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古鎮之韻相關作文20篇

品味古鎮之韻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4字

那如潑墨般的陳瓦,那見證歲月滄桑的牆磚和那倒映著歷史變遷的清溪。在黎裡古鎮,微風拂動間不自覺地嗅出墨香,遊覽,更是心靈的陶醉。

踏著佈滿青苔的石路,時間的痕跡早已爬上了黃紙般的牆根,數百年的風霜使這裡的房屋褪去光華。裂縫之間是中華民族永久輝煌的縮影,幾千年的文明流溢在石縫之間。那不知道深遠的巷子通向遠處,欲一探究竟。但因為狹長又寂靜,便望而卻步,不忍心打破原本的氛圍,只好靜靜地看著它。正是這樣的幽深,牽制著我的內心。

一水穿鎮而過,由石階與岸上的人家連線,這是江南的獨特景觀。拱橋與娟娟細流交匯處,縈繞著古鎮人家幹活時的歡聲笑語,透露著樸實無華。想象一下,當清晨忙碌的腳步聲喚醒睡夢,推窗便是清溪環繞,騎樓下傳來陣陣叮噹的車鈴聲,新的一天開始了。船槳劃過門前的細水,灑下水花多多。這樣的美好足以用一天的時間來品味。通過石橋來到對岸,有一個柳亞子紀念館。我心裡好生疑惑,這位柳亞子是誰?還沒走進去,就能感受到某種感情在胸膛衝擊。“人中麟鳳柳亞子”這幾個大字醒目的附在柳亞子的銅像旁,這蒼勁有力的大字就像柳亞子本人那樣,滿懷熱血,讓人心生敬畏。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即使藏在鏡片下,任然能讓人感受到他壯懷遠大。那堅定不移的眼神越過銅像,與人們交流,蘊藏著深遠的夢想,彷彿凝視著他深愛的祖國,思考著祖國的未來。

黃牆黛瓦,刻滿歷史的滄桑,石橋清溪,映現英雄光輝。磚瓦細縫間散發的是中華兒女的智慧與奮鬥。血淚揮灑成河流,孕育了中華民族的恢巨集氣魄,胸懷天下。這是一首詩,值得人們吟誦感悟;這是一幅畫,值得今人去品鑑。它代表著蘇州,代表著江南。恐怕再無如此古色古香的古鎮更有標誌性的能讓我們看到早期的建築了。

須晴日,品古鎮之韻,分外陶醉。

細細品出古鎮味 篇2

國三作文 ,1109字

江南煙雨,盛花垂柳,一直都是人們心中恬靜素雅之福地。有幸,我便生在這朦朧的江南。

又來到那個離我家鄉不遠的小鎮,卻發覺此處相比以往,真是繁華不少:零散的小吃攤位,現刻瓦片的百年老店,衣著古樸掌櫃的首飾店,在近幾年裡,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幾家裝修頗為精美的瓦片店中,最為喧鬧。看著店主一邊與客人們逗趣,一邊分神刻瓦的場景,我不禁嘆氣,原先古鎮的味道,已經漸行漸遠。

我隨著人流擠出景區,循著記憶中的道路,努力尋找“古鎮”原本的痕跡。事實上,當這座小鎮被人們冠以千年古鎮的名號時,它似乎也就與銅臭味脫不開干係了。往前走了幾分鐘,我驚喜地發現兒時來過的茶館,現在竟然還靜靜地佇立於此。茶館的圍牆上,到處都是老闆的傑作:龍鳳呈祥、魚躍龍門等確實精細巧妙,一些簡單的“福”“壽”瓦雕,雖然簡潔,但寥寥數筆中,卻也透著些大家風範。茶館老闆名叫孫貴,年輕時是鎮上頂尖的瓦雕大師。算來他也年近古稀,本該安享晚年,他卻開了家茶館,找了個清靜的環境瓦雕。

我叩了幾下門環,便推門進入。茶館裡人跡罕至,只看得到幾個與孫爺爺年齡相仿的人在談天說地,與遠處的景區可謂雲泥之別。四處尋找,我在角落的一張桌子旁發現了孫爺爺。他戴著老花鏡,微顫的手上拿著一把刻刀,正在專心地雕著瓦。低頭抬腕之際,一幅丹鳳朝陽便已完成。

我抬起手輕輕拍了拍孫爺爺,他抬頭見是我,先是一怔,隨即笑道:“你是之前的那位小夥子吧,都長這麼高了,我去給你泡杯茶,你慢慢坐。”不一會兒,一杯滾燙的茶端到了我的面前。看著茶葉一片一片的沉下去,我的心也沉靜了下來。世外小鎮,賞瓦品茶,比起繁華富裕來,也別有一番滋味。

“孫老,現在這兒產業這麼發達,你為什麼不去景區裡雕瓦呢?”“我老了,金錢對我來說,已經無所謂了。我這樣每天喝喝茶,練練手,不是一樣舒服嗎?”孫爺爺爽朗地笑了,將手上的作品遞給了我。我接過一看,原來是個“閒”字。“小夥子,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就會明白,功名利祿根本就不重要,只要你有一顆閒適的心享受生活,便可以讀懂生活之滋味。”他又對我微微一笑,不再言語。

古鎮仍是沒變,孫爺爺也沒變。許多人身在極優越的環境中,卻不知足,最終只是因沒有達到更高的目標而鬱鬱寡歡。而孫爺爺用一把刻刀,刻出了一個古鎮,刻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刻出了大多數人無法企及的人生。孫爺爺一個“閒”字,便是隱世古鎮之閒,這個“閒”字夠我們一生去雕刻。

品味夏日之雨 篇3

國三作文 ,699字

烈日午後,天邊湧起了一堆烏雲,天地霎時一片昏暗。緊接著,狂風怒吼,聲音如此刺耳。樹葉、紙片亂卷,瘋狂地舞動,糾纏。世界猛然間變得面目可憎。

剎時間,夏雨就以它最囂張的姿態映入我的眼簾,嘩啦啦的大雨,隨著急速的風,竄進了整個空間。這雨,像人迅速放下的珠簾,使人有些躲閃不及。又如萬馬奔騰一般,氣勢恢弘,傾瀉而下,它們打在地上,發出雄厚而又錯落有序的聲音,讓人有些窒息。濺起的雨水打在我腿上,有種酥酥麻麻的感覺。它噼裡啪啦的作響,卻如眾多男低音般陰沉,而又不失典雅。風被這雨震撼了,夾起尾巴灰溜溜地竄向遠處,天地間只剩下這鋪天蓋地的雨簾。

雨滴有序飛速地降落,在地上稍稍“旋轉”幾下,如舞者般優雅。之後,它並沒有立刻“融”於大地,而是鏗鏘有力的彈起,彈出一個優美的弧度,在空氣中稍稍停留,最後輕柔地降落,湮滅。這整個過程中,好似一朵雨色的玫瑰,在陰黑的背景下,綻放,枯萎,消失…

雨越下越大,雨速也在不斷加快,雨滴如堅定向前的腳步,在潔淨地面上踏出一個個深深的腳窩。半空中,隨著一聲巨響,劃過一道紫色閃電。它彷彿把雨打成了碎片了,使雨滴有些零亂,但這零亂,卻讓它如綴滿繁星的夜空般美麗,我雙手合十,傻傻地許下一個願望:願這夏雨之美,永存人間。

雨緩緩地減速,再慢慢減少,直至消失……雨停後帶來的清涼完全覆蓋了夏日的熱氣,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清新的味道,吸入一口,通過我身體的每一個毛孔,無不暢快!拾起花朵和葉片上晶瑩的雨露,散發出的香味,令我回味無窮。時間彷彿停留在了這一刻,停止在這雨的美景裡。

置身於雨後美景中,我明白,我已銘記那種恢弘之美,那種輕柔之美,那種朦朧之美,那種清新之美。我愛這,夏日的雨。

古鎮春韻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324字

白牆黑瓦,雕格花窗,這是古鎮安昌的風韻。

春日裡,走在古老的長廊下,萬束迎春花從細密的磚縫中湧出,把萬縷綠色的枝條拋向小河,像是綻開的禮花。茂盛的綠葉中,鑲的是星星點點的黃花。微風掠起,垂在水上的花朵,和著小河上的細紋,輕點著水面,把碧水化成甘露。鏽色的柱子,小小的石板,青苔是綠得可愛,蒲公英是黃得熱情。一片青苔就是一個嶄新的小世界,又層層疊疊把石板路裝飾得無比可愛,讓人不忍落腳。

碎瓦上高掛的羅漢松又抽出新的枝條,爬滿白牆的爬山虎又向上踏去。它們貼在牆上,成了一幅幅有趣的圖畫。牆是紙,葉是墨,畫出垂柳,綠得生輝;構起大湖,波光粼粼;抹出密林,蒼翠欲滴。似乎是天然的牆紙,點綴著古鎮。

花朵、綠蔓、蒼松、小橋、老屋……它們是古鎮春天的新發現。

品味生活之樂 篇5

國三作文 ,649字

一代文豪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守護了自己的尊嚴。隱居山林,遠離當時戰火紛飛的塵世。過著“不慕榮利”“造欽輒醉”“採菊東籬”“悠見南山”“與願無違”的雖貧而樂的生活。在自己的“桃花源”裡創作,一生樂觀,滿足。品盡了生活之樂。

反觀當今社會,人人心浮氣燥,追名逐利。尤其是年輕人,大多過著朝九晚五,三點一線的生活。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使他們無法品味生活之樂。就連書店的書架上擺得都是《如何炒股》,《百萬富翁》。那些古典名著,詩詞精選早已銷聲匿跡。

因此,我認為想要品味生活之樂。首先,要放下名利,放慢腳步,這樣才能發現生活之樂。走馬觀花,心浮所燥,就永遠無法發現生活之樂。而發現是品味的前提,若無法發現就無從談及品味。可見,放下名利,放慢腳步是品味生活之樂的前提。

其次,熱愛生活也是品味生活之樂的先決條件。貝多芬在藝術將要達到巔峰之時,不幸耳聾。但他熱愛生活,並未因此放棄,品盡生活之樂。最終,創作出不朽的《歡樂頌》使得羅曼罗蘭都不禁感慨道:“世界給了他無盡的痛苦,他卻給了世界無盡的歡樂。”正是由於貝多芬熱愛生活,才能品味生活之樂,最終,創作了《歡樂頌》。

最後,我認為大量閱讀,豐富自身內含,才能品味出真正的生活之樂。一個無文化內含之人,是沒有品味生活之樂的能力的。他所認識到的只不過是最膚淺的東西,無法得知事物的內含。因此,我們應提高自身修養,才會品味出真正的生活之樂,並從中得到滿足。

年輕人,放下名利,放慢腳步並不意味著喪失鬥志,消極處世。而是去品味生活中真正美好的東西。

?直古鎮之旅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784字

今天,我們要去?直古鎮遊玩啦!

我和同學們坐在大巴車上經過一路的飛奔,可算到了?直古鎮。聽其他的遊客們說:“這裡有許許多多好吃的,好玩兒的,在古鎮的正中央還有一隻神獸呢!”聽到了這些,我都有一點迫不及待的到古鎮裡面去看看了,我們走著走著,“哇!多麼雄偉的神獸啊!”我不禁讚歎道。“老師,這隻神獸叫什麼名字呀?”“它呀,叫?端。它還有一個十分可愛的名字,叫端端。”“有這麼好的機會,我們踉它來個合影吧!”拍完照後,我們去了葉聖陶紀念館。以前我對葉聖陶老爺爺還不瞭解,但是一來到這兒,我彷彿什麼都知道了。

“咦?這本書怎麼那麼厚啊?”我好奇地問。“這本書叫《多收了三五斗》是葉聖陶老爺爺寫的。”老師說。接著我們又遊玩了好多地方。

我們走著走著已經十一點半了!在學校這個時候早就開始吃午飯了。我對導遊姐姐說:“導遊姐姐,我們餓了,找個地方先吃點兒東西吧。”“好!”導遊姐姐和大家一起找地方坐下來吃午飯,吃完午飯我們跟著導遊姐姐去了一個地方,完成一項小小的任務。“請大家安靜下來,今天我們要完成一幅主題為《紅領巾心向黨》的巨畫,大家一定要團結起來,分工合作哦!”還沒等導遊姐姐說完,我們就迫不及待的畫畫了。大家你塗一點,我塗一點,我們很快就把這幅巨畫完成啦!有人的手上五彩繽紛,有人的臉上像小花貓一樣;還有人笑開了花兒!最後我們和這幅巨畫合影留念,稍稍休息了一會兒,我們就回學校了。

這次旅行真的很開心!

作者:江蘇崑山高新區玉湖小學“玉湖文學社”四(3)班 黃浩

小記者證號:J195529 指導老師:馮瑜

品味四季之美 篇7

國三作文 ,806字

春,是一年的開始,是起點;夏,是一年的耕耘,是努力;秋,是一年的豐收;冬,是一年的休息,是結語。

這個春,從“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中來,這個春的雨很柔軟,也很聰明,它“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總是在“潤物細無聲”默默地滋潤著土地。這個春,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時節。當“人間四月芳菲盡”時“山寺桃花始盛開”。

夏不知不覺來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夏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季節,“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夏天的荷花就像一個純情少女,她那妙曼的身姿,立於水面之上,就好比“一枝紅杏出牆來”。夏天是耕耘的季節,可不要“老大徒傷悲”時才想起。

秋穿著她那火紅的羅裙來了,“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處處都透出秋的氣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別忘了,秋是收穫一年的勞動成果的時間。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這時世界都潔白了,就好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片潔白。這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在這冬天,花兒都落了,它們並不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只是“化作春泥更護花”。但是,只有“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白雪皚皚,只有這梅花與雪的較量,“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賞四季之景,品味四季之美。在這美好美好的四季之中穿梭,在這四季之中發現美,觀察美,品味美!

品味古村落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895字

那一天風和日麗、風高氣爽,太陽對著我們咪咪笑。於是我們帶著愉悅的心情,好奇的腦袋踏上了遊覽古村落的征途。

西樵百西村頭村

到了西樵的村頭村,在村長的帶領下,我們首先來到潘氏大宗祠。進了宗祠,我頓時感覺一股巨集偉的氣勢在我身邊徘徊,瞧,潘以暫、潘斯廉那些歷史偉人被人們用故事記下在文化館裡。再看看宗祠的上方有一塊金光閃閃的牌匾,是皇上頒給進士潘斯廉的。

接著我們來到了文武廟,聽村長說他們村的偉人都來這裡上過香,所以人們叫它“文武廟”以後的每年人們都會來這裡上香。它的旁邊是一座古老的“祥齋祖祠”。許多才子賢達都出自於這祖祠的這世系呢!

村長給我們介紹完就帶我們到貫穿整個村子的和恆大街了。那條街像一條蜿蜒的龍,自由地穿梭在村子裡。走在和恆大街上,遠遠望去,看,那裡有一座古商鋪,這座古商鋪還見證了和恆大街這古道的繁榮呢。繼續往前,一棵棵綠油油的樹在兩旁飛過,一座座古屋在兩邊坐著。這些古屋上怎麼都有兩個供起來的半圓啊?其實這兩個東西叫“鑊耳”,蘊含富貴吉祥之意,村裡許多屋子上都有兩個鑊耳,像兩隻大耳朵。

九江煙橋村

吃完飯後,我們來到了九江的煙橋村。一條條柳條在微風中舞蹈,我走在陰涼的小道上與同學們細語不久便到了煙橋旁。導遊跟我們說,我們可以去走走煙橋,這是村子十分有特色的一條橋。過了半晌下起了一陣綿綿雨,我們走進何氏六世祖祠去走進歷史。走出祖祠,我們來到“博物館”來看看何氏偉人的豐功偉績和他們的漂亮書畫。

我們走在煙橋正道上,穿過許多古屋,有位於煙橋村之北的明鏡祠,位於明鏡祠鬆桂巷的朝廳……我們繼續前行著,往前走來到了何昱利的故居,何昱利他是一位愛國的古巴華僑。前面有一戶人家,他家的旁邊就是晚香園了。出來了,我們在進來的地方又參觀了蘭桂坊和星橋書舍。

夕陽西下,我們的旅程伴隨品味古村落的快樂中慢慢結束了,落日的餘暉照耀著我,我又慢慢進入了美好的遐想……

多麼美的景色,多麼美的歷史,多麼美的西樵百西村頭村和九江煙橋村!

品味書之韻 篇9

國一作文 ,843字

人生離不開書籍,就好像樹木離不開養分一般。

書,像一劑調味劑,使黑白單調的生活變得色彩斑斕;書,像一杯洗滌心靈的聖水,使我們捨棄虛浮擁有踏實;書,像一種筆墨之間的情調,使我們脫離平庸品味生活之真諦。

書,是人類的摯友。在書中的我,可以汲取許多知識與啟迪。兒時,媽媽會問我:“你聽外面的孩子玩得多歡暢,你不去嗎?”那時的我卻一臉天真地回答:“書就是我的朋友啊!”我不怎麼明白,小夥伴只會陪我玩樂,而書卻可以給予我無窮的精神財富呀!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書的喜愛也與日俱增。每逢節假日,我更喜歡在書中遨遊:在《繁星·春水》裡,我感悟著成功的人外表或許風光無限,但我們常忽略了他們成功背後所經歷的磨鍊。是啊,不經風雨,怎見彩虹;在李白的詩篇裡,我體會著李白的仕途坎坷、小人陷害、家鄉之思,以及他“直掛雲帆濟滄海”的熱血壯志……

書,是連線夢想彼岸的橋樑。書,融古通今,通曉天下之大事。“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年少時,聽父母講,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在那個中華民族被殘忍踐踏的時期、在目睹了中華人民被無情的虐待之後,心中的愛國情懷被點燃,而為他以後圓中國復興之夢打下堅實基礎的,正是書籍。在那個水深火熱的時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口號響徹大江南北,偉人亦如此,我們當今社會又有何理由不讀書,不愛書呢?

書,是我們的良師。“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的一生”,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書籍不僅對我們的學習有重要作用,對道德素質和思想意識也有重大影響。我們在書中暢遊的同時,會潛意識與書中人物進行比較,無形中提高了自身素養。由此可見,書的確為我們的良師,潛移默化的滋潤著我們的心靈。

書籍,是你帶領我領略浩瀚歷史長河中的印記,是你帶領我欣賞茫茫銀河中那些不朽的名著……是你讓我的人生更精彩!

品烈山之韻秀南湖之美 篇10

國二作文 ,670字

春天。晨風悠閒地穿梭在安謐的烈山,撥動著樹兒的心絃,輕輕奏出柔柔的旋律。鳥兒伴著輕盈的葉子跟著風兒的交響曲輕歌曼舞。

晨星還未完全散去,在如此安謐的早晨,或許蒼穹還沒睡醒。

終於,初升的太陽把金燦燦的碎片灑向湖面,湖面波光閃動。幾聲犬吠打破晨的寂靜,宣告著忙碌的一天開始。出發!我整理好心情,來到南湖公園那條熟悉的路。

我喜歡獨自漫步在這條安謐的路上,雖然只是孤身一人,但我不無聊,我不寂寞,反而能感受到清晨南湖公園的靜美,真是種美好的享受!因為,這裡是南湖,南湖在烈山,烈山是家的港灣。

我在望著湖面,傾聽湖水,聆聽她神話般的戀情,聆聽她古老的歌謠,聆聽她動人的心律……一層層的波紋盪漾,盪滌著我的心靈,水中天空與白雲的倒影,更是美輪美奐。她將我帶到一個童話世界,這裡只有幸福,我沉醉……

良久,我從夢中醒來,繼續我的前行。這條路上,幾乎沒有車駛過,偶爾疾馳一輛三輪車,也會讓我有詩意的想象。很慶幸,這裡沒有機動車鳴笛,沒有商販們叫賣,沒有“收購廢品,修理傢俱”的湊熱鬧,沒有機械運轉的刺耳,沒有各種方言的引吭高歌,有的只是一路看不盡、說不完的景緻。悠哉、悠哉!想起白日的噪聲與這時的寂靜,我現在真的很開心,很幸福,至少我的耳朵會這麼認為。

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到了環湖路的盡頭,我依依惜別那安謐的公路、那悠閒的風兒、那詩意的湖水、那悅耳的天籟。也或許,當我邁出腳步的那一刻,南湖將會甦醒,但還好,這裡所有的良辰景緻,已被我“收入囊中”,烙印在深深的腦海裡。

啊,南湖!我愛你,愛你的每一件傑作!

啊,烈山!我愛你,愛你無限美好的錦繡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