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白馬寺相關作文20篇

古老的白馬寺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356字

“五一”期間,我和爸爸、媽媽隨旅遊團一起去洛陽。在洛陽我們去了古老的白馬寺。

進了白馬寺的門口,首先映入你眼簾的是一條步行街。街道兩邊有各種各樣的小商店,透過玻璃你能看許到許多關於佛教的商品。

順著步行街直走就到了白馬寺。一進大門我就看見了許多形態各異的廟,廟裡濃煙滾滾,還有許多長鬍子的道士在裡面唸經。不過我還發現道士都留著長髮哩!而且他們的頭髮又黑又亮。

我們繼續向前走,因為道路四通八達,所以我走的天旋地轉。

這裡的景色也不錯,每兩個廟之間有一個花壇,不過花壇裡種的不是花,全是草,其中有一座花壇裡有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繁體字,我都不認識。石碑前有一隻龐大的烏龜,聽導遊說:“摸摸烏龜頭一輩子不用愁,摸摸烏龜腚一輩子不生病,摸摸烏龜背一輩子不會累。”“哈”“哈”我覺得真有趣。

我喜歡這古老、壯觀的白馬寺。

聽古老的文字說話 篇2

高二作文 ,873字

古老的文字散發著灼灼的光芒,閃耀在廣大的地球上,在人類最古老的起源中,默默的穿越時空隧道,向人們傾訴著什麼……

大河上下,中華文明。千百年來炎黃子孫不斷髮展演變文字。裂甲上歪斜的甲骨文,是我們的祖先凝結著多少汗水刻下的文字,它告訴我們它曾孕育出多少後字,曾經歷多少演變,無聲的記錄著那個時期人們的生活;青銅白銀上的銘文,是那個時期的人們混合著血液深烙下的文字,它記載著每一件珍貴無比的器件的故事;竹簡上秀麗的《史記》,是司馬遷隱忍著多少屈辱噴灑出的文字,它告訴我們千百年前司馬遷所受的痛苦是多麼的刻骨銘心,告訴我們西漢繁榮的背後隱匿的真相多麼不堪;娟秀的小篆、隸書、行書、草書,是書法家們飽含著淚水揮斥出的文字,它告訴我們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多麼的剛勁有力,“柳筋顏體”曾受多少人膜拜。聽,古老的文字在輕嘆。

北斗星移,古國傳奇。在深林中屹立的峭壁上,在那已經消亡了的國家的土地上。曾幾何時,楔形文字?@赫一時,如今卻被遮天的密林擋住了光輝,古巴比倫創造的屬於他們的獨一無二的文字,在黯然訴說著什麼,是回憶古巴比倫過去的繁榮?還是思念古巴比倫神奇的空中花園?我們無從知曉,只能隨著歷史學家的破譯慢慢知道一星半點。聽,古老的文字在哀傷。

繁榮衰敗,世事難卜。誰會想到在埃及肆虐的風沙中埋藏著曾聲名大噪的象形文字?誰會想到在古老的陵墓中依舊有文字在嘶吼它的不甘?獅身人面像,金字塔,一座座高大的“傳奇”拔地而起,塔內古老的石碑上有象形文字在閃爍光芒,記載著那些偉大的法老如何管理古埃及,古埃及人民又是如此建造出這舉世矚目的雄偉建築的,在那幽暗的墓穴中,隨著創造它的人們沉睡,它也陷入了深眠,曾經的繁榮一去不復返,在歷史的長河中銷聲匿跡。聽,古老的文字在哭泣。

然而如今,除非有興趣或者研究人員才會去研究古老的文字,有的人甚至不知道它們的存在,文字的吶喊聲越來越大,我們是否應該抽出時間走進古老的文字,聽聽它們的聲音,聽聽它們是如何繪聲繪色的描述過去的興衰起落而不是機械的在電腦上顯示。

聽古老文字說話,你會感到心靈如古老的文字般純淨,質樸,源遠流長。

雲南一顆古老的明珠——傣族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6字

傣族,一個古老而神祕的民族,它是西雙版納頭頂上的桂冠,也是雲南一顆神聖的明珠。傣族有三大絕:建築絕!美食絕!服飾絕!

踏上傣家的土地,你就進入了綠色的世界。遠遠望去,一叢叢鳳尾竹,一大片油綜林,唯有叢林深處傳來的那一兩聲雞犬聲,顯然竹林隱藏在這蒼翠的綠色之中了。竹樓是傣竹傳統的建築形式,十分別致。整個竹樓呈正方形,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一般種植花木果樹,養殖牲口。主樓有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撐。屋內橫樑穿柱,有的橫樑上雕刻著花紋,好不典雅。傣家竹樓建築結構一般都比較簡單,但十分寬敞,清雅美觀,在室內坐著,定會覺得微風徐徐,花果飄香。

要說美食,何不品嚐一下傣家人特有的竹筒飯呢?其味獨特,源遠流長。青翠的竹節裡,米飯醬黃,口感柔韌,更有臘肉拌在其中,青豆更添加了一分鮮味。黃的黃,紅的紅,青的青,不僅顏色好看,而且口味極佳,嚼一口,甘美的米飯,鮮美的臘肉,脆嫩的豆子,總就一字兒:“絕!”更有那一絲若有若無的竹清氣,令人陶醉於它的美味。傣家菜的特點是清淡,開胃。既如此,就來了解下牛撒脾吧。牛撒脾的湯是綠的,菜是綠的,既有苦味又有清香,既有肉鮮,又有蔬菜的清香,喝一口,令人神清氣爽。

傣族服飾最為特別,不僅給人一種強烈的美感,又有濃郁的民族風格。男子服飾顯其英俊瀟灑,女子以腰細為美,因此穿著窄袖短衫,下身套著長筒裙,緊緊裹住身子,顯其修長苗條,不論走路做事,都給人一種俊俏、飄逸的感覺。

悠藍的天空,碧綠的山川,蔥翠的竹林,清澈的河流,不遠處傳來悠揚的歌聲,這就是令人嚮往的傣族!

古老的西遊永存的精髓 篇4

國三作文 ,936字

披一路風塵,看斗轉星移。師徒四人,走過風霜雨雪,走過大千世界,走過滄桑歲月。將這一段長長的旅程用文字鋪展開來,變成了一部古典文學中的煌煌鉅著—《西遊記》。古老的西遊,永存的精髓,在文學的天空上燦燦生輝,並且歷久彌新。

《西遊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乃是吳承恩所寫,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書中講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四人的取經之路,不管是嫉惡如仇的孫悟空,貪玩、好色、不失善心的豬八戒,心地善良、安於天命的沙和尚,還是誠心向佛、頑固、善良的唐僧,都各有特色。

這本書每個人都可以獲得一些啟示和體驗。有些人喜歡它的人物形象;有的人喜歡它的語言特色;有的人喜歡它的精神象徵。這本書也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

孫悟空帶給人們的是一種叛逆、直率、不畏艱險的形象。他嫉惡如仇,對待壞人從不手軟,對待可憐之人卻心存慈悲,愛幫助他人解決困難。他這一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無私奉獻精神,一種慈悲的精神,一種豪爽的精神。

豬八戒的本事並沒有孫悟空那麼厲害,而且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貪圖美色、一身毛病,但人很憨厚單純、敢於與妖怪鬥爭來保護唐僧,偶爾在師傅旁邊告告孫悟空的狀,讓孫悟空吃吃苦,偶爾耍小算盤,不過都是作繭自縛。他這一人的形象也告訴了人們不要期望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沙和尚忠厚誠懇,任勞任怨,正直無私,一心只想保唐僧取經,謹守佛門戒律,雖然他的性格並不突出,但在小說裡還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他給人們帶來的就是簡單平凡、憨厚老實。

唐玄奘愛好和平、和睦,有純潔、善良的心靈,他不怕取經路上的艱辛,勇往直前。有時也是一根筋,只看表面並不瞭解內心。不過他讓讀者學會堅強,知道怎麼看人。

這四個人物的性格特徵各有不同,各有千秋。也是因為有這四個人物才能讓小說如此大受歡迎。

雖然這本書歷史悠久,但還是存在於人們的內心。它深刻的告訴我們正邪不兩立,正義是一定會戰勝邪惡的,因為真理一直存在,所以我們決不能氣餒,要勇敢的走下去,這種精神不正是我們青少年需要的嗎?不過也不能盲目付出,要運用智慧,使事情事半功倍,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學習、生活上也一樣,不能遇到困難、挫折就認輸,要敢於面對,要相信自己不管多大的困難都是可以戰勝的,其實勝利就在不遠的前方。所以好好努力吧!

故鄉那支古老的歌 篇5

高二作文 ,882字

歷史的千年餘暉搖落了那些花季雨季,我們不妨把或深或淺的記憶放進日記,把或多或少的往事交給歲月……

—題記

飄來了,飄來了……

天邊飄來的白雲是放牛娃唱出來的嗎?是童年吹上天的蒲公英變的嗎?是那掙脫雙手的白蝴蝶的化身嗎?……遐想中,那風箏的細線把我拽回了故鄉。

我記得那一無片瓦的村落,記得那共飲一河水的樸實村民,記得我在青草地上爬滾的無憂無慮的童年,記得村東白鬍子爺爺長長的旱菸杆,我更記得村口那古老的石磨……

那時候,沒有電,更沒有碾米機。碾米只靠一架古老的石磨。石磨坐落在村口的一個草棚裡,有多少年代誰都說不清,就連白鬍子爺爺都說,他的爺爺的爺爺也沒說清。

“吱呀,咕嚕。咕嚕……”石磨每天都重複著一首古老的歌調。

我常常像小狗一樣蹲在一旁,看著爺爺弓著脊背,牛一樣喘著粗氣推著沉重的石磨。我望著玉米粒被碾成細細的麵粉,十分欣喜,因為我再也不會盯著鄰居家的阿姐的玉米餅垂涎咽沫了。我時不時把掉在地上的玉米屑拾起,放在口中,細細地嚼著。

“吱呀,咕嚕,咕嚕……”爺爺的汗水灑落在深深淺淺的磨道上,也灑落在無奈的搖頭嘆息中。這石磨的歌聲雖然單調,但,比起外婆講的讓我聽出耳繭的“小紅帽”強多了。於是,我不懂事的心透出了天真的快樂。

後來,磨聲由快板變成了慢板,磨槽多了塵土的飛揚,我嘴邊也少了玉米餅的香甜。我幫爺爺推著沉重的石磨,心裡怪是難受。這沉重的石磨啊,從遙遠的昨日碾來,碾彎了我爺爺的脊背,也碾出了鄉間的寂寞;碾走了我的童年,也碾碎了村民們世代的夢……難道這就是故鄉的主題曲嗎?

而今,爺爺去了天國,奶奶的故事早已無人續說,磚瓦房取代了草棚,礱穀機替換了石磨,水泥馬路修到了門口,有線電視連線了全國……唯有那棵古老的柳樹依舊站在村口,迎來送往,話說滄桑。

每次放假回家,我總要駐足村口的柳樹下,總愛觸控那被風雨剝蝕,長滿青苔的古老石磨。駐足樹下,我想念爺爺就像爺爺當年盼我回家一樣;觸控石磨,我彷彿看到了爺爺駝背推磨的情景,彷彿又聽到了那單調而悠長的石磨聲,我更感受到了世代洪流滾滾向前的堅定與執著。

“吱呀,咕嚕,咕嚕……”故鄉那支古老的歌。

烏鎮,一座古老的城 篇6

國二作文 ,744字

搖曳於水中的倒影,錯落有致的民宅,層疊翹飛的簷角,大小不一的石橋,緩緩流淌的河水,青磚黛瓦,無一不透露出這座城市的歷史悠久。

這就是“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烏鎮。

烏鎮雖然沒有西湖的絕美,沒有皇家園林的奢華,沒有萬里長城的恢巨集,但卻有著江南水鄉獨有的氣派,那洗盡鉛華後的婉約靈動,正是它獨特的魅力。

烏鎮那已然成為經典的水鄉風光讓人讚歎不絕。古樸、典雅是烏鎮房屋的特色。潮溼的青石長階,即便是在夏天,也生出了一絲絲涼意。給烏鎮添上一抹抹色彩的,正是那一棵棵蒼翠的柳樹。

一陣微風拂面,柳枝便隨之搖擺,樹影婆娑,丰姿綽約,在陽光的照射下,纖細的嫩葉泛著點點綠光。

我們遊覽的是西柵景區。走進西柵,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石橋,石橋飽經風霜,經過一次次風雨的洗禮,石橋上雕刻的花紋早已模糊不清,卻透露出一種歲月無言,卻又萬語千言的豐富與深邃。

烏鎮的水清澈見底,如一塊一塵不染的碧玉,不帶一絲雜色。水中的魚總是那麼歡脫,或快或慢地在水中游動著。

乘船渡過元寶湖,穿過西柵大街,走過通安橋,我們走到了敘昌醬園。園內空地上擺滿了形狀相同的醬壇。而敘昌醬園的不遠處,則是亦昌冶坊,一進坊,就能看見一個大鍋豎立在內,支撐著鍋的方臺上,刻著幾個字“天下第一鍋”。

走上棧橋的時候,恰巧看見幾個人在餵魚,原本沉於水中的魚聞到食物的香氣,漸漸地浮出水面,餵魚的人將魚食四處拋灑,魚群都聚集在一個區域,每一條魚都很肥大,鱗片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星星點點,閃爍不停。

草木本色染房,將是我觀賞的最後一個地方。一陣風颳過來,晾晒在空地上的布匹飄蕩起來,各色各式,直叫人看得眼花繚亂。布匹紛飛,像是揮動告別的手,在送別我們。

清新而脫俗,秀麗而雋永,古色古香而不加修飾,這就是烏鎮,詩情畫意的江南水鄉。

古老的農村 篇7

國一作文 ,568字

我姥爺家住利國吳廟村,最近那發生巨大的變化。

到了那,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大門。上面寫著:吳廟村,這個古老的農村終於有了一扇美麗的大門。再向前走,你會發現曾經土路變成了水泥路。變的十分牢固。路旁也修上了路燈,不再像以前那樣晚上走著走著可能會被東西絆倒。公路兩邊的土屋變成了紅磚瓦房。

再往前走,來到了那曾經是小木橋,現在修成了水泥橋的地方,我想起以前人與車過橋時,原先的橋搖搖晃晃,人的心中忐忑不安,生怕掉下去。河兩旁用了石塊修建上了,以前經常有人因為在河邊斜坡打水,踩到了薄而身亡的事,現在不怕了知民心的村長在斜坡上建了用石塊搭成了大提。還修了幾處樓梯和幾個水泥臺子,方便村民取水灌溉。

再到橋的這邊,新修了一個全民健身廣場,裡面修了許多健身器材和許多娛樂的器材、二個籃球架等。不信你看,村中的大孩子正在打籃球了,看他們那股認真讓人想到NBA籃球協會。

再來到村民家中,你會發現村民家中也發現了變化。比如我姥爺家,曾經的園中除了菜什麼也沒有,現在增添了許多動物如:小狗、小貓、小鵝、小白兔等。園中有了他們熱鬧非凡。姥爺家曾經的電視是衛星電視,原先常常找不到臺。現在鳥槍換大炮,變成了數字電視。我問姥爺:“為什麼變化如此之大?”姥爺說:“在黨的偉大領導下,使我們脫窮的。”

是呀!我相信在黨的偉大領導下,會使多個古老的農村變為嶄新的農村。

白馬寺遊記 篇8

國二作文 ,722字

“快點,快點,穿這雙鞋,戴這個帽子,不行,不行,這個吧,快點舅舅快來了……”

隨著一番複雜而繁瑣的準備後,我們踏上了去白馬寺的路。到達之後那裡“遊人雖未盛”環境清幽,碧草連天,樹木陰翳,鳴聲上下,青樹翠蔓,蒙絡搖綴,真讓人讚不絕口。

向寺內望去,三棵古銀樹“樹立”在亭院之內。它們呈等腰三角形排列,中間的一顆尤其雄厚,樹幹筆直筆直,葉像小扇子一樣,綠的似乎一碰就會滴下油來,鐵鏽色的莖幹上佈滿魚鱗一斑紋,“這棵樹極高,據說高三十多米胸圍九米多。此樹歷史悠久據說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了!被譽為銀杏之王”,孔子曾在此飲水,乘涼,舅舅向我們說。我忍不住抬頭仰望了一下這個“活化石老人”,只覺得讓人蕭然起敬。

向寺內走去自然又是另一番景象,硃紅外牆,仿古的鐘樓,圓月形大門,仙人橋清新雅緻,古香古色。最有趣的當數放生池了。池水清澈見底游魚綁石直視無礙,池邊遊人歡樂,似與魚兒歡樂。池邊有幾個小石凳,飽覽勝景的遊人坐在小石桌旁休息,或品茶飲酒,或吟詩作畫,或深呼吸,如臨仙境,似處世外桃源也!

向上繼續觀賞,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兩塊石碑,上書“萬古流苦”“行善積德”八個大字,可見這裡的人是以“善”“德”二字為準則的。

白馬寺古時稱石城寺,歷史悠久最早有東周春秋戰國時期,因事外幽谷四周高山峭崖俊立形如石城而得名。以前的白馬寺,前有鐘樓,後有大雄寶,東西各有廂房,北有千手觀音殿,東有泰山奶奶廟,遊人如織香火旺盛,每逢山氣,四方商貿雲集。清代的拔道郭芙山曾有讚譽“殿前銀杏堪留飲,吩咐吶僧幸酒飄。”隨後便醉也!不幸的是這些古蹟在“文革”被毀,已蕩然無存。穿越歷史滄桑,唯有古樹劫後餘生,笑傲深谷。

白馬寺,修身養氣之聖地,璀璨文化之聖地,一定讓你“醉”哦!

古老的故宮 篇9

古老的故宮作文300 ,262字

故宮在我國首都北京,昨天我和爸爸就來到了這個古老而又神祕的地方。

首先我們來到了天安門廣場,走過漢白玉砌成的金水橋,穿過雄偉的天安門城樓,在午門城樓下買了故宮的門票。

迎面最壯觀地方是太和殿,大殿的中間是古代皇帝召見大臣的地方,皇帝的座位是用金子做的,下面是一個地毯。下一個宮殿是慈寧宮,聽爸爸說,有人在慈寧宮的確牌子上寫著“到此一遊”四個大字,慈寧宮是皇帝住的地方。皇帝住的地方和皇后住的地方的中間是交泰宮,“交泰”最早出自與《周易》。在乾清宮遊玩後我們又來到了御花園,最後我們從神武門出來了。

這就是古老而又神祕的故宮。

童話創作《古老的預言》 篇10

童話作文 ,722字

曾經有一個古老的預言,說有一個擁有超能力的少年會當上國王。國王非常討厭這個預言,因為他嫉妒那些比自己能力強的人,他更不想失去無上王權。

因為害怕失去王位,國王便下令全軍尋找那個傳說中的孩子。有一天,有士兵來報,他所尋找的村莊裡聽說了一件奇怪的事,說有個孩子出生時村莊被祥雲籠罩,三天三夜村莊如白晝,每位村民都聞到了一股沁人的幽香。國王聽說後,喬裝後立即來到了那個嬰兒的家,發現家徒四壁,便偽善的對孩子的父母說:“你們家如此貧困,孩子恐怕難有一個好生活、好前途,不如我出二十兩銀子給你們,讓孩子跟我一起,我會讓他過上好的生活”。孩子的父母聽了面露難色,但想為了孩子有個好生活,還是依依不捨的把孩子交給了國王。國王抱到孩子後,立即裝到江邊的木箱中,扔入滔滔江水。

箱子漂漂盪盪到了裁縫作坊的江邊,裁縫看到後,抓住箱子弄開,發現裡面躺著一個可愛的嬰兒,睜大眼睛朝他笑,於是就把這個嬰兒收養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嬰兒在裁縫的精心養育下,在友善村民的關心下,漸漸成長為健壯善良的青少年。有一天,少年驚奇的發現,他居然能呼風喚雨!於是他讓小村莊風調雨順,大獲豐收。國王見此地如此富庶,便多加賦稅,少年又更努力的調控天氣,村莊還是如此富庶。國王很疑惑,便派人多次調查,得到的結果幾乎一致:村莊有個少年,能呼風喚雨,說陰就陰,說晴說晴,說風就風,說雨就雨。國王聽到後,心裡大驚,他聯想到那個可怕的預言,便親自去看,國王一看,大驚失色,心想寧可錯殺一萬,不可錯放一人,便以少年使用妖法為由,下令將少年斬首,少年心中大怒,頓時天空電閃雷鳴,狂風大作,一道閃電從天而降,劈死了國王。

國王死後,少年在眾人的推舉下當上了新國王,賢明地統治著王國,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