“勤儉節約”是美德作 ,417字

姥姥今天非常生氣,我心想:姥姥是不是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情了?我就問:“姥姥,你今天怎麼了?怎麼不高興呀?”姥姥告訴我:“今天,我走到樓梯口時,有一位阿姨把一些新鮮的小白瓜和饅頭扔進了垃圾箱。她怎麼這麼浪費呀!這麼好的東西怎麼就扔掉了?太不節約了。我就是遇到這件事我才生氣的!”

難怪姥姥生氣,我知道貧困山區的小朋友們上不起學,家庭條件很困難,一個饅頭在山區都是寶。相對比,我們不能因為生活好去浪費糧食,要懂得生產糧食的農民的辛苦。糧食裡飽含著農民伯伯的汗水。所以,我們要懂得“粒粒皆辛苦”!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到的。

我們現在的小朋友生活太幸福了,都被家長捧著、寵著,什麼事情都要家長幹,不會節約,更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要什麼有什麼。貧困山區哪兒有這麼好的條件呀!想一想,我們與貧困山區的差別有多大?以後,我們不能隨便再浪費糧食了!

今後,要從自我做起,不亂花錢,不亂向家長要東西,要發揚勤儉節約的美德,做一個懂得節約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