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之韻相關作文20篇

家鄉之韻 篇1

國一作文 ,607字

世紀廣場的展廳陳列著幾十年前東坑人使用過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這些具有東坑特色的展覽品吸引著人們追溯昨日的生活。

昨日,人們在這裡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幸得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過神州大地,使東坑得以重生。短短的二十年間,東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道路兩旁還有一盞盞的路燈,它們將黑夜裡的東坑打扮得格外亮麗;一個個花園式商業區,像雨後春筍冒出來,這些巨大的變化使東坑成為一顆璀璨的明珠,這一切裡體現了改革開放的力量和東坑人民的才幹。

回憶東坑以往的景象,不得不為此迅速的變化而讚歎不已。短短的二十年,東坑的變化確實驚人。她給人們的感覺是“一天一小變,一年一大變。”

家鄉的改變賦予了我們新的使命,那我們該怎樣完成這歷史賦予的使命?

首先,我們要學會繼承優良傳統。東坑貧窮落後已成為歷史,但我們不能工巧匠忘記歷史。我們不曾經歷這滄桑艱苦的日子,只能從長輩口中和類似世紀廣場的文化展廳裡去感受滄桑的昨天。如今東坑雖然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但今天生活在幸福,富裕中的我們不能忘記二十多年前東坑人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改變貧窮落後面貌的艱苦創業精神。要發揚傳統就要了解歷史,只有認識過去,才能珍惜現在,只有認識過去,才能懂得怎樣繼承優良傳統。

其次,還要懂得開拓創新,創造美好未來。我們要發揚優良傳統,樹立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志向,勇於發揚,開拓創新,追求科學,作好迎接未來挑戰的準備。

家鄉之美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92字

這是一個鳥語花香、陽光明媚的上午,我參加了“小眼睛看容桂的活動”,讓我深切感受到家鄉之美。

奇特的樹生橋

下了車,我迫不及待地向樹生橋跑去。一看,我萬分驚訝,世界上竟然有這樣奇特的景觀—活生生的榕樹根搭成了一座橋!小河上,幾根遒勁有力的榕樹根像長長的、健壯的手臂相互纏繞,一直延伸到對岸,它們像爬山虎一樣緊貼著河岸的牆壁,並深深地扎入牆縫。鄉親們在上面鋪上木板,一座寬三米,長六米的活橋就形成了。再仔細看看,橋兩邊的欄杆,竟也是活生生的榕樹枝。它們摸上去蒼勁有力,中間雖然深凹下去,但仍給人一種很安全的感覺。我們站在上面,感覺穩重厚實。抬起頭,只見榕樹的枝條又多又長,有的直插雲霄,有的傾斜蜿蜒,有的相互纏繞。榕樹的葉子有淺綠的,有翠綠的,有墨綠的,遮天蔽日,擋住了陽光,擋住了我們的視線。聽說,如此奇景,也讓當代詩人劉逸生驚歎不已,他揮筆寫下“嶺南榕翠千秋樹,誰見鵬湧著此奇。虯臂龍筋成??略,笑他仙鵲慣銜枝”一詩。樹生橋真是容桂的一大奇觀!

美麗的白蓮池

來到白蓮池,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寺廟—觀音堂,寺廟裡一座座神像莊嚴威武。廟前有一水池,叫白蓮池。白色的蓮花塑像上一個觀音蹲坐在那裡,她手捧一顆珠子,神態是那麼安詳自若!兩個小童雙手合攏,守護在她身旁。看到這祥和的一幕,我的心也寧靜下來。水池裡長滿了碧綠的荷葉,它們有的像一把撐開的傘,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半卷著臉。有的直豎起來,有的平鋪在水面上。荷葉上,一顆顆晶瑩的小水珠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美麗極了。

古老的祠堂

參觀完白蓮池,我們馬不停蹄地來到馮氏六世祖祠。青色的磚,紅色的瓦,一根根古老的圓木,房簷上雕工精細而又略微退色的圖案,彷彿在向人民訴說著它古老的歷史。走進裡面,看到一張案桌,燒香用的鼎莊重地擺在中間,上面刻著“金玉滿堂”四個大字。案桌上還擺放著一個紅色的花瓶,瓶頸小,瓶底大,上面畫著幾枝漂亮的梅花,梅花枝頭,小鳥在呼朋引伴,賣弄著清脆的歌喉。我想:如此精美的花瓶,定是他們的傳家寶吧。花瓶旁邊擺放著四個獎盃,雖然有些退色,但仍能感受到他們家族中曾經的榮耀。穿過祠堂,裡面的庭院裡還立著幾塊石碑,上面刻滿了碑文。從一塊石碑上,我得知它建於1829年,至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還能儲存得這麼完好,真讓人驚歎。

美麗的大學

當我的思緒還在祠堂縈繞的時候,車子已開到了南方醫科大學。那裡風景如畫。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幢幢嶄新的教學樓,之間隔著一塊塊草地,草地上的小樹被修剪得像一塊塊餅乾,葉子綠得眨你的眼。

也許是星期天,許多學生都回家了,校園裡沒有了喧鬧,只留下幽幽的寂靜。漫步在寬闊的校園裡,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著草葉的芳香,真是一種美的享受。

愉快的旅途總顯得那麼短暫。我們匆匆地上了車,結束了半天的容桂之旅。回來的路上,我不禁感慨:家鄉真美!以後我要走出家門,擦亮雙眼去找尋更多的美!

家鄉之“尺” 篇3

國三作文 ,1593字

不成規矩,難成方圓;不成尺度,難鑄大同。

—題記

“嘟嘟嘟,嘟嘟嘟……老張家的魚業開行了喲!”聽著鞭炮鑼鼓機器轟鳴的響聲,我們一群孩子們全都跑到村口去觀望……

等到了村口,只見人山人海,車水馬龍,把村口給圍成了如鐵桶一船的大篩子。我們哥幾個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穿插到觀望的人群之前,正當我們穿插進來時,那景觀真是令我們拍案叫絕。眼前湖水四洋,波瀾不驚,一條條,一排排如長條似的絲網將水面分割開來,規劃得理,結構得當,老張橫立其中,拖著個大把子機器積極給湖面整鏟,看著他神色風揚,生龍活虎的喜氣樣子,也多虧了他這幾年的努力啊……

“老張”—一個農民實業家,靠著祖上留下來的一畝湖產生活。前些年來,湖北實行大改革,家鄉也跟著變動了起來,這時老張便以為機遇來了,因為他的湖臨靠清江,湖水清冽,魚兒生活在水中,乾淨純潔,絲毫沒有土石腥味,做起菜來,當然是清新淡雅,風味獨特,深受本地人喜愛。但更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他謹尊祖命,堅持湖產輪作制度,沒有無度加產,因此他的水產單位覆蓋面廣,質量高,湖水有生力量大,這樣才一直成為我們家鄉的一道不衰不竭的風景線……

然而好景不長,跟著家鄉的變動,老張家的魚開始外銷,當然也深受外鄉人的喜愛。產品的需求日益壯大,老張剛開始還是在區域性實行加產,可面對如此多滾滾而來的訂單以及金錢的誘惑,老張終於忍不住了,在家鄉開起大廠子,把正在休息的湖馬上投產高產,大力推廣化肥、農藥,全然忘了遵守遺訓,遵守輪作制度,遵守土地的尺標……

最後在老張等人的盲目開採下,產量是上來了,可湖力卻下降,單產面更是少之又少,剛開始是往年的2/3,漸漸地1/2、1/3……逐年下降,更糟糕的是化肥和農藥的使用,使湖水受汙,魚產品質量下降,包裝跟不上,顧客都認為是假貨,不肯抱腰包。面對堆積如山的返貨和被自己糟蹋的湖水,老張心痛不已,深深的悔恨自己的渴澤而漁,為利而“漁”……

面對以往的過失,老張記起了祖訓,“遵守輪作制度,不得無度耕種。”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於是老張下決心痛改前非,糾正自己的錯誤,正如湖北“這天元之位”當前的輪陷一般,在走出低潮過後,黨中央提出號召,實現“中部大崛起”方針,配合東、西開發。大量的、先進的科學管理技術開發制度相繼傳入湖北,傳入長陽,傳入了我的家張,傳入了老張的耳朵裡。這訊息無疑才老張是一種鼓勵、一種支援、一種幫助。以前不知道合理開發,只知道跟著村裡、外地亂搞,現在好了,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與技術培養,老張可以說是如虎添翼,可大展一翻拳腳了……

果不其然,老張首先在科技人員的指導下,運用機器將湖合理的淨化,除去了其中以化肥和農藥導致的危害,緊接著又花了兩三年時間,使湖得以休養,終於“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五年多的辛苦下,湖泊終於又恢復到了以前那樣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風光,湖中特有的風味再次蔓延開來,面對辛苦的結晶,老張並未引為傲,他深深的牢記著以往的教訓,幾年來,兢兢業業不改初衷,始終把“敬偎自然的尺度”掛在嘴邊……

最後,在科技人員的指揮下,說可以適當擴產,開辦漁業了。可老張害怕重蹈覆轍,並未滿口答應,但終被飛速發展的局勢給控制了。於是,他提出了“限供限撈限餐”的約法三章。今天,老張的漁業終於開張。

“咣,咣,咣”鑼聲更響了,老張駕著機器的樣子更神氣了,飛蓬的頭髮呼呼直打轉,如銅鈴般的兩個大眼珠振振有神,就如一個將要出征的將軍一樣,得以今日的輝煌。從老張閃射的激情中,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更是一個謹遵大自然尺度的智者,但遵守自然的尺度,市場的尺度,經濟的尺度,正是有著這份尺度,我們的家鄉才得以進步,我們的長陽才得以開發,我們的湖北者得以走向世界,這中部崛起的方針才得以體現……我堅信,只要我們心中時時刻刻裝著這把尺,家鄉的明天更繁榮,社會的明天會更和諧,祖國的明天會更昌盛!

家鄉之晨 篇4

國二作文 ,711字

我的家鄉坐落在大巴山的腹地,這裡有秀麗陡峭的山峰,有風景優美的旅遊勝地,是一個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最令我心馳神往的,還是家鄉的早晨。

我愛家鄉的早晨,因為它溫馨而恬靜;我愛家鄉的早晨,因為它奇妙而神祕;我愛家鄉的早晨,因為它充滿朝氣與活力。我要用心中熾熱的愛譜寫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

晨幕尚未拉開,憑窗遠眺,不自禁地沉浸在這美麗的風景之中了。山裹著霧,霧籠著山,一切都是朦朦朧朧的,靜謐至極。蔥蘢的樹木還未從酣夢中甦醒,只偶爾見得一團淡淡的影。四下裡悄然無聲,一片寧謐。遠處隱隱約約傳來幾聲鳥兒的“啾唧”,四下裡,愈發顯得幽靜了。望著,望著,心不自禁地徜徉在這片霧海之中了……

晨幕漸漸拉開,晨霧浸潤下的山愈發青翠欲滴,直逼人眼。近處,浮動著一團團白茫茫的霧靄,或駐于山腰,似飄揚的白練;或憩于山腳,宛如一泓清冽的泉水;或滯于山頂,彷彿與天相接。稍遠處,還能辨得出山的輪廓,卻不似近處那般清晰,然而,卻多了幾分綽約的風姿。更遠處,只剩下一團黯淡的影,或明或暗,便更覺模糊了。然而,那卻妙極了。極目遠眺,但見雲山雲海,瞬息萬變,已分不清哪裡是雲哪裡是山,彷彿此刻已置身於雲山霧海之中了。覽此勝景,如夢似幻,彷彿夢中的真,亦如真中的夢。思緒恰似湖面蕩起的漣漪,漸行漸遠。

晨幕慢慢全部拉開,先前的霧靄早已逃得無影無蹤,遠處天邊忽地劃出一道霞光。霞光變化萬千,不禁引發我無盡的遐想,思緒如同一匹脫韁的野馬,馳騁在這片無所羈絆的天空。頃刻間,霞光似網,籠罩著整個家鄉,霎時染紅了整個大地,萬物愈發充滿了生機,更顯朝氣蓬勃。沐浴著霞光,我深深地陶醉在這佈滿霞光的蒼穹之中了……

我愛家鄉的早晨,它如詩般瑰麗,如夢般靜謐,如酒般香醇。

家鄉水韻 篇5

國二作文 ,768字

清茶

有時,看鐘祥的水如同品一杯滋味悠長的香茗,初入口時,一股微苦的味道,而後便是一股甘甜的滋味迴盪在心中。

你看那鏡月湖,初見時平淡無奇,水面波光粼粼,可是當你一路沿湖走來,伸手便可觸及那碧玉般的湖水,柔和煦暖的斜陽下,湖邊的翠柳將自己的倩影倒映在晶瑩剔透的湖面上,風姿綽約,媚態可掬。湖水無聲人有情,好一幅和諧宜人的畫面!

水因茶而香,河因橋而美。鏡月湖上的一座聽雨橋,使得湖更加動人,“煙雨滿橋”等如詩美景,成就了古城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烈酒

喝酒不像品茗。品茗,只有啜一小口,細細體會,方能體會出其中所蘊含的滋味。而喝酒,只有大口酣飲,方能體會出酒的香醇。

酒時時刻刻都散發著桀驁不馴、放蕩不羈的氣息,它能衝擊我們的心扉,激發我們的情感,給我們以最直接,最強烈的震撼。

鍾祥的水並不總是一如女子的嫵媚溫柔,它也有男子豪情的一面。

在下大雨時,鏡月湖裡的水咆哮著,總擊著湖岸,湖面上空電閃雷鳴蔚為壯觀。湖中舊浪推前浪,捲起千堆雪。岸邊的楊柳一反往日的樣子,不再是那楊柳依依,千嬌百媚的姿態。它們生氣了,震怒著,楊柳枝左搖右擺,有一些柳葉散落在岸上,楚楚可憐。

咖啡

鍾祥的水亦如咖啡一樣香濃。

同樣是一杯咖啡,可以隨飲著的心情演繹出萬種風姿,如那九曲黃河十八灣,灣灣不同,滋味不一。香濃的咖啡經常使人聯想到古典一詞。

當我們開啟塵封已久的中華文明歷史長卷,荊楚大地上風華絕代的英雄豪傑,賢人逸士,才子佳人,層出不窮。鍾祥是大文學家宋玉的故鄉,是龍誕之地。

鏡月湖歷盡滄桑,見證了歷史,但是,因為歷盡滄桑,才使它顯得愈發古典、高貴、含蓄。

其實,無論是清茶,還是烈酒,咖啡,它們都需要以清水為基礎,所以鍾祥又具備了水的清純。

鍾祥水的韻味複雜多樣,有茗茶的淡雅,有陳酒的濃烈,有咖啡的香醇,多變的外表下,依然是那個美麗不變的鐘祥!

家鄉之冬 篇6

國一作文 ,630字

我的家鄉和所有的村莊一樣,滿是一股泥土的氣息,而家鄉的冬,也似乎被這種隨和、樸實的氣氛所感染,變得異常有情趣且富有人情味。

家鄉的每一個冬天,都是變化莫測的。一會兒溫,一會兒涼,一會兒寒風凜冽,一會兒暖日融融。昨天明明是“千樹萬樹梨花開”,今日倒像是“忽如一夜春風來”了。如此這般,使人覺得冬像是個頑劣的孩童,東躲躲,西藏藏。就是不肯堅持一段時間,讓人們慢慢體會冬的寒或冬的暖。

正因為這種捉摸不定的天氣,母親才會為穿什麼而煩惱,多了少了都不好。而同學們也一樣,不是手凍得青一塊紅一塊的,便是傳遞著“棉花包”,讓人忍俊不禁。然而對於冬的種種劣跡,人們卻並不生氣,頂多怪一句:“這鬼天氣!”大概我們也早已繼承家鄉的那種和善了吧。

我呢,素來是最愛家鄉的妙雪。看著那些冬日的精靈繽紛地落下來,真有在童話中的感覺,便把心中早已擬定好的稱呼一一套在雪的頭上,什麼冰之魂魄、水之精華之類的。站在雪地裡盡情地玩耍,與雪共舞,直到衣襪溼透才在母親的大呼小叫中不情願地回屋。這些事,想想便覺得開心。

雪後,太陽害羞地露出半個臉。屋簷上融化的雪水捨不得白白地滴下,竟在屋簷上凝成冰柱。抱根竹棍,將其敲下,顧不上凍手,就著寒風用小刀細細雕琢。雖然最後不是冰柱融化掉。便是雕出個醜八怪,但仍樂此不疲。年輕的心態和快樂,成為雪地裡最美的風景。

充斥著寒冷和凜冽,也飽含著溫暖與柔和,交融在一起。映著那黃草垛,綠冬青,紅屋頂,黑土地,再加上那無處不在的鄉村泥土的氣息,這便是家鄉的冬天。

家鄉之行 篇7

敘事作文 ,4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