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千年古剎雲門寺相關作文20篇

參觀千年古剎雲門寺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57字

今天我和媽媽去參觀家鄉的雲門寺,雲門寺是一座千年古剎,已有悠久的歷史。走進大門,紅牆、黑瓦映入眼簾,顯得莊嚴肅穆。

穿過前殿就來到了大雄寶殿。兩側有用白玉石雕成的十八羅漢,高約一米五,神態各異。有的舒目展顏、和藹可親,好像正在高興我們的到來呢!有的眉目傳情,還有的捧腹憨笑,走近它們的身旁,似乎能感覺到輕微的呼吸聲!

接著,我們就來到了赫赫有名的觀音閣,觀音閣裡安放著雄偉的千手千眼觀音。我趕緊跪在墊子上拜了拜,然後仔細地觀察起來。千手觀音有十二米多高,全身貼滿金燦燦的黃金,她有著一千隻手,每隻手的掌心都有一隻眼睛。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四雙大手,第一雙大手捧著佛祖;第二雙大手掌心併攏,祈禱似的;第三雙大手各舉著一把叉子,像正在施法降妖;第四雙大手自然地垂下。其餘的許多雙大手像孔雀開屏一樣密密麻麻地展開。千手觀音直立於蓮花寶座上,看起來氣勢不凡!我們湘鄉市有龍城的美譽,據說是當年觀音菩薩降服了一條作怪的惡龍,壓在雲門寺大雄寶殿的古井裡,從而使得我們湘鄉風調雨順。

雲門寺是我們湘鄉的一大景觀,我為雲門寺而驕傲!

參觀雲門寺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2字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參觀了家鄉的雲門寺。雲門寺是一座古老的廟,紅磚黑瓦,屋頂雕刻著精美的圖案,看上去很莊嚴。

經過大雄寶殿,來到觀音閣門前,我發現前坪兩側共有十八座用白石玉雕刻成的佛像。我好奇地走過去仔細一看,原來是十八羅漢呀!它們個個栩栩如生,形態各異:有的眉開眼笑,活像個快樂寶;有的憤怒地抓著一隻獅子;有的平靜地坐在那兒;有的託著腦袋,雙目微閉,正在沉思……

接著,我來到了最壯觀,最雄偉的千手觀音面前,我趕緊跪在墊子上拜了拜,然後仔細觀察起來。千手觀音有十米多高!還有一千隻手!每一隻手掌心內都有一隻眼睛!她有四雙大手,第一雙大手捧著佛祖,第二雙大手合攏祈禱似的,第三雙大手好像正在施法,第四雙大手自然地垂下,其它的手像孔雀開屏一樣展開。它的臉飽滿極了,耳垂都到肩膀上了!她腳踏在蓮花寶座上,衣角微微揚起,很逼真。據說,我們湘鄉龍城,有一天來了一條搗亂的青龍,觀音菩薩降服了它,並把它踩在了腳底下,不讓它來搗亂,我們湘鄉才恢復了平靜。難怪千手觀音腳下還踩著一條苦命掙扎的龍呢!

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這座千年古寺。我為我的家鄉—-湘鄉有這樣一座古老而神奇的雲門寺而驕傲!

千年古村探奇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2287字

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媽媽打算帶我去千年古村走馬塘看看。可是天不作美,淅淅瀝瀝的雨從早上起就一直下個不停,呼呼拉拉的風也一個勁地刮。媽媽的微信裡有人發來城區下雪的視訊。爸爸站在樓道門口有些猶豫。最後在我的催促下,大家才毅然打起傘,走進風雨中。

號稱“中國進士第一村”的走馬塘地處鄞州區姜山鎮茅山方向,離我們小城春秋只有五、六公里。在汽車導航儀的指引下,我們很快就在離茅山不遠的公路旁看見一塊巨石,上刻四個大字—走馬塘村。順村道前進一百多米,一坐漂亮的牌樓矗立在村口,匾額上寫著“中國進士第一村”。一旁的宣傳牌上,畫著走馬塘陳氏家族七十六位進士的肖像。

一個家族出了七十六位進士,的確名不虛傳。

我們打著傘穿過牌樓進了村,迎面是一片很大的廣場。由於雨天沒有別的遊人,廣場顯得特別的空曠。走上廣場,感覺地面有些異樣,原來廣場不是用水泥澆築的,而是用一塊塊表面平整,大小一致的方石砌成,這應該是村裡的公用晒場。爸爸說,這樣的晒場他從來沒見過。真是一奇!

晒場南面是一排青磚黑瓦馬頭牆的古色民居。從外觀上看,像是一座豪宅。而當我們從中間的小門進入後,才吃驚地發現,這根本不是豪宅,而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庭院。院裡擺放著一口水缸和一些雜物,幾株不知名的花草在風中搖曳。庭院兩側是低矮的木板小樓。從其它幾道小門望去,也都是這樣。陳家進士們難道就住這樣的蝸居?為了找到答案,爸爸領著我們走遍全村,結果發現,除了陳氏祠堂,全村竟然沒有一座大門像是官宦人家的。這是二奇!

廣場與馬頭牆之間是三個大荷塘,一支支殘荷露出水面,在雨中靜靜佇立。我突然想起去年學校組織“攝秋”時拍的一張照片,題目是“留得殘荷聽雨聲”,這恰恰就是眼前的情景。想不到去年秋天的一次無意找尋,卻在這裡邂逅,這是三奇!

信步走進廣場西面弄堂口的一個院落。我們遇到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老人見我們雨天遊覽走馬塘村,表示十分難得,便把我們請進屋子小憩。然而屋子很小,書籍字畫和農具傢什,把整個屋子塞得滿滿當當,連坐的地方都沒有,老人和爸爸只好站著聊了起來。

我細細察看,發現這些東西好像全與走馬塘的歷史有關,像是一個小小的博物館。看來這是老人的收藏室兼工作室。

從談話中得知,老人從十五年前就開始收藏整理這些文獻資料和家族舊物,收藏的東西已經堆滿了十間屋子,老人的心願是建一座走馬塘村的博物館。為了走馬塘村的文化保護和宣傳,老人費盡了心血。村中所有展示,幾乎都與老人有關,就連村口的七十六幅進士肖像也是老人請名家畫的。我不禁對眼前這位身材矮胖,貌不驚人的老人肅然起敬。我猜想,老人一定是一位致力於家族文化搶救的陳家子孫。可老人的回答讓我們頗感意外:“我不姓陳,我叫鄔毛銀。是五十年前插隊到這裡的‘知青’,是一名走馬塘文化的自願守護者。”這個與走馬塘血脈相溶的文化守護者居然是個“外人”,這是四奇!

鄔爺爺領著我們參觀了他的五個收藏室。在其中的一個收藏室裡,我看到一九九九年四月習近平主席來這裡視察的簽名—“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習主席的字很有特點,每個帶彎的筆劃,他都寫得方直見角,很有力道。這是五奇。

當鄔爺爺拿出一本遊客簽名冊讓爸爸簽名時,我也在上面簽了名,哈哈!

參觀完收藏室,我們來到陳家祠堂。祠堂大門分為左中右三道,中間是正門,左右為側門,這是古時士大夫身份的象徵,顯得莊嚴肅穆。

鄔爺爺從後門進入,再從裡面開啟中門,把我們迎進祠堂。

祠堂很大,堂上高懸著幾塊黑底金字牌匾,有兩塊還是宋代皇帝賜的,牌匾下面供奉著兩排神像。

“這是七十六位進士像麼?”爸爸問。

“不。”鄔爺爺指著中央兩尊神像答到:“這裡供奉的是陳家老祖,不僅有陳家太公,也有陳家太婆。”

“其實,”鄔爺爺頓了頓說:“陳家進士不止七十六位……”

“什麼?”爸爸有點吃驚。

“我考證的結果是七十九位,先前的統計把三位沒有上族譜的進士漏掉了。”鄔爺爺口氣肯定地說。

關於走馬塘陳氏家族的進士人數,外界只知是七十六位,想不到這麼重要的訊息也會有錯漏,這是六奇!

鄔爺爺又帶我們參觀了幾處村中奇觀,如:歷時百年的村中老街;貽谷堂陳家老診所;蟹肚臍埠頭的千年重陽木;陳家進士的搖籃—同文學堂;在一條打傘無法通過的小弄堂內,我們看到被人民日報稱為舉世無雙的“乾”、“坤”石花窗,這是七奇!

兜兜轉轉,我們回到了荷塘邊。在這裡,鄔爺爺為我們解開了找不到官家豪宅的疑團:原來,陳氏一門自陳矜(一世)開始,一直流傳著“以學立身,以廉為吏,以孝事親,以忠事君”的清廉家風。他們身為官家,卻從不貪腐侈華。後世子孫把最好的風水(朝南宅院)都讓給了老祖宗(祠堂)。在這裡不僅找不到豪門府邸,連朝向好的房子都很少,只有一戶戶平常人家。鄔爺爺指著塘中殘荷對我們說:“這些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就是走馬塘的‘村花’,也是陳氏家族的‘族花’”。原來如此,這是八奇!

參觀結束,鄔爺爺和爸爸已經成為好朋友。臨別時,鄔爺爺送我一個祝願:“小朋友冒雨來遊進士村,來年一定上清華,進北大!”接著又送爸爸一本《走馬塘村志》。

回到家裡,我順手翻看《走馬塘村志》時突然發現了走馬塘村名的來歷。志中記載,走馬塘始祖陳軒(二世)當初擇地定居時,村名叫“陳蘄村”。北宋大觀年間,宋徽宗念左正言陳禾(四世)憂國憂民,碎袂進諫,敕賜陳蘄村為“忠孝裡”。地方文武官員經過“忠孝裡”前面的“先生塘”,必須落轎下馬,步行過塘,後世人慢慢就把這裡改叫走馬塘。走馬塘村由此而來,這又中一奇。

爸爸說,走馬塘村是一座塵封千年的文化寶庫,裡面有數不清的祕密等著我們去揭示。今天的雨中探奇只是一個開始。

參觀千島湖農夫山泉基地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8字

7月11日上午,我、媽媽和爸爸一起來到著名的千島湖“農夫山泉”生產基地觀看農夫山泉品牌的飲品是如何生產的。

首先,我們來到了水處理車間。車間裡有幾個大罐子,上面寫著砂濾器和炭濾器。原來,從千島湖70米深的地方取水,往往會有一些雜物,要經過層層過濾加上膜系統過濾才能喝。這樣出來的水既沒有雜物,又可以保留礦物質。

然後,我們到了瓶蓋車間。瓶蓋車間的機器效率很高,每小時能生產45萬隻瓶蓋。

隨後,我們去了水瓶車間。車間裡有幾個大大的罐子,裡面是塑料顆粒,這些塑料顆粒生產出的塑料瓶是食品極的,可以放心使用。它的效率也很高,每小時可生產3。6萬瓶。

之後,我們到了吹瓶車間。塑料瓶不吹起來怎麼成的了各種形狀的塑料瓶呢?從這裡吹出來各種形狀的瓶子可以確保空瓶不受汙染。

接著,我們到了標籤車間。標籤用的漆全是不易掉色的,不然舔一下標籤漆全在舌頭上了。

最後是冷灌車間。我們喝的飲料全靠冷罐機器的穩定和功能,沒有好的冷灌機器,風味就會大大揮發。

卓越的過程就有卓越的結果,好的水源就有好的飲品!為了保護千島湖,為了保護杭州,我們要愛護環境,創造美麗的家園。

千年古華夏魅力新中國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652字

駝鈴聲聲,馬嘶陣陣,絲綢古道跨越漫漫的沙漠,險阻的大山,綿延千里,成為聯絡中國與世界的紐帶。(開篇語句簡練優美,畫面感極強,用“駝鈴”“馬嘶”“沙漠”再現古代絲綢之路場景。)

來往的商賈把中國豐富的物產帶給沿線國家的人民,讓他們穿上漂亮的絲綢,用上精美的瓷器,傳遞著中國風,裝扮著全世界。同時,也帶回了香料,各種奇珍異寶,人們在這條路上互通有無,交流文明。時光流轉,悠悠的駝鈴聲逐漸沉寂下來,這條承載著千年滄桑的古道漸漸湮沒在歷史的風沙裡,沉封為歷史厚重的記憶。(第一段筆調美妙,代入感極強。回顧古時中國絲綢之路的繁華情景及偉大作用。)

如今的古絲綢之路又喧鬧起來,你聽!你看!“一帶一路”重新讓中國走向了世界舞臺的中央,只不過原來的絲綢變成了時尚的服裝,精美的瓷器變成了智慧的產品。我們正把工廠建在他國,把高鐵通向異鄉,把電網聯往世界,讓全球共享中國崛起的光和熱。(敘述簡潔切題,由“古絲綢之路又喧鬧起來”很自然地過渡到現代,引出關鍵詞“一帶一路”,選取“時尚服裝”“智慧產品”“高鐵”“電網”等時尚元素,在字裡行間流露著現代氣息。)

便利的交通、快捷的支付顯示著中國創新的速度;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展現了我們的責任和擔當;共享的理念,共同的夢想,打造大同的世界。我們會讓藍天更藍,河水更清,火車更快,人民的生活更美好。(文字生動,寫景如畫,將一個時尚的、現代的、和平的、美好的中國展現在世人面前。)

古老的中國舊貌換新顏,中國正奮力開拓新局面、努力創造新機遇,這必將給全世界加入更多新能量、新活力。

千年古鎮磁器口一遊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567字

在一個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的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千年古鎮磁器口遊玩。

爸爸給我講了磁器口古鎮的歷史:古鎮位於嘉陵江邊,始建於宋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距今已有1800餘年歷史,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我邊走邊聽,心兒早就飛到了古鎮。

當我們走進古鎮正街時,映入眼簾的就是街道兩邊很有特色的房屋,建築物的樣式古色古香,彷彿讓人回到了古代。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彩旗飄飄,到處都是商家此起彼伏的吆喝聲,真是熱鬧非凡啊!

我們隨著人群往裡走,我看到古鎮的美食應有盡有:有紅紅火火的羊肉串;有又香又糯的小餈粑;有又酥又脆的陳麻花;有五顏六色的棉花糖;有又麻又辣的手工酸辣粉;有味道獨特的臭豆腐;有讓人垂涎三尺的辣子雞;還有遠近聞名的牛肉乾……古鎮上除了美食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飾品店、樂器店、服裝店、雜貨店等等。店鋪裡的貨品琳琅滿目,看得我眼花繚亂。其中最令人難忘的就是“米上刻字”,它是一門微雕藝術。當我看到雕刻師在“米上刻字”的時候,驚訝得張大了嘴巴,我萬萬沒想到一顆小米粒上竟能刻字,這門藝術真是讓人歎為觀止呀!

歡快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短短的半天時間裡,我不僅觀賞了古色古香的街景,還品嚐了獨具特色的美食,並把美景美食記錄在了我的相機裡,最後我才依依不捨地跟著爸爸媽媽離開了磁器口古鎮。

千年古鎮磁器口真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好地方呀!

千年古榕千年情 篇7

國一作文 ,503字

16歲的藍金生帶著母親做的竹籃,幾經周折,來到了新加坡。他到一座荒蕪的小島做雜工,開始開墾荒田。後來,他看到很多潮汕人聚居的地方,日用品比較缺乏,就用小籃去販一點兒小商品,賣給同鄉,慢慢地把錢賺起來了。藍金生看到港口停泊的遠洋大船需要小船接駁,把貨物運進內河碼頭,於是,就用積攢下來的錢買了一條小船,把貨物運送到新加坡河,憑著精明和拼搏精神,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投資了許多公司,現在新加坡還有一條商業街叫做“金生街”,以此來紀念這位來自中國的拓荒者。創下巨大家業的藍金生,沒有忘記母親的囑託,用了17年的時間,在家鄉修建起一座規模巨集大的宅院,主體形制如同一隻下山的猛虎。藍金生不僅用祖宅的形制,勉勵後人勇於進取,還在祠堂的後廳擺放上他闖蕩南洋時用的舊竹籃,時刻提醒後世子孫銘記祖先創業時的艱難和奮勇拼搏的精神。

如今,紅頭船已不再漂洋過番,但老前輩們艱苦奮鬥,勇於拼搏的紅頭船精神,一直鼓舞著我們潮汕後輩的子子孫孫。如今,古港不再繁華,但遺蹟猶存,T老師說:“這兒成了許多海外華僑胞的回憶,也很多人來這裡尋根認祖……”古榕樹下,我們繼續傾聽紅頭船的故事……

參觀內蒙古博物館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6字

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呼和浩特,參觀了內蒙古博物院。

博物院一共分為四層,我參觀了一層和二層。二層一共有四個展廳,分別為:遠古世界、高原壯闊、地下寶藏和飛天神舟。沿著大廳徑直往西走,我直接飛奔到飛天神舟展廳,因為那裡有許多關於航天方面的介紹,我渴望汲取更多的太空知識。航天衛星發射基地有四個,酒泉、西昌、太原、文昌,而回收地卻只有一個,那就是內蒙古。我頓時為內蒙古驕傲起來。環顧展廳,裡面陳列著許多飛船模型、火箭殘骸、航天員的太空服、一些宇航員的圖片及簡歷等。

告別了浩瀚的“宇宙”,出了飛天神舟展廳,隔壁挨著的就是地下寶藏展廳,可惜當天展廳未開放,我只好遺憾的離開了。

沿著東邊朝前走,我們來到高原壯闊展廳。高原壯闊展廳裡面介紹了許多生長在內蒙古的植物。如:胡楊、沙棘等。裡面還有許多珍惜動物,如:雪兔、草原狼、貓頭鷹、金雕等。其實,這個展廳主要是告訴我們需要保護動物,讓我們看見的動物永遠不再是標本。

穿過博物館大廳,就來到了我最喜歡的展廳—遠古世界展廳了!

一進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生活在白堊紀時代的恐龍化石骨架。它長達26米,高達12米,體重約60噸。在這個化石恐龍的旁邊還有幾個人造恐龍。他們能發出一億年前恐龍發出的叫聲。旁邊的霸王龍衝著我大聲的吼叫,嚇得我退了好幾步。腕龍張開了嘴巴,頭不停的晃呀晃,好像在說:“我才是世界的主宰!”展館內還有一個巨大的螢幕,從上面看到恐龍的骨架長什麼樣,分別叫什麼名字,讓我知道了好多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識。

迎著涼爽的清風,走在寬闊的馬路上,我學到了多少知識啊!

千年古樹銀杏王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782字

我家住大若巖鎮銀泉村,村邊是一條遠近聞名的楠溪江,江邊有一棵具有“千年古樹銀杏王”稱號的銀杏樹。它已有400多年曆史,有五層樓那麼高,像一把巨大的撐開的傘,又像一個神話中的巨人一樣日日夜夜守護著我們的家園。銀杏樹還像魔術師一樣神奇,一年四季都在變化。

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伐來了。她這兒一指,那兒一點,銀杏樹出現了奇蹟般的變化。瞧,光禿禿的樹枝“瞬間”長出了許許多多嫩綠的樹葉,在陽光的照耀下,葉芽好像都鑲嵌著一顆顆璀璨的寶石,閃閃爍爍,令人目眩;在春風的吹拂下,銀杏樹柔美的姿態,隨著春風的吹拂下,跳起了婀娜多姿的舞蹈……春天的銀杏樹給家鄉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夏天來了。這時,樹葉已經十分茂盛,有許多人來到樹下,銀杏樹便張開巨大的傘面,為人們遮擋強烈刺眼的陽光,大人們便端著棋盤,悠閒地坐在石凳上,下著棋;小孩子們也紛紛來到樹下,拿著書,津津有味的看起書來;有些大人,雙手放在頭下,躺在石凳上,舒舒服服的睡著大覺,夏天的銀杏樹為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成了人們必不可少的樂園。

扇子形的葉子扇啊扇啊,扇走了炎熱的夏天,果實累累的秋天來了!初秋時,深綠的銀杏葉變成了金黃的了,好像一個個美麗的貝殼。深秋時,金燦燦的紛紛落下來,好似千萬只黃蝶在翩翩起舞,又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金色的地毯。同學們見了,忍不住撿起一片片黃葉,製作了一幅幅精美的樹葉畫。

到了冬天,雖然葉子已經稀稀拉拉,只剩光禿禿的枝條,但是,銀杏樹依舊傲然挺立著,恰似一位嚴肅的士兵,保衛著我們的家園。冬天的銀杏樹也毫不遜色,還是美不可言!

千年古樹銀杏王,不但一年四季都十分美,而且有著很大的作用:它的葉子和果實都可以都可以拿來做藥材,可以治好多疾病呢!

我愛家鄉,我愛家鄉的“千年古樹銀杏王”!

願做一棵千年古鬆 篇10

國一作文 ,650字

願做一棵古鬆,面對風霜,挺起腰桿,奮力抗爭,在風雪中傲然屹立,蓬勃生長。

那是一棵千年古鬆,在我的爺爺上一年級時就已經長到幾層樓高了,現在更是鬱鬱蔥蔥,青翠欲滴。一層一層的松枝像疊著羅漢,一層比一層高,一層比一層密。粗壯的樹幹有許多鳥巢,春天時演奏著不一樣的樂曲,唱響著不一樣的旋律,只把人樂得眉開眼笑。

但,成功的背後往往是一次次的失敗和挫折,甚至一隻腳跨進了“陰曹地府”。

那一天,是梅雨時節的第一天。天上烏雲密佈,狂風呼嘯。抬頭不見日,低頭不見影。樹木被狂風撕扯得來回傾斜,螞蟻被烏雲嚇得趕緊搬遷。我的成績也不怎麼樣,正好應了這天氣。

俗話說“禍不單行”,一點兒不錯。那棵千年古鬆被狂風撕扯,疾風嘲笑,就算在冰天雪地裡,它也是面不改色,聳然屹立。今朝卻跪拜在狂風腳下,真是不如往日了。

突然,雨也下起來了,豆大的雨珠子直往下衝。“啪啪啪”地打在窗戶上,與狂風奏響了一曲又一曲,一首又一首的奪命曲。我跑到走廊上,注視著那棵古鬆,為他捏了一把汗。

但,他似乎又昂揚起了戰歌,向狂風暴雨義無反顧地前行,雖然被玩弄得失去本色,但我能感覺到,他的尊嚴在燃燒!他在頑強地抗爭,不肯低頭!他頑強拼搏,只為戰勝自我,超越極限!

是啊!我不也應該如此嗎?把失敗化為努力的力量、前行的捷徑,去取得下一次的桂冠!人生無論失敗與成功,都是一個結果,都能讓我們從中獲得不一樣的知識,來充實人生!

願做一棵千年古鬆,頑強拼搏,戰勝自我,超越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