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教伴我成長相關作文20篇

家風家教伴我成長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924字

家風家教是中華傳統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擁有好的家風家教的人會有好的發展。所以,身為父母的你們是時候動動“手腕兒”了。

動“手腕兒”也得講方法,對於不同的孩子得用不同的“手腕”。有的孩子需要鼓勵,有的孩子需要監督,有的孩子需要陪伴,有的孩子需要誘惑,也有的需要適時懲罰一下。我們班有位同學,學習並不算好,可是家長非但不理解他、不幫助他,還時時苛責、處處打壓,他漸漸變得叛逆暴躁、桀驁不馴,學習成績不見提升,脾氣倒是噌噌見長,把家長的“手腕”學了個淋漓盡致。有人說:有能力沒脾氣是一等人,有能力有脾氣是二等人,沒能力沒脾氣是三等人,而他沒能力脾氣還大,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誰會喜歡他呀?家長沒能力幫助他,反倒把脾氣全撒在他身上,這樣的家風家教能給他帶來什麼呢?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家長以暴制暴,得到的只能是一個更加“暴躁叛逆”的孩子。家長把自己的脾氣管好,把自己的能力提升了,才會是孩子默默模仿的合格榜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家長們也一樣,做一位溫和淡定、積極上進的榜樣,孩子們自然就從容儒雅、不斷進取了。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爸爸是一位心理醫生,他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在醫院,面對不計其數的病人,他總是一絲不苟地為病人疏導心中的“小石子”,拿誠心換真心。爸爸面對難纏的病人時,也總是耐心細緻。但在我身上,卻看不到一絲爸爸的影子,我從小就是“馬大哈”。寫作業時,總是馬馬虎虎,不是落了東,就是少了西,但在爸爸的影響下,做任何事情逐漸變得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了。這樣的家風家教為我提供了一個適合成長的環境,是我人生旅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好的家風家教是一種無言無聲的教誨,是“潤物細無聲”的潔淨。在此,我呼籲:請所有的爸爸媽媽,樹立優良的家風家教,培養孩子的“自信與榮光”、“勤奮與擔當”,讓我中華少年頂天立地!

好家教伴我成長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60字

爸爸媽媽的教誨是一束溫暖的陽光,照耀著我快樂成長;是一盞明亮的路燈,指引著我前進的道路。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給我做了很好的榜樣。爸爸不管工作有多忙,每天總要給住在長沙的爺爺奶奶打個電話,問問奶奶的降壓藥吃了沒有,爺爺的腰痛病好點了沒有,還有就是叮囑爺爺奶奶出門一定要注意安全。只要有時間爸爸媽媽總會帶上我回家看望爺爺奶奶,陪他們吃飯、聊天、散步、購物。爸爸媽媽所做的一切我都一一看在眼裡,記在心頭,將來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好好孝順長輩。

勤奮才能讓人上進。這是爸爸媽媽常掛在嘴邊的話,他們也正是這樣做的,媽媽平時很少看電視,也從不出去打牌,每天下班回家忙完家務,大多數時候她總會和我一起學習,每天認真為我檢查作業,陪我一起閱讀課外書籍,並與我交流讀書心得。媽媽是一名老師,對待自己的工作也非常認真,她經常帶著一堆試卷回家,很多時候我睡了她還在燈光下批閱試卷。爸爸在工作上也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我努力學習,平日裡喜歡看課外書、練字、勤于思考,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媽媽經常教育我做人要誠實守信,敢於擔當。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都要有責任感。我剛讀一年級時,每天放學後去到媽媽的辦公室做作業,做完作業我便在走廊裡踢球,有一次不小心踢倒了一隻裝滿水的塑料桶,桶子壞了,水也倒了一地,我怕被媽媽罵,拿著球跑到了操場上繼續踢。很快媽媽發現了這件事,她非常生氣,狠狠地批評了我,並說:“你要對自己的過失負責,先把地拖乾淨,還要扣除你一個星期的零花錢來買一隻新桶子作賠償。”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媽媽果真沒有給我一分錢零花錢,媽媽辦公室外面的走廊裡有了一個新桶子。通過這件事,使我懂得了什麼叫責任,也懂得了要敢於擔當。

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使我不斷的進步,茁壯成長。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3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 ,1789字

關於家風家訓的知名作品有顏之推的《顏氏家訓》、諸葛亮的《誡子書》、周怡的《勉諭兒輩》、朱柏廬的《治家格言》,還有《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家風家訓告誡著一代又一代的兒女如何做人、如何處事。

家風家訓,也不一定非要寫在紙上,掛在牆上,它可以存在於一家人的言談舉止和為人處世間,一輩輩的言傳身教,積澱昇華為富含哲理、催人向上的家風家訓。下面,讓我來晒一下俺家的家風家訓。

詩書繼世

我家是書香門第,從我爺爺那輩起就形成了濃厚的讀書氛圍。至今爺爺還訂閱著多種報刊,他知識淵博,博古通今,是村裡出了名的“學究”“教授”。爸爸和大伯在上小學的時候,每個星期都雷打不動的拿著平日省吃儉用積攢的零花錢,步行到十里外的書店去買小人書、連環畫、經典小說等,他們在回家路上便迫不及待、如飢似渴地讀起來……回家後,更是讀了一遍又一遍,然後與小夥伴們交換閱讀,大伯、爸爸常因讀書忘記了回家、忘記了吃飯、忘記了家裡分派的活兒。幾年下來,家裡的書都攢了好幾個紙箱。而我,便是在嗜書如命、以讀為樂的氛圍下成長的,我先後讀過《世界經典童話大全集》《昆蟲世界歷險記》《108種植物之謎》《尼爾斯企鵝旅行記》《楊紅櫻童話》《成語故事》《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魯迅小說全集》《曹文軒純美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論語孟子》《古文觀止》等系列書籍,讀書,早已成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讀書讓我學習了知識,明白了事理,開闊了視野;讀書讓我充滿了自信,增長了智慧,領悟了人生。

吃苦耐勞

在我們家裡,奶奶的勤勞實在是沒的說。在那個艱苦的年代裡,身為教師的爺爺工資並不高,全靠奶奶一雙粗糙的大手養育了一家人,大集體時的她可是遠近聞名的勞動模範,毫不誇張地說,幹起活來一個頂倆!奶奶年年都從生產隊領回臉盆、毛巾之類的勞動“嘉獎”。她的手開滿了口子,就像小銼一樣,但她從沒叫一聲疼。年輕時的過度勞累,讓她留下一身的傷病,不是腰疼就是腳疼。按理說,她老人家現在也該享享清福了,可她依然閒不下來,種菜、打掃衛生、做針線活兒、做飯等等,那都是家常便飯,農忙時她在家裡根本呆不住,硬是要上坡幫著幹活兒。奶奶真是好樣的,年屆70的她幹起活來仍然是“一馬當先、英姿不減”。奶奶的吃苦耐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伯、爸爸、伯母、媽媽、哥哥,還有我。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任勞任怨、辛勤付出、努力拼搏,都創造了價值,幹出了成果,取得了成績。

敬老愛幼

說起敬老愛幼,媽媽可是我學習的榜樣。她與爺爺奶奶從沒紅過一次臉,從沒讓老人受過一次氣,她經常給爺爺奶奶買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還教爺爺奶奶如何養生。每次回老家都是髒活重活搶著幹,她一直把爺爺奶奶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與二爺爺、二奶奶、三爺爺、三奶家裡的人以及整個巷子裡的人都處得非常融洽,爺爺奶奶一直以媽媽為榮,左鄰右舍也一個勁地誇媽媽,說媽媽是整個家族最孝順、最懂事的媳婦。爸爸媽媽對我的堂哥特別地好,就像對待親生孩子一樣,買了什麼好吃的總是忘不了給哥哥留著,我們家的新樓房也給哥哥住著,感覺哥哥一直就是我的親哥哥,因為自小我們就在一起吃喝、打鬧、玩耍。“敬老愛幼”宛若春風一樣,吹拂著我們,溫暖著我們……

助人為樂

“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曾祖父的鄰居家斷了炊,他家的孩子們餓得一個勁地嚎,曾祖父不顧自家的安危,急忙送去了一筐瓜幹。正是這筐瓜幹,拯救了鄰居家8口人,後來,這家人成了我們家的“鐵桿世交”。從此,助人為樂便成了我們家的家風家訓。一年麥收時節,當時還在上初中的爸爸拾到收割機駕駛員不慎丟失的錢包(內裝好幾千元),二話沒說就還給了失主,感動得人家不知說什麼好。媽媽班裡有一名學生,她的爸爸出了嚴重車禍,身體癱瘓住進了醫院,她的媽媽也體弱多病,家庭經濟非常困難,於是這名學生自作主張輟學進了工廠,媽媽聽說後給這位學生家裡送去了錢物,還幫著這家人辦了“低保”,讓這名學生得以重返校園、完成學業。“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看著別人脫離困境,我們也倍感輕鬆、快樂和幸福。

良好的家風家訓對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而又極為重要的影響。家風家訓猶如雨露,滋潤我們成長;家風家訓猶如甘泉,盪滌我們的心靈;家風家訓好似陽光,溫暖我們的靈魂。

在家風家訓正能量的影響下,我們必將健康、茁壯、給力成長!

家風家規伴我成長 篇4

國二作文 ,543字

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有無數的挫折、磨難、泥濘羈絆著我們,讓我們在成長的十字路口迷茫,而大聲呼喊的救助驀然消失在群山中,彷彿被吞了似的,剩下的只是那氤氳的空氣。倏地,身後傳來聖經般的指引,陡然回首,那便是家風家規的吟唱。

我行在路上,家規便在耳畔杳杳響起。只要我恪盡本分,銘記家規,那“寬厚待人,與人為善,天道酬勤”的字眼必定在我身後勾勒出一句句優美的詩行,字裡行間跳躍著點點春光,若夢想是收穫的果實,那麼家規便是疏忽時驚醒睡夢的一聲巨響。它只與我隔一簾幽花、一陌垂楊,與我脈脈相望,但卻是我成長的燈塔,為我起航。

當我無聊空閒時,“讀書識禮,修身養性”便跳進我的腦海;當我與人爭執時,“退一步海闊天空”便平靜我的內心;當我鬆懈時,“勤學苦練,勇攀高峰”便擊碎我的幻想。

我曾期盼一條向陽路,讓我緊跟太陽的腳步,沐浴陽光的洗禮,那是多麼的美好!然而我卻發現,如何我都無法走行到盡頭,回頭又是曾經的路口,只是多了一塊標牌:“心若向陽,我便向陽。”是啊,心若向陽,我便向陽,夢境中的幻想終將破碎,而心中的信念卻會永恆的存在,只要銘記家規。

行家規,促成長。我的家規即使不能為我遮風擋雨,但卻能教會我在風雨中佇立,即使不能讓我成功,但能讓我在失敗中永不言棄。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家風家規伴我成長!

家風家訓家規伴我成長 篇5

國三作文 ,696字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的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風家訓家規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和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名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記得快6歲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外公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於現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古代包拯以公廉著稱,公正不阿,執法如山。他在晚年為子孫後代制定了一條家訓,雲:“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殆之後,不得葬於大臣之中。不從吾著,非吾子孫。”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又十四字。“珙”者即包拯的兒子包珙。包拯的這則家訓是他生前,對兒子包珙的告誡,並讓其子包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照後世。這寥寥三十七字,凝聚著包公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雖千我之下,亦足為詩人風範。

如今,我們家早已明確的提出了家風、家規、家訓。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家規就是勤儉節約,家訓則是尊老愛幼,自強自尊自愛。父母總是用這幾句話來勉勵我,希望我能夠做到。

我希望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家規,並能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3字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是我們溫暖的避風港。當規矩和家組合起來,那我想,家會成為文明的家。《顏氏家訓》、《誡子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家風、家訓也成為立家之本。

我的家自然也有“無規矩不成方圓 ”之說,雖然我家的規矩沒有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但在對父母行為的耳濡目染之中,我學會了很多,雖然大部分都是小事,可一個人的修養和素質不正體現在這些小事之中嗎?

比如餐桌之上,媽媽也為我定了許多規矩。不能狼吞虎嚥,不能只挑自己喜歡吃的,不能把米飯掉在外面,不能把腳翹到椅子上等等。可是淘氣如我,怎麼會乖乖聽話呢?這一次,我就故意挑戰媽媽的權威—把米飯故意掉在桌上。結果呢,我悲劇了,媽媽起先要求我把米粒一顆一顆地拾起來吃掉,這雖然不是什麼大事兒,但是我知道,後面肯定少不了一番“長篇大論”。“切,不就是幾粒米嗎?至於嗎?這又值幾元錢……”我小聲地嘀咕,嘴嘟得能掛幾個油壺。

“什麼!”媽媽提高了聲音,我知道她是真動怒了才默不作聲,心裡卻不停地抱怨。“知道了!”我不滿地抿著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你早會背了,可其中的意思你真正懂嗎?夏天,在太陽下集會,你向我抱怨過,說太熱了,可農民就不知道熱嗎?這是他們的汗水換來的收穫呀,孩子,你長大了,也該懂事了!”媽媽語重心長地說道,我低下了頭,滿臉羞愧。

家風就像一陣春風,悄悄地影響我這棵剛冒出的小芽……

家風孝順伴我成長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9字

“百善孝為先”人們從古至今一直認為“孝”為百善之首。由此可見一個有“孝”是多麼的重要。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家風是一家禮儀素質,家風是一家尊老愛幼的大家庭。我們家的家風主要是“孝”。

“孝”要從4年前說起,奶奶因為得了子宮癌晚期。經過了4年的醫療治療,病情還沒有好轉,反而更加糟糕了。從那時候起,家裡人都亂成了一鍋粥。由於爸爸常年在外省打工,媽媽要上班。所以爺爺承擔起照顧奶奶的責任,幫奶奶擦臉、翻身、洗腳、按摩,生怕奶奶哪裡不舒服。後來爸爸趕回來了,為了減輕爺爺服侍奶奶的負擔。爸爸每天精心為奶奶準備有營養的早、中、晚餐,媽媽每天下班回來,替奶奶洗衣服。家裡人每天都吃不好飯,睡不好覺,每天都為奶奶忙裡忙外。每一個月到了化療時間,爸爸和媽媽都會帶奶奶開車來到杭州腫瘤醫院為她做化療,雖然不能再看好這病了,但家裡還是不惜一切代價,三番五次往醫院跑,只為了奶奶能在我們身邊待得久一點,再久一點。每當這些,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我不能為奶奶做點什麼,但我心裡感到很難過,有時我也會替奶奶送點切好的水果在她身旁,喂她吃,可她沒有力氣吃下去。但奶奶看到我的這一舉動,她開心的笑了笑。

可是歲月無情,最終奶奶還是離開了我們,可她只有60歲還不到,太年輕了,那時我們一家人都哭得很傷心,我也哇哇大哭了。這件事是我親身經歷,親眼所見,我看到了家人他們用自己的行動默默感染著我,教育著我,要懂得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現在的我雖然年幼,不能為家裡付出什麼,但我一定要聽話,努力學習,不讓爸媽生氣。爭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964字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訓。並且中華名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向來重視家教,而家風家訓更是重要。而要說起我的家風家訓那可要談談我們家的那些事。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孝順長輩是我們家的第一條家規。“媽媽你回來了。”我聽到開門聲,立刻跑上前拿起拖鞋放到媽媽的跟前,接過媽媽手裡的東西。看見奶奶累的躺在床上,我趕緊給奶奶揉揉肩、捶捶背、按按腿。這時奶奶就會誇我“你真懂事。”

善良是我們家的第二條家規。奶奶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善良,奶奶在生活中也一直為我們做著榜樣,有什麼好東西總願意與街坊鄰居分享。借了鄰居的東西用,總要及時完好的歸還人家。奶奶說:“與人為善就是與己為善,你為別人著想,別人也會為你著想,人與人之間就會充滿愛。我就是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懂得了謙讓,懂得了分享,在家裡有好吃的讓奶奶、媽媽先嚐,跟奶奶去超市買菜會搶著拿重的那袋,在公交車上會給爺爺奶奶讓座”。

報平安是我們家的第三條家規,也是最重要的一條,不管誰外出到達目的地都要給家裡報個平安,不能在正常的時間回家也要給家裡報備。記得有一次從興趣班下課和同學一起回家,結果走到龍騰在店裡逛了好久天都快黑了我們都不知道。這可急壞了家裡的媽媽,媽媽在到處找我,我卻渾然不知。等夜完全籠罩下來的時候,我這才想起了回家,這才匆匆的和同學告別,立刻奔回了家。到了家門口,我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心裡不斷的猶豫著:我回去該怎麼和爸爸媽媽解釋呢?終於,我鼓起勇氣敲了敲家門,爸爸開了門,臉色陰沉的看著我,我嚇得立馬低下頭去,站在那裡不敢動,連大氣都不敢出一下。爸爸給媽媽打了個電話,不一會媽媽就從外面回來了。我抬起頭看向媽媽,媽媽的頭髮有些凌亂,眼裡滿是擔心和著急,看見我回來了才放下了心來。媽媽將我拉到沙發前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寶貝,以後下課一定要按時回家,不然爸爸媽媽會擔心的。答應爸爸媽媽以後不管幹什麼事,都要給自己規定一個時間,給家裡報備一下?”說完,和爸爸一起看著我,我鄭重的向他們點點頭,並保證以後一定會說到做到的!從那以後,不管是去好朋友家玩還是上下學的時候我總會準時的回家或是準時到校,不再讓爸爸媽媽擔心。

家風家規讓我學到了怎麼做個善良的人,讓我知道了愛護老人孝敬父母人人有責。我想我會是父母的乖孩子,同學的好朋友,我將來會是國家的一個有用的人。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5字

家有家規,校有校規。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話,可家風是什麼呢?簡單的講,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優良傳統風尚,它告訴我們不能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

我家也有家風,雖然沒有形成特定的文字流傳,但通過日常生活我也逐漸知道了,具體如:不能在吃飯的時候講話;不能再吃飯的時候喝水;每看20分鐘就要休息一會,看看遠處,緩解疲勞……

不過,我也有不遵守的時候。

出門要打招呼,這是我家的家風。一次週末,我做完家庭作業後,去同學家玩,沒有跟爸媽講,我玩到很遲,一看時間。八點多了,我趕緊跑回家,爸爸媽媽站在門口等我。我告訴了爸媽,我出去玩這件事,媽媽對我說:“你出去玩也不跟我們講一聲。”爸爸說:“就是啊,出去玩就算了,還玩到這麼遲我們到處打電話都急死了!”我慚愧的低下了頭。從此,無論我去哪裡玩都不會忘記和父母打一聲招呼。

謙讓,也是我家的家風。那次,我和好朋友佔祺克打完籃球后,汗如雨下,疲憊極了。佔祺克說要到我家去玩,我同意了。到了家裡,我開啟冰箱,恰好,冰箱裡只剩下一根果汁棒了。我毫不猶豫地撕開包裝紙,打算自己一個人吃。爸爸看見了,問我:“你自己一個人吃別人怎麼辦?”我只好把果汁棒給了佔祺克,佔祺克將果汁棒折成兩段拿了一半給我,我紅著臉說了聲“謝謝。”從這次以後,我學會了謙讓,在應該謙讓的時候不會再和別人爭。

孝,也是我家的家風,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一次,家裡來了許多長輩,他們叫我,我頭也不回,應了一聲。爸爸見了,狠狠地批評了我一頓,我慚愧極了,連忙向長輩道歉,他們原諒了我。可我心裡還是過意不去,再一次向他們道歉,他們笑著說:“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我從這以後,懂禮貌了很多,見到誰都高興的問好,大家都誇我是個懂禮貌的好孩子。我聽了,高興地笑了。

家風是治“病”的良藥,希望優秀的家風家訓一直延續下去,伴我在成長的道路上改正更多的錯誤,做更好的自己。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2字

平時在家裡,媽媽最常和我說的一句話是:“高興也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那為什麼不高高興興地過每一天呢?”這句話是一句很樸素很簡單的大白話,比之前媽媽告訴我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張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那句拗口的對聯容易懂得多了。

上學期間的一個上午,我和同學項顯鈞在一起玩時,陳同學走來,對我說:“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因為我們這個遊戲只能兩個人玩,所以我讓他等會再玩。他一下子變得惱羞成怒,說:“三個人有什麼不行?這兒我做主!”說完便揮著拳頭朝我衝來,猛得撲向我,壓在我身上,把我手指壓折了。我掙脫出來,飛速跑向王老師的辦公室,氣憤地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老師。之後,老師批評了他,還罰他放學留下來。

沒過幾天,我撿到一塊橡皮,正準備問一下誰的。陳同學又來搗亂,搶了橡皮,用力砸向我,我的眼睛立刻紅腫一片。

連續兩次事件,我實在忍不住了,回家以後,向媽媽憤憤不平地告狀。媽媽耐心地聽我說完,把我拉到身邊,說:“你現在不是沒事了嗎?這種事情笑一笑就過去了,為什麼還要去計較呢?男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是正常的,不用太放在心上。”

從此以後,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儘量讓自己笑一笑,天天都開心多了。我懂得了:我們要用笑臉去面對世間萬物,這樣生活也會用笑臉面對你。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是人和人之間最短的距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