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之分相關作文20篇

善惡之分 篇1

國三作文 ,750字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當年劉備告誡兒子的話。什麼意思呢?不要認為善良的事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為醜惡的事小而作惡。

在我們身邊,善惡無處不在。尷尬的是,有時人們會誤把善當成了惡。例如:你發現一輛自行車倒在地上,出於善心,幫忙扶了起來,恰好車主看到了這一切,於是他就主觀地斷定你是要偷車;你發現有人把錢掉在了地上,趕緊拾起錢來去找尋失主,結果卻被別人誤認為是小偷。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經常發生。

可能有人會說:“當今社會很多好人都被當成了惡人,我們大可不必一心向善了。”非也!面對一件事情不要過早下結論,要先分辨是非。

善惡在本質上就有很大差別,它們是性質對立的兩個方面。怎麼區分呢?當你處理事情的時候要沉著冷靜,先了解情況,不要讓好人寒心。我自己也對善惡的理解有很多感想:給殘疾人、孕婦讓座是舉手之勞的小善,而熟視無睹地閉目養神就是惡了;別人有問題向你請教,你雖然忙得不可開交,可還是認真細心地解答便是真正的熱心人……

當今社會,有人善惡不分,也有人無惡不作,這更突出了善事的寶貴。

一件善事可能會使你流芳百世,而你一生作惡定然遺臭萬年。不管惡人做多少惡事,都會被善人彌補回來的。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從小就是善人,並不斷做善事。

一件小事是善是惡取決於你對這件事的態度,如果你心懷善心去做這件事,這件事就是善事,而如果心懷惡意,就會損人損己。

對待小事的態度是區分聖人與普通人的重要標準。一件小的善事做一輩子,平凡就變成了偉大;一件惡事,偶然為之,也許會毀掉一生最重要的機遇。不要因為善事小就不做,不要因惡事小就胡作非為。

“善惡之分,人生選擇!”

善惡之爭 篇2

國一作文 ,1052字

靜坐,聆聽。書卷聲,風聲,雨聲,車聲,聲聲入耳。“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抬頭仰望的那片天空,除了雲朵,雨滴,還有一片隱形於肉眼,雨滴落下時穿過的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橫行的時代,人類對自身的定位與認識逐漸模糊。很多時候因為各種碎片化的事物,而愈發浮躁,卻忘了去自我反省本身。前些日子在讀雜誌時,還記得看到了老戲骨陳道明的一篇文章,大致記得其言。在早些時候,演員多數有入錯行的心理,所以也不對出人頭地抱有所期。而這個時代的演員,部分已至為了達到目標與利益而非爭個“你死我活”。人性的複雜本已決定了善惡之爭的存在性,但在這個物質等條件所主宰的時代,善惡之爭已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愈演愈烈。

不論是從性善論出發也好,性惡論出發也罷,不可置否的是人類不同於人工智慧,不同於其他生物的關鍵,在於人類具有意識與人性。

而人性在善與惡的鬥爭之下走向歧化,有的人善,有的人惡,有的人善中有惡,有的人惡中卻亦有善。

若言人性本善,有人卻走向了異端,甚至是不知不覺中。之前暑假票房大賣的《戰狼2》,卻不巧碰上了四川地震。於是抨擊聲開始響起,逼捐這個詞也一時馳騁於人們的手機螢幕上。不可否認的是,捐款的確是出於善意的表現,但一旦走錯了形式就被定義成了道德綁架,善與惡僅在一念之差,卻差之以千里。在這背後是人類價值觀的扭曲、世界觀的錯誤走向。大聲呼號的人以為自己本身言之有理,殊不知已被惡侵蝕著心靈。

若言人性本善,有人卻習慣於戴著有色眼鏡去審視這個世界。前些日子成為熱點的榆林產婦事件中,不少輿論聲中所反映的是女性生來就該以生殖,傳宗接代為本身職責這般的可悲觀點。事物形成兩極分化,一類是默哀、或追其背後真實情況而理性發聲,一類則是事不關己肆意抨擊的扭曲心理。善惡之爭藏在每個字眼背後,更藏在人心。網路上鍵盤俠的泛濫,任何熱點都染有時代顏色的一個人類社會階級,善惡的糾紛永不停歇,愈發劇烈。

但我更想說,若言人性本善,是的,世界仍充滿愛的蹤影。即使是上述兩個熱點所反映的背後反思,善的大量存在是顯而易見的。只是有時出發點正確,而走錯了方向。大至社會上慈善機構的存在,國家政府對於災區人民的關心與救助,小至朋友圈裡轉發的為流浪貓狗尋找主人,志願者分享心路歷程,樓下早餐店老闆同意你的賒賬。與其說這是一種必然性,若作為選擇性來理解是否將更加溫暖。阿爾法GO戰勝柯潔,更多的是人們對於柯潔的鼓勵與支援。人性始終有其魅力,善惡之爭也將永存於世。科技的發達也抵不過一顆赤誠的心,因為心擁有溫度,善惡的存在也並不矛盾,在於心的選擇。

學會善惡分明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2字

週末中午,做完家庭作業和課外作業,一群群瞌睡蟲繞著我頭轉,不一會想睡覺了,可這麼熱的天,怎能睡著呢?乾脆把紗窗開啟吧。誰能料到,我剛開啟紗窗,一隻蚊子乘機溜進來。我雙指輕輕一捏,就把它活捉了。

我好奇地看著它:它這麼弱小,六條纖細的腿在無力地蹬踹,想要逃出我的手掌心。我想到常看的《人與自然》節目,凡是有生命的動物,我們都要珍惜它的生命。所以我若捏死它,是不費吹灰之力,以強凌弱的。還是以和為貴吧。阿彌陀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小動物和平相處的念頭,使我發起了善心,輕輕鬆開手指,把它放飛了。這時,我睏倦地躺在床上,不久便入睡了。

蠢人幹蠢事,放走蚊子受報應。

下午三點鐘,我感到右胳膊又癢又疼,定睛一看,蚊子“送”我三個大紅包。我左想右想,想到了它—中午從我手裡逃脫的蚊子!竟然恩將仇報!我非送你上西天"取經”不可!想著想著,我站了起來,拿起蒼蠅拍,在房間裡鬧得雞飛狗跳,苦苦在房屋裡尋找這個可恨的蚊子。牆壁上,冰箱上,窗簾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找到這個“壞蛋”了。“啪”!可惡,這個蚊子太走運了,竟然從蒼蠅拍中的小洞飛了出來,逃之夭夭。下次再碰到這隻可惡的蚊子,我一定要致它於死地。

事後,我反思了一下,這事責任在我頭上,要不是對它起了善心,忽視了蚊子的本性,就不會善惡之分,也不會發生“智放蚊子”的愚蠢行為。唉,看來對壞人不能有半點憐憫。

善惡只在一念之間 篇4

國一作文 ,577字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劉備臨終前對兒子的告誡:即使要做的善事很小但也不可以不為;即使一遇到的惡事小到微乎其微也不能去做。

面對一件事,我們有無數種選擇,這些選擇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惡。

例如,一群二三年級的小朋友在操場上踢足球,而你卻衝上去一腳將足球踢飛。你沾沾自喜,覺得自己高大無比,殊不知這就是一種惡性事件。

再比如,一位同學因考試失利而痛哭流涕,而你認為沒有意義,便小聲嘟囔一句:“有什麼好哭的,矯情!”卻不知道,那個聲音穿過圍在她周圍的人群直擊她的心。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便也是一種惡。

那麼,什麼又是善呢?

當別人不小心弄髒了你新買的鞋,他對你說抱歉時,你可以憤怒地對他說:“沒長眼睛啊?”也可以微笑著對他說:“沒關係!”如果你選擇了第二種,那便是一種善。

董卿被稱為“中國才女”,在一次採訪時,她穿著一條裙子不方便蹲下,便直接跪在了地上進行採訪。對別人的尊敬,亦是一種善。

善是一束從心底萌發出的陽光,而惡則是一片黑壓壓的烏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正在告誡著我們,如果想從心底做個善人,那麼就要從小事做起。讓我們期待有一天,善的陽光照亮整片大地吧!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474字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這句話是一個真理。書海無涯,你可以盡情的在裡邊遨遊,獲得無窮的知識。

書就像藥一樣,可以醫治愚笨,記得我第一次讀書時,讀的是《格林童話》,這本書深深的吸引了我,隨一個個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喜怒哀樂也跟著喜怒哀樂,我感受到了書的美妙、書的神奇、讀書的快樂。在快樂中、在悲傷中、在憤怒中,我受到了無窮知識的滋養。我看完這本書後,一頭扎進了書籍的海洋,注音讀本、童話世界、科技天地,都是我的最愛。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就更喜歡看青少年喜歡閱讀的書籍了。我看的第一本青少年書是《綠野仙蹤》,我剛看就被主人公那奇異的歷險吸引住了。她所認識的鐵樵夫、稻草人、南方好巫等人都很善良,看完後,我不禁被深深地吸引了。

有了書的幫助,我就再也不為缺乏知識而煩惱了,書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伴侶。它帶領著我進入了神奇的大自然,享受著無窮無盡的綠色世界,使我領略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奇特;他帶領我進入了奇妙的科學世界,他就像一股強勁的動力,激勵著我不斷開掘,不斷探索……

感謝書籍,感謝名言,書籍帶給我知識,他像藥一樣,醫治了我的愚笨,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友善,生之本 篇6

國二作文 ,895字

世界是美好的,但這美好不僅靠個人的努力,還要靠許多人的團結。俗話說的好:“眾人拾柴火焰高。”這不說明了人活在這世上就要團結嗎?

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一分子。團結、互助、友愛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質,只有擁有這種優秀的品質,我們才能有機結合起來,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社會才能和諧發展。

在校園,就在我們身邊,團結互助友愛的行為隨處可見。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我們舉行了別開生面的拔河比賽。雖然我們班沒有多少“重量級”選手,卻奇蹟般的奪得好的成績,同學們歡呼啊,跳躍啊!靠的是什麼?是我們全班同學一顆顆無比團結友愛的心,想為班上爭得榮譽。所以在非常緊要的關頭,大家齊心協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動作協調,終於在那心驚肉跳的一瞬間,拼盡全力取得了勝利。不容易呀!這就是團結合作的力量!

在我們校園生活中,也時常有一些不和諧的事情的發生。前不久,我們班的兩位同學因為一件芝麻大點兒的事兒而傷感情。一個同學在做操時手無心的碰到了前面的同學,前面的同學以為是後面的同學在逗她,就回打了後面的同學,於是,她們就這樣你一下,我一下的真打了起來。要不是同學制止,還不知會打成什麼樣呢。從那以後,她們互不理睬,有時還要找點小事報復,吵架。這件事一直延續了幾個星期,其中一位同學還想轉學呢!多虧同學把這事告訴了老師,老師把這兩位同學請進了辦公室,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和耐心的教育,使這兩位同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來成了互相幫助的好朋友。要是同學間互相謙讓,互相容忍,寬巨集大量,就不會有這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同學們,讓我們多一份關愛,少一些爭執,多一份真情,少一些矛盾,讓生活中不和諧的音符通通消失,讓我們用團結互助奏出美妙的樂曲!讓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校園充滿和諧,讓我們每一個同學在和諧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讓大家在這個溫馨的大家庭中快樂的擁抱著,讓我們感受到人性之善良的互通,頻繁的親情往來讓我們激動不已。這種感知時常在我的心中靜靜的流淌……

作為新一代的中學生,我們更應該在呼籲共建和諧社會的大環境中,努力學好科學知識的同時,與民族同學團結友愛、互幫互助,讓民族之花開遍祖國每個角落!

常懷真善美之心常幹真善美之事 篇7

國一作文 ,1040字

“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真、善、美,自古以來就被世人所追崇;假、惡、醜,在任何時代都會被人們所不恥。舉手之間,有善惡之分;點滴之中,有美醜之別。12年的人生經歷中,我對真善美三個字的內涵有了深切的體會。

從一個小孩子身上,我明白了做人應該誠實的道理。記得有一次,我們小區有幾個小孩子經常在一起玩。有一天,有一個孩子的腳受傷了。我湊過去一看,呀,傷口已經化膿,血肉模糊。再看他,他的眉毛成了一個“八”字,眼睛紅紅的,肯定是哭過了。不一會兒,他媽媽趕來了,焦急地說“兒子,是誰把你弄成這個樣子的,告訴我,等一會兒揍他。”那個小孩卻說:“不是他們弄的,是我自己摔傷的。”夥伴們聽了這話,臉上洋溢著笑容。我很吃驚,我本以為他會亂指認他人來開脫自己,但是他沒有。最終,他選擇了誠實。從這件事中,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做人要誠實,要勇於說真話,敢於承擔責任。

從爺爺身上,我懂得了善良的含義。記得有一次,我和爺爺在一個小巷子裡散步,遇到了一個揹著幾個旅行包的陌生人。我看見他滿頭大汗,背上的大包,看似很重,他的背好像差一點就要垮了似的,每邁出一步都顯得很艱難。爺爺熱情地說:“快把背上的包袱給我,幫你提回去。”那個人連忙說:“那就太感謝您了。”爺爺就提著那個很重的包袱和那個人一起往他家走去。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做人要善良,要像我爺爺那樣樂於助人。當別人有困難時,只要伸手幫一把,對自己而言是舉手之勞,對別人來說,就是雪中送炭啊。

從一位鞋匠身上,我理解了什麼叫“無私奉獻”。我家附近有一個鞋匠,他年過花甲,生活貧困,從未看見他有什麼親人。他一直都在幹他唯一的活兒:修鞋,從早到晚,無論颳風下雨,他從沒有缺席過。有一次,我路過他家,修理臺上竟然沒有人?突然,我看見有一群人圍在一起在議論著什麼,我擠進人群,我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原來,就在剛才,一個小學生一不小心掉進了下水道,修鞋的老人為救人而被一輛貨車從腿上碾過去了。現在老人已經送往醫院。我不禁對老人肅然起敬,他是一個可憐的人,然而他一直用勤勞的雙手為大家奉獻著。如今,他因為要救一個小孩而使自己陷於危險之中,這種無私奉獻,捨己救人的精神,多麼令人敬佩呀!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同學們,我們正處於青少年時期,我們是東昇的旭日,我們是待放的花蕾,我們是將展翅翱翔的雛鷹,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常懷真善美之心,常幹真善美之事,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和諧美好而奮鬥!

善心之花向陽開放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916字

人之初,性本善—題記。

三月,花兒競相開放,如同給大地媽媽換上了美麗的衣裳。學校掀起了“誦讀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的浪潮。清晨,遠遠地便能聽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的琅琅讀書聲。

對於一直喜歡閱讀的我來說,能在有花兒相伴的季節裡誦讀國學經典,那種愜意真是妙不可言啊!每每誦讀,總會有心靈的收穫和成長。而最大的收穫便是心要向善。

如何向善?我從《弟子規》中找到答案:向善首先要孝敬父母—“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

從此以後,我不再放學後不跟媽媽說就去瘋玩;我不再沒完成作業就玩電腦;我不再在媽媽教育時頂撞媽媽……

雖我不知“香九齡,能溫席。”但我能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媽媽因為課多嗓子嘶啞疼痛,我會悄悄地泡一杯熱乎乎的蜂蜜水放在媽媽辦公桌上。在媽媽即將炒好菜時給媽媽盛好一碗熱騰騰的飯。吃飯時總不忘給媽媽夾她最喜歡的菜。媽媽看著這一切心裡可開心了!而我看見媽媽的微笑,就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向善要樂於助人。《弟子規》如是說:“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已有能,勿自私。”就在上週,學校組織了捐壓歲錢的活動。班主任申老師接到通知後,就在班上號召我們積極參加。老師說:“捐贈壓歲錢,是一項獻愛心的活動。無論捐多少,只要你有愛心就好。你一元,我一元,一元元地聚攏起來,會變成幾十、幾百甚至更多更多,這樣就夠幫助幾百個農村的小學生。他們就能像我們一樣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習知識、快樂成長!”

同學們聽後,異口同聲地說:“好的,我們都願意!”我想:是呀,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就可以讓世界更美好!我一定要把我所有的壓歲錢都捐上去。

第二天,同學們紛紛將手中的壓歲錢交上去—有五元、有十元、有十幾元的……我也迫不及待地走上臺,毫不猶豫地將壓歲錢鄭重地放入鮮紅的捐贈內。就在這一刻,我彷彿看到了一張張洋溢著幸福的笑臉。

三月溫暖的陽光照在我的身上,我知道我內心的那朵善愛之花早已向陽開放。

“人之初,性本善……”耳邊又傳來同學們的琅琅讀書聲,悠長,悠長……

善意之心溫暖生活 篇9

議論文 ,516字

善意之心如同春日的陽光,能夠溫暖我們的心靈;善意之心如同夏日的微風,能夠吹去我們額頭上的愁雲;善意之心如同沙漠裡的綠洲,能夠滋潤我們乾涸的喉嚨……

那天,我過去姐姐的教室找她,因為姐姐在學校住宿,媽媽託我帶一袋糖果給她。

像往常一樣,我來到了姐姐所在的教室外,透過玻璃窗,盼望著能夠看到姐姐。可是,這一次,我怎麼也找不到姐姐的身影。於是,我就在姐姐的教室外面轉來轉去。這時,有一個大姐姐走了過來,友好地問我在找什麼,我如實告訴了她。她笑了笑,說:“我是你的姐姐隔壁班的,雖然我不認識你的姐姐,但是我可以幫你把東西拿給你的姐姐。”我看著她,友好地笑了笑,然後從那一袋糖果中拿出了幾顆糖果遞給大姐姐,說:“大姐姐,這些糖果很好吃,你也嚐嚐吧!”她接過我給的糖果,並向我道謝。我們兩個人坐在教室外面的臺階上,一邊吃著糖果,一邊聊著天。

過了一會兒,我便向大姐姐道別,並託她把那一袋糖果拿給姐姐。

我們以後再也沒有見過面,也許,她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她,但是,我始終會記得,曾經有一次,她幫過我忙,我們還一起快樂地吃著糖果,聊著天……

的確,友好能夠拉近你我的距離,不管我們認識不認識,只要各自懷著一顆善意的心,那麼我們將會感到生活的美好。

善惡一念間 篇10

國一作文 ,675字

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讓我一直對那些在藍天白雲下自由飛翔的小鳥心存愧疚。儘管,我是那麼地喜歡它們。

去年的一天,我到菜園去找奶奶時,無意中瞥見一隻被絲網纏住的小鳥。於是,我懷著好奇心走過去,發現那隻可愛的小鳥正在撲楞楞地掙扎。歐耶、它還活著。我很興奮,手忙腳亂地準備幫它逃出“魔網”。它又掙扎了幾下之後,發現我並沒有惡意,便開始任由我“擺佈”。可是這“籬笆網”真的不好對付,我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它卻兀自“巋然不動”。最後,我決定為了這隻小精靈,把網給弄壞—沒辦法,我是“逼不得已”呵,相信換了你,也會這麼做。

成功“解救”後,小鳥的去留成了一個難題。我欲放它歸去,又想讓它陪我這個“恩人”生活一段時間。最終,在自私心的驅使下,我將小鳥帶回了家。一路上,小鳥瑟瑟發抖,幾次三番想掙脫出我的手,完全可以看出它多麼想重回藍天,多麼想無拘無束地在天空翱翔。可我當時只顧偷著樂了……

第二天早上,我們一家人都在高高興興地吃飯,也都為家裡添了一個新成員而感到開心。但,這一切,被一隻可惡的貓給打破了。那隻貓在大家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向那隻瘦弱的小鳥發起了進攻,而小鳥卻被繩子拴著……氣急敗壞的我近乎瘋狂地趕走了那隻貓,併發誓見它一次打它一次。如果我沒有把小鳥帶回家,它此刻本應該與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快快樂樂地嬉鬧玩耍。

善惡一念間。我將小鳥葬在了自家的菜園裡。想想,我原是小鳥的“恩人”,可後來卻成了“劊子手”,一個“罪人”。已讀七年級的我早該明白,任何生物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我們不應該去人為地改變。小鳥的死,讓我內疚並哀傷至今……

體驗之分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896字

肯定,是別人對你的認肯,在職場上,是一種管理方式的能力;在做人上,是對別人的一種信守諾言;在做事上,是一種負責的態度……

我依然清晰的記著:我從小就像一個掌上明珠,被父母呵護著,過著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的像公主一樣的生活。這不,因為老師的一道“旨令”,我改變了自己每天枯燥乏味的生活……

老師讓我們每一個人回家做一件家務。這可為難了我這個“公主”我回到家,想幫媽媽擦桌子,可媽媽卻說:“小孩子,去一邊,別搗亂。快去寫作業,你現在只要好好學習。”我聽了,垂頭喪氣地躺在沙發上。突然,我像一隻小狗一樣,吠著一股清香的香味,向廚房走去。哇!媽媽正在做妹妹最喜歡吃的蛋黃羹,我哀求媽媽,讓我給妹妹做一頓飯吧。媽媽見我這麼自信,便放心的交給了我。媽媽臨走前對我說:“要每隔五分鐘看一下哦,不要煮老了……”我把媽媽從廚房裡推出去了,說:“我自己可以的,不要嘮叨了。”我自己站在鍋前做飯。過了一會兒,我放了一些鹽,把碗端了出來,讓媽媽嚐了嚐。媽媽皺著眉頭說:“你嚐嚐,好像有點鹹吧?”我不解的嚐了嚐,果然,鹹的沒法說。連我都嫌鹹,妹妹就更沒法吃了。我立馬轉身回廚房,重新做。

我做的時候,每回放一點鹽。做好了,我小心翼翼的端給媽媽嘗。過了一會兒,媽媽抬起頭對我豎起大拇指,滿意地說:“你嘗試地邁出了第一步,不錯,為你點個贊!”媽媽的這個贊,比考試得了滿分還開心。這像是媽媽對我的肯定,給我的一個甜蜜的滿分。我心中懸著的那根弦終於放下了。我開開心心地給爸爸打電話,告訴他,我會自己勞動。不要再過著小公主的生活了。我要自食其力,是因為:老師的作業,媽媽的肯定,讓我從此改變了。我心中懷著媽媽給我的“一百分”,我開開心心的度過一個晚上。笑著入眠了。

滿分,不只是學習上的一百分。也是陌生人及親人給你的肯定。是給別人心中留下的一個完美的形象。滿,也可以是完美之意,可以說是最完美的分數,也是最高階的評價。得到它的人,一定幸福纏繞。久久地沉浸在甜蜜的空間,無法自拔。

而媽媽對自己的最高階評價,何嘗不是一個甜蜜的種子,埋沒在自己的心田中,等它發芽長大,成一棵甜蜜的參天大樹。讓所有看見它的人,都陶醉在無止境的美妙中……

善良之舉 篇12

國二作文 ,742字

生活中,你的任何一次舉動,都可能使他人獲得幫助,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善良之舉!

大街上

正是颱風天,暴雨伴著颱風,來往的行人十分狼狽。大風呼嘯而過,使勁地吹著過往行人手中的傘,傘被吹得向後翻去,天上的雨也豪不留情地向地面襲來,此時沒有一把大傘是不行的。在一家已經關門的店鋪的屋簷下,一個澄黃的身影靜靜地站著,他望著瓢潑大雨,凝視家的方向,就那樣靜靜地站著。不知站了多久。突然,一個蹦蹦跳跳的小姑娘蹦了過來,遞給了他一把傘,用兒童特有的童聲說道:“爺爺,這把傘給您用吧!”說完便走了。他望著傘,陷入了深思。他心中或許有驚訝,或許有好奇,但我想:更多的還是因為感動吧!

書店裡

這家書店裡的人不多,只有零散的幾個人倚在書架上看書。一個小女孩推開門走了進來。年紀不大,估計只有四五歲的樣子。梳著兩個羊角辮,伴著她的腳步,辮子一前一後地晃動著,甚是可愛。只見她熟門熟路地來到繪本區,抬頭認真地端詳著書架上的書籍。突然她往上蹦了蹦,似乎是看中了什麼書,想看卻拿不到,她顯得很著急。這時,旁邊走過來一個小姐姐,蹲下身子,似乎在問她想看什麼書,然後站起身從書架上那了一本,遞給小女孩,小女孩道了聲謝,甜甜地笑了。簡單的舉手之勞便能換來小女孩甜美的微笑,何樂而不為呢?

地鐵上

站到了,上來了一個坐著輪椅的殘疾人,地鐵上的人見到了,都躲得遠遠的,生怕一不小心碰上了。殘疾人很失落地來到了車門口,地鐵在行駛,輪椅隨著行駛一會兒往前,一會兒往後,十分不穩。這時,坐在旁邊玩手機的小哥哥伸出腳頂住了輪椅,使它不再前後移動。一路如此 ,最後,殘疾人放心地睡著了。一個小小的善舉給人帶了無限的安心。

在生活中,你的任何一次善良的舉動或許都會給他人帶來幫助,希望這個社會能多一些善良的舉動,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AI時代需謹慎“惡之平庸” 篇13

國一作文 ,1085字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特在解讀希特勒手下納粹集中營大肆屠殺猶太人提出了“惡之平庸”的理論,即當罪惡的長鏈延伸到一定長度而不可直接辨認時,所有長鏈上的一顆顆零件只會機械地重複其本職工作,本能拋棄了人性本應該有的價值選擇和道德感知能力,呈現出沒有絲毫罪惡感的冷漠的“平庸”。

時光如梭,當人類社會步入人工智慧時代,計算機科技革命全面爆發的繁榮時期,計算機行業巨頭蘋果公司總裁庫克頭腦的思維卻與阿倫特“惡之平庸”的理論跨越時空,奇蹟般地有了交叉點。他以為,他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他所真正警惕的是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

猶太民族慘絕人寰的血肉屠殺投射的陰影足以讓人不敢輕視“惡之平庸”的論調,然而AI時代,我們更需謹慎“惡之平庸”。人工智慧的星火讓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燎原之勢,這場科技革命之火究竟為人類進步再添璀璨之光或者推向人性消彌泯滅的絕望深淵,尚未可知。

人類的思維何以被計算機無形地操控,無形間丟盔棄甲成為被動的一方?大時代背景下人類逐漸陷入思維惰性或可解釋一端。計算機的高度化普及輕易地將人們引向了懶於思考的危險地域。如若可以在既定的編寫好的軌跡上重複著自己的本職工作,豈不是省卻了一番手忙腳亂,豈非妙哉?無數人同當年集中營中的納粹軍官一樣,溺斃于思維惰性的溫床中,本能地忘卻了人與機器的區別之分。

其二,計算機科技無縫不入地滲透進人類生活的角落,原本完整的時間被碎化,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頻率日趨減少,階級壁壘無形間又高築一層,人情溫暖瞬時間又沖淡了一分。正如卡夫卡小說“變形記”中的格里高爾,高度機械化的生活迫使他變形成一隻“醜陋、骯髒”的甲蟲,在“舔”盡了父母兄弟最後一滴寡淡的親情之後,永遠地離開了冰冷的世界,可他的親人卻因此得到了“解脫”,祈禱生活重回“正軌”的夢想終於實現。他們早已不是父親、母親、妹妹,而是被計算機思維操縱地行屍走肉罷了。

人工智慧的普及無疑是無可抵擋的大勢所向,在這特定的時代背景下,絕不可陷入泥淖之中,失去自我。鄉村詩人餘秀華、範雨素用文字向社會講述北京“皮村”與農民工群體的自我覺醒和抗爭意識,但更多的農民工卻在AI時代中奉行試圖消除一切階級的虛無主義,每天下班就是刷刷手機朋友圈,像機器一樣運作,成為轉輪上的倉鼠,滾石上的西西弗,對人生的價值一無所知。

正如庫克所言,人類最畏懼的是當我們自己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消解一切人類社會所獨有的價值選擇和道德感知能力。阿倫特的“惡之平庸”可為前車之鑑,需謹記,切莫再次上演AI時代的“惡之平庸”。人工智慧最終應該為我所用,為人類文明再添璀璨一筆。

莫讓資訊洪水沖走了善良之流 篇14

國一作文 ,873字

網際網路時代的末梢緊銜著人工智慧時代,資訊大爆炸中紛至沓來的科技發展與新聞八卦,鋪天蓋地一般向人們襲捲而來。裹挾在其中的人們便在資訊洪水的洶湧浪濤中隨波逐流,全然不知心中那份純粹的善意早已被沖刷得所剩無幾。

也許是螢幕間的資訊實在太多了,人們一時喪失了判斷力,便只將目光聚集於毫無營養的花邊娛樂新聞上,對於時事新聞和文壇新秀,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漠不關心。久而久之,朋友圈裡傳出這樣一句話:“老兵偉績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國慶期間,少有人好奇該節日的歷史背景,我國取得抗戰勝利的不易艱辛。可到了假期最後一天,幾乎只是一夜間,所有人都知道了一個娛樂圈奶油小生的戀情。於是,網路熱議,微博熱搜。這不禁有些可笑,國人對於祖國的歷史漠不關心,卻為了一個與自己毫不相干的明星而費盡口舌。那麼,到底是資訊時代使人類冷漠了呢,還是資訊時代讓人類喪失了判斷力?以至於兩者孰輕孰重。都辨不分明瞭。

著眼於現實中,看多了詐騙與偽裝的人們亦為自己的善良套上了一層鐵製牢籠。摔倒了的老人該不該扶?街邊的乞討者該不該救濟?路邊向你借錢的人能不能信任?看多了欺騙,便不願再相信;經歷了背叛,再不敢去善良。資訊時代中那些駭人悚聽的新聞將善意之流引入了一片漆黑沼澤中,人心的善意深陷其中,越是掙扎,下沉便越是迅速。

更教人心寒的是網路暴力的隨處可見而無人制止。在未了解一切真相時,螢幕前的鍵盤手們便根據僅有的資訊和網上隨意的評論,斷章取義、惡意曲解。添油加醋似的捏造一些所謂可靠資訊作為輔料,將大串的“獨家報道”像一盤美味佳餚一般端到人們面前。可其中的原料是什麼,原味又是怎樣,卻早已被黏稠的調料醬汁所遮蔽掩蓋而不真切了。資訊時代中那些隨意編造的話語亦將惡濁的汙水引入了人的心潭,那片原本清透平寂的潭水,變得動盪不安而散發著惡臭。

資訊洪水固然為人們帶來了便捷,可若其代價便是吞噬善良之流,那還不如不便捷得好。在這樣一片渾濁而看不真切的洪水中,靜心判斷,仔細辨別,為心河修築堤壩以抵禦汙水的來襲,亦敞開一條通道以迎接清泉的湧入。

莫讓資訊洪水沖走了善意之流,大抵,便是如此了。

正負之分 篇15

國二作文 ,791字

在七年級上學期,數學老師為我們講解了正數和負數,告訴我們數有正負之分,殊不知在我們這平常的生活中也擁有許多正負之分。

這天我像往常一樣來到東門,迎面而來的是一個升國旗的石臺,臺的前方標綴著四個大字:六一廣場。在石臺之上曾經有一面五星紅旗飄揚在空中,緊接著,是兩棵參天大樹,他們好像巨人一樣矗立在面前,在樹的周圍有許多奇花異草,他們好像巨人的衣裳,讓其變得更加美麗。隨後一排排整齊的路隊來到大樹之下,他們好似一條無盡的長龍,從大樹旁走過。這時一個不良的因素出現了,他帶著一個黑色的方框眼鏡,身上穿著紅色外套,揹著一個寬大結實的書包,在遠處看是一幅高大的形象。當他走到這棵大樹之下,他邁著穩健步伐,右手時不時提一下眼鏡,讓我感覺他很有紳士風度,但他卻因為疏忽,沒有拐直角。我向隊伍走去,右手拎住他的衣裳,將他拖到面前。他擺起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樣子,左手撓了撓頭皮,問道:“我怎麼了啦?”“你沒有拐直角!”我嚴肅地說道。之後,他坦然地“哦”了一聲,隨後跟著別的班走了。一般的學生被抓之後會感到很氣憤,但他卻沒有一絲慍怒,這就是一種正能量。

有正,必有負。在過去的一學期裡,我遭受了負能量的超級報復。那是一個星期五,同學們都愉快地放學回家了,而我卻依然佇立在我的工作崗位上,面對著一個個路隊。這時有兩個高個子男生沒有拐直角,我兩步追上他們,妄圖翻開他們的校牌。但誰曾料想,他們甩掉了我那脆弱的雙手,向校門口跑去。我看到這情況只好作罷,但沒過幾分鐘,這兩個的高個子男生從車庫出來,用威脅的話語問道:“你為什麼要扣我分?”我百思不得其解,轉過頭不理他們,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們立馬動起手來真看我的校牌,並憤憤不平地說,“我倒要去問問戴老師,有沒有這規矩?”隨後搶了校牌便走。這件事過後,我感到我被負能量吞噬了!

通過這兩件事,我發現了正能量的可貴,也讓我漸漸摒棄了負能量,從負能量的深淵中走出來!

開啟善良之窗 篇16

國一作文 ,496字

人世間,有的人善良助人,博得人們的敬仰。有的人陰險算計他人,最終將受到人們厭惡。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一則新聞,一位中年婦女被車撞倒,一個年輕人不顧一切地把她抬起送至醫院,結果中年婦女的家屬卻誣陷年輕人是肇事者賠償費用!

說到這兒,可能會覺得年輕人很委屈,他明明做了一件大好事,卻惹禍上身?在經濟利益面前這位中年婦女及家屬的心靈是扭曲的。不過也有一些好人,他們心中有一扇充滿善良、陽光的窗。他們不畏冤枉,堅持善良的本心,即便受到他們的誣陷,卻堅持不該自己善良的本性,繼續幫助那些受傷的人。我就非常敬佩他們那善良之窗。昨天傍晚,可能是偶然吧,我也親身體驗了下。月光照射在大地上,本應該是個和平的夜晚。一位老人突然從正常走路的姿勢變得一瘸一拐的。我想去扶她。我並不是在追求名利,也不是想當活雷鋒,而是在幫助受傷的老奶奶。我心中善良的窗是永不閉合的。

那晚之後,我並沒有像新聞上那麼被冤枉,而是無事。但使我明白了道理:即使受到誣陷仍然保持無私善良,讓善良的行為感化更多的人。讓陽光透過善良之窗去溫暖更多的人!

夜色漸降,望著那皎潔的月亮,我立定要做個無私的人,開啟我心中那善良的窗去溫暖更多需要的人。

善惡有報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0字

秋天到了,許多莊稼都成熟了。在玉米地裡,玉米葉伸著一片片綠油油的大葉。陽光燦爛,許多大雁排成一字飛行……

這時,一隻綠油油的小青蟲身子一躬一躬的爬到一片綠葉上,剛要準備停下美餐一頓,就被彈出去了,先落到木樁上,又落到了草地上。“哎呀!摔死我了,好疼!好疼!”小青蟲絕望地說。蒼蠅用嗡嗡聲哼著小曲兒來到葉子上,剛要吃一頓美味的食物,就被一個粗壯的大腳彈飛了,落到了石頭上,屁股成兩半了。螞蚱大笑起來:“哈哈哈哈!”蜘蛛滑到一片葉子上,等著它的好朋友,還沒來,就彈到了臭水溝裡。蜘蛛說:“好臭啊!我快要堅持不住了!臭!真臭啊!臭死人了!”“哈哈!”螞蚱笑了起來。七星瓢蟲飛到一片葉子上,正要吃害蟲,就被彈了下來。“哈!哈!”螞蚱大笑起來。它覺得莫名其妙,想一探究竟。七星瓢蟲飛了上來,看了看,螞蚱屏住呼吸,七星瓢蟲並沒有發現邪惡的螞蚱,七星瓢蟲走後,螞蚱又哈哈大笑起來。後面,螞蟻、甲殼蟲之類的都被螞蚱彈飛了。

經過觀察七星瓢蟲知道了真相,打算復仇。它來到那顆玉米的最頂端,拼命地飛,螞蚱不知道什麼情況,馬上被彈飛了,螞蚱彈到了地上,自言自語說:“疼死了!”七星瓢蟲飛過去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如果你欺負別人,就會得到相應的懲罰!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836字

有句名言說的好:“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我深以為然,因為我從書裡瞭解到許多知識。是這句名言讓我受益匪淺。

一年暑假。夏夜,老家的星空是那麼美麗。點點繁星如鑽石般,嵌到了墨色的夜空中。螢火蟲泛著淡黃的光,欲與夜空比光輝。夜色神祕莫測,宛如一個暗黑的女神。我深知“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所以,我在聚精會神地讀書。隱隱聽到了蟬括噪地叫喊。

這時,一個與我很要好的朋友突然驚慌失措地奪門而入。“不好了!”我頭也不抬,只當是她的惡作劇。“小明家,小明家出現鬼火了!現在大家都躲在家裡,害怕極了!”我笑了笑:“那叔叔,阿姨們呢?”她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喘了好一會兒才說道:“都去上班了,哪裡有時間管我們這些野孩子啊!”朋友一把奪過我的書:“書呆子!快去看看吧!我們這裡就你一個人不怕鬼了!”

我伴著月光,剛剛踏進採光良好的柴房,就見著了一簇小小的,柔柔的,散發出幽藍光芒的鬼火。鬼火陰森森的,宛如一個取人性命的死神。一個個骨頭隨意地擺在地上,宛如巫女擺下的陣法。朋友立刻躲到了我的身後,身軀在不斷地顫抖著,宛如一隻受驚的小鳥。我也有些害怕,看著朋友手中來不及放回的書,忽然,我的腦海裡閃過一條書中的知識。我如釋重負,無奈地聳了聳肩:“這是仙女(小明家的狗)搞的鬼。”

“仙女?”朋友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我,說,“仙女很乖的!除了亂放骨頭以外,什麼事情也不會幹!”我剛想解釋,朋友忽然倒吸了口涼氣:“難道說……仙女是巫師?”我沒好氣地敲了敲朋友的頭:“想什麼呢!你果然要多讀書了。”朋友問我:“為什麼?”我調皮地眨了眨右眼:“因為,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啊!這麼簡單的問題,你都不知道?”朋友氣得火冒三丈:“總要比你好,書呆子!別賣關子了!”我拍了拍朋友的肩膀:“所謂的鬼火就是磷火。是因為動物的骨頭在陽光下暴晒而衍生的。磷在一定溫度的空氣裡會自然。天色暗了下去,人們就自然看到“鬼火”嘍!”

在看書的時候,我想:“果然是‘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我一定要多讀書才可以!

善良之火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42字

你常常掛著笑容,像初升的太陽,清新爽朗。微笑如夕陽西下,溫柔靦腆,笑魘如花。

秀麗的瓜子臉上,兩隻琥珀色的眼睛下面,是高挺的鼻樑和粉嘟嘟的櫻桃小嘴,看了就讓人好生喜愛。

俗話說:“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最使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你美麗的面龐,而是你善良的心靈。

不知是因為你心中的善良,還是因為天生就有一種保護環境的責任感,你從不允許別人亂扔垃圾,踐踏草坪,你也倒是以身作則,見到地上的紙屑總是習以為常地拾起,扔到附近的垃圾桶,順便感嘆一句:“唉,怎麼都這麼不愛護環境,要是都這樣,地球得被汙染成什麼樣啊。”除了自己熱衷於保護環境,你還總動員身邊的人愛護環境。記得上一次,班裡的兩位同學收到花香的誘惑,正準備採下慢慢欣賞,被恰巧路過的你瞧見了,愛花心切的你立馬喝住了他們,進行了長達15分鐘的“心理輔導”,他們被收拾的服服貼貼,直呼:“我們錯了,我們再也不敢了!”因為受到了你的感染,我們都變得更加愛護環境,更加愛護我們的地球媽媽。

你知道嗎?呂吳錦,從以前到現在,我一直非常敬佩你,因為你愛護環境的責任心,因為你頑強的毅力,還因為,你樂於助人的高貴品質。

還記得嗎?那是一個冬天的傍晚,我和你一起回家。正走著,我突然被鐵絲絆到,摔在地上,手劃破了,血湧出來,疼得我直叫起來。你慌了,連忙拉起我,從口袋裡掏出一塊白手絹,麻利地為我擦掉血,包紮上。我感激地說:“謝謝你,快回家吧。”你卻對我說:“等等!”然後跑回去,奮力地去拔那根鐵絲,鐵絲終於被拔出來了,你卻狠狠地摔在地上,我疑惑地盯著臉被凍的通紅的你,“怎麼?”你爬起來歡快地衝我一笑,說,“沒啥,就是害怕再絆倒別人,走吧!”說完便高興地挽著我的手一起向家走去……

呂吳錦,你的內心有一團火,當那一團火噴出來時,使你整個人熠熠生輝。

金錢不是萬惡之源 篇20

高三作文 ,783字

世間上的惡可謂是成千上萬種,難道單一的錢可以解釋所有的惡嗎?不能,錢並不是萬惡之源。

馬克·吐溫說過:“如果你懂得使用,金錢是一個好奴僕,如果你不懂得使用,它就會變成你的主人。”同樣是錢,為什麼君子愛財卻取之有道,而小人求財卻是偏偏喜歡偷盜呢?由此可見,萬惡之源並非在於金錢本身,而在於人們對金錢的追求太過於今婪,引起種種偷盜行為的根源主要來自人類的貪念,貪財是萬惡之根。

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當人們問及李嘉誠在名成利就的今天,為什麼還那麼忘我去工作?而他卻不假思索地說:“我以二三十年前的錢盡力去花,一生也花不完,我一向是循規蹈矩地賺錢,將賺的錢部分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做一些慈善事業。由李嘉誠的事例中我們可以明白,錢並不是萬惡之源,而是有助於人們度過難關的一雙隱形翅膀。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對於“袁隆平”名字品牌價值1008。9億元的特大新聞時卻能不為之所動搖自己心中的本質,而是泰然面對,說明自己不慕金錢,視錢財如糞土。袁隆平的事例可以說明只要人對金錢有一個正確的理解,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那麼金錢就不會成為我們行惡的工具了。沒有了思想的清白,就不能有金錢的廉潔。

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我們應該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它,正確的運用它,那麼金錢是我們發展中的一位好助手,如果沒有正確去看待,正確運用,那麼我們便會誤入岐途,為所欲為,金錢並不是萬惡之源,只能說貪財是萬惡之根,人有七情六慾,唯有“貪”才會使人做出不合常理的事,違背自己道德的事,所以我們必須剋制住自己的貪念。

金錢不是萬惡之源。如果金錢是萬惡之源的話,那麼社會上的慈善家都成為了十惡不赦的大惡人了,我們能否認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嗎?不能,我們唯有正確看待金錢,用金錢造福社會,提升自己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