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味道—西施豆腐相關作文20篇

家鄉的味道—西施豆腐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7字

國慶佳節,我回到了故鄉諸暨。無論是喝喜酒,還是家庭聚餐,席上頭道菜餚總是最美味的西施豆腐閃亮登場。

西施豆腐,又名煎豆腐。它以豆腐為主料,香菇、冬筍、火腿、木耳、雞湯作佐料,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餚。我的外婆是一個烹飪高手,她的拿手好菜就是西施豆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假期裡外婆決定親手教我做這道名菜。首先外婆把所有的佐料都切成丁,然後放入油鍋翻炒一下,再在佐料中加入水和雞湯。等水開了,外婆在一個小碗裡打入一個雞蛋,放入澱粉和水打勻。接著再放入切成小塊的豆腐,同時把小碗裡的雞蛋和澱粉倒入鍋中。這時外婆讓我上灶操作,用鍋鏟不停攪拌,絲毫不能鬆懈,直至鍋內撲撲有聲粘成稠狀,再撒上綠茵茵的蔥花,一道西施豆腐便在香氣四溢中做成了。

當這碗金燦燦、熱騰騰、香噴噴的西施豆腐擺在面前,看著它就會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嘗上一口,那感覺是粘粘的、滑滑的,可口的!吃下嫩滑豆腐的同時,也品嚐到了摻雜在裡面所有的佐料,那雞湯的鮮美、香菇的芳香、冬筍的脆嫩……剎那間,許多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味道湧上心頭,讓人難以忘懷。

如果你有機會去西施故里遊玩,請一定品嚐家鄉的風味名菜—西施豆腐,相信這鮮香四溢的美味佳餚一定會讓你脫口而贊!

家鄉的味道 篇2

國三作文 ,960字

“月亮哥,跟我走,走到外婆家背笆簍”,這句在我懵懂童年裡時常出現的童謠,牽著我的思緒,又叫我想起了家鄉的味道。

春回大地,隨著一陣響徹雲霄的雷聲,昨夜還在冰雪中沉睡的樹木抽出了嫩綠的新葉,小草從地裡探出頭來,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中,呼朋引伴地賣弄著清脆的歌喉,與輕風流水應和著,怎麼都掩蓋不住春天來臨的喜悅。坐在池塘邊,清風拂過,留下漣漪,水光瀲灩,抑是池水的歡呼雀躍。人們滿面紅光,各司其職,和睦相處。家鄉就有一種生機盎然的味道。

炎炎夏日,也只有夜晚稍稍寧靜祥和些,夏天這個調皮活潑的孩子收斂了本性,為人們送來涼爽的微風。躺在院子裡乘涼,望著月亮灑下旖旎的光,奶奶閉著眼睛呢喃細語,我就在旁邊認真地聽著各種順口押韻的童謠,常常在奶奶的輕聲細語和月籠輕紗的美景中進入夢鄉。家鄉就有一種寧靜安詳的味道。

秋意甚濃,曾經撫摸過的春天的嫩葉,如今變得乾枯發黃,在瑟瑟秋風中悄無聲息地落下,葉裡清晰的紋路,彷彿訴說著春天的美好,感嘆歲月的流逝。低平的山裡錯落著稀稀散散遮遮掩掩的人家,屋裡的人都守在各自的田裡,種蔬菜的趁著最後的時間除除草;種稻米的趕緊在水田裡看看;種水果的去園子裡走走,農民們都盼著這種出來的糧食不辜負他們長時間來的辛勤勞作。當炊煙越飄越遠時,農民們知道那是家人呼喚自己的訊號,便隨著牛鈴兒叮兒當的聲音回家去。家鄉就有一種質樸淳厚的味道。

白雪皚皚,在街道邊,小路旁,屋頂上,厚厚地堆著白雪。雪上雖只是淡淡的日光,但乍一看竟耀得人睜不開眼。走到野外,眺望遠方,一層層的峰巒起伏著,有的戴著雪,有的不戴;越遠越淡。耐不住寂寞的雪花,紛紛揚揚地從天空中飄下來擁抱大地,那蹁躚雪的姿態看著直叫人喜愛。傲人的梅花挺在風霜裡,暗香疏影,叫人敬佩。親人相聚在一起,圍在爐火旁說家常;小孩子窩在被子裡向父母耍賴不想起床;同學們約在一起學習玩耍;朋友也都聚在一起促膝長談。家鄉就有一種和諧融洽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是什麼?是春華般的生意盎然,是夏夜般的寧靜安詳,是秋實般的質樸淳厚,是冬日般的和諧融洽?我覺得都不是,孩子對媽媽就有依賴,在媽媽的懷抱中都有踏實安心的感覺,有一種溫暖的味道。而我,對家鄉就有這種依賴。當你彷徨時在家鄉走走,看著那並不雄偉的山,望望那並不洶湧的河,你就會有一種豁達開闊的感覺。

這就是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 篇3

國三作文 ,1332字

“百年為客老,念愛鄉深”

—題記

童年時,我常一個人走遍故鄉的每個角落。忘不了,破舊衚衕裡飄來的煎餅油條的香味;忘不了,某個拐角泥房裡咿咿呀呀的戲聲;忘不了,晴日裡午後梧桐灑下的樹影。長街,青巷。那是我家鄉的味道,獨一無二。

家鄉的味道,是春天裡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開,是夏日裡好生聒噪的傍晚蟬鳴,是秋霜中順風紛飛的枯葉寂寥,是冬夜裡予人安穩的清甜暖茶,一年四季,從早到晚,連同日出日落,連同浮雲清風,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情。

家鄉的味道,是黏牙的麥芽糖,那總是一位老者挑著長長的扁擔,兩頭放用竹篾裝著的成塊麥芽糖手裡的功夫則是一把錘子兩把刀,一下一下的敲擊,發出“叮—叮—”的金屬聲—這是賣麥芽糖的標誌。麥芽糖甜而粘,孩子們十分喜歡,由於使用天然原料(即麥芽)手工熬製,所以長輩也放心給孩子食用。後來這種手藝逐漸失傳,我再也未曾聽過如此令人興奮的“叮—叮—”聲響。時隔多年,我仍會童心大發嚐遍超市裡所有的麥芽糖以緬懷記憶,可是那聲,那味兒卻再也尋不回。

家鄉的味道,匙地道的鄉音方言。很明顯,鄉音永遠是一個地方的重要標誌,更是最貼近名眾生活的首要語種。從買菜還價到見面的問候,隨處可賞方言的韻味。對於在外漂泊的人而言,方言便是一枚來自夢裡的郵票,即使不在家鄉多年,偶然聽見一句家鄉話,也會倍感親切。雖然如今年青人漸漸形成多數,普通話也越來越普及,但在人們說的普通話裡依舊可以聽出或有或無的本地口音,改也改不掉。我想,這就是方言、將鄉韻刻進了靈魂吧?

家鄉的味道,是老城區的白牆黑瓦。那一棟棟黯淡的房屋,都為這城市蒙上了一層灰撲撲的色調。它不同於江南水城的青瓷石板,更不同於蒼茫高原的黃土窯坡,它的美,是集結了歷史滄桑後發自內心的美,不柔不糙,無可複製。如今城區裡新建了許多高樓大廈,一層層地將原來的風貌逐漸圍住、蓋住。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人選擇離開故居搬到漂亮的新居甚至去向外地,舊城區裡的住戶搬來搬去換了好幾代,使得從前如同親人秀的“街坊隊伍”支離破十碎。由於樓上樓下信的都是陌生人,防盜意識漸漸深重,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將鐵紗門換成了防盜門。也許某天你想要將一個好訊息與你的鄰居分享,正當你興高采烈地跑下樓,面對的卻是一扇緊閉的防盜門抑或一張冷漠的面孔,會不會有些失望呢?如今人們來來住住還是會與熟識的新鄰居互相問候,只不過那聲問候裡似乎少了點什麼,例如親暱。

家鄉的味道,是故居的陽臺。小時個我常常趴在陽臺上看天,可以一下午就只看一朵一朵的雲飄來飄去,不根據它們的形狀編各種各樣的故事。清風習習,吹到身上柔柔的暖暖的,很舒服。如今我依舊能趴在視窗看去,可是我卻再也找不到從前看雲時的欣悅感,同時也失去了那份耐心與科和。故居的陽臺斑斑駁駁,母親在上面擺了一盆又一盆的花,而我卻再也不能同從前那秀盡興地看天,因為新建的樓房越來越高,越來越密,擋住了一角的天空,擋住了我的視野,也擋住了那陣吹進我心裡的風。

我在這塊寶地上生活了十四年,窗外的那排不知名的樹由不及屋頂的高度到後來停滯大概也是十餘年,我與家鄉的樹一起成長。長街、青巷。歲月滄桑。家鄉的味道將用我一生的時間細細品嚐。

家鄉的味道 篇4

國一作文 ,694字

有些味道,品嚐一次便念念不忘,那邊是家鄉的味道。

老家有棵香椿樹,每到發芽時,老家就有人讓奶奶回家摘,摘來的香椿嫩葉發紅色,清洗乾淨後要一片片分開晾晒,後用鹽將香椿與蒜薹一起醃製,一道家鄉的鹹菜便自然地融入了我的生活。蒜薹有些辣總要有香椿來遮蓋一些。夾起一筷子,有辣味先衝上鼻尖再緩緩迴流到舌頭上,接著味蕾便被香椿葉濃郁的香味所擠滿。與平時吃蔬菜的感覺不同,香椿是真正大自然培育的植物。大魚大肉已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在這炎熱的夏季喝一碗溫熱的米茶,夾兩口家鄉的香椿,讓我格外滿足。家鄉就好似這香椿,在你終於捨得放棄山珍海味時,總有一盤小菜在靜靜的等著,等著你回到家鄉,品嚐家鄉的味道。

那矮牆圍著的菜園外,有一株山藥豆紮根,沒有人知道它為什麼在這安家,但所有人都會來品嚐它的味道。每到山藥豆成熟的時候,那土灰色的牆上那一片綠就格外醒目,走進些,山藥豆多到擠成了一串一串的。山藥豆不大皮又薄,食用前得放到熱水中泡一泡,手裡一捻,土褐色的皮便脫落,只留下乳白色的果肉。不脫皮時,直接洗淨熬粥,白色的米中褐色的山藥豆露些腦袋,格外可愛。當牙齒咬破皮時,黏軟的肉便被擠出,沒有什麼甜味,吃多了便覺得山藥豆織成了一片粘粘的網,網住了整個口腔。家鄉總會時不時出現一些驚喜的事物來,就像這株野生的山藥豆。家鄉總是傾盡自己的一切,讓我們獲取,讓我們享用,不求回報

櫻桃並不是家鄉的特產,可每當我吃櫻桃時,總會說;“啊,我家原來也有一顆櫻桃樹。”沒有現在賣的大,也沒有那麼甜,可是記憶的深處總會記得啊,我家鄉原來也有一顆櫻桃樹呢,酸甜的櫻桃美味了我的童年,描繪出家鄉的味道。

銘記我的家鄉,銘記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 篇5

國一作文 ,822字

又漫步在家鄉的街道,手指撫過那熟悉的墨瓦紅磚,耳畔迴響的是熟悉的鄉腔鄉韻,看周圍人來人往,心底漾出一股莫名的心安。

故鄉的清晨往往是由雞鳴開始的,天邊剛泛出魚肚白,晨練的老人,早起的小販便已開始忙碌,伴著聲聲鳥鳴,開始洗漱,踏著朝陽的光芒走向早點鋪子,忙碌的店主,排隊等候的食客,伴著空氣中的飯菜香,買來一碗胡辣湯,再配上一份水煎包,濃稠湯汁和胡辣湯獨有色香在朝陽下泛著麥芽糖般的光澤與氣味,趁熱喝下肚,額頭與鼻尖總會沁出一層細汗,感到湯汁的濃香火熱在身體中衝開一條路,從你的四肢百骸遊走而過,帶出你體內一夜的濁憊,打一個機靈,徹底醒過神來,給你一上午的動力。如果你不喜歡胡辣湯的衝辣,西大街有一個小店,乍一看貌不驚人,可是生意卻是極好,臨街支著一口大鍋,鍋內煮著羊骨羊雜,湯汁濃白,熱氣蒸騰中,氤氳出了陣陣香味,東邊的肉架上掛著幾隻宰殺好的山羊,個個膘肥肉嫩,小店中充斥著羊肉特有和羶味。自湯的滾頭中舀出一大勺肉湯,濃香中,又沒有羊油的肥膩,各種配菜巧妙的掩去了羊肉的腥羶,碗中的羊肉被切成薄薄的一片,肥瘦相宜,肉質軟爛,吹一口氣,小囁一口,再配上本地的燒餅,實乃一絕。一高外,有一家賣豆腐的小攤,爺爺最喜歡那的熱豆腐,每天下午都會特意拐去吃上一碗,配上石磨辣椒油,香椿菜汁,芝麻醬調成的醬汁,豆質細膩,漿味濃香,用爺爺話說“舒坦”。東菜市場有一家“北舞渡牛肉老店”每年過年都少不了它的登場。如果你吃膩了這些個油膩的東西,油茶、鹹豆腐腦、各種特色粥食,精美小菜,再配上舞陽特產槓子饃,也是一大特色……

說起家鄉的美食,開個頭就說了這麼多,家鄉的美食真是訴也訴不盡,說也說不完,但是具體滋味如何,還需親自品味一番才知箇中滋味。

難怪人們總說,離家再久也忘不了故鄉那一口,他鄉的食物吃再久,也品不出家鄉的踏實與暖意,小小的飲食像一根線牽著我們對家鄉的思念,愛家鄉,就是愛家鄉的味道,家鄉的味道就是這樣一絲絲,一縷縷的留在記憶中,勾起無數人的思緒。

家鄉的味道 篇6

國一作文 ,790字

家鄉的味道沒有山珍海味的材料,也沒有精美無比的外表,更多的是鄉野間那些樸實無華的味道,雖平淡無奇可卻能牽動人心,讓你感受到家鄉的風情。

記得幼時,每逢過年,便會回家中幾天。農村的新年與城市還是有所不同,少了幾分冷冰冰的水泥味,添了幾分淳樸的熱鬧味。農村新年是有趕集的,幾里路沿邊全都是各型各色的小攤,人頭湧動,叫賣聲此起彼伏。當然少不了各種美味,小時候我最喜歡叫大人給我買烤紅薯,從那煤黑色的爐子裡夾出一個來,那冒著熱騰騰的霧氣,在寒冷的冬天還可以拿在手中暖手,雖說長著不算多好看的外表,掰開來香甜的氣息迎面撲來,露出黃燦燦的肉,咬一口,一邊被燙得張嘴不住地哈氣,一邊卻又感受著那香甜糯軟的美味,這本地的紅薯就如這鄉土間的人們雖有著樸實無華的外表,可卻都有一顆熱心腸。

爸爸最愛的小食便是粉漿麵條,每次回來必嘗,坐在小攤上,看那攤主將鐵皮桶掀開,舀出一勺放進那白色的搪瓷碗裡,還在碗沿邊磕了幾下,接著手腳麻利地把旁邊小碟裡的芹菜、黃豆等佐料各抓出一小撮出來,撒在上面,再端你的面前,熱氣和著麵條的香味鑽進鼻中,令人垂涎欲滴,初入口時,味道還帶有粉漿的酸澀感,可是慢慢品嚐粉漿中豆子的香味就蔓延上來,脣齒留香。麵條的柔軟、芹菜的爽脆、黃豆的綿軟在口中交織出一種和諧的味道,就好似家鄉人民的生活,就算有再多的不如意,也依然能過的有滋有味。

我們這裡還有個習俗,吃大桌飯。初一那天每戶人家圍坐在一起。雞、鴨、魚擺滿了一桌。不僅如此,鄰里鄉親還會去送菜,每條鄉間小路上都充滿了各飯菜的香味,小孩子們就端著菜挨家挨戶的去送,末了總會得到幾顆糖。這桌上的飯菜,沒有那麼多花哨的菜式,卻是包含著一年的辛勞和鄰里鄉親們的熱情,讓人品嚐到溫暖的味道,獲得新的一年的動力。

家鄉的味道,有自己獨有的味道,從鄉野之中誕生,在家鄉人民平凡樸實的生活中昇華,融入家鄉人的情與思,成為在心頭最值得回味的味道。

品讀家鄉的味道 篇7

國二作文 ,680字

閉上眼睛,輕嗅一下,家鄉的味道是多麼純!

家鄉猶如一位大廚做出的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餚。

她擁有美麗的景色。東荊河、南門河遊園、曹禺公園、章華臺、水杉公園、興隆大壩……都是她美麗的代表。瞧!東荊河大堤上,牛兒和羊兒在遍地的草地上嬉鬧;小樹在風的吹拂下翩翩起舞;鳥兒在樹上盡情的歌唱;河水在孩子們臉上歡樂笑容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清澈。南門河遊園裡,兩艘小船在靜靜的河面上輕輕地劃過,船上年輕的女子正在嬉笑,膽大的男子捧一手河水潑向另一艘船上的同伴,好不快樂!老人們在寬闊的場地上跳著健身操,孩子們則在一旁打打鬧鬧,自由自在,無憂無慮。曹禺公園裡,一起去感悟大師曹禺先生的戲劇人生。旁邊的戲樓裡傳來咿咿呀呀的花鼓戲聲。章華臺上,碩大的宮殿記錄著悠久的歷史,漫步在貝殼路上,彷彿看到了一群細腰美女婀娜的舞姿,聞到了那醉人的酒香……

家鄉還是一座綠色的城市,這裡有“活化石”之稱的水杉樹,一棵棵高大如雲、清秀挺拔的水杉像忠誠的哨兵一樣,挺立在那兒,世世代代守衛著漢江的人民。

美麗的花兒開了,傳來陣陣香味,花兒在藍天、白雲、綠地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那樣的花香,不張揚,靜靜地瀰漫,光影浮動,時間飛逝,或許,一時的味道早已消散,但在我們的世界裡,只要心中有永遠盛開的花兒,花兒就在那裡,芳香四溢。

落日餘暉,灑在蝦街上。微風送來了陣陣蝦香。呀,又到了吃蝦的季節了!蝦的香味瀰漫著整個小城,引來無數蝦迷前來品蝦。油燜大蝦、蒜茸蝦、蒸蝦,煮蝦……工作之餘,攜家人或朋友或客人或同學前來品品蝦,這真是人生一大樂趣!

家鄉這座美麗的小城,正以她那獨特的味道吸引著五湖四海的賓朋。

家鄉的味道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49字

無論你離愛多遠無論你是否記得家鄉的一切,總有一根線把你和家鄉牽連在一起,總有一縷思鄉之情在你的腦海盪漾。那就是家鄉的味道,永遠改變不了,也永遠無法忘懷。

我的家鄉是個名不見經不傳的小鎮,居民並不多,就是因為人少,所以這個小鎮並不是那麼地富有,我離開家鄉已經摸約五年了。但家鄉的味道,卻依然清晰地刻在我的味蕊深處。這種味道,不比我在大城市吃的山珍海味,但卻有種山珍海味難以比擬,更加珍貴,更加美味的獨特感,那就是我對家鄉的深深依戀之情。

仍記得我小時候最愛吃的就是家鄉的炸圓子,這種了,是在大城市裡買不到的,即使有,也比大城市做得好吃。因為家鄉的炸圓子都用土灶,這種圓子的味道更加傳統。先將圓子放入高溫下的油鍋,當聽到圓子的脆響時,便往灶堂底下再添把柴火,讓油鍋旺起來,蓋下蓋子,過幾分鐘後,用鍋鏟翻炒,直至圓子外表酥黃,既可盛盤。每每咬上金黃酥脆的炸圓子,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圓子的圓子的美味,更多的是家鄉的味道。

還記得每逢過節時,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三三兩兩結伴而行,去街上“淘寶”,所謂的“寶”,不過就是幾塊包裝精美的糖塊,幾袋從未見過的餅乾,每每這時,我們都開心地不得了,小心翼翼地將它們分著吃了。而現在的大城市早已買不到這種小吃,家鄉的店鋪也看不到了,這種小吃,就只能成為我的回憶,永遠也抹不去。

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家鄉的味道,是我最珍的加快,千金不換。

不知不覺我走進一家小商店,店主是位阿姨,當時店裡人挺多的,我想應該可以矇混過關吧!想到這兒,我緊握住假幣的那隻手不禁加重了幾分力道。可是我很快發現,這個甩掉假幣的方法行不通;店主十分謹慎,一張錢幣,她的犀利的目光總要將它們掃一遍,彷彿任何錢幣的問題都逃不過她的眼睛。也許是因為心虛吧!我鼻頭的汗水加重了幾分,掌心的錢也被汗水浸溼,腿也軟了,隨之後退了幾步,“小姑娘,要買什麼?”我被店主叫住,她正微笑地望著我:“沒,……沒什麼,就來逛逛。”隨後,立刻跑了。經過這次失敗後,我發現這種商場是甩不了假幣的,於是,我把目光投向了路邊的小攤。

那是一位賣氣球的老奶奶。我心想:嗯!就是她了,不過老奶奶您千萬別怪我啊!於是我大步走到攤邊,來三個氣球吧!”我順便將假幣給了她。呼!終於可以擺脫了假幣,“小朋友!”我以為她發現了錢幣是假的,但誰知她卻說:“我身上的零錢沒帶夠,這50元還你,氣球你先拿著,我一直都在這路上,等你遇見我後再給錢吧!”我心裡十分感動。她那麼信任我,我這樣騙她,是不是不太好啊!於是,我連忙拿出口袋裡的零錢:“我還有零的!”匆匆付了錢就走了。在路上,我的手不在意碰到了那50元錢,我忽然想起了爸爸那堅定的目光,三下五除二,將假錢撕成了碎片,手也不自覺放開氣球。看著氣球和紙片在藍天飛舞,我的心裡愉悅極了。

外面的天空好藍啊!

家鄉的味道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393字

湖南味道的獨韻,不是外鄉人能夠輕易體會的。而家鄉的味道,更多的是一份思念與牽掛。

喜歡吃邵陽米粉—它代表了家鄉人的做事風格:圓潤,爽快。它讓人喜愛,也另許多人不解:為什麼其他地方的人就做不出這爽口的味道呢?這是邵陽家鄉菜,是邵陽所獨有的味道哪……

多少孩子愛吃的肯德基,對於我來說,華而不實。喜歡吃爸爸做的土雞,那是一道鄉情濃溢的菜.它代表的不僅僅是一份菜餚,更是一份濃濃的父愛。

在鳳凰遊玩,一個偶然的機會,品嚐竹筒飯。上了半桶飯、土豆絲和炒肉,拿起筷子,嚐了嚐,又放下。

我想,終究不是家鄉味吧。

也許,越是喜愛家鄉,越是沉迷家鄉,就越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對於外鄉菜,味覺也就在菜上靜止了吧。平時,味覺不是時常跳動著的麼?

我懂了,終究不是家鄉菜啊。

家鄉菜,你樸實無華,卻獨具韻味;你與眾不同,我必將以殊為榮。

邵陽啊,我愛你。不僅僅是味覺上的跳動,更是發自內心的喜愛。

家鄉的味道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633字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全國各地都有屬於自己家鄉味道的美食。北京有烤鴨、天津有狗不理包子、安徽有臭鱖魚、西安有羊肉泡饃、杭州有西湖醋魚……可我還是最喜歡家鄉的一種美食—食餅筒。

食餅筒雖然吃起來香香的、糯糯的,但是製作的工序卻十分繁瑣。今天我將和奶奶一起製作獨屬台州味道的美食—食餅筒。如果我們全家要吃上食餅筒,就連像奶奶這樣的大廚都要忙上大半天,買各種各樣的菜,攤薄薄的餅皮,炒各式各樣的菜。

一大早,奶奶就開始忙碌起來。等鍋一熱,奶奶用油在鍋面擦了一遍,只見她熟練地抓了一小把漿糊似的麵糰,用手均勻地平鋪在平底鍋上,不一會兒,一張又薄又軟的餅皮就做好了。接著第二張、第三張……

做好餅皮,奶奶又熱火朝天地炒食餅筒所需的餡兒。那紅的是胡蘿蔔、黃的是土豆絲和雞蛋、白的是山藥和茭白、粉的是豬肉和雞肉、綠的是豌豆和蠶豆、青的是蒲瓜……像是食物在聚會,不用吃,看了就會讓人流口水。

終於到了包食餅筒的時候了,我興奮得直搓手,畢竟這是我和奶奶一起做出的美味啊。我小心翼翼地將餅皮攤開,用筷子挾了些金燦燦的雞蛋絲和土豆絲,近看猶如一條鋪滿金色樹葉的小路。我再在上面放上山藥和茭白,又變成一片雪地;添上小片雞肉宛如雪地裡綻放的梅花。餅皮裡的東西漸漸放滿了,你瞧!它從原來的“瘦小個”變成了一個又白又胖的“小胖子”,咬上一口那種油而不膩的香味,那種沁人心脾的滋味,刺激著我的味蕾,勾起了我的食慾,真是百吃不厭。

味道還是家鄉的好,食餅筒簡直是人間美味。

家鄉的味道 篇11

國三作文 ,623字

談起我的家鄉,宿遷。很多人一定不知道。但如果說起項羽,一定有很多人知道。沒錯,宿遷就是項羽的故鄉。其實,我們宿遷的煎餅和蘿幹也很有名的。

記得小時候,外婆每次去三姨家,總是要帶上煎餅和蘿幹。煎餅是外婆親手做的,蘿蔔乾也是自己家種的蘿蔔醃的,那時,我常說外婆小氣,大老遠的去女兒家,竟捨不得買點像樣的東西。直到後來我才知道,三姨遠嫁到鎮江,什麼都不缺,就是惦記著家鄉的煎餅蘿蔔乾。所以,每次聽說外婆要去鎮江,三姨總要打幾遍電話來提醒外婆。親朋好友總笑她沒有富貴命。面對大家嘲笑。她卻說,我吃著這煎餅,蘿幹總有一種家鄉的味道,這味道是什麼地方都來模仿不來的。其實,我知道,三姨是想記住那些年的苦日子。聽媽媽說,那時外婆家七口人,全家七張嘴全靠外公捕魚為生。日子很艱難,就靠那些不值錢的煎餅填飽肚子,沒有那些煎餅,他們不可能熬到今天。

現在,科技發達了,機械煎餅代替了傳統的手工煎餅,我現在特別懷念小時候。那時,外婆做的手工煎餅是最快的。我最愛吃剛做好的煎餅,脆脆的,薄的像張紙,再卷著蘿幹吃,特別香,特別韌。吃過一張煎餅,不把你的牙墊的發酸才怪。

直到現在,煎餅依然是我們宿遷人不可缺少的主食。一些老人,牙齒都掉的差不多,依然喜歡吃煎餅。記得有位老師告訴我們,他去南京上學時,帶了一些煎餅,外邊的人不知道那個東西叫什麼,嘗過發現挺好吃的,就說,你們宿遷人真有意思,連紙都做的那麼好吃!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相信會有更多人知道我們宿遷的煎餅,並喜歡它的。

家鄉的味道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430字

家鄉的味道是一種令人難以琢磨的味道,那味道是香的,是甜的。我的家鄉在碭山,這裡盛產酥梨,那是一種怎樣的味道?

春天,梨花開了,一朵朵雪白的梨花猶如潔白無瑕的雪花,飄落在梨樹上,像是給梨樹穿上了潔白的紗裙。一陣微風吹來,花瓣紛紛飄落,落在地上,像鋪了一層潔白的毛毯,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梨花如靜女,寂寞出春暮,引得全國各地的遊人千里迢迢來這裡觀賞。

秋天,梨樹上的梨子已經成熟了。黃澄澄的梨子掛滿枝頭,一口咬下去,清脆、香甜、可口,令人回味無窮。家鄉的酥梨曾經是清朝年間,乾隆皇帝最喜歡吃的水果之一,它有潤肺、化痰、止咳、降火等功效。科學家和醫師把酥梨稱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和“全科醫生”。梨子的味道既香甜又能治病,真是兩全其美啊!另外,梨子的果肉有生津、潤燥的功效,所以它還有一個稱號是“百果之宗”。

家鄉的味道總是說不盡的,它散發出淳樸清新的氣息。你有機會一定要到這裡來,一定別忘了品嚐這裡的特產—酥梨。

我愛我的家鄉,更喜愛家鄉這獨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字
家鄉的味道作文600字https://wWw.ZuoWen8.com/a/293375.html

家鄉的味道 篇14

國一作文 ,736字

家鄉的味道是說不清的好聞,每個人的家鄉,味道都不一樣。

我小的時候覺得南方是充滿了“下雨的味道”,便猜測北方一定是充滿了“太陽的味道”。

“下雨的味道”便是我家鄉的味道之一,哦不,可不是下雨天大樓裡的溼臭味兒,是在農田裡的清香,湖畔邊的水香,果園裡的花果香,“城裡呆著的人沒到過農田裡可真是他們極大的損失!”我記得我小時候說過這麼一句富有哲理的話。真的,我到現在也這麼覺得。現在上海不是有一個“氣味博物館”嗎?喏,這裡有現成的一大片一大片香氣,純正的香,吸不完的香,在博物館裡你怎麼吸也吸不夠;到我們那兒去,你泡在農田裡、湖畔邊、果園裡,怎麼吸都吸不完,想怎麼用你的鼻子就怎麼用,不受任何約束。

“太陽的味道”也不難—其實就在晒完被子後被子的味道,但是這裡又不一樣了!我們老家喜歡把被子放在一種清香的植物編織的筐筐上,於是,被子除了“太陽味兒”還有清香味兒,晚上睡覺可以安神。

說到清香,我們那兒還有一種特別香的草,味道有點像艾草(估計是嫩的艾草苗苗),拔下來,剁爛,和麵團和一塊,變成了綠綠的麵糰,然後像包餃子一樣把它裹住餡兒(餡有很多種,鹹的、甜的、肉味的、芹菜味的等等。我最喜歡“芝麻糖漿餡”的),皮要厚,這樣才會有嚼勁!下鍋……好了,不管蒸的、煮的,還是炸的,出鍋後就可以享用了!可好吃的了!那嚼勁,吃一個餃子要花我兩三分鐘呢!吃起來有獨特的香,整個氣管都是這味兒!

不用說,我家的菜油—那可是“老好了”!金黃金黃的菜油半透明的,就像化了的黃金,真叫人又想奪過去,又怕從指尖逃掉。它也有香,油本身的味不濃,但是你知道嗎?用菜油燒菜,香氣可以從九樓飄到一樓呢!用它燒的菜格外的香!

嗯!一聞到這些味道,彷彿我又看見外公在燒柴,外婆在做青餃……

我愛家鄉的味道 篇15

高二作文 ,1006字

家鄉的味道,總有一種他鄉不能超越的美。一年四季,家鄉的景色與味道也隨之變幻。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雖然詩句簡單,但字裡行間無不流露出春季的景色,而腦海中家鄉的春季不正是如此嗎?早春時節,鳥兒在枝頭歌唱,春姑娘將一片新綠灑下大地,大自然經過一場“綠色風暴”的洗禮後,樹木之間盡顯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春雨後,春筍從土壤中探出頭來,貪婪的吮吸這初春時的空氣,使我們深切地感受著生命的活力;隆隆作響的雷聲,彷彿在剎那間驚醒了做夢的動物,慢慢從“家”中出來,又開始了新的生命的延續;人們開始了新一年的辛勤勞作,此刻,詮釋著家鄉味道的詞叫著“活力”。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家鄉的夏季正如此詩泛著一片濃濃的花意。大街小巷、田野山地,無不遍地紅花,映出家鄉一片奼紫嫣紅的美景,嬌豔的荷花在池中隨風而舞,似一位妖嬈的舞者,嫵媚的賣弄著修長的身軀,使賞花之人無不為之傾倒;四周被青山環繞,夏季時更顯耀眼,深綠色的樹葉擁于山間,陽光下更覺壯觀,細看之時彷彿能看見它那精緻的紋理,欲滴的顏色。在這個悶熱的時候卻有嬌豔的花朵可賞,青翠的林葉可觀,還有什麼可以比這更快人心的事呢?於是,我知道了家鄉夏季的味道,那是“多彩”。

每當秋風乍起,不禁憶起一句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句詩常常使我夢迴香山,那火似的激情正映襯了家鄉的秋季。在這個豐收的季節裡,那田野中的稻穗釋放出金色的光芒,農民伯伯即使額頭上的汗珠累積得再大、再多也無法阻止他們激動地心情,他們愉悅的收割著自己艱辛所培育出的果實,家鄉的人總是這樣的辛勤,這樣的歡快,這樣的容易滿足,如果用一個詞來表形容家鄉秋季的味道,那莫非“激情”了。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家鄉多情的冬天雖無法達到這種程度,但下雪時分,白茫茫的一片就成了一個天然建造的遊樂場,這一下子就成了孩子們的天地;機靈古怪的孩子們有的在打著雪仗;有的在堆著雪人;有的在雪地中塗鴉。一幅幅美麗而又生動的冬日景象被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所創造。因為有了孩子們的微笑,所以家鄉的冬天不再寒冷,此時,我又嗅到了家鄉的味道—“童趣”。

家鄉孕育了眾多的親人,他們對我的呵護與關懷使我難以忘懷。失敗時他們給予我鬥志;困惑時他們指引我正確的道路;放棄時他們給予我永不衰竭的力量。親情的味道播撒於這片家鄉的土地上,使我深深的愛著這片土地,愛著我的家鄉—甜美的旌德。

家鄉的味道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664字

家鄉的味道是道道美味的食物、家鄉的味道是種種節日的習俗、家鄉的味道是一處處美麗的風景、家鄉的味道是一種種令人難以忘懷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香

在我們記憶中,家鄉的食物有肉鬆,肉鬆骨頭,豬油,米花糖……其實我最喜歡吃的就是我們太倉的肉鬆骨頭了。在小時候,我每次去超市是,不奔向零食,不奔向玩具,而是徑直甭想買肉鬆的地方,而是一買就要買幾袋。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的開啟包裝。剎那間,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把我誘得口水流下三千尺,奶奶見我想吃,就特地為我煮了一鍋白米粥。我一下子就吃了兩碗,讓我直打飽嗝。

家鄉的味道—鬧

要說家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家鄉的習俗了。每年的端午節,金倉湖就會舉行一場盛大的划龍舟比賽。比賽還沒有開始,人們早早的聚集在湖邊,等待著比賽的開始。比賽開始了,十幾只龍舟一個接著一個出發了。船上的人們個個頭戴紅巾,身穿背心,一個個奮力划著龍舟,頭上豆大的汗珠一滴滴流下來。前面打鼓的人喊著響亮的號子,使人們越劃越有勁,他們互相追趕著,路旁的人們無不稱讚,歡呼!

家鄉的味道—美

現在,放眼望去,處處都是摩天大廈。

可我的家鄉依然是白牆黑瓦,處處可見鄉村的樸素的氣息。春天,燕子都來搭窩築巢。夏天,知了,青蛙都歡快的唱著一首首屬於夏天的歌。秋天,放眼望去,果樹上結滿了一個個果實,回贈人們一年的付出。冬天,寒風吹來,給人一種特別的感覺。

家鄉,是我從小生根發芽的地方,是我度過美好童年的地方。即使將來我身處異鄉,我也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家鄉,直到永遠。我愛家鄉,愛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3字

我的家鄉,總是會有許多記憶深刻奇妙的味道,只要聞到了,就會勾起許多以前的美好回憶。

在田野裡,在橋頭上,處處都有小孩們的歡聲笑語。走進家門,一股飯菜的香味兒撲面而來。哈!真不出我所料,今天還是吃美味的番茄青菜蛋湯;這番茄,是自家後院裡面種的。這青菜,是我去自己的一塊小小的“田”裡剛拔出來的。雞蛋就不用說了,那當然是輕快的老母雞們下的。這湯都是用大自然給予我們那新鮮的“禮物”做的,怎麼能不好喝呢?

吃完飯菜,我便走到了它們的“原產地”—自由的菜園子裡。

在這個看似井井有條的園子裡,其實這些蔬菜們仍然無拘無束,自由生長。那西紅柿願長多高就長多高;黃瓜願往哪繞就往哪繞,願意開幾朵花,就開幾朵,願意結果,就結果;一對花蝴蝶飛過高高的牆頭,又落到一朵豔麗的雞冠花上,誰也不知道它們到底要去哪兒。我呢,看見果園裡棗子熟了,便抓起小竹竿捅下來,咬一口,水靈靈,脆呼呼的,味兒特甜,讓我吃了還想吃。

每逢重陽,我心靈手巧的親婆就開始做重陽糕。她做出來的重陽糕香甜軟糯,每嘗一口,都有一股甜湧上我的心頭。

在我的家鄉里,有的不只是實物香甜的味道,在我看來,果香,菜香都是一種純真的味道,那就是幸福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7字

家鄉的味道是什麼?家鄉的味道是羊肉的鮮美,家鄉的味道是那祭祀時的精心的物品,家鄉的味道是那沙溪古鎮的青磚紅瓦。

我的家在雙鳳,那裡的經典就是羊肉面,我愛那家鄉的味道!羊肉面的面幾下就出來了,再加上幾塊羊肉,澆上一些紅色的湯汁,這就是羊肉面。小時候,我一直纏著大人們讓他們帶我去吃羊肉面,每次當我把一碗羊肉面吃下去的時候,心裡總是想著,下次我會在什麼時候再吃到羊肉面呢?因為羊肉面的肉實在是太美味了。

後來,我們自己養羊吃了,每一次當羊肉面吃完的時候,總是想連線著再吃一碗,再吃一碗,根本不想停下來。我有時還幻想要我每天都可以吃到這麼鮮美的羊肉面該有多好啊!然而現在在太倉已經吃不到那種原汁原味的羊肉面了,只有在雙鳳還有那種家鄉的味道了。家鄉的味道就是那原汁原味的羊肉面。

每當到清明節的時候,我的父母和我的爺爺奶奶就會去掃墓,一定要帶著一些自己親自做的糕點之類的東西,來祭祀他們的祖先。在現在,人們大都是用幾十元直接買來一些糕點和花來祭祀他們的祖先,就這樣草草了事了,似乎祭祀是一種形式,而不再發自內心的重視。而在以前,大家都是自己做饅頭來祭祀的,他們把剛剛蒸好的白白胖胖的饅頭給他們的祖先,雖然沒有現在的東西那麼的精巧,但卻有最真摯的感情。家鄉的味道就是那祭祀時的用心。

沙溪古鎮的老街是人們去沙溪古鎮必去之地,那裡面有幾座銅像,那些銅像是很早以前的,這些銅像上都帶有一絲歷史的悠長的味道。這些銅像有的在拉著麵包車,有的在哪裡玩耍著,看起來像是在玩捉迷藏,有的在那裡吸著煙,那蒼老的臉上透露著人生中的坎坷。在老街的兩旁,屋子仍是十分老舊的樣子,仍然保留著那古老的氣息。家鄉的味道就是那沙溪古鎮的古老氣息。

家鄉的味道永遠瀰漫在心間。

家鄉的味道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8字

朝如青絲,縷縷飯香環繞在身旁。對我來說,家鄉並不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地方,而是一個值得你去想的特別的地方。那兒的美食,那兒的習俗,那兒的風景。

我啊!最喜歡我家鄉的雙鳳羊肉面了。小時候總會到小區門口的羊肉麵館吃麵。那兒只有冬天才開。春天了,就租給別人燒龍蝦了。那時候我不愛吃飯,一碗麵總得吃一個小時,冷了,再讓他們幫我熱一下。羊肉鬆軟多汁,味道濃厚無比。那一碗紅湯,已經成了我心中羊肉面應有的味道,鹹鹹的,甜甜的,油而不膩。總之,我年年都去那兒吃,“滋溜”面細長柔滑,以至於入口即化的感覺。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記憶。

我記得的最深的地方便是太倉公園。小時候,我就在那裡玩,碰碰車、摩天輪、小飛機……都是我兒時最愛玩的東西。那時,金倉湖還沒有建造出來,每個星期都得到哪兒去轉一轉,玩一玩,那兒的路,我記得比我小區都深。

每到大年初五,我們太倉鞭炮總是放得最多最響的,為什麼呢?因為在這一天,財神乘著他的豪華大橋從天宮到這兒來上班了,從十一點開始,外面便熱鬧非凡。

從小開始,親公,親婆就對我說土話。所以,最初我練了一口流利的太倉土話。因為我鄉下在板橋,所以說的是板橋土的不能再土的土話了,雖然現在說不溜了,但聽見那土話,頓時覺得回到了小時候,回到了親公親婆身邊。

晚霞如夢,家鄉太倉承載著我美好的回憶。

家鄉的味道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63字

家鄉,是我童年全部的記憶。提起家鄉,總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流淌。家鄉的味道,更是令人回味無窮。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我們家鄉最具特色的食物就屬肉鬆了。肉鬆既可以作為主食,也可以當零食吃。我個人比較喜歡把肉鬆作為主食,太倉人喜歡在早上喝粥時吃肉鬆。肉鬆呈黃色,十分柔軟,入口即化,深受人們的喜愛。這就是家鄉的味道—肉鬆的美味。

每個地方過春節的習俗都不一樣,我們家鄉過春節的習俗雖然很普通,但依然很溫馨。每次到春節,奶奶會買好餛飩皮,切好肉,然後召集一家人前來幫忙,大家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的。小孩子還不會包餛飩,仔細地看著大人們包餛飩的動作,認真地學著,每當孩子包出一個完好的餛飩,大人們都會稱讚她,這時,被誇的孩子總是害羞地低下了頭,大人們便哈哈大笑起來。晚上,大家坐在一起吃著自己包的餛飩,心裡美滋滋的。這就是家鄉的味道—春節的溫馨。

我們太倉雖沒有舉世聞名的名勝古蹟,但也有許多美麗的景色,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沙溪古鎮了。小橋流水人家,一片古色古香。漫步在古鎮,總能聞到一股水香,耳邊常常傳來一聲聲鳥啼。古鎮裡很安靜,我放輕了腳步,生怕這腳步聲破壞了這難得的靜謐。這就是家鄉的味道—古鎮的寧靜。

家鄉的味道是一種食物、一種習俗、一道風景……它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裡,無法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