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陶藝,拉開藝術的門簾相關作文20篇

感悟陶藝,拉開藝術的門簾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932字

陶藝,是陶泥與藝術的結晶,在許多不懂藝術的人眼裡,做陶藝就等於玩泥巴,真的是這樣的嗎?

3月11日下午,來到匯金新座標B座五樓,沿著一條素雅的溫馨的小路,順著淡淡的陶泥獨有的氣味,走進了一間藝術感滿滿的小木屋。可愛的小木桌上擺著一塊陶泥,像米白色,又像卡其色。或許這就是陶泥的顏色吧!

輕輕的,把手掌放在其中的一塊陶泥上,頓時感到手溼潤了許多。揪起一小塊泥來捏一捏,卻又覺得有些捏不動。再伸出一根手指使勁對準按下去,又有了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或許這就是陶泥的觸感吧!

“大家都過來,聽一下老師的講解。”等到小記者們基本上都到齊了,老師便開始講解了。這位老師穿著藍白印花的布圍裙,一眼看去,便覺得這位老師有一種獨特的氣質。或許這就是陶泥薰陶出來的魅力吧!

“我們這次要用纏繞法來做一個器皿,可以是杯子,花盆,碗,等等。大家看我做……”這位老師說話時,就像一隻活潑的小鹿,那麼親切,那麼活潑,或許這就是陶泥愛好者們特有的嗓音吧!

聽完了老師的講解,小記者們便開始了自己感悟陶藝的旅程。在我腦海中浮現出了老師剛剛講解時那條理有序的動作。

切個什麼形狀好呢?方的吧,太死板;圓的吧,太平平常常了:“一閃一閃,亮晶晶”突然間我想到了這首歌,就來個小星星吧!一二三四五,五個角,切好了,好像還不錯嘛!

接下來,就要上“漿糊”了。這裡所謂的“漿糊”就是用幹了的陶泥,搗碎變成粉,再加上一點水,變成泥漿,這個泥漿可以把泥塊和泥塊粘住,作用是和漿糊一樣的。

唉,這泥條真有點難搓。不是搓不細,搓不長,就是好不容易搓到一半,就因為乾裂而斷掉了。這搓好了,想粘上去,還麻煩著呢!有時貼上去了,因為不牢固,又整條掉下來了,而有時呢,貼上去了,但是坑坑窪窪的,外表一點都不美觀,根本就不能說是一件藝術品。

不過自己不滿意歸不滿意,老師說我做得還挺好的,經過大概20來分鐘的努力,這星形的花盆,已經成型了,再在底部挖個洞,一定會很實用!看上去是做好了,但是外表光禿禿的,一點都不好看,再在外面來點裝飾吧。既然是花盆,要不我就用葉子貼在外面吧!好了!聽說到時候上了釉會更好看的,那就期待半個月後我的成品吧!

陶藝是什麼?陶藝,不只是陶泥與藝術的結晶,它更是一個人在用心時對待藝術的一顆純潔的心……

感受藝術的薰陶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369字 ,是否嗅到泥土的馥郁芬芳了呢?是否嗅到油菜花的淡淡清香了呢?還是說嗅到了風中捎來的,陽光溫暖的氣息呢?我默默地站在那兒,融入藝術的氛圍,融入這幅春天的畫卷,猶如此刻便置身於一望無際的油菜花田,全身心感受這份春意固然。幾幅以動物為主題的裝飾畫洋溢著童趣,讓我不由得回想起兒時記憶的碎片,和父親一起扮鬼臉,聽母親講睡前故事父母的懷抱安然入睡……一幕幕像是就發生在昨天,英鈴般的笑聲還回蕩在耳邊,我緩緩揚起嘴角,會心一笑。

轉身是縱橫馳騁的書法大字。宣紙與墨汁獨有的清幽中沉澱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我端詳著古色古香的書法作品,那一個個神采飛揚的大字,像龍躍,像鷹搏,像蒼石,更像一股清泉,從石縫間直流下來,在我心田流淌,激起令人回味的水花。

我帶著藝術那回味無窮的美,帶著那滋養心田的藝術薰陶,帶著小小心靈中對藝術的嚮往,踏上了回家的路。

語言藝術的珍珠鏈——讀《圍城》有感 篇3

讀後感 ,673字

彷彿是上演了一場妙趣橫生而又很實際的喜劇,這便是我初讀《圍城》的感覺,錢鍾書先生是位著名的作家,儘管我之前對他並沒有深刻的瞭解,但通過《圍城》,我便朦朧感覺到他是個帶有些幽默,諷刺並很細膩的人。

書中記敘了圍繞主人公方鴻漸的留洋回來的一系列事情,通過描述主人公包括他身邊的朋友的一些有趣甚至有些愚蠢的事,我也領略到了語言藝術的魅力,書中上百的別具一格的比喻令我更具體生動地體會到人物的心理及作者的感受。

如數家珍般地,我拾一顆閃光的珍珠仔細端詳。方鴻漸與孫柔嘉結婚後遇見蘇小姐,蘇用來遮陽的是一頂闊邊草帽,“襯得柔嘉手裡的小陽傘落伍了一個時代”。臨走時,蘇小姐站起來,“提了大草帽的纓,彷彿希臘的女神提了盾牌”……

在如今的人才濟濟的時代,“沉默已不再是金”,我們都必須學會用巧妙的語言藝術去表現自我不尋常的交際能力,以此得到公司,社會,朋友的認可。掌握著語言的藝術,就如同在脖子上神氣地戴起一串光耀的珍珠鏈,頓時使自己在人海中放起光彩。

走進院子裡,同樣充滿著用語言的魅力,院子裡水管漏水,修理工被呼叫後很久才趕到,於是終於見到他時,一個婦女道:“在等你來的過程中,我家孩子已學會了游泳!”一陣歡笑後,修理工便紅著臉慚愧地低下了頭。

再走進文學的華麗殿堂,我們還看見這樣一幕,錢鍾書先生在電話裡對一位求見的英國女士說:“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

不錯的,在中華五千年的淵博的文化中,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有一大批有卓越口才的人,如當今當紅的于丹教授,聽她講話如沐春風般清爽。也正是這語言藝術,使中華的魅力更遞進了一層。

張開藝術的翅膀 篇4

國三作文 ,571字

你聽,“這裡有紅花呀,這裡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春天裡,百花香”,“如果有一天,我悄然離去,請把我埋在這春天裡。”,歌聲飄揚,傳達萬里,山中的泉水飛逝而下打著節拍;微風穿過樹葉沙沙作響,只為那動人的歌伴奏;雨點也趕得及時,打在樹葉上、地面上、池塘裡,滴滴嗒嗒,認真地詮釋著旋律。動人的詞配著感人的曲,彷彿一個飄著白霧的夢。這是一個娓娓動聽的春天,它屬於歌手的音樂,聽著動人心絃。

你聞,這清晨傳來的刺鼻的冷空氣好似剛開啟冰箱時的感覺,接著,登上山間的小路,野花的陣陣芬芳更是香氣逼人,尤如廚房裡剛出鍋的炒菜,從鼻口香透到胃底。來到田野上,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清新得像桌上擺著的一碗菜湯熱氣騰騰,繚繞著霧氣。從開啟冰箱到香菜入口,彷彿一個散著濃味的夢,這是一個豐盛可口的春天,它屬於廚師的料理,聞著沁人心脾。

再邀請你欣賞一下:“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怡然自得,“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活躍情景;“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萬物復甦。一首首詩寫得生動如畫,這樣的春天,你怎會有“心似百花開未能,年年爭發被春催”的傷感”呢?

張開藝術的翅膀飛進春天,感受一個個美麗的夢,夢醒時分,卻不能親身所處去感受春天。縱使如此,這一次夢中的藝術旅行也足夠受益一身了吧!

我在讀詩中領悟到藝術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21字

一首詩,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書。無論何種題裁,何種文體。這,便是詩的魅力,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

讀詩——成為有內涵的人。

王維先生詩中有畫,畫中成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陸游先生詩歌語言平易曉暢,“詩客清晨衝雨入,梅花一夜為君開”,“落日疏林數點鴉,青山缺處是吾家”。這些詩句中都沒有絢麗的情絲,沒有奇特的想象,近乎白話的語言卻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這正是一種藝術!做人何不是這樣,追名逐利,將自己包裝得金光閃閃,為的是什麼?掩飾自己空白而又自卑的心。真正自信有才華的人並不需要這些外在的修飾,他僅僅站在那裡,便有一種令人折服的氣場,那種氣質是由內而外的。去讀詩吧,讓自己成為有內涵的人。

讀詩——成為瀟灑的人。

“竹林名士”嵇康的詩追求自然,高蹈獨立。“目送歸鴻,手揮五絃,俯仰自得,遊心太玄”,這是縱心自然的瀟灑。“田園詩人”陶淵明的詩自然天成,語態“醉人”。“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這是它偶爾意態豪氣的瀟灑,“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這是它入于田園間的瀟灑。“詩仙”李白的詩,不用說了,任隨性之,雄奇奔放。“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豈止是瀟灑,按照如今網路流行詞來說,那是飄逸的飛起啊!我很佩服他們的隨性,不為世俗所累,活得灑脫充實又盡興。去讀詩吧,讓自己也成為瀟灑的人。

詩詞如歌,韻律優美,婉轉自然。小時候,我們被父母教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聽父親說,那時家中每有客人來,小小的我總會在大人聊天時像個小老頭似的雙手背後一本正經地走到客人面前跟其表演背古詩的“絕技”,再在客人爽朗的笑聲中和誇讚聲中跑遠,那個時候,我是不是把古詩當成一首歌來唱呢?韻律真美啊。雖然不通其意,心中卻有種異樣的感覺,那就是詩歌給我們帶來的美好的體驗嗎?

詩詞如茶,回味綿長無盡,需要細細去品,這大概就是讀詩的藝術吧!

藝術的享受 篇6

國一作文 ,1114字

說起藝術,那我可真得和您好好聊聊。藝術對於人們特別重要,那些先人留下的寶貴的藝術作品,至今讓我們得到許多享受。

藝術它不是技藝,它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那種感情的傳達。

什麼是藝術?這是一個千百年來眾多藝術家、理論家、思想家不懈探求的問題。人們對“藝術”普遍認同的釋義之一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等……我想,也許誰也無法給藝術下一個準確的、毫無疑義的定義,所以,它也就留給了我們極大的想象空間,任人們的想象自由地馳騁。也許,這就是藝術真正的魅力之所在吧!

我愛書法,愛到無法自拔,每當我完成作業,總是不願意立馬鑽進暖和的被窩,而是拿起自己心愛的毛筆,寫寫畫畫,哪怕寫的算不上是書法。我喜歡用書法這種方式來很好地總結自己每天都收穫了那些經歷、吸取了哪些教訓……書法是一種藝術,它讓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書法是一種藝術,它讓我變得更加富有情趣;書法是一種藝術,它讓我每天不斷進步;書法是一種藝術,它讓我每天用新的眼光看待每一天的開始……

藝術是一種享受,一切享受中最最迷人的享受。如果你不去認真享受藝術,而是把拿手的好技藝當作是一門藝術,那你本身在認識藝術的開始就錯了。不能過多的去修飾,不能太“生活化”,不然那就不叫藝術了,反而變成平淡無奇的生活了。藝術本身就是一種表現美的形式,這可以是一種自然美,也可以是表現自己本身的魅力,也能體現心靈的美麗……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藝術家要叫做藝術家呢?你也許會說:“他們畫畫很好、他們書法特別棒、他們歌唱得很吸引人,他們……”其實這是錯的。他們之所以被稱為藝術家,是因為他們有發現美的眼睛。為什麼羅斯福說:每當一位藝術家逝去,人類的一些幻想也隨之而逝。因為這個世界缺少了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而藝術家的逝去,就是美麗根源的逝去。我們要學會欣賞,才能發現這個世界上更多的美麗!

現在的人們,常常揹負著各種問題和壓力。他們整天灰頭土臉的生活,迷茫在城市的海市蜃樓下,不在乎每天的感受,慢慢地,都變成了千篇一律的機器,每天都像複製一樣,籠罩著陰鬱。而藝術,正是讓他們恢復往日鮮活的一劑良藥。“藝術”這個詞,乍一聽起來好像離我們很遠。總以為它是屬於藝術家們的,是高雅者的研究物件,很難與我們這些尋常百姓套上近乎。可是,如果你真的留意一下生活,那些藝術,其實無處不在地存在於我們周圍。它們觸手可及。

在我眼中,藝術就像一顆深埋在泥土中的種子,只要你有堅定的信念,它就能生根發芽;只要你能禁住風吹雨打,它就能開花結果。我認為,一句幽默的話語、一篇短小的笑話,它們都是藝術,藝術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一同走進藝術世界吧!

展覽,藝術的盛宴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844字

各式的燈籠似火紅的柿子般懸掛在頭頂,童真的剪貼畫稚氣又不失幾分可愛,抑揚頓挫的書法令人讚歎不已……我如蝴蝶在花叢般在展覽之間穿梭,明眸中閃著驚喜。這次的圖書館展覽一定會帶來別樣的驚喜!

隨著圖書館裡神聖不可侵犯的靜謐,我來到了四樓展覽處。“快樂二小,幸福童年”八個大字赫然出現在眼前,心中揣著的小兔興奮地亂蹦亂跳,展覽會!我來了!

頭頂各式自制的利是封燈籠笑紅了臉,我似乎被它們所感染,也咧開了笑臉。隨後我又被門口處的剪貼畫所吸引。各種各樣的昆蟲讓人不由地眼前一亮,恨不得也鑽進昆蟲世界與它們一起交朋友。處於下方的工藝品更是用細膩的畫風呈現不一樣的童真童趣,很容易聯想到小畫家創作時的樂趣。

比起趣味的剪貼畫,書法更讓人賞心悅目。瞧,小書法家們純熟的運筆讓整幅作品充滿生命力。一首首古詩詞讀著有韻味,看著又充滿古色古香。我呆呆望著,沉醉在書法的世界裡,一股淡淡的墨香縈繞在鼻尖,頗有一番風味。其中我特別喜歡小李的作品,工整的楷體讓人過目不忘,細膩的筆觸深入人心,柔中帶細,堅中帶韌的筆畫一看便知道這個小書法家有著很深的書法功底,讓人不得不心生敬佩。

忽然一個小男孩“嘻嘻”的笑聲把我拉回現實,他正轉動著一輛用一次性筷子組成的風車,我一下子被吸引了過去。不只是風車還有用冰棒棍拼成的小屋!創作者真是獨具匠心,做工精緻又用心。看這間小屋,門前的五彩鵝卵石充滿幻想色彩,小小的木製鞦韆載滿歡笑,幾叢綠茵茵的植物更是錦上添花!我禁不住內心的敬佩之情,恨不得馬上衝去製作者面前合影拿簽名!

不單是這幾種作品,繼續朝前走,你會發現新年氣氛十足的畫冊,色彩鮮明的水彩畫,逼真的素描……如磁石般無不吸引我的眼球,我流連在畫展中,深陷藝術的大海里無法自拔,我正飽嘗著一頓藝術的盛宴!

可惜時光爺爺的步履匆匆,夕陽西下,我不得不離開了。我留戀地望著每一幅作品,心中無限不捨,一步三回頭,這次藝術的盛宴開拓了我對美術的視野,更讓我懂得,每個作品都飽含作者的良苦用心,邁開步伐,如蝴蝶般輕盈地滿足地走上回家的路。

藝術的魅力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31字

那是一個清晨,火紅的太陽已掛在天與地的界線之上,如藍藍海水中的一個大圓盤。鳥兒時而在枝頭歌唱,時而在天空中飛翔……

我興致勃勃地來到圖書館,按照指引來到四樓觀看“快樂二小幸福童年”的美術展。走進展廳,一幅幅莊重的毛筆書法映入眼簾,一張張充滿童趣的圖畫映入眼簾,一件件變廢為寶的手工製作作品映入眼簾……我的左右側都是一張張、一幅幅美術書法作品,栩栩如生,鏗鏘有力,彷彿置身於美術書法海洋之中。

瞧,我來到了一幅畫的跟前,畫中的小男孩坐在一塊光滑的巨石上,十分享受地欣賞眼前的景象,一望無際的草海,一朵朵美麗的花兒,一隻只在花叢中嬉戲的小鳥,賞心悅目。朝前走走,只見在公園小道上的一張小長椅上,坐著兩位小朋友,他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書呢。轉身行兩步,看見了一張畫,畫中有兩張凳子,畫得像極了,使我真想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啊!向前行走三五步,我看見了幾朵栩栩如生的荷花,有的還是骨朵兒;有的花全開了,爭先恐後地展示著自己的美,露出了燦爛的笑臉,還有的則含苞欲放,半遮半掩,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小水珠如同玻璃球一樣在碧綠的荷葉上滾來滾去。

桌上的變廢為寶手工製品多姿多彩,有房子、有秋千、有飛機、有坦克……令我眼花撩亂,每樣作品都是那麼逼真,那麼讓人痴迷,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那一間用木棍一根根搭建而成的小房子,它有一個小園子,裡面擺放著一個自制的鞦韆,園子被木棍圍起,在房子的門口,有一條用小鵝卵石鋪成的五彩小路,旁邊還擺放著一輛嶄新的摩托車呢,既大方得體,又簡單好看。

走進書法殿堂,一幅幅莊重的毛筆書法讓我的眼球應接不瑕,每一幅書法的背後都有凝聚著小書法家們的挫折與努力,一個個鏗鏘有力的毛筆字都是用汗水凝固而成的,看著看著,不禁想到:行書流暢,正楷端莊;書法字型,各具特長;左右工整,能簡能詳;狂草奔放,鳳舞龍詳。在他們的毛筆之下,漢字有著無窮無盡的變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古色古香。

每一個端正莊重的毛筆字都弘揚了二小優秀的書法風範,每一幅充滿童趣的圖畫都弘揚了二小美術的優秀教學,每一件變為寶的手工製作作品都展現了二小學生的無限夢想……

一筆一筆地勾,總會成畫,一步一步地想,總會成作,一點一點地寫,總會寫出一手好的毛筆書法。“只要功夫深,鐵桿磨成針”,“滴水成河,積沙成丘”就是這個道理。

讓我們載著春天的夢想起航,讓我們在藝術的海洋中找回童年遺失的純真,在藝術的世界中感受它所散發出來的無數金光,感受它給我們所帶來的無限魅力!

我與藝術的一次親密接觸 篇9

國二作文 ,863字

陽光細碎地灑在地上,望著老師手中的那把二胡,呆呆的、木木的,我怎麼也想象不出它可以演奏怎樣的一曲氣勢恢巨集。

小時候,我對二胡的印象多是路邊那些可憐的乞討者,用佈滿歲月劃痕的雙手顫抖著演奏,是怎樣的孤苦淒涼。我一直認為,二胡這種樂器是不被注重的。直到老師坐在我的面前,手裡捧著一把好似歷經滄桑、無力奏響的二胡。老師說她要為我演奏二胡曲《賽馬》。

我心中充滿了好奇,心想這個小小的不被看重的樂器到底能有怎樣的力量呢?幾秒鐘的安靜,一切似乎都凝固了。然而,就在下一秒,一個聲音蹦了出來,是那樣的有力,我感覺連陽光都變得飛濺了。它喚醒了一切沉睡的生靈,空氣變得躁動起來。

是急促的馬蹄聲,我似乎能看見一匹匹脫韁的野馬迫不及待地衝了出去,飛奔向前,有序卻不失力量。老師的手在琴絃上不斷移動,快速落下又彈起,如流水般流暢。

一陣又一陣的馬蹄聲不斷衝擊著我的耳膜,將賽馬的熱烈場面表現的淋漓盡致。樂曲更加高昂、昇華,全曲進入了高潮。老師深深沉醉其中,身體自然地隨著節奏擺動。我的心也不自覺地跟隨樂曲變得愈來愈彭拜,開始前的那份寂靜早被置於九霄雲外,連窗外的風都躁動不安。

馬匹之間好像漸漸拉開了距離,捱得近些的馬便陷入了你追我趕、不相上下的局面,相比先前的急促,這是較為持久的拉鋸戰。我輕輕閉上眼。腦海裡便湧現出了一匹棗紅的駿馬在風中賓士,強有力的四肢快速觸碰地面又像一支離弦之箭彈射出去。奔跑、奔跑,它的鬃毛在風中有節奏地擺動,耳邊傳來激動人心的歡呼聲。是要成功了嗎?我好像已經聽到了慶祝聲。

睜開眼,老師突然把弓一丟,開始撥絃,嫻熟的手法下蹦出一個個強有力的音符。緊接著又果斷拿起弓繼續演奏。樂曲漸入尾聲,一切漸漸安靜下來。所有的躁動戛然而止。我的內心卻久久不能歸於平靜。老師手中的那把二胡又迴歸於平靜,若不是親耳聆聽,誰會想象出這小小的身軀蘊藏的巨大力量!

自此,我徹底改變了對二胡的看法,它可以奏一曲歲月靜好,也可演繹一派氣勢恢巨集,或許這就是藝術,給人帶來無限的驚喜與無限遐想。我與藝術有了一次親密接觸,使我敬畏藝術,融入藝術。

行走在藝術的道路上 篇10

高二作文 ,1051字

藝術有個十分廣泛的定義,理論上來說,藝術就是在心靈上帶給人類愉悅的一種行為方式,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意識形態。藝術包涵的方面太多太多,文學、音樂、舞蹈、美術、雕塑、戲劇、建築等等。有人說文學是藝術的眼睛,而音樂是藝術的靈魂。我們帶著各自的靈魂走在這條靈魂之路上。

我們從五湖四海相聚到這裡,一定都帶著各自的追求和夢想,克服了無數的艱難險阻。考上了這所學校而不是去上普通的高中,這一定是有原因的。

或許我們擁有創造性的天賦、跳躍性的思維、與生俱來對音樂的敏感和對藝術的痴狂,但最重要是這所學校有值得我們奔赴的理由,有值得我們付出年華和精力的理由,那就是我們心目中的藝術夢想和一扇神聖肅穆的藝術之門。

當我們推開這扇藝術之門,會見到光明萬丈,但推開的過程卻是千辛萬苦。

每個人對藝術的理解和追求不同,但有一點一定是共同的,那就是我們的苦練和灑下的汗水與淚水都是為了藝術,都是為了讓自己變得優秀完美並有資格和權利踏入藝術這個令人迷戀的領域。最終我們想要成為佼佼者,我們想要實現至高無上的理想,我們想要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更長,就該擁有一種意識和信念。

夢想的擁有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但對夢想和藝術的堅守卻並不容易—

哪怕泣血捶膺,大汗淋漓,還能夠在琴房雷打不動的人少之又少;

面對藝術院校開放的環境、自由的時間支配,能夠緊緊抓住的人少之又少;

除了對專業的苦苦練習,還能重視藝術內涵、文化修養、未來發展的人也少之又少……

有時候堅持能換來明天,有時候懈怠會改變命運。

有人說,藝術家的稜角與特質讓任何人都無法接受,其實我們只是走在音樂道路上的行人,走在藝術道路上的旅客。找得到起點,卻看不見歸途。我們不該把藝術家當做一種名號和標誌,我們也不該把藝術當作一種技巧。我們應該把藝術當做一生的追求,當做永恆的信念,把我們追逐藝術的過程看做我們的人生,酸甜苦辣卻精彩絕倫。一位藝術家的成敗就在於過程。

最後我想說,在我們這條音樂道路上,在我們正是青春年少的時候,我們該懂得珍惜,珍惜在學校的日子與學習的時間。我們沐浴在音樂的海洋中、藝術的搖籃裡,更應該珍惜在音樂道路上所經歷的一切。

因為我們把青春當做藝術的籌碼,把明天看做成功的彼岸。我們該學會堅守。是的,有一種精神叫堅守,在音樂上,在藝術上,在未來面對一切我們都該如此頑強。如果我們每天都在前進,哪怕只是一小步,未來就會燦爛輝煌,音樂就會為我們釋放出它的魅力和熱情。

我們帶著各自的靈魂,走在了這條靈魂之路上,就讓我們的每一步都走得堅如磐石,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