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與失之間的風景相關作文20篇

得與失之間的風景 篇1

國三作文 ,655字

人生如滾滾江水東流入海,無可阻擋,它起於高山之巔,融入大海;它無聲無息的到來,又悄然的逝去,世界不會因你的降臨而改變,也不會因你的消逝而暗淡。所以在人生中我們不必太在乎得與失,應該掙脫名與利的枷鎖,去釋放童真、純美的心靈。

得,看似幸福,卻也悲哀。你得到的越多,你的心靈便會越壓抑,越會把得失看得過重,你將會失去童真純美的心靈,你會為了利益不擇手段,你不會滿足於安逸的現狀,你會去追求那份本不屬於你的東西,到頭來,青山依舊,風景猶然,但風水輪流轉,你將一無所有。

失,看似悲哀,卻也幸福。你失去了一件東西,上天便會讓你得到一件東西,假如你將千金散於需要之人,那麼你失去了千金,卻得到了安適的心境,不會擔心財富被盜;東晉的陶淵明,看淡了官場俗事,歸隱山林,失去了富貴榮華,但卻名留青史,我們要明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得失如同生命長河中的一朵浪花,最後終將被向前奔去的洪流所吞沒,如黑夜上空極盡綻放的煙花,最後終將消逝。所以我們不必太在乎得與失,將它看作人生中的一件小事,就算你得到的再多,你也難逃歲月輪迴,終為土灰,你也許在有生之年興風作浪,但死後化為黃沙,終為人所遺忘;你失去了很多,但你不必傷心,你還有青春,還有奮鬥的機會,就算你已一無所有,也不要絕望,學會放下,擁有安適恬靜的心態,這樣,縱然不會名留青史,卻也活得安心自在,不枉此生。

滾滾長江東流入海,浪花中淹沒了無數英雄偉人,無論成功與失敗,轉頭皆空,但青山依舊存在,所以,我們應有淡薄的心境,去看淡那得失之間的風景。

連線人與人之間的線——共享 篇2

國一作文 ,907字

一如既往的,在“共享”這個新鮮詞彙在社會中浮上水面的剎那,人們的視線便被這灼熱的新事物吸引而去了。

何為“共享”?面對這從天而降的熱點,相信大多數人都懷抱著這樣的疑問。就像字面意思一般,代表著共同享用的“共享”迅速向各行業展開了討伐,讓現代人身邊無數本來僅能個人使用的事物轉變為了“共享”體—只要進行登記,無論什麼人都能在短時間內擁有起他人使用過的“共享”事物。“共享”的浪潮扭轉了現代人以往的生活方式,並以新奇的手法為其添上了色彩—於是,街邊本來屬於他人的自行車,此時也成為了自己急需之時的坐騎;便利店內由他人細心攜帶的充電寶,此時也成了自己手機的救命恩人……

“共享”的到來,使“他人”與“自己”的距離更加被拉近了。

在此之前擦身而過,似乎毫無交集的陌生人,在“共享”誕生後也似乎有了與自己使用同一個“共享”事物的牽絆可能。悄無聲息的,“共享”已化作無形的線,由一人傳向另一人,逐漸在社會的間隙中織布出一張巨型網路。人們在使用“共享”事物時也開始思考它上一任主人或下一任主人的使用方式。

分歧點終於在此時開始嶄露了頭角,在同一社會中,不同的人自然有著不同的對“共享”的使用方式,而面對著全部人群的“共享”也因此承上了鉅額的壓力。懂得愛護事物的人群會以對待自己事物的細心態度保護“共享”,並使其能夠擁有繼續延續的機會;而不在乎他人感受,僅將“共享”當做提供給自己的一時便利肆意毀壞的人群,也大幅度撕裂了他人制造的美好共享景象,使“共享”背上了重擔。

一面是維護者,一面是施壓方。現代人構成的兩股龍捲風以“共享”為中心互相碰撞著,擠壓著。“他人”與“自己”觀念不同而產生的矛盾也在日漸激化著,各類問題接踵而至……

可這就是“共享”的初衷嗎?答案是否定的!

是共享的到來,使對陌生人漠不關心的人們擁有了對他人的存在產生意識的啟始點,讓火種在人群間流竄,於彼此間燃燒!它讓原本冷漠的現代社會獲得了逆轉的機會,改變著“他人”與“自己”之間的觀念。

對於其他概念來說,“共享”還僅僅是搖籃中的嬰兒,而這份新事物是否能繼續茁壯成長,就只能看現代社會中“他人”與“自己”間連線的線是否能繼續延續下去了。

人與人之間的碎片生活 篇3

人與人之間的碎片生活 ,492字

從古至今,除了從原來的那樸實的生活到今天,現在的今天,以有了很多高科技。可以前,時間就如同度日如年一樣,好似在過蝸牛的生活。而現在,我們的生活過的越來越快,從以前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檯燈到現在,有了手機,有了電腦。

以前出行要一兩個月。而現在,你上午可能還在家,晚上就已經在國外的酒店裡的床上。以前人們說是過慢生活,而現在生活就如同碎片化的生活。

就如同一次的見面,讓我知道了碎片化的生活。有一次在火車上,我看見有幾個人一起出行,在車裡,他們幾個人就面對面的坐著,每個人手裡都有一個手機,我就從後面看見他們在發QQ,在給對方發QQ。我就想,明明就在對面,一張口就可以和對方說話,為什麼人們還用手機呢?

有人說:“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距離不是在東南西北,而是在對面還用手機對話。”就是因為有了一些電子的東西,才讓我們的生活變的碎片化的生活。

在古代,說是慢生活,才能感到那種生活,我們的生活就是讓電子產品而感受不到。如果,生活就像碎片一樣,今天過著昨天,昨天過著明天一樣,永遠也不能好好過一天,那有多痛苦啊!所以,人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高考之外的風景 篇4

高三作文 ,1346字

剛寫完一篇隨筆的我突然想起試卷,看完上面的作文題後,靜靜地構思著該如何寫好這篇文章,想著怎樣才能吸引批卷老師的眼球,怎樣才能得到高分……我竟然發現我的作文竟為了討批卷老師開心而夾雜著一絲虛假。高考,需要這樣嗎?事實證明許許多多的學生就是因為高考而進入大城市工作,就是因為高考而改善家境,顯然,想要爬到金字塔的上層部分,就要這麼高考。但,我並不喜歡。

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問題就一個,辦法那麼多,幹嘛非要最簡單省力的那種辦法呢?目的地就一個,路那麼多條,幹嘛非要最短的那條呢?為什麼不去看看另外一條路上的風景呢?能逆流而上的人,顯然比順流而上的人強。馬雲不就是這樣嗎?那年高考,他數學得了1分,被無數人超越;第二次高考,數學得了19分,照舊被無數人超越;第三次高考,他終於憑藉優異的外語成績考入杭州師範學院,卻還是被無數人超越……但他沒有放棄。成為老師後的他開始尋找創業機會,在歷經無數次碰壁之後,他終於抓住機會,創辦了阿里巴巴,超越了曾經超越過他的那些人,成為了如今家家戶戶都知曉的大人物。這些是高考給他帶來的嗎?確實高考起著很大作用,但最終使他成功的,該是他自己意志和他的團隊的幫助吧。當然了,馬雲的成功並不代表著高考的無用,這只是向我們證明,通往目的地的路不止一條,最短的路也許是最快的,但沿途的風景不一定比別的路好;高考,也許是鹹魚翻身的最快途徑,但考後的人生不一定精彩。或許,大膽地換一條路走,得到的東西會更多。

當然了,想要用冒險的辦法解決問題還是需要能力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就好像解一道數學題,每個人的解題思路都會有不同,所以解題方法就會五花八門,到底哪種方法最好,僅僅憑所用時間的長短是不夠的,或許有一種方法非常複雜,耗時很久,但它涉及的知識多,轉的彎多,就更能鍛鍊腦子,以後做題的思路就會變得更清晰,但這種複雜的方法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想到的,也不是每個人都運用得了的。又如一道簡簡單單的題目,可能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列出一大串綜合式再進行計算,但也總會有人選擇一步一步地列出每一個算式再進行計算,顯然,前者更快,後者更復雜、繁瑣,但換個角度,這種所謂的複雜方法正確率肯定比前者高,要說哪種方法好,就得看個人的能力了,個人的適應了。所以說,想要不通過高考就走向成功也是要靠個人能力的。一個人如果不能正確地估量自己的能力,那麼不管是通過高考還是不通過高考,都無法爬到金字塔的上層。

作為高中生的我,每天遊蕩在知識的海洋中,從早到晚,早已暈頭轉向,不知哪邊是東,哪邊是西。三年只為了一個目標,為了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漸漸地,我迷失了方向。我不知道,是跟著潮流走,參加高考,考上大學,取得工作,組建家庭,過完一生?或許高考失利,到處打工,自主創業,四處碰壁,面臨絕境,思考人生,挺過幾年,抓住機會,衝向高層,再回頭看,重新思考人生,寫下幾篇感悟,安心離去……比起通過高考平平淡淡地生活,我更喜歡起起伏伏的人生,雖然我可能會在起伏的某一環節中被現實打敗,但我也是慶幸自己曾經拼過瘋過,這也就夠了。

高考給了許多人機會,幫他們打通了前往高校的路,面對眼前這條現成的路,有誰會再花心思去找別的路走?走到了,也許就成功了,但錯過的,不能回去看了。

高考之外的,該有許多風景被人錯過吧……

山間的風景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8字

今天我來到了東陽市全方農莊,在那裡我看見許多當地的動物與林中的植物。

首先,順著山間的小路沒走上幾大步,我便遠遠的瞧見了不遠處有一大簇一大簇的草,一陣獨特青草氣息撲鼻而來。走近細瞅,我意外的發現,這些草竟然有兩面,一面是綠油油的,而另一面則是紫茵茵的,十分惹人喜歡。好奇心驅使著我,我問媽媽:“這究竟是什麼草呢?它太惹人喜愛了,兩面草而且是兩種不同顏色的哦,你見過?”哦!這個草的名字就是媽媽經常提起的紫蘇呀!

我接著繼續往前走上幾步,我又發現了一朵朵金茶花,只見它們的花瓣是淡色的,白黃相間。那些花瓣又細又長,一個個緊緊挨在一起,彷彿一位位害羞的姑娘們在一起嬉戲玩耍,在一起竊竊私語,在一起你你擠我碰。你瞧瞧!它們在自己的地盤裡玩得多麼的盡興呢!

“快!去看看!那兒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多肉植物呢!”好朋友跑過來拉著我的手興奮地嚷著。我順著她手指著的方向望去,接著跟著她飛快的跑向那裡,啊!我看見了一顆顆精神飽滿的多肉植物,真的有很多很多,我像離弦的箭一樣跑過去迫不及待把其中三顆多肉植物給摘了下來。我好奇的用手把它扒開,哇!它的花瓣外形就像一把迷你的小掃帚,小多肉的花瓣又短又胖,十分可愛。

順著山路再往下走,就看見一片油茶果樹。油茶果就像一個個青色的燈籠懸掛在枝頭上,迎風招展。它們每一個都有著硬硬的果皮,那糙糙的果皮透出一絲一絲的獨特的清香,它們的外表看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個圓圓的小皮球似。

山林的知了正歇斯底里地叫嚷著:“知了知了……”彷彿在向人們訴說著自己的不滿,炎炎夏日來了我知道了,可是真的太熱了……我們又來到一個大院子裡,院子裡有兩頭公野豬,其中的一頭它一點都不會挑食,來者不拒好像它什麼都非常愛吃。而另一頭母野豬很挑食,它只吃狗尾巴草,同是野豬區別卻很大。

這兒不僅是動物與植物的天堂,更是我們的樂園。

樓道間的風景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741字

奶奶家住四樓,對門住著兩個老人,老人愛花,便在四樓與三樓的樓道間種滿了花。小時候,還未到四樓一股花香就迎面撲來,那香味不像糖果聞多膩人,是那種淡淡的,開始好像沒有味道,但慢慢地一股清新淡雅的香味便迎面襲來。小時候不管多調皮,但每到這開花的地方,都小心翼翼,生怕弄壞了那些花朵。小時候總嫌奶奶家的花,不好看,說,對門爺爺的花才好看。那些花千姿百態五顏六色,我不認得那些花,便大喊:“有紅花,有紫花,有黃花!”嚷嚷個不停。

結果,從去年起,對門的爺爺生病去了醫院,這份美景慢慢消失了,春季到來,那些花盆中的花,枯得枯,就連幾束略微頑強的花,都死了,我看著那些花,心裡難過極了,每次到了那裡的過道,都快速走過,不願多看。那個過道從花團錦簇變成了枯木凋零,只剩幾個大小不一的花盆了。

我以為那已經是最糟糕的事了,卻沒想到更讓人難過的事發生了,對門的爺爺要搬家了,我心想著,“那些殘花怎麼辦,要不讓我奶奶幫著照顧?對啊,讓奶奶幫著照顧啊!”我心裡得意極了,為自己的妙計,洋洋得意,本想與奶奶商量一下,自己卻一時被電視吸引,心想,反正還有時間,過幾天再與奶奶商量。

但老天爺好像完全不眷顧我,對門的爺爺搬走後就去世了,花與花盆也一起被搬走,上帝帶走了爺爺的生命,帶走了花兒,還帶走了我童年的陪伴。我那日上樓面對空空如也的樓道,慌忙的下樓,一直把這棟樓爬上爬下的翻了兩遍,我才意識到,那些花兒沒了。

最終因為我在對門爺爺搬家之時,沒有請求爺爺留下那些花,所以那些花從此從我的生活中消失,我可以為了賺零花錢放棄玩的時間去做清潔,但我因為貪圖一時看電視的快樂,而讓花兒消失,這是讓我一直難過的事情。

不管是那些花在美麗綻放的時候,還是在花枯葉落的時候,它永遠是樓道中最美的風景,我兒時心中最美的風景。

我與狗之間的故事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338字

我養了一隻寵物犬,它的毛就像披上了一層金沙似的,非常美麗,它有一雙“葡萄珠”的大眼睛和敏銳的鼻子,但經常流鼻涕。有一雙耳朵隨時警惕地聽著周圍一切可疑的聲音。有一雙鋒利的小爪子時時準備奔跑,做好“護衛”的準備。

它在家時是一個很會享受的“音樂家”,有一次,我拿出音樂播放機,放起了音樂,它聽的入神,不知不覺地跳起舞來。忽然,家裡發出了陣陣笑聲,小狗聽了我們的笑聲,心情更好了,聽得更入神了,跳得更起勁了。

它不但是一個“音樂家”還是一個“吃貨”呢!到了中午,一束飢餓的眼神掃了過來,小狗越來越飢餓了。我就給它拿了一大袋狗糧和兩根骨頭。“唰!唰!”我一轉過身它已經把一根骨頭消滅了。“哎,怎麼辦才好呢?”我無可奈何地說。

這就是我家小狗—一隻聰明可愛的日本品種的柴犬。

人與人之間的愛 篇8

國小二年級作文 ,489字

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愛是最偉大的,因為只要人們一條心,我們就什麼也不怕。在古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愛隨處可見,可隨著科技變得越發好,人與人之間的愛卻不那麼明顯了。可是我通過一件事得知並不是人人都這樣。

這件事發生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努力地擠上了公交車。我鑽進大人們的腋窩,啊,頭髮弄亂了,我立刻鎖定目標—座位。最後在車尾發現了一個空位,我瘋了似得,一個箭步就衝了上去,當坐下時,我覺得我是這個世界上轉移到了坐在我旁邊的一位身穿正裝的阿姨吸引住了,她有一頭烏黑髮亮的頭髮和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到第三站時,車上來了一位挺著大肚子的孕婦,可車上的人們都沒有讓出座位給這位孕婦。我心裡也在猶豫,如果我給這位孕婦讓座的話,就要站很久才到,最後因為想到站著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所以沒有讓座,突然坐在我旁邊的阿姨站了起來。堅定的說道:“這位女士,如果你不嫌棄的話,就坐在我的位置上吧!”這位女士連忙說道“十分感謝,你真好!我還有一段時間到,要不你先坐?”阿姨說道:“沒事,我一會下車,我們年輕人就因該幫助你們。”

人人如果都像阿姨一樣,幫助他人、無私奉獻、不求回報。那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我與書之間的故事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475字

我從記事兒起,就開始和書打交道,開始是看日記書、漫畫書;然後就是作文書、童話書;而現在,我讀的是小說、名著等等。

書,是我們創作的源泉;書,是我們奮鬥的目標;書,讓我們收穫了更多的知識。

我每次看書,從來都是認認真真的看,不是馬馬虎虎看一遍就過關了,每一本書,我都反反覆覆、專心致志的讀。

雖然我的感情不是很豐富,但我有時候會被書中的情節而感動。當我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會流下同情的眼淚。當我看到《茶花女》中的瑪格麗特的悲慘遭遇而潸然淚下。看到《西遊記》中的師徒四人能化險為夷而感到高興。

有時,我會為了一本好書而放棄去遊玩兒的機會。

那天,媽媽說要帶我到桃花溶洞去看看,本來已經計劃好了,但是碰巧那一天我買了一本《魯濱孫漂流記》,我便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去桃花溶洞的機會。因為我想抓緊時間,趕快進入到魯濱孫的故事裡。

我的座右銘是:書籍是開啟未知大門的鑰匙;書籍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橋樑;書籍是穿越激流險灘的航船;書籍是指引前進方向的燈塔;書籍是帶你走向黎明的大道。這句名言促使我繼續讀書,也讓我明白,我們的肉體是靠糧食長大的,但是精神是靠讀書長大的。

我與書之間的羈絆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62字

書,猶如在知識道路上的驛站;書,猶如在知識大海中的一葉扁舟;書,猶如在知識懸崖上的落腳點。雖然,我遭受過驛站的消失,扁舟的沉沒,與落腳點的滑動,但是我又找到了另一個驛站,另一葉扁舟,和另一個落腳點。

書已經成為了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從八九個月大就開始了我的看書之旅。在那個時候,雖說是看書,卻沒有比啃書更為準確了。有照片為證,我抱著一本據說撕不壞的古詩書,津津有味地啃著,一旁的媽媽都笑得岔不過氣了。

到3、4歲時,我開始看嬰兒畫報、幼兒畫報,每個月最喜歡訂閱畫報到來的日子,只要看見媽媽一拿著畫報出現,我像一頭三天沒吃肉的老虎一樣,狠狠地撲上去,把畫報扯下來,撕開保護膜,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一遍看完,就逼迫著媽媽給我朗讀畫報,只要媽媽不願意給我朗讀,我就眼中淚珠打轉,接著嘴角下墜,看起來就要進行一場哭的演唱會。媽媽連忙說:好!我就破涕為笑了。

6、7歲的我,漸漸開啟了屬於我自己的舞臺。每當放學回家,整個房間都變成了“書的海洋”,書檯上,桌子上,床上,沙發上,甚至地上,到處都擺滿了我的書,每次媽媽回家看見滿屋子的書,就勃然大怒,狠狠地訓斥我一頓,接著就把書一本一本地“物歸原主”。

這個壞習慣一直持續到8、9歲,我才試著把看完的書放回書架。雖然我已經開始懂事,但是還是改正不了先看課外書再做作業的習慣,媽媽常常因為這事而訓斥我,但我卻不以為然,不把媽媽的忠告放在心上,以至於經常哈欠連天卻還在伏案寫作業。

現在的我,已經完全改變了這個壞習慣,開始試著做完作業再看書,這樣的好處真是說也說不盡:媽媽的訓斥越來越少,笑容越來越多,以至於媽媽對我的獎勵—買的書也越來越多;看書的時間也越來越充裕,有時週末兩天都泡在書店看書;因為我看書的興趣越來越濃,漸漸地積累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所以寫作文的水平也逐漸提高。

其中我最喜歡的書莫過於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兒》了!有專家評價說:當年明月以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國製造工人的嚴謹,法國釀酒師的情懷,美國戲劇演員的幽默,講述了六百多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元末農民大起義,並將繼續講述至明末的276年的歷史。這樣的書亙古少有,文字表達渾然天成,近乎十全十美。我讀完後深有體會,對當年明月有了敬仰之情,恨不得一夜之間變成記者,去他家採訪他寫這本書的靈感和體會。

我對書很感興趣,尤其是幽默風趣的書,為了它可以廢寢忘食,即使有高音喇叭在耳邊,我也是聽而不聞。書,對我而言,就像良師益友,我不斷地汲取營養,提升自己。所以,我與書之間的羈絆永遠都不會斷開,只會越來越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