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共享時代相關作文20篇

如何看待共享時代 篇1

國一作文 ,666字

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共享產品在問世: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正與我們每人產生密切關聯,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共享時代呢?

首先,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共享時代使人們的生活更便捷。最顯而易見的例子便是—共享單車。隨著共享單車(如ofo,摩拜等)在某些一、二線城市問世後,人們的出行日益便捷。人們不再需要為出行擔憂,無論你在哪裡或你想去哪裡,只需要用支付寶或微信掃一掃,支付一定押金後即可開始騎行,到達目的地後只需要支付為數不多的租金即可結束本次騎行。除了共享單車,還有不勝其數的共享資源服務於人們,為當今社會帶來了便捷。

其次的一點是,共享時代推動了環保,每一樣共享資源都會反覆使用,現代人的通病就是不珍惜資源,浪費資源,隨著共享時代的到來,這一問題應該會有所緩解。

然而,共享時代有利也有弊。共享資源的難以管理成為了目前的一大難題。

不少人會將共享資源佔為己有。這種現象在郊區極為常見,由於郊區的共享資源為數不多,不少人想盡一切辦法來佔有共享資源。還是拿共享單車為例吧,在街上我常會看見“缺胳膊少腿”的共享單車:沒有二維碼,沒有車牌號,甚至沒有座椅……有些人就是這樣,把共享資源佔為己有,讓他人無法再次使用,破壞“共享”的原則性,使共享時代變成了個人時代。

所以說,共享時代是一個有利有弊的時代,但它的弊端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人人提高公民素質,嚴格遵守“共享”兩字的原則性,愛護共享資源,我相信,共享時代一定會變成一個服務於人民、便利與人民的時代。

讓我們一起努力,創文明的共享時代!

如何維護共享時代 篇2

國一作文 ,872字

曾幾何時,共享元素漸漸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共享單車;共享籃球;共享書店……

共享元素帶給我們無盡的方便快捷,帶給我們生活的處處溫馨。

就像每天放學,多少同學騎上一輛“小黃”“摩拜”,踏上歸家之途。似曾有歡聲笑言縈繞在身邊。

就像無意經過,籃球少年熱血沸騰,矯健身姿時時躍起,晶瑩的汗珠透著陽光的折射,微微晃眼,每一聲籃球扣地的聲音都牽動心絃。

就像偶爾抬頭,望見街角的共享書店,淡淡一縷墨香浸潤,昏黃的燈光灑下,似乎能聽見書頁翻動的沙沙聲,看書的人兒緘默不語,卻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然,真的都如此美好無瑕疵麼。

自然,不是的。

時時聽見新聞中一樁樁一件件不堪的行為,譬如“某男子蓄意破壞共享單車,欲將其佔為己有”“共享籃球日益減少”“共享書籍竟遭破壞,撕頁現象,素質何在?”“民警在一河道發現數輛共享單車被淤泥掩蓋”。

這件件事情,揭露的是無數人自私醜惡的嘴臉。

我只想問他們一句“你們的良心可會痛麼?”

但這世上同樣不乏湧動的正能量。

每天上學,陽光熹微,溫潤如玉,可見學校老師自發組織的志願者在學校門口整理著共享單車,偶有學生經過,道一句老師早,老師回眸,送一個微笑。

比賽結束,抱著籃球正欲道別回家,一個身影跑上前,健壯的胳膊搭上那人的肩膀“嘿,哥們兒,想想,忘了啥,這是誰的球?”一拍腦袋“哈,忘了,多虧了你。”言罷,小跑著匆匆歸還。

看書疲乏,抬頭驚鴻一瞥,卻見孩童嬉鬧,撞翻一摞書,書頁險些劃破,看著那孩子,微笑搖搖頭,孩子愧疚一笑,住了手。

這才是共享時代的正確開啟方式,我想。

共享時代,重共,同樣重享。享,享受之意,這是大家普遍受利的一點。而共,公共,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意識到公共財物是屬於大家的呢?

這個問題引人深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一個人最重要的莫過於他的品行素質。

昔華夏禮儀之邦名震千古,今巍巍富強之國思想不復。

痛兮,哀矣!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單車,籃球,書籍雖小,卻是投影了整個社會。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如何初心不負?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共享時代如何安存? 篇3

國一作文 ,725字

“共享”,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的熱點話題,各類共享商品層出不窮:“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床鋪”此類更是供應無暇。

可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使用“共享”商品後,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例如,在某區某縣,使用共享單車的某些市民,使用完後,直接隨地一扔,揮揮袖子走人了,完全不顧身後有多少行人因為他的行為會有多大的不便。最後,是共享單車的負責人把它安放到了固定的停車位。

只因為本著一顆反正也不是我的東西,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隨意停放,丟棄。這種違反道德行為的舉動,還大大不止一種。

在共享單車的存放點,每天檢查的人們都會發現成百上千輛被人為破外的單車,竟佔到了總數量的三分之一!若說隨意停放只是違反道德,那麼這就已經踏進了法律的邊界線。

儘管共享單車的公司已經為單車還裝上了實時監控追蹤的裝置,可是這真的能阻止人們違反道德,友善對待“共享”嗎?

共享的時代已經悄然將邁向新世界的腳步後退,我們又該何去何從?我想,在這之前,我們應該要做些什麼來挽回那顆稚嫩的心。

首先,我們要有一顆向善的心。

把“共享”的商品都當作是自家的物品。你會把自家的單車扔在馬路上而不停在車庫?你會把自家的單車的氣門芯拔去後扔在路邊嗎?你是否會將自家的單車坐凳著下來送給別人呢?若是人人都這麼想,大概倒也不大會有這些事發生。

其次,我們要有一顆奉獻的心。

“社會是我家,文明靠大家。”這類話縱然老套,但卻從來不缺乏真理。如果我們能把路邊隨意停放的單車放置到原來的地方,如果我們願意擦擦老舊的共享單車,那麼共享的時代可能會回心轉意吧!

“共享”本是為了讓社會成為一個和諧的大家庭,只有人人都懷揣著一顆奉獻、向善的心,社會才會更加美好,人與人才能和諧相處,共享的時代方可安存。

共享時代,我們如何選擇? 篇4

國二作文 ,1255字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不覺又到了“一葉落而知秋”。窗外涼風陣陣,我背起書包,匆匆向媽媽道了“再見”,向地鐵飛奔而去。

剛到小區門口,忽然一聲大喝:“站住!”,嚇了我一跳。我一抬頭,看見小區保安滿臉激動地指著某處,口裡不停地在吼叫。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個青年正騎著摩拜單車在小區裡風馳電掣般飛奔,保安的大吼聲順著他的耳邊風吹過……

雖然小區門口貼著大幅提示“共享單車禁止進入小區”,可是經常有人“頂風作案”,我已經見怪不怪了,反而看到這樣一幅“貓捉老鼠”的畫面,隱隱覺得好笑。

去地鐵站的路上,經過了一個公交車站。走到車站,發現幾乎無法前行,一地的共享單車,橫七豎八,站著的,躺著的,斜靠著的……五花八門的姿勢,像殭屍一樣地攤開,擋住了正常的人行道。在這樣一個蕭瑟寒涼的深秋的清晨,兩個身穿工作服的人員卻大汗淋漓,衣衫溼透,正在扶起一輛一輛地單車,將它們整齊地停在白色停車線內……

我的心下充滿懊惱之情,抬起的腳都不知道放哪兒。猶猶豫豫,畏畏縮縮,我終於走出了那片單車的沼澤。這是一個“共享時代”,共享單車改變了我們的出行方式、共享圖書讓我們享受更多的知識、共享雨傘給雨天出行帶來了更多方便……各種共享資源遍佈天下,已經成為人們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資源。然而,“共享”的快速生長,卻由於高素養的缺乏和共享機制完善的滯後而暴露出諸多問題,出現了不少尷尬場景:有人在享受便利的時候不遵守規則,肆意破壞,就比如進入小區的共享單車使用者;比如公交車站橫七豎八堆積成山的單車,違規停放給行人和其他使用者帶來不便;還有地鐵站的共享雨傘,無一退還;共享圖書,遭到人為故意損壞……

在這樣一個“共享時代”裡,一定會有更多的“共享”產品和服務出現在我們的視野,如何讓“共享時代”真正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能讓人們感受現代文明,是我們每個人應該思考的問題。我想起了中國第一單車獵人,開著百萬豪車每天主動搬共享單車,讓共享單車歸位的莊驥,還有一次我在上學路上看見的扶起倒在路邊的小黃車的女孩……人們不再破壞、隨意丟棄單車,甚至修復共享資源的時候,這體現的是普通公民的高素養;辛勤勞作讓共享單車歸位的工作人員是共享制度的完善與補充;而更多的,近如共享單車環保出行,遠如荷蘭阿姆斯特丹以環保為理念不以賺錢為目的且每件經典衣服只要29美金的共享衣櫃等,這樣的“共享”產品與服務在改變人們的理念甚至時尚的定義,這是真正為人們的衣食住行和地球家園做出貢獻。而只有共享產品創造者、共享者集體素養的全面提高,更環保、更有秩序的“共享時代”才是真正文明的時代。

共享時代,人人可參與,人人可共享,個性化的需求將會得到充分尊重和滿足。但是共享時代來臨,我們的選擇,不是隻有方便自己最重要。共享是新奇的創意,學會共享是美好的品質。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共享時代”會讓世界變得越來越美好!

若有所思中,我已到地鐵站,一陣暖風從地鐵口撲面而來,那是地鐵裡的熱空調,在越來越冷的天氣裡,給行走在路上的人們共享著越來越濃的暖意!

相信,這會是一個更好的時代!

共享時代,我們該如何面對 篇5

國一作文 ,716字

隨著共享單車的普遍流行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站在大街上放眼望去,共享單車、共享籃球、共享充電寶,幾乎比比皆是。它們已然向我們宣告了共享時代的來臨。那麼,在這樣的時代,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呢?它們是利還是弊呢?

首先,共享資源的出現無疑對我們有著極大的便利,然我們生活更快捷。比如,當你想要去一個較遠的地方,卻不想去乘那擁擠的公交車時,你可以來到一輛共享單車前,拿出手機,對著上面的二維碼掃一下,解鎖,就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既便利又迅速省事。同時,它也沒有任何汙染,保護了環境。再比如說,你的手機沒電了,可你在外面,沒有電源怎麼辦?共享充電寶的出現幫助人們解決了這個難題。總而言之,共享資源使人們的生活更便利,好處多多。

但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它們都有著兩面性。共享資源也是如此,在帶給人們諸多益處的同時,它也展現出了其不好的一面。前不久,有一位女士騎完共享單車以後忘記上鎖結賬便離開了。直到第二次騎時才發現已被被人“免費”騎了九白多分鐘,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我也曾經目睹過這樣的事情:一個人在騎完共享單車後,將車拉進了自己的家裡,直到第二天又拉出來繼續騎。這一件件事的背後,所體現出來的是什麼?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你走在大街上,周圍放滿了共享單車,你必須非常小心地走路,才能避免被車子撞到。這樣的共享單車看上去就讓人覺得非常凌亂,嚴重影響了市容。這是什麼造成的?我想,這是某些素質低下的市民造成的。它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每一個人的素質與教養。

所以,當我們在使用它們的時候,要珍惜它們,小心謹慎地使用它們。在它們給你帶來便利時,請不要將其佔為己有。只有提升了自我的素質,我們才能在這樣一個時代裡做到問心無愧。

如何正確面對共享時代 篇6

記敘文 ,896字

當今社會,經濟越來越發達,我們的生活也隨之越來越便捷。於是,共享資源橫空出世: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久而久之,這些共享資源便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正逐漸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理念。

就拿當下最熱門的共享單車來說,他或許已經成了眾多人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大街上隨處可見騎著摩拜、小黃車的人群。但是,與人便捷的同時人們似乎也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許多未滿12週歲的學生居然也開始騎行共享單車,有的還不遵守交通規則、亂穿馬路等。

雖然共享單車上明令禁止未滿12週歲不得騎車,但這好像並沒有什麼用,仍有越來越多的小學生開始騎行。這到底是誰造成的疏忽呢?是那些不負責任的家長,還是那些騎完後忘了上鎖的人們?其實說到底,應該是共享單車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記得今年暑假,我看過這樣一則新聞:一個騎著共享單車上學的小學生因為沒有遵守交規亂穿馬路,被一輛疾駛而過的卡車帶倒,所幸就醫即時並脫離生命危險。原來,這個小學生因無人接送,本是自己走去上學的,結果看到一輛停靠在路邊未上鎖的共享單車後才臨時騎的。看完這篇報道後,我不禁心生擔憂:日後如果有更多的小學生因為家長疏於看管而騎共享單車,更因違反交規從而引發交通事故該如何處理?事故的主要責任究竟該誰來承擔?

歸根結底,雖然共享單車解決了人們“最後一公里”的出行問題,但如果是因為他,給我們祖國的花朵帶來了摧殘,我想,這是不值得的。況且,還有些人素質不高,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被刮碼、上私鎖佔為己有,有些因爭搶使用起爭執,讓本來和諧美好的社會變得自私冷漠,這也是不值得的。

所以,希望共享單車的管理公司能再完善下管理制度,為這些共享單車爭取設定更多的專用停放區域,並鼓勵人們有序地停放,就不會給道路交通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同時加大管理未滿12週歲學生不能使用共享單車的制度,如果看到使用應上前阻止教育,並呼籲家長們也要嚴加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使用單車情況。

我由衷地希望人們能正確面對這些共享資源,迎接我們的“共享時代”。相信我們的“共享生活”將變得更加文明和諧,社會更加穩定富強,祖國也更繁榮昌盛,到那時,每個騎著共享單車人的臉上都將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共享時代,我們如何選擇? 篇7

記敘文 ,1375字

幾乎沒有一個特定的時間節點,上海的街頭,突然被幾道亮麗的色彩搶佔。黃色的ofo,橙色的摩拜,藍色的小鳴單車,甚至還有藍色加金色這種奪人眼球的配色,被網友們戲稱為:“共享單車顏色終結者”。一個全新的概念由此產生,而全民共享時代,悄然拉開帷幕。

隨著最先出現的共享單車逐漸普及,越來越多的共享產業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共享汽車,共享籃球,共享書店,共享電話亭……然而在這些共享資源給人們帶來無限便利的背後,少數市民道德素質低下的本質也正被揭露,為更多人所知。

自共享產業成為新晉“網紅”後,越來越多的有關報道佔領了新聞,報紙的頭條。何處的共享單車因為被使用者隨處胡亂停放而堵塞交通。一些市民把共享單車上鎖,或貼上字條制止他人掃碼騎走。更有甚者,直接把共享單車重新刷漆,配鎖,放在家裡為自己所用。甚至洋洋得意,沾沾自喜地拍照發上社交網路,以顯露,炫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勤儉持家”。不止共享單車,其他共享企業的商品也難逃毒手。被共享出去的籃球,書籍,多數最終無法回收,或遭到嚴重損害。共享產業,儼然成了上海乃至全中國人的照妖鏡。一些未曾被正視的問題終於被擺上檯面。那麼,共享時代,我們如何選擇?

分享,從古至今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時有“孔融讓梨”的故事流傳至今。在我們父母親那個時代,弄堂衚衕裡誰家做了些好吃的,大家都能聞到香味,也都能摻上幾筷子。而在當今社會,共享產業也許就是傳承“分享”這種美德的載體。在享受共享產業帶來的便利的過程中,我們不需像傳統意義上的分享一樣,奉獻出自己的東西。只需要小心地使用,按照規範交付費用,並歸還以便於下一個人使用即可。這當然沒有任何難度,也不需要承擔奉獻出自己的東西可能帶來的不便。還可以感受到自身與社會的聯絡,從而產生一種自己在為社會做貢獻的自豪感。看上去是雙贏的買賣。當讓有一個前提:控制住自己的貪念。

貪念幾乎是每個人骨子裡與生俱來的東西。動物也一樣。小時候的故事讀本里就有老鼠掉進油缸,原本可以輕鬆爬出,卻因為貪心,總想著多吃一點油。最後吃的太飽,無法從油缸中逃脫。讀到這個故事時我在心裡嘲笑這隻老鼠不夠聰明。油什麼時候都能吃,被人抓住了,命可就沒了呀!但確實,年齡逐漸增加,生活中的各種誘惑也在增加。考試時右手邊學霸卷子上的答案近在眼前,小賣部里人流如潮阿姨無暇盯著每一個人,以及這些可以輕易被私有化的共享資源。知道這樣做有失社會公德,也違背自己做事的原則。但是誘惑實在很大,像伊甸園裡迷人而又近在手邊的禁果。一不留心,貪念就控制了本心。但是有一句民間流傳的俗語叫做:“天上不會掉餡餅。”我的父親在後面多加了一句:“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下來的都是鐵餅,是教訓。”經過思考,我深以為然,經不住誘惑看了學霸的答案,卻被監考老師看到取消了考試資格;在小賣部裡偷偷拿走了一塊巧克力,正好被小賣部裡的阿姨看到,被罵個狗血淋頭;偷竊了一輛共享單車,就算重新刷過漆,也總會被有心人認出並加以指責。良心的譴責,一定能讓人夜不能寐。刑偵劇裡經常出現這樣一句話:“真相也許會遲到,但絕對不會缺席。”在這裡,我想把它改為:“教訓也許會遲到,但絕對不會缺席。”被貪念操縱,也許可以快活一時,但終究不會有好果子吃。共享時代,只需銘記這一點,做好自己,我認為,就已經足夠。

共享時代,我們如何選擇?選擇不忘初心,我相信,便可得始終。

如今的共享時代真的好嗎 篇8

國一作文 ,867字

上學、上班要遲到了,怎麼辦?踏上共享單車,還需要擔心什麼。簡直是風雨無阻!要打籃球,連地方都到了,發現球沒帶,怎麼辦?放心,不是還有共享籃球嗎?

這不就是我們心中所想的嗎?有了共享的一切,生活變得便捷起來,可是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隨著時代的發展佈滿大街小巷。這樣真的好嗎?

就從共享單車說起,最先出款的是“摩拜”單車,緊接著是“OFO”單車,剛開始這新穎的想法被眾人喜愛,總能看到街道上有許多上班族甚至老人騎著“小黃”或“摩拜”騎遍天下地。或許是這創新取得了大成就,更多的商家都開始製作共享單車,放眼望去,整條街上“鋪”滿了單車,有時都影響到了行人走路。仔細想想,是不是覺得共享已經沒那麼好了?然而,還有。

雖然我這麼說共享單車,但我仍有時會騎。可滿大街都是的單車,卻沒幾輛是好用的。就在我騎過的幾次中,哪次不是鏈條壞了就是輪胎沒氣了。弓著腰用力蹬著踏板,一路“吱吱嘎嘎”成為我揮之不去的印象。甚至,還有人把車佔為已有。剛開始時的“OFO”單車後面都有一塊二維碼身份牌,但現在你往往看到的都是沒有牌子的單車,告訴你,這是因為有些人把這車變成自己“專屬”的了!

這樣看下來,光是共享單車就有那麼多麻煩,試問共享轎車也已是現實,但會不會有朝一日也出現滿馬路都是共享轎車呢?簡直不敢想象!不過不得不說,共享的它們也常能給我們帶來更便捷的生活。

我認為共享單車不是不好,就象共享雨傘,當下雨天忘帶傘時,也必定希望有這樣的共享。可越來越多共享的它們也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理念。許多人都有了“不用買東西直接用共享”的思維,這難道是正確的觀念嗎?

我也曾遐想過,當共享時代中所有的共享物品都霎時消失的話,人們又會變成什麼樣?或許有些人的生活絲毫不受影響,而那些把共享物品當作是自己所有的人連出行都成問題。為什麼?因為他們每天騎共享單車去上班又開共享轎車回家還會買自行車或轎車嗎?答案顯而易見……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共享時代的如今,我想告訴大家“有了共享,世界是美好了,但是想過沒有共享的明天你的生活是如何的?”相信有覺悟的今天,能造就明天更美好的世界!

我看“共享時代” 篇9

國一作文 ,779字

如今,科技飛速發展,各種千奇百怪的東西層出不窮。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正與我們產生密切關聯,也在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理念。

一年前,“共享單車”開始在人們眼中出現,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剛開始,“共享單車”也只是在繁華的市區才看得到,可現在,“共享單車”幾乎覆蓋了全國的一二線城市。隨著“共享單車”數量的不斷增加,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共享單車”該停哪兒呢?

於是,“共享單車”停車難的問題就出現了。

我看見,街頭,幾十輛共享單車如同蜈蚣一般霸佔了人行道,人們只能匆匆走在非機動車道上,在空檔的地方快速穿行;我看見,破損的共享單車在路邊堆積如山,在雨水的沖刷下已經成為破銅爛鐵,鋼絲坐凳扭曲著,彷彿令人窒息。我看見,黃色的身影和橙色的身影閃進了小區的樓道,甚至加上了一把新的鎖……此時的我總是質疑,難道這是“共享單車”帶給我們的便利嗎?難道這是“共享”的理念嗎?

最近,又出現了一樣新東西—共享床鋪。“共享床鋪”是指一個長兩米,寬一米的一個類似太空艙的小房間,它可以供市民在裡面休息。然而,我總是忍不住思考:它的衛生該如何保持呢?又該如何保證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呢?

任何新的事物的出現總是伴隨著問題和質疑,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也看到,“共享”正在真正成為一種“共享”,共同分享,共同守護,共同獲益。

我看到,共享單車正在逐步成為一條城市的風景線,越來越多的停車區域劃分給共享單車;我看到,破損的共享單車被搬上了修理的大卡車,絕塵而去;我看到,小區門口豎起了“共享單車禁入小區的標誌”;我看到人們不慌不亂地停放共享單車的身影;我聽到,“共享床鋪”因為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查封了,不適宜的“共享”在我們身邊消失了……

固然,法規規律肯定能夠約束人們的行為,但是實現“共享時代”更需要每個人的努力!我們更應該放棄佔有,學會分享!

“共享時代”何樂而不為? 篇10

國三作文 ,991字

“共享”的字面意思為共同分享,而從去年最早開始進入人們視線的“摩拜單車”到“ofo小黃車”以及跟風出現的小紅車、小金車等,幾個月之間上海的街頭停滿大大小小風格不一的自行車,它們更是被賦予了一個新名稱即“共享單車”,意為同一輛單車大家可一同分享著用,一時間“共享”這個詞成為全城熱點,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作為“共享單車”的衍生產物,“共享書店”、“共享籃球”、“共享雨傘”更是層出不窮,在這個逐漸“共享化”的時代我們應該要支援並接受它。

“共享”使生活更便捷。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放學後,背上書包與夥伴們一同騎上共享單車,來到附近的籃球場,開啟手機掃一掃籃球櫃的碼,一隻乾淨的籃球便滾了下來,於是我們在球場上揮灑汗水,享受青春。陰雲密佈、大雨傾盆,下班後,帶上公文包,走到公司門口掃一把“共享雨傘”,從焦急地等待雨停的人群中優雅地走出,來到拐角的“共享書店”把書從包中拿出,手機掃碼開櫃,放入借的書,手機上立即跳出歸還押金的提示,用自己良好的信用度再借出今天想看的書,來到咖啡店靠著窗聽著雨聲,看著書,於是我們在忙碌的工作中享受著悠然時光。

“共享”亦是生活上的情趣。年輕人的週末愛騎上“共享單車”騎行在上海的各個地標間,領略城市的美好;小情侶們享受的拿著“共享相機”在上海的老弄堂裡兜兜轉轉,互相為對方留下愛的掠影;而外國人則對“共享”事物到了痴迷的程度,更戲稱要把共享事物都帶回國。可見人們對“共享”的熱愛,無論是誰都會覺得“共享”亦是生活上的情趣。

“共享”讓生活變得環保,使城市更加美麗。“共享單車”的風靡讓許多有車一族拋棄開車出行,加入到“自行車大軍”中,尾氣減少的上海藍天白雲;“共享書店”讓大家在不需要擁有這本書的情況下飽覽書中知識,免去書局印刷大量的書,還紙於數,樹林茂密的上海空氣清新;“共享雨傘”讓許多人改正到了下雨天沒帶雨傘就買一把,下次繼續不帶傘,於是家中堆積了許多的雨傘的做法,它代替了賣傘的小販,在城市的各個地方以綠色可降解材料樹立了新的標誌,還市民一個乾淨整潔的上海。可見“共享”更讓生活變得環保,使城市更加美好。

“共享時代”的到來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更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理念。“共享時代”帶來了許多便捷和新氣息,為城市加入新鮮血液,讓生活更美好。上海既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城市,那麼對於共享時代的支援與接受,作為生活在上海的人們,我們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