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跳躍——讀《斑羚飛渡》有感相關作文20篇

愛的跳躍——讀《斑羚飛渡》有感 篇1

讀後感 ,508字

斑羚又叫青羊,形似家養山羊,善於跳躍,是獵人最喜歡的動物。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一群斑羚被獵人逼到了傷心崖上,無路可逃。獵人們還不敢開槍,因為他們怕斑羚一著急掉入掉下懸崖被流沙河沖走,這樣他們就白忙了。就在獵人們想辦法的時候,斑羚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們分成了兩撥,一撥是年青斑羚,一撥是老年斑羚,一隻年青斑羚和一隻老年斑羚走了出來,年青斑羚首先起跳,老年斑羚緊隨其後,就在年青斑羚要掉下去的時候,老年斑羚剛好托住了年青斑羚,這隻年青斑羚藉助老年斑羚完成了二次跳躍跳到了對岸,就這樣在那隻領頭鐮刀羊的的指揮下,它們用犧牲一半挽救一半的辦法換得了整個種群的成活機會。

老年斑羚能那麼從容的走向死亡,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親,每天那麼辛苦的工作,下了班還要照顧我們,但他們從沒有說過一聲累。在汶川大地震的時候,許多父母為了救孩子,老師救學生而被廢墟掩埋。他們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下一代。爸爸媽媽原來是這麼的愛我們,為了我們可以受苦受累,卻不願自己的孩子受到一丁點傷害,我明白了那些老斑羚為什麼能那麼從容的跳下懸崖,就是因為這強大力量—愛促使它們這樣做的。我們應該孝順父母,時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可敬的斑羚——讀《斑羚飛渡》有感 篇2

讀後感 ,733字

今天午休時,老師讓我們認真品讀《斑羚飛渡》這篇文章。文章裡斑羚的所作所為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動了……

《斑羚飛渡》是著名動物小說作家沈石溪的著作,講的是一個令人落淚的動物故事:一大群斑羚在作者與獵人們的追捕下,來到了令人膽寒的萬丈懸崖—傷心崖。傷心崖距離對岸的山峰有六米遠,即使是舉世矚目的“超羊”,也妄想渡過對岸。但是在這性命攸關的時刻,這群平凡的斑羚卻用不平凡的舉動渡到了對岸。只見一隻少斑羚和一隻老斑羚,一上一下,於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形成一個優美的月弧。在半空的連線口,少斑羚在老斑羚身上猛一蹬,成功飛越了所剩的兩米路程,而那隻可憐的老斑羚便因少斑羚在其身上的猛一蹬而垂直落入萬丈懸崖之中,摔得粉身碎骨。隨後一隻只年輕的斑羚在老斑羚的幫助下,成功渡過對岸。當然,一隻只老斑羚也就這樣豪邁赴死……猛一回神,我發現全班寂靜。我想,我們全班同學都被斑羚的品質驚呆了!

是什麼力量讓老斑羚們從容地死去?又是什麼力量讓小斑羚們奮力拼搏活了下來?這是令人欽佩的捨己為人的品質,這是老斑羚為了種族得以繁衍而自我犧牲的精神。如果老斑羚們沒有做出這樣的犧牲,小斑羚能活下來嗎?它們要麼就被獵人逼到懸崖盡頭,失足落下懸崖,粉身碎骨;要麼就全軍覆沒,被獵人生擒回去,成為人類的盤中餐。如此看來,老斑羚們擁有讓人類自愧不如的品質啊!是啊,如果人類擁有這樣高尚的品質,那麼一個國泰民安的國家,會在某些人手中走向衰敗嗎?一個個因戰爭而出現的孤兒,會在破爛不堪的廢墟中,悽慘地喊叫媽媽嗎?我們美麗的地球媽媽會像現在這般,被戰爭折磨得四分五裂、雞犬不寧嗎……

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動物居然有我們人類所不及的精神高度,多麼可敬的斑羚!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讀《斑羚飛渡》有感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4字

週末,我的新書到了,書名是《斑羚飛渡》。

這本書講了動物界一個悲壯的故事—有些動物為了維護自己的群體,會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在靠近懸崖的山崖上,棲息著一批斑羚羊。在人類的眼光看,一隻斑羚羊就是一年的溫飽。因為如此,這群斑羚羊被人類的捕獵隊看中了。想要下山,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沿著山路向下。捕獵隊封鎖了這條山路,正沿著山頂,向上走。”

我很擔心斑羚羊的後果,不禁打了個寒顫。便繼續往下讀……

“這批斑羚羊聽見人類腳步聲和犬吠聲,想試著逃跑,但已經來不及了。向下走山路,會被獵人們的霰彈打成蜂窩,或是被獵狗撕成碎片。向後走,便是幾百丈的懸崖。”

“這批斑羚羊應該怎麼辦呢?”我自言自語。

“有些斑羚羊,看見了獵人的武器,傻傻地跳下百丈懸崖。摔得粉身碎骨。頭羊沉思著,好像在思考著什麼?獵人已經追到了山頭。頭羊的決定,決定的群羊的生死。忽然有兩隻羊兩腿抬高,猛地向懸崖下方跳去。一隻角度較低,另一隻角度較高。”

令我意想不到的場景發生了!

“角度偏高的那隻羊,用腳踩在角度偏低的羊的背上。猛地一蹬,跳到了對面的平臺上。而另一隻羊,摔在地上粉身碎骨……”

這群羊為了維護種群的安全,選擇一半存活一半死亡,誰都沒有推卻。我感動極了,這群羊是偉大的,令人敬佩的,他們都在考慮別人的感受,為別人開出一條生路,自己卻選擇死亡。

我敬佩這群斑羚羊,因為它們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讀《斑羚飛渡》有感 篇4

讀後感 ,1159字

星期天,我一如既往地隨媽媽來到齊飛書店看書。在這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書中,我選了一本沈石溪動物小說《斑羚飛渡》認真閱讀起來,裡面的真實情節,一直回味在我腦海中,我的心裡掀起了千層巨浪,感慨萬千……

在狩獵隊的窮追不捨下,一群斑羚逃到了宛如一線天的傷心崖上。就算是四肢強健有力的公羚羊也不可能一次跳過六米寬的懸崖,羊群一片驚慌和騷動。在頭羊鐮刀羊的帶領下,羊群們漸漸安靜下來了。每頭老羚羊都變成了生命的踏板,讓年輕的公羚羊順利的跳過了傷心崖上,但是那些老羚羊就像火箭殘殼和斷翼的鳥一樣從蒼穹筆直的掉下崖去。斑羚飛渡,那些老羚羊就像一雙隱形的翅膀,讓年輕的羚羊成功飛“渡”,那些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建起了只能用死亡搭建起來的七彩橋樑,他們無怨無悔,沒有擁擠,沒有爭奪,是那麼井然有序。

當斑羚有序飛渡的時候,就連獵狗都目瞪口呆。是啊,老斑羚為了種群的生存而犧牲自己,就算當踏板被年輕公羚那強健有力的四肢猛蹬,頭破血流;就算掉進百丈深淵,粉身碎骨,他們也在所不惜,無怨無悔。這些斑羚在身處絕境時,沒有隻顧自己,自私自利的羊;沒有以命相拼,玉石俱焚,莽撞的羊;更沒有放棄希望,坐以待斃的羊。他們捨棄一半,保留一半。死去的沒有怨言,活下去的,會為種族好好活下去!

我最佩服的是頭羊鐮刀羊,它捨己為羊,沉著冷靜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它管理著羊群的秩序,當所有羚羊跳過崖後,只有他一個羊孤零零地站在對岸。他寧死不屈,不向獵人屈服,邁著堅定的步伐,投入一片絢爛中……它不僅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也維護了種族的尊嚴!

在我們人群之中也有像鐮刀羊一樣的好人,為了大家,為了群眾,放棄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付出生命:在汶川地震發生時,四川木魚小學初一學生何翠青已走出了自己的宿舍,當他意識到地震來臨時,並沒有迅速離開學校,而是回到宿舍把正在午睡的同學叫醒,讓他們迅速離開學校,躲避地震,而自己,卻錯過了最寶貴的逃生時間,被廢墟壓了整整五十個小時才獲救,但失去了右腿。現在,何姐姐已長大成人,找到了合適的工作。當記者現在訪問:回到當年,你還會怎樣做?何翠青姐姐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我還會像當初一樣,毅然跑回教室,叫醒同學們,讓他們快速逃生。”那聲音是那麼果斷,那麼信誓旦旦!

回頭看看,又有多少貪婪自私的人們,在金錢面前跪下了雙膝;又有多少人不會團結合作,而是互相抱怨責罵;又有多少人為了一己之私,一時之利,掀起了一發不可收拾的波濤。什麼時候,人也可以用心靈,用行動來架起一座通向文明,通向希望,通向成功的七彩橋樑!

後記:

—生命需要不斷奉獻和付出,這樣才會讓人生更有意義。在被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挺身而出,在付出昂貴代價的條件下,盡所能幫助別人或群體,你一定能贏得別人的尊重。為被人開一朵花,花的芳香也會瀰漫在你的心中,盪漾在你的心田……

讀《斑羚飛渡》有感 篇5

讀後感 ,939字

“令人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一隻年老的斑羚站了起來,跟頭領說了些什麼,頭領立刻讓斑羚們分成兩組,一組是年輕的斑羚,裡面有成年大斑羚,青年斑羚以及小斑羚,另一組全是老齡斑羚。那隻年老的斑羚給大家做了個示範,它奔向懸崖縱身一躍,一隻青年斑羚跳到年老斑羚的身上,像跳踏板似的,跳到了懸崖的另一邊。而那隻年老的斑羚卻墜入了深谷,良久,“咚”的一聲從谷底傳來。這彷彿給別的斑羚做了榜樣,年老的斑羚們都心甘情願地成為踏板,它們覺得應該把希望留給後代。一隻年輕的斑羚躍過了懸崖,就意味著一隻年老的斑羚墜入深谷。這像搭起了一座橋樑,一端連著生命,而另一端連線著死亡……”,這個片段出現在《斑羚飛渡》一書中,懸崖邊劃過的這一道道悽美的弧線,在我的腦海中總也揮之不去。

《斑羚飛渡》是沈石溪的動物小說之一,每次讀到書中寫到年老斑羚捨棄自己的生命,為年輕斑羚架起一座生命橋時,我小小的心靈總會震撼到,生命都是自私的,遇到危急關頭都會只顧自己。而這隻老斑羚首先想到的是群體,不是自己,其它年老斑羚也都心甘情願,把存活的機會留給後代,甚至沒有一絲不滿,它們認為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

想到這裡,我未免有些心虛。前幾天,我們照常在學校吃中餐,我往菜桶子裡一瞄,太好了,今天吃青椒炒肉,這可是我的最愛。到我打菜時,桶子裡的肉已經不多了,我的心裡不禁打起了小算盤,趁生活委員不注意,操起勺子往自己盤子裡舀了一大把肉。結果可想而知,正因為我多打了一些,後面的同學們都只剩下一些碎肉渣渣和辣椒了。和老斑羚相比,它的無私讓我汗顏。

運動會很快就要舉行了,大家都在刻苦練習。可我總是三心二意,不是絆死繩子就是遲遲不敢跳進。其他訓練的同學議論紛紛,“李迦逾,你到底是怎麼搞的,老是跳不好,難道你想讓我們大家和你一起浪費時間嗎?”“這樣下去怎麼的了?和別的班相比,我們還沒上賽場就輸掉了團結哦!”聽了這些話,我的臉頓時紅到了脖子根。

讀著斑羚,想想自己,我連小小的斑羚都不如,至少它們懂得捨己為人,為集體著想,這不正是我所缺少的精神嗎?是什麼使它們放棄了個人利益來保住整個團體呢?那就是一種以大局為重的信念,是堅不可摧的團結的力量,團結的力量可以勝過一切。

斑羚,一種看似平凡的動物,它們關鍵時刻的這一跳卻教會我很多很多……

讀斑羚飛渡有感 篇6

讀後感 ,400字

沈石溪的動物小說有趣而又生動,我每次讀起來都會被深深吸引。暑假裡,我又一次讀了《斑羚飛渡》這本小說。

《斑羚飛渡》是一本精彩卻略帶點悲情的小說,書中講述了狩獵隊捕捉斑羚的場景。一群斑羚被人類逼到了傷心崖邊,它們走投無路的時候,為了讓自己的下一代活下去,老斑羚們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一個個跳下懸崖,讓小斑羚們踩著自己的脊背飛躍懸崖,而自己卻跌落崖底。那一瞬間,獵人們都震驚了,那一瞬間,在彩虹的映照下,顯得無比壯烈。

看了這個故事,我深深地被感動了,這就是動物們對孩子的愛,就像父母對孩子的愛一樣偉大、無私。像汶川地震的時候那位年輕的媽媽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把孩子安全地護在身下;像發洪水時那個一直把孩子舉在肩上而自己在水中淹死的爸爸。而我們爸爸媽媽在生活中也是時時刻刻都關心我,愛護我,把最好的東西都給我,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他們和這些老斑羚們一樣,都有一顆為了孩子偉大無私的愛心。

讀《斑羚飛渡》有感 篇7

讀後感 ,814字

落筆,思緒萬千,心如海般瀾,沉浸在書中跌巖起伏的情節中,揣著莫可名狀的感受,走出書來。沈石溪的諸多小說中,我唯鍾愛這部頗含深意的書籍,給我以驚詫、悲憤的感受,為斑羚群打抱不平。

在人類黑洞洞的槍口下,一群守財奴獵人一手持槍,一手牽狗,把斑羚群逼上絕命斷崖,可憐的斑羚們發現自己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絕境,無法免遭滅群之災,它們抬頭仰望天穹,悲哀地咩了數聲。我為羊群所遭受的一切深感愧疚,畢竟自己也是人啊!

雖說斑羚群已經被逼上斷崖,可也有躍崖跳上對崖的逃生機會,斑羚也極善跳躍,頂多可以跳五米左右,但幸運女神不會垂顧每一個人,斑羚也是如此,殘酷的命運開玩笑似的,崖距正有六餘米。我惋惜地搖搖頭,這些斑羚要麼為人們所飽餐,要麼跳下崖去,碎屍萬段。

正當我認為它們黔驢技窮之時,令人為之震撼的事發生了,斑羚群分為兩隊,一老一壯,老羊用身體作為壯羊的墊腳石,老羊把生的機會讓給了壯羊,純粹為了讓斑羚的群種繼續延續下去。

是的,斑羚智不過人,但志遠勝於人,沒有一隻老斑羚為了苟活而放棄後代,甘願自己受苦,以至於死亡,不爭不搶,平俗處事,冷靜不慌,面對生死毫不畏懼,充分顯現出了老斑羚的成熟。老斑羚能在生死攸關的時候,不徇私情,以大局為重,捨己為人的品質,令我心生敬意。

生活中,我和他人都一樣,嘴裡吃肉,身著毛衣,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心安理得地過著一天又一天,人屹立在食物鏈的至高點,遵循弱肉強食,物競天擇的生存法則,理當過著最舒適的生活,但是我們愧對了“高階動物”這四字,連一隻小小的斑羚都不如。中華上下五千年,祖祖輩輩教給我們的優良傳統品質和精神都去哪裡了?自私佔據了人類內心,我們應當多為別人想想,讓別人也能感受到溫暖,同時也將這種品質傳承給我們的後代。

收筆,思緒仍有萬千,心如湖般靜,沉浸在為羊群的行為而高興又羞愧的神情中,我常恥笑自己,某種意義上,自己著實不如這些斑羚……

讀《斑羚飛渡》有感 篇8

讀後感 ,777字

《斑羚飛渡》這篇文章也不知道被我讀了多少次,每一次讀完,在心中留下的都是久久盪漾的感動和揮灑不去的生命奇蹟,從心底溫暖著我。

一群斑羚被獵人逼上傷心崖,崖很長,幾隻斑羚躍躍欲試,結果都跌落山崖性命不保。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鐮刀頭羊為了種群能夠繁衍生息,做出了用一半老斑羚的生命換取一半年輕斑羚的生命的偉大壯舉。每一隻年輕斑羚的成功跳躍,都意味著每一隻老斑羚生命的終結,“沒有擁擠,沒有爭奪,秩序井然,快速飛渡”,沒有一隻老斑羚退卻,毅然決然走向死亡。最後只剩下了鐮刀頭羊,“只見它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它沒有向獵人屈服,維護了自己的尊嚴。

我敬畏鐮刀頭羊在危急關頭做出的偉大決定,敬畏他為維護尊嚴而勇敢面對死亡,我敬畏整個斑羚群那種種為了整個種族而無私奉獻、勇於犧牲的精神。

同樣人類具有這樣的精神。例如,最美女孩刁娜。她是一名非常普通的女孩,2012年10月,她和她的愛人開車經過通海路附近時,看見前方一名年輕女子倒在路中,頭上、身上都是血。為了不使這個女子遭受二次傷害,她和她愛人立即下車營救,在此過程中一個小轎車不慎將刁娜撞倒,經診斷右小腿有一處粉碎性骨折。“一條腿換一條命,值!”刁娜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我們人類也應該反思自己的過錯。如果不是獵人的圍捕,斑羚就不會發生這麼悽美的畫面,他們是導致這的罪魁禍首。人類是最高階的動物,但是動物也有情感,有朋友之間的友情,有親人之間的親情,有種族之間的責任感。可是當我們人類的槍聲響起的時候,這些無辜的動物的家園就失去了歡聲笑語。這一壯舉譜寫了生命的奇蹟!打動了上蒼,打動了每一個人,讓他們的無私奉獻、勇於犧牲的精神代代相傳,

我合上書,閉上眼睛。看到了在懸崖邊上跳躍的生命奇蹟……

愛的奉獻——讀《心靈雞湯》有感 篇9

讀後感 ,803字

在琳琅滿目的書籍旁,我仔細的翻著我需要的書籍。忽然,有本書映入我的眼簾,我小心翼翼地翻開書的第一頁,我發現,書中一個一個鮮明的小標題就像一把把木刀刻在我的心裡,於是,我決定買下來。

這本書的名字是《心靈雞湯大全集》,在題目旁邊,有一段字型極小的文字:充滿溫情的文字,感動你我的心靈!她能給許多充滿愛的心靈傾注更多愛的勇氣和力量……,這段溫馨的話語頗令我震撼!

我不求甚解的讀著每一篇文章,每一篇文章就像一個勵志小故事,打動著你的心靈,本書的主題是:用樸實的語言打動你缺少愛的心靈,使你活得更有智慧。

每篇文章就像一陣和風細雨,滋潤你乾枯的心田,在你心靈最無助的時候,讀一讀這本書吧!它會帶給你溫暖的力量;痛苦和無望之際,它會給你慰藉。

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是《人生的真諦》,它是猶太人辛德勒寫的,生活就能像一杯水,你不懂得珍惜,就會白白的流失,把握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生活,不要忙忙碌碌,忽視生活的可敬可想之處,真誠的對待每一個黎明吧!

生活有酸甜苦辣,有這幾個生活情態,生活才會變得充實快樂,才享受到生命的價值,體驗到生活的情趣,生命才不會變老。

此外,我還感受到另一個人生道理:執著的對待生活,緊緊的把握生活,只有這樣,人生才會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是你我承受了快樂的趣味!

《心靈雞湯大全集》是一部總結性的鉅著,美文佳句有很多,我沒有一一去閱讀而是抽選了幾篇文章進行閱讀,仔細的品味,如高士其的《人生七期》,講述了人的一生有七個階段變化,我們在一天天長大,生活永遠無休止地走著,人生在世,更應去珍惜愛護。再如李大釗的《自然與人生》,我們不應抱“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思想,學習決會退步,像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許多……

世界上沒有人十全十美,沒有人舉世無雙,我們不論是在順境逆境,我們才能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

呵護成長,呵護愛,讓心中的夢想翱翔於天空的雲霄之上!

愛的香味——讀《再塑生命》有感 篇10

讀後感 ,647字

海倫凯勒是一個不幸的人,一生只能生活在無光無聲的黑暗世界。海倫凯勒又是一個幸福的人,因為她用心感受到了愛的香味—沙莉文老師對她的關愛。

又聾又盲又啞的孩子,只能在黑暗中虛構光明,想像自然的面孔,聽不見生靈的和鳴,更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對光明的渴望和對世界的思考,但即使這樣,沙莉文老師卻做到了給予這樣一個孩子愛心。那將需要多少耐心和情感,才能澆灌這樣的一棵幼苗!而海倫也感受到了,這就是愛,或許是老師教給她的一個字母,或許是一句問候,也或許是一個輕輕的擁抱,被愛者感到自己的幸福,施愛者感覺到自己靈魂的純真。

印度教義說:最好的關係存在於對別人的愛勝於對別人的索求之上。

愛是人世間最質樸無華的情感,它不存在紙醉金迷的紛亂,只是單純地存在於人們渴望真情的心中,沒有欺騙與利用,也不需要付給報酬。

孟母三遷,為的是讓孟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胡適母親嚴厲而不失理智的管教,終使胡適成為一代名家,無言中滲透入骨的是操盡辛勞的母愛。

伯牙摔琴,以謝知音;管鮑分金,不論彼此,此皆為高山流水的友人之愛。

孔子的言行流傳千古,弟子輯之,編成《論語》,是學生對老師的敬愛;而孔子的“有教無類”便是廣博的師愛。

時間在流逝,社會在發展,但愛卻不會因此而改變,愛永遠是一份雅而不俗的馨香,熱烈而深沉地存在,安靜而絢麗地付出,最終溫暖幸福地被接受,那是多麼沁人肺腑的清新,讓任何庸腐的思想為之汗顏。

接受別人的愛,對身邊的每一個人付出愛,愛的香味將長久地縈繞在心間,永不消逝。

愛的溫度——讀《青銅葵花》有感 篇11

讀後感 ,652字

本文的兩個主人公:青銅,一個有語言障礙的農村的孩子。葵花,是一個伶俐可愛的城市孩子,兩位都令我著迷。葵花的父母相繼離世,被全村最窮的一家也就是青銅家領養了,從此,兩個素不相識的孩子,到最後,成了不可分開的兄妹。中間有許多感人的故事,我最喜歡的章節就是《紙燈籠》。

《紙燈籠》的故事裡,青銅葵花的奶奶因為糧食短缺,奔走他鄉採棉花,從而給自己家減少負擔。可是沒過幾天奶奶就累倒了,被送回來了。為了給奶奶治病,每個人都拼命的賺錢,只有葵花,她不知道自己能幹些什麼,覺得全家只有自己在吃閒飯,為了給家裡減輕負擔,為了給奶奶治病,她乘上去江南採銀杏的船,走了。葵花受到很多關照,把銀杏賣了個好價錢,回去的時候,她看見最好的哥哥——青銅,正打著她最熟悉的、自家的燈籠,每天在岸邊等她。

看了這個章節讓我熱淚盈眶了兩次,第一次是奶奶為了給家裡減輕負擔,奔走他鄉拼命採棉花,卻累倒了。這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愛,是家人之間的相互關愛,也是長輩對晚輩的疼愛。第二次,是青銅在等待葵花,終於等到了的時候,那執著的等待是兄妹間的關愛,這些都讓我深深地感動。

青銅葵花承受了跟他們年齡不相符的苦難,可他們就那樣堅強地生存著,且在極其艱難的環境裡,表現出了他們的勇敢、堅強、執著、真誠、善良,他們在遇到困難時總能替別人著想,甚至替對方受罪的善良讓我感動。

青銅葵花,感謝你們讓我在平淡的日子裡,獲得了心靈的震撼和感動。也教會了我,在遇到困難時,要堅強面對,並且,學會透過苦難,去感受人世間最深的親情的溫度。

斑羚飛渡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595字

讀完《斑羚飛渡》這篇課文,這群斑羚給我的第一感受是:它們好團結啊!

是啊,在被逼到傷心崖的絕境時,它們為了延續種族,竟然採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而且從頭至尾,居然沒有一隻斑羚從註定死亡的隊伍裡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撥去。他們心甘情願用生命為下一代開闢一條生存的道路。

當然,這次功勞最大的就是成功指揮了這次飛渡的鐮刀頭羊。它給我的印象就是:勇敢、機智、勇於獻身、領導能力極強。它想到得這個辦法,也許就是受了彩虹的啟發,這一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我們應該努力做到能夠從某一事物中得到啟示或道理。

這群斑羚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寧死也不願屈服於他人的膝下,它們渴望生存,渴望自由。當傷心崖上只剩下那隻成功地指揮了這群斑羚集體飛渡的鐮刀頭羊時,它做出的舉動深深地震撼了我:它步伐堅定的、帶著自豪感走向了那道美麗的彩虹。

在課堂上,老師問我們這次飛渡成功了嗎?有沒有留下什麼遺憾?說完之後,同學們都積極舉手,各抒己見,答得非常好。當我站起來時,我信心滿滿地說:“這次飛渡雖然成功了,但遺憾的是如果第一隻中年公斑羚沒有搶先跳的話,這隻鐮刀頭羊就可以過去了,它一定會把這群斑羚統領得更好。”言畢,老師略有遲疑了一下說:“也許這隻公斑羚有一定的功勞哦!你看,它這一跳,也許為鐮刀頭羊辦法的成功有了更大的把握”頃刻間,這隻中年公斑羚也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

同學們,讓我們也團結一心,建立一個強大的班集體吧!

斑羚飛渡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833字

聽,春夜細雨落在戛洛山上的傷心崖上,那是天空,在為老斑羚的犧牲在哭泣;看,戛洛山上開出了花,那是為已去生命綻放的燦爛。合上書,我仍記憶猶新,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一群被逼上絕境的羚羊,為了贏得種族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老斑羚而拯救另一半年輕斑羚的方法,來擺脫種群的困境。老斑羚們心甘情願地用自己的生命為下一代開闢一條生存的道路。我敬佩這些勇敢的老斑羚,也敬佩鐮刀頭羊,鐮頭刀羊不願成為獵人的俘虜,走上了懸崖上那道絢麗的彩虹橋,消失在了一片燦爛中,極具尊嚴地犧牲了。

在飛渡傷心崖的過程中,竟沒有一隻老斑羚溜到年輕的那撥隊伍中去,所有的老羚羊毅然地把生的機會留給了年輕羚羊,而自己坦然面對著死神的到來。斑羚在危難中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讓每一個讀過這篇文章的人感到震撼,啟發人們重新認識這個萬物共存的世界。連一群動物都能夠做到如此,我們身為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類,在面對困境的時候又有什麼資格貪生怕死呢?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不乏像老羚羊一樣在面對困難願意犧牲自我的人。在中國抗戰時期的時候,有許多被敵人抓捕的俘虜,但也有一些動人的故事。有一天,村莊裡的孩子們都在上課,突然,警笛毫無預兆地響了起來,年輕的女老師,帶著自己班的同學來到了空曠的草坪上,草坪上已經是屍橫遍野了。老師急忙安排孩子們都蹲在地上,自己則半蹲著,像母雞護著自己的小雞那樣蹲著。等到危機解除了,女老師站立起來,她那雪白的襯衣上已被鮮血染得通紅。原來她剛才不顧一切地擋住了一顆飛往學生的子彈。

“1、2、3……19、20,還好,一個都沒少。”點完學生的人數,那位老師安詳地躺在了血泊之中。女老師用自己弱小的身軀呵護著自己的學生,用寶貴的生命保證著學生的安危。雖然,女老師早已離我們而去,而她卻用生命鑄就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老斑羚們像流星似的墜入了懸崖,可是它們的精神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靈。願生命的綠葉,四季常青;願生命的花朵,永遠綻放;也願戛洛山下河中的老斑羚們能夠安詳。

斑羚飛渡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428字

今天,我讀了沈石溪先生寫的動物小說《斑羚飛渡》,我的心靈被這個無比悽美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

這個動物小說《斑羚飛渡》寫的是有一支狩獵隊將七八十隻斑羚逼到了戛洛山的傷心崖上,這群斑羚在一隻老斑羚的帶領下,分成了兩組,第一組是經驗豐富的老斑羚,第二組則是年幼無知的小斑羚。老斑羚和小斑羚同時同地起跳,老斑羚跳地要遠一些,小斑羚卻在離對面只有一米的距離時向下墜落,就在這個危急關頭,老斑羚依著自身高超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為小斑羚準備,搭起了一個讓小斑羚蹬跳的平臺,小斑羚一蹬,就跳過去了,而老斑羚卻掉了下去,但是面對死亡,它顯得很從容。就這樣,小斑羚們一組一組的跳了過去,而老斑羚們卻墜入了深谷,粉身碎骨了。

讀完後,斑羚們在危急時刻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和自我犧牲精神讓我深深的感到了精神的震撼,這個故事讓我明白,我們人類—萬物之靈應當尊重地球大家庭裡的每一個生命,讓我明白,大自然中,不僅人類,動物們也有屬於自己的情感,讓我明白,美好的情感是不容褻瀆的!

斑羚飛渡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362字

在暑假裡,我讀了沈石溪大師的《斑羚飛渡》這本書。

這本書講述了獵人把一群斑羚逼到了絕境,在懸崖邊上,老年斑羚和年輕斑羚自動分成兩撥,那些年輕的斑羚踩著年老的斑羚背,飛躍懸崖,而那些被踩得斑羚卻掉入深淵,走向了死亡。

讀完這個故事,我的心靈被深深的震撼到了。這些斑羚不但機智勇敢,更重要的是它們還有一種捨己為人的品質,這種品質深深地體現出了什麼叫做真正的愛,是讓很多人類為之慚愧的。那些獵人是何等的自私和可惡,它們把獵來的動物拿去換成了一瓶瓶的酒。在他們的眼裡,生命還不如幾瓶酒值錢。他們獵殺野生動物,導致野生動物越來越少。我想質問他們,動物和人類本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動物視我們為朋友,我們又為何要傷害它們呢?

我想呼籲人們,不要再獵殺野生動物了,如果繼續獵殺,世界上的動物終有一天全部消失,只剩下孤獨的人類,也將慢慢消失。

斑羚飛渡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559字

《斑羚飛渡》是著名動物小說作家沈石溪的經典作品,它講述的是一群在鐮刀頭羊帶領下的斑羚群在山野中遭到了獵人的圍剿,而被逼上了傷心崖,但傷心崖與對面的山崖之間最窄處也有六米,最健壯的公斑羚也只能跳躍五米。鐮刀頭羊做出了驚人的決定,用一半的成員挽救另一半的成員,年老的斑羚為了保全種群,依次躍出懸崖,年輕斑羚隨後跳到老斑羚背上,借力一躍,上了對面的山崖……

當我看到這個情節時,不禁感動萬分,斑羚群這種以族群安全至上的犧牲精神讓人無比敬佩,在家族生死存亡的緊急時刻,老斑羚寧願犧牲自己,來換取年輕後代的保全。斑羚這種無私無畏的舉動和精神,甚至超越了親情,讓人類也自嘆不如。

讀了這個故事,我不禁由斑羚想到我們人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不少這樣的感人事例,在幾次地震的新聞中,就湧現出無私的父母為保護孩子而不幸身亡,也有大愛的丈夫捨己救護相愛的妻子,他們的舉動也是那麼可歌可泣。但是,也有一些人和事卻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比如杭州保姆縱火案,就有這樣雖為人身卻沒有人性的人,不知他們讀過斑羚飛渡的故事會作何感想?老斑羚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把死亡的危險留給自己,把生存的機會留給別人,動物都能做到這一點,人類更應該要學習和擁有這種大愛的品格和犧牲精神。

斑羚飛渡的故事感動著千千萬萬的讀者,正是因為作者寫出了那種難能可貴的大愛精神。

斑羚飛渡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1129字

善念是一粒種子,善心是一朵花,善行是一枚果實。儘管物競天擇仍需心存善念,請投向自然界以悲憫的目光。—題記

翻開《斑羚飛渡》,領頭羊胸口那抹鮮紅燦爛的血花越來越鮮豔,傷心崖上那一道道令人眼花繚亂的弧線出現在我的面前;那如折斷翅膀的鳥兒般墜落深谷的老斑羚,那如鳳凰涅??般消失在傷心崖的鐮刀頭羊,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我的眼前消失……我不禁潸然淚下,我想問一問獵人:面對這群無辜的生命,你於心何忍啊?動物們也有它們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它們也有深愛的夥伴,也有感人至深的親情。你們幾聲槍響,便破壞了它們的幸福安寧,讓它們失去了美好的家園,失去了最親的家人……你看到它們絕望的眼神了嗎?它們的痛苦你們能體會到嗎?人們為什麼不能和它們和諧相處呢?我們大家都是大自然的孩子啊!

讀到獵人牽著咆哮的狗群,手持會噴閃電的槍,十幾個獵人把七八十頭羚羊逼到了傷心崖上……我彷彿聽到了它們撕心裂肺的叫聲;“砰砰砰”幾聲槍響好像就在我的耳邊,我閉上眼淚珠滾落;平復心情捂著一隻眼繼續往下讀,只見機智的鐮刀頭羊卻臨危不亂,迅速的把這些斑羚分成了兩部分,年老的一隊,年輕的一隊,由這些老羚羊幫這些年輕斑羚飛渡到對岸。可是……可是一隻斑羚飛過去,意味著一隻斑羚死去,那些老斑羚不惜捨棄自己的生命,保護好年輕羚羊,可年老的斑羚為數不多,不能夠將全部的年輕斑羚全部救下,那隻鐮刀頭羊英勇選擇自己作為年老一隊的也犧牲了。最終,斑羚羊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境。老斑羚羊用死亡做橋墩在山澗上空架起來一座生命橋!你們於心何忍啊?我擦拭著不斷落下來的眼淚,對於獵人的行為我感到心痛,但我更敬佩這些勇敢的斑羚,它們心甘情願用生命為下一代開闢一條生存的道路。

合上《斑羚飛渡》,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雖然傷心崖上的斑羚已離去,但是我好像還能聽到斑羚傾訴的聲音,那一幕幕情景,依舊栩栩如生。這一飛渡的壯舉譜寫了它們生命的樂章,也帶給我們深深的自責與愧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物滅絕被推脫於生物進化的必然選擇。在地球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無數物種走向沒落,瀕臨滅絕,這已經不能僅用物競天擇來解釋了。人類從最開始的圖謀其毛皮、食肉、爪牙和為了享樂所進行的針對性的獵殺……無疑加速了這一程序,直接導致物種滅絕速度越來越快。

物競天擇變成了“物競人擇”,在進化中,人類讓動物被迫“放棄”了牙齒、甲殼、皮毛、肉身……它們被披在了身上,掛在了肩上,踩在了腳下,吃在了肚裡……這些都是稀有的時尚,昂貴的時尚,但更是殘忍的時尚。高曉鬆曾說:“人類是世界上最特殊的物種。但當生存唾手可得時,我們便忘記了自己也只是這萬千物種中的一員。”物競天擇仍請心存善念,一個善念,將改寫一個世界,讓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共赴未來!

斑羚飛渡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726字

那是一個怎樣的場景啊—五米遠的跳躍能力,六米寬的天塹深淵,後面是緊追不捨的獵人、獵狗,身旁是閃著火花的子彈。

上天也看不下去了,就在他們的面前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彩虹的另一端緊連著對面的山峰。鐮刀頭羊突然意識到,它們的機會來了。只見一隻老斑羚羊縱身一跳,緊接著一隻小斑羚羊跳到老斑羚羊的背上,用力一蹬,向對面的山峰跳去。在老斑羚羊悲愴而又堅定地吼叫聲中,小斑羚羊成功了!在上天的啟發下,在峽谷的上空,斑羚羊們形成了一道絢麗的彩虹。老斑羚羊們,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年輕一代,它們以生命的代價,成功地保護了整個族群。

悲壯、慘烈、驚天地、泣鬼神!這幾個詞反覆地出現在我的腦海裡。對這些斑羚羊的壯舉,我肅然起敬。是的,它們是弱小的動物,但是,它們身上都有著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它們寧可壯烈地犧牲,也不願成為別人口中的食物。它們置之死地而後生,在陷入絕境時,寧可犧牲一半來挽救另一半。這,是多麼可歌可泣!

於是,我想到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出發時,紅一方面軍有八萬六千人,而到達陝北時,僅剩下七千人!為了勞苦大眾的利益,為了不再當牛做馬,先烈們前仆後繼,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他們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和熱愛,才換來今天我們能在溫暖的教室裡安靜地學習。這是什麼精神?這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敢於鬥爭,敢於犧牲,敢於勝利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更是我們今天刻苦學習,努力拼搏的力量源泉。

掩卷沉思,我又感到了深深地悲哀。是誰把它們逼上了絕路?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你知道,那縱身一躍,可不是人類的雜技,而是以生命為代價啊!

我要大聲疾呼,少一份殺戮,多一份和諧!如果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下一次縱身懸崖的,也許就是我們人類自己。

《斑羚飛渡》讀後感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3字

今天,我讀了被稱之為“大林莽動物世界的生死傳奇”之“斑羚飛度”。這是沈石溪在西雙版納旅行的見聞及感受。這本書對我的心靈產生了很大的觸動。

從《再被狐狸騙一次》中,我體會到了狐狸的奸詐;但狐狸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而使用苦肉計,拼命自殘的舉動,讓我感受到了動物父子間那種無私的愛。從《災之犬》中,我感受到了狗對主人的忠誠。從《斑羚飛度》中,我看到了老年的羚羊為了種群的利益而獻出自己的一切。我對那些老年羚羊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敬意,它們勇於獻身的精神永遠留在我的心中!有時候,動物對自己的孩子、種族的感情,比人還深。它們做了自己該做的事,在它們眼裡只要它們是某個種群中的一份子,它們認為自己就該為種群獻出自己的一切!種群的繁衍就是它們勇於獻身精神的永遠傳承。在我眼裡,它們的行為是那樣感人,可在它們自己的眼裡,這卻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根本就不足為奇。

但這些感人的事情更讓我體會到了大自然的殘酷無情,鮮血和死亡,對大自然而言也早已是不足為奇。地球不會因為死亡而停止運轉,更不會因為一滴鮮血而停止生物的進化。現在動物中的王者隨時可能被殺死,但每隻動物包括人類都會在殘忍的搏殺和血腥的戰鬥中進行肢體或頭腦上的進化。所謂的弱肉強食是每一種動物都必須遵守的的原則,沒有任何生物可以將此改變。那些強者隨時都有可能被殺死,但它們可以為自己的生存而戰鬥。至於那些弱者,留給它們的將只有死亡。

動物之間如此殘酷,人類世界也是如此。我們的頭腦就相當於它們的利爪和尖牙,人類世界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激烈的頭腦競爭。所以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爭取食物和金錢,才能拼出自己的一席之地。

斑羚飛渡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712字

我輕輕地撫摸著《斑羚飛渡》這本書,默默回憶著書中的情節,心中感慨萬千。

這一本書主要講述了斑羚羊們被逼上了傷心崖,身後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前面是一不小心就會要了命的死神。但它們選擇了犧牲一半挽救一半的辦法,保住了年輕斑羚羊的性命。

其實,老斑羚羊們也曾猶豫過,這並不過分。因為在生命線上,沒有人會不猶豫,沒有人不想活下來,走遍世界,看更多的風景。但,老斑羚羊們沒有選擇自己活下來。也許他們知道,年輕斑羚羊們的生命比自己更有價值,並不只是因為他們比自己年輕,而是因為他們還要看更多的風景,明天的陽光是那樣的強烈,青草是那樣的嫩綠,風是那樣的柔和,他們要代替自己仰望明天蔚藍的天際,要努力創造出自己沒有創造出的奇蹟,他們更有可能為這個家族做出更大的貢獻。

如果說,老羚羊們的犧牲是有價值的,那麼飛渡時他們所滑出的弧線一定是條彩虹。對於斑羚羊們,橋的另一端不是死亡,而是未來。不管是老斑羚羊,還是小斑羚羊,都是一樣的,只屬於它們的。

選擇死亡並不可怕,正應了那句話“為了公眾的利益,我很樂意迎接死亡”。老斑羚羊們就是如此,明知道對岸是死亡,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地去了,用自己的生命化作了彩虹之橋,飛向了雲的彼岸,飛向了未來。正因為如此,小斑羚羊們才會有生還的機會。

其實我們生活中的武警戰士、解放軍叔叔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們同樣知道:每次執行任務都會有危險。但他們卻義無反顧地向前進,不放棄,不畏懼,不回頭。無論前方多麼縹緲,他們都會向前,因為他們知道,每完成一個任務,我們的世界會更加和平。即使前方棘地荊天,他們也會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彩虹橋的另一端,是璀璨星燈,是姣姣月兒,是未來,是老斑羚羊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