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飛進你夢裡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天使飛進你夢裡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644字

正午,太陽正一動不動地高懸在當頂,此時,我正坐在椅子上,手中捧著本《天使飛進你夢裡》,思緒正慢慢飄進書中。

時光絢,他就是這本書的男主角,擁有深度好奇心的大眼睛男孩,對世界有有著源源不斷的好奇與疑問。

他的夢想就是駕駛熱氣球飛翔,就因為這個夢想,時光絢闖了一個大禍,因此被迫離開雲頂學校。

幾年後,他和他的小夥伴又一次來到了雲頂學校,在這個學校裡,他認識了很多新朋友,他的夢想又一次起航,就像一隻熱氣球,不斷加熱,升騰,直衝夢想的天空。

時光絢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這是大家值得學習的地方,這讓我不禁想起阿里巴巴的創造者—馬雲。

馬雲在我們看來就是一個有錢人,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今天的成功來自昨天的失敗。

他曾經想考重點小學,但卻失敗了,中學也是這樣,甚至是大學……他的種種失敗,不但沒有擊垮他,反而讓他更加的有動力,對學習有著不斷的動力。

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成功了,我還記得他說過的一句話:“夢想,要腳踏實地,他和眼淚是息息相關的。”

堅持與努力追求夢想,這正是他成功的制勝法寶。也許,他在過程也流過很多的眼淚吧。

的確,從古至今,多少偉人的成功不是經歷了艱辛與失敗,我們也該這樣,無論是學習還是平常的生活,都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並去勇敢追求。

我們要對世界有源源不斷的好奇與疑問,請永遠不要放棄這份珍貴、熱烈的好奇心。文中的孩子們正是一群擁有愛迪生般旺盛好奇心的孩子,由一隻熱氣球牽引出他們源源不斷,充滿活力的熱氣球之夢。

你們,在心中是否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熱氣球之夢?

《天使飛進你夢裡》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672字

暑假,我讀了《天使飛進你夢裡》這本書,印象最深的是《白楊》這篇文章。《白楊》是說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回內地接將要上小學的兩個孩子。在返回新疆的火車上,向自己的孩子介紹戈壁灘上的白楊樹,借樹表達自己紮根邊疆的志向,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楊樹那樣,那需要他們,他們就在哪兒生根、發芽、成長。

讀完這篇文章,我感到這位邊疆建設者有著博大的胸懷,非常偉大。那些邊疆建設者們也同這位父親一樣,有著遠大的志向,相信通過自己的子子孫孫開發邊疆,可以讓新疆變成美麗的地方。這樣讓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媽媽。媽媽不僅很關心我,也很關心自己的學生。有一次,媽媽在家兩眼無神地盯著電視,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我伸手在媽媽面前晃,媽媽還是一動不動地坐著。於是我推了推媽媽,問:“媽媽,發生什麼事了?”媽媽看了我一眼,沮喪地說:“我在想,我的那些學生的英語成績為什麼總是沒辦法提高呢?”說完,媽媽又陷入了沉思。我看著媽媽那越發嚴重的黑眼圈,不禁想起媽媽坐在書房工作的樣子。媽媽總是勤勤懇懇地工作,熱愛著自己的工作,總是想辦法去幫助學生,教好學生。媽媽就像那些邊疆建設者,選擇了就去堅持,並且努力做好,邊疆志願者是為了開發邊疆,讓祖國變得更強大,而媽媽是為了培養祖國的棟樑。他們的敬業精神讓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將來我也要勤懇敬業,而現在作為學生的我也要“敬業”——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天使飛進你夢裡》這本書還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文章,我也從中獲益良多,讓我們一起來閱讀吧!

願你的青春不負夢想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969字

暑假,我閱讀了《願你的青春,不負夢想》一書。這書講的是主人公——夢想導師俞敏洪50多年的風雨路程,從農村考進一座學校,又考入北大,然後當上北大老師,最後自己創業,創辦一家公司——新東方。

書中有一些句子,我特別的喜歡,最有意義的一句話是:“勤奮加堅持很重要,該堅持的時候一定要堅持下去。”她告訴我們,在人生中,勤奮和堅持最重要;在學習和生活中,一定要記住,堅持下去就會有希望。

這句勵志話,讓我想起了在暑假期間攀巖的事情:到了太陽谷,專業的攀巖老師先讓我們做一些仰臥起坐、俯臥撐等熱身,給我們講解完一些攀巖的知識,帶領我們來到攀巖場地。看到這個攀巖場地,我十分震驚,這場地跟平常的不一樣,傾斜的並不是直的,而且支撐點也比平常的少,這讓我立即失去了自信。看著同學們一個一個的攀爬,我甚或恐懼,打起退堂鼓。輪到我攀爬的時候,觀察找好地形和支撐點才開始爬,握住一個馬頭型的支撐點,腳踩一個紫色和綠色的點子,順勢往上爬,照著老師的方式,沒想到竟真的爬了上去。爬到前面一個同學都爬不上去的地方,我也試了試,一伸手就碰到了,原來堅持也有優勢的呀!馬上要成功的時候,突然堅持不住滑了下去……

攀巖非常考驗人的意志力,考驗不放棄的一顆心。在爬一個支點的時候,你要想下一個要爬哪個支點。如果有一個支點,你並不敢爬,或者爬得非常困難,這時候,一定要勇敢放開手去拼一把,沒準奇蹟發生了;如果放棄退卻,就不會看見下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只有契而不捨,方可鏤金石。

“生命的美麗來自進步和成就,只有進步和成就,才能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義。”在人的一生中,你成功一件事情,或者進行一件事情上,並不是在原地,而是努力向前,在這個時刻,你會感覺到生命存在的意義。一個個小目標和理想加起來,就變成一個大理想。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堅持特別重要!有時自己看不見進步,認為在原地踏步,不是,這是在蓄積力量,只要堅持,哪怕只有點點滴滴的進步,我們才能在最後看到一個巨大的成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只有積小流,方渠成江海。

看完這本書後,我感觸很深,奮鬥,堅持,進步,夢想,成長等等,都是人生中要做到的,這樣才可以實現理想目標……

《小飛俠·彼得·潘》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649字

當人們匆匆奔走在馬路上,甚至一路狂奔為了趕上一趟公交車的時候;當人們坐在電腦前,鎖著眉頭揮舞著手指頭,躲在世界的角落苦忙時,他們的心裡已經忘記了他們的小時候。他們的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曾經享受過樓前樓後、院裡院外的逍遙時光嗎?

是他們啊,那麼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

可是他們長大了,長大的速度快的驚人,似乎跨出家門的還是個小孩,再跨進時已變成了大人。

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除了—彼得。潘。“小飛俠”彼得。潘已經差不多100歲了,可是他還是小時候的樣子,他永遠也長不大,還是一口乳牙。他和一群孩子生活在一個仙境裡。那個島嶼中的一切植物和動物青春長駐,那個地方的孩子永遠是絕對的主宰,他們不會長大,這樣一如既往的沒有煩惱,歡樂嬉戲。那是一個凡人去不到的仙境,那個地方叫永無島。

彼得。潘飛來飛去,帶著普普通通的英國小女孩溫迪和她的兩個弟弟,他們去荒漠野外探險,他們拿槍弄棒同海盜打鬥救出酋長的公主……彼得。潘是會飛的。據說每個孩子在很小時候都是有翅膀的,所以小時候我們老是會覺得肩膀癢癢的。溫迪在永無島玩得好開心,可是有一天,她說,她想媽媽了。永無島的孩子不知道媽媽是什麼。

溫迪走了。離開了永無島的她漸漸長大,成了婦人,自己也當了媽媽。而彼得。潘還是那個“飛舞著輕盈的翅膀,身著綠色樹葉般的衣服,口含一隻蘆管,馳騁在自由的天空,孩子般的微笑永遠掛在臉上,渾身散發著蓬勃生命力的快樂天使”。

“長大了並不可怕,人人都會長大,只要我們是快樂、天真、無憂無慮的,我們就可以飛向‘永無島’去”。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1106字

無垠的大海掀起萬丈驚濤,滾滾白浪浩浩蕩蕩拍擊著岸邊的岩石。海,生命之始,一切的根本,它飽含激情地詮釋著生命獨特的脈動。也許,正因此,才有了凡爾納筆下尼摩船長一行人乘風破浪的兩萬裡海底周遊!

海洋,人類熱愛著,且畏懼著的存在。自古以來,人類幻想上天入地,自由馳騁,從大地開始,一步步點燃屬於人類的激情。人類的足跡遍佈天地,而大海卻一次次無情地澆滅人類的夢想。

尼摩船長痴迷於大海博大的胸懷,他一度將神祕浩瀚的大海視為自己的歸宿。初次閱讀《海底兩萬裡》,我甚至認為尼摩船長是一個荒唐的瘋子,因為,他寧願去面對寂靜無聲的海底而撇棄繁華的彼岸世界。然而當我的視野伴隨著頁碼的翻轉變化而擴充套件之時,我恍然明悟了一個波瀾壯闊的奇幻境界,不,應該說是另一方世界。

海洋亙古長存,人類洋洋得意,據以為傲的五千年文明歷史不過是海洋中億萬粒沙土之一罷了。大海孕育除了生命的奇蹟,也孕育出了深邃而黑暗的漩渦。

偉大的心靈深處或深藏著不為人知的陰影。尼摩船長擁有天才船的智慧,但他內心的角落潛伏已久的,正是對毀滅他的家國,親人,友人的壓迫者,殘暴的殖民者的憎恨。他以超越常人的才智締造了神蹟船的諾第留斯號,也將這可怕的智慧結晶化作了復仇的工具。

人的心中有兩扇門戶,一扇開啟光明的聖哲之路,一扇則叩響了黑暗的地獄之門。復仇的葬歌奏響在了這神聖的海域,他親手贈予了敵手悲劇,擊沉了敵人的戰艦,更是以近乎無情,陰鬱,冷漠的目光看著敵手死之前垂死掙扎的舞蹈,這血與痛最終換來的只是尼摩船長對親人遺像的嗚咽哭訴。

他從未這般脆弱,無論是與海洋中的霸主鯊魚搏鬥,亦或是在南極冰川中面臨死亡。

“萬能的上帝啊!夠了!夠了!”

他向萬能的上帝祈禱,悔恨與悲痛交織在夢幻的喃語中,這寄託了苦與悲的嘆息,證實了這萬里冒險的結局。

主人公阿龍納斯不能理解船長近乎偏執、陰沉的仇恨,或者說,他能夠理解,但卻無法認同。尼摩船長正是壓抑著,忍受著常人所忌諱的痛苦,在這蔚藍如天際的海洋中,孤獨地品味苦澀的海風迎面帶來的悲哀與仇恨的苦果。

海底兩萬裡的美麗景色的確令人著迷,但我想這些以絢爛多姿的文字描繪出的千萬奇景,似乎恰恰映襯出夜晚中照耀而出,如明珠般閃耀的人性的光輝。因為,那點點失散的微弱星輝,是千瘡百孔的脆弱心靈,用痛苦這粒砂石磨成的珍珠。

合上《海底兩萬裡》,我深深吸了一口氣,閉上眼睛,重新浮現在腦海中的並非是主人公所看見的美輪美奐,而是最後即將被大風暴吞噬的諾第留斯號頑強不屈的掙扎。

它在風暴中堅強,在毀滅中無畏,這種掙扎彷彿正是尼摩船長內心世界中正義與怨恨的殊死搏鬥。在這掙扎中重生的是固執的復仇,還是自我的救贖?最終的勝者留給大海去評判……

讓腳步追上夢想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644字

今年寒假我看了一本書叫《讓夢想追上腳步》。

這本書講了對夢想的熱切渴望通常會造就兩種人—空想家和實幹家。崇高的理想固然是美好人生的開始,但如果水月鏡花。本書收集了眾多享譽全球的大師們對夢想這一話題的深刻感悟,在講述故事的同時闡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帶領青少年讀者在閱讀中體會追夢的執著和堅韌,品位追夢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這本書給我了很多的啟示,而這本書給我意想不到的是,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人生就是一場夢,而在你實現夢的時候你也要追上你的腳步。裡面有講到人是如何從一個普通人成為一個讓人們都佩服、羨慕的傑出者,而這些傑出者背後都付出了不為人知的努力,但還要有強大的毅力,要有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信念。

夢想是什麼?是一種信念、是一個目標、是一個身份、還只是一段路?人不得不有夢想,很多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可能就是因為比別人多做了一個“夢”,而這個夢的根植的可能很早很早,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真實地接觸到自己的夢想,只有在面對困難時能夠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夠在最終摘到成功的果實。

夢想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音樂天才很可能出自一個根本買不起鋼琴的貧寒人家,書法家在幼小時居然是以一根根小樹枝來描畫。

只要我們有夢想,就有了實現夢想的可能。夢想不是我們逃避現實的方法,而是讓我們尋求另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途徑。這其中當然需要艱苦的跋涉,但不努力怎麼知道真正的美好?只要有夢想,只要你有艱苦為夢想永不放棄的精神,你就會想球王王貝利一樣從貧固的時間裡慢慢的度過那些讓你傷心難過的時光。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558字

早就聽說《海底兩萬裡》是一本很精彩的書,今年利用元旦假期我終於看完了這本書。

《海底兩萬裡》作者儒爾凡爾納發揮他超凡的想象力撰寫了一部科幻小說中的經典—《海底兩萬裡》。故事講的是主人公:阿羅納克斯先生、尼德兰、龔賽伊和尼莫艇長,前三位因船受到撞擊而墜入大海,被尼莫艇長救了,並把他們收留在鸚鵡螺號。尼德兰總想著要返回大陸,逃離鸚鵡螺號,而“我”卻希望能與尼莫艇長一起環遊海底世界,探索海洋深處的奧祕。最終他們在一次大漩渦中死裡逃生,可以在結實的土地上走路了,而尼莫艇長和船員們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我是第一次讀那麼厚的書,但我一開啟這本書就不想放下了,捧著書,我似乎跟主人公一起潛入了神祕莫測的海底世界,一起探索海底的奧祕,一起經歷坎坷與挫折。我挺敬佩書中的主人公—尼莫船長的,這本書讓我最震撼、最感動的地方是尼莫艇長為了救一位非洲採珠人而去跟鯊魚進行肉搏,那是一場多麼驚心動魄的鬥爭啊!可以看出尼莫艇長的同情心還未泯滅。他面對困難毫不退縮,永遠是那麼冷靜,每時每刻都充滿了樂觀和自信。

看完這一本書,我想到了一個充盈豐富的世界,一片浩瀚無邊的海洋,尼摩船長帶著我們一起探索海底的奇妙。在這本書裡,我感受到了平時感受不到,想到了我們平時想象不到的東西。

用擔當成就夢想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645字

“責任來自付出,自信來源於自立與自強。”這句話出自《用擔當成就夢想》這本書。書的作者叫洪戰輝,原名洪全會,生於1982年。

這本書講述了洪戰輝小時候因為家庭變故,父親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病,親妹妹不幸離世,母親不堪壓力離家出走。13歲的洪戰輝擔起了家庭重擔。他照顧重病的父親,帶著一個和他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四處求學,把她撫養成人。

讀完這本書,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這麼小的年紀,洪戰輝就不得不面對命運給他帶來的不幸,但是這些因難並沒有將他打倒。相反,他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撐起了一個風雨飄搖的家。更值得我們讚頌的是,當媒體報道後,許多愛心人士給他捐來善款,可他都婉言謝絕。他認為自己最困難的日子已經過去,這筆錢應該給那些比他更需要幫助的人。

和洪戰輝比起來,我們不是顯得十分渺小嗎?當我們還在父母的呵護下健康成長的時候,洪戰輝正經歷著常人無法承受的坎坷。但在災難面前,他沒有低頭,沒有認輸,而是變得越來越堅韌、頑強、樂觀。現在我們有的人,一旦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挫折,就會悲觀、消極、甚至放棄。就拿我來說,爸爸要帶我去學自行車,我一開始還興致勃勃。但是當我第二次從自行車上摔下來的時候,就開始打退堂鼓了。心想自行車這麼難學,我要摔多少跤呀,還是不學了吧。最後爸爸軟硬兼施也沒有把我說通。現在想想,我這點困難和洪戰輝比,真是九牛一毛,太不值得一提了。

洪戰輝面對生活的種種不幸所表現出來的堅定頑強、從容執著,為我們樹立起了一個榜樣,我以後一定要學習他這種堅忍不拔、永不言棄,樂於助人等崇高的品質。

願生命活在風裡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616字

在風中成長

今天我讀了金波爺爺的《沒有耳朵的兔子》這本書,書中的《願生命活在風裡》給我觸動很大。文章講了一隻金絲雀住在金籠子裡,很溫暖,也很安靜。窗外,站著一棵花樹,無論什麼季節,那花樹永遠揮動著枝條。偶然的一個機會,一場驟雨襲來,金絲雀第一次感受到風,風是一種聲音,風是一種力量。金絲雀想:願生命活在風裡。

故事中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金絲雀金鳥籠一下子落在地上摔破了。金絲雀從金鳥籠裡飛了出來,迎著猛烈的風飛向遠方,它很高興,能活在風裡。

金絲雀做的是對的,因為它獲得了自由。雖然在外面可能會遇到困難:比如大雨、大風、找不到食物……只要金絲雀努力,我相信這些困難都可以克服。金絲雀在遼闊的藍天裡自由自在的飛翔,它快樂極了。這時我想到了我自己,平時,吃的奶奶端給我,遇到困難就找媽媽幫忙,家裡什麼事也不幹,我不就是一隻生活在籠子裡的金絲雀嗎?這樣安逸的環境中,又怎麼能培養自己的自理能力和獨立能力呢?長大後又怎麼有出息呢?

是的,我要學會獨立照顧自己,因此,我假期特意讓媽媽教我學燒菜,一開始我炒菜的時候每當有油濺到手上,我就會哇哇直叫,還害怕地丟掉鍋鏟,後來媽媽告訴我,炒菜的時候不要怕,即使有油濺到手上也不要害怕,把手縮回來用冷水一衝就好了。就這樣一步一步,我終於會炒幾個拿手菜了。

今後,我要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獨立能力,生活中、學習上遇到困難,嘗試自己動腦,逐步自己解決,在生活的風雨中鍛鍊自己的自理能力,做一個能幹的好少年。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981字

美麗的海底,勇敢者的天地

今天我興味盎然地讀了《海底兩萬裡》這本書,這是一部科幻小說,它生動地記敘了尼摩船長、阿龍納絲教授等人乘著潛艇在海底旅行的過程。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海底的奇特風光和海底旅行過程中的一段段驚險曲折、動人心絃的故事。我是一個愛幻想,更向往探險的男孩。讀了這樣的一本好書,我真是受益匪淺。

看完這本書,我彷彿也看到了海底那美妙的魚的世界:色彩斑斕,身上綴著金黃色的斑點,在灰暗的漩渦中熠熠閃光的箭魚;五彩繽紛,身上帶著黑色、藍色、黃色……斑點、噹噹作響的蘆葵魚;脊背褐色,身上鑲著天藍色的小條紋,在金黃的框子裡嬌美無比的哥利芬魚……

讀了這本書,海底許多奇異的風光也彷彿呈現在我的眼前:海水沸騰,冒著白氣,令人驚訝不已的海底火山;依稀可辨,古老悠久,讓人惋惜不已的海底毀滅了的城市;千姿百態,美不勝收,使人讚歎不已的珊瑚王國……

這本書更讓我知道了在廣闊無垠的大海旅行的過程中,不僅有奇異的風光,還有著種種磨難。只要出現險境時,鸚鵡螺號上所有人都勇敢地去面對:當土著人張弓搭箭向鸚鵡螺號進攻時,船長從容不迫地開啟船艙,在樓梯上通上了高壓電,電得土著人驚慌得狼狽而逃;當採集珍珠時,尼摩船長和一條成年的巨大鯊魚搏鬥,結果被掀翻在一地,勇敢的尼德奮不顧身地衝了上去,刺中了鯊魚的要害,救出了船長和採珠人;當鸚鵡螺號被凍在水裡時,船長不慌不忙地指揮,最終架艇駛出了南極……尼摩船長在困難面前總是保持冷靜,勇敢地去克服它。

看到這裡,我不禁羞愧起來,面對困難,他們能從容不迫地對待,而我呢,遇上一點點小困難往往就會變成“縮頭烏龜”。有一次,媽媽讓我寫作文,我不情願地寫了起來,由於心不在焉,作文寫得牛頭不對馬嘴,簡直是一塌糊塗。媽媽看了,讓我重寫一篇讀後感,我死活不肯,在媽媽的“怒吼”聲中,我勉強咬起了筆。寫到事例了,我又難住了,“該寫哪件事?怎麼寫?”這兩個問題一直在我腦海中徘徊。最後困難佔了上風:乾脆事例還是別寫吧。於是就草草地完成了這篇作文,最終也受到了退縮的“懲罰”……

《海底兩萬裡》這篇文章讓我身臨其境,海底奇麗的魚兒讓我耳目一新,海底奇異的景觀讓我賞心悅目,尼摩船長等一行人勇敢無畏的品質更讓我欽佩不已。我想:以後我也要勇敢地去探索海底的知識,去發掘海洋的奧祕,在求學的路途中,我也一定會把自己鍛鍊得像尼摩船長那樣勇敢、沉著、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