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塔想到的相關作文20篇

從《烏塔》想到的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664字

那天,我們在張老師的帶領下,學習了一篇新課文《烏塔》。這篇課文對我們很有啟發,我們聽得十分認真。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經歷。她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義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要去希臘。

為了能順利地旅行,她在家裡就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號碼,再給家裡人打個電話或寄張明星片,以報平安。她用三年時間閱讀了大量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旅費也是自己掙的。她每個星期都會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陪小孩玩,以換取報酬。

讀了這篇課文,瞭解到烏塔的經歷,我非常驚訝。我為此感到慚愧,我和烏塔比起來可真是差遠了。此時,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浮現在我的腦海,那是我最嚮往的地方。有我國的首都北京、東方明珠香港、南國花城廣州……多少次在夢中我來到了這些地方,可從來也沒想過要自己一個人去。

有一天,家裡來客人了,奶奶在做飯,忽然發現沒買蔥,十分著急。我見了,自告奮勇地說:“奶奶,我去買吧!”到了超市,我一眼就看到韭菜,不假思索就買了回去。我蹦蹦跳跳地走著,心想:“嘿嘿,這一回,奶奶一定會誇我的。”沒想到,奶奶一看我買的“蔥”,又好氣,又好笑。最後還是她自己去了一趟超市,才算完。

俗話說:“花盆裡長不出蒼松,鳥籠裡飛不出雄鷹。”我們現在雖然還小,但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媽媽溫暖的懷抱。未來的路要靠我們自己去走,如果我們只會依賴家人,那就會永遠也長不大。所以,我們要像烏塔那樣,從小培養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真正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從烏塔想到的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7字

《烏塔》是我們學到的一篇課文。文中的女孩叫烏塔,他是一個勇敢、令人佩服的德國女孩。

烏塔讓人佩服的是,她獨自一人旅行的費用都是自己業餘的時間打工賺的錢!而且她還花了三年的時間設計旅行的路線,閱讀有關這些國家的資料。烏塔每到一個地方就會查當地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經常給家人撥個電話或寄一張明信片,說明她是個細心的女孩。

一個十四歲的女孩能獨自去旅行,這樣的事放在我們中國父母的眼裡是難以置信的事。如果說你想一個人出去玩,你的父母會擔心你的安全;如果說你想一個人出國旅行,那簡直是白日做夢。

這就是東西方父母教育孩子方法的區別。西方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只要父母認為孩子的想法是正確的,就會鼓勵他們大膽的去實踐。西方父母給予孩子的是信任、關懷,孩子從小就要學會自立、自強。而中國的孩子呢?別說一個人旅行,有些孩子上學都要父母去接送。是中國的孩子太弱了嗎?不是,而是中國父母過於溺愛,不放心讓孩子自己去做事。他們把孩子呵護成溫室裡的花朵一樣,被風一吹就會凋落。

烏塔有一句話說得好:“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我們單獨出門?”我認為我們應該像烏塔那樣,從小鍛鍊自己的獨立能力,才能更好更安全的認識世界,茁壯成長。

從烏塔想到的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8字

前幾天,我讀了一篇文章—《烏塔》,文章裡的德國小姑娘烏塔,一個人遊歷歐洲的事情,讀完後,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烏塔是一個既細心又勇敢的女孩,她只有14歲,獨自一人出國旅行,在家裡就早早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而且還自己掙錢當旅費,不花家裡的一分錢。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每到一個地方,她第一時間就是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困難和危險時,能及時地尋求幫助,然後再給家裡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報平安。

我與她,同在一片藍天下生活,同在一個地球居住,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我已經十歲了,可日常生活還是需要爸爸、媽媽的照顧和打理,做什麼事都不能讓人放心,瞻前顧後,膽小怕事,過個馬路也要讓爸媽領著,依賴性太強,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遇到一點困難或挫折,甚至還會哭鼻子。

而烏塔呢?不僅旅費自己掙,而且每到一個地方,都是她自己獨立處理和麵對一系列的生活事件,她的勇氣真的令人驚訝,她的這種勇氣與能力是從哪兒來的呢?我想,應該是靠她平時的鍛鍊與父母的支援是分不開的,與她相比,我覺得自己和她差得很遠……

我們中國的孩子就像“小皇帝”、“小公主”,時時生活在呵護與溺愛之中,而烏塔就是一棵小草,非常堅強,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她都能坦然面對,讓自己在困難與磨鍊中成長。

讀完這篇文章,作為一名四年級的學生,我感到非常慚愧,慚愧自己不能像烏塔那樣有主見,有魄力和勇氣,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學習烏塔那種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做一個勇敢獨立的女孩。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428字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一課,我收穫了很多知識,比如:作者是用人物的方法來命題,作者重點描寫了烏塔的獨立性以及很熱愛生活等內容。不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烏塔的獨立性這部分,烏塔的生活和我們形成對比。

比如我想參加夏令營,獨自去森林時,我媽就會用無數個理由來反駁我。例如說:“森林裡有什麼好玩的,要是走丟了或被蛇咬著該怎麼辦呢?”或者給我看一些被猛獸咬到的圖片和視訊,弄得我瑟瑟發抖。

而就在今年9月,學校組織了一個自願去紐西蘭交流的活動。我剛回到家,還沒來得及說這件事,老媽已經開始如同連環炮似的說起話來:“童童,你是不是想去紐西蘭?咱不能去,咱還得打比賽呢。而且太貴了,以後靠自己的本事去。再說了,你要是崴了腳,怎麼打比賽呢?”

是的,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不能讓他們受傷。可是,他們卻不知道自己的行為虐殺了兒童的獨立性和對生活的熱愛的積極性。所以,如果孩子想獨自去某一個地方,家長們可以設計一條安全又方便的旅遊路線。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

從烏塔想到的 篇5

讀後感 ,640字

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趁一次暑假,竟遊歷了法國、瑞士、奧地利、義大利等歐洲幾個國家。她思想獨立,對各種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也很熱愛生活,她就是我最喜歡的一篇課文《烏塔》裡的主人公。

我從:“烏塔對我這番解釋很不滿意,馬上反駁說:‘我也是家裡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很愛我,不過我們興趣不同,所以我們有時候一起出去玩,有時候單獨出去玩,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我不明白。你的話不合邏輯。’”這段話中體會到了烏塔對事物的獨特見解以及她的獨立。

讀了這篇課文,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烏塔的獨立自主了。我覺得,之所以中國人與德國人有這麼大的差距,是因為中西方文化不同。在中國的大人眼裡,世界非常大,壞人也會很多。他們以為,只要有一點不注意,孩子就會出現危險。可德國人與我中國人不同,他們嘗試讓自己的孩子獨立,甚至他的孩子想去環遊世界,他也會讓他的孩子自己去。這難道對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沒有幫助嗎?我想,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吧!

回想我自己家,平時,我自己下樓到樓底下玩、去物業取快遞、去家門口一個小超市買東西……家長們都叮囑我:“快去快回啊!”、“路上小心點兒,別摔著!”、“陌生人帶你走,你別跟著走。”、“誰給你吃的都不許吃,聽見沒有!”……難道這事我們不知道嗎?家長讓我們出門不就是鍛鍊我們的嗎?也許,中國大人就是這樣把我們當成三歲小孩兒,我們幹什麼事他們都不放心。

我真想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我可以管好自己,您們不用把我當三歲小孩兒看待,請您們相信我吧!”

從《烏塔》想到的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397字

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個人認為,烏塔的做法可行。為什麼呢?因為像烏塔這樣的孩子,已經十四歲了,在國外早已經可以自理,外國的的家長完全相信她們自己可以獨自外出旅遊、度假。而我們中國呢?家長萬分寵著孩子,三歲還要餵飯,五歲仍然讓大人揹著走,只要摔一跤就會他們百般呵護。過著小公主、小王子一般的生活。雖然是這樣,但是我覺得,只要我們中國的孩子有了自主獨立意識,也能獨自一人出國旅遊!就是,難以躲過家長的這一關啊!

可是,媽媽卻是這樣認為:你們還小,年紀小小的,就應該待在國內好好讀書!到時候把知識弄懂了,把語言學通了,再跟我談出國的事。換一方面來說的話,你們如果真的出國去了,難道不會被壞人拐去?也就是說,你分辨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到時候,錢要是被騙了,沒錢了,我倒是想看看你究竟怎麼回來?

我從《烏塔》這篇課文學到了小孩子不能太過於依賴爸爸媽媽,也要有自主獨立意識,不然長大了連家務都不會做。

從烏塔想到的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391字

在一個繁華的城市裡,有一個14歲的小姑娘,獨自遊歷著歐洲各個國家,她就是德國小姑娘烏塔。

在我們看來,簡直難以想象。一個僅僅14歲的孩子,本應在父母的懷裡撒嬌,她卻獨自一個人遊歷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會相信。這是文中作者發出的驚歎,讀了課文後,我與作者有一樣的感受。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中國的父母太溺愛孩子了。與之相比,中國的同齡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比如:整理書包這個小事情。好多孩子都是家長給整理的。如果不是家長整理呢,就會出現丟三落四的現象。不是落筆了,就是忘記書了。跟烏塔比起來,我們的確不如烏塔。烏塔自強、自立、自信、勇敢,有主見,這些精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烏塔真是太勇敢了。我發自內心想要學習烏塔的這種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想想我自己,我也就頂多自己在家裡寫作業,等著爸爸媽媽回家。作為四年級的小學生,我真是感到無比慚愧啊!遠遠次於烏塔啊!

從《烏塔》想到的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9字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最難忘的是烏塔獨自一人到國外旅遊的經歷。她14歲就能獨立到法國、瑞士、奧地利和義大利等國家旅遊了。想想自己,雖然已經九歲了,可從來都沒有離開過大人一步。

有一次,我想和同學去利川旅遊。回家和爸媽說了這件事,本以為他們會同意的,沒想到爸爸媽媽卻說:“去利川多危險呀!萬一迷路或遇到壞人怎麼辦?不行!”我不滿意的說:“如果你們總是不放心我,那我長大以後怎麼獨立生活?”可無論我怎麼說,他們的腦袋都搖得像波浪鼓一樣。

我多麼希望自己能像小鷹一樣在天空中自由飛翔,而不是像風箏一樣總是讓捆綁自己的繩拽在他人手裡。

不過這也不全怪家長,我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確實很差。比如,我吃飯的時候總要家長不停地催促;每次都要別人提醒才知道帶好紅領巾;天冷了不知道加衣服,天熱了不知道減衣服……再看看烏塔,會先設計好旅行的路線和日程,提前想好出現緊急情況時的自救措施,每到一處都會及時給家裡報平安等等。

如果我也能像烏塔一樣,相信爸爸媽媽一定會對我放心的,也就會答應我獨自一人外出的請求。所以,我要向烏塔學習,不斷地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爭取有一天能夠獨立地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從烏塔想到的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8字

今天,徐老師帶領我們一起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烏塔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

在我們中國,像烏塔這樣大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

在家裡,家長們要幹一些家務活,如:做飯,洗衣服,晒衣服,掃地,拖地……家長們常常幹得手忙腳亂,而自己卻在書房裡舒舒服服地看書。

每天早上,我們還在香甜的美夢中,家長們早已經起了床,悄悄地走到我們的房間,給我們把今天要穿的衣服準備好,再去廚房做香味撲鼻的早餐,等我們吃完早餐,家長們又顧不上洗碗,先送我們去上學,回家後還得再洗碗打掃衛生等。

放學時,同學們一起走出校門,就把沉重的書包交給家長,自己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家長們像一隻只年老的龍蝦,彎著腰在後面緊緊地跟著。

我們應該幫家長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家長們不要再這麼辛苦,我們也應該像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理能力強,懂事的好孩子。

從烏塔想到的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370字

烏塔是四年級上學期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獨立自主、膽大心細,名叫烏塔的女孩和作者發生在羅馬的一件事。

這一篇課文我讀了好幾遍了,每當我讀到第四自然段時,我不禁讚歎起來,烏塔獨自一個人遊歐洲,而且已經去了那麼多地方,如果是我我一定做不到,因為我平時週六週日爸爸媽媽叫我去小賣部買一包鹽,我都走一會兒就擔心有人把我拐跑,更別說讓我一個人遊歷歐洲了。

每當我讀到第七自然段時,我很自然的就覺得烏塔是一個有準備,有條理,有計劃,心細的女孩。第七自然段的第一句就讓人覺得烏塔的計劃非常細心,第二句讓人覺得烏塔準備得非常充分,第三句烏塔讓人覺得她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女孩,因為如果是我,那我就會向爸媽要錢,然而她不是,烏塔自己去賺錢,不伸手向爸媽要錢,我覺得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我也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獨立自主,膽大心細的女孩。

從烏塔想到的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549字

最近,我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感觸很深,受益匪淺。

14歲的烏塔,利用假期為別人做事,攢取旅費。同時,用三年時間做準備,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獨自一人遊歷歐洲。這讓我從心裡佩服她,再想想自己,真是無地自容。

每到假期,爸爸媽媽也帶我出去旅遊,欣賞祖國的錦繡河山。可是每一次我都只顧開心地遊玩,品嚐各地的美味佳餚,從沒有去想設計旅行路線,預訂餐館和車票,更不用說這些事由我獨立去完成。我自然地認為爸爸媽媽應理所當然地做好這一切,而不是我的事情。

看到烏塔輕車熟路地完成這一切,我突然意識到,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從小培養自己的獨立性,磨練自己做事的能力,而不是永遠在大人的庇護下,做著幸福的“公主”和“皇帝”。因為只有從小經歷風吹雨打,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我們和烏塔不是一個國家,但都是少年,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為什麼她能敢作敢為,自信,獨立。而我們只能做溫室裡的花朵呢?是因為我們的爸爸媽媽對我們保護太多了,我們的依賴性太強了。從小就失去了鍛鍊的機會,缺少了主見,缺少了獨立性。離開了大人,寸步難行。

所以,我們的父母要充分相信,我們也一定能行。要放開手腳,讓我們大膽地面對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我們就能像雄鷹一樣,在廣闊的天空自由地飛翔。

由《烏塔》想到的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39字

最近,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文中的主人翁烏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烏塔是一個14歲的小姑娘,她利用暑假遊歷了歐洲。她在出發前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裡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報平安。為了這次旅行,她準備了三年的時間,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超級市場或餐館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這些為烏塔順利旅行提供了保障。

烏塔的影子經常浮現在我的腦海裡。烏塔是一個既有獨立自主精神,又非常勇敢的小姑娘。她才只有14歲,卻敢獨自一人出國旅遊;烏塔是一個非常細心的小姑娘,她能事先設計好路程,相好戰勝困難的方法;烏塔是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她一人在外,不忘記向父母報平安,不讓父母擔心自己;烏塔是一個勤儉懂事的好孩子,她不向父母伸手,而是自己打工掙旅費。烏塔的這些優良品質,使我感到十分敬佩。

小小年紀的烏塔如此優秀,和她比起來,我相差很遠。

去年暑假,我和奶奶一起去內蒙古旅遊,出發前我沒有做任何計劃,只是依靠奶奶帶著我;我沒有掙一分錢,反而要奶奶給我出錢買玩具;不管參觀哪個景點,我都緊緊拉著奶奶的手,生怕自己走丟了。看來,我膽小的性格還需要鍛鍊,獨立自主的能力還需要提高。

烏塔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我要向她一樣,不僅在課堂上學好文化知識,還要經常親近大自然,到社會上去經歷風雨,見世面,烏塔能做到的,我將來也一定能做到,因為我堅信,溫室培養不出參天大樹,馬棚裡訓練不出千里馬。

由烏塔想到的 篇13

國小三年級作文 ,532字

親愛的媽媽:

您好!

在這個單元裡我們學到了一篇名叫《烏塔》的課文,一位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在假期遊歷歐洲的故事,她獨立自主的勇氣讓我好不敬佩。我讀了以後有些感受,想說給您聽聽。

當我讀到:烏塔用了三年的時間用來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相關的書籍…我真是驚訝不已。由此我想到了我們中國的孩子,每年假期裡,我們都會跟隨爸爸媽媽一起外出旅遊,我們既沒想到自己整理旅行用品,也沒有想到自己的行李自己背,更不會自己設計旅行路線,也不會檢視旅遊指南。外國的孩子從小就這麼獨立,我們真該向他們學習學習。

文中的烏塔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廳或超市分發廣告單,她是那麼獨立自主。而我們中國的孩子呢,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每次放學的時候,我總能看見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們,背上揹著同學們剛交給他們的書包,好像上學的是爺爺奶奶們,他們左手拉著同學的手,右手還拿著點心、水果跟在後面,這些同學一邊大口大口地嚼著,一邊往前走,看上去就像一個個小皇帝、小公主。

陶行知爺爺說得沒錯: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沒錯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像文中的小烏塔一樣,做一個會安排時間,熱愛生活,自食其力的孩子。

媽媽,您說我說得對嗎?

敬祝

身體健康

女兒

由《烏塔》想到的 篇14

讀後感 ,720字

最近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烏塔十四歲就能獨自遊歐洲,我被烏塔熱情、大膽、細心的品質所折服。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的心裡很不平靜,同時也產生了疑問:為什麼烏塔就能獨自一人遊歐洲,而我就只能在家裡悶著,難道我們的安全只是待在家裡嗎?我是一隻想飛出窗外的小鳥,而家長卻讓我們待在家裡,上音樂班、機器人班。父母的過分關愛讓我感到窒息,出去旅行都是由大人來安排,我就只管玩兒就行了,其他的啥都不用管。

上個暑假,我九歲,參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西安之旅夏令營。這個夏令營總共有十四個人,其中只有兩個大人,負責保障安全,有十二個九歲到十四歲的孩子。之前出去旅遊,都是爸爸媽媽安排行程,沒有我的事,但這次旅行的行程、路線、吃飯、住宿都是我們孩子自己來安排,我們都參與了進來,很興奮、緊張、刺激、新鮮。出發前,我們先分工,有餐飲官、住宿官、紀律官、旅行官、財務官、外交官,每個職務由兩個孩子組成一組來擔任,餐飲官負責找吃飯的地方,住宿官負責找住宿的地方,旅行官負責找景點和路線,財務官負責管錢和確定開銷,外交官負責與陌生人打交道,大家在微信群裡討論,決定安排。旅行中,我們每天晚上都要開會總結、確定第二天的安排。我當了外交官,和另一個外交官姐姐一起找陌生人問路、在西安博物館給大家租了對講機、找賓館借地毯野餐。我去借東西、問路之前,心裡很緊張,怕陌生人們不理我,心快從嗓子眼裡蹦出來了,經歷了之後,感覺心裡不緊張了,大部分人都很友善、樂於助人,我學會了怎麼與別人打交道、尋求幫助。

西安之旅提高了我自主、自立、自理能力,我玩的很開心,跟夥伴們相處得很好。今年寒假,我要向烏塔學習,繼續參加南京冬令營之旅,像一隻小鳥一樣飛出窗外,去探索世界,鍛鍊自己。

由《烏塔》想到的 篇15

讀後感 ,554字

這是講述一位14歲的小女孩就能獨自一個人遊歷歐洲的故事。我被她這種獨立自主,熱愛生活的精神所折服。

讀了這片文章,我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10幾歲的孩子不能獨立?難道“安全”就是對孩子所有的愛?我的答案是中國的孩子好比是一群小鳥,渴望著自由飛翔,可家長們總怕我們有這樣那樣的危險,於是就把我們“囚禁”在“鳥籠”之中,就像中國老話說的:“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就像是我,我現在的衣服全都是媽媽在收拾,每次在我寫作業的時候都能看見媽媽忙碌的身影,洗衣服、做飯、收拾屋子、換洗被褥都是媽媽一個人來完成的。

記得上次我看見過一則新聞,說有一位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因為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自己的衣服、被子就連書包也不會整理,就這樣甚至被學校退了學。

我曾經聽說過這樣的名言:“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也聽過:“世界上最堅強的人就是獨立的人。”

我覺得烏塔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她既有豐富的知識,又能親自去實踐。利用自己廣博的學識,親自品嚐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也是幸福的,但卻有遺憾,在我們這樣相當的年紀裡,我們的生活卻相差甚遠。在這裡我想對同齡的朋友們說:“請主動從父母溺愛的懷抱裡走出來,鍛鍊自己獨立生活的意志。”我也想對中國的父母說:“請給我們一片獨立的藍天,讓愛更完美。讓愛更充實!”

由烏塔想到的 篇16

讀後感 ,480字

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名叫《烏塔》的文章,文章講述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遊歷歐洲的故事。讀完這篇文章,烏塔獨立自主的個性讓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下生活,同在一個地球上居住,卻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我已經10歲了,可日常生活還需要爸爸媽媽打理,做什麼事都不讓家人放心,連過馬路都讓父母操心,每個週末都讓爸爸媽媽給零花錢買吃的玩的,還有我每次吃完晚飯,都要讓爸爸媽媽給我洗碗,擦桌子。而烏塔卻是一個自強自立的孩子,能自己靠打工掙錢遊歷各國,並且鎮定自若。我覺得自己還差得甚遠。

烏塔就像一棵小草,為了爭取更多的陽光雨露,奮力生長,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挫折她都坦然面對,讓自己在磨練中成長。而我卻像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絲毫風吹雨打,很脆弱,沒有抵抗力。

讀完這篇文章,作為一名四年級學生的我感到慚愧,慚愧我的依賴,慚愧自己不能像烏塔一樣有主見。我今後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吃完晚飯後主動擦桌子,洗碗筷,為忙碌一天的父母沏上一杯熱茶,說一聲:“爸爸媽媽辛苦了!”我一定要學習烏塔那種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合格的好少年!

由烏塔想到的 篇17

讀後感 ,686字

最近,我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文章講的是一個14歲德國女孩烏塔獨自遊歷歐洲的故事,讀完這篇文章,我深有感觸。

在前幾天,學校發來一封家長信,信上主要是說寒假遊學的事,回到家後,我再三請求媽媽同意我去,可媽媽卻說:“你一個人不安全,如果你要去,也必須我和你一起走,萬一你出了點事,這可怎麼辦?”我心裡想:“哼,我都十歲了,是大孩子了,難道你還能跟著我一輩子嗎?”真掃興!媽媽偷看了一眼,她說:“你是我的女兒,我知道你現在心裡很難過,很掃興,但我還是為你著想啊!算了,我和你說啊,在國外,如果成年了只有兩種選擇,一是自己找工作,打工自己賺錢,自己租房自己住;另一種是借住在父母家,打你必須工作賺錢付給父母房租,你看你,都這麼大了,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這就是我不讓你去的原因。”

一直以來我都很想對父母說:“愛孩子,就應該讓他們獨立自主,而不能只是一味的溺愛,包辦所有的一切,這樣只會害了我們。”我們都被父母囚禁在狹小的空間裡,沒有一片自己的天空,只能通過電視、網路、書本里的東西來感知世界,在我們眼裡,天下無強盜,可是在父母的眼裡壞人太多了,他們覺得所有的人除了自己都是壞人,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便強迫孩子生活在自己畫好的保護圈或蜜罐溫床中,而作為孩子,我們也只好被動接受。

我覺得烏塔是幸運的,因為她有著豐富閱歷,有著廣博的學識,她還能親身去經歷、體驗和感受。而我們就像被養在鳥籠裡的小鳥一樣,時時刻刻被保護著,應該說我們是幸福的,但卻是遺憾的幸福。在這裡我想對父母說:“請給我們一片獨立翱翔的天空,只有放手讓我們親身去體驗,去面對生活的酸甜苦辣,我們才能健康茁壯成長。”

由烏塔想到的 篇18

讀後感 ,714字

在今天的語文課上,呂老師帶領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文章。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位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一個人環遊歐洲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我今年已經10歲了,烏塔只不過比我大幾歲而已。然而,如果中國的孩子說:“我要自己走遍中國!”我們肯定會懷疑他是不是瘋了;在外國,小烏塔獨身遊歷歐洲卻成為事實。現在,我作為爸爸媽媽唯一的孩子,可以說是他們的掌上明珠,平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幾乎所有的事情都由爸媽代勞,就連上下學都要接送,更別提獨自出遊了。

平時的我,因為爸媽下班時間晚,所以要先去小課桌寫作業,等快到六點的時候,爸爸就會去那裡接我回家。每天爸爸一接我,第一件事就是幫我背書包,深怕那沉重的書包像一座大山一樣把我壓倒。回到家寫作業時,如果遇到不會的或沒見過的題,我想也不想,字典也不查,就直接去問媽媽。還有一次,週六一早爸媽都要去參加濱海新區萬人大清掃活動,週五一放學媽媽就和我商量說:“兒子,明天早上爸爸和媽媽都要去參加大清掃活動,你自己一個人能不能在家等我們呀?”一聽媽媽這樣問我,我毫不猶豫地答道:“當然不行!我自己一個人在家裡害怕!”聽我回答得如此果決,媽媽點了點頭無耐地說:“那好吧,我讓姥姥一早過來陪你吧。”現在仔細想想,我的所作所為和烏塔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她敢獨自遊歷歐洲,而我連自己一個人在家都不敢,放佛她是巨人,而我是矮人。

花盆裡長不出蒼松,鳥籠裡飛不出雄鷹。這話一點不假,我們從出生到現在一直是被這樣溺愛著。但是,我們現在可以依賴父母,那等我們長大了,父母不在身邊了,我們該怎麼辦呢?所以我們從現在就應該學會獨立,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和挫折,都要學會坦然面對,讓自己在磨練中成長!

由烏塔想到的 篇19

讀後感 ,452字

讀了《烏塔》這一課,我感觸頗深,烏塔年僅14歲,卻獨自一人遊離歐洲,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作為再有5年就是同齡人的我,與烏塔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現在的中國孩子,在家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小皇帝”,什麼事都不敢讓孩子做,怕出危險,家人百般呵護。可烏塔不一樣,她是一個獨立的、有思想的、有膽識的小女孩。

烏塔為了設計這次旅遊,整整耗費了三年時間來準備,每到一個地方或一個國家,提前先打電話或寄明信片。從這點我們可以體會到烏塔自強自立的精神,可我平時連遠門都不敢出,甚至上下學都不願意自己走,更別說去歐洲遊玩了。烏塔之所以能自立、自強,是因為她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我現在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比如,週末是否制定學習計劃,是否按計劃進行了?一定要從小事做起,逐漸養成了自立的精神。

烏塔還說過:“光從電視上認識的世界總不完美。”我們寫完作業,看會兒電視,讀會兒課外書就不錯了,從來曾親身體驗世界的美好。

從《烏塔》一課,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將來有機會也要去遊歷世界!

由《烏塔》想到的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8字

今天,我讀了一篇課文《烏塔》,認識了一個14歲的小女孩,家住德國,是個特別勇敢的女孩子,因為她趁暑假的時間,獨自遊歷了歐洲,這個經歷,估計很多大人都無法完成,可是,她做到了,讓人敬佩的同時,也讓我們沉思。

烏塔為了遊歷歐洲,她足足用了三年的時間去做準備工作,從收集歐洲各國指南,設計旅行路線和日程……到自掙旅遊費,這些點點滴滴都沒有讓她的父母參與,她堅定的告訴她的父母:她可以做得很好,有獨立的能力。烏塔的父母很欣慰,打從心底的相信女兒可以實現她獨自去旅行的夢想。

我除了驚歎她的勇敢,同時也好羨慕她,因為平日裡,我想掃掃地、洗洗碗,媽媽都不讓我做,就是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養育,把我們慣得如同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看看烏塔,再看看自己,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因為烏塔的所作所為,都是我們大部分中國孩子不敢做,也做不到的,也許有些夥伴有這想法,但是幾乎都會被父母扼殺在搖籃中,她們不會允許,哪怕同意,也不會放心孩子獨自去完成。所有獨立自主,是大部分中國孩子缺乏的。

在此,我特別想對中國的孩子說:從父母的懷抱走出來,親近大自然!對所有中國的父母說:未來的世界是我們的,讓我們在這大千世界中創造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現在我也有自己的計劃,雖然不能像烏塔一樣,獨立去旅行,但是我也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去走走,感受不同的文化。爸爸媽媽也答應我,過年帶我和弟弟去北京,去看看天安門,去看我向往的升國旗儀式。

未來我相信,我也會如同烏塔一般勇敢、獨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