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部隊的心得體會相關作文20篇

參觀部隊的心得體會 篇1

國三作文 ,640字

八一建軍節到了,為了紀念這一特殊的節日。我們和徐老師一起來到了北海艦隊某部。迎接我們的軍人並沒有想象中那樣的彪悍嚴肅,反而很是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但又不失嚴謹求實,嚴守紀律的軍人風範。

進了大院,唯一的感覺就是四個字“乾淨整潔”,綠化也非常好。道路上十分的乾淨,可能因為剛下完雨,小草、樹葉都綠的出油了,再加上被修剪的非常美觀的樹木,在道路的兩旁就如站著整齊的軍姿的軍人在歡迎我們一樣。

我們先是來到了部隊的餐廳。裡面一樣是延續了外面的“乾淨整潔”,凳子都推到了桌子裡面,在桌子的中央放著豆腐乳,老乾媽這些下飯的東西,但也是有數的,每桌三瓶。廚房裡的色系是銀色的,炊事人員將那些廚具、櫃子擦的發亮。廚具什麼的擺放的井井有條。之後我們又參觀了會議室,宿舍。

會議室除了乾淨整潔,有許多獎狀和獎盃外,最矚目的就屬牆壁上的一幅幅字畫,讓部隊更增添了不少文學氣息和中國風。

原來還沉浸在“我軍訓和學農的時候內務整理的真不錯”的自我感覺良好中,但看過他們的內務才知道什麼叫做金字塔的塔基和塔尖。疊的被子就像是用刀子修出來的豆腐塊,床單和被子就如剛剛下完堆起來的雪一般。

參觀了這一圈,聆聽了隊長的介紹和講述,我更進一步感受到了軍人們身上一絲不苟的習慣,嚴於律己的品質。他們為了保護我們的安全,儘管會有危險,卻依然與最親愛的親人分開,依舊還是來到了部隊。

洪水、爆炸、地震……這些危及人類的災難永遠都是軍人們衝在最前線。所以說軍人是最可愛的人,最偉大的人!這樣的人,怎能不值得我們尊重、敬佩呢?

參觀法院的心得體會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461字

為增強學生法制意識,3月22日下午,向陽法院第20個公眾開放日,迎來了立新教育集團明德校區四年一班全體學生走進法院進行社會實踐,感受法治氛圍,增強法治信仰。

我們一進門,都被眼前的“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幾個大字所吸引,講解員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為同學們講解了這句話的意義,讓同學們從小感受陽光、透明的法治氛圍。

在講解員的講解下,同學們參觀了訴訟服務大廳和刑事、民事、少年審判法庭,瞭解了法院的立案流程和審判流程。在刑事審判法庭前,同學們感受到了法庭的莊嚴肅穆,並開展模擬庭審,體驗了法官、書記員、辯護人、公訴人等職業。我們瞭解了法官、檢察官、書記員、法警、被告人等角色,以及法院審理案件的過程。我們在每個角色的位置都坐了坐,體驗了一把。當我坐在審判長的位置上時,法槌一敲,我感受到了審判長的威嚴;坐在書記員的位置時,我覺得做人要嚴謹,一絲不苟;坐在被告的位置,則感覺無地自容……

今天的參觀,讓我大開眼界,學習到很多相關法律知識。同時,我們也堅定了決心,立志要從自己做起,自強、自尊、自重、自愛,爭當新時代遵紀守法的好少年。

參觀氣象局心得體會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4258字

【走進氣象局】

六(2)班李帥辰

今天,我們實驗小學的小記者們要去參觀夢寐以求的氣象局啦!

8點20分,我們準時在樓下集合,整好隊伍後,便隨著主任的一聲令下出發了。到達目的地後,我們分成兩隊,我在一隊,去參觀佔地面積為48平方米的氣象科展覽館。

我們跟隨講解員老師的腳步,走到了館內。老師首先為我們介紹了氣象局的發展史,氣象局曾三次改建、搬遷,現在的氣象局是在2019年剛剛建成……我們又參觀了一些用於觀測天氣的儀器,體會到了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是多麼發達。

老師又講到了災害部分,我們當地的氣象災害就是雷電。老師教給我們如何預防雷電:在室外的時候,應尋找建築物躲進去,如果沒有,就尋找一塊兒地勢較低的平地,然後蹲下,雙腳併攏,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如果在室內,就儘量遠離門窗、陽臺,切斷電源,不使用手機、熱水器。

一會兒,我們又玩了三個遊戲,一個是知識搶答,一個是瞭解雲雨的遊戲,還有一個是“小小主持人”。我們六年級小記者體驗了第二個遊戲,通過體驗,我們知道了積雨雲、高層雲、層雲能使天空降雨。

接著,我們又參觀了人工影響天氣展覽區。通過老師的講解,我知道了人工降雨是為避免氣象災害,是用火箭把火箭彈發射到天空上去,撒下催化劑,讓小水滴吸收並聚集在一起,形成雨。人工降雨的作用是:防雹、增雨雪、消雨、消雹、防霜。

最後,我們在大教室裡聽了一節課。一位年輕漂亮、和藹可親的女老師走上來了,她為我們講解了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是通過衛星、雷達和氣象觀測站收集的資料輸入巨型計算機形成報告,然後送回氣象局,釋出天氣預報。我們還了解到了大雨的預警顏色和氣象局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

課講了40多分鐘,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必須回去。我們在氣象局門口合影留念,依依不捨地告別了心愛的氣象局,回到了我們的學校。

這次活動的舉辦,使我對氣象研究有了深入地瞭解,我期待在不遠的將來再次邁進氣象局的大門!

【參觀獻縣氣象局有感】

六(1)班劉暢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們作為獻縣第一實驗小學的小記者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獻縣氣象局。

當我們走進展廳時,我眼前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裡面陳列著很多氣象觀測、測量儀器,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們瞪大眼睛,看看這個,瞧瞧那個,覺得都那麼神祕。不知道怎麼使用,更不知道什麼原理。

這時,講解員阿姨過來了,她首先從架子上取下兩根比平常溫度計大上兩三圈的溫度計,她說:“這根是測量最高氣溫的溫度計,裡面裝的是水銀,跟平時我們家用的溫度計原理一樣。而這一根是測量最低氣溫的溫度計,裡面裝的是酒精,而且裡面還有一個小吊錘。”接著她又給我們介紹了雨量計、風向儀、風速儀等等。然後,她又帶我們做了氣象科普小遊戲,從中我們又知道了哪些雲可以降雨,哪些雲不可以降雨。

接著,我們去了室外,映入眼簾的是一輛火箭車,講解員叔叔先給我們講了人工如何影響天氣,然後給我們示範如何裝彈,如何調整角度、方向,如何點火。我們看了以後都躍躍欲試,講解員阿姨滿足了我們的願望,我們兩人一組嘗試,那感覺爽極了!

最後,我們去了會議室,講解員阿姨又給我們講解了自然災害,比如颱風、雷電、冰雹等的特點和危害,以及如何防範。我們聽得都很入神。我的感覺是自然災害太可怕了,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我們能做的就是平時多瞭解一下自然災害的相關知識,掌握科學的逃生方法,當自然災害來臨時,儘可能地避免事故發生。

這次氣象局之行,我們學到了很多氣象知識,認識到大自然的奧妙與神奇。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去探索,才能更好地認識和了解大自然,才能與大自然更好地交朋友,才能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獻縣氣象局遊記】

五(1)班羅庚辰

2019年5月16日星期四,我校組織開展“科普行中國夢”為主題的科學實踐活動。作為小記者中的一員,我有幸同其他小記者和老師一起參加了這次活動。

早晨8:20我們坐著校車準時出發了,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興奮極了,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氣象局。

氣象局的叔叔阿姨們熱情的接待了我們,把我們分成兩組輪流參觀,通過講解員耐心細緻的講解我知道看似火箭炮的炮彈主要分為降雨炮彈和防雹炮彈還有降雪炮彈;知道了銀離子不是銀子是一種呈現於離子狀態的化學物質;還知道了百葉箱、雨量自動檢測儀、地溫測量儀、日照測量儀、能見度檢測儀等等;我還當了一次小天氣預報員,玩兒了氣象知識搶答題的遊戲。同行的小記者們都是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氣象觀測儀器,覺得無比的新奇。

雖然只是短短的半天時間我卻受益良多,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體驗了科技帶給我們的生活無限便利,也體會到想要收穫到豐富的知識,要用眼去觀察、用大腦去記憶、用耳朵去聆聽。我一定會努力學習,長大後成為一名科學家,探索未知的祕密,為祖國發明出更多高科技的儀器。

【觀氣象局有感】

四(2)班王政皓

5月16日,在獻縣實驗小學編輯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37位小記者去氣象局參觀。

去的路上,我們的心情是開心和好奇的,我們坐在車上紛紛議論,我們都在猜測氣象局是什麼樣的?到達目的地了,同學們帶著激動的心情下了車,氣象局很大,從前面看它是有些圓的。門前站著幾個人迎接我們,然後我們分成了兩組,由講解員叔叔帶領第一組進入室內,而我們被另一位講解員叔叔帶到展覽牌的位置,我們這組的講解員叔叔先給我們講解的是,人工影響天氣可以實現,比如增雨,增雪,防雹,消霧,防霜等。緊接著是我最喜歡的火箭彈了,叔叔說,火箭彈有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彈頭,第二部分是給火箭彈提供動力的,第三部分是尾翼了。由此,我感覺到了祖國科技的強大。

我們參觀完展覽牌,和第一組交換了一下,老師帶我們去了展覽廳,一進門,我們異口同聲的說了一句:哇,真神奇啊!映入我們眼前的是展板、照相機和遊戲機,講解員叔叔給我們講解了觀測天氣的儀器,然後讓我們自由體驗。還沒有玩多久,就讓我們去最後一站了,真的有些遺憾。

最後一站是氣象局的大會議室了,有位女老師給我們講了氣象災害的知識,今天我們懂得了許多的知識,長大了,我要好好學習,報效我們偉大的祖國!

【氣象科技我體驗崇尚科學我快樂】

六(1)班李想

今天,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科普行中國夢”參觀氣象局的實踐活動。“小荷報”小記者共37人蔘加了這次活動。同學們興致勃勃地觀看了解展品,主動探知科學原理,並親自動手實踐操作。通過對展品的參觀瞭解和實踐操作活動,大家親身體會到了強大而神奇的氣象科技力量,感受到了科教展品的魅力和科學帶來的快樂。

活動中,由一位阿姨和一位叔叔給我們講解室內的展覽以及室外的“人工影響天氣”體驗。首先,是室內展覽區參觀體驗。據講解員阿姨介紹這座展廳佔地約248平方米,建成於2019年,我們還是第一批“客人”呢,這位阿姨給我們認真地講解了日照計、蒸發皿、高氣溼度計和最高最低溫度計等,還有許多全自動化的儀器。比如:風向風速監測儀,只要讓風吹動兩個風標,下面的感測器就會記錄下風向和風速,然後傳到電腦上記錄;雨量自動監測儀,現代化的雨量器可以自動測量出雨量,替代了人工接雨水測量。在展廳的牆上還貼著二十四節氣歌,一些常見的氣象災害,對我國氣象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等。而後我們還分別做了三個體驗:分別是天氣預報員、認識什麼雲能下雨的小遊戲、氣象知識競賽。值得一提的是,天氣預報原來是通過科學技術形成的,通過“摳色”把畫面中的藍色“摳”掉換成背景圖。由於我們的校服是紫色的所以有幾位同學去體驗時校服也一起被摳掉了,顯得有些“滑稽”。

而後是來到室外,一位叔叔給我們介紹“人工影響天氣”系統,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神祕的“人工增雨大炮車”。地上有幾塊展示牌,上面用卡通圖畫和有趣的語言介紹了人工降雨,增雨的方法和過程。講解員叔叔還給我們演示了一遍,並讓我們輪流體驗操作過程。

同學們一邊觀看一邊作筆記,通過感受參與實踐操作,極大地開發了智力,開闊了視野,激發了興趣。通過這次快樂的參觀實踐活動讓我受益匪淺,科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碩果。這一切都是因為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推動時代的腳步不斷向前邁進。科技創造未來,科技改變生活。今後,我要努力學科學、用科學,做一個熱愛科學的好少年。讓我們一起學好科學,用好科學,為實現國家科技強國夢而發奮讀書!

【參觀氣象局心得體會】

四(4)班徐翰

2019年5月16日星期四,學校領導帶領我們去氣象局參觀學習,我們既激動又興奮,因為這次是我第一次出去參觀學習,所以我要把握機會多聽、多記、多學習。

經過一段車程我們到達了氣象局。到了氣象站後,我第一眼看見的是類似於導彈的東西,經過解說員一番講解,原來這是一枚催化彈,裡面裝的是催化劑,天空上雨是這樣形成的:雲裡有大量的水滴,但那小水滴太輕了,當水滴聚集在一起時,水滴就會落下,這就形成了雨。我和趙天琪有幸體驗了一次:第一步,要先觸控地板;第二步,放入催化彈;第三步,蓋上檔板,插入線條;第四步,調整角度後,就可以發射了。啊!看似簡單的操作實際掩藏著深奧的科學知識。同時講解員還給我們講解了其他的儀器,和為科學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

這次參觀氣象局結束了,但令我回味無窮!也令我受益匪淺,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應該多瞭解天氣,適當增減衣服,保證身體健康。在業餘時間多讀書,瞭解科普知識,注意防雷電,要學以致用,爭當做一個瞭解自然,瞭解天氣的小小氣象員!

【參觀氣象局心得體會】

四(4)班劉航杉

5月16日8時30分,學校組織我校小記者到氣象局參觀,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坐著公交汽車到達了氣象局,下了公交車,迎面就是高階的氣象局大樓,走進氣象局大樓,氣象員阿姨就精心為我們講解了各種儀器的名稱,如日照測量儀,百葉箱,感應器,溫度計等等,我們也瞭解了天氣預報製作流程,以及氣象災害的預警和防禦知識,例如颳風的時候要關緊窗戶、遠離窗戶,有雷電發生的時候,要蹲好,雙手併攏,手放膝下,身向前屈,我們還通過遊戲、互動來了解了一些關於氣象的知識,如我們體驗了可催雨的火箭彈,裡面有一種催雨劑,可用來進行人工降雨,火箭彈包括三部分,分別由箭頭、中間、尾翼這三部分組成,還讓我們分別當了一次小小天氣預報員,給我們紛紛拍了照,我們還玩了許多關於氣象知識的遊戲。

此次活動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課餘生活,激發了我們熱愛科學的興趣,讓我們受益匪淺,參觀完畢後我們大家和所有的氣象員叔叔阿姨合了影。活動結束後,大家極不情願的坐上了公共汽車,因為我們還沒有參觀夠,還對氣象局戀戀不捨,這真是我最快樂的一天!

學習雷鋒精神的心得體會 篇4

學習雷鋒精神的心得體 ,2137字

【篇一:學習雷鋒精神的心得體會】

3月5日,是毛主席提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紀念日,隨著這個日子的臨近,雷鋒—這個名字又一次的在我們耳邊響起來了。

如果你是水,你會滋潤土地嗎?如果你是陽光,你會照亮黑暗嗎?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會哺育一條生命?……雷鋒的話時刻想起。

例如:當你在大街上跌倒了,有人在一旁嘲笑你,卻沒有人過來扶你;當你一個人需要人幫助的時候,卻沒有人來幫你。可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伸出了自己的手,過來扶你,過來幫助你,還說這種雷鋒的精神已經過時了?還是心存感激地接受別人的幫助?

雷鋒叔叔悄悄地做了好事卻不留名字,雷鋒的精神就像春天綿綿的細雨,夏天的一陣微風,以潛在的、巨大的力量滋潤了我們這一代的成長。有時候我覺得雷鋒離我們好遠,有時候又好近啊,大家對這樣的情景一定不會陌生。有的人如果沒有錢想讓他幫忙,門都沒有。可是,有時候雷鋒卻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周圍,去年10月29日晚上,在廣州市某路口發生了一起重大車禍事故,兩位行人拿倒在血泊之中,一位部隊的司機劉某同志經過這裡,他毫不猶豫地將兩位遇難者扶到自己車上,立即送往某市醫院,遇難者得救了,他卻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單位,就悄悄地走了。像他這樣的好同志在我們的周圍真是數不勝數。

正是這些象雷鋒一樣平凡、普通的人,在做著不平凡的事,他們從沒有奢望過什麼,當他們看到祖國越來越富強,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素質越來越高,他們笑了,欣慰地笑了。雷鋒的精神不僅要在這些人中得到發揚,也要在我們青少年這一代得到更好的延伸。

【篇二:“學雷鋒”精神的心得體會】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意志強……”大家對這首歌應該很熟悉吧!

同學們對於雷鋒的故事應該說早有耳聞,小的時候,只知道“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剛剛上幼兒園的時候,發覺我們的周圍有很多“雷鋒的影子”;再次在小學學習“雷鋒的故事”後,才對雷鋒的整個價值體系和精神內涵有了一個全面的瞭解。

雷鋒的精神其實是中華名城傳統美德的一個集合體,集中體現了傳統美德中的“仁、義、禮、智、孝、忠、勇、恕”,同時在新時期賦予了他新的內涵。比如“愛崗敬業精神”和“刻苦鑽研精神”。

其實縱觀雷鋒的故事,我發現我們反覆傳唱和咀嚼的雷鋒精神其實只是雷鋒同志的日常生活表現或者說是他的一貫作風。所以說“雷鋒精神”是雷鋒同志的人性中最美麗的光輝。

時至今日,學習雷鋒已經成為社會的一股風潮,尤其是3月份。但是我想我們學習的不應只是高度概括的“文字精神”,而應該如何真正把雷鋒精神融入自己的精神和價值觀中,成為自己“人性”的一部分。

3月只是一個時間段,過往的很多年,“學雷鋒”往往在3月過後,就偃旗息鼓了。因為今天的我們弘揚和學習“雷鋒精神”摻雜了太多的功利色彩,“學習雷鋒”往往只是標語口號;或是某些人粉飾自己的一件道具;更有甚者,只是某些人強權自我、矇蔽人心的一件工具。

我們不但應該在3月學雷鋒,更應該時時、天天、月月、年年,隨時隨地都該學雷鋒,做好事。

讓我們號召大家,做一個有道德、做好事不留名、不索要獎賞的好公民!

【篇三:學雷鋒精神的心得作文】

雷鋒(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興,湖南省長沙市望城縣(今望城區雷鋒鎮)人,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毛澤東主席曾為他三次題詞。雷鋒在短暫的一生中幫助人無數,一部《雷鋒日記》令無數讀者為之動容,他發揚了社會主義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精神,“雷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學習,毛澤東同志於1963年3月5日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把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1962年8月15日雷鋒被一根杆子砸到,當場昏倒,經202醫院搶救無效,不幸身亡,年僅22歲。

雷鋒一直感動著我。雷鋒是個充滿愛心、樂於助人的人。他把為人民服務當作他的生活習慣,經常在工作、生活中體現,他見到生活困難的人,就竭盡所能幫助他人。雷鋒做好事,對他來說很平常,他去外地執行任務,中途坐火車他還一個勁地做好事,所以“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的佳話就這樣在人群中傳開了。雷鋒還是個工作認真,學習刻苦的人,他說:“我是一顆螺絲釘,黨把我擰在哪裡就在哪裡起作用。”沒錯,雷鋒說到做到。

黨把他分配到哪裡,他就在哪裡努力做自己的工作。做完工作,他還會去幫助別人做。當晚上別人休息時,他就努力學習。工作之餘,他又擠出時間來讀書,豐富自己的知識。

雷鋒還很虛心接受別人提出來的意見,他也認真對待別人給他的批評。有一次,他開著推土機把一條小名鐵道撞壞了,教雷鋒開推土機的李師傅把雷鋒批評了一頓。這可是雷鋒第一次開車出事故,好是他第一次挨批評呀!但他沒有灰心喪氣,接受了李師傅的批評教育,並利用休息時間把鐵道修好。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這首《學習雷峰好榜樣》的歌曲,大家一定都聽過。世上有許多關於雷鋒的故事,它都在告訴我們要學習雷鋒。雷鋒是我們的榜樣,但我們並不是去學他不顧生命搶救國家財產,而是去學習他那捨己為人、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長大了才能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

別再猶豫了,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學習雷鋒好榜樣,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吧!

軍訓後的心得體會 篇5

國一作文 ,496字

一晃,在學校的六天軍訓時光過去了,給我留下滿滿的回憶。

其實軍訓是充實的,美好的,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麼艱苦。軍訓,也成為了我人生成長中的一段重要經歷。

在軍訓的這段時間裡,我學到了很多,首先,我學到了可以一個人獨自生活,不再依賴自己的爸爸媽媽。然後我學到了當一名軍人應該會的一些基本知識;其次,我學會團結和堅強。在齊步走和跑步走的時候,我們應該團結一致,不能光顧自己,要顧到整個團體才行,堅強,在我們每天早晨都會跑早操,一跑就是1600米,跑到最後一圈的時候我們都很累,有些同學堅持不住,可是大部分同學都在堅持,我也很想放棄,可是我想那麼多同學都可以做到為什麼我不可以,於是,我堅強的跑完了。

在那幾天,所有同學都要為了軍訓彙報努力。炎日下,我們在陽光的照射下站軍姿;大雨中,我們一遍又一遍的練習著,雨水淋溼了我們的頭髮,衣服,就連教官都喊啞了嗓子,想想,這才是真正的軍訓生活。

操場上回蕩著我們的歌聲,一聽,就知道我們在唱軍歌,軍歌沒有優美的旋律,但它有豪邁的氣勢,加強了我們的愛國情懷。

軍訓不僅讓我學會了很多,還懂得了許多道理,軍訓在我的記憶中又翻過了一頁,使我永遠忘記不了這次的軍訓。

我學習數學的心得體會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673字

各位同學:

大家好!

老師要我與大家分享我學習數學的心得體會,其實我感到很慚愧!因為我覺得我的數學成績不是最好的,我認為我在學習數學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非常希望曾老師能夠一如既往的關心和幫助我,在這裡我還是很願意和大家共同探討怎樣去學好數學的,下面我就跟大家談談我是怎樣學習數學的。

首先,我認為要預習新課內容。每天放學做完作業以後,對於第二天老師要講的新知識,我們要去預習,對於在預習時候不懂的內容,在上課的時候,就要著重聽老師講解,這樣帶著問題,帶著目標去學習,就學得很認真了,也容易理解老師講的內容了。

第二,上課的時候要專心聽講,一絲不苟,特別是不能分神,不能搞小動作。因為上課的時候,是最關鍵的時候,如果不聽,就學不到知識;如果課後來補的話,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是很不划算的。還有在上課的時候,要注意勤于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還要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

第三,回家的時候,要認真完成作業,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不會做的題目,可以問老師、問家長。平時要擠出時間,可以讀讀《數學小偵探》這樣的課外書,培養自己對於數學的興趣,也能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

第四,按照老師的要求,要做好錯題本,爭取相同的錯誤不能重犯第二次,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以上就是我學習數學的一些基本方法,對於語文、英語同樣也是適用的,其實也沒有什麼特殊的祕決,這些都是老師平時要求我們做的,我只不過是把這些要求落實到位而己。我說的這些,如果同學們認為對自己有所幫助,那我會感到很榮幸;如果同學們認為對自己不太適用,那就適當參考一下吧!謝謝大家能聽我講話!

武術的心得體會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343字

對於我來說,武術乃中華之瑰寶,中國作為武術的發源地,在幾千年的歷史之中,培育出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武術文化。自從學習了武術,我感到武術是一門獨特又深奧的學問,它不僅是我們看到的電影中的拳打腳踢,也不僅僅是我們印象中的嵩山少林絕技,在我看來,它更是一種科學的動作,這些動作體現了人體動作的藝術,它更是一種融入了人類文明和感情,還有鮮明個性的使用科學。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不同時期對武術概念的表達也就不同,它的內涵和外延是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和武術本身的發展而變化的。

俗話說得好,拳打千遍,其義自見。無論學什麼,都要靜下心學。精能生慧,慧能生智。只要把這兩句話牢記於心,將來必有成就。不過還有一點是,學什麼都要堅持。所以就這樣,又總結出了一句話,堅持就是勝利!只要有心,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圖書管理員的心得體會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59字

今天是我上任圖書管理員的第一天,下午我來的很早,校門一開我就進來了。

進去之後我一直在班裡坐著,看著那些男同學們打打鬧鬧,我估計霍老師來了他們也不敢這麼玩了。我等了半天,在1:50的時候,霍老師來了,打開了電腦檯,沒想到那下面全部都是圖書,大約有50幾本呢!

我從霍老師那裡拿到書,就把書按照序號排列好,放好之後老師一聲令下,“同學們可以上來借書了!”我們班同學就像那成群的蜜蜂一樣,全部都上來了,可是並沒有那麼多書。眼下的問題是,他們擠在那裡,我想擠進去登記,也進不去。

最後霍老師為我想了一個辦法,不管那些要書的人喜不喜歡這些書都發下去,挨個發就可以了,到時候挨個登記,放學前把這些書都找齊就行了。沒想到這樣簡單的方法我都想不出來,但是做還是挺好做的。

霍老師跟我講方法的時候,我覺得特別愧疚,感覺我就像長不大的孩子一樣,每次都要依賴別人,難道自己就不能努力點嗎,不能讓老師們少長几根白頭髮嘛!所以我決定了,從明天開始,我做圖書管理員一定要細心,把圖書都管理好,一本不能多,一本不能少!

“我的未來我做主”報告心得體會 篇9

高一作文 ,876字

娟子老師,說起來這已經是第三次給我們上心理輔導課,不過,還是一如既往的震撼。

六根手指舉起一個人,這已經是第二次看到這個實驗了,但每看一次都會掀起一陣悸動。我曾經將兩個手的中間三根手指合在一起,他們是那樣細,究竟是怎樣承受起一個人的力量的呢?

看著被舉人在空中飛翔,我想起了一句話“我心飛翔”,這也可以說是我的心理活動。被舉起的彷彿不是人而是我的一種自信,一種信念。六個人六根手指托起一個人,只要有一個人沒有盡力,便會失敗。就好像你一直在坐著學習,但大腦沒有思考一樣,成績仍舊提不上去。所以這件事告訴我的不僅要團結,更有思想與行為一致。有時被舉人會左右搖晃,這是因為六個人施力不一致,使得被舉人身體不協調。就好像我們熬夜學習,第二天疲勞上課,明明我們很集中地集中注意力,可思維的敏捷度遠遠提不上來。所以這件事不僅告訴我做事學習講究方法,有竅門,也告訴我做事要勞逸結合。

今天,娟子老師還給我們講了韓寒的事例,問我們的看法。因為很多人都厭學,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要努力考大學,當然,我也不明白。在上高中前我也曾迷惑過,為什麼我要和別人一樣規規矩矩上高中,老老實實地考上個好大學,再找個工作呢?我為什麼不上箇中專,上個自己喜歡的專業,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我當初報考志願的時候跟我媽說我不想上高中,我想報山西司法中專,我媽當時很生氣,直接對我說:“別念了你,回家吧!”我們老師也對我說:“以你的分數,還是規規矩矩上高中吧。”我很無奈,但還是聽話的報考了縣一中。

所以當娟子老師問我們要像韓寒一樣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時,我的心猛地一跳。因為我心裡的答案是:足夠的能力和足夠好的機遇。但這兩樣是我所都不具備的,所以我只能和普通人一樣,考大學,獲得更高的學歷,因為只有高學歷才能擁有比別人更多的選擇機會。同時,我也更懂得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句話。

高中生涯無疑是讀書生涯中最辛苦同樣也是最痛苦的一個階段,但同樣也是最關鍵的一個階段。這一節課也告訴我,我不能再猶豫下去,既然我選擇了這條路,便要走出精彩來。不為別的,只為了在未來能夠擁有更多的資源,更多的選擇機會。

觀《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篇10

觀後感 ,596字

九月一日晚觀看完中央一臺播放的《開學第一課》,節目內容豐富異彩紛呈,我深深為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所折服,為傳播中華民族的中外人士而感動。

我看到北京師範學院的王寧教授幾十年如一日研究中國漢字,王教授說:“我們漢字有幾千年的歷史,一直走到今天沒有間斷過,非常值得我們驕傲。”靠的就是傳承。更有來自美國的漢字愛好者理查德。西爾斯,人稱“漢字叔叔”,他痴迷於中國漢字,他從一個門外漢,二十二歲開始學漢字,做了一萬五千個卡片,把漢字寫在上面,散步時學,吃飯時學,連上廁所也在學,後來他建立自己的漢字資料庫,四十五年專注做這件事,他有嚴重的心臟病,每天還工作到凌晨三點,他在用生命和時間賽跑,花了八年時間編寫了《說文解字》、《六書通》、《金文編》、《甲骨文編》,一個字一個字放到資料庫中,他花完自己全部的金錢,還有一名叫迪新的嚴重殘疾者,他半身癱瘓,為研究和傳承中國漢字文化不懈奮鬥,這是一種什麼力量?這是一種什麼精神?這就是中國漢字的魅力,這就是對中國文化的熱愛,這就是對中國漢字文化傳承的責任感。我為他們這種精神深深感動,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為了研究中國的漢字,一邊與病痛抗爭,一邊徹夜研究,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必須知道自己是誰,到哪裡去,追根溯源,鑑古知今,認識過去,才能更好地創造未來。我們青少年更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從現在做起,發奮讀書,做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