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愛幼,做美德少年相關作文20篇

尊老愛幼,做美德少年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6字

小時候,媽媽經常教育我懂事聽話,尊老愛幼,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我都謹記媽媽的教導。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菜市場買菜。過馬路的時候,有一位老婆婆右手扶著柺杖,左手拎著許多菜在往回家的路上走。從我身邊路過時,我才發現,他是一個盲人。

看著婆婆頭上的汗珠,我心裡很不是滋味,就對媽媽說:“我可以去幫幫他嗎?”媽媽同意。

我走到婆婆身旁,輕聲地說:“婆婆,讓我幫你拎一個袋子好嗎?”“謝謝你啦,小朋友,不過我一會就到家了,自己拎就行了。”“沒關係的,你自己一個人拎那麼多袋子,很辛苦的,還是我來幫你吧!”

我從婆婆手上拿了一個最重的袋子,跟著婆婆走,一邊走一邊問:“婆婆你沒有兒女嗎?”“我的大兒子在車禍中去世了,小女兒已經嫁人了,在很遠的地方,沒空來看我。”婆婆說。“那你平時一個人生活嗎?”我又問,“是啊,不過經常有鄰居給我送吃的用的,所以我的日子過得也不是很艱辛……”我們說著走著,不一會就到了婆婆的家,“婆婆我先走了。”婆婆高興地喊道“好。”

走出了婆婆的家門,感覺身邊的一切都那麼美—天是那麼藍,藍的沒有一絲汙漬;雲是那麼柔,柔的一片猶如經紗,草是那麼綠,綠的如同鋪上了綠色的地毯;花是那麼豔,豔的好像被顏料染過似的,而這一切,都是因美德而改變的。讓我們擁有美德,做一名美德少年,讓美德托起明天。

尊老愛幼頌美德 篇2

國二作文 ,782字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為有這樣的傳統而感到自豪和驕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尊老愛幼這一美德的極致境界,人皆樂見之,人皆勉為之。

共和國的開國元勳—陳毅元帥,即使自己做了元帥,可還是親自為體弱多病的母親洗衣洗褲,從來不要下屬去代勞。這是“老吾老”的典範,可見“尊老敬老”原不分貴賤。

子路,春秋末期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親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這也是一個“老吾老”的典範,可見尊老敬老原不分貧富。

楊德祥,一個普通的農民,照顧鄰居家的一位殘疾大爺,十幾年不離不棄。自己有病舍不得花錢看醫生,卻為殘疾大爺支付了上萬元的醫藥費;自己夏天睡在敞鋪上“喂蚊子”,卻將家裡僅有的一床蚊帳給大爺掛上。這是許許多多“以及人之老”的典範,它說明尊老愛幼還可以不分親疏。

“幼吾幼”的典範,那就太多了。“以及人之幼”的典範,歷史上,現實中也有很多。

大家還記得當年那個最美的媽媽吳菊萍嗎?那一天,杭州白金海岸小區,兩歲女童妞妞從10層高樓墜落。這一瞬間,鄰居吳菊萍踢掉高跟鞋,伸出雙臂接住了孩子。這個發自本能的動作,挽救了妞妞的生命,卻令吳菊萍當場昏迷,左手臂多處骨折。這驚險的一幕,感動了億萬人,網友們讚譽吳菊萍為“最美媽媽”,更有人稱她是感動中國的“英雄”,可她自己卻說,只是路過那裡,做了一件應該做的事。

在我們這樣一個具有無數傳統美德的國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既是一種美德的標高,更是一種萬民的懿行。

尊老愛幼是美德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946字

家風就是家規,是家裡的風氣,或是做事的風格,家風家訓有一種傳承,長輩做事的風格和態度,以及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因此家風關係著家庭的和睦或是家族的興衰。

說起尊老愛幼,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孔孟時代就推崇尊老愛幼了。尊老愛幼、敬老愛老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說起尊老愛幼,還有很多佳話。古有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替父暖床的人間佳話,現代也有揹著母親上學的感人事蹟。這些人和事情我覺得好偉大、好感人,我是一個小學生,我願從平凡做起……

有時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在電腦上看新聞,總看到有些人評論中說:“現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冷漠”,後來聽媽媽說了幾年前的“大學生公交車站撞倒老太太事件”,現在時不時有“公車上老年人怒罵年輕人不讓座”,這些事情把老年人和年輕人對立了起來,有的人看到老爺爺老奶奶摔倒也不敢上去攙扶了,公交車上讓座也變得很不情願了。我經常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看到上了年紀的人行走不便,爸爸媽媽總要去攙扶一下,我也會去幫忙,這些爺爺奶奶都會感謝我們,還誇我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在公交車上也是,我坐在位置上看到有爺爺奶奶上車也是把座位讓給他們,他們有時會說:“孩子你坐,爺爺腿腳好著呢”。我最後還是把座位讓給他們,爺爺們很高興,我也很開心。

現在的人們都很忙碌,好多人都是離開家鄉在外工作,我們一家也是這樣,所以我們不能跟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象他們這樣的老人有很多,現在流行的叫法就是“空巢老人”或“留守老人”。因為在不同的城市,我們對他們的關心只能是打個電話問候一下,每次當他們接到我們的電話時,崩提多高興了,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可能這一個電話也能排解他們好多的孤獨。

媽媽加入了一個敬老助老團體,我也跟媽媽一起去看望過獨居老人,給他們送去些生產用品,幫他們打掃衛生,這些爺爺奶奶也很開心,也很感謝志願者的幫忙。以後我也要多跟著媽媽一起,盡我的一點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老人,讓他們能有幸福的晚年,也要讓尊老愛幼的家風傳揚下去。

尊老愛幼是美德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946字

家風就是家規,是家裡的風氣,或是做事的風格,家風家訓有一種傳承,長輩做事的風格和態度,以及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因此家風關係著家庭的和睦或是家族的興衰。

說起尊老愛幼,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孔孟時代就推崇尊老愛幼了。尊老愛幼、敬老愛老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說起尊老愛幼,還有很多佳話。古有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替父暖床的人間佳話,現代也有揹著母親上學的感人事蹟。這些人和事情我覺得好偉大、好感人,我是一個小學生,我願從平凡做起……

有時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在電腦上看新聞,總看到有些人評論中說:“現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冷漠”,後來聽媽媽說了幾年前的“大學生公交車站撞倒老太太事件”,現在時不時有“公車上老年人怒罵年輕人不讓座”,這些事情把老年人和年輕人對立了起來,有的人看到老爺爺老奶奶摔倒也不敢上去攙扶了,公交車上讓座也變得很不情願了。我經常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看到上了年紀的人行走不便,爸爸媽媽總要去攙扶一下,我也會去幫忙,這些爺爺奶奶都會感謝我們,還誇我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在公交車上也是,我坐在位置上看到有爺爺奶奶上車也是把座位讓給他們,他們有時會說:“孩子你坐,爺爺腿腳好著呢”。我最後還是把座位讓給他們,爺爺們很高興,我也很開心。

現在的人們都很忙碌,好多人都是離開家鄉在外工作,我們一家也是這樣,所以我們不能跟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象他們這樣的老人有很多,現在流行的叫法就是“空巢老人”或“留守老人”。因為在不同的城市,我們對他們的關心只能是打個電話問候一下,每次當他們接到我們的電話時,崩提多高興了,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可能這一個電話也能排解他們好多的孤獨。

媽媽加入了一個敬老助老團體,我也跟媽媽一起去看望過獨居老人,給他們送去些生產用品,幫他們打掃衛生,這些爺爺奶奶也很開心,也很感謝志願者的幫忙。以後我也要多跟著媽媽一起,盡我的一點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老人,讓他們能有幸福的晚年,也要讓尊老愛幼的家風傳揚下去。

禮敬抗戰老兵爭做美德少年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1字

中國是挺立的一隻雄雞,是俯臥在東方的巨龍。中國有許多抗戰英雄,數也數不清,所謂“不數不知道,一數嚇一跳”。例如:董存瑞炸碉堡,黃繼光朝鮮戰場堵槍眼,邱少云為了不暴露被火燒……與我們年紀差不多的小英雄也有很多,如:王二小引敵人進包圍圈,雨來死也不透露訊息,張嘎面對敵人剛強不屈……他們值得我們華夏兒女敬佩,我要向所有抗戰英雄敬禮!

如今是和平年代,我們是祖國的花朵,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民族的希望,我們更有責任傳承祖國的美德和發揚祖國的文化。

古往今來,我國青少年人才濟濟,古代就有:孔融讓梨、黃香溫席、孔子拜師、程門立雪、蘇武牧羊、陸績藏橘、親嘗湯藥等故事。現代社會也有這樣的故事:2005年8月8日,青島嶗山海岸邊一個巨浪襲來,把岸邊一個女青年捲入海中。此時站在岸邊的魏青剛沒有絲毫猶豫,縱身跳下兩米多高的防浪牆,向落水女青年游過去。魏青剛跟巨浪博鬥了很久,救出了女青年,體現了他舍已為人的優秀美德。魏青剛為救一名陌生的青年,奮不顧身與海浪搏鬥,擁有這樣的優秀品質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華夏兒女都是中華傳統美德的接班人,我們不需要為國家做多麼偉大的事,我們只需要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俗話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在生活中,我們應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能發揚光大。

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開發自己的優點。“禮敬抗戰老英雄,爭做美德少年”這一句話我們銘記在心,加油!

從小事做起爭做美德少年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0字

親愛的同學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光輝燦爛,她是五千年華夏文明與智慧的結晶,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中華美德是一首動聽的歌,它激勵著中華兒女努力拼搏;它是一條長長的線,它連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過去,光輝燦爛的今天和充滿希望的明天!

當我們吃著美味可口的飯菜,我們有想過媽媽就在廚房忙碌的身影嗎?當我們因為沒有得到想要的玩具而發脾氣時,想過父母賺錢的不易嗎?當我們津津有味的看著動畫片時,有想過老師還在辛苦的批改著作業嗎?你可能納悶這些和美德有關係嗎?當然了,美德就是身邊的小事,就是關心父母,理解父母;就是尊敬老師,認真聽講;就是團結同學,幫助同學;就是路上相遇時,溫暖的一笑,真誠的問候;就是他人有困難時伸出熱情的手,就是碰到對方時一聲對不起;就是彎腰撿起地上的垃圾;

我相信我們都是美德少年,因為我們是中華兒女!美德這顆種子早已在我們心裡生根,發芽,只需要我們精心澆灌,美德這美麗的花朵會永遠綻放!

那麼,什麼是美德呢?其實,美德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美德就在你撿起地面上紙屑的一瞬間,美德就在你與同學老師的問候裡,美德就在課堂上你專注的目光裡,美德就在教學樓走廊內慢行的腳步裡,美德就在你珍惜每一粒糧食的就餐中,美德就在你我之間的微笑裡……

“美德”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是我們民族的靈魂。同學們,讓“美德之心”在我們心裡紮根,讓我們在美德的薰陶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爭做美德少年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9字

五千年的歷史長河孕育了渾厚的中華美德,“香九齡,能溫席,”黃香雖小,卻懂得孝敬父母;顧炎武,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喊出了他的愛國之心。從古到今,有多少名人志士一代又一代傳承和發揚著我們中華美德。合上《中華美德頌》這本沉甸甸書,我輾轉難眠,聯想自己,一股愧疚感在心頭瀰漫開來。

我曾是家中的為所欲為的小公主,雖然家裡並不富裕,只要我想要的、想做的,父母竭盡所能都會滿足我。依稀記得有一個炎熱的中午,下課鈴還沒響完,我就迫不及待地衝出教室,肚子餓的咕嚕嚕響,想象著今天媽媽又給我做什麼好吃的了,回到家後,一看桌子上的一盤青菜,一盤昨晚吃剩的魚,媽媽滿頭汗珠,一臉歉意地說:“寶貝,不好意思,今天大棚裡得活太多,晚上我再給你做好吃的”我的臉頓時晴轉陰,“這什麼東西就給我吃,我不吃”,順手把碗扔到了地上,要了十塊錢就氣沖沖甩門而去,只剩媽媽一個人一邊流淚一邊在那收拾摔碎的碗……

想到以前自己的種種無理任性,愧疚的淚水就溢滿眼眶。媽媽,我想跟你說一聲“對不起”,以後我不會再讓你操心,一定要為你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報你們對我無私的愛。

這本書除了教會我要孝敬父母,也讓我受到了更多的中華美德故事的感染,也許有人會說我們還小,怎麼去弘揚中華美德呢?同學們,當我們向老師、長輩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我們向有困難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我們為父母端上一杯熱茶的時候,當我們隨手關上滴水的水龍頭時,當我們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德和民族精神嗎?

今後,我要做一個美德少年,用自己的善良、勇敢、勤奮等優良美德來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

學雷鋒做美德少年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9字

有一首歌叫做《學習雷鋒好榜樣》,許多人都會唱,但他們做到了嗎?我們青少年要用積極的行動來踐行雷鋒精神。

昨天,我校舉行“學雷鋒,做美德少年”活動,全校學生積極參加。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拿著掃帚和鐵鏟,舉著“學雷鋒,做美德少年”的紅旗,興高采烈地去清理學校周邊的垃圾。

我們班的同學看見垃圾裡有許多塑料瓶,決定變廢為寶。我、劉暢、楊桑迪、蔡琳、何琛、何雙喜和李坤等同學,拿著塑料袋馬上行動。

我們先把校園角落的一些零散的塑料瓶撿完,再到校外的垃圾堆裡去撿。來到垃圾堆,一股難聞的酸臭氣味迎面而來,有的同學迅速捂著鼻子,皺著眉頭,苦著臉,那樣子看上去很不舒服。淘氣鬼何雙喜好像不怕酸臭味,他一下子跳進垃圾堆中,用一根木棍在裡面撥,翻出一個塑料瓶,他就大叫一聲:“我找到了一個。”說完,他利索的把塑料瓶放進塑料袋。大家受到何雙喜的影響,忘掉了難聞的氣味,紛紛走進垃圾堆裡去找塑料瓶。不一會我們就撿了一大桶和一袋子塑料瓶,我們商量集多後拿去賣錢,再買班上的衛生工具。

我曾經認為撿垃圾是一件很髒的事情,通過這次“學雷鋒,做美德少年”活動,我覺得撿垃圾是件無比光榮的事,就不覺得髒了。

雷鋒精神是永不枯竭的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健康成長,我們少年兒童一定要學習雷鋒精神,爭做美德少年。

學雷鋒精神做美德少年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962字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句話雖然用了誇張的寫法,但卻充分體現了雷鋒的精神——為人民服務!

是呀!雷鋒雖然不在了,但雷鋒精神卻永世長存。

憶雷鋒

因雷鋒樂於助人,所以被稱為好人好事的代名詞。同樣是中國人,為什麼雷鋒能被後人銘記呢?

這個問題讓我思考了很久,我去問媽媽,媽媽說:“因為他既樂於助人,又不求回報啊!”我去問奶奶,奶奶滿臉微笑地說:“小時侯,我父母讓我學雷鋒,我還不能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長大後我才明白,想要做到無私很難,而雷鋒卻把它當作一種習慣。”

啊,頓時我恍然大悟:之所以雷鋒能被後人銘記,是因為他對人類的貢獻極大呀!

活雷鋒

“人間自有真情在,雷鋒精神永世存。”雷鋒雖然不在了,但是活雷鋒卻常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我的生活中也有一位這樣的“小雷鋒”,她叫張人壬,性格幽默風趣。下課的時候,常常看見她忙碌的身影,時而幫忙擦黑板,時而幫忙收作業,時而幫忙掃地,忙得不可開交。時常一甩手,就將汗水甩到地上。我們班的地板呀,可是被“溼潤”了無數次嘍!

記得那日,我們班的值日生逃跑了,但地上還有許多垃圾,這下該怎麼辦呢?就在這關鍵的時候,張人壬走出來,說:“讓我來替他們掃吧。”頓時,我們感到一股暖流湧上心頭,這是多麼感人的舉動啊!

真不愧是“小雷鋒”啊!

學雷鋒

說完了張人壬,再來說說我自己吧!

我平時不是很小氣,但也很少會幫助別人,和張人壬相比,我差了十萬八千里。對我來說,學雷鋒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任務,但我從不說放棄,就這樣,我開始了學雷鋒之旅。

星期四那天,趙晨凱沒有帶鉛筆。上數學課時,老師讓我們畫圖,趙晨凱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此時,我知道了,主動把我的鉛筆借給他用,他彷彿拿到珍寶般喜悅,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下課了,他將鉛筆還給我時激動地抱住了我,說了一聲謝謝。這一聲謝謝讓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快樂和幸福!

在學雷鋒途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幫助他人的快樂。我越來越明白“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滋味了。來吧!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雷鋒精神,做美德少年!

傳承中華文化爭做美德少年演講稿 篇10

演講稿 ,1063字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傳承中華文化,爭做美德少年》。

當我們朗誦著偉人們寫下的一篇篇美好詩文時,不得不讓我們由衷地讚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當我們朗誦著《三字經》時,中華美德的傳承就在我們心中生了根,發了芽。

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思想就以“仁德”為本,至今深刻教導著我們;三國時期蜀國宰相蔣琬不計屬下楊戲之過,人稱“宰相肚裡能撐船”;還有趙國文相藺相如多次寬容在背後說他壞話的武將廉頗,面對門客的不解,藺相如卻說:“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私仇放在後面。”終於換得廉頗的悔改。同學們,有時候寬容能喚醒人的靈魂,能創造機會,消除隔閡。

在生活中,我秉承“仁德”的精神,原諒他人的錯誤,不與他人計較。令我我記憶猶新的是這學期剛開學的情景,因為那次,我收穫了真正的友誼。

那天早晨,我吃完早飯急匆匆地去刷飯盒,要知道時間就是生命!贏得時間就能提前完成作業,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看書。那天不知怎麼了,水池邊的人比平日裡不知多了多少倍。我開始煩躁起來,怒火也一點點地升了起來,整個人成了一座一觸即發的火山!我把一切拋在腦後,奮不顧身地擠到水池邊,準備找空位刷飯盒。這時,我定神一看,水池裡的汙水滿了,並且又堵塞了!就在此時,不幸的事發生了!只覺得身體往前一傾,我的整條胳膊按進了水池裡,汙水把校服袖子弄髒了,我成了不折不扣的落湯雞!怒火衝上頭頂,我立刻回頭尋找那可惡的“肇事者”,一位身材矮小的女生站了出來,我用憤怒的目光瞪著她,她知道自己犯了錯,連聲道歉。看著她如此誠懇的樣子,我心中的怒火消了不少,這件事便悄無聲息地結束了,我並沒有責備她。是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她也不是故意的。

過了很久,在一次學校競賽中,需要統一服裝,恰巧我忘記帶校服,借了好多人也沒有借到。這時,突然看到了那位“肇事者”,火急火燎之下,便向她開口,沒想到她二話沒說就把校服借給了我。這件事證明:寬容在無形中幫到了我。

人生就像一場苦旅,需要我們跋涉,讓我們用仁德的大傘,撐起我們共同的希望;用仁德的大傘,盛滿我們共同的歡笑;用仁德的大傘,實現我們共同的夢想。作為新一代的中華兒女,讓我們攜手共進,傳承中華文化,爭做美德少年。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