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進取與放棄相關作文20篇

學會進取與放棄 篇1

高三作文 ,612字

當嚮往新生的芽兒不怕堅硬的土地,用稚嫩的身軀,衝破了生命的枷鎖,給美麗的大自然帶來無限生機時,我知道:大自然鼓勵執著進取。

當寒風接走第一片黃葉,溫柔的柳條捨去了美麗的衣裳,它們放棄了生命中的美麗的一部分,他們的生命越過了一個個寒冬。於是,我明白:大自然也贊同放棄。

我們讚賞鍥而不捨的精神,鼓勵執著進取。愚公執著奮進,太行、王屋也得讓路;魯迅先生不畏強暴凶殘的統治者,急流勇進,殘暴的統治階級聞風喪膽;法拉弟堅持實踐,不迷信於權威,在遭受百般嘲笑的情況下,經過十年的艱辛努力,終於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海倫凯勒,儘管集聾啞盲於一身卻敢於進取,勇於奮鬥,創造了一個偉大的奇蹟……

我們也主張在無路可走之時,學會退一步,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有時候,退一步不意味著最終的失敗,卻可能是成功的第一步。勾踐忍辱負重,為夫差做牛做馬,臥薪嚐膽,最終三千越甲而吞吳;面對德國各黨派的攻擊與迫害,馬克思選擇了離開祖國家鄉,到國外工人階級中,幫助工人鬥爭,組建了共產國際,成為指導工人運動的一面鮮明的旗幟。

堅持奮鬥,不斷進取是成功的鑰匙,而放棄也是一種智慧,一種美。

在人生的追求中,總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厄運,我們要堅持下去,勇於進取才會獲得成功。

生活有時也會逼迫你,不得不放棄夢想,這時退卻放棄是一把剪刀,剪除生命之樹上的病枝贅葉,雖然有痛,卻能使生命之樹更顯勃勃生機。

我們應該擁有敢於進取的精神,也應該學會退一步。

爭取與放棄 篇2

爭取與放棄作文450 ,441字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的宗旨是為了培養全面的人才。但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我們的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學習,而且都能學的精通,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學的登峰造極。

我們的選擇不僅要從自身的興趣出發,同時還要切合自身實際。有些時候,難免會迷上與自己的先天條件不相適應的事物,但由於缺乏正確的判斷,往往以天生的自信去面對那無法逾越的困難和無數次失敗。有信心固然是好事,有毅力固然可贊,可也不應該在人生的道路上白白浪費自己的生命。所以學會現實地思考問題,這是我們漸漸走向成功的關鍵。

遇到難事時能爭取就去爭取,如果實在爭取不了,就果斷放棄,這樣做是一種智慧的體現,也是人生當中的一種考驗,因為人一生當中會無數次地面對抉擇。

曾經有人說:後退是為了更好地進攻,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所以,我們應當從小就要開始學會運用自己的睿智,去為我們的人生做出正確的取捨,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在人生當中遇到太多羈絆而一路瀟灑前行。

人都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我們要把握自己的長處,懂得既會爭取又會放棄。

選擇與放棄 篇3

國一作文 ,589字

上課時,老師讓我們安靜想:人生最重要的五樣東西是什麼?

我先是不假思索地寫下了五樣:信念、朋友、國家、生命、健康,這是我認為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五樣,寫完後我開始了靜靜思考。

隨後,老師又說:“將你認為這五樣中最不重要的一樣,永遠的捨棄它。”這讓我感到為難。

我看到了生命和健康,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是生命,即使捨去健康,生命還在。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人把自己的一大半胃和食管截掉,放棄了健康,選擇了生命。因為如果不截掉,那個人可能會失去生命。截掉後,那個人依然活得快快樂樂。”老師講完這個故事,我深有感觸,所以我放棄了健康。

還剩下了信念、朋友、國家、生命,老師又讓我們再捨去一個。

我又看到了國家和生命,同樣難以抉擇。想到政治課上學到的:生命是享受一切權利的基礎,是創造有意義人生的前提。但是,為了國家,許多人放棄了生命,同時這些人也創造了有意義的人生,所以我選擇了國家。

又剩下三個了:信念、朋友、國家,還要再劃去一個。

我看到了朋友和國家,而我選擇了朋友,因為這個道理很簡單:連朋友都會放棄的人,怎會期待他會忠於自己的國家。

最後,還有兩個:信念和朋友。同是兩個“最重要”,我該怎樣選擇?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我選擇了信念,放棄了朋友。這個不需要理由,沒有信念的人,就是“有的人雖然活著,但他已經死了。”

我將會為了我的信念奮鬥,直至成功。無論有多少人阻擋,我一定要成功!

追求與放棄 篇4

國三作文 ,992字

人的一生是在不斷追求目標和夢想中度過的,也是在這種追求中不斷前進的。但我們時常也會看到另一面—“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我們不能積極面對這些“十之八九的不如意事”,我們追求理想的步伐就會受到阻礙。這時,便要求我們學習那滾滾江河,為了達到注入大海的目的,克服困難,繞必須繞的彎路,學會有所放棄。

追求與放棄實為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在人的一生中,只要是對目標有所追求,就必須學會有所放棄,也正是因為有了放棄,才會讓我們的追求得以實現。當然放棄不能是盲目的,盲目的放棄,是浪費,是損失,是走向失敗。

作為中學生,學習是我們神聖的天職,適當的考試也是必受之“洗禮”。有時會遇到不會做的有一定難度的試題,而後面還有不少問題等著你,這時你就必須捨得及時放棄,因為時間是取得好成績的“資本”。放棄了一道不會做的難題,為後面的問題贏得了時間,就還有可能獲得較好的成績。若在某一題上耽誤了過長時間,結果這一題的分丟了,後面的可能是很容易的試題又沒有時間去做,這是毫無益處的。考試中對不會做試題的放棄,是必要的。這裡的放棄,是為了獲得更高的考試分數。

而魯迅的放棄,則是為了追求一個偉大的理想。有感於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魯迅覺得:軍事可救國!於是,他來到了水師學堂求學;當魯迅覺察到:救國的民眾須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於是,他東渡扶桑,開始習醫;一次“中國人為中國人被槍決而喝彩”的特別經歷深深地觸動了他,魯迅終於意識到,無論如何救國,只有先治癒國人的精神痼疾,才有救國的可能。於是,他毅然回國,棄醫從文,以筆為槍,喚醒了億萬中國民眾。魯迅先生的一再放棄,就是為了追求一個偉大理想—祖國的復興,為了這一理想,魯迅貢獻了他的一生。也正是因為有了前面的一再放棄,魯迅在人們的心中樹立了一座永遠的豐碑。再如,當年的錢學森、鄧稼先等人,他們放棄了安適的生活、放棄了財富、放棄了地位,同樣是為了追求一個偉大的理想—祖國的繁榮富強。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為了實現遠大的理想,有所放棄時必須的。

追求是一種精神,放棄是一種財富。“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民族英雄林則徐的話道出了古往今來愛國志士們的共同心聲。如果說為了個人,放棄是一種智慧的迂迴,是為了最終達到目的地,那麼,為了國家,放棄則是一種大義,一種氤氳在心中的濃濃的民族情節,一種迴盪在心間的浩然之氣。

讀書使我學會怎樣與人交流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616字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就像一雙奇妙的翅膀,帶我們飛向知識的天堂;書,是一艘智慧的小船,載著我們從狹溢的小河駛向遼闊的大海。

以前,我是一個懵懂害羞的女孩,說話總是前言不搭後語,所以我不敢與他人交流。父母就一直鼓勵我多看書,多學習別人怎麼說話。

我一翻開書,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字映入我的眼簾,一點趣味都沒有,我就不想看了。

直到有一天父母逼著我去圖書館博覽群書。我在圖書館好不容易選到了一本我稍稍有點興趣的書—《淘氣包馬小跳之巨人的城堡》。我一翻開書,便喜歡上了它,因為那生硬的文字旁邊還插滿了插圖,吸引著我不停地往下看,我越看越覺得有趣,我時而哈哈在笑,時面生氣地直跺腳。

我被馬小跳的聰明及搞怪吸引了,我也想有一個馬小跳一樣的朋友,那多開心啊!慢慢的,我嘗試著與小區裡的小夥伴交流,我也會想馬小跳一樣熱心腸,像馬小跳一樣寬容大度,與小夥伴們玩遊戲時,我總是不怕輸。大家都覺得我好相處,我想,這大概是被本書中的人物“傳染”了吧!我的朋友了越來越多,小區裡,班裡,誰都能聊得來,玩得開。我的生活處處充滿了歡聲笑語。

寫到這裡,我要自豪地說:是書,讓我知道人與人相處是多麼美好,讓我知道了與人交流要寬容大度。我十分感謝這本書,它真的給予了我很多很多,它是我面臨人生黑洞時出現的唯一一盞明燈,我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類似的明燈,我繼續在書海中徜徉,讀遍世間上所有的好書,讓我人生中這把進步的階梯永遠蔓延下去!

羨慕與放棄 篇6

國二作文 ,950字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太多太多了。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於是,人們對許多美好的、然而自己又未曾得到的事物便產生了羨慕,以致窮追不捨地去追求,也許只是盲目地追求。所以,人們又在許多如此地前因後果下,總結處這樣一句話:得不到地永遠是最好。我,用不著如此地思前想後,從小便又一個自我原則:凡是我羨慕過地東西,我都會放棄;被我追求地東西,不叫羨慕,而叫崇尚。

天空真是藍得可愛,萬里無雲,真叫人賞心悅目。偶爾飛過幾只唧唧喳喳地小鳥,更顯得悠閒自在。小時候,我就羨慕過,羨慕那些能在天空中飛翔的小鳥,它們是多麼的幸福。我羨慕它們懂得飛,在空中遨遊,能讓風在身邊繚繞的感覺更加真實,能讓自己與天空更加親近,能讓自己掙脫束縛,更加自由。因為羨慕,所以放棄了飛出束縛。因為我明知道那不可能,也因為我怕假如真的讓我有會飛的一天,我會因為體現到飛的缺陷,而令自己失望,從而傷心難過,那個時候,我便會後悔當初錯誤地選擇了飛出束縛。因為羨慕與放棄,我學會了欣賞。我發現了,原來天空是要有小鳥地點綴,才更顯得美麗,越發地令人心曠神怡。因為羨慕與放棄,我懂得了珍惜。我是因為得不到小鳥的生活環境而羨慕的,相反,小鳥也永遠享受不到我的生活樂趣。所以,我更應該把握眼前的幸福,更加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

花園裡,爭奇鬥豔的花兒是多麼的美麗,多麼的嬌豔欲滴。她們不必自己動手,也會有辛勤的園丁為它們淋水施肥,無論颳風下雨,都可以享受園丁一切無微不至的照料。我也羨慕過,羨慕它們不必經歷千辛與萬苦,也能獲得最舒適的享受,活得如此精彩。因為羨慕,所以我放棄了當溫室裡的花朵。因為我知道,活在這世上,是不可能不勞而獲的,當溫室的花朵,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會令自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讓社會淘汰。因為羨慕與放棄,我懂得了拼搏,愛拼才會贏!我要讓社會接納我,承認我,我要把自己的一片藍天裝扮得更加多姿多彩!

我好像就因為這樣而懂得:所有羨慕的東西都是不切實際的,只有真正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事物,才值得去崇尚,去追求。倘若追求不到,大不了來一句: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以勉勵自己。

羨慕與放棄之間,只存在實際—也就是現實社會這麼一條道路。只要切身地走一回這條正路,便會真正理解到羨慕與放棄之間地隱祕關係了。

執著與放棄 篇7

抒情作文 ,532字

我的一位朋友學了五年繪畫,在我看來他的水平很不錯,可是前不久他參加了一個美術比賽,卻遺憾落選。事後,他告訴我說以後不再痴迷畫畫了,我大吃一驚,以為他要就此放棄畫畫了,他卻笑著說,他小時候的夢想是當一名畫家,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摸滾打爬這麼多年,發現自己以後不可能專職畫畫,他理性思維很強,藝術細胞只是偶爾活躍,與其耗費精力去壓榨自身所剩無幾的藝術,倒不如將其作為一種業餘愛好來點綴生活。

很多人都在說著“不要放棄”的雞湯話,他們說“事在人為”,他們說“有志者事竟成”,可是這鼓舞人心的話語中卻又一種“我執”在肆虐我們的身心。

執著,的確是一種值得褒獎和傳承的精神,但是前提是執著於正確的事情,如果對於錯誤的事情一昧地執著,那麼結果只能是自尋煩惱,並且浪費了大好的時間和大把的精力。

有人會問,執著於什麼事情才是正確的,固執於什麼事情是錯誤的?區分的方法很簡單,凡事能讓我們想擁有慾望的,一般都是好的事物,但是得不到的,或者不該得的就是錯誤的事情,它們會壓榨我們的快樂,就該果斷放棄。

如果說執著是一種精神,那麼放棄就是一種勇氣和境界。繽紛複雜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誘人的,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這就不允許不允許我們什麼都要去爭取,否則結果多半耗費了大好時光,碌碌終生。

學會拆碎與組合 篇8

學會拆碎與組合作文8 ,832字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化與發展,資訊化時代悄然融入了我們的生活,當我們被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和生活的壓力所迫到無法喘息之時,我們應當學會拆碎生活,使他們碎片化。

想要學會拆碎生活,就顯得將時間碎片化,這可以使我們更高效更省時地完成我們手上的事物。也許有人會問,難道一氣呵成做完一件事不好嗎?然而事實是我們無法將專注度提高到能一氣呵成的地步,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曾表明,人類的注意力最多可集中三十分鐘不到,一旦我們走神,效率將會降低很多,而碎片化時間能讓我們更好的分配時間,在短時間內達到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使我們一天內完成的事更多,更快,當我們分心時,不妨做另一件事,之後再回頭繼續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我們還是要本著今日事今日畢的思想去碎片化,現代人大多都有拖延症,一有壓力我們就想著放一放,第二天再做,如此迴圈往復,拖欠的事情愈來愈多,這也是把時間碎片化,但同時被碎片化的還有我們的意志力和毅力,對我們身心起到了損害,所以要學會碎片化時間,還得學習將其整合,這樣,才會對我們產生證明影響。

碎片化的閱讀能使我們讀到更多的有價值的內容。以前的書籍雜亂無章,逼迫我們不得不閱讀許多我們並不想看的東西,如今,基本所有的書籍及其內容都被碎片化,我們開始可以逐漸閱讀那些優秀的選文和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一個個碎片化式的排版解決了眾口難調的問題,

但學會碎片化閱讀也是一門學問,他需要我們去讀有價值有意義的內容,而並非隨便看看,愛讀哪讀哪,那會使我們的思維雜亂無章,學會碎片化閱讀,更多的學會的是培養一種思維方式,在碎片中尋寶,並將它們合成在我們的腦海中,這才是我們應該學的。

要想學會把生活拆碎與組合是一門學問,怎麼拆能將生活中的阻礙碎片化,又怎樣組合才能將那些碎片化的時間達到充分利用的效果,我想,這是我們應該學的,無論怎麼拆怎麼組歸根結底都應當使我們的生活更科學更規律化,而不是逐漸碎片化我們原有的良好心智,只有學會如何拆碎與組合生活的人,我想,認識才會更圓滿多彩。

堅持與放棄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2字

堅持只有寥寥幾筆,讓我們寫出來簡直是輕而易舉,讓我們讀出來也是易如反掌。堅持只有一個意思,一種表達方式,但讓我們做出來卻是一件很難的事。可究竟是什麼阻擋了我們要堅持的步伐呢?

那當然是一種念想。堅持這條路,不是一條好走的路,路上佈滿了荊棘,你每走一步路,就會受到它們的撫摸,然而勝利的曙光就在那前方了,你不會放棄那曙光、那勝利。同樣,坎坷、困難與荊棘也不會放棄你。你受盡了折磨與嘲笑,漸漸地,你覺得那勝利的曙光從相差幾步之遙成了幾千裡,而你只有放棄的堅持可以選擇,此時,你覺得你再怎麼堅持也是徒然,所以你選擇了放棄。

愛因斯坦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物理學家,在這位科學家的背後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坎坷。愛因斯坦小時候經常受到欺負和侮辱,因為他是班上唯一一個猶太人。老師曾經對他說過:“你一生絕不會有什麼作為。”因為他的臘語不好。但是他卻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堅持,再堅持,哪怕前方是無盡的深淵,哪怕前方看不到一丁點兒光明,但是他都堅持下去了。而我們放棄的原因竟是遇到一點挫折,這何嘗不是拿自己的未來做賭注。

就算前面等待我們的是崎嶇的路,也要告訴自己只要堅持就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只要我們不放棄,我們還是有機會的;就算我們遇到了種種困難,也不要放棄,要像高爾基一樣說: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就算我們遇到了荊棘,也不要放棄,帶著堅持自豪地走過去,告訴他們:我們的堅持沒有白費!

流雲在天邊,行囊在眼前,有一條通往太陽的路無邊又無沿。

學會感恩,與愛同行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832字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依然會珍惜……”從耳畔第一次響起這首歌,我就懵懂知道了感恩的意義。上個星期四,康澤楷的媽媽特地給我們送來一節“學會感恩,與愛同行”專題教育課,讓我更深刻地領會了感恩的內含。

這節課分為四大部分,她先鼓勵我們背誦有關感恩的名言名句,再通過短片,廣告等教育我們,滴水之恩,要湧泉相報;讓我們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等等。我們都聽得津津有味,陶醉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一則關於“family”的公益廣告,這則廣告給了我很大啟發,它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的將英文字母比喻成家庭成員:“f”表示爸爸,“m”表示媽媽,“i”是我。小時候,“f”爸爸是家裡的頂樑柱,為了我們的家庭在外打拼;“m”媽媽是家裡的主婦,所有的活兒都由她承包;時光如梭,小“i”在他們的關愛下長大了,越長越高,越來越強壯;而“f”爸爸的頭髮白了,背也駝了,還柱上了柺杖;“m”媽媽的身體也日漸虛弱,變得臃腫,不像以前那麼硬朗了;於是,“i”我要為家裡撐起一片藍天,成了爸爸貼身的柺杖,成為媽媽遮風擋雨的庇護傘。還有人把“family”(家庭)這個單詞翻譯成“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看完這則廣告,我不由想到自己,爸爸媽媽每天照顧我的生活和學習,為了我,他們放棄了很多休息的時間,煞費苦心地培養我做一個優秀的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父母給我的何止滴水,是一片汪洋啊!而我,又何曾真正做到感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無論世事如何改變,我們都要相信父母之恩,天高地厚,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時光去回味,去回饋,所以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去回報父母。感恩父母,不需要太貴重的禮物,不需要太多的藻飾,在媽媽勞累時端上一杯熱牛奶,在爸爸加班回來後端上一杯清茶。我要將感恩這個優良傳統作為我人生必須學習的課程,讓感恩之心長伴左右,讓感恩之歌長縈耳畔,讓感恩之念長駐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