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我們仰望星空相關作文20篇

夜,我們仰望星空 篇1

散文 ,752字

不再記得勾勒過怎樣的星星輪廓、默數過對少星星,只記得童年的夜空總是繁星滿天。童年總有很多時間來觀星、數星……而今,與星星做伴的時間少了、滿天的繁星也少了。在我家樓下,後半夜關上燈後,只能偶爾看到幾顆可憐巴巴的星星,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汙染讓我們遠離了最原始的感動。

晚上看星星,我驚訝於那頭熊居然如此巨大,這才明白為什麼古人用它來指引方向。有一次回到老家,當我抬頭看見漫天的繁星時,那種震撼和感動,那種漫天銀光閃閃而又寧靜平和,極遙遠又極清晰,極平凡又極神祕的感覺,難於表述。

仰望深邃夜空,群星交織成天幕,有的就在你眼前,有的閃爍其後;有一些似乎觸手可及,忽而又變得遙不可及;有一些星調皮地閃到你眼前,忽而又隱去—當你仰望星空時,你會忽略掉距離感。

它們離我們太遠了,有很多都有好幾十萬光年,也就是說星星發出的光要走好幾十萬年才能到地球,而我們看見的,就是幾十萬年以前的星星。每顆星都在歷史中,而且距今的遠近都不同。這顆星是李白痛飲狂歌、空度時日的星;那顆是山頂洞人取火過冬的星;還有恐龍縱橫在亞歐大陸時的星—當你仰望群星時,你會混亂掉歷史感。

幾十萬年,對星星來說,可能並不算太長,但每顆星都是要死去的,很有可能在這光芒向地球行進的幾十萬年中,那顆發光的星星早已分解、消失。雖然我們看到滿天繁星,它們當中很多其實已在幾十萬年前就已死去。—當你仰望群星時你會明白,生命,將因你活著時發光而在死後延續。

星星永遠是神祕的。中國的傳統畫上,星星間都連著線,也許最初是為了明顯些,但後來憑空多了一層神祕感和古樸。無論古書上還是舊畫上,每次看到星星間的折線,我都會敬仰萬分。

寫到這,我心馳神往,衝到窗邊一看—窗外依舊是那個混沌的月亮和幾顆零星得不能再零星的小點兒。

那一夜我們仰望星空 篇2

國二作文 ,518字

那天回到教室後,聽到有同學說,今晚睡帳篷。什麼?我沒聽錯吧。

果然晚自習後,我們該去支帳篷了!我們拿著帳篷來到籃球場上,拉鍊拉開:三根棍,一個帳篷。這可咋整啊?第一次支帳篷的我們束手無策,稀裡糊塗地聽老師講後,便自己動起手來。帳篷平放在地上,上面放兩根棍交叉,再用鉤環套上,應該完工一大半了吧。咦,怎麼支撐不起來?套反了,再翻過來,怎麼帳篷不平呢,哦,繩子系錯位置了。再去看看別人的帳篷,還有個門呢,我說怎麼多一根棍。把門套上去後,那怎麼固定呢……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次的“實驗”之後,帳篷支起來了!

搬完被子啦!我們仰望星空,那輪明月在空中懸掛著,旁邊有無數星星點亮著夜空,玉兔向我們招手,嫦娥向我們微笑。

我們欣喜地鑽進帳篷裡,這也許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了吧。在這裡,我們一起聊天,打鬧,歡笑,時不時地露出小腦袋來,老師為我們拍照。夜靜了,我們開始有了一絲的睏意,不一會兒,將進入夢鄉。咦,身上怎麼感覺重重的?馬上進入夢鄉的我被弄醒,模模糊糊中看到,她把腿搭到了我的身上,那麼我就把胳膊搭到你的肩上吧,嘻嘻……

那一夜,我們有著不一樣的經歷:三根棍支起了一個帳篷,支起了一個溫暖的家!那一夜,我們仰望星空,感受美好。

五月我又仰望星空 篇3

國三作文 ,686字

仰望星空,聆聽星空的聲音,勾勒出無限遐想……

“這一天,我開始仰望星空,發現星並不遠,夢並不遠,只要你踮起腳尖……”

在這寧靜的五月,夜,屏住了呼吸;風,停止了奔跑的腳步;花;悄悄合上了柔軟的花瓣。這是一個寂靜的夜晚。只有悠揚婉轉的鳥啼聲不斷從遠處森林裡傳來。

露珠兒從毛茸茸的葉片上緩緩滑落,滴到鬆軟的土壤中,滋潤了一株懷著美好夢想的草籽。我驚呆了,從未遇到過如此靜的夜晚。世間萬物似乎都停下了匆忙的腳步,盡情享受這久違而又美好的夜晚。

就這樣望著,望著那遙不可及的星空。星空,是如此寬廣而又如此靈動啊!猶如一池墨水在眼前蕩悠,又似一塊黑布上點綴著明亮的繁星。洗去了我心中的苦惱,洗去我心中的浮躁。此時,我似乎已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感受著大自然的一呼一吸,聆聽著大自然那活力四射的心跳……

眼前是一片廣闊無邊的星空,你正踏著一顆顆繁星,走向那深邃的星空中。心中是無數的星星,劃過無數完美的弧線。心中的苦惱早已被漆黑的夜空吞噬,心中的浮躁也早已被寧靜的夜晚洗去。你此時已脫離了世俗的種種無奈與不堪,置身於無比寬廣的星空!

在現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在現在競爭十分激烈的社會,也許生活的壓力早已壓著你喘不過氣來。不如暫時拋下城市的喧器,拋下世俗的名與利,不如在雨中捧上一杯清茶,在公園留下一跡步伐。你的心會隨著大自然的平靜而平靜,大自然也會隨著你的心平靜而平靜。在煩惱的日子裡,不如與老友下一盤棋,共品一杯清茶,共賞一本好書。遙望那寧靜的星空,那樣你體會到的不只是寧靜!

在這麼寧靜的五月,仰望星空吧!心隨著星空去飛揚,你,還會煩惱,還會浮躁嗎?仰望星空,感受心的那一份寧靜!

仰望星空 篇4

國三作文 ,869字

夜,很靜,那偶爾的犬吠,悠悠揚揚的,蕩著,黑黑的暮色中,只有那星辰依然相伴。仰望星空,一顆顆明亮的眼睛正在與窗前月下的人們對望,無聲的資訊在傳遞,星星們閃爍著接收著,閃啊閃啊!

閃回了幾年前的星空。星光下我與叔叔站在陽臺上眺望著遠方的天地,叔叔生性樂觀,很愛笑,他總是笑得很燦爛,就像綻放的花兒,感染著他身邊的每個人,當讓也包括我。

一陣清風拂過,叔叔扭過頭,淡淡地笑著問:“你看,那天上的星星會眨嗎?”咦?叔叔為什麼問這個,我疑惑的抬起下巴,仔細看著立馬的出了結論不會眨。便高興的告訴了他,他輕輕點點頭,嘴角勾出一道優美的弧,有望向了那遠方的夜景。我不知著表示什麼,抬頭望向他。他高高的個子,且總是拿黑黑瘦瘦的樣子,一頭黑中夾白卻依然如針的短髮。

風兒輕輕的吹著,單從他的笑我推斷不出他在想什麼,而在那幽深的眸子裡,或許還藏著許多鮮為人知的辛酸記憶,不久,他有轉過頭,咧著嘴對我說:“你再仔細看看,到底會不會閃?誠實的孩子看星星,星星是會閃的哦!”我一聽來了興趣,再次抬起頭,瞪大了眼睛,仔細的觀察著,這顆太小了,好像不閃,再看看那一顆,也不閃,直到第4次,直到眼睛有些乾澀了,我終於看見,一顆較亮的星星在一閃一閃的,我激動的跳起來,叫起來:“我看見了,我看見了!看是那顆,那顆在閃!"我不停的用手指著,可叔叔卻只是笑著悠悠的說:“笨蛋,星星是不會閃的,看來你不……”沒等他說完,我就用力的指著那顆較亮的星星,嚷道:“你看,你看,那顆真的會眨,那顆真的會眨!”但叔叔就是不看,只是微笑著望向遠方,於是我有些急了,不斷的叫嚷著,跳著,搖著他的手臂,但他卻只是笑著,沉默著。

風兒依舊的吹,吹動著他的髮梢,他似乎有些厭煩了,便無奈的順著我那纖細的手指望去,他似不耐煩的卻又仔細的望著,嘴角習慣性的翹起,我不知道他是否看見了,只看見他在笑,不曾減退一分。我高興的問:“對吧’在閃吧!”叔叔沒有做聲,淡淡星光下,我似乎看見叔叔笑著搖了搖頭。

今夜,再望昨日之星,它小了許多,但縈繞在身邊的光輝,依舊那麼燦爛,燦爛的照著我,但我卻看不見它在眨了。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篇5

國三作文 ,839字

有人喜歡抬頭仰望著璀璨的夜空,有人則喜歡踏在平實的土地上。

—題記

我仰望著夜空,那黑黑的天幕裡隱隱透出帶有希望的星光。那多麼美的夜空啊!陣陣涼風吹來,吹醒我那原本迷茫的頭腦。

曾幾何時,我迷茫與自己的理想,不知前方的道路在哪裡;曾幾何時,我也為我的理想而奮鬥過;曾幾何時,我也因為失敗而嘆過氣。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的那一天,走出校門,我突然覺得天空好亮好亮,刺傷了我的眼睛;樹上近乎於枯黃的葉子開始片片凋落,那是在為我而感到悲哀麼?路上的行人成雙結對,誰又曾明白過我心裡那難言的惆悵?看到同學們一個個在炫耀自己的成績,我卻似乎被撂在了一旁,沒有可以傾訴的人,心裡難過極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思考了一遍又一遍,我明白了:我只看到了天上那璀璨的星空,而沒有紮紮實實的踏在地上;我只看到了我的理想,卻沒有看到理想腳下的路有多麼的艱難坎坷。

是啊,看望古今中外的名人,哪一個沒有腳踏實地的幹勁兒呢?

居里夫人,為了提煉鐳和僕,她不惜每天站在大鍋前,一遍又一遍的提煉,即使在寒冷冬天,她也在惡劣的環境下堅持做著工作筆記,終於,她成功了!李時珍為了鑄就《本草綱目》這部鉅著,跑遍了多少的地方,親自嘗試了多少種藥草,冒過多少種危險,甚至連他自己都數不清楚吧,可他有過退縮麼?沒有,如果他當時退縮了,就不會有今天的醫藥學鉅著《本草綱目》。

我的確沒有這些偉人堅實的幹勁兒,但我有的是夢想和實力啊!為什麼我不能和他們一樣努力,即使達不到他們十分之一的標準,但是我努力過了,我不後悔,將來我在回憶的時候,能說:“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有我自己最大的努力。”這樣,我就問心無愧了。

可我現在只有仰望星空徒有的虛名,沒有腳踏實地堅實的幹勁兒;只看到那些成功人士的榮耀,卻沒有看到他們背後的汗水與努力。

或許,在你看來“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只是無數美句裡最普通的一句,但,我想說的是:它不僅僅是一句話,它更是我們前進的一個目標。

擁有了璀璨的星空,具備了堅實的幹勁兒,你才會去實踐這句話真正的含義。

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篇6

高二作文 ,1275字

古往今來,人類生生世世紡織著夢想與希冀,遙想蒼穹,是星空閃爍著訴說先人祈福的呢喃和虔誠的禱告;那夢想是如此真實,又如此遙遠,因為那是心中不滅的追求,是浮於現實的繁華與幻想。

穴鳩間“決起而飛,槍榆方而止”;溪流的現實是石縫間淺吟低唱“靡靡之間”;老馬的現實是“眼前飄過一陣鞭影,我只低頭瞧著腳下。”它們早已身陷現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麻木的心靈早已放棄了夢想,遙望天邊的權利。於是,夢想的翅膀飄然遠去,現實的枷鎖架在脖項。

尋著古人的來路,我聽到了杜工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呼喚,這是憂國憂民的吶喊,是杜甫心中最大的夢想。收回月光我聽到了魯迅先生仰望星空的感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仰望是一種美。沈從文生活在世人皆以為枯燥而無情的現實中,但他依然能把湘西小鎮描繪成一個愛人,愛水,愛美的世外桃源,如不是他心中有“高地”,怎在書中現“美境”?

善於仰望使目標明晰,讓目光穿越現實的雲層,司馬遷雖遭腐刑之辱而著《史記》流芳於百世、千古稱頌;孔明臥居茅廬而洞悉天下時局,終於在劉備三顧茅廬後大展身手,助劉得蜀;曹雪芹家道中落,卻給世人留下了文學鉅著《紅樓夢》;如沒有司馬遷痛徹心扉的勞苦,沒有諸葛亮多年積蓄的辛苦,沒有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的汗水,何來踐言遂忌,流芳百世!仰望得到的是美景,是嚮往後的“明忌”;而善於眼看低處,腳踏實地,才是仰望的根基,成功的壘土。

滴水穿石,因為水看到的是頑石,所以才日復一日的衝擊;珍珠出自河蚌的痛苦磨礪,磨礪時,河蚌就看到了願景,所以才甘心於忍受那錐心之痛。著眼於低處,腳踏實地,不應放棄對高處的憧憬,高處總是給低處以力量,鼓勵你去拼搏,激勵你去奮鬥。

潭水寧靜,因為它看到了山的雄偉;流雲飄逸,並非對低處捨棄而是在時時牽掛的片刻放鬆。

仰望懂得自己的渺小,而繼續奮鬥,著眼低處重視細微而甘於努力。

腳踏實地的精神是國家發展的根本,是民族進步的基石。一個國家沒有了腳踏實地的精神必然在國際競爭中舉步維艱。我們中國的企業為什麼營利不多,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追求一時的泡沫經濟卻不想腳踏實地的搞創新。

腳踏實地是我們每個人美麗的翅膀,腳踏實地不是事必躬親,因為居里夫人對他父親沒有說她沒有時間擦椅子;腳踏實地不是好高騖遠,孫楠曾經幹過一千多個工種,於數年後,才將那甜美的歌聲帶給我們;腳踏實地不是一蹴而就,劉備一生轉戰,屢敗屢戰最終才開創蜀漢。

在腳踏實地的前行過程中,我們往往會遇見風雨的阻撓。而這時,抬頭看看天空那顆曾經給自己信念的星,你會發現自己重獲了衝破一切艱難和險阻的決心和勇氣。翻開歷史的扉頁,我們可以看到經歷人生折磨的司馬遷,最終完成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史記》,耳聾後的貝多芬,在最後關頭奏出了自己生命的最強音……這都是他們去尋找曾經讓自己心潮湧動的星斗。給予他們力量的正是夢想的光華。

我們既要有仰望星空的勇氣和毅力,又要有腳踏實地的幹勁,只有這樣,我們的理想才會實現,理想不是一句空話,是一步一步努力的結晶。我們要把握好現在,並且爭取創造更好的未來!

仰望星空,更要俯視大地 篇7

高一作文 ,1135字

迎著晨光實幹,不對晚霞空想。

—題記

仰望星空,放飛夢想,憧憬未來,該是多麼富有詩意,激情盈心的浪漫樂事啊!俯視大地,腳踏實地,埋頭實幹,該是多麼富有收穫、幸福陶醉的美好人生啊!空喊千次,不如實幹一次,心動不如行動,為了實現夢想,開創屬於我們自己的美好明天,我們要迎著晨光實幹,不要面對晚霞空想。

談起夢想的時候,我們總會激情滿懷,談天說地,言此說彼,就像脫韁的野馬般,不能及時停下腳步。但空談夢想而不切實行動,終將不會有佳績。唯有將夢想建立在實幹的基礎上,“夢想”才不是一個凌駕於空的詞;唯有腳踏實地,埋頭實幹,“中國夢”才會有更加雄厚的支撐力。

談“中國夢”時必談“實幹”,正如習總書記所言: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生命的各種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年輕時我們擁有最傲人的資本,青年時本就該立足本職,埋頭苦幹,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用勤勞的雙手成就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要時刻謹記:青春沒有實幹,夢想就是空想。

曾偶聞賢言: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儘管它不像美文般打動人心,但它足以解釋“實幹”這二字。古有賢人覽盡群書,今亦有雅士閱遍天下文。只說不做不足以稱之為偉人,只做不說不足以稱之為智人。聞一多先生曾被尊譽為“行的高標,口的巨人”。他說過,“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為研究唐詩,他長時間待在樓閣,餓了讓人送飯,困了就地一躺,醒了接著徜徉詩歌國度。幾年辛苦,終成《唐詩雜論》之碩果。

尼采說過:“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縱觀古今,能把“實幹”作為人生信條的人不勝列舉。“頭懸樑,錐刺股”孫敬與蘇秦發奮苦讀,終有成就;紮根大山,義務植林,楊善洲留給我們一片鬱鬱蔥蔥。落實了就會有收穫,但只說不做,終將不會有任何作為。青春時期本就應該實幹,如若總是誇大其詞,或畏手畏腳,只會讓人止步不前。“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空想的人不會有任何成績,懶惰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桂冠上的光輝總是平時點滴行動積累所得,所謂唯有每日“起舞”,生命才不被辜負。

歲月無可回首,唯攜實幹前行。青春年華,本就不該輕描淡寫。不要總囿於一角空想,沾染浮躁之氣;不要總抱怨體制不好,把失敗的責任推到他人身上;不要總是畏手畏腳,即使做錯,也是給未來尋找道路。迎著晨光實幹,面朝晚霞奔跑,“甩開膀子”勇敢實踐,在問題面前,你就是“巨人”!

如果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麼越過中間的狂波大浪必困難重重,但實幹是駛向彼岸的巨輪,唯有這巨輪發動,才能到達彼岸。生命只因腳踏實地才含苞待放;人生只因埋頭實幹才真實可靠;青春只因不懈追求才積極美好。身肩中華復興之責,我青年人必要實幹到底,不辱使命。壯哉我中華,實現我中國夢!

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篇8

高二作文 ,693字

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林想,每個集體、組織也會有夢想,而這些夢想組成了我們大家的中國夢,強國夢。

而袁隆平院士就是很好的為我們詮釋,它的中國夢,其實,袁隆平和普通農民的區別就於,普通農民想讓家人吃飽穿暖,而袁隆平是想讓中國乃至世界任命都吃上飽飯,因為是這個偉大的夢想在職稱這他,助他走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最終研究出雜交水稻,使中國農業走上了一個新高度。甚至於,他走向於世界,讓許多世界人民記住了他。

中國達人秀上的劉偉大家都還記得他吧,那位身殘志堅的達人,他用行動證明了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雖然他沒有了雙手,但他說不怕,我還有一雙健全的雙腳。手能做的事,用腳葉一樣可以。但游泳,總是要四肢平衡吧,但劉偉它就是用成績證明了他一樣可以。雖然他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與挫折,但只要不放棄,就不會輸。他告訴了全中國這樣一個道理,有了夢想,要腳踏實地,堅持走下去才會成功。

還有結束中國封建歷史的孫中山先生。他領導發起辛亥革命,建立南京政府。看似勝利,實則只是開始。後來被袁世凱奪取了勝利的果實,但他沒有就此放棄,而是找尋新的救國之路,提出“新三民主義”,提倡國共合作,推翻封建帝國統治…到今日還有許多以中山合名的街道、學校、公園…他的偉跡千古流傳,他的夢想實現了。

雖然你可能會說他們都是偉人,其實不然一個偉人是從平凡人開始的,一個擁有夢想並堅持的平凡人,有一天也會成為一個偉人。有平凡崗位上做平凡工作的人們,但他們付出自己辛勤,實現自我夢想,他們也是偉大的人。

而我們,最重要的是好好學習,為祖國的明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就讓我們常常仰望夢想,並腳踏實地的實現吧。

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篇9

高二作文 ,955字

仰望星空,是每個人對自己未來的憧憬,是夢想在自由的天地裡馳騁。腳踏實地,是積累跬步,是匯聚小流;是立足於根本,是實幹,是艱辛的路途。

如今有不少人認為自己被大材小用了,英雄無用武之地,浪費了人才。我卻認為這是不能找準自己的位置、好高騖遠、一味地仰望星空,卻不腳踏實地的緣故。

只會“仰望星空”的人給人學富五車的虛假外表,最後只能是害人害己。趙國的趙括自幼“習兵書,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自稱。他擔任了抗秦大將後,按照自己的主意更改了軍隊的全部紀律和規定,單方面的認為自己是最正確的,使得秦將白起聽說後,拍手稱快,並說:“邯鄲指日可待。”便派軍斷了趙括的糧草,趙括士氣大亂,再後來,趙括被射死,趙括軍大敗。於是幾十萬兵士投降於秦軍,秦軍把他們都活埋了。“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

可見,只知道紙上談兵,沒有真正實力的人的夢想只能是幻想。只有腳踏實地、知道忍耐,通曉隱忍的人才會取得陳成功。

古代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就是一名腳踏實地的人才。李家世代業醫,然而,當年的醫生地位很低,經常受到官紳的欺辱。他的父親便要求他去讀書。那時,年少的李時珍卻下定決心:從醫。於是向父親表明決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最終,他的父親同意兒子的要求,並精心地教他。

不久,李時珍認識到,“讀萬卷書”固然需要,但“行萬里路”更不可少。於是,他既“蒐羅百氏”,又“採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李時珍穿上草鞋,背起藥筐,遠涉深山曠野,遍訪名醫宿儒,搜求民間驗方,觀察和收集藥物標本。不僅如此,他還一一採視,對著實物進行比較核對。這樣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藥物。過長期的實地調查,搞清了藥物的許多疑難問題。並完成了舉世名著《本草綱目》。

如果趙括能夠腳踏實地,以他的才學,他能導致亡身亡軍的下場嗎?如果李時珍不能腳踏實地,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採摘與實踐,他能完成舉世矚目的藥書《本草綱目》嗎?

因此,仰望星空不如不腳踏實地,或者說:只有當你腳踏實地,才有可能仰望星空。所以只有當我們擁有一定的實力,才能為夢想而奮鬥,如未出山的諸葛亮,也是做足了準備,才能在出山後被稱為“智絕”。

想要成功,就要從腳踏實地開始,用仰望星空來強化自身,這樣才能獲得成功,才能被伯樂所發現。才不會感嘆:自己被大材小用了。

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篇10

高一作文 ,973字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有句名言:我貼在地面上步行,不在雲端跳舞。這句話過分強調了腳踏實地的重要,而貶損了仰望星空的價值。我認為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應共存並重,他們之間並不矛盾。

人類對哲學的思考,對宇宙的發問始於仰望星空。星空給予我們好奇困惑、啟迪、佐證,它讓我們對世界及自己產生了無限的遐想,並啟示我們腳踏實地地去尋找答案。在浩瀚天地間,每個人都渺小得像滄海一粟,正是對星空的仰望,讓無數卑微的靈魂產生了偉大而高遠的理想,並腳踏實地的去付諸實現而成就了偉業。

夜幕廣闊而深沉,其上鑲嵌的燦爛星斗閃爍隱現,激發起人類摘星的慾望,然而,越是想接近星空的人,越不能脫離地面。正如尼采所說:人彷彿樹木一樣,越是高大繁蔭,樹根就越要紮根於大地。生而為人,我們不可能離開現實,所以當我們追求精神高度的時候,也不能忘卻泥土的深沉與清香。張愛玲的“平生三根”,無非就是“海棠無香、鮒魚多刺、紅樓未完”。她這三個短語,將“雅俗共賞”一詞詮釋得淋漓盡致。仰望星空而追求科學,深悟哲學奧義的人不可脫離群體,否則,一旦縱向躍入天際,腳下無根,身旁寂寥,縱使再精妙的科學發現,也無處施展,再經典的哲學思考也無人傾訴。到那時,科學與哲學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

腳踏實地的人,總有摘星的一天。而一旦摘星,有些人就會忘卻了大地上還有萬千同類遭受著苦難。羅素在《我為何而生》中寫道:愛與知識將我帶入天堂,而對人類苦難痛徹心肺的憐憫,又將我帶回地面。仰望星空,讓人產生了偉大的理想與深奧的哲思,但比理、比哲思更重要的是悲憫的情懷。那些有悲憫情懷的哲人們,一面仰望星空,一面俯下身來親吻大地,求助同胞。

他們的足跡印在泥土上,而他們的人格光輝卻隨著夜空中的星辰一同閃耀,永不消亡。愛因斯坦為了避免核壟斷將核技術“洩露”給敵方,錢學森拒絕美國一流的研究條件冒險回國。也許有人不瞭解,他們為什麼要從星空墜落回泥濘的地面,但沒有人能否定他們人格的光輝。

星空的美麗吸引著一代又一代人去跳躍,地面的堅實便於追求夢的人腳踏實地去行走。行走在地面的人離不開對星空的仰望和嚮往;而摘星的人也永遠無法離開大地的支援與靈魂的迴歸。仰望與行走,本就是相依而存,相輔相成,不應該被剝離。所以,不應該有“仰望或行走”只應是“仰望與行走”。

仰望星空,讓卑微的靈魂變得高大;腳踏實地,讓虛妄與浮華沉澱為永恆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