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網路取代紙質報刊書籍相關作文20篇

如果網路取代紙質報刊書籍 篇1

想象作文 ,1181字

從刻寫在石頭和泥板上的人類最早的書籍,到後來出現的紙莎草卷、羊皮紙等書寫載體,再到紙質載體,書籍一直在發展。在現代電子技術的衝擊下,網路閱讀成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傳統的圖書出版和閱讀方式正面臨來自各方的挑戰和考驗。

網路會不會將傳統書刊趕下歷史舞臺?如果網路取代了傳統書刊,會如何呢?

恐怕最高興的要算兒童、青少年群體了:動態的圖書,當然比凝固的圖書有趣!動動手指,就可以找到需要查詢的資訊或想要閱讀的書籍,多方便、多快捷、多省錢啊!做不到的題,百度或者搜搜一下,就解決了;也再不必為計算髮愁啦!更開心的是:只要有機會,就可以玩遊戲,就可以聊天了!多爽!不開心了,還可以藉助網路來發洩呢!

仁人志士就要擔憂了:網路更像一把雙刃劍,為我們開闢道路時,又有可能帶來致命的創傷啊。

網路取代傳統書刊,會不會給文化教化人類的歷史使命帶來創傷?網路言論相應自由,網路新聞與電子書籍缺乏嚴格監督與稽核,在匿名情況下,很多人撕下平時溫文爾雅的面具,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網路來違法犯罪。認識還不全面、性格還不成熟的孩子們面對可信度大打折扣的網路資訊、面對種種不良誘惑會不會誤入歧途,身心俱傷?

網路取代傳統書刊,會不會給我們的智力開發、能力培養帶來創傷?腦不用要生鏽,一遇到問題就向網路尋答案,缺乏自己動腦、主動探究的過程,大腦豈不是要退化?不用親自計算了,人類的依賴力會不會越來越強;計算能力會不會越來越弱?

網路取代傳統書刊,會不會給漢字之美帶來創傷?漢字是我們的“瑰寶”。不同的書法風格蘊含著不同的美感與思想內涵:莊重中有頓挫的隸書,規矩而整齊的楷書,筆斷意連的草書,圓潤飽滿的方正琥珀體……一旦紙質書籍報刊被取代,我們不需要再用筆書寫,漢字的書法美感還怎麼體現?書法美感一旦不存在,中華燦爛的文化還完整嗎?

網路取代傳統書刊,會不會給我們說真話、記真事的日記習慣帶來創傷?人們想用文字來保留自己兒時童真的往事、記載自己心靈劃過的軌跡、傾吐自己的酸甜苦辣都不可以了!有人或許說:不是可以用電腦,用網路來保留嗎?網路?現在的黑客那麼厲害,隨便一個指令便可開啟你的文件閱讀你的密碼、心情。你的“房子”裡,有陌生人進進出出,你的祕密,被陌生人閱讀,你難受麼?你氣憤麼?你允許麼?

網路取代傳統書刊,會不會給讀書的意境之美帶來創傷?很多人喜歡讀書,享受由紙香、文字的美感以及思想的光彩共同帶來的心靈安寧與情感昇華。這是一種對古韻的找尋,還是一種對文明的尊重。網路閱讀,能做到嗎?

網路取代傳統書刊,會不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創傷?大家從幼兒園甚至從更早一些的家庭教育開始,就開始接觸電子產品,人的一生有多少時間不處在電子產品的輻射之中?天天對著電子螢幕,我們的視力能不受到傷害?

不管以後科技怎麼發達、網路怎麼先進、多麼便捷,我認為:傳統的紙質報刊書籍都擁有一方舞臺,絕不會被網路所取代!

假如網路取代了紙質書籍報刊 篇2

想象作文 ,808字

20世紀,你想閱讀3600年前的書籍—鐫刻有甲骨文的龜甲、獸骨嗎?請到博物館。如今,你想觀瞻在閱讀舞臺風光了2000多年的傳統書籍嗎?請到博物館。

因為網路新聞、電子書籍早已獨霸閱讀舞臺,現在是數字時代。

教室裡,同學們戴著耳機,聚精會神地注視著電腦螢幕,聆聽老師授課。隨著老師的指令,大家閱讀一頁頁電子課本,討論一個個問題,完成一道道隨堂檢測題。“Very good!”五道題後,電腦螢幕獎給我一個動漫誇讚手勢和一句讚許。

課間,有的同學在玩耍,有的同學在用電腦聽歌放鬆心情,有的同學在瀏覽新聞,有的同學在觀看視訊,也有的同學爭分奪秒地點開自己喜愛的名著,醉心閱讀。

活動課,那些愛閱讀的學生們趕緊拿出纖薄小巧的隨身電腦,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新聞,或者點選電子圖書館,檢索自己喜愛的書籍,經受“書香”的沐浴。“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當然不是奢望。也有些熱愛課業學習的同學,還在上網查資料,或者乾脆點選一份測試卷,開始自我檢測……不用麻煩老師給自己開小灶。因為,電腦,會在你測試完畢後給你總評,給你面批,再根據答題情況,進行相應的訓練和補考。做學習的主人,高效學習,不再是一個夢。家教,已經被免費“電腦家庭教師”取代。

地鐵上,我看到很多人握著掌中電腦,手指靈動,螢幕滑移:他們都在醉心閱讀。回到家,我開始用電腦做老師佈置的作業,告別了紙張,告別了不必要的浪費,還世界一份青蔥。交了作業後電腦當然會自動批改,不會的還有詳細講解和再訓練,既節省了人力,又理解、掌握了知識。

媽媽在廚房裡學習新菜餚,輸入想做的菜名,現有的配料,電腦就會自動查詢菜譜及製作方法,不用擔心廚藝不精,菜餚不可口,也不必擔心弄髒食譜書。

客廳裡爸爸也不閒著,他一邊聽電腦自動報道新聞,一邊幫媽媽擇青菜。既不擔心看報累了眼睛,又可以做家務,一心兩用誰說不行!

網路已經替代了紙質書籍報刊,一個嶄新、便捷的社會呈現眼前。

在這個網路時代裡 篇3

國三作文 ,1286字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從上世紀90年代一直到21世紀的今天,“電腦”“手機”等這些與電子產品有關的專屬名詞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類本著“為了我們能更好地工作、學習”的目標而開發了它們。“網路”也伴隨著電子產品“安家落戶”。

在這個網路時代裡,有了網路真的方便了許多。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來溝通既快捷,又省錢,比書信來往、打電話快得多,老師有什麼緊急通知,也可以直接用微信來告訴家長;投稿的時候也可以網路投稿了;查資料也不用一本一本書翻著看,直接搜“百度”想要的資料全有了;看書也不用去書店裡買,下一個“電子書”多好啊,既環保,又沒有浪費資源……

而在電子產品盛行的今天,有那麼一批人是使用電子產品不是為了更好地工作學習與學習,而是為了更好地遊戲。怎麼一回事呢?原來—

隨著電腦、手機使用的人數越多,存在也越久,有一些人便靠開發電腦、手機遊戲來賺錢。有的遊戲玩玩有好處,因為它是一款可以增進智力、知識的遊戲;而有的遊戲玩玩就好,不能一直去玩,因為它對我們一點兒益處也沒有,甚至會讓我們想入非非,學習、生活中都離不開這個話題。電腦、手機終將成了家長們對孩子的顧慮。

在這個網路時代裡,我們會迷失自我。記得在五年級的時候,我們班上有好多人都在玩一款叫“王者榮耀”的電腦遊戲,天天一下課,別的都聽不到,就只聽得見“你幾級了”“你有幾個英雄”“你有幾個面板”等和王者榮耀有關的話題,還有的人我根本不明白他們在說些什麼,比如什麼“貂蟬不好用”“花木蘭才厲害”……聽到這些古代人物的名字,我不禁有些憤怒,這些古人的一世芳名,竟成了“王者榮耀”裡的人物,這簡直就是在侮辱他們。

首先,王者榮耀將古人的面貌虛擬化,導致了玩家對古人面貌的錯誤瞭解。我們沒有生活在那個時代,從來沒有見過他們,他們的樣子都是靠古書、古畫記錄下來的,而在“王者農藥”裡,古人的形象全毀了,有的太醜,有的太帥,有的太美。要是古人看到自己在王者榮耀裡的形象,還會認得出自己嗎?到了初高中,歷史考試的時候也是會考到這些古人的形象,如果你整天腦子裡裝的都是王者榮耀的形象,不好好記記課本里的形象,到了考試,一定會錯。

其次,是對人物所做的事的錯誤介紹。歷史上的李白的確是“劍客”,他的劍術是唐朝第二好,但絕非“刺客”;韓信呢,他不是王者榮耀的韓跳跳,而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是西漢的開國功臣;劉備的武器也不是槍,他那個年代怎麼會有槍?在《三國演義》裡,他的武器可是雌雄雙股劍,也就是鴛鴦劍,劍與槍有何干系?

網路是一個既好又不好的現代科技。在這個網路的大時代裡,本來網路是為了提供我們方便與知識的,可有的人卻會陷入網路遊戲的漩渦中,樂此不疲,忘乎所以,對於他們來說,真是網路遊戲如人生,酸甜苦辣、喜怒哀樂樣樣俱全啊!但他們始終不明白,網路遊戲已經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生活,已經控制了他們,他們沉溺在其中,已經把自己當作是遊戲的一部分了!

在這個網路時代裡,網路只不過是一個精明小騙子而已,真正的傻瓜那些不會利用網路、控制自己的人。直到現在,我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是我們在玩遊戲,還是遊戲在“玩”我們?

碎片化的網際網路時代 篇4

國二作文 ,871字

現代的科技越來越發達,網際網路的使用已經發展得較為普遍了。手機成了所有人不可離開的貼身物品。不論是飯局、旅遊、工作、還是空閒時間,都能看到手機的身影,它的出現,讓我們的生活開始變得碎片化。

碎片化是指零散的、四分五裂的,不聚集的。不好好利用碎片化的生活便不能為我們帶來好處,反而會佔用我們的寶貴時間,影響我們的正常學習或是引導人們淺薄盲從。

碎片化的生活有時會導致人們閱讀過度“碎片化”。有調查顯示,新媒體的環境中,人們在被問及閱讀的習慣時,近四成的人習慣於“先看標題,如果感興趣就往下看”,另一部分的人群“挑喜歡的版面或欄目看”,只有小部分的人會“全文閱讀”。漸漸地,網路上的文章會變成“牛頭不對馬嘴”的形式,用過於浮誇的標題來吸引讀者眼球,而內容實則毫無依據、沒有營養與內涵,與標題本身沒有任何關係。這會使讀者產生錯誤的理解與盲從。因此我們要學會辨識資訊,利用現代網際網路技術來節省時間去選擇一些有深度且有含金量的資訊來閱讀。

行動網路雖然有趣、快捷,但它帶來的娛樂性、碎片化,可能會更徹底地將個人空間、時間分割。當你想與對方聊個天,結果發現對方正在看手機小說,顧不上回復你;當你想和朋友們出去吃個飯,可沒想到的是朋友們正在組團打遊戲,提高段位才是他們的首要任務;當你想找人一起逛街,好友卻打開了手機淘寶,迅速下單了……種種事蹟已是當今社會的家常便飯了,生活一點點的碎片化,我們與親朋好友間的社交也隨之消散了。所以說,即使網際網路的功能強大,不好好利用,還是會起反作用效果。

我們應該合理地利用好碎片化的生活,去做有意義的事,而不是做“低頭族”,沉迷網路。我們可以選擇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碎片化的內容,利用平時的零散時間用來學習對於我們現在這種學生是有幫助的,可以提高平時的學習效率。比方說我們可以將碎片化的閱讀變成有利於學習的模式。碎片化的閱讀能夠使我們將海量的資訊進行篩選,從而閱讀變得輕鬆、容易。

綜上,在碎片化的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要學會如何好好利用資源,如何碎片化學習,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進行的學習目的,將碎片化的生活過得有意義。

假如計算機取代了人類 篇5

國二作文 ,1117字

繼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又進入了計算機時代;計算機的出現給社會帶來了福音。近幾年又出現了一個新名詞“人工智慧”,這種新型的高科技產品實際上是一種趨向於人類思維模式的計算機。

對於“人工智慧”的問世,我心中產生了一個疑問:既然計算機已經擁有比人類更高的效率,連思維模式也在向人類靠近,那它或許會在將來顯示出超越人類的優勢;由此看來,如果計算機真的取代了人類,會發生些什麼呢?

現在市面上有許多以機器人向人類發動戰爭為素材的科幻電影。實際上,這些導演在腦中構想出“機器人世紀大戰”是出於對機器人這個“外來物種”的恐懼罷了。我想,計算機有了人類的思維,那它頂多成為和我們一樣的—人類;既然都是同一物種,我們就能夠和諧共處。

假如計算機取代了人類,會怎麼樣?對於這個假設,我認為它會存在兩種情況:一是計算機變成了人,二是人變成了計算機。

假如計算機變成了人,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倒覺得老師這個職業可以讓計算機取代。那樣就沒必要讓人來做這麼辛苦的工作;讓機器人來教書,它會永遠保持一顆耐心,也不知道疲倦。並且,它的頭腦中裝著“百科全書”,沒有任何一個人類教師能比它更淵博吧。除此之外,機器人應用在其他領域也是十分可取的。

我並不擔心以上這一情況,我更擔心假如人變成計算機,那就可怕了。這樣一來,人的思維模式就變得機械化、模板化。學生做考試題,其實就是把思維模式化的一種體現。答數學題時,總是有固定的“套路”可以找到。就算是語文學科,也不像許多人認為的那樣靈活多變,它也有規律可循;先答手法,再答表現效果,最後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我想,這些都是我們學生熟爛於心的吧。

我對語文這門學科深有體會,有許多話想說。我熱愛文學,也熱愛寫作,這種熱情在我高中時代變得愈加強烈了。可對於語文,我卻提不起太大的興趣;因為我在作文格子中所表達的觀點,流露的感情總是被分數衡量。應試教育使學生們的思想受到了一定束縛,不能自由的發散出去。如何讓學生們在學習中學會自我探索,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區別於語文,文學總讓我感到愉悅。學習文學,我可以通過觀察生活取得素材。從觀察一片葉子的脈絡,到觀察教室中同學的行為舉止;從觀察自然萬物,到觀察人文社會,我樂在其中。我想,這便是一種“格物致知”的精神吧。程朱理學主張探索外物獲得真知,而陸王心學主張內省獲得良知,不都是說要通過親身探索獲取知識嗎?

切勿使我們的思維機械化。人類擁有其獨特的思維能力,是任何其他外物都學不來的。我們應該珍惜自己這份獨特的才能,給予思想自由廣闊的空間,而不是把它禁錮在牢籠之中。

假如計算機變成了人,這沒什麼好擔心的。但倘若人類變成了計算機,被它所利用,就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悲劇。

網路時代 篇6

網路時代作文500字 ,538字

在今天這個到處充斥著網路的時代,所有的一切在網路的幫助下都變得十分便利、快捷。但因此,我們的生活也變得如一塊塊碎片拼成的一般,我稱它為—碎片化的生活。

今天許多學生的生活因為使用網路,早已變得像块塊碎片,拼出的生活完整,卻也支離破碎。這樣寫著、想著,我腦海立刻跳出了幾個畫面。

腦海中,一個少年和母親看書的畫面就馬上浮現在眼前。少年拿著手機,不時發出一陣歡暢的笑聲;而他的母親卻不然,拿著一本書,靜靜地坐在兒子身旁。不時傳來輕微的翻書聲。母親和兒子,明明相距不過二、三十釐米,卻彷彿是由兩個世界的碎片拼接出來一樣。幾個月一晃而過,少年依舊盯著手機,而他的鼻樑骨上赫然架著一副眼鏡,看起來看得很吃力;他的母親看著他這樣,不由嘆了幾口氣,心思又回到了書上,那本書講的是如何矯正視力。腦海裡那一幕久久揮之不去,網路將我們的生活碎片化,而更可怕的事情是:這些因網路而起的碎片隔絕了幾乎所有的善意與愛,卻阻撓不了那些惡意,哪怕是一絲一毫。我十分害怕,但實際上,在這網路流通的世界上,這些早已發生。

我只是個學生,無法與便利的網路和那些阻擋了無數真摯感情的碎片世界抗衡,但是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安全使用網路,走出這樣碎片化的生活,建立一個更安全、更友善的網路時代。

我們的網路時代 篇7

我們的網路時代作文8 ,791字

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有一件事我們誰也不知道。我們的生活逐漸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這種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我們的心態和認知。

今天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在生活中我們對老人的關心越來越少,而沉迷於網路的人越來越多,我想那可能是因為老人住的房子裡沒有網路吧。就在最近,中國電信推出了一個套餐,名字就叫“關愛老人”。送你一個電話、每月160分鐘通話時間、4M網路和一個機頂盒,每年資費600元,期望可以給這些老人的兒女多一些前往探望的機會。我認為這一件事反應一個問題,其實他們去看望的不是老人,而是去看網路。

以前的資訊獲得,基本是一個紙質的世界,圖書館裡非常安靜,只能聽到翻書的聲音,沒有人在裡面大聲喧譁或吃東西。但是,尋找所需的書籍很費事,也有可能要找的書已經被別人借走了。而現在,只需登入網路,在電子裝置上打上你所需要的書籍全名或者部分字詞,就可以快速找到所需線上閱讀或下載。一部智慧手機中,可以收入大量書籍。

以前的日用品和食品採購,一般都會到超市購買,超市內人很多,經常有東西被買空,而且人們有空就可以逛。而現在,只需登入網路,網路超市覆蓋全球,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逛超市,還可配送上門,讓人們沒了運動,逐步變懶了。

以前的交際聯絡,人們會通過寫信、打電話和親自登門拜訪等方式。而現在,人們不再寫信,不再打電話,只需登入網路,利用各種聊天軟體傳送即時資訊、語音通話或視訊通話就可以搞定了。文字的表達習慣於採用敲打鍵盤和手機按鍵,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讓大家在寫字時常常忘記某些字如何書寫。

諸如此類,網路已經深深的融入到絕大多數人的生活中,成為大家必備的一個生活工具。

在現在資訊社會的大環境下,網路可以讓人們擴大認知範圍、快速獲取資訊,有效的利用網路是必需的。但網路的利用應該有個度,更不可以沉迷於網路。

網路時代的生活 篇8

網路時代的生活作文7 ,751字

現代科技便利了我們的生活。網路,在資訊的高速公路上,打破了傳統時間、空間、地理、國界、語言的障礙,為我們提供了更迅捷、更有效的生活方式。與此同時,網路也將我們的生活碎片化。碎片化的時代,我們的生活就像一張張零散的拼圖。

碎片化的資訊

如今,我們可以通過手機報、微信、微博、網站等網路通訊手段獲取各種各樣的資訊。這樣,在一些短時間的閒暇空間,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自己想要的資訊,如,時事政治、新聞娛樂、專業知識、心靈雞湯等等。讓我們能放眼世界,用更短的時間獲取更多的知識和資訊。

碎片化的交流

過去的新年聚餐,一大家子其樂融融地圍坐在一起,席間歡聲笑語,親朋好友之間無所不談,長輩們給孩子們遞上紅包,紅包裡裹著壓歲錢,更裹著深深的祝福。如今的親朋好友的聚餐,手機成了餐桌上的主角。忙碌的工作之餘,大家聚在一起,卻受手機的干擾,大家的交流少了,傳統的紅包也被微信紅包取而代之,似乎燒了以前那種純粹、那種深情。公交車上,大家低頭看手機,缺乏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

碎片化的學習

物質條件越來越優越的今天,父母為我們創造了很多有利的條件,培養更多的興趣愛好。於是,我們的時間被分割成許多的碎片。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獲取更多的知識。古人云:學習當用三餘。我們更應當利用好碎片化的的時間來學習。

雖然我們通過網路閱讀了非常多的資訊,但卻沒有深刻的理解和記憶,瞭解的東西也只是成為過眼雲煙,得到的知識都只是碎片式,不完整,不深刻。因此,我們要整合這些碎片化的資訊,深入學習和了解,讓知識不再碎片化。雖然網路讓我們可以突破空間的障礙,與遠在大洋彼岸的親朋好友實時連線,但也讓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相處變得碎片化。讓我們在人與人的相處中,摒棄網路,更好的交流、溝通,恢復我們完整的生活,完整的情感交流。

碎片化的網路時代 篇9

碎片化的網路時代作文 ,851字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移動網際網路闖入了人們原來安寧的世界,開啟了新的時代网絡時代。許許多多傳統習慣逐漸被網路的多功能所替代。

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曾經喜歡讀書的“書蟲”們,漸漸喜歡上了碎片化的網上閱讀,各種各樣的電子書廣泛流傳;淘寶、京東這類大型購物網站的崛起,消消吸引著“購物狂媽媽”的目光;曾經足球場邊狂歡的“球迷爸爸”,開始在手機前手舞足蹈…。網路無時無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然而,碎片化網路時代,給我們學生帶來的是利還是弊呢?作為一名學生,每日每夜我們都在吸取知識,接受知識的來源的方式以前主要是課堂、電視及書籍,現網路傳播知識的方式也滲入了我們的學習生活。

受家庭空間的限制,以前買書時我思慮較多,在得到愛書時,會不自覺的珍惜它、全心融入書的情景中;現在電子書的出現,幫我解決了空間的不足,讓我閱讀量可以更多、吸取的知識更廣;然而網路小說也夾雜著進入了我的視野,當我看那些吸引眼球的網路小說時,往往放棄了閱讀好的書籍,對我的判斷選擇力、自控力提出新的難題。“當深思熟慮、嚴肅理性淪為雞零狗碎、東拼西湊的碎片時,閱讀的本質便發生了扭曲”,碎片化的閱讀,暴露出了它的弊端。

網校也成為越來越多中學生課外補習選擇的方式。通過網路進行輔導,一個老師可以帶成千上萬的學生;傳統的現場教學,受教學場地的限制,能不能坐下五十人都難說!需要大量的師資力量,教學成本很高。而我們學生,在去學堂上課的路上,遇上狂風暴雨就要遭殃。網校則不同,就算外面下酸雨也不用擔心。此外,網校通過發微信、郵件的方式佈置作業,讓學生網上完成,可以避免遲交、忘帶作業的種種情況;對於我這個“笨鳥先飛”的孩子,碎片化聽課給了我時間,今天聽懂一點,明天回放再聽懂一點……,幫助我漸漸全面掌握知識。碎片化的學習,為我們帶來了便利,使學生吸取知識的方式更加多樣化,有利於舊知識的鞏固與新知識快速“更新”。

碎片化的的生活每時每刻影響著我們的心態和認知,它給予了我們許多,也奪走了我們不少,而利與弊其實取決於我們自己。

網路時代 篇10

網路時代作文700字 ,667字

隨著現代科技地不斷進步和發展,無論到哪裡,都能看見智慧手機,電腦等各種電子產品層出不窮,日新月異。

時代在改變,以前的一切在現代人中已經慢慢淡去。原本人們的傳統和習慣現在也一點點破碎,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碎片化。

現在,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在空閒的時候,很多都不樂意拿著一本本又厚又重的書看,更多的人都願意捧著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看書、看新聞。電子書、文章或新聞看完了,就從手機裡刪掉,接著看下一篇,囫圇吞棗地看書、看文章,不僅自己沒有品讀到,沒有什麼感觸,自然等於浪費時間。而那一本又厚又重的書可以反覆品讀,反覆思考,但是很多人卻把書這麼寶貴的文物遺忘了。科技發達了,人類卻在退步,電子閱讀既傷眼又費神,我們應該多讀書,少看手機。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進行網上購物,去商場逛街的人比以前明顯減少了,網上一下單,各種商品很快就能送到。而我覺得這樣的生活變得乏味,新聞裡總說,網上有些商品是假貨之類的,有時,人們也這樣受到欺騙。

手機上的微信、QQ也是人盡皆知,幾乎是人人都在使用,儘管網際網路使人聯絡得更加方便,但這樣的資訊儲存不了長久。

現在更加流行的是網上買菜,網上買菜、買水果跟上網購物一樣。買回來的東西常常是壞的,還不如自己去市場裡選購的新鮮,同時也使人變得懶惰。

網路一點一點吞噬我們原來的生活,網際網路對我們的生活有利有弊,不能讓網際網路成為我們的主人你,我們也要有意識地控制自己。

現在的人們一到哪裡,一坐下,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機,有的玩遊戲、有的看微信、有的看新聞……時間一下子就流逝了。我要呼籲人們,不要把我們的生活碎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