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糧食你我同行相關作文20篇

愛惜糧食你我同行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9字

俗話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而我們現在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條件也日益優越,人們漸漸養成了無法靜心去完成一件事情,不再節約糧食的壞毛病。以前,我也是這樣,每次吃飯都會掉很多的飯粒,吃不完也覺得無所謂,面對父母的批評,我還找很多的理由來狡辯。但是自從那天我看到外婆的眼神之後,我才意識到愛惜糧食的重要性。

那天我正在吃中午飯,一不小心,幾顆白花花的小米飯落掉在地上。我望了望地上,也懶得伸手去撿,又毫不在乎地繼續扒起飯來。外婆看見了,說:“欣心,你看見米飯掉在地上為何不撿起來呢?”“唉,外婆,那不過是幾顆小米飯掉了就算了,待會兒掃地把它掃掉就行了。”我一邊扒飯一邊漫不經心地說。外婆突然嚴肅地說:“你這樣想就錯了。你想,在烈日當頭的天氣下,農民伯伯這樣艱辛地種植糧食,這飯實在是來之不易呀!以前,我們能吃頓飽飯都是十分艱難,我像你這種年紀早就下田幫忙了。所以我們應該愛惜每一顆糧食,哪怕是一顆小米飯呢?你真是身在福不知福呀!”我聽了,恍然大悟。“對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我怎麼能忘呢?”我立即羞愧地低著頭,撿起米飯來。外婆那滄桑的臉上浮現出甜蜜的笑容。

我望著碗中可愛的米飯,彷彿又聽到外婆親切的叮囑聲,彷彿又看到外婆再田裡認真幹活的認真勁兒,一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小夥伴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儘自己的一分力量,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亂扔剩飯菜;在學校進餐時不浪費、愛惜每一顆糧食。

愛惜糧食從我做起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317字

糧食不是某個人的,而是我們大家的,我們都要愛護糧食。我有一個有關愛糧節糧的故事,給你講講吧!

有一次,3歲的表弟到我家來玩。中午吃飯的時候,他把飯菜撒了一地。我說:“等他長大了一定會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他又是把飯菜弄得滿地都是,這一次,我也忍不住了,對他說:“你要愛護糧食,知道嗎?你看你這樣多浪費呀!”表弟停了下來,噘著嘴,像是明白了什麼,說了句:“哥哥,我記住了。”看著他那似懂非懂的樣子,我又好笑又生氣。等他要回家的時候,我說:“弟弟,我教你一首詩,叫《憫農》,讓你爸爸媽媽給你講講是什麼意思,下次來了一定要背給我聽哦。”

小朋友們,愛護糧食,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節約糧食,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從我做起!

綠色家園,你我同行 篇3

國二作文 ,499字

前不久,我們學校開展了關於環保的活動,使我有了許多感觸。

環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如果我們破壞了環境,這等於摧毀了我們賴以生存的最基本條件。目前,生態環境日益惡劣,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水資源、空氣和食品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汙染。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條條清澈見底的小溪被汙染,變成了臭氣熏天的臭水溝,一株株美麗的花草樹木被汙染,變得黑乎乎的即將凋謝,一棵棵高大的大樹在一陣隆隆的機器聲中倒下……這些殘酷的畫面,就是人類可惡的“傑作”!

此時,我有一個久置心中的疑惑:一個動物活在世上,都會愛自己的家園,珍惜自己的家園。而一個人—這樣的高階動物,為何卻對所處的環境如此不屑呢?如果大家都缺乏環保意識,不重視環境問題,那我們的家園還會美麗嗎?

環保,是否困擾著你、我、他?不是的,因為環保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而不是很難做到的事情。只要拒絕使用一次性製成品,減少白色垃圾的產生,不亂丟生活垃圾,按環保要求分類存放;不要向水中拋灑汙染物,節約用電、水、煤等資源。

“環保”是一種舉手之勞,也是必須的人類生存的舉動,所以我們要拉起手來,共同創造一個綠色而美好的家園。綠色家園,你我同行!

愛惜糧食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1368字

【篇一:愛惜糧食】

今天是十月十六號,是全中國的節日,也是全世界的節日,那就是“愛惜糧食之日”。爸爸媽媽今天回來,還說要去外婆家吃飯。

來到外婆家已是正午了,滿桌的美味佳餚,讓我不知道吃哪一樣好。一會兒,我已經吃飽了,再一看,一碗飯只吃了一半。這時我放下碗,轉身就要走,外婆把我叫住了:“阿琪,剩下的半碗飯怎麼辦?”我不假思索地說:“倒掉唄,這有什麼的。”外婆聽了我的話,皺皺眉頭,端起那碗剩下的飯,默不作聲地吃完了。我看著外婆的行為卻十分不解。

飯後,外婆把我叫到身邊坐下,對我說:“阿琪呀,我和你一樣年紀的時候要去挑水、砍柴、割草、放牛,不要說一碗飯,一餐飽飯都沒吃過。現在生活雖然富裕了,但也不要忘記節儉。孩子,你能明白外婆的話嗎?

聽了外婆的一番話,我低下了頭,臉紅得像蘋果一樣,淚水在眼眶裡直打轉。

從此以後我一定要把每天都當作愛惜糧食之日,不剩飯、不亂花錢,做一個節儉的好孩子。

【篇二:愛惜糧食】

同學們,你們知道糧食是怎麼來的嗎?你們會背《憫農》這首詩嗎?須知會讀會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不算本事,會用於行動中,才是頂呱呱。

但是在現實的生活中,能真正體會糧食的重要性的人卻不多。就拿我們學校食堂來說,學生的剩飯剩菜的現象的比較嚴重。每天,食堂的垃圾桶都裝得滿滿的,水龍頭四周圍的地上到處是米粒。導致學校煮飯阿姨每天傍晚都拿一大桶剩飯剩菜回家餵雞,餵豬。看到這種現象,我非常心疼,須知“粒粒皆辛苦”呀!

有科學家測試過,1千克大米約有5萬粒。如果全國人民沒人每餐浪費一粒米飯,一日三餐就要浪費約有39億粒。如此算來,全國每天就要浪費約有7。8萬千克。加入一個人一年吃125千克的大米,那全國一天浪費下來的大米夠一個人吃上620年。

同學們,動動腦,動動手,算一算吧。你一餐浪費多少粒米飯?一天呢?一個星期呢?一年呢?

千萬不要再浪費糧食了,好好珍惜糧食吧。我們生活的地球,可供生產亮色的耕地並不多,就全世界而言,糧食並不富裕。每年都有好幾億人或因貧窮或因自然或因戰亂而飽受飢餓。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從我做起!

【篇三:愛惜糧食作文】

我是一粒米,剛被農夫從田裡收割回來。不久,農夫便把我賣給了工廠,一個窮人到工廠買米,這兒的工人便把我賣給了他。他用籃子把我裝了回去,我看見了他家了裡坑髒的地上有我許多的同伴。聽同伴說,這原來是個富裕的村子,村子裡的人豐衣足食。可是,由於人們的鋪張浪費,把我許多的同伴都浪費掉了。如:吃飯吃不下就倒掉,亂丟糧食等。後來,這個村子有一個富裕的村子變成了一個貧窮的村子,村子裡的人大部分因沒有糧食餓死了。

後來,這個窮人又把我賣給了一個富翁家裡,一個僕人把我拿到了倉庫裡,在倉庫裡我看見了我大量的同胞,它們已經壞了,身上發出一股臭美。我聽同伴說這個富翁很小氣,不肯捐米給窮人,使它們堆積太久,發黴了。有的些被扔到了臭水溝裡。聽到這裡,我堅定這個富翁會跟那個村子一樣的下場。一個僕人把我用籃子裝走了,在路上,我被擠下去。我使勁地叫人,可沒有人理我。

人們啊人們,你們不能這樣虐待我們,我們是人民一把汗一把汗地播種收穫的,是來及不易的,為什麼要白白地浪費我們呢?何況民以食為天,是我們給予你們健康,是你們的精神支柱,是你們的生命。

人們啊!請大家一起來愛惜糧食吧!

防災減災,你我同行 篇5

國三作文 ,802字

人們還未從汶川大地震的陰影中走出來,青海玉樹地震,日本大地震又接踵而至,人員傷亡眾多,由此看來防災減災是多麼的重要

2008年,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特大地震,在這次地震中,千千萬萬的房屋倒塌了,千千萬萬的人失去了生命,千千萬萬的人與親人陰陽相隔。有親人活著的,他們與親人包頭痛苦,親人死了的,他們只能在一片廢墟中大呼親人的名字。失去父母,失去孩子,這都是最殘忍的,是最令人痛不欲生的,在地震期間,一位又一位人類文明的工程師為了祖國的花朵而犧牲自己的生命奉獻出了自己的靈魂,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業--教育。而且再搶險過程中,類似“求求你,讓我在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的話,戰士們說了無數遍,只為多救出一個孩子,更有許多戰士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都是累死在崗位上或被餘震壓在樓板下的,也許許多人都會感嘆;“為什麼會發生災難,為什麼不能提前預測,為什麼不能防止呢?

阻止地震的發生,這是不可能的,預測地震的到來,這也是現代科學技術所不能夠的,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在地震之前,從一些異常情況中得到警示,在地震中,臨危不亂,能夠採取相應的自我保護措施。

比如,在地震前有許多動物會感知到次聲皮,從而致使他們的行為異常;家畜會亂跳亂叫,像瘋了一樣。

在地震時我們不要慌亂,不要留戀財務而失去逃生的最佳時期,如果來不及跑,可找一些牆角堅硬的物體,在下面躲藏,如果被壓在廢墟下,也不要喪失生存的信心,在聽到人聲時,大聲呼救。

在這次地震中,傷之最多的是在校學生,所以學校應該多開展地震演練,在災區中的其中一個學校,平時特別注重地震的模擬訓練,結果在地震到來時,學生們井然有序地撤退到操場,沒有擁擠,沒有踩踏事件的發生,幾乎沒有傷亡,這就告訴我們平時訓練的重要性,這也告訴我們即使不能避免地震,但可以將災難帶來的災難降到最低。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所以,讓我們手牽手,共同做好防災減災的工作?

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760字

有這樣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米,珍惜每一點糧食。可我以前十分浪費,以為被我浪費的那區區幾粒米根本不算什麼。但是,在上個星期的一天,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都是錯的。

星期四的下午,奶奶做好晚飯後,把我從同學家喊回去吃飯。由於我想快點到朋友的家裡玩,便手忙腳亂地趕緊往嘴裡扒了飯。我一邊吃一邊心不在焉地想著朋友家的遊戲機,根本沒吃多少,碗裡的飯還被我剩下了許多。

我轉過身,剛準備走,卻被奶奶一把抓住,嚴肅地對我說:“飯都沒吃完,你想去哪兒?坐下!吃完了再走!”我嘴裡嘀咕了幾句:“哼!只是浪費了半碗飯而已,發那麼大脾氣幹什麼?”奶奶聽完後,說:“走,我帶你去看一樣東西!”

說著,奶奶把我帶到電視機前。只見電視螢幕上出現了一張張瘦得只剩一層皮的黑人的照片,其中有一張照片:上面是一個嬰兒,仔細一看,嬰兒居然躺在一個成年人的巴掌上,那個嬰兒餓得只有一個巴掌那麼大。“他們都是被餓成這樣的,在他們那兒,連一粒米都難找。”奶奶憐憫地說,“現在的小孩兒都不珍惜糧食。想當年,在我們那個年代,想吃飯都吃不上呢!即使有吃的,也只是一大鍋水,裡面放一點米。哪像你們,不僅有香噴噴的米飯吃,還有鮮美的蔬菜和肉。”

看著奶奶和電視上的小瘦人,我的心情凝重起來,頓時,我感到十分後悔。我想起了以前的種種往事:我經常埋怨奶奶總是為一點兒米粒而說我,還嘲笑她總是那麼的迂腐。而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奶奶的良苦用心。我重新拿起筷子,挑起了碗裡剩下的米飯,含在嘴裡慢慢地嚼著。此時此刻,我突然發現今天的米飯比平日的好吃了許多,便把飯吃得一乾二淨。奶奶看了,欣慰地笑了。

這件事以後,我再也沒有浪費每一點糧食了。同學們,請你們珍惜糧食吧!因為每一粒糧食裡都包含著廣大農民們的辛勤汗水啊!

創衛你我同行 篇7

國一作文 ,842字

“一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朵朵白雲繞山間……”每當唱起這首歌,我就心曠神怡,激動不已,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是啊,誰不說咱家鄉好呢?巍巍雁門顯雄風,潺潺滹沱誦古城。代縣,我可愛的家鄉,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有無數的代州兒女曾為之驕傲。可是,不知從何時起,城市面貌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街道不再整潔,樹木不再蔥鬱,天空不再蔚藍,白雲不再飄逸,垃圾堆隨處可見,小廣告氾濫成災……親愛的朋友,看到這一切,我們痛心,我們疾首,我們的家園生病了,我們還能坐視不管嗎?

不,不能再遲疑,不能再猶豫。作為代縣人,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改變家鄉的陳容舊貌。就在今年,我們迎來了創衛的大好契機,縣委、縣政府積極響應省市建立國家衛生縣城的號召,創衛的號角已經吹響,全縣人民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正走在創衛的陽光路上。我們歡呼,我們雀躍。作為少先隊員,我們能為創衛做些什麼呢?

記得媽媽常對我說:我是代縣人,我文明,代縣文明;我美麗,代縣美麗。記得老師常對我講:代縣是我家,創衛靠大家。我銘記在心,並付諸行動。當我們走在大街上,順手撿起一個易拉罐兒、一個雪糕袋兒,一塊西瓜皮兒,這就是為創衛做貢獻;當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我們能夠上前及時勸阻,這就是為創衛做貢獻;當我們在公園裡散步,看到有人踩踏草地、亂折花木時,能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耐心勸說,這也是為創衛做貢獻。在教室裡主動放好衛生工具,在校園裡隨手撿起一片廢紙,在馬路上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在公共場所尊老愛幼、文明禮讓……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為創衛做貢獻。我們要相信:城市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我們一定也能讓城市更漂亮,只要我們每個人邁出一小步,社會就會邁出一大步。創衛就在我們身邊,創衛就在我們手邊。

親愛的同學們,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為了代縣美好的明天,讓我們齊心協力,積極投身到創衛活動中,讓文明禮儀之花開遍縣城的每一個角落。我堅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描繪出一幅絢麗多彩的嶄新畫卷!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創衛,你我同行!

以愛惜糧食為榮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3字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約。民以食為天,勤儉節約,我們要從節約糧食開始。

中國的糧食現狀是十分不樂觀的,我國雖然憑藉著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糧食產量飛增,但人口的增長使糧食人均佔有量大大減少,甚至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我國僅佔著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面積,卻要養活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如今,吃不飽飯的現象還存在,而鋪張浪費的人卻比比皆是,他們為了所謂的面子光彩,在餐館點山珍海味,點得一大桌都放不下,吃不完的就倒入垃圾桶。他們絲毫不覺得羞愧,而認為顯擺了自己的闊氣,可是他們是否想過,在我國的西部地區,有些人民吃了上頓沒下頓,整日為溫飽忙碌啊!浪費糧食是最可恥的行為,我們應該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

另外,我們還應該有“一飯一粟當思來之不易”的情感。如果你曾下田勞作,從翻地到播種,從插秧到呵護禾苗茁壯成長,再收割、晒乾、入倉,最後碾成白花花的大米,要流多少汗水,“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我們有什麼理由浪費一粒糧食呢?珍惜糧食,是對農民伯伯辛苦勞動的尊重。

珍惜糧食應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第一,去餐館吃飯,要儘量少點,少了再加,吃不完打包回家。第二,不能挑食,做到不浪費任何一樣菜。第三,吃飯時不掉飯粒,每餐把鍋裡的飯盛乾淨。第四,妥善收藏好糧食,不使其黴變。

愛惜糧食是美德,糟蹋糧食就是作踐自己,我們應以節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

你我同行 篇9

高三作文 ,799字

海明威曾言:“沒有人是海面上一座孤立的島嶼。”的確,世界像一個巨大的網,每個人都與形形色色的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面對紛紛擾擾的世界,只有融入群體,方可看到人生的瑰麗。

亞里士多德說過:“離群索居的人,不是野獸就是神明。”人是群居性動物,離不開群體,離不開社會,任何偉大成就都有著群體的共同努力。

《千與千尋》《龍貓》等多部動畫電影是許多人童年記憶中的一抹明豔色彩,其製作人宮崎駿也被稱為“劃時代的動畫大師”。不可否認,宮崎駿個人的繪畫技藝、觀點構思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更不能被忽視的是那些或許平庸的幕後人員。試問:如果只有宮崎駿一人扛下所有的工作,我們還有機會收穫如此多他的動畫所帶給我們的感動嗎?可見,個人的出彩是很重要,但個體只有融入群體之中,才能創造出更輝煌的成就。

洞察古今中外,這樣的事例多如夜空廣佈的繁星。“飛人”喬丹曾四次帶領公牛隊奪得世聯賽冠軍,但當他被成群的記者、粉絲讚美時,他卻感謝公牛隊:“是公牛隊成就了‘飛人’喬丹。”且不說球隊參加比賽有一定的人數限制,就說喬丹即使再厲害,以一當十也會分身乏力。所以,群體成就個體,個體離不開群體,就像植物被扔進沙漠不可生存一樣。

但也許會有人反駁道,古時孔子提倡“君子慎獨”,今時人們倡導獨處,在孤獨中修養自我。這難道不是應該脫離人群嗎?

誠然,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我們當於獨處之中尋求內心的寧靜。但尋求獨處並非離群索居,沒有人能夠脫離社會,不論是孔子的慎獨還是今人的獨處,所表達的是能夠忍受內心的孤獨感,在寂寞之中積蓄沉潛,其斬斷的是精神與物質、慾望的聯絡,而非與人們、與社會的聯絡。每一個在孤獨中沉澱自我的人,必將回歸群體,藉助群體的力量,在群體之中展現自我風采!

可見,世界的本質是聯絡。我的前提是有你、他們的存在。所以唯有你我同行,個體融入群體,才能到達更遠的地方,看見更多的風景,收穫更多的精彩。

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篇10

國二作文 ,902字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讓我們知道了珍惜糧食的重要性。然而現在的中、小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父母的呵護,每天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把勤儉節約的中華傳統美德全拋腦後,有些學生,常常浪費糧食,糟蹋糧食,還在一定程度上汙染了環境。要知道,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本。”糧食是人們生存的必需品,是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是維護社會穩定與發展的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是國家執政興幫的基礎。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也是最大的糧食消費國,因此,在全球糧食危機日益加劇的情況下,我們不能坐食空山,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及時做好充分準備,那就是珍惜糧食、節約糧食。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糧食,是我們的生存之本,更是我們的命根子。如果有哪一頓我們吃不上飯,就不能正常學習工作,吃飯是天下大事,糧食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珍惜糧食就是珍惜我們的生命,更是珍惜了人們的勞動成果。古詩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們生活的地球,可供生產糧食的耕地並不多,而且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程序被不斷蠶食。就全世界而言,糧食並不富裕。每年都有好幾億人口因貧窮或自然災害或戰亂經受著飢餓。可以這麼說:珍惜糧食就是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們的地球家園。

糧食是寶貴的,要珍惜糧食。這誰都會說,但在現實生活中,能真正體會糧食重要性的人卻並不是很多。在校園裡,我時常看到有些住宿的學生將饅頭咬了一口就隨手扔了,水槽中還有一堆堆白花花的米飯……在他們看來,倒掉一些剩飯剩菜不值得大驚小怪,一點剩下的飯菜也值不了多少錢。他們不知道,這些倒掉的糧食,粒粒都是我們生活在農村的父母用汗水換來的呀!每每看著這些倒掉的飯菜,看著真是讓人心疼!

今年是第34個世界糧食日,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應該成為節約糧食的表率。節約每一粒糧食,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我們應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以節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珍惜糧食,不僅僅是一種口號,而要立即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