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相關作文20篇

孝道來不及等待 篇1

高三作文 ,901字

“孝”字當頭,長輩在上,子女在下,支撐著老一輩人。小時侯,父母保護著我們,將我們視為珍寶;長大後,我們是父母的臂膀和依靠,不可分離。我們已不是懵懵懂懂的孩子,自然明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道理。

或許,有人會認為盡孝很簡單,無非就是幫父母做些家務,或是陪父母說說心裡話,或是外出工作或學習的孩子能夠常回家看看。確實如此,很小的一件事,就可以盡孝,就可以讓父母開心一整天,或是一輩子。

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十幾年的養育,其中的辛苦又有誰能夠體會呢?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父母就被註定要為子女操勞一生,他們的愛,溢於言表。於我們,父母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唯恐自己的孩子受到丁點傷害。曾有多少次,他們因想讓子女過得更好而累得腰痠背痛,咬緊牙關往死裡扛;曾有多少次,他們幹完活回家,灰頭土臉,最想見到的不是一盆溫熱的洗澡水,而是孩子們充滿歡樂的笑臉。面對父母親們那憔悴的面容以及頭上的些許白髮,我們有沒有自責過?有沒有捫心自問過?

曾幾何時,無知的我們是否與父母吵過架?是否曾因為父母的幾句嘮叨話而不耐煩?是否對於父母的叮囑,總是一個耳朵裡進,一個耳朵出?

如今,父母已將我們養大成人,知識的增多讓我們知曉了父母的艱辛。我們明白,只有用現在拼搏的汗水才能灌溉出以後的幸福家園。不過,我們又何曾想過,等我們長大後,把所有的事都安排的妥妥當當時,我們的父母也在慢慢變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我們還可以有幾十年的時間用來奮鬥,可是父母是否還有幾十年的時光來享受呢?等到一切都來不及時,即便是我們有再多的孝心,又有何用呢?

我們的父母,很平凡,但平凡中有大愛。他們的諄諄教誨,是子女最珍貴的財富。他們或許沒有豐富的知識,也沒有非凡的成就,但他們擁有一顆最愛我們的心。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父母之恩,我們卻無以為報,因為這愛,太過沉重。

或許,父母從未想要從我們這索取些什麼,但我們就這樣讓他們多年的汗水付諸東流嗎?當然不能。不管我們做錯了什麼,父母都會原諒我們,可孝悌之心是不可丟的。我們要珍惜和父母生活的每一天,在他們的有生之年給他們最美好的回憶。

孝道薰香 篇2

國一作文 ,653字

孝道是一株歷經滄桑的參天大樹,它一直都被人們所推崇,即使飄落幾片霜染的秋葉,都可能在眾多孝子的心頭綻出新芽,蓬蓬勃勃地生長,構成一幅幅催人淚下、感人肺腑的風景圖。

回眸千古華夏,孝道走過的歲月源遠流長。孝道是晉代王祥的“臥冰求鯉”,孝道是吳國孟宗的“哭竹生筍”,孝道是魯國子路的“子貢負米”,孝道是吳國陸績的“陸績懷橘”;孝道是千古絕唱的詩詞歌賦,孝道是功垂千古的史書傳記,孝道是人生變數的仙風道骨,孝道是恢巨集璀璨陣容強大的不變章節……

對於孝道,給予我的最好的詮釋莫過於黃香。黃香,東漢安陸人,九歲喪母,由父親一手帶大。成年後,他盡心供養老父親。曾有多少次,他放棄了赴遠當官的好機會;曾有多少個酷暑,他用扇子扇父親的床枕;曾有多少個嚴冬,他用自己的身軀溫暖了父親的被褥。這“黃香扇枕”的故事就是鐵錚錚的孝道啊!

促使我崇尚孝道的原因,純粹是因為它給我帶來的薰陶。對於古人神奇的造字法,不得不令人感嘆。古人賦予“孝”特殊的含義,從它的字型來看,它的上半部分是“老”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則是“子”。子女將老人奉養著,如此為“孝”。孝道不需要榮華利祿來裝扮,不需要千兩黃金來衡量,它需要的僅是一顆簡單關愛的心。身處“孝感”之鄉,雖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但我們應不負“孝感”之盛名,用孝感天,好好奉養我們的父母。

我的靈魂在這馥郁的孝道濃香中,薰陶著……漸淨,漸靜,我醍醐灌頂,心扉豁然開朗,孝道,它似聖潔之水,滌淨塵世汙垢,它又似珠簾帷幕,展現人間美好……

孝道,它植根於每個孝子的心靈,滋潤著芸芸眾生……

觀中華孝道有感 篇3

高一作文 ,931字

孝之一字,世人都瞭解,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暫不提古代賣身葬父之類,就是簡單的一句問候,一聲關心都不見得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遑論一心盡孝,侍奉雙親了。

觀看了一部紀錄片,且不說那距離我們太太久遠的“孝道”可能不會使人引起多大的共鳴,只是片尾講述的幾個故事,無論是不嫌棄兒子癱瘓在床,十幾年如一日像照顧嬰兒似的,雖已兩鬢微霜,卻用世間最真摯的舐犢之情感動了天地,喚醒兒子的父母;還是雖已知道女兒可能永遠站不起來,也永遠無法像一般的孩子那樣擁有健康快樂的童年,卻毅然決然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托起女兒未來的單親母親,都給了我一種難以言說的感動,聽著那些父母堅定的話語,好像感受到來自靈魂深處的震顫。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堅定地照顧那些幾乎沒有未來的孩子?是因為他們為人父,為人母,這不僅是責任與義務,更多的是血脈親情中那牢牢的羈絆。

不可否認,看了片子以後,心裡有了頗多感觸。雖然我的父母沒有片中的那樣感人,可這就能代表他們的愛不深嗎?不,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罷了。全天下的父母對他的孩子無論是嚴,或是慈,終究也不過是那深沉的愛所表達的外在罷了,哪能以此來判斷這愛是不是深,又夠不夠沉呢?

我的爸爸只是一名普通的裝修建材工人,時不時在工地上受一些大大小小的傷,無論是昨天讓焊機灼傷,今天又可能切割機割傷了,他總是笑嘻嘻,一臉無所謂的讓我們檢查傷口。而我每次都是抱怨著讓他給媽媽看,說我害怕看見那些可能還流著血的傷口,可天知道,我是真的害怕了。我害怕,他下一次受更重的傷,我害怕,他在雜亂的工地上出一些意外,我害怕,看見他以前的傷,也害怕他一邊上藥一邊嬉皮笑臉。我不敢上藥,甚至說不出“你怎麼不小心一點?”這樣帶有責備的話,我知道,他比誰都希望我們不會擔心。可我心疼啊,我能做的,就是相信他那蹩腳的安慰,去相信他那什麼根本不疼的鬼話。

想起來一首歌,裡面是這樣說的:“一生要強的爸爸,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微不足道的關心收下吧。”這首歌叫做“父親”。為什麼不能為他做些什麼呢?不光是父親,還有母親,你能做的太多,太多。一句溫暖的關懷,一個驚喜小禮物,一次真誠的談心,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務……果然,太多太多,可是卻做過幾樣呢?雖不至於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卻也不要為自己的將來留下悔恨。

踐行孝道孝動鄉里 篇4

高一作文 ,1438字

他陽光開朗,品學皆優,助人為樂,誠實守信。他就是重孝尊親的陳文龍同學。這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從小就過著簡樸的生活。雖然生活條件不如別人,但有父母和親人的陪伴與關愛,他從未覺得自己比別人少了什麼。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以孝當先,以敬為首,以德為本。他一直銘記《弟子規》中的“首孝悌,次謹性”這一句,並以這為座右銘,為他做人的標準!

陳文龍同學在班級裡是一個熱心腸的人,深受老師與同學們的喜愛。他每天幫同學們值日,關心班級,愛護校園,任勞任怨,從未有過一絲的抱怨。

他還積極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多方面發展。他每月都向校文學社交付幾篇優秀的作品。不僅如此,陳文龍還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去幫助環衛工人,和他們一起美化城市,保護環境;去幫助有困難的人,鼓勵著他們繼續前行;去社群中做義工,以自己有限的力量,帶給他人最大的快樂!他經常吟誦汪國真的《蝶戀花》:“自古青春難駐,年少正好射虎,婉手婉風華,功就與君共駐。起舞,起舞,更有憧憬無數。”他有雷鋒一樣的善,他要用自己有限的青春,有限的生命助人為樂!

“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經》曾雲: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理。《論語》也說:“君與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著,其為人之本也 。”他不僅助人為樂,而且努力踐行孝道。

去年秋天,他的爺爺突然患上腦溢血,病情嚴重,這對於他們整個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爸爸為此也整日愁眉不展,整個家庭頓時少了平日裡的歡笑。醫生說如果恢復的好,還可以自理。這好比黑夜中出現一絲亮光,點亮了我們內心的希望。

所有重擔全部落在爸爸身上,讓他力不從心,這一切他都看在眼裡,從心底裡想幫爸爸分擔一些,那一刻,一個少年內心已成為一個能擔起責任的男子漢。每次媽媽做好飯,他都拿碗盛好給爺爺端過去。一口一口喂爺爺。為了不讓飯撒到爺爺身上,在吃飯前在爺爺胸前圍一條毛巾。他每天早上都給癱瘓在床的爺爺做手腳按摩,天氣晴朗的時候,就用輪椅推爺爺到院子裡沐浴陽光。半夜還要多次起來替爺爺翻身,每天如此,在他的精心的照料下,爺爺的胳膊竟可慢慢抬起,爺爺的臉上的笑容也逐漸多了起來,這讓他看到了希望。此後,他每天堅持陪爺爺作康復訓練,每天的運動量逐漸增加恢復效果也逐漸明顯,一天,兩天,三天……爺爺現在在他的攙扶下可以短距離,雖然爺爺邁步艱難,但在他的細心引導下每邁出一步,都高興極了。

爺爺的康復之路也是陳文龍心路成長的歷程,很難想象一個正叛逆的年齡可以放下一切顧慮去照顧年邁的爺爺,沒有怨言,沒有索求。為的就是弘揚孝道,應盡的責任,身體力行,以身示範。踐行孝道,使“孝”深入人心。祖孫兩人攜手漫步在小路間,兩個背影依偎在一起。他也成為村裡的孝老愛親的典範。

高中的假期,他為減輕父母的負擔,準備勤工儉學。自己在超市找了一份工作。雖然家人,朋友對此很不理解,但他毅然而決然。沒他認為自己是男子漢。但體力活對身體單薄的他是一次極大的考驗。第一天的工作使他疲憊得站著都可以睡著。正值春節前夕,超市的工作量加大,他的工作也愈加忙了起來。甚至在大年三十,他都沒有休假,堅守在工作的崗位上,這對他心中不免有些酸楚。不過在奮鬥二十一天後,他終於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筆酬金。他用這筆來之不易的打工錢給父母準備了一份禮物,來感謝父母多年無微不至的照顧,陪伴與呵護。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陳文龍用真誠的愛向我們詮釋了血濃與水的親情,用行動踐行了中華傳統美德—孝道。

孝道伴我成長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802字

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長輩是理所應當的事。我家就常常飄溢著一股“孝道之風”,這“孝道之風”一直伴隨著我,薰陶著我,引領著我的成長。

“要孝敬老人,多幫爺爺奶奶做點兒事。”這是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她希望我長大做個孝敬長輩的人,自己也無時無刻都在傳揚這“孝道之風”。

新年前夕,奶奶突發急病,差點腦梗。媽媽接到電話後,馬上趕到醫院,她不辭辛苦,每天都在醫院裡照顧奶奶,還要為我們做晚餐,天天往返於醫院與家之間,這讓她看起來憔悴了許多。在媽媽的悉心照顧下,奶奶終於恢復了健康。平常生活中的媽媽,也處處為爺爺奶奶著想。在她的感染下,我也漸漸懂得了孝道。

除夕這天,媽媽早早便開始準備年夜飯。看著霧氣騰騰的廚房,聽著炒菜時“嘩嘩”的聲音,我幫媽媽擇好菜,就在奶奶的房間轉悠著,只見頭髮花白的奶奶坐在床沿上,右手拿著剪刀,左手伸得遠遠的,正在抖抖索索地剪指甲。我擔心奶奶年紀大了,眼睛看不清楚,便連忙走到奶奶的跟前,說:“奶奶,你先別剪,讓我來幫你剪吧!”“好,我的乖孫女,我聽你的。”奶奶高興地笑了。我用左手握著奶奶的右手,右手拿起剪刀,輕輕地給奶奶剪起來。我發現奶奶的指甲很長很長的,有的指甲已經裂開了,就說:“奶奶,你為什麼不經常剪剪指甲?”奶奶嘆了口氣說:“奶奶年紀大了,眼睛看不清楚了。你們又那麼忙,上班的上班,讀書的讀書……”我聽了便說:“奶奶,以後幫你剪指甲的任務,我包了。”奶奶撫摸著我的頭,說:“好孩子,你真是我的好孩子。”剪完了指甲,我又用指甲鉗把奶奶剛剪的指甲輕輕地磨平。奶奶看著修剪得平平整整的指甲,笑著說:“謝謝你,我的好孫女。”

年夜飯開飯了,我搶著給每個長輩擺好碗筷、盛好飯,自己才開始吃年夜飯。媽媽靜靜地看著我所做的一切,看著全家其樂融融的樣子,她高興地笑了。

孝,已經成為了我們家的優良傳統,我會把這“孝道之風”永遠記在心中,讓它陪伴我的成長。

弘揚孝道傳承美德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1字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神州大地處處盛開的美景;古往今來,孝順父母的故事、佳話、美談縈繞於心、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百善孝為先,真正懂得“孝”的人才是有正確人生觀的人。在父母的呵護下,我一點點“發芽”,一點點成長;我不是一出生就是天才,所謂的天賦也不是與生俱來,父母誘導我開卷有益,指引讓我飽讀詩書,培養我對音樂的興趣,讓我學習鋼琴,陶冶情操、開闊視野;父母更是身體力行教給了我做人的道理。

孝需要去領悟,去感受,才能真正理解、實踐。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大年夜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說笑、聊新年的打算、回憶起一些往事、趣事,一家人是那麼的和諧,其樂融融。這時爸爸給奶奶端上一盆熱洗腳水說:“媽媽我給您泡腳,您辛苦了!”,媽媽也湊過來給奶奶按摩,這就是孝道吧!親戚好友聚會,父母向老人家敬酒,祝福的話語是那麼的甜,從他們的臉上和眼神可見對老人誠心誠意的敬重。這些都感染著我,那樣的場面時時縈繞在我的腦海裡,我也想效仿爸爸媽媽孝順老人。

孝順父母不要等,不要抱著“等長大了,賺錢養活父母,現在什麼都不做”的想法。孝順父母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父母沒日沒夜、廢寢忘食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時,遞上拖鞋、端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飯後為爸爸媽媽送上一杯水;回家了跟爸爸媽媽問好;離開家裡告訴爸爸媽媽去哪裡等等。孝敬父母不需要等長大,爸爸媽媽在慢慢地老去。

孟郊的詩句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恩情是難以報答的,我們只有從小做起,自我獨立,分擔家務,傳承中華文化孝道之風。我要多學習一些孝文化,做一個孝順的好少年。

弘揚孝道,傳承美德,孝順是一盞明燈,將照亮我的路。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孝道 篇7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985字

一個人由咿咿呀呀的稚童到心懷理想的青年,這個過程叫成長。由後者到身軀佝僂的老人,這個過程叫衰老。但我認為這兩者具有一致性,成長就是衰老,這是亙古不變的定理。

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長大了呢?當走在爸爸身後看到稍稍彎曲的後背時;當坐上家裡的“老爺車”感到鞋子與地面的磨擦時;當聽到洗澡後媽媽幫我梳特不好梳的頭髮叫我蹲下的聲音時……這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我:當我在成長的時候,我最愛的人在變老。這本身就是對生命的消耗,意識到這一點,我相信所有人都會第一時間想:以後該怎麼辦?然後開始想象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很遺憾,許多人都覺得太不現實,然而,有一項,肯定所有人都能做到,那便是孝!

古語云:“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一個人呱呱墜地起,便與一個家庭聯絡在一起也因此有了最濃厚的一份親情。從個人角度而言,孝道是道德的要求,從國家角度而言,孝道不僅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體現。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輝煌歷史的國家,做為中華兒女,我們應該把這屬於炎黃子孫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這正是我們代代相傳的傳統使命。

我國自古就有著名的二十四孝的故事,其中有一篇講的是孝子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王祥的親生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而他的繼母並不喜歡他,好幾次去王祥的父親那裡告狀,可王祥很聽繼母的話,繼母讓他做的事,他都會盡力把它做好。一天,後母生病了,想要吃活魚,可外面風呼呼地吹,天空中飄著大雪,河面都結了厚厚的冰,怎麼可能捉得到魚呢?這時,王祥靈機一動,他想:我可以用自己的體溫使這河面的冰熔化。於是,他就脫掉了衣服,趴在寒冷的冰面上,他冷得直打哆嗦,但為了繼母,他一直忍著。突然,他身下的冰面裂開了,兩條鯉魚蹦了出來,他高興極了,提著兩條魚就回家給繼母煮湯喝了。其實讀完這個故事後,我也深有感觸,想著自己也要像王祥一樣,為父母做一些事。但是因為太懶了,所以做的很少。

寫此文時,因為沒有構思,本想胡謅幾句,草草了事。而靜下心後,卻覺得難,太難!是因為父母為我做的太多了,說不盡。也源於這些年對父母極少關心,且前日在書上看到一句話: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心裡感到愧怍,不願寫此文。

回望這幾年,由於自己由於自己的任性,讓父母操碎了心。我知道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好。爸,媽,今後我一定會積極上進,不惹你們傷心。既然生命短暫,那便毫無遺憾的渡過這一生。

孝道——源於生活,融於生活 篇8

國一作文 ,620字

孝順,自古以來亙古不變的話題。子女對父母的孝順,父母對長者的孝順,在生活中處處皆可看到。孝順如同一縷春光,溫暖了人們的心靈,孝順如同可愛的音符,將整個社會變得和諧美麗。

現今,不孝順的事例比比皆是。有一位年輕人,考上大學之後私自輟學,在外面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晚上也夜不歸宿。他的父母很著急,但是他卻毫不理會。一天晚上,他東轉西轉,轉到一家麻將店,這一下可不得了—

小夥子從這天晚上八點一直打到明天早上,又從明天早上一直打到晚上……就這樣日復一日,不停歇的連續打了三天麻將,結果他卻突然之間暈倒了。送到醫院,竟然是大面積的腦出血,他們的家人很著急。經歷了這樣慘痛教訓,他才懂得了親情的可貴,從此努力完成學業,找到工作,孝順他的家人。

古代,也有許許多多孝順的事例。一個小孩,名叫孔融。他小時候就非常的孝順他的父母及長輩。一次他的父親從集市上買來的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梨,他的哥哥說:“你最小了,你先挑個大的!”但是他卻執意不聽,他說:“大的應該給應該給哥哥和爸爸,最小的才能留給我。”他的家人及鄰居對他刮目相看,說:“小小年紀,真麼孝順真不容易啊!”此人果然後來也有了出息,在朝廷當了大官,他的孝道在民間口口相傳。

孝道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卻是一個日新月異的話題。在這個現今的世界,只有保持孝道,保持本真的愛,才能將美好的品質發揚光大。其實孝順。並不是多麼高大,它融合于于生活的點點滴滴。只有用心感悟,用愛堅守,才能將孝道溫暖人心!

讀《黃香溫席》學孝道 篇9

讀《黃香溫席》學孝道 ,383字

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我曾經讀過一個關於孝道的故事《黃香溫席》。

這個故事講的是東漢時的黃香是個孝順的孩子,母親在他九歲時去世了,他很孝順父親。夏天,他把席子扇涼後,就請父親到床上睡覺。冬天,黃香總是先上床把冷冰冰的被子溫暖後才讓父親上床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這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我們要愛護身體,珍惜生命。身體健康是孝順父母的開始。父母養育我們長大成人,要花費許多精力和心血,非常不容易。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動物都知感恩,那我們更要懂得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從小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掃地、擦桌子、洗菜、父母累了,給他們端上一杯茶,揉揉背等……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為炎黃子孫必須謹記,把這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努力學習是最好的孝道 篇10

寫信作文 ,854字

至愛的父親:

你好!如今我們彼此之間已經很少心貼心的交流了。我相信,這和我的不孝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我的不孝,您甚至連和朋友交流時都顯得很卑微,在此,我先跟您說聲對不起。

仍記得初中時,您對我是非常放心的。我和你在一起時也是很開心的,我認為那時的我是最孝順的。然而高中以來,我變得不孝了。三番五次的讓您傷心。我心裡充滿了愧疚。卻以博不回你的信任了。

剛進高中時,我選擇了住宿生活,您二話不說就答應了,您當時對我充滿了信任。您那希望的目光讓我感覺我是百裡挑一的孝子。然而這次選擇,讓我走向了墮落的深淵,成為了您希望破滅的開始。沒有了您的管教,我漸漸的放縱自己,開始做起了睡覺看小說等在初中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我也會拿抄來的分數來敷衍您的詢問。現在回想起您聽到我的高分時那爽朗的笑聲,我就覺得特別愧疚。然而真相總有被揭開的時候,期中考試讓我原形畢露。當我看到您得知我的成績後失望的神情,我深感自己是不孝的,連學習都不能讓您開心。但當時您仍對我抱有很大的希望,仍認為我只是發揮失常。於是我準備發憤圖強,然而這只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甚至最後直接忘得一乾二淨。

又渾渾噩噩的過了半個學期,高一下學期也就是高一的第二次期中考試來臨了,我仍沒能考出您希望的成績。而您也從班主任口中得知了我的“光榮事蹟”。您真的對我失望了,是徹徹底底的失望。我真不孝,我終於想通了。我開始改邪歸正了。但您的不放心已經充斥在我的生活中了:中午稍稍起早一點您就會懷疑我是不是要去玩;週日下午打球您都會去看著我,防止我去幹別的。每次看到這些場景我都痛心疾首。但我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我的不孝,都是我自作自受。但是,我這段時間已經很努力的往您想的哪個方面發展了,請您重拾對我的信任,好嗎?

現在我終於明白,初中您為什麼對我這麼放心,為什麼我感覺我特別孝順。這都是因為我的學習是很努力的,成績是讓您滿意的。同時我也知道了,努力學習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順,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請您放心,我一定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此致

敬禮

您的兒子:

孝道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398字

重陽將至,一起來談論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之根—孝道。

《孝經》有言“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意思是先王有一個治理天下的好方法,它能讓人與人之間和睦和諧,互相關愛,上級下級、長輩晚輩不會埋怨—它就是孝道。

中國有句古話叫“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孝為百善之首;第二層意思是孝開了,百善都開,孝是德之根本。找到根本,德行才長得起來。

當一個孩子有孝心的時候,它很多行為就會起很大的變化。對父母講話懂得恭敬,對自己自愛自重。友愛兄弟姐妹。

孝道起了,一個人能自強不息;孝道起了,他能用同理心去愛護他人。厚德載物也就由此而來。

生活中,我們的孝道體現在那些方面呢?面對飯碗能感恩父母的供養。面對書本能感恩老師的孜孜教誨。面對一草一木能感恩大自然的風霜雨露。從身邊小事開始,團結同學,尊重師長,孝敬父母。從一點一滴開始,將我們的家風傳承下去。

孝道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851字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也很想有一次盡孝的體驗,終於機會來了。

事情發生在昨天。我上完興趣班後獨自回到家,開門後習慣的說:“媽媽,我回來了。”可媽媽沒有應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張望著走到客廳,只見媽媽臉色通紅,腋下夾著體溫計靠在沙發上。“媽媽、媽媽你怎麼了?”我的心一下子糾了起來,邊叫邊跑到媽媽身邊把手放在媽媽的額頭上,好燙啊!“媽媽一定是發高燒了”我想。這時媽媽把體溫計拿了出來,我一把搶過對著陽光一瞧,哇!近40度了啊!燒得那麼嚴重。怎麼辦、怎麼辦!我慌亂起來。這時,我的大腦告訴我:“不能急,不能亂,要冷靜!”我仔細回想著我生病時媽媽照顧我的情景。哦!先要物理降溫,我讓媽媽躺下,馬上用我的小毛巾浸溼了冷水,擰成半乾疊好後放在了媽媽的額頭上,再從藥櫃裡找出了退燒藥給媽媽服用。“現在幾點了?”媽媽虛弱的問道。我一聽就知道媽媽在擔心晚飯沒有燒,心想“媽媽整天干家務已經夠累了,現在生病了絕對不能讓媽媽再去燒飯!”連忙說:“17點30了,我去燒麵條,您生病了就好好休息,瞧瞧我的手藝吧!”不等媽媽回答立馬衝到廚房準備起來。

其實,我只在媽媽的指導下燒過一次麵條,那還是在10歲時,現在已經記不太清楚了。我拿著麵條仔細的回想著步驟。“對了,先燒水!”我把鍋子接了3分之2的自來水開啟煤氣灶,等水燒開了放入適量的乾麵條。在煮麵的同時,我把盛面的碗裡放好了調料,再把中午的一些剩菜放入碗底。過了幾分鐘麵條就燒好了,把白沫子倒掉然後把面盛到碗里加上開水就成了一碗香濃美味的湯麵。“媽媽,吃麵了。”我激動的把麵條端到茶几上,扶起媽媽。看著媽媽慢慢的把面吃完我心裡高興極了!“文文,休息一會。”媽媽溫柔的叫我,“等一會”我來到廚房刷好鍋子和碗筷,我又給媽媽泡了一包中成藥喝下。又拿出體溫計一量,呵!38。4度,體溫降下來了。第二天爸爸出差回來聽媽媽說了我的事直誇我“長大了,懂事了!”聽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從這件事我體會到:媽媽要上班又要幹家務活很不容易,我要力所能及的幫助媽媽,盡一份孝心,當好媽媽的小幫手!

孝道在我家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922字

百善孝為先,孝道是華夏子孫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的事例比比皆是,或是父母幹完活回家送上的一杯熱茶;或是父母累的時候我們一句安慰的話;或是父母晚上回家後我們端上的洗腳水。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長大,為了我們無怨無悔地付出,對我們卻沒有任何的奢求。古人云:“父母之恩大於天!”因此,我們必須盡“孝道”,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媽媽經常教育我要尊敬長輩,對長輩要有孝心。她不僅這麼教育我,也是這麼做的,她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好媳婦。由於爸爸常年在國外工作,照顧爺爺奶奶都落在媽媽身上。一次奶奶住院,媽媽整整守在醫院半個多月,有許多人對我奶奶說:“你這個女兒真孝順!”當奶奶告訴是媳婦的時候,他們竟然都不相信。媽媽為了陪我讀書住到鎮上,可她只要有空,就會帶我一起去看望爺爺奶奶。一到那裡,她就沒得說了,陪爺爺奶奶聊天、燒飯、炒菜……

每到天冷的時候,她的手就會裂開幾道口子,有時還會溢位血絲。每次大家吃完飯,她都忙碌一陣子。她那雙手,浸泡在冰涼的水裡,會像針扎一般疼,她從來不說,但我知道,這種疼痛對於她而言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在她心裡永遠刻著一個“孝”字。

有一天,媽媽說她很難受,午飯也不想吃。我倒了一杯開水給她端去,走到床前,遞給開水讓她喝。她有氣無力地吞著水,那個樣子可真讓我心疼。我一摸她額頭,好燙啊!我用溫度計一量,居然高燒三十九度五,這麼高!太嚇人了。我急忙跑出家門,給媽媽去買退燒藥。不一會兒,我就買回藥讓她吃了。到了晚上媽媽高燒還是沒退,我心裡暗暗祈禱,盼望她明天有所好轉。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就醒了,摸摸媽媽的額頭,發現她一個晚上過去還是老樣子,持續高燒。我便把媽媽送進醫院,醫生檢查說是扁導體潰爛,需要住院治療。辦完住院手續,掛上點滴,我對媽媽說要不要告訴爺爺奶奶,她說,千萬別告訴他們,不要讓老人家擔心。

後來爺爺給我們送蔬菜來,才知道媽媽住院,他立即趕到醫院看望媽媽,爺爺說把我帶去老家住。可是,我堅持要留在醫院守著媽媽,爺爺拿我沒辦法……

是啊,孝道一直伴隨著我成長,它是一種親情,是一種愛,是家庭和諧的音符。古語說得好:“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情”,更何況我們是有血有肉的人啊。所以,讓孝心永存!讓我們懂得感恩,懂得孝敬親人。

家風孝道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994字

“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如一朵飄散著文明氣息的花兒;家風如一杯醇香的茶;家風如一幅賦有書香之氣、價值連城的畫。一個好家風就是一位好老師,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我們家的家風是—孝道。

當曾祖母老了走不動了,拿不起湯勺了,奶奶衣不解帶地侍奉在曾祖母床邊。有時曾祖母大小便失禁,整個床上臭烘烘的,我見了連忙躲得遠遠的,捂著鼻子,皺著眉頭,喊著:“太臭啦!太臭啦!”但是奶奶既不會嫌棄,而且還二話不說就忙活起來,即使這樣奶奶也會常常問候曾祖母一些關心的話語,為曾祖母煮上香噴噴的飯菜,奶奶看著曾祖母吃得津津有味,臉上也樂開了花。每當我在家時總能望見奶奶忙碌的身影,以及溼透、變形的後背,不時看到那厚重的黑眼圈。奶奶也沒有任何怨言,我想這就是孝道吧。

父親不忍心看奶奶這樣沒日沒夜地侍奉曾祖母,也加入到行列中。父親一個大男人竟然做起一些細活也毫不遜色。為曾祖母穿衣服一絲不苟、無微不至;喂曾祖母吃飯,專心致志,小心翼翼,生怕曾祖母嗆到。隨後,母親也來幫忙。一家人其樂融融。父親頭上那幾撮若隱若現的銀髮和奶奶臉上歲月的痕跡撩動我的心絃。我問:“奶奶你為什麼要這麼辛苦服侍曾祖母呢?”“我不能辜負你曾祖母之前對我的愛,你曾祖母含辛茹苦把她的兩個孫子拉扯大,撐起這個家,難道就這麼一點辛苦都不願付出嗎?”這句話讓我的心中浮出一個念頭:等父母親老了我也一定要盡孝道,並且我們家的家風—孝道一定要世世代代相傳下去!

曾祖母每天和父母親訴說想出門散散步,可曾祖母腿腳不便下不了樓。為了完成曾祖母的心願,父母親和奶奶想盡辦法,最終決定買一個輪椅。可是那時我們家資金缺乏,無奈地向居委會求助。居委會幫我們登上報紙,向社會愛心人士請求幫忙。沒過幾日,輪椅有了著落,愛心人士還寫了一句話:你們的家風值得稱讚!我們一家笑了,曾祖母也露出久違的笑容。

接下來的一件事情如同晴天霹靂。輪椅到的第二天,曾祖母安詳地走了。父母親和奶奶痛哭流涕,我也十分難過,一想到自己小時候曾祖母那麼地關心、疼愛我,而我卻沒有為曾祖母做任何事,哪怕是揉揉肩也好,我內疚的眼淚頓時奪眶而出。但我覺得父母親以及奶奶不會有遺憾,因為他們已經盡了子女的孝道,傳承我們家的家風了。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一個良好的家風培育出一個良好的家庭。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基礎。我們家的家風—孝道會代代相傳直到永遠!

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1字

她,從小生活在窮苦的家庭,但她有一顆純真善良的心,她,在暴風雨中長大,但,她用最陽光的笑容迴應世界。她,就是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傑。

命運對於整個女孩的困苦沒有絲毫地憐憫,只是要一意孤行地加深孟佩傑的痛苦。

五歲那年,孟佩傑的爸爸車禍去世,母親支撐不起這個家,把孟佩傑送給別人領養,不久後便因病含怨離世。孟佩傑在養父養母家也不幸福,三年後,養母突然癱瘓,養父不堪承受生活的壓力,撒手人寰。養母劉芳英想要自殺,卻被孟佩傑發現。“媽,你別死。媽媽不死就是我的天,有媽就有家!”孟佩傑與養母相擁而泣,劉芳英打消了自殺的念頭,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在同學們眼中,孟佩傑總是來去匆匆,早上,她六點起床,洗臉、刷牙、做飯、餵養母。做完這一切,她迎著涼涼的風跑去上學,中午回來又有一堆家務,有時候,她連飯都來不及吃就去上學……

孟佩傑考上大學後,一邊學習,一邊兼職發傳單,她拿到了第一份工資就去給養母買最愛吃的紅燒肉。她說:“我只想安安穩穩地待在養母身邊。”

這麼平凡的心願,卻感動了無數的人,這就是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傑!

孝道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7字

三十年後,年邁的父母已白髮蒼蒼。一天,我帶著孩子去父母家看望,手上拎著大大小小名貴的營養品。這些營養品,我是從國外原產地託人高價買回來的。

當我正準備敲門時,門被推開了。父母好像有透視眼似的,看到門外的我來了。他們笑逐顏開,佈滿皺紋的臉上好像菊花綻放,盪漾著由衷的歡快。我帶來的名貴的營養品,他們沒有看過一眼。父親迫不及待地帶著孩子去書房練書法。母親和我相視一笑。30年前,父親就是這樣對我,一回家就帶我去書房。我和母親是母女,卻更像朋友,只需一個眼神就能明白對方在想什麼。母親說:“你都好久沒來了!”“是啊!最近工作太忙了,有一個專案把我忙得團團轉。”母親眼中掠過一絲心疼。我和母親圍在火爐旁取暖,吃著糕點,聽著母親說著家裡長家裡短的。暖暖的感覺,我有點睡著了。

突然,電話響了,破壞了氣氛。電話那頭著急的聲音說道:“林總,晚上5點有個臨時緊急會議,需要您參加。”“好,我馬上就來。”母親聽到了我的通話,失望從她臉上稍縱即逝,她微笑著說:“工作重要,你忙去吧,我和你爸爸很好。”隨即她又小聲地嘀咕道:“其實只要你常來看我們就好。”儘管聲音很小,我還是聽到了。一時,我十分內疚,也十分糾結。我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是推掉各種工作陪著我。好不容易來看一趟父母,我卻迫不得已趕回公司了。

臨走的時候,爸爸說:“這些營養品你帶回去吃吧,你工作辛苦,需要補一補。我們在家閒著,天天走路鍛鍊,不需要的。”

或許,他們更需要的,的確不是營養品。之後,我每週都去看他們。

孝道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482字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要做好一個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孝是做人的標準,是人必備的品德。

有一次,媽媽和爸爸去上班,我起來後,看見屋裡亂糟糟的,心想:“媽媽爸爸上了一天班,回來還要做飯、掃地、擦桌子,肯定很累,那就讓我來幹吧,給爸爸媽媽分擔點。”

說幹就幹,我先把桌子擦乾淨,再把地掃了,最後疊了被子。我又燒開了熱水,給爸爸媽媽倒了兩杯熱茶,還把拖鞋在門口準備好。

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看到屋裡很乾淨,問是不是我打掃的,我說“是的”。他們微笑著,彷彿一天的疲倦都沒有了,爸爸坐在沙發上一直誇我懂事了,我心裡比吃了蜜還要甜。

《三字經》裡,有一句“香九齡,能溫席”。黃香九歲時,她的母親就去世了,於是,她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在父親身上。天冷時,黃香提前給父親暖被窩,天熱了,為了讓父親睡個安穩覺,她扇扇子,趕蚊子,自己卻熱的滿頭大汗。

是誰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是誰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是父母。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決不能丟掉老一代流傳下來的良好品德,讓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順長輩,讓我們一起把孝傳承下去吧!

孝道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252字

正月十五的深夜,奶奶突然生病了,聽說奶奶病得不輕,爸爸不顧路途遙遠,一大早就和媽媽千里迢迢驅車趕到當醫生的二伯伯的醫院。

醫生查出奶奶是腦梗,馬上就得做了手術。當爸爸媽媽趕到的時候,奶奶已經做完手術,雖然很晚了,爸爸還是寸步不離地守在奶奶的病床旁。媽媽多次勸他休息一會或者和他換班,可是爸爸還是堅持陪著奶奶。爸爸已經相當疲憊,旁邊就有休息的地方,但他也不去,他為的是什麼?爸爸為的是奶奶醒來後能第一眼看到她日思夜想的兒子。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雖然爸爸不能時刻陪伴在奶奶的身旁,但是,他能給她無限的溫暖。

孝道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356字

今天老師讓我們看了一幅圖畫。這圖畫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圖畫上一年過花甲的農民,坐在一個竹椅上,他的面前是一個年輕人光著膀子給他洗腳,看得出那個年輕人就是他的兒子。他的兒子身上出了很多汗,那個老人拿著扇子給年他兒子扇扇子。年輕人的後面有一個小孩子在拿著毛巾給年輕人擦汗,這個小孩子應該就是年輕人的兒子。這是明顯的祖孫三代互相關愛的真實情景,表現出了小孝老、老愛小的一個場面。

老師給我們講,這個圖畫的題目是《中國夢,孝先行》,中國人都知道孝是什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通俗講就是晚輩對長輩的關愛和幫助。這幅圖畫表現出的也可以說成是孝道的傳遞。

我看著這幅圖畫一家人很和氣,感覺在這樣的家庭裡生活很溫暖。從這幅圖畫我明白了中國傳統的孝道要代代傳下去,孝道是不能丟的。

我認為孝道就是人類文明的具體體現的一個方面。

孝道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7字

前一陣子,我的外婆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我的爸爸媽媽知道後,第二天就帶著我和妹妹十萬火急地從鄉下趕回了城裡。

剛剛吃過午飯,爸爸媽媽就催促著我,讓我快一些。我跟著他們一路奔波已經累的夠嗆的了,現在又要跟他們跑去外婆家,我有一些不樂意了,我心想:住醫院和把外婆接回來住不是一樣的嗎?幹嘛這麼折騰啊!所以我故意慢吞吞的,結果等到的不是爸爸跟我說:“那你留在家裡吧!”而是迎來了爸爸劈頭蓋臉的一頓罵。不過,現在細細想來,不過去的話的確缺少一些孝心,我陷入了關於孝道的這個問題……

關於孝的事例:一、記得有一次:在老家住時,有一次吃過午飯後,全部人都離開飯廳了,裡面只剩下表哥和奶奶,表格也吃完了,但是他堅持幫奶奶收拾碗筷,還說想幫奶奶洗碗,可是在奶奶一而三再而三的勸說下,他才放棄了,經過這件事,奶奶的心裡也是溫暖極了。這件事我也是聽爸爸說的,據爸爸說,奶奶拉著他說了幾十次。二、由於外婆摔跤的緣故,我們返程的前一個晚上,妹妹顯得悶悶不樂,還表示十分不捨得爺爺,爺爺看到後也是十分的感動,因為對於一個只有兩歲的小孩子來說,這是一份什麼樣的感情啊!爺爺對我們也是十分的依依不捨……

除了上面這些,哪怕你只是甜甜地叫他(她)老人家一聲,他(她)們也會感到十分的暖心和開心。

孝,其實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孝,往往只是你的一聲外婆或外公……孝,它一直都需要所有人來實踐它。讓我們一起去實踐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