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經典伴我成長相關作文20篇

宋詞經典伴我成長 篇1

高一作文 ,846字

拾起《宋詞三百首》,靜坐於桌前,翻動著一頁又一頁散發著幽幽墨香的紙張,書香撲面而來,如花香四溢,又如仙樂繚繞。心不覺間陶醉,回憶起宋詞伴我成長的點點滴滴……

似一陣輕風,又似一場細雨,悄然鑽進我心中,拂起縷縷波紋,蕩起陣陣漣漪,初見宋詞,我們之間便註定要有一段塵緣。

剛與之接觸,我便沉醉於她的柔美,睫毛輕顫,眼眸緩緩睜開,李清照是一位優美典雅的女子。從幽微嬌羞的少女情懷,到獨上蘭舟的孤獨思婦;從纏綿甜密的新婚生活,到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半百年歲。從“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到“試燈無意思,踏雪無心情”,從“星河欲轉千帆舞“到黃花堆積,憔悴損”……

隨著與她“交往”的日益頻繁,我才瞭解,她的眼眸裡不僅有少女嬌羞、少婦閒愁,更有經歷過之後的滄桑以及對國家危亡的痛心。而我,亦在她的世界裡,為她喜,為她憂,為她哭泣為她愁。情到深處,在夢深處,在夢中竟也淚溼軟枕。

原以為,清照便是宋詞的全部,但到了初中,甚至於高中,才瞭解到除清照以外亦抱負滿懷的蘇軾。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那是一個樂觀豪邁的蘇軾,面對正治上的風雨,他仍能閒庭信步,展現出自信的風采;“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那是一個堅貞而鍾情的蘇軾,愛妻身死,十年之間,年年流淚,年年斷腸;“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那是一個抱負滿懷,願馳騁疆場、報效祖國的驍勇……他不拘泥於痛苦,在苦難面前仍能以“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來祝願朋友親人。他,讓我無限敬仰的蘇子瞻。

與她不斷地攜手前進,我又認識了“醉裡挑燈看劍”辛棄疾,“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陸游,“低斟淺唱”的柳永,“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一個個人物,他們是經典中的人物,亦是經典,在宋詞中盡展絕代風華。

仍然靜坐於書桌前,任茶香在身邊氤氳,任書香在鼻尖跳躍,任回憶在心間繚繞。與宋詞相識多年,驀然回首,我們已攜手走過了這段歲月,雖然不轟轟烈烈,但卻蕩氣迴腸。我知道,餘下此生,我將與她共同成長,在路上,陽光正好!

潤澤經典,伴我成長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970字

經典,是說不完的輝煌成就,是一件又一件令人嘖嘖讚歎的傳世佳作,它哺育無數人,而今,我也在它的潤澤下慢慢長大。

從小,我便與經典結下了不解之緣,每天晚上,媽媽就跟我講一些神話故事: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女媧補天、精衛填海……這些情節曲折、故事優美的動人傳說,訴說著我們中華民族百折不回、不屈不饒、奮鬥不息的優秀品質,小時的我,以為經典就是那些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

後來,我上了小學,才發現經典遠遠不止這些,還有唐詩宋詞、名家名篇……記得在一年級的時候,老師教我們讀李白的《靜夜思》,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篇,我們咿咿呀呀的讀著,有的同學還晃著腦袋、一副沉醉的樣子,老師告訴我們,這是李白二十六歲遠遊揚州,覺得很孤單,沉浸在對故鄉思戀的時候寫下的傳承千年的名篇。讀著讀著,我們彷彿看見了這樣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在寧靜的晚上,李白獨自徘徊在樹蔭下,仰望秋月,分外明亮、清冷。對孤身遠客的李白來說,一下子就觸動了思鄉情懷,感到秋風蕭條,年華易逝。遍地月光,使人產生遐想,一時間,母親的慈愛、兒時夥伴的打打鬧鬧、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點點滴滴湧上心頭,後來李白客死異鄉,一生中再也沒有回到故鄉,無盡的思緒寄託在這首詩中,禁不住讓人潸然淚下。

現在,我漸漸長大了,對於經典的理解也愈來愈深刻,在看《三國》、《水滸》等歷史名著的時候,我不僅記住了那些激動人心的故事,膾炙人口的情節,還看見了一個個性格鮮活的歷史人物、一幅幅金戈鐵馬的勇士的豪邁與壯烈;看見了作者的精巧構思與嘔心瀝血。從鏗鏘有力的話語中,字字珠璣的描繪中,我明白了那些把酒言歡的英雄豪傑的蕩氣迴腸、唉聲嘆氣、無可奈何的懷才不遇之悲,壯懷激烈之興,既有兒女情長,也有朝代更迭。

我覺得經典是一條奔流不息,波濤洶湧的長河,這些優秀的經典,凝聚了歷代先賢的的大智大慧,濃縮了中華五千年的思想精粹,讓我感受千變萬化,讓我感受到了無以言表的奇妙快樂,它就像一位忠實的旅伴和嚮導,從我生命的開始,引導我從寶貴的精神財富寶庫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讓我從小就受到了五千年文化的薰陶,不斷盪滌我的心靈,讓我在讀經誦典中養德行,學做人,正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那些曾經讀過的美好純潔的句子“進我耳,入我心”,時刻影響著我的言行與思想,不斷引導我成長為一個真正高尚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經典伴我成長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9字

俗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從小,我就在長輩們的教導下讀唐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吟宋詞“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聽他們講、論、敘、談四大名著,教會我什麼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知。儘管他們講得如痴如醉,我也只是囫圇吞棗地聽一遍就算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慢慢愛上了經典語句,便開始重新翻閱了一些曾讀過的名著古書,就好比《論語》,即使有眾多翻譯過的現代文,白話文,我還是鍾情於孔子原話中的深刻哲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學不思便迷惑而無所得,只空想不學便精神疲倦而無所得。“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謙遜是中華名作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孔子通過自身的言行,向人們證明著這一點。當然,在《論語》中,能夠影響我的生活學習態度的,遠遠不止這一句、兩句,一段、兩段而已,它是領導我一路成長的良師益友,是為我指點光明的希望。

經典,讓我從日日月月的積累中成長起來,汲取著知識與經驗,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想:經典,大概就是要告訴我們這個意思吧。

臧克家說過這樣一句話:“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在談話。”經典是中華文化中一抹最亮麗的景色,沉浸其中,你將漸漸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細細品味,細細感受,你的思想將得到提升。讓我們大聲誦讀經典,繼承燦爛的中華文化吧!

經典伴我成長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0字

生動的語言,優美的插畫,像靈泉一樣流進我的心胸,在這個世界裡,圖書能使我們增長知識、興趣,也能陶冶我們的情操。德國大詩人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等於和以為高尚的人對話。”我們閱讀書籍,就是在和一位位文學大師對話。

這學期,老師組織我們閱讀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故事是:關羽大意失荊州。

這個故事講的是:關羽因收到一封孫權派陸遜送去的信,而不再戒備,抽調荊州的兵馬去攻樊城。關羽中計了,他沒想到這是呂蒙的計謀。呂蒙和三萬精兵到了江邊烽火臺處,吳軍說是商船,因江中風大,到岸邊暫避,還將財務分給守烽火臺的士卒。守臺士卒信以為真,便讓他們將船暫停岸邊。半夜裡,船艙內的精兵殺上岸,捉了各處守烽火臺的士卒,然後長驅直入,神不知鬼不覺地來到荊州城下。呂蒙對俘獲的蜀軍官好言安慰,各加重賞,令他們前去叫門。守荊城的士兵見是自己人,大開城門。東吳兵一起湧入,沒動一刀一槍,呂蒙就收回了荊州城。

讀了這個故事,我不禁被呂蒙的計謀所折服,也為關羽的大意惋惜。我知道了,凡事都不能大意,一定要仔細。不要因為別人的花言巧語而做錯事。在生活中,別人可能嫉妒你,和你的好朋友走的太近,而對你花言巧語,你相信了,然後和你最好的朋友鬧矛盾,接著就會失去每天和你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我們在學習中也是這樣,你數學考試得了88分,仔細一看,是因為有一道應用題,你思路都正確了,而結果算錯了,你說,你能不後悔嗎?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像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朋友,讓我們愛讀書吧!讓你的“朋友”繼續給你帶來無窮的快樂吧!

經典伴我成長 篇5

國二作文 ,907字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將會使我們受益終生,經典如同一杯杯的營養品,像一縷縷春風給我送來了生機。彷彿在旱地的莊稼受到了春雨的滋潤,有了蓬勃的生命力。

從小我就生活在充滿書香的環境裡,我躺在奶奶懷裡聽著《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的故事,感受著古人對月亮的好奇,領略著古人堅持不懈的“愚公”精神,才發現“書中實有黃金屋”。

再長大點,我就喜歡了同學的《西遊記》,為了能看到這本書,我答應幫那位同學幹一周的清潔值日。晚上回家便蒙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筒看《西遊記》,讀著讀著,自己彷彿也成了唐僧師徒中的一員,在取經的路上降妖伏魔,然後一次次的化險為夷,成功打敗了妖精。我的一次次歡呼喝彩,驚醒了身旁熟睡的妹妹。

不知何時,我有一陣子對唐詩宋詞產生了迷戀和熱衷。漫步於詩詞歌賦中我能體會到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濟世情懷。也能學習“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樂觀心態,更能看到王灣眼中“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曠達豪情。這些充滿正能量的詩句豐富了我的精神生活,為我點亮了夜空中一顆又一顆的星星。

後來,我讀小學六年級了。用那文言詞語少之又少的大腦,慢慢品讀那本原版的《三國演義》。那是爺爺的書,已經很破舊了,但那曲折回環的情節吸引著我堅持將它讀完。在這個過程中,我領略了諸葛亮臨危不亂,獨坐城牆撫琴的泰然自若、從容鎮定的處事風度,也曾令教過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只為尋主的忠心耿耿與英勇無畏……這些情節在我腦海中慢慢回放,將我引入那驚人心動的歷史之中。

而後,我也讀過歌頌農民的起義的的章回體小說《水滸傳》,還有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來反映清代貴族腐朽生活的鉅著—《紅樓夢》。這兩本書,是爸爸買給我的,身為初中生的我讀起來毫不費力。其中的故事也同樣引人注目,我的感情隨之情節的變化而起伏。

幾千年來,中華文明的不免歷經滄死,飽受磨難,卻綿延不絕歷久彌新,其文化典籍也數不勝數。中華經典名篇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充滿智慧的國學哲理,完各而深刻的道德倫理,將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在國學經典陪伴下成長。

中華經典伴我成長作文 篇6

中華經典伴我成長作文 ,5627字

【篇一:感動我的一首詞】

明月千里寄相思,倚窗念父祝安康。

—題記

地球另一邊的你一定很好吧?!

中秋的月亮是那樣的完美無缺,在黑夜的襯托下,透出的黃白色的光很是淡雅,與耀眼的太陽光大不一樣,可在我看來,如此的月光也能刺痛我的心。

中秋佳節,月兒都圓了,人怎麼就沒法團圓呢?我竟有點嫉妒此時的月亮。已經很晚了,家裡一片悽清安靜,母親早已睡下。別人家裡團圓的歡聲笑語卻還沒停,像是在故意說給我聽,穿過堅固的牆和玻璃,仍舊那麼刺耳。這刺耳的歡聲笑語鑽入我的內心,把心中隱藏起來的卻又是那麼明顯的思念無情地挖了出來。團圓之月,爸爸因在國外沒法回家,思念之情在此刻被月光渲染得格外強烈。

爸,我好想你。靠在窗邊,抬眼望著月亮,我不禁想到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輕聲吟誦著,淚水也不知不覺順著臉頰悄悄淌下……,對於蘇軾我深表同感,此時此刻,像是找到了知己。我一遍又一遍地吟誦著,憂鬱之情一點一點地減弱。像是與朋友傾訴,朋友給了我安慰一樣,心中的心結一點點被解開,胸襟被開闊。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呀,這本就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悲歡離合自然是世間常事。今日的月亮雖圓,不也只是今日?也有殘缺的月牙之時。團圓固然好,但分別了也不要傷感。或許遠隔千里的兩個人通過月亮互寄情意也是一種美感。遠方的爸爸也一樣思念我,我要做的是不讓他擔心,與他在同一輪圓月下共享人世間的美好,也祝願我的父親安康順意。

再度仰頭望月,淡黃色的月光暈染著透著笑意的黑夜,靜謐而美好。

這樣的一首詞,怎不讓人感動?這樣的一輪月,怎不讓人心醉?

【篇二:經典伴我成長】

舞低楊柳,歌盡桃花。那些夢一般的經典,滲透著中華兒女生命中的每一個罅隙,溫柔地氤氳在中國人的血液中,那是中華民族永不褪色的精彩。—題記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從小就深深鐫刻在腦海裡的詩,又一次出現在了我的生活中。我以前總是覺得吃飯後打包是丟人的,可鄙的,但自從經歷了那件事後,我覺得打包是正確,甚至是光榮的。

週日,媽媽請我和同學去“貴和園”吃飯。大家都吃飽喝足了,我也摸摸吃得圓滾滾的肚子,愜意地伸了個懶腰:“媽媽,要走了嗎?”但我沒等到回答,卻猝不及防地聽媽媽冒出來一句話:“服務員,打包!”

我被這句話打得一個激靈,飛快地走到媽媽身邊,狠狠低著頭有些侷促地抓著衣角,壓低了聲音說:“媽媽,咱就別打包了,這麼多人看著,多丟人,家裡又不缺這麼一點菜。”

媽媽聽了我“死要面子”的話後立馬來氣了:“這一桌的飯菜,都是我辛苦用血汗一手掙來的,這一不偷二不搶的,我怕什麼!你看看這桌上的菜,有的沒吃幾口,還有沒動過的點心,扔了多浪費!”

我臉漲得通紅,似乎感覺四周嘲諷的目光像一把利劍,彷彿要把我刺得千瘡百孔,我恨不得找一條地縫鑽進去!“媽媽,小聲點,別那麼小氣嘛。”

“說我小氣?”媽媽眉毛一擰,眼睛一眯,聲音提高了好幾個分貝:“現在人民生活條件好了,但辛辛苦苦掙來的絕不可以隨便揮霍!你知道這些飯是怎麼來的嗎?是農民伯伯在烈日下辛勤播種的汗水澆灌出來的!你以前口口聲聲背《憫農》,現在就背一遍!”

“這……”媽媽怒目一瞪,我立馬“投降”了。曾經背過千百回的古詩到了我這卻像是如同嚼蠟,一個字一個字硬生生地從牙縫裡擠出來。我的聲音越來越小,彷彿這首詩蘊含的哲理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大家時不時的用眼睛瞟著我,我紅著臉,難堪下的我眼睛裡瞬間噙滿了眼淚。

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了,媽媽彷彿看到了我的窘迫,嘆了口氣,語重心長的說:“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能因為覺得丟臉,就把美德丟了。你知道嗎?現在全世界有六秒就有一名兒童因飢餓而死亡!千萬不要把奢侈當好客,讓浪費為你的面子埋單……”

我彷彿透過媽媽的話,看到了田間辛勤耕種的農民伯伯放下鋤頭擦擦汗望向我,然後露出了憨厚朴實的笑容……我慚愧地低下了頭。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曾經朗朗的讀書聲,不知不覺又一次緩緩縈繞在耳際,我立刻會心一笑—這些耳熟能詳的經典伴我成長,它們樸素如農婦,以自然之色,以恬淡的情懷盛裝了我的整個童年時代。

【篇三:經典伴我成長作文】

在人生的道路上,一部部經典伴隨著我們長大,從兒時令人浮想聯翩的的童話,到古色古香的唐詩宋詞,感人至深的名人名著……它們記載著我們的成長,給予了我們豐富的知識和無窮的想象力。

—題記

人生是一本好書,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是一首好詩詞。它從我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將我深深地填進了它古樸的書頁裡。從此,我就離不開這些經典了。

幼年:童話

在我三歲時,媽媽就開始教我認字,並逐漸教我讀一些膾炙人口的小段子,早教讀物。直到有一天,媽媽帶著我去超市買東西,媽媽在一旁正挑衣服,我閒著沒事幹,就隨意翻著旁邊桌上的書。翻著翻著,突然翻到一本精美的童話,我細細地讀了一下,就立刻被裡面的故事所吸引。故事講的是在一個大冬天,一個小女孩蜷縮在一面高牆外的牆角,相繼點燃了三根火柴,看到了火爐、烤鵝和聖誕樹的畫面,最後快樂地死去。媽媽見我對它愛不釋手,就索性把它買下來。打那以後,隨著認的字越來越多,看的童話也就越來越多,我慢慢認識了安徒生筆下的醜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等等人物。這些故事深深地刻進了我的腦子裡,成為我永恆記憶的一部分。

童年:詩詞

隨著時間的推移,轉眼到了上學的年紀。剛步入學校校門時,背誦詩詞便成了我一大愛好。它們讓我領略到了唐宋時期的興衰,或“待到開元全盛日”,或“山河草木驚”,杜甫筆下的“三吏”、“三別”;李白的《蜀道難》、《將進酒》;白居易的《琵琶行》,蘇軾的《浪淘沙》、《蝶戀花》等佳作,我都會滾瓜爛熟地準確無誤地背誦出來。它們讓我體會到了古人們淵博的智慧,濃郁的文學氣息以及偉大的情懷,使我彷彿身臨其境,樂在其中。

少年:名著

現在的我已經十二歲了,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小夥子了,愛好也隨之變化。讀書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習慣。每天早起,伴隨著一聲鳥鳴,我開始了我這一天的讀書時光。早起讀十分鐘,在學校課堂上的早讀,我攤開書大聲地朗讀著;晚上睡前十分鐘,帶著書中夢境甜甜進入夢鄉。高爾基的《童年》、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迅的《朝花夕拾》、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等書籍,我都在看。書是我的夥伴,是我的精神食糧,它還能增長我的見識,擴充知識面,我的生活離不開它!

時光可以抹去的知識,這些書籍詩詞都可以幫助我們補上,我的成長需要它們,我的生活離不開它們!

【篇四:伴我一生的經典】

從出生到現在,我已經經歷了十三個春夏秋冬了,我也早已從當初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變成了一位每天“早出晚歸”的初中生。我的年齡在不斷的增長,而閱歷,也逐漸變多了起來。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閱讀量也在不斷的增加,愈來愈多。不過,很多書我都只是閱讀一遍就不再讀了,只能說是較為粗略的閱讀,瞭解一下內容罷了。倘若遇到感興趣的,最多也不過是翻閱六七遍便讓其閒置了。但是,有一本書,從我三歲起就一直陪伴我成長到現在,我想它以後肯定還會陪伴我更長時間,或許是十年,或許是三十年,抑或是一輩子,我也不確定。

這本書便是聞名中外的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它雖不是排在首位,但它的知名度可能卻比第一的《紅樓夢》要高不少。從我第一次見到它,我就喜歡上了這本書。從小時候簡略的圖繪版到現在的文言文版,儘管文字上有著不小的差異,但內容卻是基本上一樣的,可我卻總能一遍遍不厭其煩地閱讀,書裡面曹操,周瑜,諸葛亮……這些人物我都很喜歡,他們在羅貫中的筆下被描繪的栩栩如生,不僅僅只是閱讀,更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從小時候只知道火燒赤壁,空城計,到現在每次閱讀都細細品味,幾乎能夠把三國背下來。我每一次讀後都有著新的感悟,不論是人還是事,我都能從中得到新的啟發。例如說:在大多世人眼中為亂世奸雄的曹操,仔細品讀後,你會發現他的奸詐陰險,也不過是受時代的所迫罷了,在很多地方,他其實也有很英雄的一面;在世人眼中,成為仁德的代名詞的劉備,他那充滿善意和虛偽的面孔下,卻充滿了陰險的第二張面孔,嘴裡滿口仁義道德,行事上卻不乏狠毒陰暗的時候;而大家所熟悉的諸葛亮,雖智謀超群不可否認,以至於被不少人認為是鬼神般的存在,其實他更多的知識是抓住了對方的心理,並非是直接的策略,我也希望人們不要過於吹捧,誤導他人。

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他們鮮明的性格,在書中每個人都是特點鮮明、獨一無二的,正因為如此,我也對每個人有著不同的見解。

我喜歡諸葛亮,不是因為他擁有著決定的智慧,也不是流傳千古的治國計謀,而是我欣賞諸葛亮他沉著,冷靜,在面對千軍萬馬時仍能面不改色談笑風生的性格。

我喜歡曹操,不是因為他有著高高的權力,手下有一群文臣武將為其效命,而是他那份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霸氣,那種敢作敢當的魄力……

這本書,已經不僅僅只是一本書了,他似乎已經成為了我的夥伴,我的朋友。他已經快陪伴我十年了,不過以後,他還會陪我走過更長的路。

【篇五:我喜歡的一本書】

一百單八將會聚梁山,帶著他們的英雄氣魄、赤膽忠心,接連陸續來此,後又負命而歸,撰寫出蕩氣迴腸的水滸英雄事。

初讀《水滸傳》,兩眼盯住字字句句心中卻沒有產生共鳴,囫圇吞棗似的讀著,實則走馬觀花看熱鬧罷了。

只是一天下午,無意中聽到哥哥和爸爸聊起黑旋風李逵、智多星吳用、黑臉矮壯的及時雨宋江,才恍然覺得自己雖讀過一遍卻什麼也沒有留下,於是重讀。原來那字裡行間有著一個個或是曲折、或是嘆惜、或是令人觀止的故事,現在的我再回想起那時,也許是對《水滸傳》最開始的喜歡和吸引吧。

其中有一位英雄令我感慨頗多。宋江是那個昏庸無道的統治下世人皆知的好漢,不少志同道合的人前來投奔,他不注重來人的無禮蠻橫,如魯智深性情粗魯,率真;李逵不懂用計,只會以手中的大刀和力氣做事,有勇無謀;他也不介意來者的身份和曾經:如林沖被官府關押流放,四處奔波,最後以牙還牙,怒殺陸謙。他只在乎這人是否是一好漢,是否忠心耿耿,是否光明磊落。也許就是這樣,宋江才能在梁山前首領小肚雞腸、忌賢妒才的王倫之後成為梁山泊一百零八將好漢首領,也能廣收天下義士為朝廷所用,即使結局兄弟傷亡,自身被陷害,卻在施耐庵的筆下被後人敬仰,被後人傳唱。

生活中難免遇到低谷。一次心情不好在家中悶悶不樂時,書架上的《水滸傳》晃入視線,那麼就再次一同走進經典。良久,負面的情緒已經消散,此後的每次不悅都會令我想起在這本喜歡的書中收穫的種種,不僅捫心自問:自己是否能像好漢朱貴那樣胸懷寬廣,不斤斤斤計較,不患得患失,尋志同道合之人;自己是否也應該有像義士柴進那樣結識益友,仗義疏財,學得一身高招本領,大門廣招天下客;自己是否也應該時刻自省,明確方向,發展自己,提高自己。

每每靜下心來,眼前總會浮現出一個個活靈活現的英雄豪傑,以及他們永垂不朽的故事。他們不僅僅在紙上,還在我的眼中,我的心底。我在這些故事中不斷成長。

這就是我喜歡的一本書—《水滸傳》,它教會了我太多太多的東西。

【篇六:伴我成長的一句話】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話語。大家都知道,人生之路遠不像作家筆下的那般絢麗多彩,它往往充滿坎坷崎嶇不平。人生就是酸甜苦辣的交集,總會有大大小小的困難阻攔我們前進的道路。但是迷霧重重的陰天后總會有陽光明媚的睛天。

在二零一四年,有一種叫”跳跳鼠”的玩具成為了孩童手裡的潮流。孩子只要雙手握住手柄,雙腳站在腳踏上,用力向下壓,腳底的彈簧就會使彈跳起來,但一定要注意掌握平衡,否則站不穩很容易摔倒。它因為價格實惠且玩法簡單,那段時間裡不管是在小區裡、馬路邊、體育場上都能見到它的身影。漸漸得我心裡也十分渴望能有一個跳跳鼠,可是不能再讓爸爸媽媽給我買東西了,於是我便對著鏡子默默許願,希望我也能有一個跳跳鼠和朋友們一起玩耍。媽媽知道了我的心事後,給我提出了一個交換條件,用一個月的晚飯洗碗來做為交換。我平常最不願洗碗,油膩膩的菜盤讓我很不舒服。可是我那心愛的跳跳鼠。唉,我咬咬牙同意了媽媽的條件。於是我每天放學回到家也不玩耍了,抓緊時間寫完作業,吃完飯收拾飯桌並洗碗,媽媽十分鐘的洗碗時間我常常需要半小時才能完成。一個月後得到了我想要的跳跳鼠,而且我的洗碗速度也趕超了媽媽。

我拿到跳跳鼠的那一天,清早的陽光溫暖又明媚,空氣清新而舒適,綠色的小蟲在茂密的草叢間玩起了躲貓貓,翩翩起舞的蝴蝶互相炫耀著各自彩色的新衣,鳥兒似乎也在為我高興,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我雙手拿著爸爸給我新買的跳跳鼠,興高彩烈地來到花園前練習。

起初我興致勃勃,一次次充滿熱情的練習,可是這個看似十分簡單的玩具卻擊中了我最大的一項弱點---平衡力,使我為學會跳跳鼠而”傷透了腦筋”。無論我使出什麼”招數”,都以失敗告終,無法自如的彈跳,跳跳鼠也被我磕碰的”傷痕累累”,我也累得氣喘息息。我可是個急脾氣,早就沒有了耐心,一把拽過跳跳鼠,重重地摔在地上,還用腳在跳跳鼠身上使勁地踏了幾下。

我站在跳跳鼠旁邊,聽著蟲子在草叢中像開大會似的”說”個不停,撿起一塊石頭就向草叢中扔去……突然我想起了當時的那個願望,起初要學好跳跳鼠的決心。”嗯,只要堅持,就像媽媽說得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加油!”我在心裡給自已鼓勁,拿起跳跳鼠在陽光中練起來,在無數次的失敗中不灰心、不氣餒,終於花了比別人多幾倍的時間學會了它,能輕鬆的駕奴它在空中自由地彈跳,並在一次小朋友自發組織的民間友誼賽中,一次性彈跳六百八十二個的成績摘得了桂冠。

是啊,人生漫漫長路,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人生不會僅有燦爛的笑顏,更多的是無言的淚水。精彩的人生正是因為伴隨風雨才能成就更美的彩虹!愛拼才會贏,讓風雨成就你我的人生吧!

品味經典伴我成長 篇7

國二作文 ,712字

生命與我同在,書籍伴我成長,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除去厚厚的課本和形形色色的參考書外,還有伴隨我們成長的《經典誦讀》,既然是《經典誦讀》,那麼不用多說內容必然也異常“經典”,書中語句精闢,是前人智慧的結晶。

從“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中,古詩帶我們感受到了迎春時人們的歡喜和春風中歡飲屠蘇酒的甘醇。“一鄉人影何紛紛,車如流水馬如龍”,更帶我們走入古時繁華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中又展現了人們清明節時的悲傷,“鶴髮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也體現了久別故鄉的傷感。

除此之外,以“五經”為題材的具有豐富內涵的章句也使人感受頗深,有“禮定親疏”、“禮尚往來”、“克己復禮為仁”、“禮以和為貴”、“非禮勿視”、“子事父母”、“父母呼勿緩”、“出造僅面”、“父母在不遠游”、“恂恂孝友”以及尊師禮儀中的“先生施教”“先生召無諾”和社交禮儀。

書中更有一些典故古文,講述有名的古人的經歷,從中展現了古人的勤苦,自勉,也激勵我們以之樹立榜樣,擇優避缺,揚長避短。

《中華精典古詩文》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禮儀接人待物的分寸,這不僅有益於我們對古文的瞭解,更加能夠提高我們的國民素質。

在歷史的長河中歲月在不盡的變遷,人類也在不斷的發展,文字由最初的甲骨文轉變成現在簡明易懂得漢書,而古時候的各種書法也變的珍貴,現在又許多藝術家在摹仿唐代王羲之的草書。

生命在發展的歷程中,展示著風采,在璀璨的宇宙中散發出它的光芒,瑩瑩光輝無盡。在《中華精典古詩文》讀本與現代文字的對比之下,我們感慨無限,人類在不斷創新,只有有創造力的人才能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只有能將夢想轉變為現實的人才能在二十一世紀以“人”代號。

品味經典伴我成長 篇8

國二作文 ,712字

生命與我同在,書籍伴我成長,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除去厚厚的課本和形形色色的參考書外,還有伴隨我們成長的《經典誦讀》,既然是《經典誦讀》,那麼不用多說內容必然也異常“經典”,書中語句精闢,是前人智慧的結晶。

從“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中,古詩帶我們感受到了迎春時人們的歡喜和春風中歡飲屠蘇酒的甘醇。“一鄉人影何紛紛,車如流水馬如龍”,更帶我們走入古時繁華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中又展現了人們清明節時的悲傷,“鶴髮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也體現了久別故鄉的傷感。

除此之外,以“五經”為題材的具有豐富內涵的章句也使人感受頗深,有“禮定親疏”、“禮尚往來”、“克己復禮為仁”、“禮以和為貴”、“非禮勿視”、“子事父母”、“父母呼勿緩”、“出造僅面”、“父母在不遠游”、“恂恂孝友”以及尊師禮儀中的“先生施教”“先生召無諾”和社交禮儀。

書中更有一些典故古文,講述有名的古人的經歷,從中展現了古人的勤苦,自勉,也激勵我們以之樹立榜樣,擇優避缺,揚長避短。

《中華精典古詩文》有助於提高我們的禮儀接人待物的分寸,這不僅有益於我們對古文的瞭解,更加能夠提高我們的國民素質。

在歷史的長河中歲月在不盡的變遷,人類也在不斷的發展,文字由最初的甲骨文轉變成現在簡明易懂得漢書,而古時候的各種書法也變的珍貴,現在又許多藝術家在摹仿唐代王羲之的草書。

生命在發展的歷程中,展示著風采,在璀璨的宇宙中散發出它的光芒,瑩瑩光輝無盡。在《中華精典古詩文》讀本與現代文字的對比之下,我們感慨無限,人類在不斷創新,只有有創造力的人才能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只有能將夢想轉變為現實的人才能在二十一世紀以“人”代號。

經典伴我成長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697字

經典確實有趣。它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還帶給了我美的享受,讓我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

上小學以來,我們學校開展了各種經典誦讀活動,晨讀經典,一起讀吧,元旦經典誦讀朗誦比賽,逐漸的,我和經典交上了朋友。甚至在家裡寫完了作業,我都會讀讀這些經典,什麼《唐詩三百首》、《三字經》,我都已經讀得滾瓜爛熟啦。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和不懂的詞語,我都會請教我的字典老師。有時候我讀的入了神,連爸爸叫我吃飯,我也沒反應,常常讀得如痴如醉。

這些經典故事詩文也帶給了我許多好處,比如在考試卷上,有時候會出一些這樣的題:在相應的情境下寫詩句,這時,我腦筋一轉,輕而易舉就寫下來了。當然,這些經典不僅僅只是讓我們應付了考試,它很有趣,在有趣中教會我們在生活中為人處世的道理,陶治了我們的性情,開闊著我們的視野。

關於讀經典,還有很多小故事呢。記得剛學《論語》的時候,當我讀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時候,我並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於是去問媽媽。媽媽告訴我,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讀書做人的道理,他說他每天都會反省他自己,為每個人做事,都盡力了嗎?與朋友交往有沒有忠誠?老師傳授的知識,他自己都溫習了嗎?我受益匪淺,連孔子這樣的偉大思想家都能嚴格要求自己,更何況我們呢?

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經典。書能增加人的氣質,經典更能使人的境界昇華。我們一點點地成長,不可能一下子明白世間的美與醜,善與惡,對與錯。此刻,經典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他們指引著我們一步一步走向光明,走向希望,讓我們像純淨的萌芽一樣,漸漸綻放出最動人的花。

經典是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一直陪著我。在成長道路上,我與經典同行!

經典伴我成長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0字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沉澱下來的精華作為經典流傳至今,浸潤了每一箇中華兒女的人生。我們從小就與經典閱讀結下了不解之緣。

記得在我剛上小學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買了一本厚厚的《弟子規》,教我一遍又一遍的閱讀。《弟子規》優美的韻律總是讓我忍不住一遍又一遍誦讀它,把它當成歌兒唱出來。後來,媽媽又告訴我《弟子規》的意思,讓我明白了尊敬師長,愛護幼小的道理,還讓我明白了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動,還讓我明白了要努力學習,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除了《弟子規》,我讀過的經典還有《論語》《詩經》,正是在誦讀這些經典的過程中,我逐漸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將自己的言行向這些優秀的古哲先賢靠攏,並影響著身邊的人。

有一次,妹妹從門外悶悶不樂地走進屋來說:“哼!那個萬家瑞,我今天只是隨口說說把我的小貓咪娃娃送給他,他倒好!今天非逼著我給他那個小貓咪娃娃。”我突然想到古人說的‘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於是對妹妹說:“萬家瑞做的的確不是很好,太輕率了。但妹妹也做得不對,既然答應人家要給萬家瑞那個小貓咪娃娃,就一定要給的。你得記住,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許下的承諾都是要兌現的。不能言而無信,一定要言出必行。”

妹妹好像也懂了些什麼。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古人的一言一行越來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現在,經典已經成為了我成長道路上一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一個教我做人的好老師。以後,我們也將與經典一路相伴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