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什麼為知己相關作文20篇

我以什麼為知己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4字

我以星空為知己

早在兩千多年前,人類就對頭頂那無比燦爛的星空,產生無限遐想,一個個美妙的神話由此誕生。1000年前的北宋,更是有楊維德等人以星空為知已。到了今天,每當我抬頭仰望星空,彷彿遇見知己,它是如此迷人,讓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當我躺在鄉下的草地上,丟棄一切煩惱,卸下城市裡沉重的包裝,將目光投向天空,望著太陽西下,一顆顆明亮的星星,接連不斷地消失在天頂上。然後慢慢地向地平線蔓延,當天色完全暗下來,天空中的明星便灑滿蒼穹,開始展現出它的光彩,點綴著夜晚的天幕。

目光在到處閒遊著,發現了北邊的大熊,同時看見了它尾部的北斗七星。順著勺柄往北,北極星忽然映入眼簾,在這片區域裡的,沒有星星比它更明亮。它發出柔和而皎潔的白光,仔細盯著它,它似乎在微微閃爍著。是在眨眼,還是在傾訴著什麼?我的心空了,被這耀眼的光洗淨了。牛郎星和織女星當空放採的七月天,地上的枝子花正開得爛漫,夜風是那樣清涼,梔子花的香氣包圍著我,我輕輕的吸進一股清香,牛郎和織女似也感受到芬芳,眨動著雙眼觀望著漫山花開,我猜此刻牛郎織女也正談笑相會吧!

在它們旁邊的天鵝正展翅高飛,為它點綴的是無比光彩奪目的銀河,七月的它是一年中最璀璨的,無數詩人為此時的銀河題詩,“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它才是這片夜空最大的主角。從北天極一展延伸至地平線尾藍,綿亙不絕。中心如滾落下的牛奶,是無比濃醇的白。有紫,有黑,有藍,有紅,就算無數顏色交織在一起,都比不上這濃郁的自然美。就算是最好的畫家,此時他們的畫筆也顯得無力。我驚歎宇宙的鬼斧神工,陶醉於其中,在銀河中飄蕩,品味著浩蕩縹緲,絢爛的天空之美。

我以星空為知已,每次這樣躺在地上。用雙眼和望遠鏡觀賞星空,心中如同見到一位久別不見的摯友,只有見到他,我才能觸控到我內心最真實的部分。啊!我願意以星空為知已,享受了無以倫比之美。

我以什麼為知己作文600字 篇2

國一作文 ,2219字

【篇一:我以音樂為知己作文】

對我而言,音樂,就是一個無比貼心的知己,是我最重要的那個朋友——沒有之一。

音樂無處不在,它不會像人一樣離開,它會一直在你身邊,永遠不會離你而去,只要像我一樣去試著傾聽萬物,音樂,也就無處不在。

從鳥兒的叫聲到水流的聲音,從音樂播放器中的歌聲到人們口中的一支支小曲,這都是音樂,不是嗎?

合上眼,靜下心,音樂就像一泓清泉,自心頭留下,洗去多餘的不滿和煩躁,留下了許多好心情。

我以音樂為友,因為我能理解它,它也能瞭解我,這樣的好友可遇而不可求。它會給你帶來好心情,帶你進入美好的聲樂世界,這樣的知己也就只有音樂了吧。

你如果用一種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你就會發現它的美。婉轉的聲音是美妙的韻律美;忽上忽下的音調,又勾勒出一種曲線的美;一個個活躍的音符,更是一種靈動的形象美……啊!音樂的美無處不在。

我交音樂為友,不僅僅是為了讓自己擁有一個好心情,更是為了去創造美,去欣賞美,為了以一種傾聽的角度,去感受音樂的美麗。

傾聽音樂,它就是你的知己。

【篇二:我以竹為知己作文】

大文豪蘇軾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由此可見古人對竹的喜愛之情。

竹子生長的速度非常驚人,我仔細打量了一番後,發現,它有茂盛的枝葉,筆直又蒼翠的竹幹,非常精神。它的竹幹呈翠綠色,質感十分光滑,令人愛不釋手,難怪古人如此喜愛竹子。一陣微風吹過,竹葉“沙沙”作響,像一位技藝高超的樂師正在彈琴,又像一位少女在翩翩起舞。

竹子不僅美,它還可以食用呢!富有韌性的竹幹還可以編織竹筐,竹葉還可以入藥……竹子真是渾身是寶啊!

竹子還是一種堅強的植物,它與鬆、梅合稱“歲寒三友”,在冬天,它們還蒼翠欲滴,不畏風雪。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竹子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它於我,亦師亦友。

我以竹為知己,不單單在它長相,還有它的精神,在我失敗時,它幫助我,鼓勵我,支援我勇往直前。

竹子,我的知己,我要學習的榜樣,它引領我成長,它的翠綠挺拔,它的無私與堅強,成了我成長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篇三:我以梅花為知己作文】

春天,一朵朵迎春花在大地上綻放,宣告著溫暖的到來;夏天,蓮花在水池中盛開,頂著火熱的太陽;秋天,與世無爭的菊花,悄然開放在花叢中……我喜歡這些在溫暖中盛開的花朵,但我更愛的,是在嚴寒中傲然挺立的梅。

我的故鄉,在北國,每到冬天,那裡便有厚厚的積雪。我喜歡雪,但不喜歡這毫無生氣的世界,直到,我看見了梅花……

那時,它還只是個花苞。我無意中望見它,便急忙趕過去。我向四周望望,沒有一點生命跡象。只有這棵樹,不顧嚴寒,挺立在風雪之中。那花苞正漸漸分開,分出一片片花瓣。忽然,一團雪從樹上落下,打在梅花苞上。它受到了阻礙,但並沒有停止綻放,沒多久,它便含著潔白的雪,含著晶瑩的淚,盛開在這潔白的世界裡,給世界增添了一絲生機。我凝望著它,心中感慨萬分。

它沒有桂花的濃香,沒有牡丹的嬌豔,沒有青松的挺拔,但它有著如此堅強不屈的性格,永不放棄的品質。就憑這點,它的模樣便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望著這風雪中孤傲的梅,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我不是也該如此嗎?在人生的路途上,我們應該努力向前,即使遇到困難與挫折,也永不放棄。應向梅花一樣,戰勝困難,讓挫折成為進步的臺階。

我看著梅花,它挺立在風雪中,微微晃了晃,彷彿在朝我微笑,我也不禁露出了笑容。梅花,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啊。古人林和靖以梅為妻,以鶴為子。而我,要以梅為知己。

【篇四:我以音樂為知己作文】

“音樂,大到排山倒海,小到動人心絃。”音樂老師曾說過的這句話已深深地印入我的腦海裡。

“閉上眼睛,音樂是美的享受,你們要投入進去。”緊接著,前方的音響傳來悅耳的聲音,我們都閉上眼睛,放下一整天的疲憊和所有的煩心事,融入,再融入……

這首歌很舒緩,音律簡易卻不單調,是一種柔和、幸福的享受。我們的雙手在空中輕輕打拍,一臉陶醉。這種感覺好似同聲音一般傳到我的腦海,旋律似乎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美妙無比……

一曲過罷,同學們無一睜開眼睛,可能都沉浸在這畫面之中了。

此時,我才發覺原來音樂是這般美妙,我長舒一口氣,作業,考試,一切煩心事都煙消雲散了,剩下的只是排山倒海與動人心絃的旋律。

下課後,大家開始期待音樂課了,在“語數英科”後,來一次放鬆,來一次身心的洗滌。

忽然間發現,音樂已成為了我的知己。在我傷心時,音樂如微風般撫過我的心田,讓我感受到幸福與放鬆;在我失眠時,音樂如明淨的清泉撥動我緊繃的神經;落寞時,音樂如跳躍的浪花,帶給我歡樂與激昂……它們變換著旋律,變換著節奏,帶給我無窮的啟迪。

回到家後,我把自己熟悉的歌聽了一遍又一遍,再次閉上眼,又一幅神奇的畫面在眼前浮現,我不禁怔了怔,原來只要你用心,它都會是一種享受,音樂就是不知不覺成為了你的知己,親切又深情。

我以什麼為知己 篇3

國三作文 ,954字

題記: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誰說世人難涉過歲月的空濛?我卻從豪邁的宋詞中窺見你舊時的音容。任流年嘆東風,我獨繞過著冉冉的時光,在戰火紛飛的赤壁前與你相識相知。任呼嘯之聲穿膛而過沖破朔風,你——東坡詞,我的知己,依然挺立在赤壁南岸,英姿颯爽,背影未央。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你緩緩低吟著。在你的誦讀中,我聽出了你的豪邁、你的氣勢。你的眉眼間盡顯睥睨,猶如王者臨世。透過你,我彷彿看見了那些鬢若刀裁,眉如墨畫,目如秋波的三國俊傑;彷彿看見了一襲白衣,衣袂翻滾間成就你的大文豪蘇東坡。我不禁驚歎於你的才華,是你讓我懂得了什麼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每當我倦怠時,我就會想起你,我的知己。是你激勵我不斷前進,不斷汲取知識,不斷充實自我,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謝謝你,東坡詞,我的知己。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你面對滔滔江水,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你感慨於赤壁之戰周瑜、諸葛亮等人的英雄豪氣,也慨嘆自己空有一腔熱血,卻無法施展抱負。但你並不悲觀,仍然面帶微笑,將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給世人。功名可惜,寬袍博帶間一身傲世風骨。我驚訝於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心胸,是你讓我懂得人生之路坎坷,荊棘叢生,但只要我們以樂觀的心態坦然處之,所有的艱難困苦都將在我們不懈的努力下土崩瓦解。

謝謝你,東坡詞,我的知己。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微風拂過你的臉頰,你笑容璀璨,目光如炬。迷你浪漫的情懷和想象觸動了我。你我登舟縱目,徜徉在赤壁之間。千百年後,正如前人所說“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赤壁早已不復當年的戰火紛飛,一切趨於平靜,唯有你人影響著後世。待浮華落盡,你仍像一顆璀璨的明星,用自己的光輝照耀著世人。

謝謝你,東坡詞,是你讓我明白了,人生價值何在;是你讓我懂得了自己之於世間,之於祖國,之於歷史所肩負的重大使命。

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靖和為知己;竹子以猷為知己……而我,以東坡詞為知己,千年的筆墨,蹉跎成宋詞裡的一首。一與之訂,千秋不移。

我以什麼為知己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0字

我以海棠為知己

校園裡的兩棵海棠樹開了花,一樹紅花,一樹白花,紅的熱情似火,白的素如雪。兩樹花枝相互交錯,獨成一派風景。

週日返校,獨自一人在校園中漫步。站在海棠樹下,適逢夏至,此處風景獨好。

想來,多年前的中南海庭院裡,也有這樣兩棵海棠,樹下的人定也似我這般,為海棠的氣魄所折服。

那人像極了海棠。

紅色的海棠也似他,熱情似火,每天忙忙碌碌,一天工作二十二個小時,毫無保留的奉獻;白色的海棠是他,素顏如雪,完成自己的使命後,默默離去,不帶走一片雲彩。

他說過,海棠花不嬌不媚,一朵雖小,但千朵萬朵匯聚在一起,就成了懾人心魄的美,如斯之美。

午時的校園,嬉戲聲、歡呼聲、交談聲,不絕於耳,人們競相猜測,這究竟是什麼花,予觀之,心痛不已。

世人不懂海棠,亦不懂他。烈日下,海棠仍傲然挺立,紅白衣衫,笑語盈盈,敬佩之餘,竟聞陣陣暗香襲來,不覺驚歎:“此乃吾之知己。”

海棠大氣,不以小家碧玉,暗香繞鼻,久久不絕。本想與世無爭,可道不同,義在心中。傲然挺立,毫不畏懼。海棠一如那人,他在少年,便有遠大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莫中之不易,不是常人能想到的,可事實證明,他做到了!他站在高山之巔,力挽狂瀾,拯救那個衰微的民族!併為她無私奉獻!

恕我自私,以海棠,他——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為知己!他走了,素顏如雪,不帶走一片雲彩,可人民不會忘記他,十里長街送總理!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間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是啊,海棠依舊。

望著校園裡的這兩樹海棠,我又想起了他,我的知己!

海棠仍然依舊。

我以鋼琴為知己 篇5

國一作文 ,464字

我以鋼琴為知己,鋼琴以我為榮耀。我每天都離不開鋼琴,好像哪天不彈手就會發癢。

每天我都會彈鋼琴,不管從託管回來有多晚,要是不彈睡覺都感覺睡不安穩,心裡會一直想著鋼琴。

有時候,出去玩看到鋼琴,我也會把持不住想去彈一下。因為我認為只有我在彈鋼琴的時候才是最開心的,最放鬆的。

每次心情不好時,我更會去彈一曲,好像彈完鋼琴我的心情就會特別愉快,特別放鬆。

考試時,大家都在抓緊複習,而我卻會抽空去彈鋼琴,因為每次考試前壓力都會很大,鋼琴就像有可以把你所有壓力都給吸走的魔力,有了它好像不管做什麼事,精神都不會那麼緊繃了。

我認為每一次彈都是一種享受,就算反覆彈同一首曲子,每次彈也會彈出不一樣的感覺。

鋼琴就像我的寶物,在心情不好時它幫我排憂解難,在壓力大的時候它幫我放鬆,比賽時,它幫我得到榮耀。

鋼琴就像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好像沒了它,我生命的齒輪就不能轉動了。沒了它,好像是沒了鼓棒的鼓一樣。

我就是它的知己,它也是我的知己。誰也離不開誰,鋼琴陪伴我度過了八年的時光,幫我拿到了許多獎。給了我許多快樂,為我的生命增添了一抹亮色。

我以笛子為知己 篇6

國一作文 ,630字

說起笛子,那真和我有說不完的故事,我從三年級時就對這種音色美麗的小樂器感興趣,在這麼多年的學習生涯中,我與它老早就成為了密不可分的夥伴。

古人將竹笛的聲音描繪成“鳳鳴龍吟”,在我印象中也是差不多的。我甚至敢說,在同齡人中沒有人比我更瞭解它了。大到著名的曲子,小到幾個音階與技巧,我都摸得一清二透。因為這是一種從河姆渡時期就留存下來的古老樂器,作為中國人,我認為我們有必要去了解並傳承它。

其次,這位知己還能幫助我排憂解悶,舒緩心情。每當受了委屈或煩得無聊時,它總有法子能讓我高興起來。不經意地吹幾個音符,都有可能被它帶到音樂世界裡去。吹一曲《姑蘇行》,南方優雅的園林就赫然眼前,一首《水鄉船歌》,優美的聲韻就如輕舟微搖水波動盪……正如一位著名演奏家所說:“笛聲好像是跟你說話一樣,把你帶入民樂的魅力中去。”我跟它的感情是別的東西比不上的,它就是我的老友,它吹出的每一個音符都是動人的詞句,每一首樂曲就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我帶它參加過比賽,得過獎。其他樂器,我總是學不好,只有笛子在我手中好像有了生命力,或許我們之間特別有緣分吧。

當笛聲響起的時候,它的每一個音符都使我寧靜,我彷彿身臨其境,穿越到古代,遨遊在山水中,這一切都源於這根竹管,悠揚與古色古香的韻味,只有那一刻,世界才真正平靜下來,讓我完全沉浸在音樂中,與笛在一起,與自己相伴……

我不喜歡平庸的流行歌曲,也不喜歡喧囂的現代搖滾,只有笛子—悠遠的音調與優美樸素的音質,才是我真正的知己。

我以籃球為知己 篇7

國二作文 ,719字

自從碰上它,說得難聽點就像吸毒會上癮,說得好聽點就是“一與之定,輕易不移”。

有些人或許會說,女孩子喜歡打籃球像什麼樣子!可我卻不以為然,女孩子喜歡打籃球又怎麼了?我不是愛打籃球嗎,現在也沒什麼不好的,成績也保持在中上水平。而且還讓我變了,變得不再那麼內向,也變得更有勇氣了。

我第一次接觸籃球是在小學四年級,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那時候可以參加女子籃球社團,我便報名,想去試一試。經過選拔入選了,我很喜歡這個社團,即使是討厭的跑步,在社團活動時要跑好幾圈,我也樂意。

對待籃球我不同於其他的事物,我對它總是有著花不盡的耐心,而且練的永遠要比別人多。我會利用空餘的時間去運球、投籃,甚至和別人打比賽。運球對籃球熱愛者來說是基礎,這是來練球感的,球感是必備的,於我而言是籃球是一切之根本。因為它是我的知己。我要比別人更優秀,才配成為它的知己,不是嗎?

在週末只要一有空,就會和弟弟商量去哪裡打球。去有操場的地方,都不忘帶上籃球。

既為知己,則終生不可棄之也。我是不會捨棄籃球的,它是我的終生所愛。“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此情非比愛情,是一種單純的友誼與相知。我們之間的關係在時間的作用下,與日俱增。一開始只是一時來勁才去報籃球社團,現在對籃球的熱愛,是隻增不減。在一天天的默契配合中,我們的關係到達了最高境界—知己。

我覺得它在我手裡,不同於在別人手裡。它彷彿有靈性,有生命一般,在籃球場上跳躍,如同小精靈,快如風又疾如流星。跟我之間有著說不盡的默契。在我傷心之時,它是我的療傷藥劑,只要帶它出去玩一下,那些情緒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不復存在。在生氣時,以它出氣,多拍幾下,煩躁之氣就得以平復。

籃球乃吾之知己,此生無恨也。

我以美食為知己 篇8

國一作文 ,788字

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作為一個資深的吃貨,我不僅喜歡吃美食,更是把美食當做我的知己。

民以食為天,想要讓美食成為自己的知己,首先要有豐富的想象力,看著一塊晶瑩剔透的果凍,你要想象在一個美食的世界裡,幾塊小果凍和兔子一樣跳啊跳的,每跳一次就會抖動一下,別提有多可愛了!你看著一塊巧克力夾心餅乾,就可以想象到在一座小城裡,巧克力夾心餅乾帶著黑色的墨鏡,牽著一條香腸警犬,在搜尋著偷了糖豆太太手提包的小偷,瞧!小偷在那兒!別跑!

所有的美食都有靈魂的,你只要用心去感受,用靈魂和靈魂交流,你只要閉上眼,放輕鬆,用心感受你與美食的對話,比如你考差了,在做完作業後,從冰箱裡拿出一杯雪山冰淇淋,白色的奶油味冰淇淋上淋著一層蔚藍的藍莓醬,然後閉上眼,放輕鬆,你會聽到一個聲音,“不要因為任何事情而發火,請允許我用我的清涼為你平復乾燥的火氣。”然後慢慢開始品嚐,讓奶油的味道充滿整個嘴巴,再配上酸酸甜甜的藍莓醬,還有冰涼的感覺,整個味道在口齒間徘徊,久久不願消散。

除了與美食對話,還有感受美食,同時你還要創造美食,一顆雞蛋,一點油,就能炒出美味的雞蛋散,一顆番茄一顆雞蛋一點水和調料,就可以做出可口的番茄雞蛋湯,有時候做美食也是一種美妙的享受,打雞蛋時的節奏感,泡一杯綠茶時水倒進去的那一剎那,綠茶的顏色開始飄出,給人一種很溫暖的感覺……

但是不管是龍蝦鮑魚,還是松露魚子醬,都不是最美味的,最美味的不過是從沙漠走出來的人喝到的第一口水,和在一次災難中餓了好幾天吃到的第一口熱騰騰的飯菜。當然在沒有經歷過災難的我們認為最好吃的美食莫過於母親親自在廚房裡忙上忙下做出來的飯菜,一份番茄炒蛋一碗紫菜蛋花湯,一點一滴都是母親的愛,裡面除了鹽帶來那一股淡淡的鹹味,還有一種親情的味道……

我以美食為知己,這個美食可以是山珍海味,同時也可以是粗茶淡飯,任何美食都是我的知己。

我以筆尖為知己 篇9

國一作文 ,877字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此乃《愛蓮說》內的原文。牡丹、菊還是蓮,世人、陶淵明還是周敦頤。他們之間不僅僅是單純的喜愛,還彷彿是彼此的知己,一與之定,就千秋不移。

我以筆尖為知己,與其共樂、共恨、共喜、共悲。幼時,便喜歡握筆而寫,或是握筆而畫,彷彿筆下就是一片天地,筆畫與線條,在紙上飄渺。畫不圓的圈,或拉不直的線,儘管不完美卻充滿創意。當我心情不暢時,身邊無一知己可去傾訴,便把情寄於筆尖,無論是紙上的狂草,還是筆下的細描,傾訴著心中一絲一毫的情緒,心事便放在紙上,漸漸忘矣。久而久之,便覺得生活已離不開筆尖,空白的紙張,未沾上由筆尖畫出的花朵,便甚是空洞,只有筆尖的墨滲入紙中,白紙才不顯得單調。

自那以後,無論是以文字、還是繪畫的方式,總覺得握著筆尖,就思緒萬千,彷彿筆尖承載了我心中無數的想法,說是承載,倒不如說是理解,似乎心中的一切想法,都能通過筆尖完美的訴說。

心情低落時,雖極為氣憤,卻又難以言述,只好握著筆尖,獨自寫下心中的想法,給紙披上黑色大衣,就同我的心情一般。塗了一圈又一圈,毫無規律,就是無數雜亂的線條,雖紙上的墨跡並不夠美麗,但卻極為解氣,一團亂麻般的心情或是怨氣全留於紙與筆尖之間。若是高興,筆尖下的一切,開了花似的美妙,我常畫那起舞的蝴蝶,就同心中的自由一般;常寫那抒情的詩句,心中的感情同筆下的詩句一觸即發;或是畫畫素描,整齊地排線,井然有序……字與圖都似淑女,亭亭玉立,盡是歡喜,筆尖,則與我共享歡樂……

如果單單隻有白紙,還不足以與我分享心情,筆尖才可,無論身處何地,筆,總陪著我,就如同一個願意傾聽我的心聲的小夥伴,讓我充滿愉悅,我想,這便是筆尖的魅力,握著它,彷彿擁有了全世界,喜怒哀樂匯於一字一句、一筆一劃,聚於筆尖,並書寫下心情,傷心事漸漸忘卻,樂事卻留於筆尖與心裡。我與筆尖之間,已有說不出的情,筆尖下,就是一片我的舞臺,我的天地,展現著百變的自己。

張潮道:“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又曰:“一與之定,千秋不移。”筆尖乃我鍾愛之物,我與筆尖,便終生寄情不變也。

我以書法為知己 篇10

國三作文 ,1020字

取出珍藏的狼毫毛筆,浸入早已研好的墨汁中,眼前是雪白的素熟宣,散發出它特有的香味,伴著陣陣墨香結成了這般寧靜的心境。筆端下垂,當筆尖觸到宣紙的一煞那,那久違的感覺終於順著筆桿流入體內,我的知己—書法,終於又回來了。

第一次聞到這種墨香,是在書法老師的工作室內,那墨香一進入我的鼻子,我的心就靜了下來。老師正閉著眼睛,氣沉丹田。忽然,老師陡然下筆,頓筆,運筆,折轉,收筆,一氣呵成;那紙卻赫然有了一個“靜”字,老師又提了名字,蓋了章子,才發現我。我問他:“這是什麼?”,他道:“書法。”並問我想不想試一試,誰知這一試,就一發不可收拾。

當老師把毛筆給我的時候,我竟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好像與老師、朋友握手一般,筆端墨汁的力量,透過竹製的筆桿傳到我的手上。我學著像老師一樣握筆,而手卻不由自主的抖了起來。那種熟悉的感覺,也縹緲起來,在落筆時終於消散。喝足了墨的毛筆,因我下筆太猛,而在紙上亂舞了一通,把這紙給弄毀了!我心中一陣抽搐。

老師終於笑了出來,他說:“你還是新手,先把握筆的姿勢練好,手不能抖。來,先畫槓子,畫的粗細一般,功夫才到家。”從此,我就開始了不斷地練習。在無數本拓本與教參之中,我越來越喜歡這門藝術,也在不斷地練習中領會到了許多方塊兒字的魅力,尤其左右結構的字。

她們(這裡不用“它們”是因為我認為方塊兒字有萬物之靈,能與人平起平坐)有疏密勻稱之美:雖左右相向,然向而不犯;雖左右相背,然背而不離;他們有迎讓避就之美:若左迎則右讓,若左避則右就,相輔相成,融為一體,渾然天成。這種美是無以倫比的,無雙的!

然而,這僅僅是欣賞,真正讓我與書法互為知己的,是那次與《祭侄文稿》的深刻交談。

那一次,我正想摘錄《祭侄文稿》。摘錄前,我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單看其字,乍看雖貌似無章法,細觀則現其形;豪邁大氣卻不同於其他顏體作品,有一股淒涼悲憤之情。這雖是拓本,但卻將顏真卿的情感表現的淋漓盡致。其中的每一處運筆,每一處折轉,每一處帶出的筆鋒,甚至每一滴墨汁,都飽含了顏真卿濃厚的感情。我看著看著,不知何時也冒出了沉痛之情,也不知不覺就拿起了筆。我彷彿忘了一切,支配我的手的是千百年前的那位不滅的沉痛的靈魂!好一會兒,我才回過神來。也就是從那天起,書法真正成為了我的知己,我的喜怒哀樂都與他一起面對。

書法,讓我的心靜下來;書法,讓我的生活慢下來;正因為我有書法這一位好知己,我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不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