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醉琅琊相關作文20篇

情醉琅琊 篇1

國一作文 ,839字

這是一個神奇莫測的地方,它原始、古樸、壯麗、神奇;它如詩、如畫、如歌、如夢,吸引了無數人前來觀光遊覽。它就是位於滁州市全椒,有著“蓬萊之後無別山”之美譽的琅琊山。

琅琊山蔚然深秀,人文氣息濃郁。今天,我有幸與同學們一起到琅琊山一遊。

仰望琅琊山,只見那嵯峨黛綠的群山,滿山蓊鬱蔭翳的樹木與湛藍遼闊的天空,飄渺的幾縷雲恰好構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畫。

走進琅琊山中那被譽為“中國四大名亭之首”的醉翁亭,其中亭、臺、軒、榭風格各異,正所謂園中有景,景中有園,更有蘇軾手書的《醉翁亭記》碑堪稱稀世珍寶。醉翁亭邊還有一“讓泉”,其泉水“甘如醍醐,瑩如玻璃”。所以又被稱為“玻璃泉”。

走一路,笑一路,不覺間便又到了下一個景區—歐陽修紀念館,歐陽修,一代文宗,生平佳作無數,更是在琅琊山留下了《醉翁亭記》這一著作,將自己的號賜與了“醉翁亭”。館內有歐陽修的塑像,更有全面介紹歐陽修生平的三十幅壁畫,再現歷史,讓我們得以穿越時空了解你。

來到琅琊山,便不得不去那千年古剎—琅琊寺。來到寺廟腳下,不覺驚歎這氣勢!上琅琊寺至少得爬100多層臺階。聽說,古代要成仙的人,都必須得非常虔誠的爬完臺階,並且要一階一叩頭,以表誠心。來到寺廟裡,發現這裡的空氣很清新,廟裡也很清靜,給人以“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之感。

結束了上午的旅程,我們又來到了為“安徽第一大文豪”而建的吳敬梓紀念館。來到這裡,迎面撲來一股木質的香氣,才發覺這裡大多數都是明清風格的建築,古樸、淡雅。進入館內,講解員為我們介紹了吳敬梓及他的著作《儒林外史》。通過講解,我不禁打心裡佩服吳敬梓,他不畏當時的腐敗,勇敢寫出了對一些虛偽腐敗的嘲笑和不屑,讓人們更清醒地認識當時的社會。

旅行是一個讓我心醉的過程,穿行在這美不勝收的琅琊,讓我在美景中洗盡心中的莽莽紅塵,讓我汲取了歷史的深沉,更讓我品味到了如水的絕代才情。帶著滿心的歡愉在琅琊旅行,我一路收穫著美麗……

請我和一起陶醉在這美不勝收的琅琊山中……

醉美琅琊山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524字

慕名而來,觀賞琅琊山。懷著激動的心情往前走,走近山門,“琅琊山”三個大字赫然入目。

邁著輕盈的步伐,步入山內,這才深深懂得“百聞不如一見”的道理。好一處優雅、靜謐的境地呀!迎向我的是整個綠的精魂。

曲折幽靜的小路旁,遮天蔽日的參天大樹,恰似給小路撐上了一把碩大的綠傘,樹木枝幹盤曲,落下的葉子像一隻只飛舞的蝴蝶,甚是靈動可愛!葉片溼漉漉的,留住了昨夜的雨意,葉尖上掛著水珠子,晶瑩晶瑩的,莫不是雨姑娘那顧盼生輝的眼淚?

這是初秋,山中的彼岸花搖曳多姿,花開得熱烈而又浪漫。筆直的莖稈竟無一片綠葉,頂端怒放著龍爪似的花朵,很是妖嬈。引得遊客駐足觀看並拍照留戀,讓人驚歎大自然的美無處不在!

眺望深秀湖,一汪潭水正微微盪漾,湖水清澈見底。有時水面魚鱗般的微波起伏;有時風平浪靜,恰似一面明晃晃的鏡子。調皮的魚兒不時鑽出水面,弄碎一片明鏡。池上漂著凝碧含翠的蓮葉和競相開放的睡蓮。一陣風吹過,空氣中帶著睡蓮淡淡的香氣,我貪婪地呼吸著這陣陣清香。

快瞧,兩隻烏龜趴在水中裸露的岩石上,它們正在悄悄地說著冬眠的祕密。小魚從它們腳下游過,告訴它們昨夜做的好夢。

漫步琅琊山,踏著那條曾經印過千萬條足跡的小路,挽著秋日的餘暉,多麼愜意!

天涼好個秋,醉美琅琊山!

美麗的琅琊山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178字

冬天,寒冷的琅琊山又奇蹟般地蓋上了白色的被子,樹木上壓著皚皚白雪,穿上了潔白的衣裳。小河也結冰了,再看不見魚兒在水中快樂地遊玩。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呈現在我們眼前。冬天是沉寂的,它積蓄著力量等待春姑娘的召喚。

每個季節的琅琊山都使我痴迷,讓我流連忘返。琅琊山以它寬闊的胸懷熱情地歡迎四方來客!我愛這家鄉的山!

琅琊山的聲音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336字

也許很多人會欣賞琅琊山的美景,而我卻非常喜愛聆聽琅琊山的聲音。

每當走進琅琊山大門,清風拂過樹梢,我聆聽到小樹被吹得嘩啦啦響,好像是在唱著美妙的歡迎進行曲。

來到野芳園,躺在草地上,靜靜地聆聽小草的聲音,隨著輕風我聽到一首溫馨的歌謠,我投入小草的懷抱,我要為她伴奏。

來到讓泉邊,閉上雙眼,靜靜地聆聽泉水歡快的“嘩嘩譁”,那聲音就像一首美麗而動聽的歌謠,飛舞的蝴蝶和河裡的魚兒為她伴奏。她們給琅琊山增添了一份美妙的聲音。

來到峰迴路轉,站在門洞下,靜靜地聆聽來往遊人抒情的吶喊,和著笑聲與說話聲,就像一首歡樂的交響曲。

攀上南天門,登上會峰閣,展開雙臂靜靜地聆聽,呼呼的風聲從耳畔經過,彷彿是為我一路辛苦奔波登上頂峰而大聲歡呼。

只要你靜下心來,琅琊山處處會有美妙的聲音!

琅琊山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398字

琅琊山是滁州的一顆明珠。琅琊山位於滁州的西北。它四周群山環抱。其中有一些樹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鬱郁蒼蒼充滿生機。

琅琊山有很多涼亭,涼亭可以供遊人來歇歇腳,但是這裡有一個很著名的涼亭—醉翁亭。醉翁亭還有一個小故事。歐陽修是一代文宗,一次他被貶到滁州做太守。歐陽修還結識了琅琊寺的和尚智仙。和尚智仙為他打造了一個亭子名叫醉翁亭,兩人經常在此聊天談心。

山上不僅有很多涼亭,還有很多清澈的清泉。

讓泉是琅琊山最著名的清泉。泉水從泉眼裡冒出來,緩緩流淌。讓泉裡的水清澈見底,泉底什麼東西都能看的一清二楚。如果是夏天,路過讓泉也可以順手把清涼的泉水撩過來洗洗臉。

琅琊寺是琅琊山的一大名寺。在它的左前方有一個正方形的許願池,許願池裡有個大石烏龜。石龜背上有一個大元寶,把硬幣投到烏龜的嘴裡願望就能實現。琅琊寺裡面有一個亭子,亭子的後面有山石和翠竹。

琅琊山山清水秀,真不愧是十大森林公園之一。

描寫琅琊山景色的作文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694字

炎炎夏日,老爸帶我去安徽看琅琊山勝景,順便鍛鍊一下我的運動能力。

買完票,我像一頭小鹿一樣橫衝直撞,沒過一會兒,便看見一條大湖,湖水碧綠碧綠,一望無際。湖邊有十幾顆大樹,個個都長得古靈精怪,有的彎彎曲曲,像一個“S”,有的筆直粗壯,像一個士兵,有的兩棵樹繞在一起,像個大門……

沿著小路繼續往裡走,我看到遠處有幾座亭子。在湖中心有一個亭子,名叫湖心亭。湖心亭上部有一個由瓦片蓋成的圓形天花板,在“大圓盤”上矗立著一個又粗又高的柱子。往下看只見“圓盤”下有一個向外擴張的六邊形的亭頂。整個亭子由六根柱子支撐著,裡面有木頭做的椅子,供人休息。

我繼續往前走,突然看到河面上飄著一個紅色的物體,咦?是什麼呢?我走近一瞧,哦,原來是荷花呀!碧綠的荷葉托起粉紅的荷花,荷花亭亭玉立的,像個仙子。荷花粉撲粉撲的,令人喜愛。

一隻蝴蝶飛過來,在我面前飛來長去,好像讓我跟著它走。我跑了過去,站在橋上,瞪大眼睛盯著正在流淌的泉水,只見長年累月堆在橋下的石子竟形成了一條“水管”,但我非常奇怪這些水是從哪裡流過來得呢?我跑過去問爸爸,爸爸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我轉過頭一看,啊,這些大石頭真是形狀各異。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方形,還有的是橢圓形的……

過了一會,我們來到南天門,只見上山的路彎彎曲曲的,我費力地往上走,爸爸告訴我:上山的時候要彎著腰,探出頭往上爬,下山時就可以直著腰走了。我聽了爸爸的話,連忙調整了姿勢。到了南天門時,老爸嚇了一跳,“這是黃筱嗎?”原來由於爬得太久,襯衫溼透了,鼻子上,下巴上,脖子上,全是汗珠。白運動鞋也像打了一架似的,變得髒兮兮的。

我在琅琊山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琅琊山導遊詞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7字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是你們的導遊餘茜,你們可以叫我小余。今天大家將要跟我去我們滁州最著名的景點琅琊山遊玩,下車時一定要帶好隨身物品,不能亂跑哦!

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去,那裡就是琅琊山大門口。瞧!琅琊山山清水秀,樹木枝繁葉茂,真像一幅山水畫啊!

順著這條幽靜的小路一直往前走,我們就到了讓泉。讓泉的水清澈而涼爽,能看到裡面的石頭,這些石頭五彩繽紛,形態各異。

再往前走,我們就到了醉翁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古樸典雅的六角亭。在陽光的照射下,金色的瓦片閃閃發亮如同發光的鑽石一般。下面還有精美的圖案和許多花紋,紅色的六根柱子支撐著整個亭子,看起來古色古香,華麗極了。旁邊有許多柳樹宛如一位少女在水邊梳頭髮,常常的頭髮垂到水面,水面靜得像一面鏡子,令人心曠神怡。歐陽修就經常在這裡喝酒,每次喝完酒就詩興大發,名揚中外的《醉翁亭記》就是這樣來的。

前面就是深秀湖,湖中有一座小橋,許多遊船在悠閒地划著,水面波光粼粼,湖岸樹木青翠欲滴,景色秀麗宜人。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走下了琅琊山,結束了我們今天的琅琊山之旅,感謝遊客朋友們的支援,我們下次再見!

遊琅琊山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718字

今年放春假,我和爸爸媽媽回到我的老家——安徽滁州。一個陰雨綿綿的日子,我們一家三口去爬了琅琊山。那裡是宋代大文豪歐陽修《醉翁亭記》的誕生地,到處散發著濃濃的文化氣息。

從風景區的大門進入琅琊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小湖,湖水是綠色的,那是一種翡翠般的藍綠。在霧氣的環繞下,小湖顯得更加朦朧,更加神祕,更加幽美。

琅琊山中最有名的便是醉翁亭了。正如《醉翁亭記》裡所說:“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那亭子四個角高高翹起,好像鳥兒張開了翅膀,屹立在泉邊。醉翁亭黑色的瓦,紅棕色的柱子和圍欄,在陽光下顯得斑斑駁駁,瓦上零星地長了一些青苔,透出一種古樸的美。

再往前走,只見庭院裡長著一棵千年古梅,全身樹幹烏黑。它在此挺立了上千年而不倒,我真佩服它堅強的毅力和持久的生命力。一看旁邊的介紹,原來這棵梅樹叫做“歐梅”,是當年歐陽修親自栽下的。突然,爸爸驚喜地叫起來:“快來看呀,梅樹開花了!”果然,樹梢上綴滿了細碎的小花,白裡透著微紅,十分淡雅,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淡淡的暗香。我不禁想起了這句詩:“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庭院深深,悅耳的鳥鳴在迴響,清澈的山泉在吟唱。

出了醉翁亭,我們開始攀登琅琊山,一路上有著許許多多的臺階和陡坡。爬到山頂南天門,媽媽的手機顯示相當於爬了43層樓!站在山頂,我向下望去,只見雲山霧罩,近處的景物看不清了,遠處的景物看不見了,一層層山巒若隱若現,我又想起了“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這句詩。

真美,景色怡人的琅琊山!真美,如詩如畫的琅琊山!

琅琊山遊記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5字

今天,媽媽說要帶我到琅琊山玩,我一聽,是不是歐陽修和朋友遊玩的琅琊山呢,我拿出《醉翁亭記》看一看,果然是那個琅琊山。

到了琅琊山,剛進山門,裡面花草茂盛,樹木蔥蘢,顯得格外美麗。於是我快步向前走,走過野芳園,越過幽香谷,走到醉翁亭,我忍不住停下來一看。醉翁亭可是四大名亭之首,裡面篆刻著《醉翁亭記》這篇古文,站在亭中向遠處眺望,琅琊山的美景躍入眼簾,山環著山,水連著水。庭院裡不遠處還有歐陽修飲酒的地方,傳說歐陽修他們飲酒的時候還做遊戲,遊戲是把酒杯放入有水的渠道里,把杯子裡裝滿酒,輕輕推動,酒杯飄到哪個人的面前,那個人就要把酒喝完並作詩一首。想起他們那時歡樂的情景,是多麼令人嚮往啊!

走出了醉翁亭,沿著琅琊古道,穿過峰迴路轉,走過深秀湖,終於來到琅琊古寺。聽媽媽說琅琊寺始建於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皖東地區一個佛教有名聖地。每年正月初九,全國各地的香客都不遠萬里來到這裡燒香、祈福、還願。

我們順著石階往上走,不一會就到了大雄寶殿,殿內有許許多多形態各異的佛像。這時已經有很多香客在裡面燒香、拜佛,我也學著他們的樣子點了三炷香,許了一個願望!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遊客們陸續散去,我和媽媽也下山了,身後古寺裡傳來了悠揚的鐘聲。

我們意猶未盡,依依不捨的離開了琅琊山,美麗的琅琊山我們還會再來的。

醉人的親情 篇10

高一作文 ,812字

“酒不醉人人自醉”,任何一個家庭裡,都會有濃濃的親情:一名家庭成員過生日的場面,長久出門的親人回來了的情景,平日自己忙自己的,一家人在節日裡都放鬆了……那濃釅的親情會使每一個人沉醉。

從小,我就體弱多病,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去醫院那是熱門熟路了,吃的藥也不在話下。可那時家境貧寒,根本就負擔不起我那龐大的醫藥費。在沒有把辦法的情況下,爸爸選擇了出外打工,至少比在家裡耕田賺得多。爸爸一個人在外打工,做什麼事情都不方便,不順,可他仍然省吃儉用,把他那微薄的薪水託人寄回來,還不忘交代媽媽不要為了省錢而吃得不好,說要讓我的營養跟上去。爸爸一個人在外,舉目無親,生活得這麼苦,可他不忘那呆在家裡的女兒,每天都省著用,只為把那錢省下來打電話回家,為的是想聽聽我們的聲音,以慰爸爸在異鄉的思鄉之情。隨著社會的進步,爸爸多年的工作經驗,讓爸爸賺的錢逐漸增多了,可爸爸並未用它來大吃大喝,而是一如既往地將錢存起來,等我放假時,便讓媽媽帶我去深圳,然後又利用空閒時間帶我去醫院,為的只是那一點點治好我的病的希望。因為從小多病,自然吃的藥也多。我記得那時候我吃的中藥最多。我想,只要吃過中藥的人都知道,中藥很苦。我那時候還小,最討厭那藥的味道,每次一吃藥,我就耍脾氣,不高興。於是,爸爸就想盡辦法逗我開心,還奢侈地買了一些糖果誘我吃藥。

父親一天天地老去,我一天天惶恐地意識到無論我怎樣努力都難以報答他對我的恩情。爸爸給我的愛,清醒而又綿密。她為我計劃很長遠,卻又不曾忽略我最實際的需求。我不知道你們的父母又能在那愛上附加些什麼成分。我只明白,爸爸對我的愛,只增不減。

父母對兒女的愛是深沉的,深沉得有時我們都不知藏在哪裡。但是,我們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父母的愛隨時跟在我們身邊:晚上寫作業時,不知何時放在桌邊的一杯熱牛奶;雨天上學時,在門邊放好的一把雨傘;天冷時,放在枕邊的一件毛衣……無不滲透著父母的愛心。所以,請珍惜眼前的幸福吧!

一路古風歌情,一路心醉神迷 篇11

國三作文 ,1427字

愛上語文的我,進入了初中,不知何時開始痴迷上了古風歌曲,每每聽那一曲曲蕩氣迴腸的古風歌都會讓我心潮澎湃,一遍遍聆聽,一次次沉醉……

NO1相遇

說起與“你”的相遇,純屬偶然。某天,顏老師佈置了摘抄任務,只見她粉筆揮落間,黑板上赫然出現她剛勁帥氣的一行字:“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垂落軒轅臺”。猛一看氣宇非凡,有種想讓人一探究竟的好奇。迫不及待地開啟電腦開始搜尋,原來是出自我最喜歡的大詩人李白的《北風行》。無意間,我竟發現有首歌居然也叫《北風行》,於是不假思索地開啟酷狗聽了起來,這不經意的一聽便讓我與“你”—古風歌,結下了不解之緣。

NO2情深

“你”那豪情萬種的瑰麗歌詞,“你”那此起彼伏的動人旋律,“你”那豪放萬丈的古風韻味……怎一個“陶醉”二字所能比擬。我就這樣聽了一遍又聽一遍,每一遍都能聽出不同的深意,每一次都能感觸不同的豪情,身體裡每一個細胞都被“你”喚醒,我不由自主地隨著歌詞和音樂做起來各種動作,嘴裡也跟著哼哼起來。“你”帶給我的愉悅感受讓我飄飄然似乎穿越到了萬年之前。自此情深意長,綿延不休……

NO3體會

這是一首寫戰爭的歌,開篇便大氣恢弘,字字押韻。“當時拭劍揚眉,曾約知己征戰付吳鉤。當時臨岸當風,亦曾祭奠英傑灑烈酒……”一唱便唱出了忠貞鐵骨,唱出了氣宇軒昂。“你”煉字文深,意味悠長,讓人振奮,又叫人感傷。特別是有一句“故人應似我,枕戈待旦意磅礴。”把一個戰士渴望廝殺戰場,用一腔熱血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演繹得淋漓盡致。“你”把文學與藝術融為一體,釋放出無與倫比的魅力。

NO4追崇

不厭其煩地聽了《北風行》N遍,仍覺不過癮,又想探祕其他的古風歌曲。在查孔明的《出師表》時又喜得一曲,此曲亦名《出師表》,以諸葛先生之故事即敘事又抒情:“烽火亂世狼煙不止裂三國咫尺草廬相知初明大志促膝匡漢室”緩緩道來,又激昂不凡。“縱驅馳謀戰事受任於危急之時”字字不驚卻句句有力,讓人更佩服諸葛亮的英明大氣。“你”的鬼斧神工,真叫人喜不自勝,讓人追崇膜拜,在古風歌曲的迷陣裡久久戀尋、徘徊……

NO5深悟

偶爾也有聽不明白的地方和弄不懂的言辭,於是就一遍遍反覆地聽,反覆地琢磨,反覆地尋味。有時,正聽著思索著的時候突然會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蹦了出來,這是便如獲至寶,分外驚喜。比如,有次在聽《北風行》,其中一句“馬踏驚塵囂,塵囂猶擾擾。”開始不能理解“塵囂”二字之意,可多聽幾次慢慢地進入曲中意境,悟出了一二:指世界一切不寧靜的東西,在這裡泛指的是戰爭,以馬叫聲和馬蹄聲宣告戰爭的開始,表達的是戰爭的紛擾、和平被打亂。當感悟明白這些時心裡真是美不勝收的喜悅。“你”意蘊深藏,不難察覺的羞澀之美也讓我更為你著迷。這在結尾部分更有所體現:“月湧江流獨上歸舟風停雲收幾度春秋”這裡看似以豪情結尾,表達渴望征戰疆場、為國盡忠,實則揭示戰爭的殘酷無情,對頻繁戰爭的無奈以及讀和平生活的渴望。這一切都隱藏在那似傷無傷的旋律中,真有種拍手叫好的衝動。

NO7遐想

“你”朗朗上口,“你”意味深長,“你”萬古豪情,“你”耐人尋味。“你”遵從了語文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你”依從了藝術的動人旋律和美的昇華,“你”把傳統與時尚完美結合,帶給人美感的同時又從中悟出無限的豪情和感傷。古風歌情,萬年心迷,讓我無限遐想,我願在此遨遊,願古風歌能帶我更接近語文的殿堂,帶我感悟,帶我思考,成為我語文衝向更高峰的基石!

沉醉在詩情四溢的世界裡 篇12

國一作文 ,822字

潑墨三千丈,書不盡千古英豪;詩韻五千載,藏不住萬古流芳。

—題記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穿透時間的禁錮,我已醉心於這詩詞曲賦;“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已留戀於這詩情環縈;"寶鼎茶閒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我已沉迷於這詩香嫋嫋。我與詩詞在百轉千回中不期而遇,這場邂逅書盡了韶華的肆意昂揚。

我在詩情四溢的世界中尋尋覓覓,眺望到芭蕉下獨佇靜思的李煜。他踱步於樹下,盡顯落寞之意,遙想那為皇時的一頭青絲,如今卻毫不遮掩的顯現根根華髮。他原先的意氣風發難道也被一道留在了南唐?月朗星稀下只見他一人踽踽獨行,是"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哀婉嘆息,還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國憂愁?

我在詩情四溢的世界中期期冀冀,偶遇易安居士。女子多情似水流,卻嘆這雙溪舴艋舟載不動李清照的愁。早年夫唱婦隨,收集奇石珍寶,訪五嶽踏古徑,好不自在逍遙。金人一聲軍令,美好在瞬間灰飛煙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李清照,是否把盞哭泣,懷念往昔之景?“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是否是她夜夜悲泣哭訴時的淒涼情景;這般才情女子,卻遇坎坷身世,萬般苦楚都和著溫酒一吞下肚。

我在詩情四溢的世界中徘徘徊徊,轉身對上醉臥石臺的白衣青蓮。許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太過含蓄,這酷愛飲酒的詩仙再一次醉於杯杯濁酒之間,他微抿的嘴脣為何勾起一個弧度,莫不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遠大抱負實現有望?他紅腫的雙眼是否是因“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而黯然落淚?他是可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樂天派,亦是“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消極者。積極與悲觀,報國與避世,李白,這樣一個滿腹經綸的矛盾者,在揮毫潑墨間,究竟有幾分是喜?幾分是憂?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等我掌船駛過詩詞之海,只見的落英繽紛,桃林百里。伴著詩詞風韻,盡享詩情四溢,我在這個世界已沉醉心迷,不願離去。

醉品丁香情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876字

父親偶然得到一筒丁香茶,泡來給我嘗,我欣然吞了一大口,卻只覺口中一陣辛辣,便吐掉了,被父親說沒有品位,心中有些不服氣。

這哪裡是我印象中的丁香味?

那時是我們家比較清苦的一段時間,在一個院子裡租了一間屋子,屋後是兩棵丁香樹,當春天的最後一縷風吹過,便會看見淡紫色綴滿枝頭。它們幾十朵抱成一團,十幾團擠在一起,層層疊疊,簇簇相擁;春風拂過,它便像端莊的少女般舒展,沐浴在紫色的陽光中。

我常趴在窗邊,去嗅那花香,滿足的閉上眼,去感受那馥郁的濃香在肺腑間流淌。而耳邊常傳來母親吟詩的聲音,“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於是便真有春雨帶著花瓣掠過臉頰,原來那是母親的詩情畫意,是閒適的家庭生活。

丁香花香,飄出門外,散入鄰窗。

鄰居家是一個男孩,大我幾歲,而對丁香的喜愛,也從不比我少。所以便常常帶我翻窗戶過去,去近距離接觸那些花,他拿來裝荔枝的小袋子,叫我去撿拾落下的花朵,他則坐在一邊,不是隨便的塞,而是整齊地碼在小袋子裡,無論是細雨連綿潤溼丁香樹,亦或是夕陽染紅半邊天,總會有兩個忙碌在花叢中的身影,時不時傳來一陣悅耳的笑聲。就這樣幾周後,小袋子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香囊。他把這一小袋丁香花送給我,但沒過多久,那花便乾枯了。我向他請教如何更久地儲存,他卻答非所問:“我媽說紫丁香代表友誼。”我似懂非懂,只是在心中默默儲存了淡紫色的友情。

丁香花香,飄出院外,散入饅香。

院子外有一家饅頭店,每當路過那裡,總是要停下聞那饅鹼香,因此,最歡喜的事便是去買饅頭了,而有時卻也冒失地忘記帶錢,而老闆卻從不計較,把饅頭裝在袋子遞給我,一邊拍拍我的腦袋,又捏了捏我兜裡的“香囊”,一邊彌勒佛似的笑著,打趣道:“你要不還錢的話,我就順著花香味找你去。”而常在我還錢時,又拿給我一個饅頭,咬上一口,滿口生香,那份淳樸,又何嘗不是一股清香。

不過是小時的日常生活,不過是清茶般平淡的點滴,卻因為丁香顯得醉人。令人陶醉未必是奇山異水,也未必是燈紅酒綠,只是心中懷念的每一朵“丁香”。

我拿過父親的茶杯,又呷了一口茶—一杯清茶,一抹丁香,辛辣中的微甜,越發讓我酩酊。

沉醉於親情的世界 篇14

抒情作文 ,964字

親情是一首詩,雋永而又悠長;親情是一束光,溫暖而又敞亮;親情是六月裡的一陣風,舒適而又歡愉。我沉醉於親情的世界,回味無窮。

小時候,我最愛吃姥姥做的牛肉麵,每每面碗上桌,我都會興奮地大呼小叫,上前打量。“別急,慢慢吃,沒人跟你搶的。”姥姥坐在一旁擦著額頭上的汗水,話是責怪的語氣,但臉上卻是滿足的笑意。姥姥對我的愛就好像那一碗牛肉麵,微不足道,卻回味無窮。我沉醉在姥姥做的牛肉麵中,也沉醉於姥姥對我的愛之中。

碗中的麵湯白裡透著黃是加入了排骨湯的緣故,麵條是青色的,泛著油光,一口氣下去彈而不硬。湯中的那抹綠色是出自自家院子的新鮮的生菜,湯碗過半,便能看見每碗必備的五花肉了。肥瘦兼濟,吸收了整碗麵湯的香氣,一口氣下去,肉的鮮香加上湯的清香,令人回味無窮。每當我央求姥姥多給我夾幾片肉時,她總是板著臉,搖搖頭,豎起那支飽經滄桑有些褶皺的食指:“小孩子要少吃肉。”儘管嘴上說著,手還是不自覺地用筷子多夾了幾片放入我的碗中,並用那溫暖又蒼老的手捏了捏我的白嫩光滑的臉。姥姥對我的愛就像這樣,回味無窮卻溫暖人心。我沉醉於牛肉麵的世界,更沉醉於親情的世界裡。

牛肉麵的食材是姥姥親自挑選的,每天早上天剛矇矇亮,姥姥就挎著那個大菜籃子,坐著破舊的三輪車踏上了採購之路。為了做到美味、優質,姥姥幾乎跑完家附近的所有市場。姥姥很累,但是為了我能吃上好吃的牛肉麵,她卻樂在其中。

我的姥姥姥爺都是鄉下人,為了照顧我,舉家搬到大城市裡住。初來乍到的他們不懂得大城市的現代與方便,也常常難以融入。但是,他們仍舊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將最好的愛給予我。那時的我還很小,常常理所當然的享有;甚至還會無厘頭的發脾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自己是多麼的無理取鬧。我沉醉於親情的世界,無憂無慮。

如今,我長大了,現在的姥姥姥爺也已經老了。您們回到鄉下去享受悠閒的晚年生活了。其實,您們心裡一直都放心不下我們,常常來電詢問我的情況。正值初三的我很少有機會回去看您,然而卻仍舊能體會到這千里之外的濃濃的親情。我沉醉於親情的世界。

沉醉於親情的世界裡,讓我感悟到了您的辛苦與不易,讓我感悟到了長輩對晚輩滿滿的愛,讓我感悟到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歸”。我願意去感恩,感恩陪伴,感恩親情,用最大的努力去給您展示最好的我自己,不負您的期待。

我沉醉於親情的世界中,回味無窮。

最是有情能醉人 篇15

高考作文 ,1008字

心扉的突然敞開,是來自於從容,來自於有情。

——題記

生命有一種緩緩進行的魅力,當點滴冰藍的憂鬱緩緩靠近夜的邊緣,剎那間的感動盈滿心房,令心口微微一緊,又微微一暖。

小時候,爸爸常帶著我去水邊散步。夕陽淡淡灑在水面上,映襯著兩岸青蔥的樹木,融成一幅水墨畫,夕陽拉長我們的身影,一大一小像門前挺立的白楊。我會靜靜地坐著,聽爸爸講那些神話故事然後靠著爸爸沉沉睡去。記憶深處最動人的故事還是夸父逐日,就是那個犧牲一切努力追趕太陽的人。每每聽到這個故事,我總會光著腳丫在柔軟的泥土上跑來跑去,爸爸卻總是看著那水面上盪漾的影子兀自出神。

後來我和爸爸相處的時間少了,談話的內容也不再那樣紛繁。我接觸到更多的知識,這遠比爸爸的故事豐富。我一直認為,我所缺少的是情。

進入高中後,我的學習陷入困境,熬夜到凌晨,卻找不到學習的節奏。這次考試,我答得一塌糊塗,許多會做的題目都失了分。我沮喪地回到家,把自己鎖在房內,淚水奪眶而出。約莫一刻鐘後,耳畔傳來敲門聲,我拉開門,爸爸踱著步子,看著哭紅了眼的我,搖了搖頭,我沒有錯過他眼裡劃過的失望,我低了頭。

他突然拉著我,讓我坐在院子裡,他亦坐在旁邊。面前有著一個小小的花圃,夜裡有絲絲冷風向我襲來,我有點坐不住。秋風中,幾朵依依不捨的小花,無奈地一瓣瓣凋落,爸爸開口道:“看到了吧,這些漂亮的花,終究是要凋謝的,每一朵花都知道自己早晚會凋零。可是,每一朵花都會告訴自己,一定要美麗的開,開出自己美麗的一生,這樣,就不會遺憾了。”

“你怎麼知道花是怎麼想的?難道它不為凋落而傷感?”失敗的陰影揮之不去。

“我相信,花落的時候也會傷感。但,花的心頭還有花在開著。”爸爸的眼睛在黑夜裡閃爍著光,彷彿看見了花的靈魂。

“花的心頭還有花在開著?”我若有所思。

“沒錯,只要心裡還有花開著,就一定會找到適合的土壤,一定會等到花開的季節。如果你的眼睛老盯著那些凋零的花瓣,怎麼能看見明年的花開呢?”

“即使周圍的花都謝了,只要心裡的花開著,仍能欣賞到美麗的花海,擁有如花的世界。”我牢牢記住了這句話。

在那以後,他仍是每天送我,卻多了點東西。他會說:“孩子,加油!”

有個常見的字眼叫有情,我想,我已微醺。

沉醉在溫情的世界 篇16

國三作文 ,856字

就在剛剛,我在城市中漸漸被淡漠風化的心一點一點的消融了,或許是那一句話,又或許是那一雙手,讓我發現,原來我一直生活在一個充滿溫情的世界裡……

這是一個炎熱的正午,火紅的太陽高懸在空中,坐在擁擠的動車裡,炎熱的天氣和喧譁的人聲讓人有點兒想發脾氣。

“叮??”一聲門開了,走進來一個農民工和一個年幼的男孩兒。他們提著大包小包緩緩地走進動車裡。不知為什麼,我發現人們總在往旁邊挪,眼神中流露出的是深深的嫌棄。

農民工尷尬地站在那裡,撓了撓頭,有點兒不知所措。小男孩緊緊地貼在他的身後,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怯生生地望著我們。我坐得離他們最近,我聽見那農民工輕輕地嘆了一口氣,抱著小男孩直接坐在了地上。

這時候,有一個年紀跟我差不多的女孩兒站了起來說:“叔叔,您和弟弟來坐我這吧。”我看見農民工訕訕地笑了笑,有點兒發窘地說:“不了,我衣服髒,別把座椅也弄髒了。”女孩兒愣了愣,隨即又說道:“那我抱著弟弟坐吧,我不怕髒,弟弟還小,別受涼了!”說完,便把小弟弟抱著,回到座位上了。

這時候,我身旁的一個老大爺在我旁邊的座椅上鋪了一張報紙,說:“大兄弟,來,你坐這兒。這樣就不會弄髒了。”說完,拉了那農民工就在那坐下。太陽光照在他的臉上,我看見他的眼睛裡冒出了點點星閃……

我的心裡“咯噔”了一下。

我這是怎麼了,為什麼我對身邊的事物都如此淡漠,是什麼將我的心漸漸風化?我怎麼會變成這樣……

抬頭,我看見大家都望著我身邊的農民工。大家臉上都露出了會心的笑,頓時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我相信,一定是我心上的那層“冰”融化了,一定是它們被大家的溫情漸漸消融了。

我們的心,或許會隨著時間的流轉而漸漸被風化,變得冷漠、無情,但請不要忘記,其實我們一直生活、沉醉在一個充滿溫情的世界裡。

沉醉在詩情畫意中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737字

若說人間至愛,蘇軾有言:“人間至味是清歡”。他的至愛是美食,而我的至愛是詩詞。

小時候常聽老師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自那時起,我就深深眷戀上了詩詞。“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這首詩讓我想到了飄飄成仙的嫦娥和雪白靈動的玉兔。在老家的土炕上睡覺時,看著月光透過玻璃撒在床腳,我想到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又天馬行空地想,李白這個時候是不是也在思鄉?

等到長大了些,便愛上了宋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秋雨綿綿裡,想到的不是煩悶,而是對生活的嚮往。“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去西安參觀博物館時,想到的不是舊時皇帝別院的豪華,而是李白筆下《鳳凰臺》的奇景。看到富家子弟違法犯罪的訊息傳出時,想到的不是嘲諷,而是“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有了物理這一學科後,講參照物時,別人都理解不了,可我,只因一句“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而能理解得透徹。在和姥姥分別時,想到的不是離別,而是老話“相濡以沫不如相望於江湖”這句經典。在媽媽同意我學特長時,我感受到的不是慶幸,不是驚喜,而是想到了國外詩人的一句話:“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別人對我們的期盼。”而她帶給我的不是枷鎖,是自由!

長歌行,楚歌起,落花時節又逄君。在詩情畫意裡生活,尋找丟失的初心,願詩歌常在,伴我到生命的永恆。

深情的你沉醉的我 篇18

國一作文 ,1050字

無論時光怎樣匆匆,卻始終帶不走你我,是深情的你,亦是沉醉的我,從未走遠。

——題記

如同鳥兒迷戀於天空的自在,如同魚兒依戀於大海的遼闊,如同遊子心繫於家鄉的音容,我沉醉於你的深情,何其有幸,有你——書香,常伴左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小時候,書架上離不開你的身影,於是,與你邂逅,為你傾心。

童年的你,有著說不盡的新奇,宛若一個寶藏袋,而又充滿童真稚趣,夜涼如水,晚風輕拂,攜著你吹入我浮想聯翩的心,從此再也不肯離去。隨著紙張的翻動,你將一個個故事娓娓道來,薄薄的書頁承載不盡你的情深,儘管語言普通平庸,也引誘我沉淪於此,總是因你的起承合轉,我的心跌宕起伏,儘管結局又總會完滿美好,夜深,母親催促了不知多少遍,我卻仍眷戀你的觸感,不願撒手,因你那般令我心安,那時的我走在路上,因著你,彷彿空氣都是甜的,生活有無限憧憬。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長大後的你,不再有著完滿美好的結局,悲歡離合,聚散塵緣已成常事,我也漸漸懂得更多,譬如生活的意義在於直取本意而略去細枝末節,譬如人生沒有彩排……你我的模樣都在改變,而不會更改的,便是深情若你,沉醉似我。

讀著你,我彷彿徹底淪陷在關於你的夢裡。夢裡,是你詩文中的韻味、意境,是你字裡行間無法言喻的深情;在夢裡,有情絲百轉,或哀愁悽婉,或斷腸之思,或凌雲壯志,或悠然自得……那時的我,迷上了席慕容在《暮歌》裡寫下的一句話:“我喜歡將暮未暮的人生,在那時,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而結局尚未來臨”,“將暮未暮”,不由自主地迷上了這一詞,該是怎樣的美妙呢?

生活亦如你,處處生情

我慢慢愛上了你泛黃的書頁,似乎被細細摩挲過千百遍,依然完好如初;你散發出的古樸清香,猶如經過了歲月的沉澱,氣息更加悠遠綿長,是那些庸俗的香水無法比擬的。我捧著你的動作,小心翼翼,生怕驚擾了你,你如一位老者,指引著讀者品味你的深意,給予我們無數啟迪。

沉醉於你,不僅沉醉於你的優美、深情,還有你帶給我的感情,隨著閱讀量的增多,好像生活中的每一事物都能讓我有所感觸,哪怕是一處微不足道的細節,都能讓我心生感激、感動,更容易發現瞬息的幸福,那是生活饋贈的禮物。原來,生活亦如你,深情處處可見,從此,對生活,多了一份陶醉,一份喜愛。

或許以後的我,仍會像現在這般,捧著你,就著一盞茶,沉醉於你的深情。

——後記

感悟友情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469字

“我們不是好朋友嗎?”“誰和你是朋友啊!走開!”我的老天,隔壁又吵架了,昨天不是剛和好嗎?朋友之間有些碰撞,我能理解,但也不至於每天都這樣吧。

我和我的閨蜜也經常誤會吵架,可最多也就一個月一次,最深刻的那一次是:

她被同學誤會偷東西,我一直非常相信,她認為他不會做出那種事。這天我們倆一起做作業,我突然找不到我的鋼筆了,翻箱倒櫃找了很長時間都沒有找到,只好重新買了一支筆來做作業。

下午上課的時候,我發現她手裡的鋼筆和我的有些像,定睛一看,這不就是我的筆嗎?怎麼在她那兒我去找她,可她就是不承認,還說她問我借的筆,還喊了我很多遍,我沒有聽見就寫在我的數學草稿本上,我拿過筆轉頭走了。

但是我還是把自己的數學草稿本拿出來看,竟還真發現了這樣的一句話:“鋼筆借我用一下,下午第二節課之前還你。”原來我誤會她了,要向她道歉嗎?

可不知道為什麼,我怎麼也開不了口。這塊巨石在我的心上,一直要到下午放學,我說了一句:“對不起,我誤會你了。”就急急忙忙的走了,我迷迷糊糊的看見她笑了。

友情是經過風雨還依舊堅存的,就像我和她—於蕊心一樣。

故鄉情 篇20

高二作文 ,1520字

汽車的轟鳴聲漸漸低沉下來,直至停歇。我朦朦朧朧地睜開眼,側首遠望,映入眼簾的皆是城市裡不曾見過的青山綠水,這兒便是我的家鄉。

車子才停下,奶奶邊拄著柺杖從屋內迎了出來。自從兩年前奶奶不慎摔斷了腿骨後,爸爸便把她送回了老家。一來是奶奶能有親人照料;二來也是老人在城市裡太寂寞了。爸爸和媽媽先下了車。即便爸爸不明說,我也知曉,他是很期待能回一趟老家的。這個恬靜的小村莊裡,載滿了太多他兒時的美好回憶。不止一次,我聽爸爸繪聲繪色地敘說著他童年的趣事,那些都是我不可想象的。爸爸會與玩伴們逃課溜到山溝溝上打鳥、捉蟲兒,回到學校面對老師的刁難全都對答如流,氣得老師們直瞪眼;也會光著膀子在溪水裡玩鬧嬉戲,順便撈魚;甚至還調皮地跳上一輛目的地不明的貨車,差點兒沒把爺爺奶奶給急死,每每談起這些回不去的曾經,爸爸的雙眼總是透著亮光,有著五分欣喜、兩分得意、還有三分我讀不透的眷戀與惆悵。

可於爸爸不同的是,我對回老家並不熱衷。偶爾行走于田間,看池塘晃著一片被夕陽鍍上的粼粼波光;不遠處鱗次櫛比的小瓦房群上的煙筒上升起的裊裊炊煙,竟橫生出一股不真實感。或許我的確置身於畫中,可卻無法在畫中找到歸屬感。也許對父輩而言,這裡是他們無論漂泊至何方,也會魂牽夢絮的鄉土。但對我而言,我不過是一位匆匆過客。

尚且記得這件小事。一個盛夏時節,家中飛進了一隻蟬,那“嗡嗡嗡”的聒噪之聲好不煩人。那時奶奶還在城中與我們同住,腿腳還算得上靈便,也不知怎麼的,竟讓她逮住了那傻不唧唧的蟬兒。緊接著,奶奶又掏出了根縫衣線,用其中的一端把蟬的腳給套上了。那可憐的小東西沒頭沒腦的四處亂竄,過了不一會兒又讓線給扯了回來,好不有趣!我在一旁看得直樂,便從奶奶手中接過了線頭。哪知沒過多久,那小東西竟然掙脫了束縛,嚇得我連線也不要,扭頭就跑。奶奶見我這幅狼狽樣兒,一邊笑著,一邊又逮住了蟬兒。待她再綁好後要遞給我玩時,我卻死活不肯了。還記得她因此說道:你爸爸小時候皮得很呢!哪有你這半分膽怯!

這樣一來,漂泊無定之感全無,有的只是恍然、有的只是頓悟。

曾聽說過,有這麼一種蝴蝶會在一定的的時節飛渡茫茫大海去到一個美麗的地方,第二年後又重返故土。由於蝴蝶的壽命只有短短几個月,因而當他們再度飛躍海洋時,已隔了整整四代。蝴蝶的子孫如此,但我與爸爸是如此不同。我不能理解他對家鄉的依戀與不捨,我甚至也不太清楚,這被稱為“家鄉”的地方,是否真為我的家鄉。

無獨有偶,臺灣作家席慕容對她的“原鄉”—蒙古,便有著旁人無法完全理解的熱愛。她出生於重慶,生於香港,此後又流離至臺灣,人過中年仍未踏上大草原一步。但在她的詩歌、散文作品中都浸澱著她濃濃的鄉愁。在去到她曾不遺餘力地讚美過數遍的故土後,她如是說:蒙古高原是我血脈裡遺傳幾千年的基因,我也特別珍惜。我一直覺得自己是草原的孩子,而蒙語是我回鄉的護照。

那些遷徙的候鳥,寒冬之時便南下渡冬;待北國春暖之時,又振翅離去。我想我就像那候鳥,往返于歸程與征程之間,竟失去了自己的故鄉!可真的是這樣嗎?我生於城市,長於城市。可每當被問及關於“故鄉”的問題時,我的心中都會有個小小的聲音在喊叫著:你不屬於這裡。那何為故鄉?王鼎鈞先生說得好:“故鄉是什麼?所有故鄉都是從異鄉演變而來的,故鄉是祖先流浪的最後一站。”

能如此,更何況我們呢!原來故鄉的烙印早已滲入我的血肉、骨髓中不可分離!

此刻,我倚著車窗,沉入了我關於故鄉的混亂駁雜的印象中:灶頭燃著的柴火、溪水下綠得染了墨一般的水草、夜半的蛙聲蟲鳴。如顆顆明珠蹦進玉盤,錯亂無章。但這個念頭卻是越來越清晰,也還真應了北島的話:“是的,我們自以為與時俱進,其實在不斷後退,一直退到我們出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