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相關作文20篇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1683字

【兩張紙的祕密】

吳文迪

科學既有趣,又神奇,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做實驗會產生許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實驗,它非常神奇,我想自己動手實驗,解開這個謎團。

首先,我去拿了兩張紙,往中間吸氣,咦?紙竟然合攏了,我又拼盡全部的力氣去吹,臉變地通紅,而紙卻越來越攏,好像要撐破一樣。我又靠近了一點,可還是沒用,這是怎麼回事?我又從上、下、左、右各吹,但無論往哪兒吹,紙都是會合攏。

難道這真是兩張有魔力的紙?我帶著不解的心情展示給爸爸看,然後疑惑的問爸爸: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爸爸想了想,回答道:“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往中間吹氣,氣壓強大,空氣流動,外面空氣會向下擠壓,從而產生了這個現象。”

科學十分有趣,以後我要有更多的發現。

【海底也會火山爆發】

趙曦袁

前段時間我在一本科學書中看到一個小實驗——“海底火山”。我心想:海里也會火山爆發嗎?

為了證明這個說法,我準備了泡騰片、鐵條、環形磁鐵、水、食用油、色素、一段三M膠,我要親自做這個實驗。

首先,我先把一段三M膠貼在環形磁鐵上。接著,把水和食用油倒入直身瓶中。然後,把泡騰片也貼在了三M膠,放入直身瓶中。不一會兒奇蹟出現了,水真的像熔岩漿一般噴湧而出,很是壯觀。最後,等泡騰片用完,再用鐵條把磁鐵取出。一個小小的實驗就做好啦!

做完實驗後,我不禁問老爸這是什麼原理呢?爸爸說:“泡騰片放入水中,它裡面所含的碳酸氫鹽在水的作用下電離,併發生複分解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會把含色素的水帶到油層中。但是水與油不相溶,彩色的水又落下來,進而產生這樣類似熔岩噴發的效果。還有泡騰片不可以直接放嘴巴里食用,那樣會危害到生命,知道嗎?”

“是嗎!”我認真地聽著。泡騰片酸酸甜甜既可以補充維C又好喝,以前我總是想把它當糖吃,現在終於明白了媽媽為什麼不給我吃。

【乒乓球的懸浮能力】

董睿恆

星期天的早晨,陽光明媚,我在家裡看書。我手裡捧著一本《科學大揭祕》,正看得津津有味時,無意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乒乓球的懸浮能力。我覺得這個實驗很奇特,就開始了“實驗之旅”。

我先在家裡找來了一個電吹風和一個乒乓球作為材料,再把電吹風連線上插座。然後把它的出風口朝上,並開啟開關。在我的期待下,結果出現了:乒乓球在出風口打轉,然後“咚”地一聲掉到了地上。我再試了幾次,結果依然一樣。我關掉電吹風,並撿起乒乓球,滿臉都是沮喪:“哎,實驗失敗。”

但我沒有灰心,拿來幾塊硬紙板圍在電吹風的出風口處,把乒乓球放進去。我又一次把電吹風連線上插座,再開啟開關。奇蹟出現了,乒乓球不但在半空中上下飛舞,而且沒有掉落。

雖然實驗成功了,但是我還是沒有了解它的原因。後來我查了書才知道,原來是一開始氣流不集中,導致乒乓球“左右為難”,就掉下來了。後來有硬紙板擋著,氣流就集中了,所以乒乓球就沒有落地。

科學的奧妙無處不在,大家喜歡科學嗎?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

魏詩霏

有一次,我在做手工,撕碎了許多紙,這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那些小紙片全都吸在我的毛衣上了。這時媽媽走過來對我說:“紙片不僅能吸在毛衣上,還可以吸在尺子上呢!”“哦,有那麼神奇嗎?”我說到,“那我一定要試試看。”於是,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做起了小實驗。

實驗的材料很簡單,一張白紙,一把尺子而已。首先把白紙撕成小碎片,然後用尺子在頭髮上摩擦,最後把尺子放在那些小紙片的正上方,可是紙片並沒有吸在尺子上。媽媽說:“沒事的,可能是尺子摩擦的太少了,我們再來一遍吧。”於是我又做了一遍,哈哈!紙片果然吸附在了尺子上。媽媽告訴我,因為尺子在頭髮上摩擦產生了靜電,所以紙片吸在了尺子上。

啊!科學,讓我們無盡地去探索;實驗,讓我們掌握更多的知識。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年級作文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915字

【有趣的傳聲杯】

一天,我在《少年科學遊戲》裡看到了一個實驗——傳聲杯。我覺得這個實驗很有意思,想試一試。

我和媽媽準備了兩個紙杯、一根一米長的毛線、一根牙籤、膠帶。我看著毛線好奇地問媽媽:“毛線那麼細,中間也不是空心的,怎麼會傳遞聲音呢?”媽媽微笑著說:“我們做完實驗你就知道了!”

我們先用牙籤在每個紙杯的下面扎一個洞。接著用毛線穿過兩個紙杯。媽媽對我說:“要注意,杯口一定要朝外噢!”我按媽媽說的去做。然後我用膠帶把毛線固定在杯底上。一開始我把毛線頭留短了,媽媽用力一拽,線就跑掉了。我又試了幾次,還是不行,急得滿頭大汗。媽媽告訴我說:“你可以把毛線頭留得長一些。”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終於把傳聲杯做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傳聲杯,對著紙杯說話,但媽媽根本聽不到。我哈哈大笑,“我說聽不到吧!”不料媽媽卻高興地說:“我聽到了!”咦!這是怎麼回事?媽媽提醒我要留心觀察,我忽然注意到,我笑的時候把線繃直了,原來奧祕在這裡!

我們身邊處處有科學,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放大鏡生火】

楊春江

科學實驗很有趣,每個科學家都是從這裡開始。

一天天氣非常熱,我忽然想到,放大鏡可以把熱能聚集在一個地方,我想做個實驗。我準備了放大鏡和紙。我先測試一下溫度,把放大鏡與我的手保持一段適度的距離,讓熱能聚集在我的手上。沒過幾秒,手燙得像被烤熟了一樣,我都忍不住了,於是我把熱能聚集在紙上。幾分鐘後,我發現紙上一點也沒有,我又等了幾分鐘,也無濟於事,我很失望,難道這次實驗會失敗嗎?我走到外面,發現陽光照射在我的黑衣服上,一會兒就變熱了。我想:黑色吸熱,白色是黑色的反面。於是我用黑油筆塗黑了一塊,把熱能聚集在塗黑的那一塊,果然出現了跳動的火苗,彷彿充滿活力的生命了。“實驗成功了!”我開心地喊起來。

從那以後,我就一直在想放大鏡為什麼可以把熱能聚集在一個點上。於是,我拿縮

小鏡試了試,發現縮小鏡可以把熱能分散。

科學可真有趣,我要知道更多的知識!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三級作文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773字

“叮咚——叮咚——”放學啦!我迫不及待地衝回家,準備開啟我這平凡一天中不平凡的探索之旅。我進入了探索的世界——一個小時的流水量有幾升。

我從“實驗室”中拿出了500ml的量筒,心裡想著,只要測一分鐘就可以了。我拿出了白板筆準備用來做刻度的標記,但馬上我意識到:一分鐘不止500ml的水流出呀!我先通過量筒量水的方法倒出100ml,再重複50次,標刻度線……溢位的水不斷把我的標記線沖走!無論我如何嘗試,仍是重蹈覆轍。

我有點喪氣和懊惱,甚至有點火冒三丈。“我的實驗怎麼總是失敗!”可忽然,就在這時,我的腦海裡閃過一束光……我測一秒鐘大、中、小的流水量就可以了呀!我先開大水,水“譁——”地從水龍頭裡湧出,為了得到相對準確的答案,我測了十次,得到答案約100ml/s,我又測了中、小水量分別得約66ml/s和33ml/s的答案。

為了驗證答案,我繼續試驗,又測出了大水約100*3ml,中水約100*2ml,小水約100ml的三秒流水量,與原答案是相對吻合的。

經過計算,我發現1小時約流360000ml的水(當水龍頭開到最大時),摺合約360L的水,流240000ml的水(當水龍頭開到中等時),摺合約240L的水,流120000ml的水(水龍頭開到很小時),流出120L的水!這樣算起來,開一小時水龍頭至少流120升的水,同學們可要關緊水龍頭啦!

經過這次實驗,我發現要多方面多維度的思考問題。一條路走不通,就換一條路試試。單方面的思考是僵化的,並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更會大大降低我們的效率。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3125字

【篇一: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

“今天我們來做個實驗—讓小燈泡亮起來!”老師話音剛落,同學們就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來,那興奮勁兒,比有好東西吃還誇張。耶!我們馬上就要當一回“愛迪生”了!

一盞小燈泡、一節電池、幾根導線、一個燈座、一個電池盒,準備工作完成,開始實驗。先將小燈泡裝進燈座中,這時的小燈泡只露出圓圓的玻璃泡,就像一個小寶寶從黑暗的洞裡探出腦袋,好奇的望著這個明亮的世界。接著,用兩根導線把電池盒和燈座連線起來。嘿!像模像樣了,我要讓小燈泡亮起來!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把電池裝入電池盒內,好像自己是一個魔術師,施了魔法等待燈泡發光。

“咦?怎麼還不亮啊?是燈泡壞了嗎?”同組的同學不禁發問。看著燈泡沒有動靜,彷彿有人在我頭頂澆了一盆冷水,好失望。再看著其他組的小燈泡都亮起來了,實驗室裡星星點點,響起一陣又一陣歡呼聲,“怎麼回事?”我有些急了。這時,老師走過來,輕聲細語地對我說:“別急,我們來做一個電路檢測器!”我把其中一根導線切斷,在沒有導線的那一端接上另一根導線,電路檢測器這就完成了!看看是哪裡出故障了?我取下一根導線,開始檢測,小燈沒有發亮。哈,原來是這根導線的問題啊!連忙換了導線,小燈泡瞬間發亮,“耶!太棒了!燈泡亮了!”我和組員們擊了個掌,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樂,那是一種失敗之後重獲成功的成就感。

【篇二: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

做實驗了,我帶上電池,導線和小燈泡,去了實驗室。

開始做實驗了,我聽老師說:“我們今天要讓小燈泡亮起來。”聽到這兒,大家情不自禁地議論起來:

“怎麼可能呀,區區三樣東西,怎麼能讓小燈泡亮起來?”一個人不以為然說。

“是啊是啊!肯定不可能,老師是在騙人。”

“應該不會吧,老師一般都不會說錯,可能是還有東西要發,你沒看桌子上放著那麼多東西嗎!"

“是哦,也有可能啊!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對,對!我們拭目以待不就好了嘛。”

教室裡就像一個菜市場,吵到讓人沒法上課。老師一聲大吼,教室裡頓時鴉雀無聲。我們筆直地坐在那兒,和前面截然不同。老師滿意的笑了。接著,我們就開始做起了實驗。

首先,我們每人拿到一個電池盒,老師先讓我們觀察了一下電池盒,電池盒的顏色是黃的,外形就像一個火柴盒。盒子裡一端有彈簧,是放電池的負極的。我迫不及待地把電池塞進去,我按啊按啊,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電池放了進去。接著,就該裝導線了,按照老師的指導,我連線好了導線。終於,小燈泡亮了起來。我興高采烈,手舞足蹈,一蹦三尺高了呢!

這個實驗真的太神奇了,簡直就像魔術一樣神祕,我太喜歡這個小實驗了!

【篇三: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

有一天的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做一個小實驗,叫做“讓小燈泡發亮”。

這個實驗需要用的材料有:一節1號電池、一節5號電池、一根導線以及一個小燈泡。每兩個人為一組,老師發完材料之後,我們便開始做實驗啦。

我們先用5號電池,一開始,我和同桌把導線的兩端直接連線上了電池的正負極,然後再把小燈泡放在電池的正極上,瞬間,電池和導線發燙發熱了,造成了短路。然後,我們改變了方法,將導線的一端壓在電池的負極下,然後用小燈泡的連線點去接觸電池正極,再用導線的另一端觸碰電池的連線點。剎那間,小燈泡居然亮了!我和同桌別提有多高興了。可是沒高興多久,我們又要投入1號電池的實驗中。

1號電池的實驗似乎要比5號電池要簡單一些。老師和我們說:“做1號電池的實驗和做5號電池的實驗不一樣,要將1號電池的負極朝上,正極朝下。”我和同桌就按老師教的的方法去做了,果然讓小燈泡亮起來了。

科學是無處不在的,只要我們認真地學習它,才能更好的掌握它,利用它,使它為人類做更多有利的事情。

【篇四: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

科學老師方老師週末佈置了一項家庭作業—做一個小電路。

實驗材料有:2個電燈座、2個小電燈泡、1個5號電池、1個電池座、2個極片,還有幾根導線。咦?用這些東西怎麼就能做出小電路呢?我怎麼也想不明白。不過,我從科學學具袋裡找出來一張“實驗材料說明書”,啊哈!上面正好有做小電路的實驗步驟,剛才的疑問全沒了,心情一下子就明朗了,就好像一開始明明沒有太陽,突然變得陽光明媚了似的。

我邊看說明書,邊動手試著開始做:首先把小燈座裝在燈座上,再把極片裝在電池座上,最後把電池裝好(一定要頂著兩個極片才能導電哦!)就算吧零件全部裝好了,可我怎麼都不能把小燈泡點亮,這是怎麼回事呢?我現在滿腦子都是問號,心裡像裝了一塊大石頭,壓得我喘不過氣……

正在這個時候爸爸下班回來了,他一邊跟我講解什麼叫“串聯”和“並聯”,一邊動手幫我把導線連線起來,不一會兒,小燈泡就被我和爸爸點亮了。

唉!這個實驗對我來說真是不容易啊!不過從一開始的不明白到最後成功,也是很有趣的,而且超級有成就感!下次繼續努力,爭取完成更多有趣和有意義的小實驗!

【篇五: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

今天,我和朋友們一起做了幾個書本上看來的小實驗。

首先,我們來做一個熱身的實驗。我們在碗裡裝上水,在加入食鹽,製成食鹽水。然後將一根棉線掛上回形針,一起放進水裡,浸泡一會兒,將棉線取出,然後晾乾,實驗就要開始了。

將棉線架空,然後開啟打火機,將棉線點燃,觀察點燃後棉線還可以掛住回形針嗎?我們觀察到,火慢慢燒光了棉線,可回形針卻好像被一股看不見的力量託著,始終不掉下來。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回形針下面還有一條透明的鏈條,這是鹽的結晶。火的加熱使附著在棉線裡的鹽被蒸發出來,凝結成了那根鏈條,所以有了上面的一幕。

現在難題來了,用十張普通的A4紙怎麼才能托住近18斤的重物呢?大家絞盡腦汁,有的搭三角形,想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有的在利用立方體的堅固;還有的在試圖造一座平板橋,可這些方法都一一失敗了。最後,身為出題者的我還是公佈了答案,就是做一個雙層三角形的疊橋。

最終,我們一起來驗證這個答案的準確性,大家期盼的目光全部聚焦在架在桌子中間的紙橋上面。“一,二,三,上啊!”在大家的口號聲中,四個裝滿水的杯子掛在了紙橋中間的鉤子上,奇蹟出現了,紙橋竟然沒塌。“太好了,我們的紙橋竟然支撐住了5斤的東西!”大家歡呼著,慶祝我們的成功。

科學真有趣。

【篇六: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

星期五下午,鄭老師交給我們一個任務,要求回家做一個潛水艇的小實驗。他把需要的材料發給了大家,並讓我們在週末完成。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開啟包裝。發現裡面有一個透明的礦泉水瓶,一枚回形針和兩根粗細不同的塑料吸管。這個小實驗是要讓回形針直立浮在瓶子裡的水面上,通過擠壓瓶子方式使回形針上下浮動。

我開始了實驗嘗試,先找來一把剪刀,剪一段細吸管再對摺,又剪一小段粗點的吸管套進對摺好的細吸管上,進行固定,使吸管不會張開。再把吸管套在回形針上,這樣就完成了一個沉浮子。

我將做好的沉浮子裝入灌好水的礦泉水瓶裡,滿心期待自己的成果。試驗了一下,沒想到它竟然直接沉到水底了,我的心頓時也跟著沉浮子一起沉了下去。我倒掉瓶子裡的水,取出沉浮子,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吸管被我剪的太短了嗎?我思索著,決定再嘗試一次。

我試著把吸管剪成比原來的長一節,按照原來的步驟再次進行。這次我把瓶子裡的水先灌滿,輕輕地把做好的沉浮子放進去,再把瓶子裡的水倒掉三分之一,奇蹟發生了。“浮起來了,浮起來了!”我高興地叫起來。用手一捏瓶子,它就沉到水底,手一放,就又浮上來了。而且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捏瓶子的速度和力度,使沉浮子在不同的水位停留。

這是為什麼呢?也許是瓶子內的空氣被壓縮,它就沉到水底,手放開它也就浮到水面上來的。看似簡單的實驗,失敗時我也未放棄,最終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356字

星期五上科學課的時候,我們學習了《聲音的傳播》,老師告訴我們:“科學學具裡有一個土電話裝置,你們回家可以自己去做一下。”

傍晚回到了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科學學具裡的土話筒,我一看有三樣東西:一根長線和兩個筒,還有小木條。我先把筒用東西戳一個小洞,只要線能穿進去就行了,然後再把線穿進去,最後把小木棍弄成兩半,把穿進去的線緊緊地綁在小木條上,可我不會綁,就找姐姐幫了下忙,製作好之後,我朝著筒裡說了一句話,姐姐把話筒放在耳朵上,我問姐姐能聽到我說話不,姐姐說能,我可開心了,很自信地說“耶,我的實驗成功了”。

我還想再做一個,還是這三種材料,一個杯子,一根繩子和一根棍子。我還是照著前面的方法很快地做好了,試了一下也能聽得到。我高興地說:“今天太開心了。”我想,如果科學老師看見了我做的實驗,肯定也會很開心的。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518字

星期三,科學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科學小實驗,是讓我們自己去《百科全書》裡找一個小實驗做一下。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開啟《百科全書》,翻了幾頁,發現了一個小實驗,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神奇的小實驗。

我仔細閱讀了書上的實驗介紹,然後就很開心地在家裡張羅著實驗材料:一個洗臉盆、一個玻璃杯子、一瓶不太燙的熱水、一小杯冷水。

在奶奶的陪同下,我開始做實驗。我先把熱水倒進一個洗臉盆,再把裝了冷水的玻璃杯子慢慢放進裝有熱水的洗臉盆中。滿懷期待地等著實驗結果,幾分鐘過去了,我小心翼翼地把手指放進原來裝了冷水的玻璃杯子中,頓時高興地大叫起來:“奶奶,杯子裡的冷水變熱了,變熱了!”高興了一番後,我安靜下來了。我很好奇盃子裡面的冷水為什麼會變熱了呢?於是我帶著疑問去尋找答案。

我自己又一次開啟《百科全書》,仔細看了看上面的實驗結果的分析,書上說事因為盆子裡的熱水和杯子裡的冷水接觸後,熱水中的熱量通過玻璃杯傳遞到杯子裡的冷水中了,所以冷水就變成了熱水。這個解釋雖然我不是太理解,但是我還是很開心,自己獨立完成了一個小實驗,而且還是這麼神奇、這麼有趣的小實驗。

這個小實驗讓我對科學課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哈哈。也許以後我會變成一個小科學家呢!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432字

今天,我在一本書上看見了一個關於檸檬汁的一個小魔術。這個魔術是這樣的:先擠出檸檬汁,用蘸了檸檬汁的筆在白紙上寫幾個字。等檸檬汁乾透了以後,用一個3瓦的電燈泡一照。過一會兒,那些字就會重新出現了。我看了之後,感到萬分奇怪。為什麼已經消失了的字,又會重新出現呢?我決定按照上面的步驟來一辨真假。

我按照步驟用檸檬汁在紙上寫了一個“大”字。等到紙上的字幹了以後,我將剛剛用檸檬汁寫過的紙放在燈泡上。一分鐘,兩分鐘……過了一會兒,一個“大”字漸漸出現在我的眼前。“哇!成功了呀!”我興奮地大叫起來。這時我沉思起來:這是什麼原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爸爸見我一籌莫展,笑著說:“你有不懂的問題可以上網查一下資料,不就有結果了嗎?”在爸爸的啟發下,我上網查了一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來是因為帶有酸性的液體經過加熱之後就會產生化學反應。這其中的道理可真多呀!

今天我通過這次實驗,學到了不少東西。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通過自己的實驗後才可以明白真假,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545字

噴水小實驗

我很喜歡看書,特別是科學類的,我可以從這些書上學到我感興趣的科學知識。

上個週末,我在《遊戲中的科學》上看見了一個關於壓力的實驗,就想自己試試看,我翻箱倒櫃找來實驗用的材料,一個裝過礦泉水的玻璃瓶,兩根肯德基拿來的吸管,一塊橡皮泥,準備好材料我就要出手啦!

我根據書上的步驟,先在瓶子裡裝半瓶子水,然後需要用橡皮泥把瓶口密封起來,絕不能漏氣!這步有點難,用橡皮泥封口的時候,太用力的話會把橡皮泥擠入瓶中,用力太小就會密封不嚴,我小心翼翼試了好幾次才成功。接著我把兩根吸管從封口的橡皮泥中插下去,但是不能亂插,一根吸管末端要保持在在水面下,另一根要懸在水面之上。

實驗器材終於準備好了,我要往露出水面的吸管裡吹氣了,你猜怎麼了,一吹,插入水面的那根吸管噴出了水柱,我吹得力氣大一點,水流就越急,力氣小一點,結果就相反。你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嗎?原來啊,一吹氣,瓶子裡的空氣就增多,空氣就緊緊地擠在瓶子裡,空氣越來越多,實在沒地方去了,壓力越來越大,空氣就把水從另一根管子裡擠出來了。

這次實驗做的很成功,我把實驗需要達到的結果做出來了,但是我在考慮這個實驗有沒有改進的空間了,比如用小馬達給瓶子吹氣會不會更好?把橡皮泥換成藍丁膠呢?這就需要我看更多的書,學更多的知識再來改進這個實驗。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487字

你們覺得畫在紙上的蜘蛛會動嗎?你們肯定覺得不可能,那我們就來做一個實驗吧!

我們先要準備一些材料:一張錫紙、一支馬克筆、一根吸管,還有一杯水。準備好材料,我們就開始做實驗了。先把錫紙的四條邊都折成一個小小的長方形,再在錫紙的中間畫幾隻小蜘蛛,蜘蛛的腿一定要畫得粗一點。然後慢慢地把水倒入錫紙的中間,蜘蛛就漂浮起來了,最後用吸管吹一吹,蜘蛛就動起來了。

比賽開始了。我們分成三個小組,第一個小組的同學畫的蜘蛛腿全部都斷了,因為他們用力過猛,當他們第二次試驗的時候才成功了。第二組的同學第一次試驗的時候蜘蛛腿也全斷了,變成了一個個小蝌蚪,第二次試驗的時候他們也成功了。第三個小組就是我們組。輪到我們組做實驗的時候,我非常激動,我用吸管吹啊吹啊,我們的蜘蛛游來游去,跑得最快了。最後,我們組獲得了第一名。

你們知道蜘蛛是怎麼浮起來的嗎?因為油性馬克筆的墨水具有不溶於水、易幹、密度小於水、粘附力小的特點,當水加入之後,巨大的浮力克服了蜘蛛和錫紙之間的粘附力,而且因為墨水的密度小於水,蜘蛛就漂起來了。

通過做實驗,我得到的啟發是做實驗的時候要認真觀察,不能粗心大意,這樣才能成功。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694字

【篇一:神奇的小實驗】

王抑揚

大家知道塑料是怎麼做成的嗎?我告訴你,塑料呀,是用牛奶和醋做成的。

就讓我們來做這個實驗吧!我們先把牛奶熱一熱,倒到碗裡。然後再把醋倒入,攪拌均勻,邊攪拌時我在邊想:這種東西就能做出硬硬的塑料嗎?不可能吧!

攪啊攪啊,我們感覺牛奶變得稠起來,裡面還出現了很多渣渣。我們把一層過濾紙鋪在碗上,再把加了醋的牛奶倒上去,紙上果然出現了很多一團一團的白白的東西。

我們把這些東西刮到墊板上。為了做出好看的塑料,我們可以滴一點自己喜歡的食用色素,或者顏料都可以。我加了一點檸檬黃,然後再把它攪均勻。最後,我們把它們放進了漂亮的卡通模具。這樣實驗就算做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等待它們變硬嘍。

過了三天,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模具。我的手按上去,果然硬硬的,哇,太神奇了,我把它們從模具裡拿出來,如果不說,誰會知道這些是用牛奶和醋做的呀!

原來,牛奶中的酪蛋白和醋在一起,它們就會形成塑料,科學真好玩!

【篇二:我做了一項小實驗】

王思惟

今天我要做一個好玩的小實驗。

我們要用的材料有小口的錐形瓶、剝了殼的熟雞蛋、餐巾紙和打火機。

首先我把剝了殼的熟雞蛋放到瓶口上。因為瓶口太小了,雞蛋怎麼也放不進去。然後我用打火機將紙巾點燃,放入錐形瓶裡。再把雞蛋像剛才一樣放在瓶口上。只見瓶子裡本來燒得很旺的火慢慢小了下去,最後熄滅了。

這時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來了,瓶口的雞蛋居然動起來了,它慢慢向瓶子裡滑去,“啵”的一聲,雞蛋掉進了瓶子裡。

哇!太神奇啦!你們知道是怎麼回事嗎?原來雞蛋堵在瓶口,阻擋了空氣的流通,當瓶子裡氧氣燃燒完以後就出現了真空現象,雞蛋就被大氣壓擠到瓶子裡去啦!