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愛科學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我們愛科學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1273字

【篇一:我們愛科學讀後感】

我讀了一本叫《我們愛科學》的雜誌。讀了它,不僅讓我增長了見識,也讓我開闊了眼界並且也明白了許多道理。

《我們愛科學》是一本向我們青少年介紹關於科學的雜誌,它一共分成了十二個板塊,有的版塊專門介紹海洋生物的趣事、奇事,讓我們對大海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擴大了對海洋生物的認識;有的板塊是專門討論工業、農業的發展,為我們提供那些方便又帶來那些的不好;電影欣賞板塊使我大開了眼界,裡面有許多精彩絕倫的電影;植物板塊告訴我們大多數植物的作用,讓我們懂得了保護它們,並且瞭解了它們的重要性;最最有趣的板塊就是科學小實驗,裡面的實驗雖然步驟很少、很簡單,卻教會了我們製作彩虹製造器、空氣製造器……讓我們學會了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一個個科學“奇蹟”,讓我們領悟到了科學的奧祕……。

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是2011年6月中的第二板塊《離奇動物謀殺案》,講的是自從2011年新年起,人們發現有些地方出現大批大批的魚、梭子蟹與海鳥紛紛死亡,看著那一件又一件死亡報告,人們議論紛紛卻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人類會不會也滅亡,專家們深入調查研究原因,卻發現罪魁禍首是人類汙染造成的。

讀完這篇文章,我想現在我們的科技雖突飛猛進,但與此同時,那些現代化的生產機器和工廠大量排洩濃煙和汙水,導致空氣、河水被汙染讓更多生命消失在這個世界上,這是多麼可怕的呀!如果失去了它們,我們人類還能存活多久,所以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大家都應該學會並做到愛護環境,保護家園,減少廢氣和汙水的排放,讓那些生命不再消失,這樣,在保護它們的同時也保護了我們自己。

【篇二:我們愛科學讀後感】

失去了父愛的孩子是單翼天使,失去了母愛的孩子也是單翼天使,他們雖然失去了父愛或母愛,但上帝卻給了他們一對翅膀,讓他們飛得更高更遠。

我曾經看過一個關於單翼天使的傳說:在我們還沒有出生以前,世界上只有很多蘋果。有的蘋果因為長得分外可愛,上帝就忍不住上去咬了一口。這一口,就是一片幸福。這就註定了那個被咬去一口的蘋果要遇到一些坎坷,它們成熟後就成了單翼天使。

書中的主角張小偉就是這樣的一個單翼天使。在大家眼裡,他是一個優秀生;在學校裡,在班級裡,有許多同學嫉妒他,嫉妒他的學習成績,嫉妒老師對他偏心;有許多老師,因為他的學習成績好,所以總是偏向他。表面上他和別的同學一樣開朗快樂,可是在他的內心深處卻有一道抹不去的傷痕。

在我剛剛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很驚訝,我想:這本書很明顯是講一個單親小孩的成長經歷的故事嘛,對於這樣的書,我根本就沒有興趣。可是,我錯了,在我看到“第七章黑暗中的對話”時,我被感動了。因為,我發現這本書讓我深深地瞭解到單翼天使是多麼孤單多麼無助……它還讓我瞭解到生活中的友情是多麼可貴多麼重要。在我們嚐到了命運的苦澀的同時,我們學會了反省自己,學會了對抗命運,學會了堅強。更重要的是我們體會到了團結和友愛的重要。

我們每個人都是單翼天使,只有彼此擁抱才能展翅飛翔。我們不僅要學會愛,學會關心,還要學會寬容,這樣我們才能擁有最堅強的翅膀,我們同樣也可以在空中高高的飛翔。

我們愛科學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611字

我拿一本散發著墨香的《我們愛科學》翻閱著,呵,一篇篇文章多麼富有知識呀!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啊!一本好書會使我們受益匪淺。

《我們愛科學》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天文、地理、生物、人體、健康、醫藥、動物等方面的內容,是一本增長知識的科普讀物。書中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我們愛科學》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科學奧妙的存在。自從我讀了這本書後,開闊了我的視野,使我知道日常生活要注意些什麼,還增長了許多科學道理和文化藝術類的知識。書中一個個新奇的知識,讓我感到大千世界的五彩繽紛和自然界中的千變萬化,真讓我愛不釋手。其中有“我呼吸的是什麼”、“太陽帆遠征宇宙”和“為什麼跑步的時候氣喘吁吁”等。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家裡的遙控器越來越多》這篇文章。“遙控器各種各樣,奇形怪狀,近幾年,家裡遙控器增加的速度也比較快,遙控器太多了,使用起來很不方便,人們又發明了多功能遙控器。”這段話讓我想到了,我家近幾年隨著生活水平慢慢地提高,家裡的電器也越來越多。

“思維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而探索精神是其中最燦爛的一枝。千百年來,人類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不斷擴充套件著對神奇大自然、對奇妙的科學以及對人類自身的認識。在永不停頓的對未知領域的探究中,人類建構起了多姿多彩的迷人世界。

《我們愛科學》永遠伴隨我成長,我喜歡富有知識性的《我們愛科學》!

馬小跳愛科學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421字

今天晚上我坐在燈光下,開啟學校發的課外書,書的題目一下映入了我的眼簾,這個題目叫做《馬小跳愛科學》,這本書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寫的。

這本書主要寫了馬小跳在課堂上遇到了很多問題。他不懂,想和爸爸一起解決,可是爸爸總是沒時間。馬小跳下定決心,不等爸爸,自己解決問題,於是每天晚上他總在燈下研究科學問題。經過努力,他終於把所有難題都解決完了。可是科學老師竟然出了一道讓人想不到的問題,那就是:魚為什麼會放屁?這道題目可難住了馬小跳。不過他一定會想辦法解決的!

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第一是:我學會了很多科學知識,第二個是:做事情不能依賴別人,要自己努力奮鬥。以前我遇到困難也總是找爸爸媽媽幫忙,我讀了這本書後,一定努力改掉這個缺點,做一個自理和自立的人!

我覺得你們也很喜歡馬小跳吧!喜歡馬小跳的理由,每一個孩子都能說出很多條。我喜歡馬小跳,因為他充滿了好奇心,他對這個世界萬事,都充滿了強烈的求知慾。

我一定要像他學習!

馬小跳愛科學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1081字

哇,時間過得好快呀!轉眼間,我就要上五年級了,在這四年級下學期裡,我讀了許多有趣的課外書,有《從小愛科學》《小故事大道理》《少兒百科》和《馬小跳愛科學》。其中我最喜歡的、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楊紅桃阿姨主編的《馬小跳愛科學》這本書。

我喜歡這本書是因為這本書帶我走進了美麗的大自然,讓我瞭解到一年有四個不同的季節,春、夏、秋、冬,更讓我瞭解到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秋季的氣候特點是秋高氣爽,有“秋老虎”之稱,哈哈哈……剛開始,我讀到此處,嚇壞了,秋天還有老虎嗎?帶著這個疑問,我讀懂了,“秋老虎”原來不是真有老虎,是指立秋過後短期回熱的天氣,這種天氣會持續1個到2個星期。是啊!我想起了二年級上學期,我們秋季運動會的情景,短短一天的運動會,把我的臉蛋晒成了“紅蘋果”,早晨還不覺得熱,可是到了中午,太陽火辣辣的,抬頭仰望天空,萬里無雲,碧藍的天空美極了,回到家裡,臉蛋兒炎熱、發紅……現在想起來,這“秋老虎”還真是厲害。

秋天的氣候是千變萬化的,有“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一說呢!在書裡,我讀懂了造成這“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根本原因是秋季太陽直射光線向南移動,照在北半球的光和熱一天天減少,所以天氣就會不斷變涼,當白天和黑夜恰好平分時,這一天就是秋分,也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時節之一。秋分過後,有很多變化,例如晝夜溫差較大,白天熱,夜間冷,人們穿的衣服由短裝換成長裝。這時我才明白為什麼媽媽把我那些漂亮的短衣短裙都收起來了,原來秋天來了,夏天結束了,天氣漸漸變涼了。常聽爺爺唸叨“春困秋乏”,我也不理解是什麼意思。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由於太陽升起得越來越晚,落下得越來越早,慢慢的白天變短了,夜晚變長了,這也是氣候變化的原因所造成的。看來,我們的生活還真的與大自然的變化息息相關啊。“霜降變了天”,在農民伯伯農忙結束後,就迎來了秋霜,人們便要穿上秋衣秋褲來迎接寒冷的天氣了,樹葉變黃了,楓葉變紅了,一陣風吹來,漫天飛舞,美麗極了。小河裡的水變涼了,早晨樹上草上岩石上結滿了厚厚的白霜,好像要迎接冬天的到來似的……

我要感謝這本書,讓我讀懂了許多知識,讓我對讀書產生了興趣。通過讀書讓我與大自然有了親密的接觸,通過讀了這本書,讓我更加喜歡秋天,喜愛秋天的迷人景色和那千變萬化的氣候特點。

《今年我們小升初》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584字

《今年我們小升初》是我在暑假中看的最精彩的一本書,這本書講的是主人公漣漪轉學後參加頂級小學—心得小學的小升初“戰爭”。漣漪剛來到心得學校,同學們都嘲笑她,她在那裡找不到一個朋友。但在以前的學校裡,她有一個十分要好的朋友—馨心。在漣漪每次傷心、失望的時候,馨心都會安慰她;在她考了好成績時,馨心總是為她喝彩。但是現在換了一個學校,換了一個城市,她便再也找不到一個知心的朋友。那個離別的晚上,漣漪的眼睛已是淚水迷濛……

這本書就是這樣,帶領著我們和主人公一起快樂,一起憂傷,一起憤怒,讓人身臨其境。後來慢慢的漣漪和同學們開始和睦相處了,漣漪也沒再整天憂傷著,而是和同學們度過了一個快樂、值得回味的學期。第二個學期,漣漪班上轉來了一個嚴格得出奇的張老師,張老師是一位品德和學習兩手抓的好老師,正是因為有這位老師,她們班才會在年級中成為尖子班。

這本書不僅內容豐富,讓人看了心潮澎湃,而且好句子也十分多,比如“自信是賣出成功之門的第一步”。漣漪剛轉來時,她就是靠這一句話才自信,一躍成為年級中的尖子生。“自信是邁出成功之門的第一步”我覺得這句話也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方法。正是因為你自信,你才會堅持不懈,勇往直前,不畏懼任何困難;正因為你自信,你才擁有必勝的決心,正是因為你自信,所以你最棒!

這本書更讓我知道了學習的痛苦是一時的,學到的東西是一生的!

《我們的地球 》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963字

浩瀚的宇宙,神祕的地球,以及那些目前為止人類尚不足以弄明白的事物總是像磁鐵般地吸引著有著強烈好奇心的人們。尤其是我們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出於強烈的好奇心總是去不斷的學習,為的是能更好地瞭解我們周圍的各種事物。利用暑假難得的機會我認真地讀了《我們的地球》一書,讀完之後掩卷長思,細細的領略其中的哲理,讓人耳目一新。

為什麼地球會自轉?為什麼地球是圓的?為什麼會發生地震?……《我們的地球》幫我一一解答了我的疑惑。我可喜歡它啦!這本書使我瞭解、認識了地球的誕生、變化、未來等豐富、有趣的知識和奧祕,樹立了改造地球的理想。

說起地震,我們大家都心驚膽戰吧,可是科學家卻不怕。他們就是敢向地震挑戰。因為他們手中有“潤滑消震”這個妙法。這就是把水注到即將發生大地震的地區底下,讓水把地震的力量分隔開來。他們還有一個法寶,那就是在一些將要發生地震的地方進行地下爆炸,“化大震為小震”用“化整為零”的辦法把大地震“掐死”。這些科學家不就是征服地震這個魔鬼的勇士嗎?我好崇拜他們呀。

地球還是個“百寶箱”呢。它裡面的“寶貝”可多啦!有金、銀、銅、鐵、錫、煤、鋅、鎳……但它不肯輕易亮出來。而科學家們自有辦法把他們挖掘出來豐富我們地球的資源,造福人類。特別是近幾年,經過許多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又增添了一把“高空鑰匙”—大名鼎鼎的地球資源衛星,讓我們更加了解我們的家園。“百寶箱”啊“百寶箱”,你還是乖乖地向我們的“開箱取寶”人—科學家們交出你所有的“寶貝”吧!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我們的地球》一書還講了“高山上的螺蚌殼”,告訴我地殼會上升;也講了“大西洋之謎”,告訴我地殼會下降;又講了“漂動的大陸”,告訴我地殼曾經“搬過家”……所有這些地球的知識和奧祕還不是古今中外成千上萬勇敢的探索者—科學家們研究、開發、考察而得到的嗎?他們都是地球的主人,是我心目中的榜樣。

看著書我萬分激動,我也要做地球的主人,長大當一名科學家,做一個征服地震魔鬼的勇士,做一個手持“金鑰匙”的“開箱取寶”的人?去探索更多的“地球之謎”,還要把它的模樣改換的更俊美。我要讓沙漠變成綠洲,冰川變成城市,荒山變成果園,處處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我要讓海底、地下都變成樂園……我到那時,我將自豪地向地球說:“我是地球的主人!”

我們愛科學 篇7

國二作文 ,843字

親愛的同學,當你們看著可愛的動畫片,玩著迷人的電遊戲,在網上查閱學習資料的時候,你可曾意識到科學的力量,是多麼強大!科學不僅改變了這個世界,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翻開20世紀的壯麗篇章,我們發現人類在這百年中創造了多少科學奇蹟!19世紀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凡爾納的虛構,當時讓人不可思議,他所幻想的登月旅行、飛機、遠射程炮等,在20世紀都一一成為現實。在21世紀的今天,高科技更是無處不在。作為跨世紀的一代,我們又該以怎樣的姿態去適應新世紀,擔起新世紀的重擔呢?

閱讀科技書籍,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也激起了我探索科學的願望。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科學,傳播文明,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時,更要創造新生活。如今,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不斷加快,可視電視、電腦上網、心臟起搏器等已經不算新鮮了。從1901年發明的真空吸塵器,到人造地球衛星,載人宇宙飛船,科技在不同領域裡顯示出了強大的力量。學習科學技術,不僅僅是為了成為科學家,也是為了能適應生活,更為了能成為新世紀的主人,擔起新世紀,為國家建設,為人類文明作出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從爆炸原子彈和氫彈到發射人造衛星和飛船等等,這些令人矚目的科技成就,大大縮短了我國和先進國家的科學技術的差距,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注入了活力。正如鄧小平爺爺所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確如此,科學為我們祖國的騰飛插上了翅膀。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我們正處於成長髮育階段,學習科學,讓我們從現在做起!我們要努力學好各種文化課,因為這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同時,對各種適合我們中學生看的科普書籍、報刊,最好的課餘多閱讀一些;還應該積極動手搞各種科學小實驗、小製作,寫科學小論文等,培養對科學的興趣。長此下去,我們一定能夠熱愛科學,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

“知識就是力量”,培根這句膾炙人口的格言不知激勵了多少渴望求知的人。如今,讓我們也用它來激勵自己,做一個熱愛科學的新一代,擔起新世紀的重任,為我們祖國的明天,譜寫出更加輝煌的詩篇吧!

可怕的科學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861字

科學可怕嗎?或許是因為有許多的現象不能被人們解釋所以才顯得“可怕”,或許是因為某些科學現象違背了人們正常的思維方式所以才顯得“可怕”,或許是因為人們摸不透,學不盡科學所以才顯得可怕。

著名編輯學家葉至善曾說過“只有枯燥的講述,沒有枯燥的科學。”事實也確實如此,我便是被書中那一個個有趣的科學現象、科學實驗所吸引,科學完全可以很有趣,而這本《可怕的科學》,這一點則更加突出。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讀到了這本書,時至今日,那些吸引人的科學現象,道理仍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這一系列書用獨特的視角、大膽的想象、驚心動魄的實驗,闡述全面、權威的科學知識及科學史話,談笑的同時,很深的科學知識“輕鬆”展現在面前。讀完之後讓人不由自主地高呼科學原來如此“可怕”。

科學就是如此簡單,《可怕的科學》正運用了這個道理,把對科學的探索以恐怖懸念,喜劇冒險的形式表現出來,用幽默搞笑的方式將原本枯燥的科學道理生動形象地展現在我面前,在不知不覺間拉近了科學與我之間的距離。

我,便是其中一個小小的受益者。不信,你看!在書中,我知道根據死者的頭蓋骨可以描繪出他的模樣,揭示出某些關於死者的可怕祕密,並能瞭解到一些史前知識。在書中,我還了解到又紅又燙的火山岩足有幾輛小轎車那麼大,心中不禁有了想親自去看的衝動。在書中,我也驚奇地發現,巧克力竟有防蛀牙,助於腸胃消化的功用,真是沒想到巧克力的世界也充滿著奇妙與精彩。

讀完後,我對周圍一切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總想著,我也能夠從身邊的事物中發現什麼“可怕的科學”。從此之後,我便深深地迷上了科學,迷上了這個令人心馳神往的世界,沒有人能夠阻止我匆匆的步伐。在感嘆、羨慕那些可以與神奇莫測的科學為伴的人們的同時,我也正朝著探索科學的道路進發。

科學就如一顆種子,不斷地生根,發芽,結出累累碩果,所以我們要去不斷地更新科學,只有不斷地更新,才能擁有更好的明天。讓我們抓緊我們的年少光陰,去挖掘科學中的奧祕,去探索科學的奇幻,去擁抱科學的幸福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可怕的科學》上也有我們所撰寫的部分!

感恩我們要行動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1100字

《感恩我們要行動》這篇使人潸然淚下的文章,主要敘述了人間至情至性的關於父愛、母愛、師生情、友情和親情的故事,文筆質樸無華,告訴你幸福來自於人的內心,來自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在這質樸無華的1千多字的文章中,我體會到那些點滴的感動。

“小羊跪乳”是羊兒對母親的感恩,“落葉歸根”是樹對母親的感恩。施惠忽念,受恩莫忘,這是人之美德,也是文明與否的一個重要觀測點。感恩,首先要認識感恩。

文章中“問世間恩為何物”,看到此處,我默默沉思,是啊,恩?到底是什麼?恩,就是他人無償提供給你的幫助。那什麼又是感恩?感恩是一種美德。擁有感恩之心的人,才能真正懂得孝順父母,理解和幫助他人,才能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那麼既然已經認識感恩了,我們還在徘徊什麼呢?我們應該不會感恩!俗語“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便陳述了感恩。感恩不需要太多的語言來描述,因為那是無價的真諦。感恩也不是嘴上說的,是要付出行動的。

文中“感恩=孝德法”,又一次引起了我的深思。感恩=孝?感恩,孝,父母帶給我們生命,我們從小到大,一直不斷向他們索取,曾幾何時,想過孝順自己的父母?不但如此,我們還厭煩父母的關心,總時不時就說“好了,好了,知道了,真羅嗦!”“有事嗎?沒事掛了啊。”“我要吃什麼我自己知道,別夾了!”“我自己有分寸,不要老說了,煩不煩!”……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孝”?其實,父母的任何一舉一動都是為了你,他們是你世界上最應該依賴的人。

俗說“百善孝為先”,又有哪幾個真正“盡孝”?其實,教道很簡單,就是不與父母頂嘴,多體貼父母,給父母端茶送水,給父母洗洗腳……哪怕是問好也是父母心頭最大的安慰啊。這都是感恩,這就是真正的孝,看似簡單卻不如此,看似深奧卻很普通。

當然,父母之恩是必報的,然而身邊的人給予的一點幫助,我們又說過多少句“謝謝”呢?回首歷史,張騫懷著對漢武帝的感恩毅然出使西域,兩次淪落匈奴,忍辱負重,卻始終不忘肩頭使命,最終開闢了絲綢之路,名垂青史。勾踐懷著對百姓的感恩奮發圖強,臥薪嚐膽,休養生息,最終報仇血恨,為後人公佈揚。雷鋒懷著對救苦救難的共產黨的感恩而刻苦學習,克服困難,工作兢兢業業,生活艱苦樸素,樂於助人,他用自己年輕的生命使得“釘子精神”發揚光大……這一件件史實,不剛好證明了感恩的意義所在嗎?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鳥,方成其壯闊。感恩,蔚藍的蒼穹,讓生命如此不平凡,學會感恩,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恩。

“魚知水恩,乃幸福之源地。”感恩是一束陽光,能融化冰雪;感恩是一滴甘露,能淡化傷疤。學會感恩,讓我們的生命更精彩!

我們愛科學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9字

科學就像一個比宇宙大好多倍的海洋,而我們則像海洋的游魚,今天在這個地方氧氣吸完了,又要去另一個地方吸收新的氧氣,我們才可以存活下來。

21世紀的社會是一個科學的社會,你要是想在這個社會上存活下來就一定要懂科學。

也許有人會這樣問:“我們不懂科學該怎麼辦呢?”

科學是靠好奇心培養而成的,牛頓當年因為對“掉下來的蘋果”這一問題產生了好奇心,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發現了萬有引力,成為了鼎鼎大名的科學家。哥白尼等人也不是有了好奇心,打敗了前人的觀點。這些靠的都是什麼,是“好奇心”。

某大學的學生對古人做的“竽”非常感興趣,於是他們每天都要去買吸管和拾吸管,每天他們看到這些吸管,心裡就又多了一份希望,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集到了一千根吸管,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之下,終於完成了一個竽,這個竽要比平常的竽吹出來的聲音好聽。

同樣,我也具有一樣的好奇心。

有一次,我無意中看到了書上的一個知識,說用一塊木板,後面加一個超大號的汽球,把這個模擬飛機入到空中去,它自然會飛起來,我心想:“要是加一個馬達,這飛機不就是可以在風中飛起來了嗎?”為了讓我這一個夢想成真,我把我的玩具賽車上面的馬達給下了下來,然後又用銅絲把頭給繞了起來,用繩子綁好,再把銅絲的另一頭用電池綁好。這樣,只要再加一個開關,一個螺旋槳機身便就可以了。

螺旋槳也就不用找了,直接用竹蜻蜓就行了,開關,家裡也有就是這個機身,做這個太麻煩了,不僅要顏色好看,機身效能也要強,我用了幾塊我經心挑選的塑料盒,左拼拼,右剪剪,終於把這個機身形象給弄好了,最後就剩這個起飛了,我又用了幾塊木板把路給弄好,最後一個正好起飛了。

諾貝爾獎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誰也不知道,只要有好奇心,誰都能夠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