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時間深處的那段時光相關作文20篇

埋在記憶深處的那縷陽光 篇1

高三作文 ,918字

世上最公平的莫過於時間,因為它給每個人的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但最不公平的,最無情的,也非時間莫屬了。

清晨醒來,不知是誰早已拉開我的窗簾,陽光照在我臉上,暖暖的。原本就暖和的被子,再經太陽這麼一晒,便不想在這寒冷的冬天早早地起床。

“咔嗒”,門被打開了,我趕忙躲進被窩裝睡。我知道是老太,像往常一樣,老太先是探探我醒了沒有。爾後輕聲叫我,害怕吵醒睡夢中的我似的。每一回,她都很輕易就發現,我是在裝睡。我曾問過老太,老太皺起眉毛嚴肅地說:“因為老太和孫悟空一樣有雙火眼金睛。”

無奈起身後,和每個週末一樣陪老太去買菜。待我洗漱後,老太早已拎著菜籃子站在門外等著我。陽光照在她那歷經滄桑的臉上,滿頭白髮的老太喜歡笑。陽光下,老太顯得格外地精神,我不禁看呆了,想象老太年輕時候,肯定是傾城傾國的女子。

想著想著也不知思想漂到哪去了,只聽老太一聲呼喚,我才脫離了那“白日夢”。到了菜市場,老太用她那雙“火眼金睛”打量著那些菜販子和那些菜,整個菜市場的人都知道我老太買菜是有多“精打細算”,但卻捨得為我花錢。“老太,今天想買什麼菜給寶貝重孫女兒啊?”菜市場的阿姨笑著問道。而老太卻只笑了笑,沒回答。老太熟練地挑揀著,我只管在一旁抬著菜籃子,安靜地看著老太。

時間,轉瞬即逝。如今,週末的菜場只剩下我,孤身一人和那些熟悉的一張張面孔打交道,老太卻再也不在了。老太的離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我習慣了早上賴床等老太來叫我,習慣了那個老得可愛的老太每天在旁邊嘮叨著,習慣了手挽著手地去和老太去買菜。但這一切都已經回不去了……

記得美國詩人狄金森說過:“我寫的詩留在這裡好了,讓紙頁吸收了我的痛,這些痛漸漸呈現出一種別緻的,潛在的光澤,病蚌成珠,這些最神聖的安慰,可以直抵心底。”狄金森將她的痛留給了詩,而今日的我則只能選擇留給回憶。回憶是神聖的,在內心最深處,每個人都有著最致命的軟肋。

時間啊,你轉瞬即逝,會無情地帶走我們最至親的人;時間啊,你又永無窮盡,柔情似水,能夠將美好的畫面烙印在每個人的記憶深處,無休無止……

正如我,即使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終有一天,我也會像老太一樣,滿頭白髮,記憶深處的那縷陽光也定會溫暖依舊,一如從前……

埋在時間深處的那段時光 篇2

國一作文 ,607字

那段時光的開始是它到來的時候,而結束也是由它的離開……

它剛到我家時,應該是四年前了,它那被剃了毛的可愛樣子,久久浮現在眼前。

“妞妞,坐!”“妞妞”是它的名字,它是一隻verycute的巨型貴賓(樣子自行腦補)。陽光碎碎地灑落在它的身上,清風撫摸著它剛長出的白毛。妞妞賣力地搖著尾巴,可憐巴巴的小眼神直直地落在我身上,在聽到命令後,極力配合,可真不像幾天前的傲嬌狗,活生生一個粘人的小尾巴,還是一個怎麼都甩不掉的。哎,人生之苦惱!

不知是早上幾點,我愜意地翻了個身,依依不捨地離開溫暖的被窩,我匆匆地洗漱、吃飯,然後去學校,只不過在那之前,還有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因為學校離家比較近,老爸總是騎摩托車去送我。為了不讓那個小傢伙偷溜出來“跟蹤”我,只好讓老爸將摩托車推出去,然後再出發。我踮起腳尖,貓著腰,輕輕地朝門口的方向走去,但可能是擔心過度,一步三回頭,神情擔心地看著熟睡的妞妞,跑出危險地帶。的狗耳朵也不是吹的,在聽到發車聲音後,妞妞猛地驚醒,看來以後要再走遠點!

就這樣,摩托車和妞妞在去學校的路上開始了百米賽跑。我幾次回頭讓它回去,但它仍忠誠地跟著主人奔跑,我真的是萬分無奈,希望糟糕的事不會發生。但它真“懂”我的心,在學校來了個“大鬧天宮”,我頭上不免多了些黑線。

那段時光,我整天都被快樂包圍著,雖然它之後因貪玩不回家了,但結果並不是最重要的,我會把那段時光埋藏在時間裡,落寞時隨時拿出來會心一笑!

埋在記憶深處的那絲溫暖 篇3

國二作文 ,724字

冬天像是一臺失控的鼓風機,把粗糙的北風吹得沒完沒了,我僅穿著一身單薄的襯衣,在空曠的街道來回徘徊。

凜冽的寒風吹動著路旁乾枯的樹幹,雙手早已凍僵,可我仍不願回到那個充滿爭吵聲的家。回想起剛才與母親“大戰”的場景,心裡仍不是滋味。“你看人家誰誰誰,做什麼事都那麼認真,再看看你一天沒個整行……”

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在那被陰雲所籠罩的街道上無依無靠,我生氣地跺了跺腳,還是無法接受母親剛才的訓斥。風愈加猛烈,臉上彷彿敷了一層薄薄的冰霜,此時此刻,是多麼渴望一絲溫暖能夠衝破陰霾,烘烤我的雙手。走著走著,一個熟悉的背影在眼前浮現——

天逐漸下起了雪,朵朵雪花在街頭飄蕩,那個熟悉的身影正站在那空無一人的街道上,薄薄的襯衫,怎能抵擋那寒風的呼嘯,粗糙的雙手早已被凍紅,頭上的幾縷白髮在風中搖動,而她手中的那件厚棉襖始終沒用套上。那正是我的母親。

母親的目光落在我這兒,眼睛裡充滿了無數思念與牽掛,我匆忙地跑向母親,久久擁抱著早已在皚皚白雪中等待已久的母親,淚水也終於奪眶而出,匯入心裡。

我穿著那件母親給我的那件厚棉襖,一步步地隨她回家。眼角上的皺紋,是多少個夜晚中的淡淡焦慮;手中的老繭,是多少辛勞的日積月累:頭上的白髮,又是多少次的叮囑與牽掛。我緊緊地握著母親日顯粗糙的手,像兒時她牽著我一樣,給予屬於我的那份溫暖。但我知道,她用她寶貴的青春換取了一張用關懷織成的大網,牢牢保護著我,她所給我的,我怎也回報不清,而真到我想回報的那一天,她也老了,再也走不動了。

北風依舊在大街小巷中呼嘯,而埋在記憶深處的那份溫暖卻像一團火花,星星之火,在風中閃耀!

埋在時間深處的那個他 篇4

國二作文 ,949字

人總是有一段塵封在腦海裡的記憶,遲遲難以抹去。儘管歷經時間的磨礪,它依舊記憶猶新。

—題記

我從小有點挑食,只愛吃肉,不愛吃菜。儘管老媽費盡心思,苦口婆心地讓我吃菜。然而,我那像探測器一樣靈敏的的嘴巴,總是能輕易的分辨出菜,並迅速將它吐出。家人的花樣雖然層出不窮,但也只能是連連戰敗。

到了幼兒園,中午飯要在學校裡吃,飯菜,所謂飯菜,必然是有菜。看著我“寧死不屈”的樣子,老師和家長都沒有辦法,所以中午的時候,家人就只好把我帶到外面吃飯。

一段時間過後,我也熟悉了中午的伙食。其中吃的最多的一個就是糯米飯。賣糯米飯的是一個老爺爺,至於他的容貌,我已經記不太清了。老人騎著一個三輪車,車上是一個大桶,外面用大棉布包裹著,大概是為了保溫。裡面就是香甜可口的糯米飯了。

有一次,中午吃飯時間到了,可卻遲遲不見父母來接,但我也只能眼巴巴地站在大門口等,差不多過了半個小時,依然不見他們的蹤影……

就在我倍感失望的時刻,那個賣糯米飯的老爺爺,騎著三輪車在我面前不緊不慢的經過。

他扭頭朝我看了一眼,他認出我了,看著我焦頭爛額的樣子,好像是知道了什麼,他揮揮手,示意我過去,由於是熟人了,我沒有什麼戒備,便一路小跑跑了過去。“你在這幹什麼呢?”他問。“哦,我在這等我爸媽來接我去吃飯,但都很長時間了他們還沒來。”“哦,那這樣吧,你先在我這吃一碗糯米飯。”他說,“可我沒錢怎麼辦?”我說。“沒關係,就當我請你吃了。”“那不行,下次我會給你錢的。”“好。”

他一邊和我說著話,一邊給我盛了碗糯米飯。我開始狼吞虎嚥地吃起來,正吃著,突然聽到一陣熟悉的摩托車聲,我扭頭看了看,是爸爸。爸爸走到我旁邊,看著我手中的糯米飯,問:“你沒錢哪來的糯米飯?”我指了指旁邊的老爺爺,示意是他給我的。爸爸又去詢問那個老爺爺:“他買您的?”“我看孩子一個人站著,後來知道你們沒來接,所以就先給了他一碗糯米飯。”爺爺回答。“哦,我今天有點事,所以來晚,那我把錢給您吧。”爸爸說。“算了,算我請客,你們以後可要注意準點來接啊!你不知道孩子剛才有多失落!”

一番推辭之後,老爺爺收下了錢。我看著他騎著三輪車,小喇叭中又響起熟悉的叫賣聲,背影漸行漸遠。

埋在時間深處的那個他和童年裡忘不了的味道,一起深深地紮根在我的心靈的最深處。

埋在時間深處的那枚雞蛋 篇5

國二作文 ,925字

小時候,看了一檔關於雞蛋的電視節目,我就幼稚的認為,我也可以把雞蛋孵出小雞。一次,聽媽媽說外婆家的母雞下蛋了,我心中就萌生了一個計劃,然後纏著媽媽要去外婆家。

週末,我如願以償地見到了外婆和母雞。陽光照耀下,鏽跡斑斑的鐵籠中,幾隻母雞,彎著脖子啄食,我從籠前經過,母雞立即抬起頭,左右邁開腳步,壓低圓滾滾的身體,提起一隻爪子,黑珍珠般的雙眼盯著我,我像被只餓鷹盯著一般傻在籠前,母雞察覺沒有危險後,才肯放下爪子,低下頭,左一啄右一啄地啄食去了。

午休時,我偷偷溜到雞籠前,看見籠中躺著幾個橢圓的土黃色的東西——雞蛋。我便朝屋裡喊:“外婆,我把雞蛋收了。”我走到籠前,拾起那幾枚雞蛋,輕手輕腳地溜進廚房,把雞蛋放在碗裡,然後朝窗外左看右看,才放下心,在碗裡挑了一枚俊俏的雞蛋,包在衣服裡,跑出廚房。

太陽躲在雲層後,把陽光收斂了許多,似乎為我的行動所擔憂。盆栽前幾隻蜜蜂嗡嗡地鬧著,而我一跑出來,就馬上收起翅膀,為我打掩護。

我坐在院子中,端祥那枚雞蛋,土黃色的外殼十分光滑,就像我稚嫩的面板,上端有兩個突兀的黑斑,就像是蛋裡“小雞”的雙眼。我心存希望地把它放進衣服裡,弓起背,雙臂謹慎地抱著肚子。雞蛋涼涼的外殼貼在肚子上,我感到幾絲瘙癢,像“小雞”在拱我的肚子,我忍著不笑,便抱的更緊了。

幾分鐘後,我累得滿頭大汗,時不時挪動椅子到陰涼處,這使得雞蛋還是冰涼。忽然,媽媽推開門出來了,問我在幹什麼,我嚇得慌忙站起,說:“沒什麼!沒什麼!”但雞蛋卻從衣服中滑出,摔在地上蛋液隨機流出,就像落入山澗的石頭,那黃色的蛋黃流動著,似乎在嘲笑著我的愚蠢。我像媽媽解釋道歉,媽媽哭笑不得,最後向我解釋了這是為什麼,我才明白。

如今,想起那時愚蠢的行為,不免失笑,那枚雞蛋雖然“粉身碎骨”,但他仍埋在時間深處,埋在我的內心,明白雞蛋不能孵出小雞的同時,我也明白,成長就是在無知和探索實踐中磕磕碰碰地尋找光明。

在時間深處,那枚雞蛋再次破開,蛋中的小雞搖搖晃晃向前走動,就像成長中的自己……

埋在時間深處的那一抹黃 篇6

國二作文 ,1450字

那一抹黃,那一抹埋在時間深處的黃,每每想起之時,便如品一杯香茗,愈久彌香。

我的家鄉,那裡有著蜿蜒的小河,有一片片肥沃的黃土地。而我的家,就坐落在一片鄉村景色中,四面環山繞水。在我的家門前,便是自己的黃土地,在那兒,我度過了我人生中最開心的年華。

春天,我會搖搖晃晃地跟在爺爺奶奶的後面,在那一抹黃裡撒下來年的蔬菜。當然,在這之前,是耕好地。爺爺在我家的大黑牛後面,控制著牛的方向也控制著犁,土地隨著牛在前面的行走全都翻了身,懶散地躺著。而我的奶奶便拿著稿子,在後面一下一下地鋤地,在奶奶一下又一下地鋤的時候,黃土地便隨著鋤地的節奏在翻騰,在旋轉。在這飛卷奔躍的黃色浪潮下,是來年的豐收,來年的喜悅與來年的希望。當然,我也不會閒著。我會在後面拿著屬於自己的小鋤頭,學著奶奶的樣子一揮一落,有模有樣地,可實際上,就只不過是把一些較大的土塊砸成了小塊。其間總會遇到蚯蚓,一看見它露出了小頭“探察敵情”,我便扔下鋤頭去抓它,可它鑽土的本領高超,一下就鑽進了土中不見蹤影,我便垂頭喪氣地等待下一個的到來……放眼望去,翻起的泥土如同金色的波浪,翻騰著,咆哮著。在這金色的波浪之中,我彷彿看見了奶奶採摘果實時那欣慰的笑容……這豐潤的黃土地啊!是我希望的源泉。

秋天,豐收的季節,田裡的農作物早已收割完畢,只剩下一些殘根枯枝,而我,卻把它們當做了“敵人”。每天,我都會拿著自己的木劍,在田中玩耍,把那些枯掉的枝當做壞人,而我卻是那救世的英雄。拿著天下無雙的劍揮向它們,“咔,咔”幾聲,它們便被我打敗,連腰也直不起來。過了幾個小時,我的臉上,衣服上,便全被染成了黃色,如一隻泥猴,在這活蹦亂跳。我在這廣袤無垠的黃土地中,自由奔跑,玩耍。天邊的一抹陽光灑在我身上,在黃色的土地上投射出了一條長長的黑色影子。汗珠從我的臉頰緩緩流下,“滴答,滴答”地落在了落在了地上,融入了那片黃土地,浸入了它的血液,與它融為了一體……這美麗的黃土地啊!是我成長的樂園。

秋夜,我會坐在門前,聽著蟈蟈那美妙絕倫的歌聲,有時也會在田間四處找尋這些隱藏著的音樂家們。找到一個,我便興奮地向它奔去,可它那強健有力的後腿只輕輕一彈便跳出好遠。我便學著它們跳起,一個猛虎撲食,可它反應甚快,一閃身便不見了蹤影,而我卻與這片土地來了個親密接觸。於是賴在地下,翻過身來。躺在這片我熱愛的土地上,看著天上閃閃發光的星星,欣賞著蟈蟈的交響樂,微微閉上雙眼,享受著這一切,我與這黃土地也融為了一體,我與它共同呼吸,我們倆的心也隨著彼此的跳動而跳動。躺在它的懷抱裡,如同躺在母親溫暖的懷抱中,讓我忘卻了一切煩惱……這溫情的黃土地啊!是我幸福的棲所。

現在,學習任務繁忙,每天被功課壓的喘不過氣來,每每想到放棄的時候,便想起了那一抹黃,它是一種記憶,是我對那段無法忘記的年華的記憶,縈繞在我的夢中,鼓勵著我前行。有時放假也會回到家鄉,去看望那一抹黃,那時,我眼前便又流動起排山倒海的黃色。那是用希望,快樂,和愛調和而成的顏色,它將永遠珍藏在我的心中,任時光掩埋,也無法遮蓋它的香醇……

隨著時光的推移,我迷失了早年的夢幻和童年。可想起那埋在時光深處的一抹黃,卻如一瓶好酒,愈來愈純,愈來愈香……

埋在時間深處的那個人 篇7

國三作文 ,895字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眨眼間,我已走過十餘載人生之旅。隨著時間的推移,喜、怒、哀、樂,這些情感在我的人生畫卷上增加著一筆又一筆的濃厚色彩。有時候靜下心來。看向窗外,不管是生機勃勃的小草,還是翩翩起舞的蝴蝶,又或是嬉笑打鬧的小孩,都會讓我想起那個活潑可愛的女孩。

她是我的小學同學,也是改變了我一生的人,在我小學時,我一直是一個沉默、孤僻的人。沒有人願意和我做朋友,我一直是一個人,直到她的到來。

在我五年級的時候,她出現了。當時她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那種活潑、自信震撼了我。“她肯定會有很多朋友吧。”當時我是這麼想的,由於我是一個人,老師便安排她與我同坐。待她走近,我仔細地看,原來她不只是性格好,外貌也非同一般,“這樣的一個人,一定不會和我做朋友吧。”在我思緒飄遠的時候,一個聲音把我拉了回來:“你好,我們以後就是同桌了,請多多關照。”“你,你好。”沒想到她會主動和我搭話,我緊張到語無倫次,滿臉通紅,“好在她應該沒注意到,要不然就丟臉丟大了,估計她會疏遠我吧。”我這麼想到。在之後的一段日子裡,她不但沒有因為我的性格而疏遠我,還熱情的與我做朋友,我總會覺得受寵若驚,我經常問她:“難道你不討厭我嗎”,她也反問道:“我為什麼要討厭你,你是一個很好的人,要相信自己,你要去發現自己的內在美”。我很開心她能這麼說,也開心自己終於有了一個朋友。

伴隨著她的影響,我漸漸話也多了起來,活潑了起來。可是好景不長,她要轉走了。她告訴我,因為她父母的工作,她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搬家、轉學,她讓我不要擔心,如果她有時間會回來看我。到了分別的那天,我永遠記得她對我說的話:“你呀,千萬別像以前那樣不說話、活潑、開心一點,多交幾個朋友,一定要開開心心的。”看著她離去的背影,我哭了。而後,我再也沒見過她,聽她的,我變得活潑起來,不再內向。

她在我的世界像一個過客,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可她留下的痕跡卻永遠不會消失。

埋在記憶深處的瞬間 篇8

國一作文 ,877字

搜尋我們的記憶深處,每一瞬間都像膠片,一幕幕地回放在我們的眼前。這些回憶也許有歡樂,也許有苦澀,但無論喜悲都是我們的記憶。

——題記

每當回想起那一幕,我的內心總是苦澀的……那年冬天,我隨爸媽回到了老家,第二天,媽帶我去了她以前的小學,冷嗖嗖的風呼呼地颳著,光禿禿的樹木像一個個禿頂老頭兒,受不住東北風的襲擊,在寒風裡顫抖,蒼翠的松樹站在白皚皚的雪地裡,隨著凜冽的西北風,也搖晃著身子。

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我迎風走到了學校。說是學校,可連校門也沒有,我半怔著問媽:“這真的是學校嗎,為什麼沒有校門?”媽指了指面前的那塊大石頭眼眶微溼道:“這就是校門,以前甚至都沒有這塊石頭。”我的嘴張了張,但是什麼話都沒有說,就是這呆望著“石頭門”的一瞬,永恆定格在了我的記憶深處。

往校園裡走去,是三間土牆房子,房頂是用木板搭的,鋪著茅草,房門是一塊爛木板,和紙糊的窗戶一樣漏著冷風。媽去找校裡的老師談捐助的事,我不願進去就站在教室旁聽一會兒那些學生上課,教室裡傳來用陝北話讀書的聲音“創前明曰逛,疑似低傷雙(四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反覆讀了幾遍就剛好到了下課時間。他們開了門擠成一團好奇地瞅著我,線帽子下面是一張張凍得發紅的臉,不合身的花棉襖因為洗得太多已經開始泛白,我心裡說不出的難過,輕聲問了他們一句:“你們在這上課冷嗎?”一個膽大地回答道:“外面冷哩,進來吧。”

我不太記得後來和他們說了些什麼,只記得這對話的一瞬間也被永恆定格在了我的記憶深處,我分明感受到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被撫摸著,是溫情,是關懷,是人性的善。

那天發生的事,很多瞬間都像電影膠片一樣被定格在記憶裡,卻在以後的某個時間裡能連在一起一幕幕地回放在我眼前,大山與貧困並不能圈住孩子的夢想,同樣也圈不住他們善良的心。

——後記

埋在記憶深處的瞬間 篇9

國三作文 ,906字

箭,搭在了弓弦上,目光沿著箭桿向外延伸,直達遠處的靶心。我雙眼微眯,暗自提起了一口氣,“嗖”,箭中了……

這是五年前在內蒙古草原射箭的一個瞬間,時隔這麼多年,它一直深深埋在我記憶的深處。

兒時,我就十分嚮往蘇軾詩中那“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英雄氣概,能夠親臨靶場射箭簡直成了我的一個夢想。直到那年的內蒙古之行,我站在了靶場當中,夢想才變成了現實。

拿起眼前擺放的弓,我深深吸了一口氣,從箭壺中猛地拔出一支箭,學著在電視劇裡看到的那些古代英雄一般,左腿往前一邁,右手將箭“咔”的一聲按入了箭槽裡,奮力向後一拉,目光順著箭尖射向遠處的箭靶。此時的我,滿腦子都是李廣、霍去病等千古名將的風姿,幻想著能夠像他們一樣,百步穿楊。然而,很快,我便發現射箭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因為兩隻手就像擺鐘一般,在不停地晃動著,而箭尖也跟著不停地偏轉,根本無法瞄準目標。

這該如何是好啊?我著急了起來,感覺自己就像是一隻小螞蟻一般,面對困難,無能為力。“不行,不能這樣!一定要鎮定下來,我要實現自己多年的夢想。”內心深處一個聲音在大叫著。我使勁搖了搖頭,努力使自己清醒過來,繼續沉下心尋找將手中這支箭射出去的機會。突然,腦海中靈光一閃:手臂不穩來回晃動也總會有晃到正中央的時候吧?我何不抓住機會一舉成功?我再次深吸了一口氣,眉關金鎖,兩眼眯成一條縫,靜心等待機會的來臨。

“嗖”,伴隨一聲穿透空氣的聲音,我將手中的箭射了出去。那箭,攜帶著我滿滿的期望,攜帶著我多年的夢想,直朝箭靶而去。“中了!”我高興地將手用力往下一揮,興奮得大叫了起來,眼角竟也莫名地溼潤起來。

那一瞬間,陡然感覺有一股英雄的豪邁之氣在胸膛中盪漾!悠悠天地間,在朦朧的霧氣中,我彷彿聽到那千古名將馳騁沙場、殺敵報國時的豪言壯語……

那一個瞬間,就這樣深深地埋在了我記憶的最深處,與它一同埋下的,還有一顆家國情懷的種子……

埋在記憶深處的遠方 篇10

國二作文 ,796字

心中遠方到底在何處?這個問題沒有人能回答出來,因為每個人心中的遠方是不同的,但你總能在你記憶深處的某個地方找到遠方的身影

花溪迎曲巷,歲月久悠增。記憶深處中的麗江山水是唯美的,不論是那被橘紅光暈染成一朵玫瑰的雪山,還是溪水邊上凝著露珠的青苔都像是一張精美極致且毫無瑕疵的海報。

有人說麗江是一群外地人在外地開店騙外地人的錢,確實是這樣,不論是溪邊大媽在你照相抬起略帶淳樸的臉龐向你要錢,還是寧靜的麗江街道已經變成仿古的商業街都讓我感到一陣的心寒。寧靜的夜晚只留下水車在獨自轉動,但不斷在耳旁響起的流水聲傳入我的耳朵時已經變了味道,已經變成關起店鋪的老闆嘩啦嘩啦的數錢聲。

記憶中的西藏也是一樣的。有人說西藏是一個人不得不去又不可再去的地方,的確如此。導遊說西藏的藏民對於他們的自然環境十分愛惜,在一些高原草原上就連樹也用牆包起來,可當我看到他們的“愛護”卻失望了。

高原聖湖納木錯的湖邊滿是藏民牽著白犛牛站在那裡。“拍一次照片十元錢。”牧民們兩眼放光的的看著來往的遊客,像是看著一張張移動的百元大鈔。納木錯的湖面依舊湛藍,可湖邊的水卻已經渾濁不堪,白色的犛牛變成了灰色,一溜溜的毛還在不斷的滴著渾濁的湖水。

我一開始並不明白為什麼一想到遠方腦海裡就浮現出這兩個地方,它們沒有西湖那樣的寧靜,也沒有黃山那樣的秀麗,但現在我明白了。

西藏藏民對於佛教的虔誠才有了一個個聖湖、寺廟,才會有藏傳佛教的歷史。麗江因為風景的秀美與歷史的悠久才會有發達的商業,才會有各種各樣的工藝品。未知的好奇正是構成自己心中的遠方的主樑。只是他們真正的美好之處被世間的種種苟且所遮蔽罷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遠方,可能只是埋在你的記憶深處,但並不代表你心中的遠方就沒有他們的身影。

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看看自己記憶的深處,心中的遠方或許就在某個角落裡蒙上了塵土,但我依然希望我的遠方永遠都在,永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