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老豆腐相關作文20篇

家鄉老豆腐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3字

我們家鄉的老豆腐氣味濃香、味道獨特、遠近聞名。

關於家鄉的老豆腐,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呢!古時候有個小女孩,她的家裡是世世代代做豆腐的。一天,她幫爸爸做豆腐,可是不小心把做豆腐的一種工具弄丟了,眼看著即將做好的豆腐變成了豆腐湯,她的爸爸又急又氣,於是把她趕出了家門。正巧被路過的劉備看見了,劉備問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便買走了那些豆腐湯兒,並給了小姑娘幾個銀元。

劉備回到家中,看著這又白又嫩的豆腐湯,丟了實在可惜,當時只是為了那個可憐的孩子,不再繼續受到爸爸的責備,也沒想那麼多。於是他靈機一動,在豆腐腦上點上幾滴香油,吃了一口,覺得很好吃,隨即取名為老豆腐。

就這樣做老豆腐的手藝一代一代傳下來,它的做法也一步步得到了改善,選豆、(對於豆子的選擇非常嚴格,必須是飽滿的,色澤鮮亮的,)洗豆、打豆漿、過濾、沉澱,白白嫩嫩的豆腐腦就做成了。再點綴少許的韭菜花,麻汁醬油各幾滴,美味的老豆腐就做好了,真的是讓人垂涎三尺啊!

老豆腐是一種老幼皆宜的小吃,對於老年人來說它是一種最好不過的食品了,入口即化,讓人回味無窮;也是我們小孩的最愛,如果幾天不吃的話,就會饞的直流口水,拿起勺子細細的品一品,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我們家鄉老豆腐做的最好的,要數王記老豆腐,它遠近聞名。每逢我們這裡趕集,十里八村的人都會來嘗一嘗,出門在外的遊子回到故鄉時,第一件事也是去王記老豆腐店喝上一碗老豆腐,以表達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怎麼樣,聽了我的講解,你們是不是也開始饞老豆腐了呢?快來我的家鄉喝一碗老豆腐吧!我們時時刻刻歡迎您的到來!

家鄉的豆腐乳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499字

我的家鄉活龍坪地處神奇的北緯30°,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世居於此的土家人民心靈手巧,用無窮的智慧創造出了許多獨具特色的美食。

說起家鄉的美食,那可真是數不勝數。既有香甜可口的包穀粑,還有酸辣多汁的臭豆腐,更有滾燙美味的油茶湯,然而,我情有獨鍾的卻是讓人垂涎三尺的豆腐乳。

豆腐乳俗稱黴豆腐,風味獨特,製作工序較為複雜。先是用本地出產的優質黃豆,用石磨精心磨製成大概1。5釐米的豆腐胚,置於鋪有從山上採摘的“豆豉巴葉”的竹筐中,再找一個溫暖的角落,進行28至30天的發酵。待豆腐胚上長滿白色的黴菌後,就要進行調味裝瓶。一般用竹筷夾著一砣一砣的豆腐塊放進優質包穀酒裡消毒,然後放進辣椒粉裡滾一下,讓豆腐裹滿調料。最後將豆腐放進乾淨的罈子或瓶子裡繼續發酵併入味。一星期後,夾出豆腐乳,澆上木姜油或香油,就可以做餐桌小菜或夾在饅頭裡吃了。

家鄉的豆腐乳是繼承咸豐縣唐崖土司傳統工藝打造,精選優質原料和名貴天然香料精心配製,產品地質細膩,香醇可口,味道鮮美,回味悠長,是居家待客,饋贈親友之傳統佳品。

如今,這一獨具地方特色食品,正隨著家鄉唐崖土司皇城申遺工作的開展而聲名遠播,相信終有一天她會香飄九州。

家鄉的豆腐花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7字

“叮鈴!”“叮鈴!”“賣豆腐花嘍!”

這是在我記憶深處賣豆腐花師傅的聲音。每當這個聲音傳遍整個村莊,我總會纏著媽媽給我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豆腐花。

我高興地拿著媽媽給我的瓷碗跑了過去,還沒到那兒,我就聞到了一股豆腐的清香。我對賣豆腐花的老爺爺說:“來一碗豆腐花。”“好的。”老爺爺一手拿一把大勺,一手掀開鍋蓋,頓時一陣熱氣撲面而來。老爺爺嫻熟地掏了一勺豆腐放進碗裡,隨後又抓起一把紫菜放在豆腐上,再一手抓一把開洋,一手抓一把榨菜絲,一起撒在上面,這時的豆腐已經從平淡的白色變得五顏六色,非常漂亮。然後再舀一勺醬汁澆上去,放一大勺白糖,最後點綴上一些鮮綠的香菜,如果愛吃辣的話,還可以澆上一勺紅紅的辣油,就更美味了。這時,豆腐花就做好了。

先仔細觀察一番:白嫩的豆腐上是五彩斑斕的調料,紫色的紫菜,黃色的榨菜絲,白裡透黃、黃裡透紅的開洋,加上棕色的湯汁與鮮綠的香菜,上面還漂著紅色的辣油,簡直是一幅精美絕倫的畫卷。

再細細地品一口豆腐,它極其富有彈性,再加上豆腐與湯汁已經融在一起,一口下去,豆腐爽滑的口感中流露出了醬汁的味道。它鹹而不減鮮味,甜之又不膩。開洋增加了一些鹹鮮味,榨菜絲又加了一絲辛辣,紫菜又增加了海鮮的味道。嘗一口湯,即鹹又甜,鹹是因醬油,而甜又因白糖,齒脣間還流露出一絲絲醋的香。千百種不同的味道被做豆腐花的師傅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真是讓人讚不絕口。

不一會兒,一碗豆腐花已經下了肚,但豆腐的爽滑,湯汁的味道還停留在口中,讓人回味無窮……

這就是家鄉的豆腐花!

家鄉的豆腐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3字

“色比土酥淨,香愈石髓堅;味之有餘美,五食勿與傳”。你可知道這首詩誇的是哪種美味佳餚?告訴你吧,那就是一塊塊潔白如軟玉、細嫩如凝脂的上佳食品—豆腐。

一說起風味獨特、質地優良的豆腐,就不由地想起豆腐的創始人—淮南王劉安。早在二千多年前,劉安和八公在人傑地靈的壽春城北山上煉長生不老之靈丹妙藥,不慎將石膏點入人丹母液即豆漿之中,經化學變化,成了豆腐。豆腐從此問世,以白如玉,嫩如脂,聞名遐邇。可惜當時沒有發明專利這一說,否則劉安就是不做王侯,也可以憑此專利賣錢或自己開個豆腐公司了。

淮南的豆腐以色、香、味、形俱佳,為華夏一絕。至今,豆腐製作的菜餚已有數百種了:珍珠豆腐晶瑩光亮;芙蓉豆腐蓬蓬鬆鬆,如脂如膏;麻婆豆腐紅白點點,似花競放;拔絲豆腐光澤耀眼,色如風楓……夾一塊放進嘴裡,鮮汁盈溢,滿口馨香,別有一番風味。

豆腐不僅形狀各異,它的營養價值也是很高的哩!豆腐的蛋白質含量就是數一數二的。常吃它,你的面板就會像豆腐一樣細嫩光滑。尤其是我們淮南的豆腐,精選八公山特產的優質黃豆和珍珠泉裡含有多種礦物質的水,在八公山青石做的磨裡磨,所以做出的豆腐可謂舉世無雙!

淮南豆腐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豆腐文化節就是在淮南舉辦的,今年已是第十一屆了。它讓外地人更好地瞭解淮南,瞭解豆腐,讓我們家鄉特產—豆腐在世界飄香。

我愛家鄉的豆腐 篇5

狀物作文 ,529字

豆腐包——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早餐了,沒有“之一”。別看它名字叫的有點低調,它可是我的家鄉嵊州的名小吃之一哦!

豆腐包一般只有兵乒球大小。剛包好的豆腐包就像百褶裙上未展開的褶皺,繼續保持著它一貫的低調作風,不僅不好看,甚至還有點醜。倘若你從上往下看,就像老奶奶的臉,又幹又皺,不認識的人頂多以為只是普通的小籠包。可它卻不爭也不辯,只是靜靜地等待著,彷彿在等待著伯樂的到來。

豆腐包是隔水蒸的。隨著溫度的升高,你會發現未展開的百褶裙上的褶子正在慢慢展開。豆腐包終於舒展開自己的身子,然後再慢慢變鼓變鼓,直到鼓成一個蒙古包,豆腐包便熟了,陣陣香氣隨之迎面撲來。

吃豆腐包也是有講究的:先用嘴脣輕輕地碰一碰,感受一下溫度;再小小地咬上一口,吮一吮這豆腐包的鮮味;然後就可以將冒著熱氣的豆腐包全部塞進嘴裡,體會那種嘴巴被美食塞滿的滿足感——豆腐包必須熱的吃才好吃。剎時,一股微辣的味道在舌尖跳舞,但很快,舌尖上又會被另一種感覺所佔據——熱。也許正因為熱氣騰騰,才讓吃豆腐包變得過癮至極,吃完了還想再吃一個,根本停不下來。

我愛外表低調內心火熱的豆腐包,那是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豆腐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9字

在中國,美食可以隨處都能見到,既然有美食,當然也有醜食了。

記得在一年級的時候,有幾個同學的家長約著一起去黃山遊玩,當然也少不了我了。來到黃山的某個景點後,我們所有人都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我和爸爸到處晃悠,走到一座城牆旁,只見到處是小吃,有燒烤、手抓餅、冰淇淋……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一個店鋪前,店鋪裡不時傳來臭氣熏天的味道,再看看店鋪的門前,黃色的廣告牌上映上了一行醒目的紅字——毛豆腐。

我上前走了過去,對那叔叔說:“叔叔,我要一份毛豆腐。”“好嘞!”那叔叔爽快的答應著。不一會兒,一份熱騰騰的毛豆腐就在了我的手中。我聞著它,有一股臭臭的味道,黃黑色的豆腐上還長著一層厚厚的白色茸毛,因為是油煎的,所以還能聽到豆腐上那“滋滋滋、滋滋滋”的聲音。

我迫不及待的用筷子夾了一塊毛豆腐“啊!”一口咬去,滿口都是油,臭的我頭暈,連忙吐起來,我哭著說:“這毛豆腐怎麼這麼臭啊!”“舌尖上的中國”電視上說著那麼好聽,沒想到毛豆腐這麼難吃!我發誓,以後再也不吃了。

而關於毛豆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從前有一個窮人在乞討的時候,發現碗裡還有幾個銅幣,便買了一塊豆腐。幾個月後,豆腐上長了毛,便用火烤了烤,後來,便成為當地有名的小吃——毛豆腐。

一份美食,一個故事,一個經驗,一份美味。儘管我不喜歡,但它不失為一道名品小吃,很多人到了黃山都要品嚐當地的美食——毛豆腐。

家鄉的豆腐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658字

白白的,軟軟的,不凹凸,口感細嫩邊角完整。吃起來醇香無雜質,無異味,很爽口,令人回味無窮,而且全身是寶,這就是我家鄉的一道美食——豆腐。

說起家鄉的豆腐可謂是家喻戶曉、遠近聞名。也許有人會說不就是一塊普通的豆腐嘛,哪有你說的那麼誇張?不錯,豆腐在日常的生活中確實很普通,但它卻是老百姓日常離不開的一道菜餚。家鄉的豆腐之所以出名,並不是說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是家鄉的豆腐歷史悠久,和家鄉遠近聞名的王家大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它承載著人們對歷史的回憶和對勤勞致富、誠實守信的晉商精神的認可。豆腐能做的菜品各種各樣,可謂是應有盡有,而且個個“色”“香”“味”俱全。比如我們家鄉的家常豆腐,那個顏色真是鮮豔了,看著就有食慾,而且吃進去有媽媽的味道,讓人很溫暖。我問了一下奶奶豆腐的生產過程,奶奶告訴我豆腐有兩個步驟:一是將大豆用磨盤製成槳;二是豆漿在熱與凝固劑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份的凝膠體,即豆腐。看似簡單的工序,卻凝聚著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一般的豆腐多為黃豆、黑豆和花生等含蛋白質較高的豆類製漿。也有綠豆豆腐、橡皮豆腐等比較另類的豆腐。

豆腐的營養價值較高,含鐵、鉀、銅、鈣、葉酸、維生素等。每一塊豆腐裡都含有大量的高氨基酸和蛋白質,使之成為很多的營養補充食品。豆腐脂肪的百分之七八十是不飽和脂肪酸,豆腐還可以補中益氣、清潔腸胃,可謂渾身是寶。

豆腐真是食物中的營養品,藥品中的美味品!我愛你,家鄉的豆腐!

家鄉的豆腐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1222字

“好香啊!”一回家,我丟下書包直奔到廚房,原來媽媽又在炸臭豆腐了。看著媽媽手持漏勺,全神貫注地盯著油鍋裡翻滾著的臭豆腐,我的心裡不禁泛起了一絲絲期待,感動和心疼。

從我記事開始這道菜就常常出現在桌上,在各種美味的氤氳中,這醜醜的臭豆腐顯得格外不同。你瞧,方塊形的灰黑色的表皮,被媽媽炸得略顯金黃,都說咱們中國美食講究“色香味俱全”,可這色真的是其貌不揚,聞一聞,一陣奇怪的味道,“香”似乎也不大談得上,“味”嘛,每次我的媽媽都吃得津津有味。

小時候的我倍感好奇,不清楚媽媽為何一直做這麼“臭”又難看的菜,我每次都只是看看,筷子卻遇到它就繞道走。一次看著媽媽吃著一塊臭豆腐,享受地眯起眼睛,我終於忍不住問:“媽媽,臭豆腐真的這麼好吃嗎?”“嗯,不僅好吃,而且臭豆腐還有來歷呢?”不過一說到故事我就更來勁了,便纏著媽媽說故事。媽媽拗不過我,便開始娓娓道來:“相傳康熙八年,王致和考狀元,屢次不中,為了維持生計繼續復考,就在“安徽會管”內做豆腐賣,可是正值盛夏,豆腐剩了好多沒賣出去,倒掉太可惜,突然想到家裡以前會做醬豆腐,於是把豆腐切成小塊,加上鹽和花椒封在壇中,時間一長才想起來,趕忙開啟罈子,臭氣撲鼻而來,豆腐全變成綠色了!他自己嚐了嚐,味道卻鮮美無比。不過再好吃也沒你曾祖母做得好吃,總覺得缺少了什麼?”

說到這裡,媽媽突然陷入沉思。其實我似乎知道她在想啥:每次回老家她都會纏著曾祖母做這道菜,邊吃邊和曾祖母談笑,感覺那時的媽媽像個天真的孩子,無憂無慮。媽媽經常說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父母也不在身邊,她就跟著曾祖母一起在湖南老家生活,那時候不像我們現在有那麼多好吃的,每次想吃零食時,曾祖母總會笑著喊她“小饞貓”,然後樂呵呵地為她做一道臭豆腐用來解饞,臭豆腐是媽媽同年最美好的回憶,夏天坐在竹椅上邊吃邊聽曾祖母講故事,冬天圍在灶前邊吃邊聽故事,帶她一起做農活……但是自從曾祖母去世以後,她便開始自己做,每一次做臭豆腐,媽媽總會特別專心,特別入神。我知道那一塊一塊鼓鼓臭豆腐裡包裹著全是她兒時的回憶,承載了她對曾祖母的思念!

一塊臭豆腐混和著曾祖母對媽媽的愛,現在又傳遞著媽媽對我的愛,我突然覺得這“醜醜”的豆腐格外好看。聽著媽媽的話,我不自覺地夾起一塊臭豆腐,豆腐一入口,香酥可口,咀嚼時醬汁順嘴流淌,剎那間嘴裡充滿微妙的“臭香”,配上絕妙的湯汁,撒上芝麻,真是人間美味!

哎呀!說了這麼多,不好意思,要失陪了,因為又有臭豆腐出鍋了!我這個“小小品嚐家”要去品嚐的佳餚了!先不跟你們講了,下次再見!

家鄉老橋 篇9

國二作文 ,670字

橋字是一個很熟悉的字眼,我國大部分的風景都少不了橋,我國古代橋樑的藝術風格首先表現在造型上,如曲線的柔和多變,其次,我國古析十分重視與環境的協調,由於橋的存在增加了環境的美,第三,我國古代橋樑的藝術風格還體現在附屬建築和石作雕刻上,許多古橋上都有橋屋,亭閣,欄杆以及牌坊等。

家鄉的那座老橋,且不說藝術風格,它的建造分明就是用幾塊石板拼湊而成的,橋面上也沒有任何欄杆之類的裝飾,而且十分狹窄,每當走在上面,心裡都會產生一種恐懼,所以我希望能有條船,我寧願乘船過去,也不願小橋上走過去。因此,老橋在我眼裡是可有可無的,它年事已高,怎能經受住風雨的摧殘呢!我多麼期望能建一座新橋呀!老橋不要她罷。

但是媽像在去年,它在我心中的形象徹底改變了,那年年景不好,幾乎三五天就下雨,就連太陽也躲了起來,這下可糟了,一場大水突如其來地打破了家鄉有寧靜氣氛,水這麼大,河邊的一切幾乎都被淹沒了,何況是一座老橋的殘軀呢?一定被這大水吞噬了,我心裡樂開了花,現在總算可以建新橋了,懷著喜悅的心情,三步並兩步地走到河邊,“呀!”我驚呆了老橋仍矗立在河中,大水沒能擊潰它,只是給綜穿上了一件厚厚的黑夾克,老橋太堅強了。我凝視著老橋,心中並還在期望能有一條船,我能坐船過河,因為無如的我先前竟蔑視了一個堅強的靈魂,我被老橋的堅強所折服,並對老橋產生了由始以來最強烈的敬意。

您是我們兩岸友誼的見證,也正是有了你的存在,兩岸的人們才能互相往來,互相幫助和睦相處,雖然你沒有華麗堂皇的外表,但卻有著一顆堅強,赤誠的心。

老橋您是最美最偉大的橋,我愛您,我愛我家鄉的老橋。

外婆家的油豆腐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564字

一走進外婆家院子,我就看見凳子上放著四四方方一板豆腐,上面壓著一塊菜板,菜板上面還壓著一塊大石頭。我好奇地問媽媽,這個豆腐怎麼那麼薄?上面又為什麼壓著塊大石頭?媽媽神祕地說:“等下你就知道了,這可不是普通的豆腐,它是神奇的豆腐。”

吃過中飯,外婆拿起豆腐就往廚房搬,並且叫爸爸趕緊燒火準備炸油豆腐。我屁顛屁顛跟了進去,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只見外婆把豆腐切成了一個個小四方塊,裝進了碗裡面,然後往鍋裡倒進了滿滿的一鍋油。爸爸把灶火燒得旺旺的。當鍋裡的油開始翻滾冒煙時,外婆開始把豆腐倒了進去。

這時候,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只見原本白色的“小方塊”在油鍋中滾動,慢慢地就變成了圓圓的金色小球,不一會兒全浮了起來,撲通撲通爭著在鍋裡翻滾著,越來越大,好像一個個吃飽喝足了的小娃娃。我開心地對外婆說:“外婆,你真是了不起的一位魔術師啊!太神奇了。”這時候媽媽說:“現在媽媽告訴你為什麼這個豆腐會變得那麼薄,又為什麼壓著大石頭。那是為了把豆腐裡面的水分壓幹,這樣就可以做成油豆腐了。”

“起鍋嘍!”外婆把金黃的油豆腐嘩地倒進了籃子裡,頓時滿屋子香味撲鼻,我急不可耐地撿了一個就往嘴裡送,哇~~好燙好燙!媽媽嗔怪地說:“小饞貓,不要著急,媽媽給你倒點醬油蘸著吃更美味。”我小心翼翼咬一口,外脆裡嫩,嚼一下入口即化,吃完脣齒留香,吃了還想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