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烈士精神相關作文20篇

弘揚烈士精神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987字

3月29日早晨,我們四年級全體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佩戴著小白花,排著整齊的隊伍,沿著南環路向西,前往安康烈士陵園,去瞻仰埋葬在那裡的烈士們。

來到烈士陵園腳下,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讓我們肅然起敬。我們沿著臺階輕輕向上走,向西穿過丹心亭便來到紀念碑前。抬頭仰望,雄偉的紀念碑上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金色大字閃閃發光,紀念碑前擺放著許多美麗的鮮花,周圍高大的松柏像一個個衛士靜默在這裡,守護著烈士們的英魂。

在紀念碑前,我們舉行了莊嚴的紀念儀式。隊旗下,我們高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嘹亮的歌聲在空中迴盪。我們恭敬地向烈士敬獻花圈和小白花,以此寄託我們的哀思。

默哀完畢,我們來到紀念碑東面的牛蹄嶺戰役展覽室,我從牆壁上陳列的圖片中看到了當年戰爭的畫面,我還看到孟俊奇、魯秦俠團長等在戰鬥中犧牲的革命烈士的照片。從解說員的解說中,我瞭解到牛蹄嶺戰鬥發生在共和國誕生的前夜。這次戰鬥重創了敵軍,為安康的和平解放鋪平了道路。為了締造美好的明天,千餘名戰士在黎明前倒下,血沃秦巴,譜寫了一曲革命英雄主義的壯麗頌歌。看著這些照片,聆聽著這動人的故事,我的眼睛溼潤了。我彷彿看到了烈士們在戰場上與敵人拼殺的慘烈場面,殷虹的鮮血染紅了山嶺。是這些烈士們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了腳下的這片土地和今天的幸福生活。雖然他們永遠長眠在這裡,但是,他們卻永遠活在我們安康人民的心中。

在解說員的帶領下,我們又來到墓碑西面的三線學兵事蹟展廳,這裡展出的是四十年前“三線學生連”的“大哥哥、大姐姐”留下的一些老照片。為了建設襄渝鐵路,他們在艱苦的環境裡工作,長年吃不到飽飯,很多人在事故中失去了年輕的生命,為建設繁榮新安康做出巨大貢獻。

出了展廳,我們來到烈士墓地,一一瞻仰埋葬在這裡的烈士,我看到每個墓碑的一角都刻著一顆紅色的五角星,金黃色的碑文在陽光下格外醒目。當我看有烈士犧牲時年僅十五歲,我的內心十分震撼。我把手上的白花恭敬地放在他的墓碑上,心裡有無限的惋惜和敬意……

從墓地下來,我們在丹心亭集合,我記下了紅色柱子上的一副楹聯:“漢水長歌頌先烈建殊勳永垂青史,金州求福喚後輩展巨集圖告慰英靈”。

是的,我們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一定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為了祖國的明天而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富強,把我們的家鄉安康建設的更美好,來告慰先烈的英靈!

追尋紅色足跡弘揚長征精神 篇2

國三作文 ,835字

曾幾何時,這裡留下紅軍深深的腳印;曾幾何時,這裡流傳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幾何時,這裡流傳永恆的長征精神!這裡是波濤洶湧的大渡河;這裡是插入雲霄的婁山關;這裡是冰雪覆蓋的央金山;這裡是中國革命的搖籃!

二萬五千里長徵,一次改變中國人命運的征程,已在人們的評說中過了大半個世紀。按我們熟悉的某種說法“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再說下去,就成了梟鳴似的煩擾。然而長征卻不同,人們總在不斷言說、探究、拷問。

我想或許是源於長征所代表的一種精神—“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才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閒,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氣概!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親”的溫情!

漫漫長征路上,一個戰士倒下了,千萬人民站起來,只因心中信念永存!二萬五千里長徵,路有多長,紅軍灑下的汗水就有多長!巍峨的雪山掩蓋了革命戰士的軀體,卻掩蓋不住他們的信念;如雨的子彈奪去了先烈的生命,卻奪不走他們的精神!他們是英雄,他們是路標,他們是豐碑!可歌可泣的事蹟,可贊可嘆的信念,可敬可畏的軍魂!又有誰能不為之感動為之震撼呢?他們是永恆的,因為信念永存,長征的精神永存!

長征是一個人類超越自身極限的過程。這其中的艱險自是我們這些在和平年代出生的人難以想象的。前途漫漫,環境險惡,糧食短缺。而我們的前輩卻穿著草鞋在雪地中、沼澤中一步步艱難的走過來,走向了光明,走向了勝利。堅持不懈的精神在長征路上播撒。作為英雄的後代,我們也試著學會堅強。

此時,我感覺到一種力量,一種越發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謝那些長征中的先輩們,感謝他們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長征在人類歷史上寫下了最壯麗的一頁:永恆的英雄,永遠的信念,永遠的豐碑!喇叭聲仍咽,戰鼓聲猶響,馬蹄聲還鳴。若要問在長征精神中學到了什麼?我會回答,學到紅軍永存的信念!時間不會磨平記憶的稜角,我們不會忘記這段歷史,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希望之火就不會滅;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勝利就在前方!

弘揚雷鋒精神 篇3

國二作文 ,758字

“學習雷鋒好榜樣……”每當這耳熟能詳的歌曲響起時,我們都會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心中便會想起那位可敬的人民英雄。

“向雷鋒同志學習”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親筆為雷鋒題的詞。在雷鋒叔叔短暫的一生中,他助人無數。“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這是雷鋒崇高的願望,終於,他也實現了這個願望。雷鋒的生命就好像那煙花,雖然轉瞬即逝,但卻燦爛無比。

如今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即使生活在喧囂的城市之中,卻也深受雷鋒精神的薰陶。大家是否還記得“雷鋒哥”?去年,一段名為《雷鋒哥》的新聞視訊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而這位被市民們所稱讚的“雷鋒哥”就是江西省一位普通民警。一次在高速公路上巡邏的他,發現了一名存在智力障礙的流浪婦女,他擔心流浪婦女的人身安危,便先將婦女帶回辦公室,“雷鋒哥”通過戶籍網路,想方設法查到了她的身份和家庭住址,並幫她找到了家人。當然,這位普通的民警成為“雷鋒哥”也並非偶然。在這位民警工作四年以來,他先後救助流浪者二十多人,而且都竭盡全力給予他們幫助。這才是一位人民的好民警!

但整日在高樓大廈裡奔波忙碌的我們,反而一步步遠離了雷鋒精神。對於那些在地震、洪澇災害中挺身而出的人民志願軍,為人民鞠躬盡瘁的政府幹部,為救助他人而犧牲自己的平民英雄,我們無一都敬佩不已,稱其為“活雷鋒”,然後口口聲聲說要弘揚雷鋒精神。可“小悅悅事件”卻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們要發自內心的質問:我們所堅守的民族精神、民族道德在哪兒?我們的社會又怎會變得如此冷漠?

其實,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活雷鋒“,只要我們去為他人著想,在別人困難時義不容辭地伸出援手,能夠用真誠的心對待他人,溫暖他人,為集體,為社會,為國家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就已懂得了雷鋒魂的真諦。

新時代弘揚“長征”精神 篇4

高一作文 ,978字

在1934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紅軍進行了一次長達二萬五千裡的長征。紅軍們轉戰14個省,衝破國民黨數十萬兵力的圍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陰險,忍受飢寒傷病的折磨,戰勝黨內分裂的危機,關於完成了戰略轉移的艱鉅任務,使廣大人民樹立了信心。長征的勝利,成為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毛澤東的《七律长徵》正是紅軍長征的真實寫照。紅軍在長征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艱苦奮鬥精神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構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彈指一揮間,今年已是紅軍長征勝利的70週年。回想那艱苦卓越、氣壯山河的萬里長征,紅軍無懼槍林彈雨,衝破重重封鎖,跨越雪山草地,用他們那不屈不撓、堅持不懈、艱苦奮鬥的精神譜寫了一部壯麗的英雄史詩。“巧奪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這一幕幕像一個個完美的神話,一個秒年第毫年個無畏的圖騰,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壯麗篇章。

從紅軍的萬里長征中,我們體會到了一種艱苦奮鬥、有著堅定毅力的精神。作為新時代的我們,需要去弘揚這種偉大的精神。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們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正是因為這樣,在許多人的心目中都一致認為艱苦奮鬥精神已經過時了。有這種想法的人目光是短淺的。雖然我們的社會是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我們國家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離發達國家還有一段距離。因此,我們還需要努力,還需要發揚艱苦奮鬥精神。一個國家如果艱苦奮鬥之風不盛行,那麼這個國家就會停滯不前進,甚至一蹶不振。紅軍長征這麼艱苦為何會勝利?我們中華民族威嚇能歷經滄桑而不衰,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這都是由於有艱苦奮鬥的力量支撐著。“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的順利升空,經過了很多技術人員的辛勤和努力,還有楊利偉、費俊龍和聶海勝這三位航天員接受艱苦嚴格的訓練才得以成功的。可以說,人類社會的一切文明成果,無一不是艱苦奮鬥的結晶。

艱苦奮鬥精神不是某一個時代所特有的,而是與人類社會發展同在的。因此,在新時期裡,我們要按照胡錦濤同志提出的“以艱苦奮鬥為榮”努力做好,構建一貫繁榮昌盛的社會!

長征那段崢嶸歲月已成為歷史,但那種精神卻永不磨滅。它將引導著我們新時期走向繁榮、走向昌盛!

弘揚民族精神從你我做起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91字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無論身在故土還是異國他鄉,每當聽到這雄壯激昂、催人奮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刻,深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驕傲,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便會油然而升,不知有多少人為此而流下激動的熱淚。這熱淚就是中華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是幾千年來的仁人志士,英雄豪傑的結晶,他們把各種思想精華播撒在黃河上下,長江兩岸,成為了幾千年來主導華夏民族思想的源泉。我們要將我們的民族精神發揚光大,讓它傳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民族精神首先表現為一種愛國精神。在五千年的歷史舞臺上,無數愛國人士相繼登場。他們為了祖國的安寧,國家的社稷,民族的統一,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獻出自己的生命。因為愛國,他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我們難以忘記嶽將軍背上的“精忠報國”,難以忘記周總理的“為中華的崛起而讀書”,難以忘記槍炮轟鳴,煙火瀰漫的戰場上勇往直前的戰士。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屹立與世界的東方,與一種愛國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民族精神,也表現為一種自立,自強,自尊,自信的精神。自信,就像一把鋒利的匕首,使許多問題迎刃而解。自信,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民族的發展。這種精神代代流傳,輩輩傳頌。民族精神的表現的何等的多,我們要高舉我們的民族精神,將它發揚光大。

弘揚民族精神,發展民族傳統美德應該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其實,現在我們身邊依然存在著許多民族英雄,那就是我們的老師,老師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人才,難道說老師不是民族英雄嗎?是,他們是的。不只僅僅是我們的老師,還有為國增光的奧運健兒、刻苦鑽研的科學家、勤奮工作的一線工人……我們都應該向他們學習。

華民族精神從來就是激勵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每一個真正的炎黃子孫所應有的骨氣和膽識,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響應時代的召喚,弘揚民族精神,挺起我們民族的脊樑。

弘揚愛國精神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6字

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堅守著祖國的未來,所以我們要用誠懇的心去熱愛偉大的祖國,積極弘揚愛國主義,立志為祖國作出貢獻,將祖國建設得更加強盛,更加繁榮。

如何才能做到愛國呢!那就是要有一顆忠誠的熱愛祖國的心。回首過去的歷史,許多偉人才人都是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他們總是以國事為重任,肩負起國家未來的責任,一心一意地為國貢獻,保衛祖國的尊嚴,保衛祖國的領土,保衛祖國的人民。這一種便是愛國精神,是難能可貴的精神。正是這種愛國的情懷,所以讓中華民族經歷了種種災難,都沒有淹沒、興衰。

愛國,可以熱愛我們祖國的崇山峻嶺,祖國的雄偉河流,瞭解五十六個民族的豐厚底蘊,關心祖國的命運發展,為祖國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祖國需要的時候,要有視死如歸的精神,無所畏懼,保衛祖國。只要做到這些,便能夠做到愛國之本。

因為愛國,我們勤勞而又充滿智慧的先輩們建設了美好的中華民族,開闊了遼闊的疆域,創造出了輝煌耀眼的歷史文化。所以,我們也要效仿先輩,做一個愛國的人,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富強的責任,熱愛祖國的大好山河,積極維護祖國獨立主權和完整的領土。要了解國家大事,積極參與國家發起的活動,為以後更加輝煌的國家竭盡自己全部力量。

"少年強則國強"這一句話便反映出了祖國的未來在我們祖國的孩子身上。所以,作為祖國的花朵,我們一定要把愛國之志化為報國之行,讓我們為了中華民族的富強而奮起學習,創造出祖國輝煌的未來。

繼承弘揚首義精神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9字

辛亥革命雖已過去了一個世紀,歷史又翻開新的一頁,時間帶走了曾經的傷與痛,帶走了那段黑色的記憶,帶走了不堪回首的往事。然而首義的精神卻封存在人們的心中,永不褪色,熠熠生輝。

一百年前,是救國救民的熱血、是振興中華的熱情,促使一批批革命黨人義無反顧的奔向第一戰場,英勇殺敵,投身於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民生革命中,發動推翻清王朝專制統治的武昌起義,用鮮血和生命爭取到了如今人民當家作主的幸福生活。

一百年前是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賦予革命黨人革除君主專制制度的勇氣與信心,正是不斷的創新,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嘗試,才有了新的質的飛躍進步,使中國改頭換面,有一個全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東方。

一百年前,是不畏艱險,敢於犧牲的獻身精神使革命黨人視死如歸,頑強拼搏。在戰場上克服餓、病、累的折磨,抱著即使是死,也要死得其所的信念堅持了下來,換取了現在的和平。

一百年前,是一呼百應,團結協作的精神使來自四面八方的中國兄弟擰成了一股繩,緊緊抱在一起,用一個聲音應付敵人,擊潰了敵人的防線,取得了全面勝利。

一百年後,我們又重新開啟記憶的閘門,翻開塵封了百年的1911年10月10日那一頁,用耳邊彷彿聽到的武昌城頭的激烈槍聲,用眼前似乎重現的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聚集在“振新中華”的旗幟下,為挽救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奔走呼號,前仆後繼,血灑街頭的壯烈情景,繼續激勵我們,促進我們。

作為21世紀的我們---新中國的建設者和繼承人,我們始終會牢記先賢的教誨:“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我們始終會繼承、弘揚愛國精神,創新精神,協作精神,甚至是獻身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盡到一個華夏兒女的責任。

弘揚民族精神 篇8

國二作文 ,867字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歷史長期發展當中,所孕育而成的精神樣態。民族精神也是一個民族的生命魂;是一個民族的獨特人格的彰顯,是一個民族的慧根。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時代精神,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就是要文明修身,立志成才。要不斷地加強自身道德品行的內省、提高和完善,追求完美的人格,為自己成為棟樑之才打好基礎。

民族精神之熱愛祖國。周恩來在瀋陽讀書時,有一天,東關模範高等學堂的魏校長把同學們召集起來,問大家:“讀書為了什麼?”有的同學說:“為了給自己將來找條出路。”有的同學說:“為了能發財致富。”而周恩來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充分體現了他的愛國精神。

民族精神之樂於助人。一次雷鋒外出在瀋陽車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查口,發現一群人圍著一個揹著小女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就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的手裡,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民族精神之孝順父母。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蓆;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香。”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的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

民族精神,是中華文化之寶;民族精神,是中華社稷之基;民族精神,中華民族之魂。它的源遠流長,核心就是為了塑造理想人格。孟子心中的大丈夫是“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諸葛亮畢生追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范仲淹主張“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面對波濤洶湧的大海,寫下了千古絕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顧炎武呼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面對旦夕之間的榮辱驟變,從容表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歷歷變遷,而民族精神則越來越深刻地成為維繫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讓我們一起弘揚民族精神吧!

弘揚民族精神從我做起 篇9

國二作文 ,1071字

是誰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是誰地大物博?是誰國土面積位列世界前三?是誰東面臨海,經濟迅猛發展,高層建築鱗次櫛比;南方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勤勞人民的雙手創造出清新淡雅的韻味城市;西面雖然人跡罕至,但絲綢之路這等大手筆由此而出;北面群山斗秀,生意盎然?是誰擁有大好江山,更有五嶽黃山,古典園林,長江黃河,萬里長城……?是中國,一個有著優秀民族精神的民族!

誠實守信是華夏民族自古以來一直引以為傲的優秀的精神品質。古有曾子為從小給孩子一個誠實守信的優秀精神品質而不惜殺掉家裡的豬;今有對國家講誠信的尚金鎖帶領員工始終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意識,用一流的工作狀態管理中央儲備糧,確保中央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確保國家急需時調得出、用得上。此類例子舉不勝舉,就是在我身邊,就是平常百姓也擁有誠實守信的品質。就說我的一個朋友吧,她為了完成她朋友委託的事情,不惜在深冬的夜裡埋首桌前,早晨在刺骨的寒風中站上半小時。這一切的一切,只為了對她朋友做到誠實守信這四個字!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不值得我們發揚光大嗎?

寬容大度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精神品質。有人曾說:退一步海闊天空。意思就是說在必要的時候,要會寬容他人,要有比海洋、比天空還要寬廣的胸懷!那麼你將會有很好的人緣,大家都會願意和你交朋友。就拿我的一個同學來說吧:平時她在班中,個子矮矮的,又總是笑咪咪的。所以,有人就認為她好欺負。要麼,趁她不在時把她的書扔在地上;要麼,就趁她走過時悄悄伸出腳……這一切我看在眼裡,不禁為她感到委屈。一天,有個男生在她走過時伸出腳,“哈哈……”大家見她狼狽的摔倒在地都哈哈大笑起來,都認為她要哭了。哪知,當她抬起頭時,她依然笑著,笑著拍拍身上的灰塵,走遠了。這不禁讓大家感到愧疚,感到渺小。特別是那個男生在事後向她道歉。經此一事後,大家都和她熱絡了起來,都和她成了好朋友!你瞧,寬容大度這種精神品質就有這樣的能力。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這種精神品質作為我們不可缺少的優秀品質!

同學們,當你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你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你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當你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時候;當你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和弘揚傳統美德和優秀的民族精神嗎?

讓我們為擁有這樣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裡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範!

弘揚陝西精神 篇10

國二作文 ,794字

古老而悠久的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愛國守信從來就是凝聚和鼓舞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價值取向。愛國守信,就是對人、對事以信儀為重,對國家、對民族忠誠至上,它是一種社會責任,更是人們理應遵守的處世之道和報效國家的人生態度。

陝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當前陝西發展進入關鍵時期,走在上升通道,全面建設西部強省其勢已成,其時已至,我們要與時俱進弘揚陝西精神,熱愛祖國,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用改革方法破解難題,用開放舉措推動工作,敢闖善幹,敢為人先,重諾守信,真樸簡約,用勤勞雙手創造幸福美好生活,建設和諧相處的人際關係,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建設包容和諧、文明的精神家園。

當我們撩開時間的帷幕,回顧歷史時我們發現,陝西人在改造自然、融於自然的過程中,秉持了一種精神—勤勞質樸。這種勤勞和質樸來源於農耕文明所留下的深深烙印,他們不懶惰,不空談,不誇耀,不奢侈。一個陝西人,就像一頭秦川牛,笨重、厚實、勤勞、任勞任怨,只是奉獻,不圖回報,這種融入血脈的高尚品格,決定了陝西人生存與發展的生活理念,腳踏實地,艱苦奮鬥,奮發圖強。

在陝西這片土地上有許許多多的英雄豪傑,他們不自滿、不鬆懈、不退縮,他們有的是信念、勇敢和毅力。

他們以榜樣的力量引領著我們奮發學習、積極向上,為建設繁榮、富足、文明的新陝西,而努力,而奮鬥。

新時代的陝西人,秉承祖輩代代相傳的優良傳統,以鮮明的時代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為陝西的發展進步,人民的富足幸福積極進取,不懈奮鬥,湧現出大批傑出的時代英雄。

從燦爛的古代文明到近代救亡圖存的社會革命,再到新時蓬蓬勃勃的建設大潮,陝西人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精神風範。

所以讓我們從現在就接受祖國優秀文化的浸潤,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繼續發揚陝西精神,將此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