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十四歲相關作文20篇

失落的十四歲 篇1

國三作文 ,901字

人生如夢,在不知不覺中,歲月的年輪又多了一圈。望著鏡中熟悉而又陌生的我,想想過去的這漫長而又短暫的十四年,心中有無限的失落和感慨。

十四年前的秋天,一聲悅耳的嬰兒哭啼聲打破了醫院早晨的寂靜,給灰白的醫院增加了一絲生機和活力,小女孩家人的臉上更是喜氣洋洋,大家為這個美麗而又可愛的新生命的到來而歡欣不已。

一歲了,她踩著不穩的腳步向前邁進,到庭院,撿幾片落葉跑回來送給媽媽。這時,慈祥的媽媽總會開心地抱起小女孩,又吻又撫摸,還一邊說:“乖,乖!”笑容燦爛而動人。

七歲了,她蹦蹦跳跳地去上學了。她一直很勤奮,除了對知識的渴求,更多是為了母親的微笑。當每當她拿著滿分的試卷來到媽媽面前,媽媽的笑容就會更加燦爛動人。她會感到無比地幸福。

十四歲了,她邁著堅定的腳步步入了初中。為了取得媽媽的歡心,她又開始了新的奮鬥旅程。初中課程要比小學的難得多,她失敗過,失落過,但終於,她可以揚著一張99分的試卷來到媽媽面前了,但迎來的卻是那張只有淡淡笑容的臉龐,沒有以前的歡欣雀躍,甚至有點冷漠。它猶如一個晴天霹靂,打碎了女孩的心,一串串淚珠掛滿了女孩的臉,女孩失落了,難道這就是以前溫柔關心我的媽媽嗎?她心裡充滿了疑惑。

從此,女孩有了自己的煩惱和憂鬱。長大了,媽媽的愛在哪裡?本來活潑的她,隨即變得沉默寡言了。於是,在每一個漆黑的夜裡,在窗旁總有小女孩的身影,她在靜靜凝望。女孩愛星星,因為星星是不會跟她疏離的。“我討厭長大!”女孩含著淚吼著,心中有不少的悲怨。

直到在她病倒時,看到媽媽的慌亂和聽到在她耳邊的喃喃細語,她終於明白媽媽的愛是如此的深沉。

時光老人悄然無聲地把女孩帶到了十四歲,女孩感覺很多東西正在逝去,心中有無限的失落和無奈。她渴望純潔的友情,懷念著爸爸寬大的肩膀,回味著母親溫情的撫摸,尋找奶奶懷裡的故事。

女孩來到了庭院的小樹旁,她回想起小時侯,老是頑皮地爬上那棵小樹,看著爸爸緊張的表情,目的就是感受爸爸小心翼翼把我抱下來那溫暖的懷抱。現在看看那棵樹並不高,因為女孩長大了。

女孩漸漸明白,她輕輕擦去腮邊的淚水,不再失落,她明白了,人長大了,就要學會獨立,不能老牽著父母的衣衾,要自己闖天涯了。

葵香滿溢的十四歲 篇2

國二作文 ,1056字

“每個人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這句話是姐姐告訴我的,她說她的天空裡有明媚的風景,有彩色的露珠,沒有雨滴,只有陽光燦爛,花瓣飛揚,清爽而美麗。那,我豆蔻年華的天空呢?會比姐姐的更美嗎?

今天陽光明媚,我愜意地躺在嫩綠的草坪上,溫和的陽光穿過手指的縫隙撫摸我的臉,暖暖的。不遠處有一條小溪,“嘩嘩”的流水聲沖淡了我心中的煩悶,我豆蔻年華的天空……嗯,讓我好好想想。陽光漸漸化成一點點的白光,開始模糊起來,直至白茫茫的一片,又清晰起來—

十四歲的這一年,所有記憶都清晰烙在我腦裡,像一卷卷影片,不斷重溫。在舊屋後面,有幾個孩子正忙著植樹,他們挖坑的挖坑,提水的提水,立竿的立竿,別說多熱鬧了。為了給這光禿的土地添上一絲綠色,他們汗流浹背,而臉上卻寫滿歡樂,每一顆年輕的心都被快樂串在了一起,發出叮叮咚咚的響聲,而那個笑得最燦爛的女孩就是我!

在我失落悲傷的時候,聽見電話的鈴響,熟悉的聲音讓我感到溫暖,因為有你們在身邊,我不孤單。曾經,我們一起去冒險,闖鬼屋,一聲聲驚心動魄的叫聲迴盪在耳邊,因為有你,我漸漸勇敢起來。小山坡上有我們埋下的種子,在春天的呵護中加倍成長,就像我們的友誼,深深紮根。湛藍的天空記錄下我們吶喊的心聲:“好朋友永遠在一起!”

又想起那個感動的魔術,嘴角不經意勾起了一絲笑容:在大樹陰影的遮擋下,望著面前搖擺的“草色海洋”,彷彿能隱約看見她的笑容,她在等誰?風吹動著她的頭髮,她閉上了眼睛,聽見的只是“沙沙”的摩擦聲。許久,她似乎沒有等到她要的東西,樹蔭也不耐煩地開始離開她。一顆顆滾燙的淚順著臉頰滑落下來。

“喂,笨蛋,我來晚了。”

她愕然抬頭,馬上擦乾眼淚。一張俊俏的臉擺在了她面前,這就是她要等的人。“捂著耳朵閉上眼睛,倒數三秒才能睜開。”本來她想抱怨他為什麼遲到,可現在只能按著他的話做,這已成習慣。“1、2、3”她睜開了眼睛,看到的一份精緻的禮物,同時身後響起了那些熟悉的聲音:“祝你生日快樂……”啊!是她們,她們怎麼來了!?女孩驚訝、激動,那圓溜溜的眼睛使勁地眨呀眨。她將目光移到身旁的那個人,他沒回答什麼,笑了笑:“妹,生日快樂哦,哥哥祝你健康快樂!”如陽光般的笑容,驅散了她心中的疑惑,溫暖籠罩著心田。

每一次的感動,每一次的快樂,都化作了一朵朵金色的向日葵,滿滿地紮在這片土地上,互相依偎著,發出嘻嘻哈哈的笑聲。它們一直以45度的仰望追隨著那個賦予它們生命的太陽。即便是雨天,它們也同樣動人。

這就是我的天空—花田裡面有種滿溢香的向日葵,燦爛而溫暖。

初夏我的十四歲 篇3

國二作文 ,661字

十四歲,我迎來了一個絢麗而美好的季節,熱烈卻不張揚,我穿上淡藍色的百褶裙,在燦爛的陽光下翩翩起舞,裙襬隨著微風飛舞,宛若一隻藍色的蝴蝶,幾聲清越的蟬鳴如同舒朗的雨點,輕輕敲打著寬大的玻璃窗,隨後靜靜地,從玻璃窗上滑落,沒有一絲痕跡,已是初夏了。

我們在一年又一年中,隨著校園兩側的香樟樹,逐漸長大。脫去了幼稚的外表,換上了那屬於青春的活力與激情。就像這初夏,是春與夏的過渡,而十四歲的我們,不正處在童年與青年的臨界點—少年時期嗎?

若要說到偏愛,那我定會選擇初夏。校園裡的桃花,已處在凋謝的時期了,花瓣紛紛揚揚地落了一地,惹人生憐。偶爾有幾片飄到池塘中,把池塘點綴地分外奪目,水中的魚兒哪肯消停,永遠活力四射地你追我趕。池邊的幾棵垂柳,婀娜多姿,青色的葉子搭配著深棕色的枝條,構成了一幅極美的畫卷,多令人賞心悅目。這午後的陽光,永遠暖暖地包圍著我們。

不遠處的紅色環形塑膠跑道上,我們在愉快地交談著。每個人的臉上都漾起了如初夏夢幻般美麗優雅的笑容。

是的,我們正處在人生的初夏,這個季節永遠有著無窮的吸引力,讓我不由自主地愛上了它,或許是因為它熱情如火卻又不趾高氣昂。

十四歲的我們,好像一隻飛往夏天的小鳥,翅膀上鐫刻著含苞欲放的荷花,腳趾間攜帶著春天梨花的香味。十四歲的我們,在耀眼的太陽光芒中,盡情歡笑、打鬧;十四歲的我們,永遠與快樂為伴;十四歲的我們,努力實現著自己曾經的夢想;十四歲的我們,故作瀟灑得與童年告別;十四歲的我們……

但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過去,我愛這個季節,卻更珍惜這獨一無二的季節……

勇敢地向前拼——讀《十四歲的森林》有感 篇4

讀後感 ,649字

書,是你的一個夥伴,能與他暢所欲言;書,是你的一把鑰匙,能開啟知識的大門;書,是你的一座小窩,能給你帶來溫暖的故事。一切美麗動人的畫面,常常勾起了你的無限遐想……

每個人都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每當我手捧書本時,一種恬靜而安詳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我常常想:這就是讀書的感覺吧!

然而,當我讀起這本書時,更多的是感動與敬佩。

通過讀這樣一本好書,產生許多感想。首先,這本書文采斐然,景物描寫優美。情節描寫扣人心絃。並且每篇之後有一個森林故事,知識性很強,通過前面故事的鋪墊,讓讀者很想了解有關森林的故事,讀來很有興趣。通篇讀來,讓人不自覺的融入進一個史詩般的境界。

書中的主人公們是60年代的少男少女,涉足未深,只有十三四歲,就已經離開家鄉來到了那荒蕪人煙的原始森林裡,展開了一場艱辛的青春旅程。

人的潛力是無窮的,任何時候方法總比困難多。一百多個少男、少女走進這毒蛇猛獸出沒的原始森林,經受了種種磨難,雪天背米、砍柴。春天造林,夏天護林,冬天防火等重重困難考驗著這群和我們同齡大的少男少女。有時候,看著看著,就為書中的主人發愁,緊張。甚至對他們的年齡產生懷疑。

看到了他們的艱苦生活,不禁想起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我們。處處被父母呵護著,寶貝著,連出門,過馬路都被父母擔心著。我更清楚的認識到了90代的孩子們的幸福生活。所以,我會倍加的去珍惜。

人沒有吃不了的苦,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越是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人的潛力越是巨大的,會被源源不斷挖掘出來。我們大家要向他們學習,我相信少男少女的精神會永存!

忘不了十四歲那年的雨季 篇5

高一作文 ,1011字

十四歲那年的雨季,我們有共同的期許,也曾經,緊緊擁抱在一起,十四歲那年的雨季,我們有在一起努力,也曾經,流過眼淚,撒下汗滴,十四歲那年的雨季,我們有在一起瘋狂,也曾經……

時光迴流到兩年前,新學期的開始。大家興致勃勃地討論著新學期的巨集偉目標。我也在人群中激烈地討論著,但誰也沒有發現,我的心中,住著一個不斷蜷縮的自己,一個沒有底氣的自己。聽著他們談論著他們傲人的成績,我終於在人群中敗下陣來,獨自走到窗邊,呆呆地看著窗外來來往往的車輛,盯著遠處剛剛升起的太陽,在天邊留下的那一抹殷紅。我明白自己與他們的差距。

正當我出神時,老師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教室,又是自主選位的時間,我徑直走向了最後一排牆角的那張桌子。我心裡清楚,是不會有人和我這樣的差生坐在一起的,坐好以後,我抬著頭,望著他們,心裡還是希望可以有一個人可以主動前來邀請我與她成為同桌,但隨著空位越來越少,我的目光漸漸黯淡下去,低下頭,眼圈有些溼潤,果真沒有人樂意接受我。突然,我的桌子被猛的一拍,你指了指中間三排的兩張桌子,說:“走,同位,收拾收拾東西搬家。”我瞪大眼睛望著她,兩隻手胡亂揉著衣角,你也不多說,拽起我就走,我有了第一個同位。

從此,我就開始了我的奮鬥生活。你每天壓著我,拽著我好好晨讀,認真完成作業。我也實在被你感動得不行,好好聽你的話,努力達標。可是,總有一個難題解決不了,那就是英語,為了我的英語,你幾乎每天都絞盡腦汁地想辦法,就是不見成效!我也十分著急,終於有一天,我爆發了!我扔掉了我的英語課本,剪碎了我的英語作業。我不明白,我不明白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地學英語,結果還這麼令人失望!你來安慰我,我卻衝你大吼大叫,認為你煩,你轉過頭,即使你轉得再快,我也發現你的眼眶紅了,你的眼鏡溼潤了,你的眼淚流下來了,你哭了。我瞬間後悔起來,想給你道歉,可我的喉嚨裡總像是有一塊石頭,壓著我,怎麼也說不出來,又是一個新的晨讀,我再考慮我要不要再搬回教室的後面,你走了進來,遞給我一本小書。我開啟一看,是英語課本,是一本手抄的英語課本,我一頁一頁仔細翻著,每一頁都抄得很認真,甚至還附上了圖,我望著她,她竟然有些不好意思,還慌張地向我解釋,說印刷社暫停營業,別處又無印刷社,只好給我抄了一份。我哭了,心懷愧疚留下了感動的淚水。我為了你的一份期待而拼命地學英語。

十四歲那年的雨季,有你陪我走過,因為有你,我的第一位同桌,我的雨季不再陰暗,我的世界充滿陽光。

十四歲的夢想 篇6

國二作文 ,772字

初次看到這個題目時是怔忡了一下的。

現在想來,14的確是一個與我頗有緣分的數字。

班級、學號、生日……一切與我有關的東西,似乎都帶上了這個數字的烙印。

而現在,我也將開啟青春的大門,迎來自己的14歲。

14歲的夢想,14歲的我們。

那麼就讓我來說一些自己的夢想吧,如果,你們願意當聽眾。

我想我大概會開一間咖啡館,它會隱匿在城市的某個角落,默默地觀察著每個過路的行人。

我會在咖啡館的外圍種上大把大把的紫藤花,夏天的時候,翠綠的滕蔓會爬滿青灰色的磚瓦,相互纏繞著。微風拂過,可以聽見門口懸掛著的風鈴發出叮叮噹噹的清脆聲音。室內會設有幾十張木製千秋椅,潔白的桌布擺著淡色雛菊。復古的唱片機24小時不停地旋轉,播放著久石讓的《天空之城》或班得瑞的《初雪》。而我將煮上一壺藍山,在沒有客人的時候挑選一個靠窗的位置,靜靜地觀望外面的世界。然後在夕陽沉淪的時候掛上打烊的牌子,在滿天繁星的陪伴下踏上回家的路途。

有時候想來,這種平淡得毫無波瀾的生活也不錯。更何況我本就是一個喜靜之人。

咖啡館裡總是存在著各式各樣的人,他們之中可能會有高階的白領、成功的商人、仍在念書的學生或是與我一樣的小店老闆。我會坐在吧檯上觀察著每個人的神態動作,推測著在他們身上發生的故事,這著實是一件有趣的事。

每當有失意落魄的人光顧我的咖啡廳時,我便會為他們煮上一杯香甜的卡布奇諾,在醇厚的咖啡香氣中講上一個又一個關於成功故事。這些故事或許就發生在你我身邊,或許已因年代久遠而漸漸被人遺忘。但這些都無關緊要,因為我不過是一個說故事的人,我只不過是希望每個進出咖啡館的人臉上都能洋溢著自信快樂的笑容。

以上,便是我14歲的夢想。簡簡單單、平平淡淡。

或許當我們都長大後,在某一個黃昏,你踏進一家不知名的小店。然後在橘紅色的暖光下看見年輕的店主對你露出一個似曾相識的笑容:歡迎光臨。

十四歲的天空 篇7

國一作文 ,532字

十四歲的我們,長大了,卻丟失了許多天真與美好。十四歲,就被所謂的未來壓得不敢再有透氣的想法,在父母聲聲斥責中不得不奮力向前。哪怕壓抑得不行,也只能獨自一人默默地承受。

十四歲的天空少了童年時的幼稚,增添了許多成熟。驀然回首,童真童趣已悄然遠去,如初春之時的天空,白雲朵朵,隨風飄卷。雨滴也時不時侵襲而來,淋溼我們的心情。而我們的心,如剛剛綻開的花瓣般平靜、純潔,卻略帶些許淡淡的惆悵與憂傷。時常覺得自己長大了,甚至有些叛逆,討厭父母喋喋不休的嘮叨。

抬頭望去,天邊一抹昏黃的雲彩正與天空相融。心頭不禁一顫,思緒飄往空中。“老師,我們向您致敬!您的辛勤,您的耐心,您的高尚,您的無私奉獻,都在這三尺講臺,煥發著人生的光輝。您兩袖清風,卻依然無悔耕耘。”天有陰晴,月有盈虧,十四歲的天空只因有你們—我心中的太陽。

有時候,黑板上爬滿的英文字母,像一群衝刺的士兵紛紛湧入腦海,使我潰不成軍。面對這一切,日子又像浮雲,我只有默默嘆息。十四歲的我們有一種篤定的信念,有一顆感恩的心,盡在我們的追求之中。我們要一路追逐,因為未來的天空定是風雨之後的晴空。即使旅途很辛苦,也不會停住向前的腳步。

因為,十四歲的天空有默默耕耘的老師,化成璀璨的群星給予我們攀登的勇氣。

十四歲的男孩子 篇8

國一作文 ,751字

我,一個十四歲男孩。

十四歲的男孩個性足。沒有相同的兩片葉,也沒有相同的兩個人。“與眾不同”是男孩的符號,個性只屬於自己。即使無人知道自己是誰,但自己依然存在著,依然來過;即使無人在意,也在搭建起一個屬於自己的舞臺,張揚一個獨特、無人能替代的自己。

十四歲的男孩喜歡笑。無所不笑,總是以笑臉相迎一切。在人們面前總是笑的那麼巧,演繹著天衣無縫的“快樂”。用微笑迷死你;傻笑,逗死你;大笑,震死你;奸笑,氣死你;偷笑,玩死你;憨笑,笑死你!

十四歲的男孩心思雜。原以為擁有一份難得而簡單的純真,卻在不經意間發現成長歲月使自己變得太複雜。知道的東西不多,不自太健全的大腦總是想事想的太深太複雜,心中那幾把鎖已鎖住了那難得而簡單的純真。這就是成長嗎?

十四歲的男孩愛幻想。幻想著如“007”一樣拯救世界,幻想著如“七劍”般豪義滿身;幻想著“火影”的搞笑,幻想著“龍珠”的刺激;幻想著如“小倫”一樣的萬人迷,幻想著如“李小龍”一樣功蓋四方;幻想著“海倫凯勒“的樂觀,幻想著“霍金”的剛毅;幻想著像《老人與海》中的“老人”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幻想著“魯迅”的俯首甘為孺子牛;幻想著山的深沉,幻想著海的無私,幻想著……幻想……

十四歲的男孩讓人嫉妒。根本不用想今天梳什麼髮型,明天穿哪套衣裝。一身的隨便就是心。從不管是否會弄髒漂亮的裙,弄壞那別緻的包。吃飯才不管它三七二十一,就是狼吞虎嚥,學習方面,小有成績,偶爾技壓“群雄”。

十四歲的男孩真豪放。走進辦公室,聽著老師的訓導低頭不語,走出門就咧嘴傻笑。邊聽父母的嘮叨邊哼歌,只拿它當是耳邊的小輕風。大雨天也是勇敢地跑,才不做作地舉傘雨中來緩行。男孩字典沒有“陌生”,隨便拍拍肩頭便是朋友,根本不用說哪些讓人費解的題外話。

這就是我,一個十四歲的男孩!

十四歲的心 篇9

國一作文 ,963字

如果要問哪一群人最特殊,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你,就是我們這一代唄—90後!現在,十四歲的我們,生活在燦爛的陽光下,娛樂於魅力無窮的網路世界,生活過得可謂豐富吧!生活過得可謂有趣吧!我也不例外,但我十四歲的心是特殊的,複雜的,直爽的,飄著墨香的。

我十四歲的心,是最特殊的。我唱過“黃河在咆哮”,也唱過“少年強那中國一定也很棒”;我一面敬仰著冼星海、田漢,一面又關注著一些當代歌星;我一邊看著《夢裡花落知多少》,手裡卻還拿著《三毛文集》。因為我生活在這個中國巨大變革的過渡期,我成了現代與當代少年的結合體。我開始崇拜一些政治人物,也許這在多元化的當代少年中,也是絕無僅有的。很多時候,我甚至自己都覺得可笑。可是當同學們談論著飛輪海什麼之類的時候,我無心去聽,卻在思考拿破崙的戰略綱要、撒切爾夫人的“永遠要坐第一排”云云。

我十四歲的心,是很複雜的。有一篇文章說過,“隨著春潮的湧動,俊男靚女眼裡漸漸注入了迷人的情韻。”十四歲,心理學家說,這是少男少女的愛情懵懂期,這話似乎很對。你看見一個人大聲說他愛誰愛誰,你問他愛為何物,他不見得知道。我也一樣,對誰誰誰怎麼怎麼過,只是單純地覺得她怎麼怎麼樣。說給哥哥姐姐聽,他們就一直說:“天上有個太陽啊!”我氣急敗壞地衝到房間裡,爸爸也拿我開涮:“現在,你的任務就是學習。那些事,到二十歲以後再說吧。不過在二十歲之前,如果確實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擺在你面前,希望你不要像周星馳那樣錯過了再來請上天給你一次機會說那三個字,定個日期。”羞得我似脫韁野馬,奪門而逃。

我十四歲的心,是很直爽的。友人是個很喜歡非主流的人,問我喜歡主流還是非主流,我把頭一甩,“都不喜歡!”友人瞪大了眼睛問:“那你喜歡什麼?”“我自己唄!”我素來說話很大聲,而且直言不諱,衝撞了很多人。某君說過,“幸好這是在翠外,要是在二、八中,你的小命,我擔心……!”

我十四歲的心,是很具墨香的。“Ihaveadream”,夢想進入中國書法家協會和作家協會。不過我的心雖如此,但我本人,卻不具墨香。別說你會笑,我自己都想笑:就憑我那潦草的字、空洞的文章都能入書法協會和作協的話,我打賭,不能入書協作協的人就屈指可數了!不過,我相信我心中的墨香一定會瀰漫至我的身體,讓我渾身都散發出醉人的墨香!

十四歲,天很藍,陽光燦爛。

失落的壓歲錢 篇10

高二作文 ,1455字

空蕩蕩的大街,沿街緊閉門窗的小店,你以為這是某個廢棄的城市?錯,這就是過年時的上海啊,每年臨近春節,大部分的外來人口都回家鄉過年去了。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並從那時開始,它就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遊子在過節時都要回家歡聚。對於來上海打拼的人來說,年關是一個契機,讓他們得以在繁忙的一年中有時間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這也使得上海從一座“堵城”變成了一座“空城”。就算是街上人少了,也沒有影響年味在整座城市裡渲染開來。小區的門口掛上了紅豔豔的燈籠,就連路上的樹也掛起了五顏六色的彩燈,大街小巷張燈結綵,好不熱鬧!

我喜歡春節不僅僅是因為它融吃喝玩樂於一身足以滿足一個孩子的天性,更是因為能夠收到壓歲錢。嘴上說著推辭的話,手卻誠實地接過了紅包,一邊說著謝謝,一邊隔著厚厚的紅紙推測裡面到底有多少張“紅色毛爺爺”。過一個年,身為孩子的我總是收入不菲。

如果要深究壓歲錢的來歷,那就得從一個神話故事說起:從前,有一隻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它專門陷害小孩子,傳說它在小孩頭上摸三下,孩子就會開始發燒,囈語,最後變得痴呆。有一戶人家在無意之中用紅紙包裹了8個銅幣放在了孩子的床頭,意外地嚇走了“祟”。後來,這個方法在民間流傳開,由於“歲”與“祟”同音,壓“祟”錢最終變成了壓歲錢。

壓歲錢起始於漢代,當時它被稱為“厭勝錢”並不具備貨幣功能,只是佩戴在孩子身上的飾品,在其正面刻有“天下太平”類似於此的吉祥話,背面刻有龍鳳,雙魚等。在民國,長輩把100文銅幣當做壓歲錢給晚輩,象徵著“長命百歲”。當紙幣開始大量流通的時候,長輩又以連號的紙幣給晚輩,意欲連連高升。可見,無論是在古代還是近代壓歲錢都是長輩對於晚輩的一種祝福。

媽媽說外公是個生意人,在她小時候她們家就已經是萬元戶了,在鄉里是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可是家裡給每個人的壓歲錢只是為了討個彩頭,區區兩毛錢罷了。那個時候,她就用女孩子家塗脣的紅紙拿來換她兩個弟弟的壓歲錢,我的兩個舅舅拿了紅紙就去撲紅臉蛋玩,而她就用六分錢買了六顆糖吃。在當時,壓歲錢對於孩子們甚至沒有玩和吃來的重要。

這讓我想到2014的一份調查,它顯示北京90名10到13歲孩子中平均收到4867元壓歲錢。其中,父母職業為公務員的壓歲錢平均水平最高,共有18個孩子,一共收到了10。41萬元,平均約為5783元,高於壓歲錢平均水平。從前,看過一篇微小說講的是一個官員在過年時以孫子的壓歲錢為由收人賄賂。我看時不過是當做一個故事罷了,現在想想這何嘗不是某種社會現象?現在的壓歲錢就算不是官員們的灰色收入,它也漸漸成了孩子之間互相攀比的工具。

於是,我終於意識到一個問題:“壓歲錢到底是壓歲還是壓錢?”從前,我們從壓歲錢得到的快樂是翻開枕頭看到下面的吉祥的紅色包裝而不是開啟那個紅色包裝所看到的紙張個數。

我們可以不去考慮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壓歲錢失去了它本來祝福的善意。但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是如何保護壓歲錢原有的傳統意義並且讓它傳承下去。

那一刻,突然有一個想法竄過我的腦子,我的手慢慢伸向口袋裡剛剛收到的兩個紅包。我把它們拿了出來,交給了爺爺奶奶。沒錯,我要給爺爺奶奶壓歲錢。

在歷史上,壓歲錢本來就是分為兩種一種是送給孩子壓祟,一種是送給老人壓歲,後者的這個“歲”是指“年歲”的“歲”,壓下了歲月的增長就能活得更加長久。

壓歲錢的變味不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還有很多類似於壓歲錢一樣的文化走向變味,甚至於走向滅亡。中國上下五千的文化,我們不能看著它慢慢不能看著它走偏,更不能看著它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