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強的小孩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堅強的小孩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721字

“堅強不是博取同情,而是贏取尊重。——致所有堅強的小孩!”這句話是我從《堅強的小孩》這部影片中最受啟發的一句話。

電影的主人公是一位來自農村的孩子——劉自強,他的生活非常艱苦,他要養妹妹,還要照顧生病的爺爺。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有時間回來,掙來的錢非常少,有些時候,老闆還不給工資。而劉自強的爺爺生著病,需要吃藥,沒有錢的劉自強只好向醫生賒賬,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他又一次去賒賬的時候,醫生不答應,但劉自強的爺爺必須要吃藥,劉自強不得不把自己家的土雞蛋拿去賣。後來,他的爸媽要接他去城裡上學,臨走時,他依依不捨地告別了爺爺和妹妹。

第一天上學,劉自強說自己是農村來的,結果被一個叫張昕昕的女孩說是鄉巴佬。另一邊,一個叫李雨芯的女孩在練小提琴,可是被張昕昕給看見了,她說李雨芯拉得一點都不好,李雨芯每一次練琴都會被張昕昕說壞話。結果有一次被劉自強給看見了,劉自強去保護了李雨芯。漸漸的,劉自強與李雨芯的感情越來越好,後來他們成為了好朋友,他們一起過生日,一起唱歌……直到有一天,老師說有一場音樂大賽。大賽的前一天,李雨芯的小提琴被張昕昕砸了,李雨芯很難過,只好去找路邊一位街頭唱歌的人,他告訴李雨芯:“讓你難過的事情,總有一天,你會笑著把它說出來。”李雨芯大受啟發。第二天比賽,李雨芯把小提琴修好,和劉自強一起參賽,並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嘖嘖讚歎。

“你知道竹筍嗎?就算壓的石頭再多,它照樣能長出來。”這部電影讓我知道了,那些父母常年不在家的兒童的生活有多艱苦,但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堅強。

堅強的小孩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453字

看了《堅強的小孩》這部電影后,故事中的那位爺爺說的一句話讓我深有感觸:竹筍,它上面壓的石頭再多,也照樣能長出來。是呀,只要自己堅強,就沒有什麼事情辦不到。

裡面的主人公劉自強從小父母就不在身邊,一直是爺爺在鄉下帶他長大,而且他們的生活也很艱苦。但劉自強很獨立,他不但一個人承擔起了家裡所有的家務,而且還要照顧妹妹和爺爺。看到這一幕,我心裡有說不出的痛苦。

有一天,是妹妹雪飛的生日,可他卻連生日蛋糕都買不起,所以他只好買一袋方便麵和火腿腸給雪飛,雪飛也不忘哥哥的愛,把火腿腸分給了哥哥一半。就這樣,雪飛度過了一個快樂而又讓人揪心的生日。

後來,劉自強被爸爸媽媽接到了城裡上學,並認識一個好朋友叫雨芯。他們兩個人都喜歡音樂,但是自強不自信。爺爺決定鼓勵他,於是拿出了一個小木盒,裡面是他們的全家福。再加上雨芯的支援,自強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在舞臺上博得了大家的掌聲……

看完這部電影,我想對所有鄉下的孩子們說:“堅強不是博取同情,而是贏得尊重。”

堅強的小孩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990字

“堅強不是博取同情,而是贏得尊重。”這是《堅強的小孩》這部電影中最經典之一。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讓我一直在不斷進步。

這是一部感人的電影,它講述了一位在農村貧困區的留守兒童劉自強,他十分熱愛音樂,在妹妹雪飛和爺爺面前經常唱歌。他的爸爸媽媽在城裡打工掙錢,想把劉自強接到城裡上學。終於,劉自強在城裡上學有了著落,劉自強的爸爸媽媽來接他時,他又喜又泣——喜的是他可以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生活了;泣的是他馬上要和爺爺、妹妹雪飛、好哥們小杰分離了。看到這兒時,我的心情被劇情緊緊牽動著。

從此,劉自強結束了農村生活的艱辛,開始了城裡的生活。

此時,家裡富裕的李雨芯過得卻不怎麼開心快樂,她的爸爸媽媽工作忙,經常不在家。李雨芯和劉自強一樣也十分熱愛音樂,但是在班上,張昕昕和幾位同學嘲笑她,諷刺她;在家裡呢,媽媽總要給她報許多的補習班,完全不問雨芯的感受。於是,她只能抽在校時間練習音樂。在開學的第一天,劉自強和李雨芯在一個班,一次偶然的遇見,一次偶然的幫助,他們倆因為音樂成為了好朋友。一天,班主任老師說:“同學們,過幾天有一個音樂才藝比賽,希望大家踴躍參加。自強和雨芯,一會兒你們來老師辦公室一下。”到了辦公室,老師說:“自強,明天老師會去家訪,雨芯,你也一起去吧!”第二天,老師、雨芯和自強一起來到了他的家鄉——農村。在這兒呆了幾天,老師問了爺爺一些問題,自強和雨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音樂,對接下來的比賽有了很大的自信。終於,在青年音樂才藝大賽上,自強和雨芯帶著農村小孩唱出了最美的歌聲!

這部電影有許多觸動人心的劇情,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幕:那是一個晚上,只有妹妹雪飛在照顧爺爺,雪飛給爺爺喝藥,爺爺為了不讓雪飛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便說:“雪飛,我想睡會兒,等爺爺起來了再給你做飯。”天真的雪飛說:“好的。”可過了一會兒,自強回來看爺爺了,他做好飯去叫爺爺時,發現不對勁就去叫醫生。可已經來不及了,爺爺去世了……看到這時,我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看完這部電影,我久久不能平息心裡的情緒,是啊,堅強起來吧!孩子。我相信:“讓你難過的事情,總有一天,你會笑著把它說出來。”

堅強的小孩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505字

“堅強不是博取同情,而是贏得尊重。”這句話是我在《堅強的小孩》這部電影中得到的最大的啟發。

《堅強的小孩》,這部電影講了關於留守兒童的故事。主人公劉自強在貧窮山區長大,但生活很快樂。他很喜歡音樂,但經濟條件不足,每天只能在家吹口琴。有一天,劉自強的爸爸媽媽來接劉自強去城市上學。上學第一天,他幫助了另外一個主人公李雨芯,二人因此事相識,併成為了很要好的朋友。

李雨芯也喜歡音樂,但別人總是看不起她。她與劉自強互幫互助,最後被成功選上了參加音樂比賽,但比賽前一天,校霸張昕昕將李雨芯的小提琴摔壞了,因為她不想讓別人奪走她的第一名。比賽那天,張昕昕認為自己勝券在握,以為劉自強和李雨芯都不來了,但她“預言”失敗了!劉自強和李雨芯在最後一刻趕到了現場,用修好的小提琴一起合作完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

這部電影讓我最感動的情景是李雨芯對他爸爸說:“爸爸,我能用從小攢到大的零花錢買你一天的時間嗎?”在看這個片段時,我不禁潸然淚下,實在太感動了。

《堅強的小孩》這部電影十分有教育意義,非常適合青少年兒童觀看,如果想知道更多內容,就自己來觀看吧!

我堅強的小船觀後感 篇5

觀後感 ,389字

今天我們去音樂廳看了電影《我堅強的小船》,感受很深。

影片講述了三個孩子的故事,主人公釦子是民工的孩子,生活貧寒,但他淳樸、善良、勇敢,臉上永遠掛著燦爛的微笑。他最大的願望是參加青少年船模比賽,但他沒有錢買船模,於是他就用撿來的垃圾製造了一條環保船,在小雪和艾瑞克的幫助下贏得了比賽。同時釦子還把撿到的錢又還給了艾瑞克的奶奶。

這部影片非常好看,讓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們應該像釦子一樣有目標,有理想,無論遇到什麼挫折和困難都不放棄,只要付出努力,就會有回報。我們還應該像釦子爸爸那樣正直善良,用一顆坦誠的心來面對生活。

影片告訴我們的道理還有很多很多,但最令我感動的是釦子在大雨中把自己的船放在大河裡。小船彷彿承載著釦子的夢想駛向遠方。釦子在雨中滿意地笑著。我想此時的他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們大家都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時光,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勇敢、堅強的好孩子。

憤怒的小孩觀後感400字 篇6

觀後感 ,2788字

【篇一:憤怒的小孩觀後感400字】

電影《憤怒的小孩》是講一個七歲大的小男孩—孫小傲爸爸媽媽都出國去出差了,家中只有自己與爺爺兩個人。可是到了暑假時爺爺生病了,在國外的爸爸媽媽只好為小傲準備了一位保姆照顧他和爺爺。

小傲的生日快到了,由於他的爸爸媽媽說過生日時陪他玩,於是小傲在家等待著奇蹟的出現。一天小傲在家的時候,一位快遞員送來了一份國際快遞,他開啟一看是爸爸送給他的生日禮物—一臺照相機。爸爸還在照相機裡存了一段錄影。小傲開啟錄影一看,爸爸說工作太忙又不可以回家了。爸爸媽媽又騙人,小傲十分憤怒,整理好了行李後以“小孩憤怒了”的口號離家出走了。

孫小傲在路上遇到一個被親生父母由於種種原因而賣給“犯罪集團”的女孩兰蘭。犯罪集團的人讓蘭蘭做了許多壞事,蘭蘭最後終於受不了了,便從壞人手裡跑了出來。他們一路上用了許多的好辦法逃跑了之後,但壞人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找到他們。小傲想了想,知道了蘭蘭腳上的鞋被裝了追蹤器,便讓蘭蘭把鞋扔掉再換上他的鞋,脫離了壞人之手。在路上,他們還認識了一個賣麵點的老頭。小傲把打算幫助蘭蘭回家的願望告訴了老頭,老頭十分贊成他的做法,幫他們買了車票。但是他又怕孩子出事,他就把孩子要去的目的地告訴了警方。果真在回家的路上再一次的遇到了壞人,不過警察來得及時,把一路跟蹤他們倆的三個通緝犯一網打盡。小傲的家人也找到了他,最終蘭蘭也成為了小傲家的一員。

對於新時代的父母來說,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兒童雖然在物質上是豐裕的,然而卻離父母越來越遠。成長需要的並不只是物質,在很大程度上關愛在一起比物質更重要。因此,哪怕父母已不在,可蘭蘭卻任仍然執著地想要回到當初的家。那張埋在匣子裡的照片,這不僅是一種思念,而是一份很久以前就被拋棄的親情。有些成年人以為孩子只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便會開心,這樣的想法往往錯的離譜。

看完這部電影我認為天下所有的家長不能只顧工作而不顧孩子的感受,應該抽出點時間多陪陪孩子。天下所有的小孩也應該理解父母,畢竟父母是為了你們好,讓你們過上好一點的生活,不能像孫小傲一樣離家出走。

【篇二:憤怒的小孩觀後感400字】

電影《憤怒的小孩》是講一個七歲大的小男孩—孫小傲爸爸媽媽都出國去出差了,家中只有自己與爺爺兩個人。可是到了暑假時爺爺生病了,在國外的爸爸媽媽只好為小傲準備了一位保姆照顧他和爺爺。

小傲的生日快到了,由於他的爸爸媽媽說過生日時陪他玩,於是小傲在家等待著奇蹟的出現。一天小傲在家的時候,一位快遞員送來了一份國際快遞,他開啟一看是爸爸送給他的生日禮物—一臺照相機。爸爸還在照相機裡存了一段錄影。小傲開啟錄影一看,爸爸說工作太忙又不可以回家了。爸爸媽媽又騙人,小傲十分憤怒,整理好了行李後以“小孩憤怒了”的口號離家出走了。

在路上他遇到一個被親生父母由於種種原因而賣給“犯罪集團”的女孩兰蘭。他們讓蘭蘭做了許多壞事,蘭蘭受不了了,剛從壞人手裡跑出來。他們一路用了許多的好辦法逃跑了之後,壞人總是又一次的找到他們。小傲一想便知道了蘭蘭腳上的鞋被裝了追蹤器,就讓蘭蘭把鞋扔掉再換上他的鞋,脫離了壞人之手。他們在路上還認識了一個賣麵點的老頭。小傲把打算幫助蘭蘭完成願望—回家的事情告訴了老頭,老頭十分贊成他的做法,幫他們買了車票。但是他又怕孩子出事,他就把孩子的目的地告訴了警方。果真在回家的路上再一次的遇到了壞人,不過警察來得及時,把一路跟蹤他們倆的三個通緝犯一網打盡。小傲的家人也找到了他,最終蘭蘭也成為了小傲家的一員。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覺得作為家長的大人不應該由於工作忙而因此忘記關心孩子的感受,在忙也應該抽出一點時間陪孩子談談心、說說在學校裡發生的事,及時瞭解自家孩子的情況,不至於在孩子幹出傻事後才後悔莫及。但是做為家長的大人們是不容易,每天辛苦賺錢回到家中不可以好好休息,緩解一天的工作疲勞,還要做家務活甚至聽孩子的抱怨。

只不過我們作為孩子的也要體諒父母的用心良苦。父母不但給予了我們生命,使我們快樂的成長,工作再累還要照顧號我們。父母的工作也是為了自己孩子更好的生活才不知疲憊的幹。如果沒有他們在外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辛苦工作,我們的生活會如此幸福嗎?父母們總是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父母的都時時刻刻愛護著自己的孩子,怎麼可能不關心我們呢?

唉,可憐天下父母心呀!我們別讓父母操心了。

【篇三:憤怒的小孩觀後感400字】

今天,我懷著一顆怦怦直跳的心,觀看了《憤怒的小孩》。該片講了孫小傲是個古靈精怪的淘氣包。爸爸孫建業和媽媽在俄羅斯工作,小傲一直由耳聾寡言的爺爺照顧。假期將至,爺爺生病住進醫院。一直渴望父母關愛的小傲的生日聚會再次被爸爸以工作為由爽約,憤怒的小傲忍無可忍離家出走。半路上小傲意外地發現搬家車裡藏著的小女孩蘭蘭。小傲用彈弓將蘭蘭從追蹤她的笨賊手中救出,得知蘭蘭原來是被犯罪團伙利用的小乞丐。蘭蘭想要逃離犯罪團伙,回到家鄉去尋找寶藏、闖蕩世界。無處可去的小傲頓時來了興致,執意與她同行。蘭蘭勉強答應,兩個憤怒的小孩踏上了離家和歸家的旅途。

影片中和我們年紀相仿的孫小傲在家裡很孤單。他在家很難和小朋友交流,也長年見不到爸爸媽媽,以致最後憤怒地離家出走。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他的怨恨和寂寞,我也更加同情無數像孫小傲一樣的留守兒童。

我非常喜歡孫小傲的優秀品質。他善於研究,所以才想出辦法用工具扭開貓眼把鑰匙吸出;當他把油倒在路上阻礙壞人的追蹤時,我知道他很有智慧;當他混入卡車時,他又展現出了“007”的潛質。他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打敗了邪惡的壞蛋,保護了蘭蘭;他被壞人抓住之後沒有一絲恐慌,沉著、冷靜的與壞人周旋,沒有露出任何破綻。

但是對於新時代的父母來說,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兒童雖然在物質上是豐裕的,然而卻離父母越來越遠。成長需要的並不只是物質,在很大程度上關愛在一起比物質更重要。因此,哪怕父母已不在,可蘭蘭卻任仍然執著地想要回到當初的家。那張埋在匣子裡的照片,這不僅是一種思念,而是一份很久以前就被拋棄的親情。有些成年人以為孩子只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便會開心,這樣的想法往往錯的離譜。

我認為我就很幸福和孫小傲對比之後,我真感到幸福。在家裡,每天有爸爸媽媽的陪伴;在學校,有老師的耐心教導和無微不至的關懷,還能和同學們一起快樂的遊戲、一起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我要珍惜現在和爸爸媽媽一起的日子,我要珍惜和老師、同學們一起的日子,發奮學習,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不斷完善自己,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覺得作為家長的大人不應該由於工作忙而因此忘記關心孩子的感受,在忙也應該抽出一點時間陪孩子談談心,不至於在孩子幹出傻事後才後悔莫及。

唉,可憐天下父母心呀!我們可別讓父母再操心了!

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篇7

觀後感 ,588字

觀看學校放映的兩部電影后,我心中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內心深收到了極大的感觸。

那是關於農村飲水的電影,影片向我們講述了汙染水的幾個重要因素,並告訴了我們解決的辦法,怎樣才能保護我們地球的水資源。

汙染水的因素中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農村人們的生活,二是工業排放的汙水。這兩個主要因素都直接導致了水資源的潔淨,使得生活在農村的人總是喝不到乾淨的水,總是喝一些受了汙染的水。這些被汙染的水源如果長期飲用的話容易使人們得上各種各樣的病,有些甚至會奪取人們的生命,有些孕婦喝了這些水還會導致生下的孩子身體崎嶇,成為“怪胎”。

這種情況也是可以避免的,我們可以建立大的水源淨化廠,將人們的飲用水都琢一淨化後再使用。但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建得起這樣大的工廠,所以最好是家家都用自來水,以此來減輕水對人們的危害,我們也可以把自己的飲用水送到縣上去檢驗,以確保衛生。

同事,我們也要好好愛惜水資源,不用幹淨的水洗衣服或淘洗菜,把牛柵的地基建高一點,防止糞水進入水中,汙染地下水,不使用水之前我們也可以先用少量的漂白粉進行殺菌。

除此之外,我們也不可以在飲用水誰去玩耍,對你們來說這不是飲用水,我們不可以圖一時的方便就去破壞寶貴的水源,在做某些事情之前,我們應先換位思考,瞭解他人的感受在做。

只要我們大家都好好愛惜水源,不汙染水資源,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

打瞌睡的小孩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649字

我在暑假生活中看了不少書,我最喜歡的還是《打瞌睡的小孩》這本書,它語言簡短但又很有意思,充滿了童趣又蘊含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看到這書中一篇“黑烏鴉”的詩時,忍不住哈哈大笑,因為我想到了自己。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時,媽媽問我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啊?我總能給媽媽說出一二三四來,媽媽經常是又氣又笑的說:“你總有理由”。現在我明白瞭如果確實是自己不對時,錯了就是錯了,不能找理由為自己辯解,就像黑烏鴉死不承認自己黑得要命的事實一樣。其實,黑也不見得就是壞事,我看到許多優秀的運動員都是黑人,許多高檔的汽車也是黑色的,甚至我們吃的一些食品也是黑色的,例如黑豆、黑米、黑芝麻等等。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定要正視自己,不要掩蓋事實,只要做的好,同樣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這書中還有一篇“錯別字”,從詩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寫字的時候就經常會多一點、少一點、少一撇、多一捺的,媽媽常說我:“你太有天賦了,總是喜歡自己創字,但你這創的字別人不認識啊。”這文中就說了平常我們在寫字的時候不知道老師認識不認識!老師很辛苦,還要來為我更正錯別字多累啊,今後我一定要認真寫字,不畫蛇添足,做到書寫工整,卷面整潔,讓老師少操一份心!

書中那篇“打瞌睡的小孩”寫的特形象,就寫的像我那一次上課打瞌睡被老師收算盤一樣。當時,我那眼皮就像掛著稱陀一樣,然後頭一抬眼睛硬睜開看著老師,看著看著頭一低又開始了,不停地向老師點頭,最後實在撐不住趴桌子上見周公了。

此書中還有好多篇詩,詩裡都能看到自己,充滿童趣和想象力,和我們生活貼近。

屋頂上的小孩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1087字

當我們爬上屋頂時,既可以抬頭看天上的浮雲,也可以低頭看地上的人行走;可以流淚,更可以看清身上正在生長的節節疤痕,哪怕太陽會灼傷我們的面板……

—題記

涼風習習,夕陽西斜。我手裡捧著《屋頂上的小孩》,在屋頂上抱膝而坐。我也想體驗下在屋頂上的感覺,體驗下薇拉和她小妹的心情。

《屋頂上的小孩》是美國作家奧黛莉克倫畢斯寫的,是她現實生活的寫照。這本書寫得既有趣又傷感,而且很真實,把薇拉一家失去親人的痛楚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本書曾經獲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銀獎,寫得非常出色。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薇拉,主要講述了自從薇拉最小的妹妹夭折後,薇拉一家陷入了痛苦,小妹也不再開口說話,家中一片混亂。派蒂姨媽決定把薇拉和小妹接到自己家,卻不想兩個孩子與她格格不入,這讓她非常氣惱。但在溫和的霍伯姨夫的周旋下,派蒂姨媽終於讀懂了兩個孩子的心,而兩個孩子也不再怨恨她們的姨媽。最後,小妹又開口說話了。姊妹倆盼望著早日回到媽媽的懷抱,而這一天已經到來。

《屋頂上的小孩》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來敘事。文中的薇拉是一個平凡的女孩,她喜歡和小妹一起爬上屋頂去看日出,在最小的妹妹夭折後更是如此,有時還會在屋頂上待一整天。

當派蒂姨媽問薇拉為什麼喜歡坐在屋頂上看天空、太陽時。薇拉說,坐在屋頂上,是因為這樣比較接近天堂和寶寶。屋頂離我們很近,可我們幾乎從未爬上去過,看風景,唱歌,衝底下的人吐舌頭……反而會想起屋頂上的騎兵,熱鐵皮屋頂上的貓……熱烈而又讓人躁動。但在奧黛莉的小說《屋頂上的小孩》裡,屋頂平常得就跟我們每一個人抬頭看到的一樣。它告訴我們一些很多人都經歷著,卻又不夠珍視的片斷。

死亡帶來了一個失衡的世界。媽媽不停的流淚、作畫;小妹闇然失語;而薇拉在這樣的環境中封閉了自我。大家各自圈定了自己的領地,在心靈上彼此隔絕,語言也無濟於事。薇拉一家都不懂得愛與表達愛,只是一味地把自己封閉起來。曾經有這樣一句話對我影響頗大:不論是痛苦還是歡樂,都一起分擔,別埋在心裡,那樣會讓你和身邊的人都很痛苦的。那麼,薇拉又是怎樣回到地上的呢?

這要感謝霍伯姨丈,這個溫和高大的男人,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薇拉痛苦的時候,要適時地學會坦然無懼地流淚,否則就無法坦誠地表達自己的痛苦與愛。

就這樣學會流淚,學會安慰,學會愛與表達愛。最後,坐在屋頂上等待太陽下山的,就是四個人了。離天空更近,彷彿離死者也更近,這種紀念也讓我們與自己該有的樣子更近……

坐在屋頂上,離天堂更近,離死者更近。所以爬上屋頂,從鮮亮的日出時分,到炙熱的正午,甚至暗淡的黃昏,更多的是為了遺忘。

屋頂上,離天空的距離有多遠呢?

《我不是完美的小孩》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600字

六一”兒童節時,鄰居阿姨送我了一本書、《我不是完美的小孩》,作者是吉米。故事裡充滿了奇特而又豐富的幻想,再配上精美的插圖,感覺這本書像有魔力一樣,讓我沉迷其中。

《我不是完美的小孩》說了一個叫“郝完美”的小孩,生下來時不管正面看還是背面看,醒著睡著,或笑或哭,看起來都很完美,所以爸爸媽媽為她取了“郝完美”這個名字。但是,隨著她慢慢長大,事情就完全變了……爸媽的要求愈來愈多,學校的要求越來越嚴,郝完美想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跟她一樣覺得自己不完美,於是她想把自己對這件事的想法,講給所有放棄追求完美的小孩和大人聽。

我覺得我跟郝完美有幾分相似之處:我從小就想做一個完美的小孩,學習好、品德好,各個都要完美,但現在的我不再這麼認為了,我以前想完美只不過想得到大人的表揚,學習好是希望同學們對我刮目相看,可我想到了,如果做一個完美的我,就不知道什麼是失敗後成功的喜悅,次次都成功,我會覺得人生無趣,厭煩。我想做一個完美的小孩只不過想將來做一個偉大的人,但偉大的人不一定完美啊!就說連三歲的小孩都知道的安徒生,十五歲才有上學的機會,老師卻說他有閱讀障礙,不適合當作家,可就是這個有“閱讀障礙”的人,卻寫出了讓全世界孩子都喜愛的童話。

這是我對《我不是完美的小孩》的讀後感,蕭伯納說過:“如果這世界完好,一點問題都沒有,我們不就無事可以做了。”我敢肯定世界上一定有很多完美的小孩,只不過沒有一個真正完美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