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陸房烈士陵園有感相關作文20篇

參觀陸房烈士陵園有感 篇1

國一作文 ,724字

正值清明時節,雖無“清明時節雨紛紛”的瀟灑,但一陣清爽的春風襲來我的臉頰,脆響我的脖頸也足以讓我清醒我們要去掃墓,一座安息著建設新中國英雄烈士的墓。

向車窗外看去,清一色的黃柳整齊的排列在路旁,柳樹吆!你難道是因為日寇無端侵略的憤恨而枯黃嗎?還是因為對英雄八路軍戰士而自豪?我不禁感慨:這一片寧靜的土地上,發生了一次多麼激烈的正義與邪惡間的戰爭陆房戰爭啊!

站在這灑滿獻血的土地上,一幕幕八路軍為保衛國家和人民而流血犧牲的畫面用現在我腦際,如今繁榮安定的中國不就是他們用血與肉類築起來的嗎?望向那碑上閃著光輝的紅星,他的光輝照耀著腳下的土地,照耀著安息的英雄,更照耀著整個九洲,又像一把利劍,深深的刺入日本法西斯的心臟。他,鼓舞著八路軍戰士們在沙場英勇殺敵鼓舞著我們去奮鬥,更鼓舞著全中國人民一起創造祖國美好的明天啊!

在一片蒼綠的松柏之下,我們的心熱血沸騰,我知道,八路軍戰士的先生精神正如這四季常青的松柏,在實踐永垂不朽,他們是人民的兒女,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恍惚間,時間到了1939年5月,彷彿看到了八路軍一一五師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成功地進行了突圍並消滅了日軍一千三百多人,而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仍有三百多名八路軍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那一排排骨灰架上,我看到一個又一個的無名英雄,他們默默地為新中國的成立貢獻了巨大的力量。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青年,更要秉承他們的精神,不求名利,只求為國奉獻力量;不求安樂,只求為人民的利益而戰……

寒冷的風依然在吹,但我卻沒有了刺骨,是心中的一腔熱血,是碑上閃爍的紅星,是楊得志同志蒼勁有力的題詞,讓我不再退縮。我知道,在學校愛國教育下,一顆愛國的種子移植入心中,生根發芽……

參觀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有感 篇2

觀後感 ,558字

井岡山,面積僅有二百多平方公里,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大地上顯得很渺小。然而,它卻有很多響亮的稱呼—“中國革命的搖籃”,”中國革命從這裡走向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今天參觀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後,深深感受到,井岡山更是一座英雄的山、人民的山。

兩年四個月,共有超過48000的英雄犧牲在了井岡山,平均每天有60多名革命先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有幾名紅軍戰士倒下,而有名可查的僅有15744個,三萬多名都是無名英雄。感謝儀式教學的羅曦老師的感情真摯講解,帶著我們走進了那一段艱苦卓絕的時空,老師的娓娓道來,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一個個英雄鮮活的生命,他們中有知識分子,青年才俊,富家子弟,本可以過著安逸富足的生活,然而,他們為了信仰,為了中國的勞苦大眾,來到井岡山,拋頭顱灑熱血。劉仁堪、伍若蘭、吳月娥、……,羅老師的講解,讓我們感受到了栩栩如生的每一位井岡英烈、有溫度的井岡山一草一木一水一石,同時也讓每一位學員若有所思。到底什麼是共產黨員?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醍醐灌頂,身先士卒,不畏艱險,不怕犧牲是共產黨員。新時期,敢為人先,不計得失、勇於奉獻是共產黨員。最後,羅老師帶著我們,面對烈士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大家聲音洪亮、渾厚、堅定,因為,井岡山,因為井岡山精神!

參觀烈士陵園有感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35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雖然沒下雨,但是天公還是陰沉著臉,好像下一秒就會細雨綿綿。我們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到烈士陵園掃墓。

烈士陵園南依青山,面向城區,松柏成蔭,我們每個人手握一支白菊,陸陸續續地走進陵園。路過一個小亭子,亭子後的一面牆上雕刻著烈士們的英雄戰跡,他們有的在和可恨的日本人進行殊死搏鬥,有的拿著衝鋒號,那衝鋒號的聲音振耳欲聾、催人奮進,讓我們彷彿看到了烈士們在戰場浴血奮戰的情景,有的還揹著受傷的戰士……他們情同手足的情義真讓人羨慕啊!“快看那”隨著叫聲望去:一個高大的紀念碑映入眼簾,上面寫著“人民英雄永不朽”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是啊!是誰讓我們能在美麗的教室裡認真學習呢?是英雄,是這些愛國的英雄們!

我們來到了烈士墓碑前,默哀了3分鐘。到了獻花的時候了,我心裡無比激動,我敬仰英雄的氣概和他們永不言敗的精神,在當今的社會中,我們這些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也應該發揚烈士們的精神。

緊接著我們又參觀了烈士紀念館,那一張張泛白的黑白照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烈士們衣衫襤褸,由此可以看出戰士們的艱苦生活。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陵園。今天的活動讓我明白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熱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只有好好學習報答祖國,才能對得起烈士先輩們……

參觀烈士陵園有感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7字

革命烈士陵園內松柏環繞、綠蔭滿園、安靜莊嚴,宛若我們今天參觀烈士陵園的心情——肅穆、感動。

烈士,一個讓人敬佩又感動的詞語。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似乎已經遺忘了這個詞語,美好而安逸的生活讓我們心中很少有激情。但那天的參觀,讓我的血液再次沸騰。

幾十年來,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已深入人心,這種奉獻精神體現了中華兒女的精神風貌和革命鬥志。我們在烈士墓前鞠躬,那不是普普通通的一鞠躬,那是充滿敬意、充滿情意的一個彎躬。我們獻了花,那是凝聚著我們無限情感的一束鮮花。此時,或許先烈也在看著我們,看著我們這樣一代新中國的兒女,如何來完成他們未完的使命。

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生命更崇高的意義在於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劉貫一、過家芳等等,還有很多叫不上名的英雄戰士都讓我震撼了!烈士永生,浩氣長存!我曾懷疑過人的永生,但當樂觀豁達、堅定信念、無私奉獻的精神匯聚到一個人或一群人身上時,那便是永生了!

烈士們已經離開了我們,解讀他們,只能通過一塊塊碑文、一座座墳墓。從他們附近走過,彷彿接受了人生的洗禮。此次學習,昇華了我們的精神世界,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們的英雄氣概,深切體驗到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在此,感謝老師們給我這個學習的機會。

無數的革命先烈們——您好!我們在向您真誠地瞻仰,我們更會永遠地向你們——學習致敬!

參觀烈士陵園有感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1字

4月3日,我第一次去烈士陵園參觀。

我們安靜地走進烈士陵園,安靜地走到了紀念廣場中央,唱完隊歌,我們便開始集體默哀。在默哀的時候,我想起媽媽告訴我:“就在3月30日,木裡發生森林火災,前去撲火的27名防火隊員與3位當地撲火隊員壯烈犧牲!”他們誰不是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們誰不是十多二十幾歲的?為了保護國家財產與人民的安危,他們不顧一切,英勇地犧牲了!想到這裡,我的眼淚湧出了眼眶……

默哀完畢,獻了花圈,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走上了埋葬英雄的小山。在山上,埋葬著數不清的英雄,我與同學依次在每座墓前敬隊禮、獻胸花。當有同學把花亂扔在墓旁時,我總是小心翼翼地把花撿起來,雙手把花重新放到墓前。因為我想:如果不是這些烈士為我們打敗了敵人,我們現在必定還在戰爭中,沒有學校,沒有書桌,到處都是戰爭的硝煙!

我們又走進了烈士陵園陳列室,上面也記載了許多戰士的光榮事蹟:有為新中國成立而犧牲的、有為抗擊日本侵略者而犧牲的……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世界上居然還有這麼英勇的人!因此,我要為他們點贊、致敬!

敬愛的先烈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因為有你們拋頭顱、灑熱血,用寶貴的生命換來的,所以我應該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後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絕不辜負你們的厚望!

遊大悟烈士陵園有感 篇6

國二作文 ,717字

今天是4月3日,清明掃墓的時間,每年這個時候,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去給革命烈士掃墓,寄託我們的哀思,今年也不例外。清晨,微風帶著溼潤的氣息撫過臉頰,我懷著一顆崇敬而又激動的心踏上了“大悟烈士陵園祭掃活動”的旅途。

車子緩緩地停下來,“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映入眼簾,字型上方那鮮豔的五星紅旗正迎風飄揚,那鮮紅的字型彷彿在告訴我們:烈士們雖已故,但他們那顆火熱而充滿激情的心將永留人間。

陵園整潔而又莊重,道路兩旁的松柏端正地站著,彷彿在為我們指引著前進的方向。第一站,我們要去革命烈士紀念碑,但到達之前,首先需要登上144級階梯,階梯雖說不上險,卻十分地陡,只上到一半便累得氣喘吁吁。“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義勇軍進行曲》在我耳畔響起,使我不自覺地加快了腳步,是啊,不願做奴隸,就得堅持向前啊!

來到墓碑前,我們莊嚴地站成四排,向烈士們進獻了花圈。天空陰沉沉的,沒有見到太陽的影子,風也沒有四處吹了,誰也沒有說話,一切都顯得極為寂靜。我們站在烈士墓碑前,低下頭向烈士們默哀,內心洶湧澎湃,眼前彷彿浮現了當年烈士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情形,那壯烈犧牲在祖國大地上的畫面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革命烈士們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用珍貴的生命換來的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怎能不珍惜?

後來,我們參觀了“烈士紀念館”和“新四軍第五師紀念館”,在那裡,我清楚地瞭解到一些烈士的經歷。跟隨著管理員走在紀念館中,尋找著歷史的足跡,看著那一件件震撼人心的事件和物件,我的眼眶溼潤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珍惜生活呢?

一天很快就過去了,我戀戀不捨地告別了大悟,卻永遠不會將它從記憶中抹去,我們留下的是哀痛,帶走的是那引人深省的啟示。

清明節掃烈士陵園有感 篇7

國一作文 ,497字

時令又到清明,空氣裡到處瀰漫著清明的氣息,生機和活力溢滿了大地和天空,殘冬的痕跡一掃而光,迎著清爽的晨風,我們來到了成安烈士陵園。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屹立在正前方高大肅穆的紀念碑。白色的建築,中間燙金大字,在風中蕭瑟。我看著那高聳入雲的紀念碑,固然時間會腐蝕它的輪廓,但戰士們衝鋒陷陣時的那種豪邁絲毫沒有褪去。

紀念碑前,我們獻花,我們哀悼,我們鞠躬,我們宣讀入團誓詞。這一切讓我的思緒彷彿回到了戰爭年代,看著一個個熱血兒女,為了中國的解放,為了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將自己寶貴的生命留在了這片土地上。

看著墓碑上一張張老舊的照片,那是烈士們年輕的遺像。透過他們堅定的目光,我彷彿看到了戰場上硝煙滾滾,聽到了號角陣陣。

聽著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爺爺那驕傲的神情,讓我不禁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心裡的浮塵也被一點點打掃乾淨。我明白了國家、社會、學校、父母在我們身上傾注了無限的愛,我也應當用百倍的努力去回報他們。

縷縷春風,在訴說著對革命先烈的無限深情,對烈士英魂的無盡哀思。讓我們憶往昔,訴不盡對先烈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對明天的無限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鬥志豪情。

祭掃烈士陵園有感 篇8

國二作文 ,490字

懷著敬仰之情邁進園內,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矗立園中心的紀念碑,如頂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金溪大地上。“革命烈士紀念碑”一個個大字,鏗鏘有力,彷彿完美詮釋了先輩烈士們的錚錚鐵骨、英雄豪邁。這一切,激起了我發憤圖強的意志。

印象最深的活動環節便是默哀一分鐘。主持人介紹之後,我閉眼沉思。霎那間,腦海便浮現先輩與敵人作戰,或死、或傷,但他們從未有一分懼怕的神色。他們乃是世界上的最勇敢者!保衛祖國、保衛家鄉,他們用年輕的生命譜寫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戰鬥史。戰爭雖剝奪了烈士們的肉體,但他們的英勇靈魂不散,高尚的精神播撒人間……

如今,我們這些新時代的學生們,身上穿的,嘴裡吃的,一點兒不用憂愁;坐在教室裡讀書、求知識是我們心中所念,無需再多想其他。那種缺衣少食、飢寒交迫、戰火連天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都得益於無數革命烈士生命和鮮血的付出。“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魂歸來日,靈旗空際開。”如今,他們當初最純樸、最堅定的革命願望,如今已經成為了現實。

烈士們,你們如今躺在冰冷的地下,我願意用滾燙的心和汗水溫暖這土地,放心把未來交入我們手中,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

此致敬禮!願您們安息!

參觀烈士陵園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601字

在清明節來臨之際,我們紅廟街小學四年級的全體師生於3月31日早上,排著整齊的隊伍,懷著沉痛的心情,每人手裡拿著一朵小白花,步行去安陽市烈士陵園為解放安陽而犧牲的英雄掃墓、獻花。

我們走了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終於來到了莊嚴、肅穆的烈士陵園。一進園內我就看到了革命烈士紀念碑,在主持人的講解下我知道了:紀念碑高19。49米,形狀有點兒像數字5又近似6的樣子,還像一把鋼槍,代表著1949年5月6日安陽全境解放的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然後老師就帶著我們到烈士陵園的東北角,這裡豎立著一座座排列整齊的烈士的墓碑。一來到這裡我的心情變得莊嚴肅穆起來。我來到李文烈士的石碑前瞭解到李文叔叔是一位英勇的解放軍戰士,他在解放安陽的戰鬥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使我不禁從心底對他產生了敬佩之情。我把親手製作的白花端端正正的放到了李文叔叔的墓碑前,我心想:敬愛的解放軍叔叔你們安息吧!我們一定不會忘記你們的恩情和獻身精神,這一定會鼓勵我們用自己的力量把安陽建設得更加美好!

最後我們又來到了安陽革命歷史紀念館。圍著紀念館轉了一週,一一觀看了烈士們的遺像,瞭解他們的一些革命事蹟。

臨近中午我們就要離開陵園了,離開時,我還特意看了一眼紀念碑,上面的八個大字格外醒目: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太陽的照耀下金光閃閃,好像在告訴我們:不要忘記安息的烈士們,是他們給我們創造了安定的生活,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參觀巴中川陝革命烈士陵園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7字

今天是星期六,一早就由媽媽帶著我到巴中的川陝革命烈士陵園遊覽。在路上媽媽要我拿好筆記本和筆,做好筆記,並要求我從小就要做到緬懷革命先烈,學習紀念革命精神,感受愛國主義革命情懷,讓心靈得以洗禮,飲水思源,珍惜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幸福生活……

我們來到川陝革命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鐵血丹心雕塑廣場。廣場中間屹立著一座大型人物雕塑:他們有的擺著衝鋒的姿勢,表情十分嚴肅,好像敵人就要到來了一樣;有的互相握手、有的互相擁抱,好像在對窮苦人說;“鄉親們!你們的苦日子終於熬到頭了,幸福美好的生活終於來到了。”

往前走,就是千秋大道,它是鐵血丹心廣場與陵園牌坊的連線線。千秋大道全長425米,步梯最寬處30多米,最窄處10多米,臺階兩有一棵棵挺拔的蒼柏,就像紅軍戰士堅守著這片土地一樣,讓我對紅軍先烈的敬仰之情由然而生。

千秋大道的另一端就是陵園牌坊,它由漢白玉石雕刻的,牌坊上刻著“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幾個紅色大字,它們蒼勁有力,氣勢雄偉壯觀。

過了牌坊就是陵園的核心區——烈士集墓,媽媽說它有100多畝,從高處看每個白色的墓碑和墓碑上的紅色五星,就像閃閃發光一樣,集墓的前方是紅軍當年親手磊的“紅軍烈士紀念碑”。所有的墓都整整齊齊,好像在等待著檢閱一樣。這時聽講解阿姨說:“這裡安葬了9000多名紅軍烈士”。啊!居然有這麼多紅軍烈士在這裡犧牲,“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從鄂、豫、皖入川北時,軍總醫院設在這個村子裡,當時戰事緊迫,條件惡劣,缺醫少藥,很多戰士沒有得到及時醫治而犧牲”。聽到這,我心情十分沉重,紅四方面軍為了解救受苦受難的老百姓,為了新中國的成立而犧牲。

我們應該把紅軍精神化成我們前進的動力,化成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心,加倍努力學習,把我們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