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夢想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孩子·夢想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335字

今天,媽媽帶我去電影院,看了一部名叫《孩子夢想》的電影,寫的是留守兒童開開和爺爺相依為命的生活情節,年僅十歲的開開,一大早起來為生病的爺爺煮飯,還得步行幾公里上學,同時他也念記著生病的爺爺。

一天,小膽兒(家裡的狗狗)急衝衝地咬著開開的褲腳往爺爺的房間里拉,很快便聞到了巨大的煤氣味,看到在床上踹著大氣的爺爺,便知道是煤氣中毒,而此時開開沒有慌張,並快速撥打了120,說明開開是遇事冷靜,很有主見的男孩。

再對比一下我們的生活情節,每天都有大魚大肉吃,還有爸爸、媽媽輔導作業,爺爺奶奶無微不至的照顧著我們的生活。這是多麼美好的生活呀!通過對比開開的生活,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生活條件,更應該努力讀書取得好成績。

通過開開對爺爺的照顧,我懂得了,要更加尊敬長輩!並學會感恩!

一個小男孩的夢想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700字

抬頭向天空望去,天上幾朵零零散散的雲,不禁讓我想起我剛看的一部微電影,那一幕幕暖人心扉的畫面又映入我的腦海—

影片中講的是一個小男孩追夢的過程。小男孩來自馬來西亞,叫做陳家福,他生於一個貧窮的單親家庭。因為要減輕生活負擔,所以小男孩每天早上都要去街上發報紙,因而常常遲到,所以老師同學們都瞧不起他。有一天他在學校的告示牌裡看見,只要參加500米短跑,贏得冠軍,便可以得到500元獎金。小男孩為了自己的

夢想,堅持不懈,最終取得了冠軍。

影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小男孩勇於挑戰的精神。小男孩的身高只是他們那個年齡段的正常孩子的一半,但它卻有一股不服輸的勁。他在拿到比賽的那張表時,被同學們看到,同學們諷刺他,嘲笑他,並說他沒有能力,而且要向小男孩進行挑戰。小男孩他打心底裡知道,自己跟他比100多米的短跑都比不過,但是自己心裡的那股不服輸的勁,勇於挑戰的勁,使他自己最終接受了他們的挑戰。但結果仍是一樣,小男孩不僅僅輸了,還跑傷了腿,並得到了更多的諷刺和嘲笑。

我也打心底裡佩服小男孩的那股勁,小男孩他不服輸,勇於挑戰的精神,正是我們要向他學習的那一點。勇敢好比一把鋒利的劍,一個堅固的盾,他在我們遇到危險的時候,讓我們有勇氣去面對對方的挑戰。這使我想到,上一次運動會—

那一次我作為一名400米長跑運動員,我明知道自己和別人比起來,無論是長跑還是短跑,都比不過。但我還是鼓足了信心一次又一次地向被人發起挑戰。雖然每次的結果都是輸,但它卻沒有讓我氣餒。

我和影片中的小男孩一樣,都很愛接受挑戰,但從不被失敗而打敗,氣餒。我會把我的勇氣作為人生路上的一把利劍,披荊斬棘,無所不能。

三克的夢想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683字

我的夢想是變化無常的,我從來不會為了我的夢想去努力,但我看了《三克的夢想》後,我明白了:夢想是需要去努力的。

電影中的小本,是一個生活在貧窮家庭裡的孩子。一天,他在小賣部的電視裡看到了一場乒乓球比賽,他心裡十分羨慕,也有了一個奢侈的夢想——打乒乓球。小本為了買乒乓球,把媽媽給他買筆的錢省了下來,並在教室裡撿同學用剩的筆,他還去山上砍柴賺錢。後來,他為了找一塊乒乓板,還闖了很多的禍:他抽走了攔豬的板,使媽媽養的豬逃走了,也害得爺爺摔進了水溝裡。可是即使他闖了禍,受到了再多的挫折,他都沒有放棄夢想。直到一天,學校為汶川大地震的受難者募款時,小本無奈之下,把自己最心愛的乒乓球和乒乓板捐了出去,那一刻,他像丟了魂似的追著載著他夢想而遠去的車。我以為小本會就此放棄自己的夢想,可是他並沒有。慶幸的是,電影的結尾,媽媽為小本買了一副嶄新的乒乓板和一個乒乓球。

我想,小本一定會為了這個夢想一直堅持下去,成為一名有經驗、出色的乒乓球高手。跟小本一比,我生活的環境好多了,可是,小本都能為了夢想而付出那麼多的努力,而我又有什麼理由可以不堅持呢?記得爸爸在我一年級的時候為我報了一個毛筆字興趣班,當時,我對毛筆字很有興趣,也夢想成為一名書法家。可是每次一拿筆,我就手抖,字也寫得不好看,爸爸為了鼓勵我,甚至為我買了文房四寶,但是最後,我還是放棄了。現在想想,真是後悔,當時如果我再堅持一下,努力一下,我的字就不會像現在一樣難看了。

感謝《三克的夢想》這個電影讓我明白了:一個人,無論家裡貧窮還是富裕,無論在哪裡,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就一定會有收穫。

三克的夢想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608字

以前,我總是認為夢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是當我看了《三克的夢想》後,我在小主人公小本身上看到了他對夢想的堅持和努力。

電影中的小本在小賣部裡看到了一場奧運冠軍乒乓球對決賽,那時,小本的腦海裡就浮現了一個夢想:要學習乒乓球。可是,小本的爸爸在外地打工,家裡只有媽媽、爺爺,生活條件很貧困。小本想要買一個乒乓球,可是卻買不起。於是,他把媽媽給他買筆的錢存了下來,下課的時候去撿同學們用剩的筆,下午一放學,他偷偷爬上山去砍柴賣給一個老伯伯。最後終於買到了乒乓球,球有了,小本又想著拿一塊板來打球,為此,他還闖了禍,甚至害爺爺病了,受到了媽媽的責罵。不過小本無論遇到了什麼挫折,他都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天天堅持用小刀削一塊木板,削成乒乓板的樣子。一天,學校裡要為災區捐款,小本沒有東西可以捐,只好把自己最珍貴的乒乓板和球捐了。小本失魂落魄的,直到媽媽給他買了一副全新的球拍,小本的夢想最終還是沒有放棄。

我想,連條件那麼艱苦的小本都能堅持自己的夢想,那我又有什麼理由放棄呢?這個電影讓我聯想到了我自己,我看一群小夥伴都在騎自行車,我也想成為跟他們一樣的騎車高手,但是我堅持了幾次,總是摔倒,於是便放棄了。看完《三克的夢想》,我被小本的堅持和執著深深打動了,我決定,我要堅持把自行車學會。

夢想,只要去盡力了,就不會有遺憾,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不要放棄。我在小本身上學到了堅持不懈的精神。

三克的夢想觀後感 篇5

觀後感 ,498字

以前,我以為夢想就像是天空中看得見摸不著的白雲,是遙不可及的。但是,看了《三克的夢想》這個電影后,我才知道,夢想是要不斷堅持的。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小本為了自己的夢想經歷了種種困難,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小本的故事讓我十分震撼,也令我非常佩服。

小本生活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家裡十分貧困,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家裡只有年邁的爺爺和幹農活養家的媽媽。有一天放學後,小本在小賣部的電視上看到了一場乒乓球比賽,也很想有自己的乒乓球和乒乓板,為了買到2毛錢的乒乓球,小本把媽媽給他買鉛筆的錢省了下來,還學著媽媽的樣子去砍柴賣錢,終於,小本靠著自己的努力買到球。接下來,他又為了拿板打球,闖了不少的禍,還受到了媽媽嚴厲的責罵。小本甚至把辛辛苦苦用小刀削的乒乓板捐給了災區。但就算如此,小本還是沒有放棄夢想,當我看到小本的爸爸帶他親眼去現場看了乒乓比賽,小本媽媽為他買了一副嶄新的乒乓球拍時,我彷彿看到了小本的夢想已經開始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在小本的故事裡感受到了:夢想需要堅持。我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書法家,但在練習的過程中卻放棄了,現在我才後悔當初沒有為這個夢想堅持下去,我應該學習小本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三克的夢想》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726字

這個星期六下午,喬老師帶我們看了一部電影:《三克的夢想》。看完這部短暫的電影,我不由得被電影裡的主人公小本的精神所感動,感嘆於他對自己的夢想的堅持不放棄,感嘆於他面對災區小朋友時那份善良和純真,這些都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腦海。

出生於貧困山區小學一年級的小本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小賣部的電視裡觀看了一次乒乓球比賽,因此迷上了打乒乓球。為了湊夠兩毛錢買乒乓球,小本將媽媽好不容易給的買鉛筆的一毛錢攢下來了,為了有鉛筆用,他放學後主動幫同學打掃衛生,希望可以從垃圾桶裡撿到同學們扔掉的鉛筆頭。為了掙剩下的那一毛錢,他竟然學起了他媽媽上山砍柴、賣柴,他那瘦弱的身材與那一擔擔柴形成的反差強烈撞擊著我的眼球,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腦海。

有了球卻沒有球拍,自己就和小夥伴周奇用小刀一點一點的削出來了一副球拍。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們何曾有過這樣的體驗,爸爸媽媽的無限包容和愛護,讓我們備受呵護,小本的拮据、小本的堅持和吃苦要我深深感動。

這樣來之不易的球與球拍,是小本的夢想,是小本全部的歡樂和童年!他分外珍惜呵護,形影不離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我卻錯了!事情發生在汶川5。12地震之後,全校舉辦了為災區小朋友募捐獻愛心的活動。小本思前想後也希望為災區的小朋友貢獻自己的一份愛心,可是思考了好幾天的他卻實在找不出拿得出手的禮物。最後在募捐的那一刻,小本滿含淚水、顫抖著將自己的“夢想”一起放入了募捐箱。

最後小本實在堅持不住心裡那份割捨夢想的痛,小巧瘦弱的身軀追趕著裝載自己夢想的募捐箱,小本痛哭流涕的時候我也流下了感動的淚花。我被他的那份純真善良,被他的對於自己夢想的堅持和不捨而深深打動。

我明白了:我們要向小本學習,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堅持不懈。

保護你的夢想觀後感 篇7

觀後感 ,662字

人人都需要夢想

是殘酷,是要什麼,是在生活中畢業。那都是你人生需要的支援物質——夢想。

夢想是多麼重要,沒有夢想的人是多麼可怕!沒有了夢想,將無力去奮鬥。沒有了夢想,將沒有了目標。沒有了夢想,人生的道路就無處可走,沒有了夢想,活著就沒有意義,有夢想的人,不管夢想多大,不管能不能實現,他肯定回去奮鬥,他會堅強,即使奮鬥的結果不理想,但其中的過程是好的。將過程中失敗的原因找出來,再去奮鬥,那肯定是可以實現夢想的。

有夢想殘疾也無所畏懼,德國的貝多芬是偉大的,他熱愛音樂,要當一名著名的作曲家。因此,他瘋狂的研究音樂,不停手中的筆來作曲。

這樣研究,作曲他在28歲時得了耳病,耳朵聽不見任何音,但他有夢想,一心想成為著名作曲家,他利用骨傳導來聽到音樂。面對這悲慘命運的挑戰,他呼喊道:“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所以他沒有向命運屈服,不放棄任何作曲的聲音。

他不停手中的筆,與命運鬥爭了20多年。用他頑強的精神帶著夢想拼搏。終於在逝世前幾年寫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的戰鬥力的作品《第九交響曲》,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帶著自己的喜悅去了另一個“世界。”

我們就應該像貝多芬那樣有夢想,面對挫折不畏懼堅持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不僅僅是貝多芬,美國的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天文科學家史蒂文·霍金也是殘疾人,但他們有夢想,也照樣奮鬥,也成功了。

我們奮鬥不是浪費,只要為夢想奮鬥,肯定能成功。那樣你會在生活中畢業。聽我的去奮鬥吧!

《放飛夢想》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498字

今天,我去電影院看了《放飛·夢想》這部電影后,有很大的感受。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在一個小村莊裡,有一個男孩子,他叫張小飛,上五年級,但是卻沒有媽媽,她是一個孤兒。一天他遇見了一位老師,叫田欣雨。田老師帶著同學們一起快樂學習。有一次,教委可以讓一名會開航模的,開得好的一位同學去北京玩。張小飛非常想去,但航模有要一千多元,他付不起,於是他靈機一動,準備自己做一架航號模,歷經千重困難,他終於造出了航模。可偏偏在試飛時航模摔壞了。於是他又重新造了一架,這次終於成功了。參加比賽的郭鐵蛋看見張小飛的航模,心生嫉妒,在張小飛的航模遙控器上到了些水,這是在比賽時張小飛受了傷……最終張小飛找到了媽媽,也和郭鐵蛋成為了好朋友,並一起去了北京。

張小飛,你堅持的特點讓我受益匪淺。

一天,我的衣服不小心被我自己弄了個洞,我的媽媽也不幫我縫。於是我拿起針和線,先把線穿進鍼口,拿幾塊顏色相近的布,我把衣服脫了下來,裡面朝外,外朝裡,把布蓋在衣服那個洞上面,一針一線的縫了起來。終於,我把衣服洞給補好了,心情美滋滋的。

張小飛,你的精神讓我敬佩,你的氣概值得我們學習。

讓子彈飛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557字

看完電影,印象較深的是一段經典的對白:

葛優問:「你是想站著,還是想掙錢?」

姜文迴應:「我是想站著,還把錢掙了!」

之後姜文拿出手槍問是否能掙錢,葛優回答:「能掙,山裡」

之後姜文拿出驚堂木問是否能掙錢,葛優回答:「能掙,跪著」

最後姜文說兩個加起來能不能站著把錢掙了,才讓葛優無法迴應。

被周潤發、葛優和姜文三大影帝的組合吸引而來,原本只當成單純的喜劇電影來看,細品卻看到了對現實社會的剖析,思索良久,感悟頗多。這段講述買官和掙錢的部分,很大程度上講了現時中國的官場腐敗情況。隨波逐流成為貪官,只有像姜文那樣兩者兼備才能站著掙錢。

很多人說這是一部不適合青少年觀看的影片,因為電影中一些片段涉及到色情跟暴力,會對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影響。但其實,影片中的暴力只是在剖腹的場景時才有大量流血畫面,而至於情感方面也是點到即止,許多此類情節都是用語言來表達的。還有剖析社會陰暗面的暗示,一些青少年並不見得能深刻理解,即便看懂也不見得是壞事。在我看來,如今的一些年輕人之所以承受能力較差,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主動逃避一些社會現實問題,永遠生活在自己所認為的美好世界裡,所以在遇到一些現實性問題時很容易就會束手無措,甚至只是想著逃避。

電影畢竟是用來打發時間,調節生活的,但如果能在心情放鬆的同時收穫些許人生感悟倒也不為壞事。

真正男子漢2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718字

假期中,我認真觀看了湖南衛視的《真正男子漢2》。看完這檔節目,軍人們平凡而又偉大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腦海中:“頑強面對一切挑戰”。

《真正男子漢2》是一檔國防教育節目,由一批明星扮演軍人角色參加訓練,進行比賽等。節目中讓我感受最深的場景是他們被逮捕的場景了。一次,他們在吃飯的時候,毫無警惕的時候,突然,一群穿著黑衣服,蒙著臉的人把他們逮捕了,並對他們說:“你們的指揮官是誰?說出來,就可以免受折磨。”先是誘惑,結果沒有一個人在誘惑下背叛。於是,那些蒙著臉的人讓他們經受折磨,比如:用水噴他們、在他們之中選幾個人把他們一個個按入裝滿水的箱子中、甚至把他們推入土坑,把他們一個個埋了。可這些戰士沒有害怕,沒有屈服,沒有退縮,我邊看邊為他們鼓掌、鼓勁。他們在這種隨時可能面臨死亡的緊急關頭,守口如瓶,表現得如此頑強,如此堅定,令人佩服不已。

節目中還有一個場景也是讓我非常佩服的。又一次,他們在刻苦的訓練,劉隊長讓他們跳躍一百次、跳躍兩百次、扛兩百斤的圓木、託舉十五分鐘皮划艇、扛彈藥箱蹲起一百次、俯臥撐一百次。這樣高難度的要求,我當時聽聽就嚇壞了,誰能完成呀?沒想到戰士們接受任務後二話不說開始訓練了。結果其中一名戰士黃子韜倒下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爬起來繼續訓練。想想如果換做一般的人早就退縮了,放棄了,而黃子韜不但沒有放棄,而且還繼續堅持參加訓練,這就是軍人!這就是錚錚鐵漢!

看完這檔節目,我被軍人們頑強面對困難的精神深深感動,看看他們,想想我們平時生活中、學習中的困難又算得了什麼?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要像那些真正的男子漢一一頑強的軍人們一樣,把困難、失敗當成墊腳石,堅強面對,微笑面對,我想這樣我們才能攀上更高的山峰!

真正男子漢2觀後感 篇11

觀後感 ,677字

我喜歡看電視,喜歡看音樂頻道的節目,喜歡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的節目。這個寒假中我看了《真正男子漢2》,感覺收穫很大。它主要講了一群明星被帶到軍營,去參加真正的士兵訓練。去體驗部隊的生活。

部隊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陌生了。以前我只認為在軍隊裡的人很神氣,很威風,甚至自己想著也能穿上軍裝在小夥伴們面前神氣一番。但是,看了這個節目之後,我發現自己的認識錯了。在軍隊裡,戰士們每天都要接受高強度的訓練,如:長跑,扛著很重的大木頭做深蹲,冬天裡用冷水淋身子,揹著沉重的東西奔跑……這些訓練的內容,聽聽就害怕,但是他們在接到任務之後二話不說,按照要求參加訓練,就是訓練得再苦再累,也咬咬牙繼續堅持,堅持……

我覺得,跟他們比較起來,我就是溫室中的花朵,經不起任何磨鍊。平時,我一遇到什麼難題,嘗試了一兩次還沒有解決,就想放棄,想退縮了。冬天天氣很冷,我就會窩在暖和的被子裡面不願意起床,要等到實在來不及了,眼看著上學要遲到了才起床。有一次,媽媽教我練習跳繩。我先學著媽媽的樣子跳了一個,但是繩子老和我作對,我一直停下來,我有點不想學了,媽媽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輕輕拍了我的肩說:“女兒,做什麼事都要有耐心,不要輕而易舉向困難低頭,湖南衛視軍人的節目你怎麼看的。”我聽了媽媽的話後,又重新開始練習。

我想:我現在已經五年級了,是一位高年級的學生了,應該變得堅強,獨立,當我想退縮的時候,就要想想那些戰士們,想想他們在困難面前如何堅持,如何挺過難關,直到勝利!

看了《真正男子漢2》,我領悟了—我們應該學會堅持,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就是勝利”將成為我的座右銘!

讓腳步追上夢想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644字

今年寒假我看了一本書叫《讓夢想追上腳步》。

這本書講了對夢想的熱切渴望通常會造就兩種人—空想家和實幹家。崇高的理想固然是美好人生的開始,但如果水月鏡花。本書收集了眾多享譽全球的大師們對夢想這一話題的深刻感悟,在講述故事的同時闡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帶領青少年讀者在閱讀中體會追夢的執著和堅韌,品位追夢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這本書給我了很多的啟示,而這本書給我意想不到的是,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人生就是一場夢,而在你實現夢的時候你也要追上你的腳步。裡面有講到人是如何從一個普通人成為一個讓人們都佩服、羨慕的傑出者,而這些傑出者背後都付出了不為人知的努力,但還要有強大的毅力,要有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信念。

夢想是什麼?是一種信念、是一個目標、是一個身份、還只是一段路?人不得不有夢想,很多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可能就是因為比別人多做了一個“夢”,而這個夢的根植的可能很早很早,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真實地接觸到自己的夢想,只有在面對困難時能夠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夠在最終摘到成功的果實。

夢想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音樂天才很可能出自一個根本買不起鋼琴的貧寒人家,書法家在幼小時居然是以一根根小樹枝來描畫。

只要我們有夢想,就有了實現夢想的可能。夢想不是我們逃避現實的方法,而是讓我們尋求另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途徑。這其中當然需要艱苦的跋涉,但不努力怎麼知道真正的美好?只要有夢想,只要你有艱苦為夢想永不放棄的精神,你就會想球王王貝利一樣從貧固的時間裡慢慢的度過那些讓你傷心難過的時光。

用擔當成就夢想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645字

“責任來自付出,自信來源於自立與自強。”這句話出自《用擔當成就夢想》這本書。書的作者叫洪戰輝,原名洪全會,生於1982年。

這本書講述了洪戰輝小時候因為家庭變故,父親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病,親妹妹不幸離世,母親不堪壓力離家出走。13歲的洪戰輝擔起了家庭重擔。他照顧重病的父親,帶著一個和他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四處求學,把她撫養成人。

讀完這本書,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這麼小的年紀,洪戰輝就不得不面對命運給他帶來的不幸,但是這些因難並沒有將他打倒。相反,他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撐起了一個風雨飄搖的家。更值得我們讚頌的是,當媒體報道後,許多愛心人士給他捐來善款,可他都婉言謝絕。他認為自己最困難的日子已經過去,這筆錢應該給那些比他更需要幫助的人。

和洪戰輝比起來,我們不是顯得十分渺小嗎?當我們還在父母的呵護下健康成長的時候,洪戰輝正經歷著常人無法承受的坎坷。但在災難面前,他沒有低頭,沒有認輸,而是變得越來越堅韌、頑強、樂觀。現在我們有的人,一旦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挫折,就會悲觀、消極、甚至放棄。就拿我來說,爸爸要帶我去學自行車,我一開始還興致勃勃。但是當我第二次從自行車上摔下來的時候,就開始打退堂鼓了。心想自行車這麼難學,我要摔多少跤呀,還是不學了吧。最後爸爸軟硬兼施也沒有把我說通。現在想想,我這點困難和洪戰輝比,真是九牛一毛,太不值得一提了。

洪戰輝面對生活的種種不幸所表現出來的堅定頑強、從容執著,為我們樹立起了一個榜樣,我以後一定要學習他這種堅忍不拔、永不言棄,樂於助人等崇高的品質。

用擔當成就夢想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1293字

【篇一:鐵肩擔責任—用擔當成就夢想讀後感】

“儘管我很貧困,但我一點也不自卑。因為只要苦難不是因為我自己的懶惰造成的,它就不是我自卑的理由!只要我還能爬得起來,我就要堅強驕傲地活著!”這是洪戰輝在書中說的一句話。

在小小的年紀,13歲的洪戰輝就必須面對命運帶給他的不幸。爸爸的發病,妹妹離去、媽媽的出走,生活的艱辛,並沒有把他壓垮,相反,正是經歷了一系列令常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使他磨鍊成有擔當、有責任以的人。他用自己稚嫩的雙肩,撐起了風雨飄搖的家,把一個和他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一年年撫養長大。

洪戰輝一邊艱難求學,一邊還要掙夠學費、生活費、伙食費和爸爸的醫藥費。天天奔波於學校,家庭,醫院三點一線之間。他想盡了一切辦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有許多來自社會的愛心人士向洪戰輝伸出援助之手,卻一一被他謝絕了,因為他從來不花不勞而獲的錢,著實令我敬佩。為了保證“小不點”每天能喝上牛奶,吃上雞蛋,洪戰輝幾乎每天都有一頓吃方便麵,一袋方便麵分開吃:面衝開水,調料留下來蘸饅頭或拌飯吃。

想想我們,面對父母創造好的一切有利條件,並不十分珍惜,反而認為父母給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不情願甚至被動地學習,總找機會偷懶,輕易地放棄了學習的機會。還記得二年級時媽媽幫我報了書法培訓班,剛開始的時候我還興致勃勃的,練了一段時間,我就失去了興趣,覺得天天練,對於活潑好動的我來說太枯燥了,我就鬧情緒,媽媽拿我沒辦法,於是堅持了幾個月就半途而廢了。與洪戰輝比起來,真令人臉紅。

從洪戰輝的事蹟當中,我明白了:苦難能磨礪一個人的心智,用鐵肩擔起責任,才會贏得尊重。

【篇二:苦難是一種財富—用擔當成就夢想讀後感】

《用擔當成就夢想》是洪戰輝的作品,它講述了洪戰輝帶著妹妹求學的事蹟,通過媒體報道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也給無數人的心靈帶來了感動和震撼。

在小小的年紀,洪戰輝就不得不面對命運帶給他的不幸。但是家庭的變故、生活的艱辛,並沒有把他壓垮,相反,他用自己稚嫩的雙肩,撐起了風雨飄搖的家,把一個撿來的妹妹一年一年養大。在他身上,體現的是一種責任。這種責任,已經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親情,簡單中透著深沉,讓人動容,也引人深思。

洪戰輝在一邊艱難求學、一邊撫養妹妹的時候,他想盡了一切辦法解決自己遇到的難題;在讚譽和援助接踵而至的時候,他表現出了他那個年齡少有的冷靜。他婉言謝絕別人的捐款,認為自己最困難的日子已經過去,能做好的事就自己,他還覺得,感動不能氾濫,通過奮鬥改變自己的劣勢才最重要。

成長的路上,洪戰輝經歷了很多他的同齡人無法想象甚至無法承受的困難,但是在困難面前,他沒有低頭、沒有認輸,而是變得更堅忍、頑強、樂觀。洪戰輝面對生活的種種不幸所表現出來的堅定頑強、從容執著,就為今天的我們,乃到所有人樹起了一個榜樣,值得我們學習。他讓我明白了:苦難能磨礪一個人的心智,能教會人成長;在苦難中奮鬥,才會贏得尊重。

是的,艱苦和磨難是人生一筆寶貴的財富。當苦難不期而至時,我們要勇於向命運挑戰,與磨難抗爭。這樣,當你成功地征服了它們之後,就能真切地感受生活的甘甜,世界的美好。

田夢兒觀後感 篇15

觀後感 ,1095字

我看了《田夢兒》這個音樂劇以後,心裡有許多說不出的滋味,田夢兒是一個鄉村野女孩,她原本是一個被扔在馬路邊的棄嬰,她的爺爺收養了她,並靠撿破爛養活了她。說到這裡,故事就開始了。

這一天,田夢兒在班上孤單地坐在座位上。班長突然宣佈:“今天我們換座位,可這次與眾不同,這次我們可以自己決定和誰坐。”大家高聲歡呼後,紛紛都找到了同桌,唯獨田夢兒沒有同桌,沒有人願意跟她同桌。這時,有一個強壯的男生大叫起來:“哈哈,你這個野丫頭,我們誰敢和你坐呀!你的爺爺就是一個撿破爛的,一個破爛王!哈哈。”田夢兒聽了這話很生氣,上去和那個男生打了起來。最後同學們把他們倆拉開了,一場戰爭才結束了。

田夢兒敢於與欺負她的男生打架,說明了她很愛她的爺爺,也體現了她內心的勇敢與堅強。

有一次學校組織給山區小朋友愛心捐款,大家迫不及待地獻出自己的愛心,多的有捐100元的,少的也有10元的,只有田夢兒捐了5元錢。大家紛紛議論著田夢兒,有的說:“怎麼田夢兒捐那麼少啊?”有的說:“說不定她家裡還很有錢呢!”這時,班長出來給田夢兒打圓場:“你們不要再說田夢兒了,田夢兒捐的這5元錢,可是她的午飯錢啊!”大家聽了以後,都啞口無言了。

田夢兒寧可自己餓一頓,也要把自己5元的飯錢捐出來,說明她的內心是多麼的善良啊!

田夢兒在午間去網咖撿垃圾的事,被爺爺知道了,爺爺找到田夢兒,朝她大吼道:“田夢!我送你到城裡來,不是讓你撿垃圾的,我是送你來好好讀書的!唉!”說完,田夢兒的爺爺氣憤地扭頭就走了。

田夢兒的爺爺是多麼的愛她,希望她好好學習,而不是去撿垃圾。爺爺的生氣體現了爺爺是多麼希望田夢兒能夠把學習學好。

田夢兒的爺爺為了證明自己還能勞動,每天清晨都去撿垃圾。這一天,田夢兒放學回來,沒看見爺爺在家。田夢兒就叫了幾個同學幫忙一起去找爺爺。爺爺找到了,他卻不記得田夢兒了。過了好久,田夢兒的爺爺好不容易又記起了她,但卻告訴了她一個壞訊息---田夢兒的姐姐以前當上了幼兒教師,但在一次護送小朋友回家的路上,被壓死了。田夢兒聽了以後,不由得痛哭了起來。

田夢兒悲慘的身世真的讓人很同情,不僅被親生父母拋棄,還被別人嘲笑爺爺是撿破爛的,她的姐姐又不幸被壓死了,還有比她更慘的人嗎?

但是,春天到了,萬物都復甦了,一切都改觀了,田夢兒和同學們更團結,更友愛,也更融洽了,田夢兒終於又樂觀開心地生活了!

看了這個音樂劇以後,我心裡有許多的感動。我喜歡這個田夢兒,不僅因為她人生坎坷,也因為她在逆境裡勇敢而堅強,還不失一顆友愛的心。我不僅要學習田夢兒的勇敢與堅強,更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好好學習,去勇敢地面對一切困難!

青春和夢想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2179字

【篇一:青春和夢想讀後感】

青春是人生最具有夢想的季節,夢想是青春的動力,夢想在青春中迸發,青春在夢想中昇華,而夢想與青春則是共同豐富了我的人生。

同生一片土地,同一片陽光,同在藍天下成長,何以喬木蒼天,小草鋪地。

有這麼一個故事,不知大家聽說過沒有:

他是一位慈善事業的富翁,他經常把自己建在牧馬場院旁邊的豪宅轉傳給慈善協會使用,用來募捐活動的場所,有一次,他給大家講了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小男孩剛出生不久,母親便生病了,而他的父親是一位馬術師,經常是一個馬廄接著一個馬廄,而母親在後來卻去世了,因此小男孩只能隨著父親到處奔波了。但有一天父親把腿折了,只能在這休息一段時間,而這個小男孩可以去上學了,但這個小男孩在小學的前一天晚上睡不著覺,到了學校,老師有與學生們認識以後,便叫學生們寫出自己的夢想,而小男孩寫了自己要有600畝地和500平方米的豪宅,結果老師只給他50分,小男孩很疑惑,便馬上跑去問老師為什麼,老師說:“你年紀輕輕的不要做白日夢,你家既沒有錢又沒有背景,要讓你的夢想成真,需要巨大金額支援,如果你重新寫你的夢想,我可以給你打分數。”可是他還是繼續堅持不懈的努力想要實現這個夢想。

這位慈善家說現在這個畝地和那個豪宅就是當時小男孩的600畝地和500平方米的豪宅,所以每個人都要有夢想,但這個夢想成真也許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給我們要學會堅持不懈,才能實現這個夢想。

也許你知道自己的夢想,也許很多人認為你的夢想太大,讓你不要做白日夢,而且你還聽信他們,怎麼可能會實現?或許這是實現夢想的一小部分挫折,在說了我們有我們自己的夢想與青春,但我們的夢想與青春必須要自己完成。

因為青春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時期,而夢想是青春的動力,只有動力你才會朝向你的夢想前進,完成我們的夢想,而夢想與青春會豐富我們的人生。

【篇二:青春和夢想讀後感】

我們的青春是重要的,語文有許許多多的人會在青春時期“斷了命”;或者又說青春是給以後的人生鋪下了毯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只要看看你腳下的毯子是紅是綠,是新是舊就可以大概的瞭解到你的青春是否迷茫,又或者停滯不前。

夢想是遠大的,也是顯而易見的。夢想不是一兩天能夠完成的,但是,一兩天之內,是能建立夢想的。有的人的青春不迷茫,所以她的夢想很容易就能建立,但那些停滯不前的那些人,想要建立起夢想就要努力了!

我的夢想就是想當一個歌手,把動聽的歌唱給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的人們聽。當然,有這樣的夢想是好的,但是現狀是:我要好好讀書。只有讀書好了之後,才能完成這樣的夢想。但每次我看課外書,想增長些知識的時候,我的上眼皮和下眼皮就會打一個kiss,使我慢慢陷入夢境中。這次,我看書時,由於是中午,中午是我最不喜歡睡覺的時候,所以我上眼皮和下眼皮還牢牢的待在原定位置。我的是《小酒吧裡走出的爵士歌王》。那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個青年人的夢想,那個青年是納京高。納京高青年時期長年累月地坐在一個小酒吧裡彈奏鋼琴。有一次,因為顧客的建議,納京高不得已的唱了一小段。哪知道他不唱則已,一唱驚人,大家都被他那流暢自然男人味十足的唱腔吸引了。從此納京高走上了歌壇。

要不是那次偶然的開口一唱,納京高可能永遠地坐在酒吧裡做一個三流的演奏者。其實,我們每個人從事的事業不一定是最適合我們的工作。當我們熟悉了一項工作之後,往往害怕變化。我們就在時光的流逝中失去了自己真正的才華。開闊視野,多去嘗試一下,或許你會在別的領域做得更好。

年輕是生活最大的資本,因為青年可以做任何嘗試,更重要的是我們這個時代應該承受失敗。

固然,嘗試就意味有失敗,但從哲學上講,未知的世界就有並且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因而失敗是正常的,失敗更是可貴的。失敗的積累將直接影響到下一個人生階段。

【篇三:青春和夢想讀後感】

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光怪陸離,卻伴隨著無限的遐想和憧憬。都市生活中,跳躍著五彩斑斕的音符。她歡快地奔放著,這是都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給絢麗的都市注入了一股旺盛的活力。朋友,這是何種神奇之物呢?你不要疑惑。這就是你自己,擁有美好青春的自己。

青春是自由的,是無所拘束的,是有夢想的。

青春,是撲面而來的春風。她帶來的是大地萬物復甦,只要輕輕拂過,就會留下彩虹般的七色光的美景。青春的風是透明的,兒時的縱情淘氣,調皮早已過去,風兒正朝著一個目標掠過,她在追求著完美。

青春時是無所畏懼的,越是困苦就越是憧憬未來。

青春,是那金秋的紅楓。秋天未免讓人有一種悲涼。秋天,畢竟也有更可愛的一面。紅楓,紅得自然,紅得純正。這就是青春給人的無限的嚮往和追求。她帶來的是生氣,讓悲觀者有了勇氣。而青春一族的我們,更增添了奔向理想的信心。

學校的生活,是乏味無聊的。我們迷惘過,是夢想這盞燈把我們拉回現實。

夢想,是彩虹的顏色,是它讓青春的畫卷變得燦爛無比。我們的成功,只因心中有夢。蝴蝶就算失去翅膀也仍然會奮力飛舞,因為夢想著天空,蝴蝶才會那麼堅強,鳳凰的重生是因為夢想它才會超脫。

青春,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寶貴的階段。青春期的我們骨子和血脈裡已經有一種東西在流淌:只要向前,困難雖比我們想象的要多,但方法比我們想到的要多得多;堅持下去,積極應對,一切會更好!

夢想,是我們內心深處一個渴望自己出人頭地的潛意識!因為夢想的存在,生活才變得更加富有意義。

《我的大學,我的夢想》聽後感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395字

寒假的二月七號早上,我懷著興奮不已的心情參加了蕭山日報小記者團組織的活動之一“我的大學,我的夢想”。

活動演講的是一位大哥哥,他叫朱思恩,今年在上大三,學的是法語專業,在法國交流過一個學期。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大哥哥小時候很調皮,家境也不怎麼好,但他通過刻苦學習先是考上了蕭山中學,再然後又考上了浙江大學。聽爸爸說蕭山中學是蕭山的重點高中,浙大是全國的重點大學哦,能考上的一般都是學霸。為此,我對這位相貌平平的大哥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心中也不禁默默地為這位大哥哥點贊。

演講活動在不知不覺中很快結束了,但對這次活動我深有體會,我覺得學習的重點是要靠自己,努力付出了才會有回報。

在這裡,我要給自己定一個新年目標:以後也要像思恩哥哥那樣考上浙江大學,如果可以更好一點,我要考上北京大學!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從現在開始,我就要以思恩哥哥為榜樣,要主動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紮實學好基礎,加油吧!

為“星星的孩子”夢想助力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0字

星期天,媽媽帶我去綠科秀參加為“星星的孩子”夢想助力小記者活動。一開始,我以為我要見到來自星星的孩子們了,媽媽告訴我是一群“特殊”—自閉症的孩子。我要和“星星的孩子”一起玩。

首先,老師發下來一張紙,讓我們去闖關。來到第一關,“哇!”這裡真好玩。“咖啡豆拼文字”。你們知道我要拼什麼字嗎?我要拼“雷”字,因為雷鋒是我們的好榜樣,他助人為樂的精神永遠發揚。一會兒,我就拼好了漂亮的“雷”字。

接著我來到第二關“咖啡豆猜猜猜”。老師讓我先看一眼在杯子裡的咖啡豆,再在心裡估一估有幾顆?老師給了我一點點小提示—杯子裡的豆子數量在二十到三十顆之間。我猜了兩次,才正確地猜中了數量。

我又來到第三關“咖啡豆搬運工”。老師給了我一雙木頭筷子,讓我在三十秒之內把一個杯子裡的豆子夾到另一個空杯子裡,要超過十顆才算過關。我緊張地拿著筷子,努力地一顆接著一顆夾,終於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任務。

然後我來到最後闖關“咖啡豆扔扔扔”,這可是最難的一關,靠的是眼力和手的控制力。老師給了我五顆咖啡豆,需要把小豆子扔到靶子的中心位置“八”。可我扔完了手中的豆子,也沒有一次扔中目標。我一點也不洩氣,又問老師要了豆子,排隊繼續下一輪挑戰。這一次,我心中已經有了把握,第二顆豆子就扔中了目標,闖關成功。耶!

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告訴“星星的孩子們”,我們都是你們的好朋友,一直陪著你們快樂成長。大家一起加油!

小孩不笨2觀後感 篇19

觀後感 ,490字

認真觀看《小孩不笨2》後,我的心情久未平靜。對比影片中家長,我不禁捫心自問,作為家長,我稱職嗎?合格嗎?下面就影片中涉及的問題,談幾點觀點和看法:

一、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讚美。影片中成才的爸爸就是一個不會讚美孩子的典型,以致他在學習鄰居第一次對孩子說出“我愛你”三個字時,我們看到了孩子異樣的表情。都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一點不錯。當你對孩子給予讚美時,他一定在心裡想:下次我一定要做的更好!

二、做孩子的朋友,架起一條相互理解溝通的橋樑。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毫無保留,因為我是站在朋友的角度去傾聽他的內心。我經常鼓勵孩子和我聊天,聊聊他的喜怒哀樂,幫他指點迷津,教他解決問題。這樣敞開心扉地暢所欲言,孩子自然不會將我拒之他的心門之外。

三、尊重孩子的特長和愛好。現在的孩子大都有報的興趣班、特長班,我認為在報班之前家長一定要聽聽孩子的心聲,尊從他們的意願,儘量不走彎路,避免事與願違。

成才的爸爸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說:“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是的,我們每個人都在學著怎樣去做一名合格的家長,記住:家長是一種責任,一種使命,千萬別把當家長作為一種特權。

小孩不笨2觀後感800字 篇20

讀後感 ,601字

當我看完《小孩不笨2》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劇中的幾個情景我都禁不住流下眼淚,讓我感動,這部戲讓我們思考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鮮明的對比,年輕的老師和塗老師,雜貨鋪老闆娘和成才父親,他們的教育方式不同,年輕的老師和老闆娘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善於鼓勵孩子,所以年輕老師班上的學生就比較優秀,老闆娘的女兒也很快樂。我們對待孩子,應該要多看他們的優點,少看他們的缺點!我們作為父母,應該找到像劇中年輕老師說的這把稱讚的金鑰匙,才能開啟孩子內心的那扇門,溝通是父母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橋樑。

結合自己的家庭教育,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只發現孩子的缺點,看不見優點。孩子總和我抱怨你看我總不順眼,在你眼裡我誰都不如,你看誰好就當誰媽去,我總氣忿的說,你就不會學學誰誰去,我們母子倆總是不歡而散,就像劇中的傑利的舞臺獨白說的,多鼓勵人家,多看人家的優點,真的那麼難嗎?其實,大人和小孩都需要獲得人家的稱讚,可是為什麼我們在稱讚別人的時候,總是那麼吝嗇呢?在每個小孩裡面都有一個好孩子和一個壞孩子。只要喚醒他們的好孩子,他們就會把最好的拿出來,成才爸爸說的對,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這部戲所描寫的,仔細想想其實就是我們身邊很普通的事,只是我們作為家長,沒有覺察自己的所作所為,只是拿著鏡子去照。通過電影的方式展現在自己眼前,才恍然大悟,家長和孩子,老師和孩子的溝通和讚賞有何等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